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育兒觀念:如何教會孩子預防性侵犯?

發(fā)布時間:2020-07-16 幼兒園如何預防中暑教案 教育孩子筆記 幼兒園性教案 育兒觀念:如何教會孩子預防性侵犯?

爸爸媽媽有沒有發(fā)現,給孩子講道理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呢?因為孩子在7歲以前都處于具象思維和形象思維階段,對抽象邏輯的道理很難深入理解及記憶深刻,直到11歲左右邏輯思維才發(fā)展相對成熟。怎么辦?

道理不好講,故事輕松講。所以,“精英父母幫”的“田先故事會”版塊給大家推出了一個特別的內容,就是教會爸媽們如何用一些有意思的故事來讓孩子輕松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道理,進而逐步影響和改善孩子的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習慣和能力。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適合用來教會孩子預防和躲避性侵犯,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故事:獨角獸和拉拉

有一天,拉拉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獨角獸,他問獨角獸說:“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嗎?我叫拉拉。”

獨角獸笑了笑說:“當然可以,我叫獨角獸!”

然后,拉拉和獨角獸就成了好朋友,他們每天在一起玩耍,可開心了。有時候獨角獸還會讓拉拉騎在他背上,帶他到森林深處,去看小猴子打架,松鼠跳舞。

拉拉一直對獨角獸的角很感興趣,因為那根尖尖的角會閃閃發(fā)光。于是,拉拉問獨角獸說:“我可以摸摸你的角嗎?”

獨角獸很嚴肅的說:“不行!我的角不能讓別人摸,一摸我就會死去!”

“小氣鬼……”拉拉小聲說著,有些不開心,他還是很想摸獨角獸的角。

過了幾天,拉拉想到一個能摸到獨角獸角的辦法。他跑到一棵大樹跟前,朝樹洞里看了一眼,對獨角獸大喊說:“快來看啊,這個樹洞好奇怪,里面會發(fā)出好聽的聲音呢!”

獨角獸相信了,跑過去低下頭去看樹洞里面。拉拉猛的抓住獨角獸的角,高興的說:“摸到了,摸到了,我終于摸到你的角了!”

“吼~”獨角獸痛苦的叫了一聲,摔倒在地上大口的喘著氣,沖拉拉說:“我要死了……從今以后你再也看不見我了!”

“我只是想摸摸你……..你真的會死嗎?”拉拉害怕了,看著獨角獸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獨角獸虛弱的說:“每個人都有不能讓別人碰的地方,我已經跟你講過我的角不能摸…….希望你能記住這個教訓,保護好自己不能讓別人碰的地方,也不要去碰別人不想讓碰的地方……”說完這些話以后,獨角獸就死了。

拉拉好傷心,非常非常后悔自己不聽獨角獸話摸了他的角。

從那以后,拉拉再也沒有遇到過別的獨角獸,也再沒有去過森林深處,他只能孤孤單單地一個人玩耍。

這個故事適合2-8歲寶寶,用故事告訴寶寶:獨角獸的角不能摸,寶寶身上也有不能讓別人摸的地方,除了媽媽以外誰都不能摸。如果有人要摸就要大聲反抗說“不準碰我!”,大喊媽媽或者老師,馬上躲避離開,并且盡快告訴媽媽或者老師。當然,寶寶同樣也不可以亂摸別人的隱私部位。

故事講完后,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做一些交流,以下是可參考的幾個主要交流點:

1、聽完這個故事,寶寶有什么感受?或者有什么問題?(不設限,先讓孩子自己感受和總結,歡迎各種天馬行空麻辣提問)

2、啟發(fā)式分析:

A、獨角獸的角為什么不能摸?(因為摸了就會死去。)

B、寶寶身上也有不能被別人隨便摸的隱私部位,是哪里呢?(背心和小褲衩包住的地方,這就是寶寶身體的隱私部位。)

C、寶寶該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呢?如果被人摸了怎么辦?(寶寶的身體屬于寶寶自己,隱私部位只有寶寶自己能看到。在生病、洗澡等特殊情況下媽媽可以看,或者是在媽媽的允許和陪同下,醫(yī)生可以檢查。除此以外任何人都不可以看,更不能摸,就算是爸爸和老師也不可以。如果有人要摸就要大聲反抗說“不準碰我!”,大喊媽媽或者老師,馬上躲避離開,并且盡快告訴媽媽和老師。)

