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怎樣給孩子一個正的動力?
發(fā)布時間:2020-07-16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計方案 設計一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開學一個月幼兒園工作總結育兒心得:怎樣給孩子一個正的動力?
我有兩個孩子,女兒大,兒子小,但他倆總打架,爭玩具,搶東西,兒子因為小打不過女兒,一天要哭鼻子抹淚七八次。為了鼓勵他倆謙讓,或輪流玩玩具,用協(xié)商而不是沖突來解決想要看不同頻道電視的問題。我拿出兩個廢棄不用的存折,為兩個孩子的行為打分,謙讓一次加十分,幫奶奶勞動一次加三十分,遵守游戲規(guī)則輪流玩加二十分,看電視時坐遠一點,寫作業(yè)姿勢正確加十分。兩個孩子為了掙積分,行為規(guī)范多了。因為掙夠一百分時,我會發(fā)給他們一張獎金即一元零花錢。但孩子們不要零花錢,說要把錢存在存折里,讓存折里的積分積到一萬分??磥矸e分激勵已成他倆往好處發(fā)展的動力。
我近來照顧姐姐的女兒豆娃。為了讓興趣愛好成為引導她學習的正的動力,當她玩小雞戀戀不舍抱小雞不丟時,我說小雞要上課了,可是豆娃這個老師還不會寫十個數(shù)。所以我們要先學十個數(shù),讓小雞來評一評,豆娃認的數(shù)對不對,于是豆娃乖乖地學自己以前討厭學的數(shù)字。給豆娃創(chuàng)造一個童話的氛圍,讓豆娃老師自己教自己,由小雞監(jiān)督成為孩子學習的動力。
平時豆娃稍感不順,就踢倒凳子,亂扔東西,責備她或妥協(xié)都無益。我就說:“小雞看到一個不乖豆在干不好的事,但以前那個乖豆豆怎么不見了?原來乖豆豆在教育不乖豆,用你溫柔的小手把凳子寶寶扶起來,凳子寶寶就不疼了,還要謝謝乖豆豆呢?!倍雇揆R上開始拾東西,還極其溫柔地扶凳子,心情也變好了,樂意聽從大人的建議。
怎樣給孩子一個正的動力,需要教育者了解孩子的特質,因勢利導,用正面激勵強化孩子好的行為。用長處彌補短板,用其興趣愛好創(chuàng)設氛圍與情境,帶動孩子在情之快樂心之樂成中往好處發(fā)展。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育兒心得:怎樣去教育孩子
育兒心得:怎樣去教育孩子
對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女兒出生后是我一手一腳帶大的,我一邊吸取前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給予教育,說起怎樣去教育孩子,我也不知說什么好,也就幾個方面的心得。
第一欣賞教育:欣賞孩子是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個孩子最可人之處不是在于他的聰明活潑,而是在于他的自信,有了自信心,做什么都有種動力去挑戰(zhàn),平時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聲表揚,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他沒做了一件事情或取得一個好的成績,我們都會獎給他一句“你真棒”并傳遞一個欣賞的眼神,愛孩子就必須懂得欣賞孩子的道理,激勵和表揚的效果遠遠勝于斥責和打罵的效果。
第二相互尊重:讓孩子懂得去尊重老師、父母和身邊的人,在教育孩子這些的同時。我們做父母的也不能忘了,要尊重孩子的選擇,理解孩子,也只有這樣,家長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chuàng)造更充實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最后一點是引導教育:“父望子成龍,母望女成鳳”這是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但是做父母的也不能可以的去強求孩子的興趣,給孩子適當?shù)膲毫Γ蛔尯⒆佑兴摀?,否則會妨礙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不能讓孩子為了父母的期望而活著,讓孩子自由的發(fā)展,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他成名,只是希望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應為有能力,而更有自信,更多的去體會生活的樂趣。
