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中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老鼠做蛋糕》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幼兒園語言教案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及說課稿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畫面中人物的動作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2、圍繞故事內容大膽想象并講述,豐富詞匯:圓溜溜、香噴噴、笑哈哈。

3、初步學習圖書的制作方法,培養(yǎng)幼兒對閱讀活動的興趣。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大圖片四幅 、“小老鼠做蛋糕”封面、雞蛋圖片、字卡:圓溜溜、香噴噴、笑哈哈。

小圖書16份、訂書機、蛋糕模型。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雞蛋圖片,引出課題。

老師帶來了什么?你覺得這個雞蛋怎么樣?(學習詞:圓溜溜)雞蛋在哪里呀?草地上的大雞蛋被誰發(fā)現了呢?

二、通過觀察、講述圖片,了解故事內容。

1、出示圖片(一)

看到這么大一個雞蛋小老鼠心里怎么樣,會說什么呢?他們會怎么做呢?這么大的雞蛋怎么才能搬回家呢?可他們想過了許多辦法也沒能將雞蛋弄回家。師幼共同完整講述第一幅圖的內容。

2、出示圖(二)

小老鼠沒能將雞蛋搬回家,他們到底怎么辦的呢?(看著圖跟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講講)。你覺得他們會做什么好吃的呢?幼兒猜想

我們一起來問問小老鼠好嗎做蛋糕光有雞蛋行嗎?還要加點什么呢?(一起學一學小老鼠做蛋糕:敲破雞蛋殼,加入面粉、牛奶、白糖,揉呀揉,捏呀捏,還要放在烤箱里烤一烤,忙了好半天,蛋糕終于做好啦!出示蛋糕模型。(聞聞看,香不香。學習詞:香噴噴)

這么漂亮的香噴噴的蛋糕,小老鼠們會跟誰一起吃呢?(幼兒想象)

3、出示圖(三)

他們請來了誰?大家吃得怎么樣?教師小結:小老鼠做了蛋糕知道跟好朋友一起分享。

師幼共同完整講述第二幅和第三幅圖。

蛋糕吃完了,蛋殼怎么辦呢?(鼓勵幼兒想象)

4、出示圖(四)

小動物們用蛋殼做了什么?蛋殼車怎么啦?他們臉上怎么樣?(學習詞:笑哈哈)圖上還有誰,它會說些什么?

師幼共同講述第四幅圖。

三、學習制作圖書,師生共同看圖書完整講述故事。

1、這個故事有趣嗎?誰來給這個故事取一個好聽的名字?(揭題:小老鼠做蛋糕)

2、現在老師想請你們幫個忙,把這些圖片合起來做成一本書,怎么做呢?

3、我們看著制作的大圖書,一起來把這個有趣的故事來講一遍,好嗎?

四、引導幼兒討論:

1、你喜歡小老鼠嗎?為什么?

2、教師小結:故事里的小老鼠活潑快樂,會動腦筋會想辦法而且還是友愛善良的,有了好東西還會和大家一起分享呢。所以我們大家都喜歡它。

3、現在老師也要學習小老鼠,把我做的小圖書和你們一起分享,也請你們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跟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好嗎?

活動反思:

活動的形式運用圖夾文看圖講述進行。為孩子提供雞蛋、蛋糕、汽車等漢字字卡,在理解圖二及圖三時問題時針對動作、表情方面進行提問。如第一幅圖片中增加了“小老鼠發(fā)現了大雞蛋會說什么?他們會怎么做呢?”的問題引導幼兒把握小老鼠的心里活動,豐富講述畫面的內容,使幼兒在講述時更生動、有趣,從而也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想象作好鋪墊。只是圖片有點小在草地的畫面不明顯,不能讓人一目了然。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老鼠做蛋糕》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小老鼠做蛋糕》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圍繞故事內容大膽想象并講述,豐富詞匯:圓溜溜、香噴噴、笑哈哈等詞,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畫面中人物的動作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根據小老鼠做蛋糕的故事情節(jié),學習按順序排列圖,并用簡短的句子描述單頁畫面的內容,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老鼠做蛋糕》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畫面中人物的動作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2.圍繞故事內容大膽想象并講述,豐富詞匯:圓溜溜、香噴噴、笑哈哈等詞。

3.根據小老鼠做蛋糕的故事情節(jié),學習按順序排列圖,并用簡短的句子描述單頁畫面的內容,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掛圖35號(剪成六張圖,供教師使用)【因為幼兒園實際問題,不能將掛圖分成六份。臨時增加了六張數字卡片,原先的排序變成了排數字?!?/p>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

師:小朋友們,你們吃過蛋糕嗎?通過生活中的蛋糕將幼兒引入到語言教育中,能夠較好的吸引小朋友。

幼:(……吃過)

師:嗯,小朋友,知道做蛋糕需要用哪些原料嗎?