D、拉拉為什么要去摸獨角獸的角?結果怎樣?別人的隱私部位我們能摸嗎?(拉拉因為好奇去摸獨角獸的角,結果獨角獸死了,拉拉也從此沒有朋友陪伴了,這是不對的。引導孩子意識到,不能因為好奇就隨便去碰別人的隱私部位,否則也會失去朋友,甚至給別人帶來傷害。)

E、拉拉是怎么摸到獨角獸的角的?這說明了什么?(獨角獸相信了拉拉的話,但拉拉欺騙了獨角獸,最終害死了他。朋友之間相互信任很重要,但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真正的朋友需要時間來檢驗,多看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聽他說了什么。寶寶如果不能確定一個朋友是否真的值得信任,一定要記得先聽聽爸爸媽媽或者老師怎么說。)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育兒觀念:如何糾正孩子的任性


育兒觀念:如何糾正孩子的任性

有家長問:孩子特別任性,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否則就哭鬧不停。你教他知識或做什么事,他都不情愿,他想自己去做,但他又不會。像這種情況該怎么教育?

經常有家長問這樣一個問題。

什么叫做“任性”?任性就是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約束。換句話說,就是不管條件允許不允許,能做不能做,也不管有害無害,不聽別人勸說,一切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為所欲為。他想要得到的東西,不管能不能得到,他非要得到不可,不然的話,就哭個不停;家長讓他去做什么事,他要是不想做的話,就是說下大天來,他也不做。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一個字:“擰(去聲)”。用書面語言表達,就是“執(zhí)拗”。

面對這樣的孩子,讓家長急不得,惱不得,感到一籌莫展,束手無策。怎么辦?

首先弄清楚任性是怎么一回事。

任性是一種性格。性格有積極和消極之分,比如,“執(zhí)著”是為正當目標的不懈追求,是“心的堅定”,是負責任的表現,是積極的性格,是褒義的;而“任性”是為不正當目標的頑固堅持,是“心的放縱”,是對己對人不負責任的表現,屬于消極的性格,是貶義的。

任性的孩子會經常感到委屈、不順心甚至痛苦,經常痛哭不止。因為他認為周圍的人和事都是故意跟他過不去,跟他作對。久而久之,很容易釀成心理疾病。應該設法盡快糾正。

第二,要明白任性是怎樣形成的。

人的性格取決于遺傳、教育和環(huán)境三個要素。任性也不例外。孩子任性,并不完全是天生的,但跟父母的遺傳也有很大的關系。你看,婦產醫(yī)院里剛剛生下來的孩子就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哭聲很舒緩、輕柔,哭一會兒就自行終止了;而有的孩子就哭聲很大,聲嘶力竭,很“夸張”,很“玩命”,一哭起來還沒完沒了。孩子一生來來就顯現出了不同的性格。

所以,發(fā)現孩子任性,家長要首先反省一下自己的性格和習慣。如果是自己的性格、習慣遺傳給了孩子,你可得盡快改一改。不然的話,孩子就很難糾正。

孩子任性往往跟家長處理孩子問題的態(tài)度和解決方式方法有直接的關系。比如家長過于蠻橫、粗暴、武斷、不講理,往往會促使、強化孩子任性。

比如,有的家長面對任性的孩子,不是說服疏導,循循善誘,而是跟孩子對著干,說“你擰?我比你還擰!”甚至把任性的孩子痛打一頓。這樣,以任性對任性,會事與愿違,因為孩子根本不知道錯在哪里,會使孩子變得更加任性。因此,家長要改變教育方式方法。

第三,如何對待和糾正孩子的任性。

1.面對孩子任性,家長首先要克制自己情緒的沖動,不要著急、上火、激動、發(fā)怒。遇到孩子任性,家長先急了,于事無補,反而會有“暗示效果”,家長的情緒會起感染的作用。

2.家長能規(guī)勸就耐心規(guī)勸,若規(guī)勸無效,或是換個家長規(guī)勸。世界上的事,總是一物降一物,這個家長說兒不服,換另外一個家長可能會服服帖帖。

3.遇到孩子任性,也可以先等待、緩沖一下,不要急于著手解決。先“冷卻”一下,等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再做處理,可能效果會好一些。這就是讓“時間”幫助解決問題。

4.孩子的情緒和注意指向往往不大穩(wěn)定,可以利用孩子的這個特點,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把孩子注意的方向引導一下,遷移到其他的事物上,可能就會使孩子的情緒漸漸平靜下來。