以上是我魚兒的幾點觀點,也不知說什么好,最后要謝的是老師們,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真誠感謝幫助我女兒獲得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你們的教育遠遠勝過于父母。
育兒心得:怎樣正確的教孩子面對死亡
育兒心得:怎樣正確的教孩子面對死亡
以下是幫助孩子面對死亡,同時教他們珍惜生命的幾個技巧:
1.處理好父母自己的感情
大多數(shù)父母要等到面對死亡才開始思考如何幫助孩子理解這個概念。這可能不是最佳時間特別是當父母自己也面臨如何處理失去親人的痛苦的時候。比較好的方式是,現(xiàn)在就開始,時不時的談論你對死亡的看法,你自己的經歷。然后,你可以告訴孩子,你的寵物死的時候,你的感覺,你自己的祖父死時,你的想法。這會給他們這樣的感覺:死亡與損失是普遍的。當然是這樣?!?/p>
2.告訴孩子生命的周期
有很多機會可以告訴孩子,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大多數(shù)父母為了避免使孩子不愉快,都忽略了。專家們都建議父母抓住這樣的機會。花園中玫瑰花的盛開與凋謝,都是使孩子明白生命與死亡的機會,就如季節(jié)的改變與家庭寵物的死亡一樣。拜訪年老的親戚和朋友時,也可以向孩子解釋什么是衰老,當然這不會總是愉快的。如果給孩子訊息:死亡話題是可以談論的,那么他們就會自由地發(fā)問,將來在面對所愛的人死亡時,會更好地處理?!?/p>
3.讓孩子知道你的悲傷
某個親密的人——祖父(母)、好朋友、或甚至是你的配偶——死了。父母的本能使你把孩子排除在你的痛苦之外。請不要這樣,否則你的孩子被迫在以后面對這個問題。29歲的朱迪在5歲時失去了父親,她說:“家中沒有人告訴我他的死亡。他們只是說,他走了。我自然要問,他什么時候回來。我直到今天仍在問這個問題,這一直影響我的生活?!敝斓舷M募胰嗽谒麄儽磿r讓她知道,“我知道他們在保護我,但這在以后的很長時間沒起作用?!?/p>
讓孩子看到你的悲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隱瞞不僅使他感到與你的隔離,還會無意識中傳遞給他這樣的信息:某個人死亡時,哭泣或感到悲傷是不好的。這實際上與孩子應該知道的東西剛剛相反。你要做的是,給孩子希望:痛苦總會過去。你的責任是讓他們知道,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它會消失。那么,應不應該帶孩子參加葬禮呢?想想我們舉行葬禮的目的——幫助整個家庭在其他所愛的人的支持下,接受死亡帶給我們的痛苦。孩子們應該參加葬禮,盡管不同的情況應該區(qū)別對待。
4.誠實
孩子們對死亡的問題常常叫人難以回答。你最好任何時候都直接和誠實地回答,并且只提供孩子們需要的信息。如果他們想知道棺材和泥土,那么就告訴他們。如果想知道,他們是不是也會死,你的答案完全應該誠實,雖然可以委婉一點,比如,可以說:那會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孩子們最擔憂的是他們自身的安全。他們想知道,爸爸和媽媽是不是總在那里。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會很長時間都在他們身邊,但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他們都會得到照顧。
盡量避免一些陳詞濫調,如:祖母走了或祖父睡覺去了等。這些話只會使孩子產生更多的問題和更多的恐懼。
5.給孩子精神上的教導
你可以直接告訴孩子,生命有更高層次的意義。我們所愛的人去世了,但我們可以繼承他的好品質,我們自己身上的好品質也會存在于他們的記憶中。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任何事物都是有原因的,包括死亡。讓孩子知道,他們自己是整個世界極小、但重要的一部分,這有助于他們保持希望。精神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到,事情應該是這樣的,當他們結束時,仍給我們希望:它沒有結束。
6.保持鮮活的記憶