師:新年快到了,小老鼠想做一個蛋糕,我們來聽聽看小老鼠是怎么做蛋糕的。

二、第一遍,理清故事內容

師:小老鼠是怎么做蛋糕的?

小老鼠打開圓溜溜的雞蛋,放入白白的面粉、香香的牛奶、甜甜的糖,然后攪一攪,拌一拌,攪一攪,拌一拌,我們也來學小老鼠做一做。把這些詞念得稍微重音一些,這樣可以加深幼兒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同時,在描述的是,加上動作,可能讓幼兒在注意動作的同時記住步驟的順序。(引導幼兒模仿動作)

師:剛才你聽到小老鼠往里面加了什么?(引導幼兒學習相關的詞語,如圓溜溜的雞蛋、

白白的面粉、香香的牛奶、甜甜的糖……)

師:然后......(引導幼兒模仿動作——打、放、攪、拌)對于這里我對詞語和順序講解的還是不夠,因此,小朋友沒能較好的理解這些,語言目標沒能達成。

師:嗯,接著啊,再放入烤箱烤啊烤。哇。一個大蛋糕做好了。聞起來...(香噴噴)。

師:蛋糕做好啦,小老鼠請來了好朋友,大家一起吃蛋糕,快快樂樂過新年。

三、第二遍,排列圖片

師:顧老師這里有8張好看的故事圖片,他們找不到自己的排列順序了,請你們再聽一遍故事,按照故事內容把他們排成正確的順序。

可以多請幾個小朋友來幫忙排列圖畫,在排的過程中可以給予一定的提示和幫助。因為前面的教學沒能讓小朋友較好的理解。因此,在排序的時候,有幾個小朋友不清楚內容。所以排的時候不是很熟悉。

四、嘗試用簡單的語句表達單頁內容

五、師幼共同看圖完整講述故事。

因為前面的教學沒能讓小朋友較好的理解。因此,在排序的時候,有幾個小朋友不清楚內容。所以排的時候不是很熟悉。

活動拓展: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了做蛋糕的過程。回家后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也可以講給好朋友聽。下次吃蛋糕的時候,也想想做蛋糕的過程哦。

活動反思:

因為是第一次上語言課,可能經驗沒有像學姐那樣豐富。而且具體的上課流程也沒有那么順暢。總體來說,這節(jié)語言課沒有達到我所預想的效果。因為一開始準備教案的時候,是準備把掛圖分為六份,在之后可以讓小朋友進行排序。但到了幼兒園時,因為掛圖是各個班級一起使用的,所以不能按原先的計劃。當時我知道這個情況后,覺得自己會因為臨時的教案的改變而不知道怎么順利的進行語言教學。按照老師的指導,臨時增加了六張數字卡片,原先的排序變成了排數字。因此,上課的時候內心很沒有底氣。我知道,因為自己的實際上課經歷少,所以按照教案進行的話,因為原先有準備,會覺得相對還一點。但像這回一樣,突發(fā)的改變教案,會讓我有些無助,但我相信這些只要在之后多鍛煉幾次,有了一定的經驗之后,就會好很多。對我來說,這也是重要的一種經驗。

另外,還有以下幾個問題:

1、在開始提問的時候,當我問小朋友關于蛋糕的顏色等開放性的問題時,我應該應對小朋友的問題進行相應的回應,而不是當遇到小朋友的問題與我預想的不同時,就含糊的過去。

2、在后面的詞語學習中,我忽略了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沒有學詞和掌握單張圖片的意思。作為老師,重要的是要使教學活動過程達到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對于形容詞+動作,這個部分還可以進行次數多一點。讓小朋友能真正的掌握。對于圖片,自己講得太多了,應該請小朋友來講講內容,讓他們參與到這個內容之中。

3、對于小朋友的排序這個內容,首先應該講每幅圖的含義告訴小朋友,讓他們明白。之后,第二個小朋友在第一個小朋友排的基礎上再進行排序,之后如果還沒有完成,那么我就應該和小朋友一起來完成這個內容。

總體來說,這堂語言課,我可以認識到很多自己的不足之處,相信下次能做的更好。

幼兒百科:老鼠是哺乳綱、嚙齒目、鼠科的嚙齒類動物,俗稱“耗子”,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約有三千多種老鼠,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

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第二塊蛋糕》


活動目標:

1、幼兒能觀察理解兩次搶蛋糕的不同結果,理解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幼兒改編故事的興趣。

2、體驗老虎兩次吃蛋糕的不同感受,學會用語言或非語言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1、大圖書一本;

2、小圖書人手一份;

3、多媒體(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圖片上有誰?誰來談談你所了解的狐貍和老虎?