5.必要的時候,家長暫時的“讓步”也不失為一種策略。原則不讓步,策略上可以靈活。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獨立性是指一個人能夠獨自料理個人生活、獨立處理問題、做出決定的能力。孩子有主見嗎?喜歡模仿別人嗎?孩子喜歡獨立解決問題嗎?孩子的日常生活需要依賴成人的幫助嗎?……這些問題都是關于幼兒的獨立性的。其實,孩子從2、3歲起就有了獨立意識的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意識將會越來越強烈,并表現在思想和行為的各個方面。但是,如果我們不注意引導或是培養(yǎng)的話,那么幼兒的獨立意識就會停滯不前,他們的獨立性也將無從談起。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不僅是我們學校要研究和解決的課題,也是家長們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呢?我們是這樣做的。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們主要是結合幼兒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來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的。

幼兒的獨立性是在實踐中逐步培養(yǎng)起來的。隨著他們身體的發(fā)育,大小肌肉群的逐漸成熟,心理能力的不斷提高,從不會做到逐漸學會做,從做的不象樣到做的井井有條,這是必然的規(guī)律,也是必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也獲得自身的發(fā)展。記得一個教育學家的一句話:“我看過了,我忘記了;我聽過了,我記不清了;我做過了,我就記住了”這充分說明了動手對幼兒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yǎng)獨立性中一定要重視“做”的過程。從身邊的一些小事開始,讓幼兒自己穿脫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睡覺等等。

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如何,是反映其獨立性發(fā)展的重要側面。雖然獨立生活能力并不等同于獨立性,但幼兒獨立性的發(fā)展往往首先表現在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中。因此,我們以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為抓手,重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獨立性的培養(yǎng)。比如用餐時,我們引導孩子一手拿勺、一手扶碗,一口飯、一口菜,爵爛了咽下去,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以游戲的方式以及親切的口吻等鼓勵孩子自己吃飯。又如有些孩子玩過玩具后不會自己收拾整理,離開座位時不會塞椅子……我們就采用督促、獎勵等形式要求他們自己進行收拾、整理。試想,一個連自己的生活起居都不能負責的孩子,將來又怎么能要求他對工作、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負責呢?事實證明,從小讓幼兒逐步學會自我服務、自我管理,不僅有利于幼兒身心的自然、全面發(fā)展,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獨立生活、自覺安排個人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其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從幼兒剛入園開始,我們就鼓勵孩子自己走進幼兒園,走進活動室,并慢慢培養(yǎng)他們獨立進餐,獨立穿衣服、系鞋帶、疊被子等生活自理能力,還鼓勵幼兒做我們的小幫手,如到別的班級借還物品、去辦公室取放東西、做值日生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我們都盡可能讓他們自己去完成。孩子其實是很喜歡自己做事情的,當他干完了一件事情時,他會很自豪地說:“看,我多能干!”或“我也會做這件事?!?/p>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引導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或是公益活動,如帶幼兒拾落葉、學做小小清潔工等,盡可能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些鍛煉的機會,以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雖然有時在幼兒學習自己照顧自己、管理自己的時候會出現給我們添亂、幫倒忙的現象,但我們還是給予他們積極鼓勵、耐心指導,決不隨意挑剔指責,以免挫傷幼兒的積極性。

二、在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教育家蒙臺梭利十分重視幼兒的獨立性的培養(yǎng),她說:“教育者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彼J為,兒童自身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應尊重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放手讓他們在活動中發(fā)展。一個缺乏獨立性的人,往往在作判斷、決定時要依靠別人的頭腦,在行動上也幾乎完全依靠別人的指導、督促,甚至讓別人代替自己去行動。但是,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都依賴別人,也不可能時時、處處都能得到別人的幫助。生命中注定有一些困苦是要獨自承受的。如果在小的時候養(yǎng)成了過分依賴別人(如父母、親人、師長、朋友等)的習慣,那么在今后的歲月中,就難免在需要自己承受困苦的時候不堪一擊。