不要禁止談論已去世的我們所愛的那些人,或避免提起大家在一起的快樂時光。相反,應使大家保持對所愛的人的鮮活記憶。制作一本孩子與祖父(母)在一起時的影集,常常拿出來看;去餐館時,提起他們最喜歡的食品或他們會點什么菜。總之,常談起那些已去世的親愛者,回憶他們的點點滴滴,好象他們還活在我們中間。
育兒心得: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育兒心得: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合作,是幼兒未來發(fā)展、立足社會的重要素質??墒牵谟變簣@里時??吹接變翰欢门c人合作,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有以下五種方法:
1、注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性格
根據(jù)幾年的教育經驗,我發(fā)現(xiàn)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都比較強,這種良好性格包括開朗、自信、友愛、平等以及探索精神,具有這種品質的孩子會主動與別人合作,而且會合作得很好。所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性格是促進幼兒邁向合作的必備條件。
2、教給幼兒正確的合作方法
合作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以不能隨心所欲。在一次教學活動延伸中,我讓孩子們分組合作做畫,給一棵大樹添畫樹葉,結果只有一組孩子在真正地合作,他們在商量分工,分別完成大樹的某一部分。而其余幾組幼兒雖然都在同一棵樹上做畫,但卻在各行其是,并未真正合作。我便讓合作得較好的孩子向大家介紹他們的方法,然后再進行示范合作,結果孩子們馬上明白應該怎樣和別人合作了。由此可見,教給幼兒正確的合作方法非常重要?!?/p>
3、充分利用幼兒活動中的合作機會
幼兒在一起游戲、學習,所以彼此間合作的機會很多。但是教師如果不善于捕捉的話,就會錯失很多良機,比如孩子們都喜歡玩“貓捉老鼠”的游戲,這就需要每一個幼兒都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因為孩子們都喜歡扮演貓和老鼠,卻不愿意拉圈,我便讓孩子們換位,試一試別人不合作時,自己如何游戲,通過事實教育讓孩子懂得,游戲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大家的合作。此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為幼兒安排創(chuàng)造合作的機會。
4、幫助幼兒形成很好的合作態(tài)度
一般地,在體育游戲和角色游戲中,孩子們合作比較好,但是在建構游戲中,往往會出現(xiàn)合作的不愉快。究其原因,便是合作態(tài)度的問題,因為矛盾往往發(fā)生在游戲材料比較缺乏時,孩子們會將一部分游戲材料據(jù)為己有,擔心一合作,就沒自己的份了。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及時引導,幫助幼兒消除一些顧慮,必要時教師參加游戲,示范合作,引導拒絕合作的幼兒和老師一起游戲,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態(tài)度。
5、向幼兒充分展示合作的成果
教師要充分肯定孩子們的每一次合作,哪怕是一點點成果,也要展示給孩子們,讓他們體驗合作的快樂和成功,激發(fā)孩子們還想合作的愿望,在老師的積極引導和充分肯定中,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育兒心得:把權力還給孩子
育兒心得:把權力還給孩子
我們小班在開展前幾個主題活動時,孩子的主題名基本上都是老師幫忙取的,在生活點名中,孩子經常記不住自己的主題名,需要經過老師的反復提醒,這可急壞了我們老師!
如何讓孩子更快,更容易記住自己的主題名呢?
偶爾在一次區(qū)域活動時,娃娃家中的媽媽對爸爸說:“我們家的孩子取名叫樂樂吧!"爸爸說:“好?。∠M⒆涌炜鞓窐返拈L大!”孩子的話提醒了我,何不把權力還給孩子呢!小班孩子雖然年齡小,但他們的自主性,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地潛能是很大的,我們應該放手讓孩子去想,去嘗試給自己取主題名!不應該再束縛他們的想象思維了!應該把權力還給孩子們,讓他們做自己的小主人!