2、看了圖片你猜猜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幼兒結伴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3、你們講了這么多,我覺得都有可能發(fā)生,那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理解故事內容:

1、看幻燈片(一半故事內容):

(1)看到些什么?還有嗎?

(2)剛才你們都說狐貍偷了蛋糕,誰來找一找這幅圖片!

(3)看到狐貍拿走了蛋糕小動物們會怎么樣?

(4)理解、區(qū)別“偷”和“搶”。

2、狐貍搶蛋糕干什么?為什么不自己吃而送給老虎呢?老虎狼吞虎咽吃完了蛋糕,伸出了大拇指怎么表揚狐貍的?(哪個小朋友來做一做!)

3、老虎表揚了狐貍還會對狐貍說什么呢?(幼兒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4、聽聽老虎說了什么!(放錄音)原來老虎要吃第二塊蛋糕!

(1)明明是搶來的蛋糕卻說是自己做的,為什么呢?

(2)狐貍聽了怎么樣?(剛才還是得意揚揚的,現在怎么樣了呢?)

(3)這可怎么辦呀?你們猜猜接下去狐貍會怎么樣?(幼兒猜測)

(4)這個故事就藏在后面的小圖書里你們自己去看一看、找一找好嗎?

三、自主閱讀小圖書:

1、老虎拿到第二塊蛋糕后怎么樣了?

2、從哪里看出蛋糕很難吃?

3、老虎越吃越生氣,越吃越生氣,最后怎么樣了?(感受火冒三丈。)

4、這只狐貍真是自作自受、得到了該得的報應??晌矣袀€問題,它的兩個蛋糕都是從小動物那里搶的,為什么第一個好吃,第二個難吃呢?出示第二次搶蛋糕圖片:蛋糕被搶走了,小動物們怎么都在笑?“本文來源:屈,老;師”(小動物們知道狐貍肯定還會再來搶蛋糕,所以就想好了辦法,讓狐貍上當。)

5、了這個故事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完整欣賞

1、老師完整講述故事(邊看幻燈片邊聽故事。)

2、我剛才在想,要是狐貍沒有搶到第二塊蛋糕那結局會怎么樣呢?(請幾幼兒講講。)

3、對于這個不同的結局我們可以到區(qū)域活動中再去想一想、編一編,編一個不同的《第二塊蛋糕》。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開展的比較順利,目標也基本達成。孩子們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大膽想象、猜測,并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表達,充分感受了故事的趣味性。但從各個環(huán)節(jié)看,還有些不足,如,由于時間的關系,在活動中讓孩子想象、表達的空間還有些不夠,沒有滿足大多孩子的表達欲望。

幼兒園中班教案《蛋糕》及教學反思


中班教案《蛋糕》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樂意觀察與講述,體驗制作蛋糕的快樂,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材料,重點嘗試擠壓的方式為蛋糕裱花與裝飾,感受蛋糕的色彩美和布局美,探索、發(fā)現生活中蛋糕的多樣性及特征,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蛋糕》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材料,重點嘗試擠壓的方式為蛋糕裱花與裝飾,感受蛋糕的色彩美和布局美。

2.樂意觀察與講述,體驗制作蛋糕的快樂。

3.探索、發(fā)現生活中蛋糕的多樣性及特征。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1、課件

2、圓形泡沫、海綿等蛋糕模型若干,袋裝紅、黃、藍、綠等彩色面粉、創(chuàng)意泥、各種輔助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興趣

今天有一個蛋糕展覽會,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師播放課件)

(評析:以“蛋糕展覽會”導入,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激發(fā)了幼兒對蛋糕的關注,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二、觀察蛋糕,感受蛋糕的造型、花紋和色彩

1、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樣子的蛋糕?上面有些什么?(引導幼兒觀察蛋糕)

2、師小結:這些蛋糕是各種各樣的,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有1層的,也有2層、3層的。上面不僅有小雞、老虎、花等圖案,還有很多彎彎的、細細的花紋,有的還有字呢!真漂亮!