認識到這一點后,我們就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方式對幼兒進行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如聽故事、玩游戲,等等。在區(qū)域活動以及創(chuàng)造性游戲中,我們尊重幼兒對游戲的設計,角色的選擇,在游戲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當他們在游戲中發(fā)生了矛盾和爭吵時,我們并不是立即出馬替他們解圍,而是給他們一個自己處理困難的機會,鼓勵他“再想想辦法”,勝利往往就在于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許多時候,對孩子不加幫助,反而是最好的幫助。這樣放手讓幼兒自己獨立解決,反而能幫助幼兒提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在家園互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21世紀充滿挑戰(zhàn)、競爭和較量,因此我們要讓孩子盡早學會獨立。幼兒的獨立能力并不是只在幼兒園中教師教育鍛煉就行的,他們生活中更多的時間是呆在家里的,如果家長不重視,總是護著幫著,包辦代替,我們的教育工作就很難進行。因此,我極為重視家長工作一頭,經常推薦給家長看一些包辦代替對孩子成長的危害的文章,讓家長了解培養(yǎng)孩子獨立能力的重要性,爭取家長們的理解與合作,并給予他們一些家庭教育培養(yǎng)的方法。

首先是對孩子要放手,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己管理自己。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成功,也有失敗和失誤。而且通常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才能獲得較大的成功。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失敗乃成功之母”。那么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大人應放手讓孩子在他生活的小范圍內自理,讓他失敗,碰釘子,這樣孩子就會從失敗中記取教訓而成長起來。如果從小一切都由父母包辦,孩子感到一切都可以依賴父母,形成一種“安全感”,那樣反而容易出大事。家長們認識到這一點后,從理念上發(fā)生了改變,同時也落實到了自己的行動中。比如有的孩子在家不肯自己吃飯、穿衣等,家長會悄悄和我取得聯系,再由我和孩子作巧妙溝通,收到了一定成效。

其次是讓孩子做點家務事。小時候讓孩子做些家務或者學會做些家務,對孩子來說,不但不是虐待,反而有莫大的教益。如今的家長都明白這些道理,因此,家長們鼓勵孩子在家?guī)椭鲆恍┝λ芗暗募覄?,如為父母洗個蘋果,拿杯水;吃飯時,發(fā)發(fā)碗筷;父母在掃地、洗衣時,讓孩子幫忙拿拿簸箕、肥皂之類的東西。這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教育,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孩子的勤勞習慣,為孩子日后的獨立生活打下了基礎。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后,作父母的再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贊賞:“做得好!”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了孩子與父母的感情,同時獨立能力也得到了較好的鍛煉與培養(yǎng)。

最后,我們還應注意陶冶良好性情。在家庭中父母要為幼兒提供良好的行為楷模,多抽一些時間陪孩子玩,給幼兒提供更多的接觸模仿機會;在幼兒園中,我們教師更是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孩子交往中,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形象,因為這對幼兒獨立品質的形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未來是屬于孩子的,孩子未來的路要他們自己去走,未來的生活要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作為教育者應循序漸進、耐心引導幼兒逐漸養(yǎng)成獨立習慣,特別是多給幼兒自己去嘗試體驗的機會。在培養(yǎng)過程中積極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讓孩子在獨立中成長!

古人云:“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彼娼湮覀円凶粤⒆詮姷木?,不要像那些依附攀緣的寄生植物,經不起風雨的侵襲,而要像獨立向上的小樹,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成長為傲立挺拔的參天大樹。而我們需要的也正是一個有獨立思想和獨立行為的孩子。華服美食不是愛,包攬?zhí)娲膊皇菒?。讓我們放開孩子的手腳,收攏起庇護幼兒的羽翼,“逼”他吃苦受累,使他們在磨礪煎熬中成長以至成材。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誠實的性格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誠實的性格

最近我的孩子很容易說謊,比如問他在幼兒園表現如何,他總是說老師老表揚他,可實際上老師并沒有表揚他。請問,為什么孩子會不誠實?如何培養(yǎng)孩子誠實的性格?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誠實應該是孩子的良好性格之一。研究表明,孩子不誠實通常是以下原因在起作用:

(1)孩子沒有機會說真正想說的話。這是由于成人自我中心導致,并不把孩子視為一個人而給他說真話的機會,而所說的常是違背自己心意的想法和感覺,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有“說實話”并沒有多重要的感覺了。

(2)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學齡前孩子的主要活動是游戲,但家長為了孩子將來的發(fā)展而對孩子要求嚴格,這樣不行、那樣也不準,堵塞了孩子通過“嘗試錯誤”來學習的機會,而孩子為了應付家長就有可能說謊。

(3)父母言傳身教不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孩子常常連哄帶騙,試想,自己本身就不誠實,如何指望孩子會誠實呢?這種情況下,孩子常會錯誤的認為這也是一種待人接物的方式。