在主題活動——《秋天的水果》,孩子們根據(jù)自己喜歡吃的水果,給自己取了不同的水果名,有的叫蘋果、桔子、香蕉等等,再生活點名時,孩子們能很快地說出自己的水果名,并且還能用水果說一句話,經過實踐證明,這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孩子給自己取的主題名更容易記住,這種方法不僅節(jié)省了老師的時間,而且還能訓練孩子的語言發(fā)展,自主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育兒心得:怎樣保護孩子的夢想
育兒心得:怎樣保護孩子的夢想
學習內容: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培養(yǎng)孩子興趣先要從保護孩子夢想開始,您會嗎?當孩子向你傾訴他的夢想時,您是怎么與孩子溝通的呢?(參考《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第24卷P37)
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夢,并教會他們怎樣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并不是每個人都是做數(shù)學家、做科學家的料,更重要的是教育他們如何實現(xiàn)自我。要發(fā)揮個人的潛能,首先是正確的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興趣,鼓勵他們深入的研究,并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已學習的知識解決問題,自主的學習。
我們的教育一直沒有把“人”作為教育之本。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獨立的思考和想法,他們有屬于自己的追求,教育應該是讓他們自己思考并發(fā)言,而不是一味的給他們所謂的標準答案,這世界沒有標準答案。父母和教師等不應該過多的把自己認為好的加諸在他們身上,你們想他們將來成為工程師、科學家、公務員、老師、會計師,但有沒有人問過他們究竟愿不愿意呢?被逼著干自己不愿意的事情誰會高興?讓有藝術細胞的去學數(shù)學,讓算數(shù)好的小孩去跳舞,讓喜歡計算機的去學鋼琴。
教育不是監(jiān)獄,應該放手時就放手,讓他們自主的去做,不要太按自己的標準去塑人,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如果強調標準,最后只會教出一大群沒創(chuàng)造力、沒獨立思考能力的廢物。
成功教育應該在每個學校推廣,使每個孩子都受到同等的公平教育。現(xiàn)在的中小學教育,完全是在人為地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完全抹殺了孩子成長期中的不同創(chuàng)造力,只會培養(yǎng)出一些死讀書、讀死書的書蟲,沒有充分的童年、青少年開拓視野的健康時期,將來也不可能承擔大任。學習成績不應成為衡量人才的唯一指標,否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就不成立。
育兒心得: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
育兒心得: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
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他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答案。在今天,一個4歲的孩子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哲學課,使我深刻體會到了它的深刻意義。
今天下午快放學的時候,邱昊走到我面前,低著頭,不說話,手使勁地擰著衣服,我用手摸他的衣服,果然濕了,全部都濕了。我輕輕地問他:“衣服為什么濕了?是不是灑水了?是不是開水龍頭的時候,用力過大,把水濺得滿身都是?”他一直低著頭,紅著臉,支支吾吾不說話。我接著問他:“是不是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把水弄到你身上了?”邱昊還是不說話……這個時候,我正要批評,但看著他扁起的小嘴,我想:算了吧,等等吧,給他一個思考的時間,給他一個說話的機會。于是我用我的衣服給他換下濕了的衣服,告訴他:“先穿老師的吧,等你的干了再換下來?!苯又议_始攬著他,耐心地等。一分鐘過去了,邱昊終于抬起頭,說話了,他說:“老師,我剛才大便了,水沖不下去,我用盆接水往下沖的,不小心,盆里的水就灑身上了,但是我把大便沖下去了?!?/p>
我緊緊地抱著邱昊,跟抱自己的孩子一樣,這個時候,我還能說什么呢?我差點因為自己的自以為是傷了孩子的心。
邱昊也緊緊地抱著我,向來,孩子抱我總是緊緊的,讓我喘不過氣來。我們總是因為自己是大人,有很多的想當然,并且把這個想當然當作真的事情放在孩子做錯的事情上面,殊不知,我們這些自以為是傷過孩子多少次心。
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吧,也許他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答案