(評析:在介紹、表達蛋糕的樣子、圖案、花紋的基礎上,加深了幼兒對蛋糕的認識,為以下的制作活動奠定了基礎。)

三、了解、學習蛋糕紋樣的基本制作方法

1、你覺得這么漂亮的蛋糕是怎么做的呀?(幼兒自由回答)今天老師就準備了很多的奶油(出示袋子)那用這些奶油怎么做出漂亮的花紋呢?(幼兒自由講述)

2、誰來試試用奶油做漂亮的花紋?(請一幼兒示范)你能不能把兩只手一起用起來?

(你們說說為什么奶油擠不出來???(力氣太小了)你用力擠試試看。哎,花紋還真標出來了)

3、師示范:老師也想來試試標花紋。我們用一只手握住袋子的上端,另一只手握住靠近奶油的地方,大拇指和食指加緊把奶油往下送,讓袋子鼓起來。將奶油對著蛋糕,用手擠奶油袋,讓奶油流出來到蛋糕上,一邊擠一邊移手,這樣一個美麗的花紋就標出來了。我們還可以換其他顏色的奶油來標花,這樣花紋就漂亮了。不過你不用的奶油一定要放在老師為你準備的這個蓋子了哦,這樣就不會弄臟桌子了。

(評析:堅持“發(fā)現在前、結論在后”、“嘗試在前、引導在后”的原則,讓幼兒看看、說說、放手讓他們試試,通過自己探索和掌握了裱花的方法,教師的示范只是局部的、重點的避免了技能的強硬灌輸)

4、那你知道蛋糕上的老虎、小雞、花朵又是怎做的呀?(哦。可以的,我們還可以用創(chuàng)意泥怎么樣?捏出來。用創(chuàng)意泥捏出來,就像我們捏橡皮泥一樣,你們會嗎?)

四、交代要求,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那么你準備做個什么樣的蛋糕呢?又會在蛋糕上面做些什么漂亮的花紋和圖案呢?請你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提問:你準備用什么做個蛋糕,又會在蛋糕上做些什么圖案和花紋呢?

(評析: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教學氛圍更寬松了,有利于幼兒大膽的講述和設計自己想要制作的蛋糕,也加強了幼兒于同伴間的情感交流)

3、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那現在我們就去做吧!你可以一個人做,也可以兩個人一起完成!

4、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捏出、標出與老師不同的圖案、紋樣。提醒幼兒留意擠捏的力度,動作稍慢些。(提示幼兒先做好的就可以送到蛋糕展覽會上了:如果做好的小朋友你就可以吧蛋糕送到展覽會去了,然后和小朋友看一看、說一說你們做的蛋糕哦

(評析:在幼兒制作的過程中,教師及時的知道和幫助,有助于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使他們的作品不斷的豐富和完善,盡情的表達自己的情感。)

五、欣賞、講評

誰來說說你最喜歡展覽會中的哪一個蛋糕?為什么呀?(講評2——3個)

(評析:欣賞、交流,讓孩子們通過視覺形象對同伴的作品有個認識,使他們體驗到了制作活動的快樂)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的設計新穎有趣,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在相對寬松和自由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做做、玩玩,在玩樂中滿足了幼兒探索、希望嘗試的欲望,為本次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環(huán)境的支撐。在整個活動中我把主動權放給孩子,充分體現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堅持“活動在前,認識在后”、“發(fā)現在前、結論在后”、“嘗試在前、引導在后”的原則,讓幼兒看看、說說、試試,通過自己探索和掌握裱花的方法,讓幼兒在玩樂中制作好了漂亮的蛋糕。特別是在幼兒欣賞課件“蛋糕展”的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幫助幼兒感受蛋糕圖案的美,直到最后完成蛋糕,一起欣賞、講評幼兒自己“蛋糕展”上蛋糕的圖案和花紋時一種快樂氣氛的調動,潛意識中讓他們感受蛋糕的造型美、色彩美,傳遞著共同制作,共同活動的快樂。孩子們獲得了強烈的視覺效果,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廢舊泡沫和海綿的廢物利用,真正體現了我們張浦中心幼兒園的辦園特色“以科學的材料投放為突破口,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踐證明幼兒在泡沫和海綿上制作蛋糕,比起純粹的用橡皮泥制作,更趨于真實,不僅讓他們能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也有利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幼兒百科:蛋糕是一種古老的西點,一般是由烤箱制作的,蛋糕是用雞蛋、白糖、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為輔料。經過攪拌、調制、烘烤后制成一種像海綿的點心。