(4)對孩子注意不夠。這種情況下,孩子通常會通過說一些夸大的話來吸引父母的注意。

(5)為滿足需要。孩子通過不誠實的做法來滿足他的需要。

(6)害怕被成人懲罰。

(7)將現實與想象混淆。這是由于孩子認知水平有限而引起的。

當了解了不誠實產生的原因之后,父母就應有針對性地解決孩子的有關問題,使孩子變得誠實起來。在采取有關方法之前,父母首先要考慮有關原則:即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在此前提下讓孩子覺得你不是要懲罰他,而是要引導他。

(1)鼓勵孩子建立正確的行為。父母應鼓勵孩子去完成那些孩子用不誠實的話來逃避的事情,比如孩子說幼兒園老師老罵他,他不愿去幼兒園,媽媽就應鼓勵說:你今天很棒,可以不用媽媽陪你去上幼兒園,可以跟小朋友一塊去!以此來激發(fā)孩子嘗試新經驗的愿望。

(2)應適當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拿別人東西實際是他需要這,所以家長應適當滿足孩子,當他擁有時他就不會再拿別人的,也不會不誠實。

(3)幫助孩子查明真相。讓孩子知道自己說謊的真實原因,讓他自己學會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同時你的理解孩子的作法會讓他釋然,知道以后沒有必要隱瞞事實。

(4)啟發(fā)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改變孩子不良習慣時,父母要給孩子留下充分思考的機會,讓他自己去想一想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而后再把正確的結論告訴孩子。

(5)教育孩子誠實是做人的一個基本原則。你可以把寓言“狼來了”的故事講給他聽,讓他去思考為什么最后沒有人相信那個喊“狼來了”的小孩的話。

一般來說,孩子都是率真的,有時候嘴里胡說幾句話,只要不是很過分,家長便無須過分憂慮,只要教育孩子怎么樣確切表達需要、解決問題,那孩子學到的將不只是誠實而已。

育兒觀念:如何教育倔強的孩子?


育兒觀念:如何教育倔強的孩子?

現在很多小學生由于缺乏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比較容易沖動,經常會為一些小事發(fā)脾氣,比如有同學碰翻了他的鉛筆盒,同學們不愿意按照他的建議玩游戲,或是被老師批評了,都有可能引起某些孩子大發(fā)脾氣。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如何教育倔強的孩子的相關內容。

如何教育倔強的孩子

尊重孩子,讓他自己做主、有些孩子倔強是因為他們堅持自己的主張和想法,比如要求自己決定衣物、用品的款式,自己選擇去哪兒玩或學不學琴。這是孩子有主見的表現,他們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個人意志。父母在這樣的事情上,應以尊重孩子的想法為主,提建議為輔,讓孩子自己做主。如果父母擔心孩子太小而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可給孩子一兩次機會,讓他體驗選擇的結果,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判斷能力和承受能力都是有裨益的。

避免情緒失控有些孩子的倔強來自父母的“遺傳”。一些家長自身脾氣就很暴躁,孩子倔強,父母更加光火。由于父母本身脾氣暴躁而引起孩子倔強任性的,父母首先要反省自身,對孩子要保持寬容的態(tài)度,允許孩子犯錯誤和自作一些主張。對不聽話的孩子非打即罵,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會使孩子要么失去自信、過于懦弱,要么過于倔強和叛逆。

如何教育倔強的孩子

轉移注意力,化解情緒。有時候,在孩子的牛脾氣將要發(fā)作的時候,父母可以采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化解。例如,下雨了,不方便出門,可孩子想去兒童樂園玩。父母可先開解他:“下雨了,兒童樂園里一定到處都是水,一個小朋友也沒有,一點也不好玩?!比绻⒆右琅f鬧著要出去,情緒有些煩躁不安了,父母可試著用他感興趣的活動吸引他,轉移他的注意力。孩子是“健忘”的,很快就會忘記自己剛剛的情緒。

怎么教育倔強的孩子

家長們要學會冷靜

當兒童性格倔強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做的首先是要平息自己的情緒,頭腦冷靜地處理問題。而不是將孩子當成對手,大吵大鬧或者是簡單粗暴的打一頓。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我意識,他會用自己稚嫩的思維試著理解這個世界時,因此,家長們應該冷靜下來,和孩子進行一次深入的交談,嘗試去了解孩子這么做的原因。