育兒心得:給孩子一個發(fā)展的空間
育兒心得:給孩子一個發(fā)展的空間
有了孩子,就是父母。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長,出類拔萃,有輝煌的一生。但實際生活中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實現(xiàn)這個愿望呢?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的體會。
一.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
在孩子咿呀學語時,我經常教他一些簡單的古詩,唱一此簡單的兒歌。再大一點,我就買了好多的書籍,認字卡。每到晚上睡覺前,都會讀一些故事給他聽,讓孩子從聽故事開始建立閱讀和寫作習慣。有空的時候跟他玩玩字卡游戲,用一個詞組來說一句完整的句子,說的好的我會伸出大母指表揚他,讓他得到肯定,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二.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覺得人要從小養(yǎng)成一些好習慣,一個好的習慣可以伴隨一個人一生,可以影響人一生。孩子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歲而立?!焙⒆尤龤q前后,就必須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氣和習慣,凡是自己能夠做的,必須自己做。要讓孩子成為有教養(yǎng)的人,有教養(yǎng)從守時,排隊,在公共場所合不大聲說話,不輕易發(fā)怒,對人有禮貌等。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所以言教不如身教。
三.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氣氛
父母要相愛,父母之間感情冷漠,甚至出現(xiàn)爭吵等不良家庭氣氛,都會給孩子的情緒帶來不良影響,從而孩子就不愿意向父母敞開心懷。采用游戲.活動的方式培養(yǎng)親子關系,進一步做到良好的溝通。不管有多忙,都要趕回家和孩子一起進餐,全家人圍著同一張桌子吃飯,這是最溫馨的場面。
四.尊重孩子的選擇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意愿和見解,家長要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朋友加以尊重。要學會做孩子的顧問,細心聆聽,協(xié)助選擇,而不是插手干預,給孩子一個發(fā)展的空間。
教育孩子要從日常生活中細小的事做起,不打罵孩子,要有賞識教育。祝愿天下的父母都成為快樂的父母,祝愿天下的孩子都是幸福的孩子。
育兒心得:給孩子一個心理緩沖期
育兒心得:給孩子一個心理緩沖期
孩子們喜歡湊在一起玩,到吃飯時間也不肯回,這時從孩子們身上不同的表現(xiàn)就可以看出家長是如何約束孩子行為的。有的孩子說回就回,有的孩子卻是叫個三番五次也不肯走,有的非要等別人都走了才罷休。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有的家長不停地抱怨:看看,這里面就你最不聽話?!安宦犜挕钡暮⒆硬⒉灰蚣议L的批評而有所改善,下次毛病依然。
而我家的寶貝身上卻從來都沒有這樣的現(xiàn)象發(fā)生,往往他還是別的孩子的榜樣,看到他走,其余的孩子也紛紛跟著回家了,我覺得這里面的原因并不是像有些家長單純地認為“他打小就聽話”所造成的,而是因為我細心地捕捉了孩子內心的小心思,而使他樂于服從的。
比如希望孩子六點回,那么五點四十的時候就給孩子提前打招呼:咱們再玩十分鐘就要回家做飯了。孩子雖然玩得高興,可是因為有了一個心理準備,便不會覺得走時掃興,往往很痛快地就答應了,而孩子對于時間把握得并不那么準確,所以十分鐘快結束時,再一次提醒:寶貝,還有三分鐘就要走了。孩子知道這三分鐘很短促,就會忙著整理自己的玩具,把自己拾到的小石頭小棍子什么的找個地方藏起來,以備下次出來時再玩,一般來說,他覺得自己的寶貝都收藏好了就會主動往家里走了,可有時孩子確實是沒有玩夠,會懇求道:媽媽,我能不能再玩一會兒?我覺得不當面拂孩子的意是比較善意的做法,我會點頭同意:可以,不過只能再多玩五分鐘。孩子明白這五分鐘已是媽媽最大的寬限,但因為媽媽給足了面子,并得到了比預期還多的一點兒時間,心里會有一種滿足感,再叫他走時他也不會覺得不夠盡性。此時的他也應該學會遵守自己的承諾,如果這次時間真的到了,他還不肯走,家長就一定要學會果斷地轉頭,孩子雖然小,有時也懂得說到做到是一種良好的品行,不愿意自己做丟臉的事,當然家長如果做不到言出必行,心一軟又讓孩子磨蹭了幾分鐘,以后慢慢就會被孩子所要挾。讓孩子“說走就走”并不難,給心理一個緩沖期,再讓他學會說到做到,就這么簡單。
孩子喜歡玩是天性,玩要玩得盡興,回要回得甘心,我經??吹胶芏鄫寢屧诤⒆油娴锰貏e開心時只顧著自己聊天,然后突然意識到要回家了,便不管不顧地叫孩子趕緊走,孩子不肯時,家長又是一通指責,此時的孩子如何肯聽話?其實只要稍稍用點兒小心思,就完全可以搞定,可惜的是,很多媽媽太粗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