中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老鼠娶親》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會朗誦兒歌。

2、在老師的指導下能根據兒歌內容選擇教具,演示老鼠娶親時的場面,并用兒歌表述出來。

3、體驗游戲時的氛圍以及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會準確的朗誦兒歌。

難點:理解老鼠結婚時的場景,體驗和同伴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鞭炮、老鼠圖片、老貓圖片、以及貓頭飾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導入——手指游戲,建立和孩子的親密感。

*《手指跳》

第二部分:集體學習——感受兒歌情境。

(一)教師播放鞭炮錄音,引導幼兒模仿鞭炮聲。

* 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聲音?

* 鞭炮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的朗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嘣叭”

(二)教師出示老鼠圖片。

* 這個鞭炮聲音真大,小老鼠聽到我們放鞭炮也跑出來了。

* 老鼠說:“大家好,我是小老鼠,今天我要娶親了”

* 教師提問:“老鼠說要娶親了,那娶親是什么意思呢?”

* 對,就是結婚了!

(三)引導幼兒討論見別人結婚時的場景。

* 我們現在看一看別人結婚時都有什么好玩的東西吧?(播放圖片)

* 一起看一看小老鼠結婚都有什么好玩的!

(四)學習兒歌《老鼠娶親》。

* 老師敘述老鼠娶親場景,邊出示相應的圖片,讓幼兒理解。

* 老鼠娶親了,他準備了一頂大花轎(出示花轎)來娶新娘子,花轎不會自己走要別人抬,他讓八只小老鼠來抬花轎,可是它還嫌不夠熱鬧,它讓四只老鼠來吹號??????

* 教師把相應的圖片出示完之后,帶領幼兒一起來說一說。

*讓幼兒模仿抬花轎、吹號、放鞭炮的動作。

*教師組織幼兒一塊說兒歌,并請部分幼兒來拿教具,演示老鼠娶親時的場面。

* 這么熱鬧的日子,小朋友看看誰來了?

(配班教師帶老貓頭飾上)并念兒歌:“老貓假裝來賀喜“恭喜、恭喜!”一口一個全吃掉啊,全吃掉!

* 哎呀呀,這只老貓真狡猾,原來他假裝給老貓賀喜,

然后把老鼠全吃掉啊,咱們也把它編到兒歌里邊吧!

* 教師帶領幼兒無動作完整念兒歌。

* 分角色念兒歌。

第三部分:結束——體會游戲的快樂。

游戲《貓捉老鼠》。

* 請配班教師來當老貓,并宣讀游戲規(guī)則。

* 配班教師根據小老鼠逃跑狀況,把兒歌最后一句改為“老鼠一個也抓不到呀抓不到!”并表現失落表情。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帶幼兒到室外進行貓捉老鼠的游戲,注意幼兒個人安全!

活動結束!

附:兒歌:《老鼠娶親》

八只老鼠抬花轎呀抬花轎,四只老鼠來吹號呀來吹號,兩只老鼠放鞭炮呀放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嘣叭。

老貓聽了來賀喜,“恭喜!恭喜!”一口一個全吃掉呀全吃掉。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緊緊圍繞三維目標來設定,涉及幼兒的知識灌輸、認知經驗的積累、語言發(fā)展、情緒體驗、情感發(fā)展、等多個方面,同時又蘊含著幼兒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的發(fā)展要求,能從多個方面促進幼兒的整體發(fā)展,同時也使幼兒掌握一些生活能力。

首先我以“手指游戲”的方式導入,建立和孩子們的親密感,在此游戲時進入集體學習:

第一環(huán)節(jié)播放鞭炮聲,引出課題,讓幼兒學念鞭炮發(fā)出得聲音,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并為后面有節(jié)奏的念兒歌做好鋪墊。

第二環(huán)節(jié)通過鞭炮聲引出小老鼠。

第三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回憶現實生活中叔叔阿姨結婚的場面,請幼兒說說看,你看到些什么?那小老鼠娶親時的場景會是什么樣的呢,請幼兒大膽猜測。

第四環(huán)節(jié)老師邊念兒歌邊出示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說說小老鼠們在干什么?有幾只小老鼠在抬花轎?幾只小老鼠在吹號?放鞭炮呢?

引導幼兒用完整的句式來回答,為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學念兒歌做好準備。通過拍手、學做小老鼠娶親的動作(如抬花轎、吹號、放鞭炮)有節(jié)奏的學念兒歌,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老師用事先準備好的教具讓幼兒來表演老鼠娶親時的場景。在小朋友游戲的時候呢,老師以神秘的口吻問道這么熱鬧的日子誰來了?

后兩句兒歌,我先讓幼兒自由想象,猜一猜,老貓來會做什么呢?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并把最后那兩句兒歌教給小朋友。然后等大部分小朋友都學會了這首兒歌之后,我們又進行了換角色念。

最后以《貓捉老鼠》的游戲結束活動,游戲中孩子們真情投入,但免不了成為老貓的美餐。

整節(jié)活動,孩子們的興趣很高,活動氣氛也比較活躍,孩子們都能主動地去說,大膽地去說,有想說地欲望,有說的氛圍。并能樂意表現自己,在游戲的輕松環(huán)境中,掌握知識。活動中通過圖片、動作和游戲,使幼兒很快理解兒歌內容,會朗誦兒歌。在游戲中進一步提高了孩子的學習欲望。

不足之處:

1、教師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針對中班孩子在語言表達上應更加的簡練柔和。

2、孩子在表演老鼠娶親場景時應面向全體,照顧到每一位幼兒。

改正方法:

1、提高自身修養(yǎng),多和孩子接觸,積極參加此類活動,并多向其它老師學習;

2、課前多設想課堂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出調控,通過有效地引導,讓每個孩子都能融入到活動中。

在今后的活動中要不斷的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不斷的改進自己。也期待著本班級的老師們能給我真誠的反饋!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老鼠做蛋糕》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小老鼠做蛋糕》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圍繞故事內容大膽想象并講述,豐富詞匯:圓溜溜、香噴噴、笑哈哈等詞,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畫面中人物的動作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根據小老...
    2020-10-27 閱讀全文
  • 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第二塊蛋糕》 活動目標: 1、幼兒能觀察理解兩次搶蛋糕的不同結果,理解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幼兒改編故事的興趣。 2、體驗老虎兩次吃蛋糕的不同感受,學會用語言或非語言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1、大圖書一本; 2、小圖書人手...
    2021-08-1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蛋糕》及教學反思 中班教案《蛋糕》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樂意觀察與講述,體驗制作蛋糕的快樂,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材料,重點嘗試擠壓的方式為蛋糕裱花與裝飾,感受蛋糕的色彩美和布局美,探索、發(fā)現生活中蛋糕的...
    2021-04-12 閱讀全文
  • 中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老鼠娶親》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會朗誦兒歌。 2、在老師的指導下能根據兒歌內容選擇教具,演示老鼠娶親時的場面,并用兒歌表述出來。 3、體驗游戲時的氛圍以及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
    2020-09-3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老鼠運大蛋》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根據認知經驗對圖片進行觀察、猜測、聯(lián)想并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2.幼兒能積極參與創(chuàng)編講述活動。 3.感受故事的趣味、幽默,體驗活動的快樂。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大...
    2020-12-16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小老鼠做蛋糕》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圍繞故事內容大膽想象并講述,豐富詞匯:圓溜溜、香噴噴、笑哈哈等詞,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畫面中人物的動作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根據小老...

2020-10-2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幼兒能觀察理解兩次搶蛋糕的不同結果,理解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幼兒改編故事的興趣。 2、體驗老虎兩次吃蛋糕的不同感受,學會用語言或非語言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1、大圖書一本; 2、小圖書人手...

2021-08-15 閱讀全文

中班教案《蛋糕》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樂意觀察與講述,體驗制作蛋糕的快樂,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材料,重點嘗試擠壓的方式為蛋糕裱花與裝飾,感受蛋糕的色彩美和布局美,探索、發(fā)現生活中蛋糕的...

2021-04-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會朗誦兒歌。 2、在老師的指導下能根據兒歌內容選擇教具,演示老鼠娶親時的場面,并用兒歌表述出來。 3、體驗游戲時的氛圍以及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

2020-09-30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根據認知經驗對圖片進行觀察、猜測、聯(lián)想并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2.幼兒能積極參與創(chuàng)編講述活動。 3.感受故事的趣味、幽默,體驗活動的快樂。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大...

2020-12-1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