鼓勵和支持孩子正確的想法

面對孩子的倔強任性行為,家長們不能夠只表達對孩子的不滿情緒,要讓孩子有表達和解釋的機會,讓他說清楚堅持這件事的理由,這樣可以防止家長冤枉孩子。如果他對這一表面很無理的要求能夠提出合理的解釋,家長們不僅要尊重他們的意見,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幫助他們滿足需求。

家長們要學會恩威并用

如果孩子老是無理取鬧,而且喜歡用哭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家長們要學會恩威并用。如當孩子哭鬧的時侯家長可在一旁悄悄觀察,不予理睬,孩子看到自己這樣并未引起重視,時間久了就會放棄這種表達方式。

在幼兒園中,不乏個性倔強的幼兒,這些獨生子女們家里人愛著、護著、寵著,凡事千依百順,久而久之,孩子養(yǎng)成了“我要怎樣就怎樣”的行為特點。這類孩子的特征尤為明顯,這些幼兒思維的核心特點是自我中心。所謂自我中心是指兒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觀點和自己的動作上的現象。

這種自我中心不僅表現在兒童的言語中、表示中、邏輯中,更重要的在兒童的外部行為中也比比皆是。孩子雖小,但都有個性,也有其獨特的年齡特點。對待個性倔強的幼兒,作為教師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要選擇恰當的激勵方式引導幼兒去正確對待自己的行為。

冷處理就是當幼兒不良個性發(fā)生時,將他置于一邊,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關注,久而久之這種不良個性就可能消退。由于其家庭背景的特殊,使他形成了個性倔強的性格。在一次區(qū)角活動中,由于他選擇的區(qū)角人已經滿了,我希望他去別的區(qū)角玩,過一會兒再回來,他執(zhí)意不去,無論老師講什么道理,他都聽不進去,還不停地哭鬧著。

出現這種狀況時,就選擇采取冷處理,不去理睬他,然后捕捉幼兒的興趣及愛好,過了一會兒拿出他喜歡玩的玩具,讓小伙伴們一起來,讓他只能眼看著,不能玩。然后告訴他不讓玩的原因,在這樣的情況下,一直到他主動認錯,讓他講出錯在那里,之后給予表揚、鼓勵,讓他懂得倔強是達不到目的的,并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孩子脾氣大又倔強怎么辦

和孩子成為朋友。要和自己的孩子成為好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們必需了解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心理。其實了解一個人的心理也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樣難。畢竟我們都經歷過這些階段。除了回想自己在那個時候的所做所為之外,還應該仔細的觀察和聆聽現在孩子們一言一行。

做到所謂知己知彼。迎合孩子們的習性和他們進行交往。應注意的是同他們談話的聲音應該保持柔和。聲音過大會使他們產生畏懼感,因此也就阻礙了與他們的交流。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讓他們崇拜而不是屈服。當你的能力在孩子們的眼中變的無所不能時,你就成了孩子們心目中的偶像了。

第一,你要能夠回答孩子們提出的任何問題。無論回答的對與否,都必須讓他們認為有道理。第二,能夠做他們做不到的事情。第三,能夠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一旦你這個朋友在他們的心目中成了崇拜的偶像。

那么你說什么他們都會很高興的接受。不會去判斷是對還是錯。孩子們之所以能聽老師的話,那是因為在他們眼中,老師就是無所不能的人,是他們的崇拜偶像。所以只要是老師說的話,他們都會認為是對的。

相關推薦

  • 育兒觀念:如何糾正孩子的任性 育兒觀念:如何糾正孩子的任性 有家長問:孩子特別任性,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否則就哭鬧不停。你教他知識或做什么事,他都不情愿,他想自己去做,但他又不會。像這種情況該怎么教育? 經常有家長問這樣一個問題...
    2020-09-04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獨立性是指一個人能夠獨自料理個人生活、獨立處理問題、做出決定的能力。孩子有主見嗎?喜歡模仿別人嗎?孩子喜歡獨立解決問題嗎?孩子的日常生活需要依賴成人的幫助嗎?……這些問...
    2020-10-09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誠實的性格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誠實的性格 最近我的孩子很容易說謊,比如問他在幼兒園表現如何,他總是說老師老表揚他,可實際上老師并沒有表揚他。請問,為什么孩子會不誠實?如何培養(yǎng)孩子誠實的性格?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2020-10-13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育兒觀念: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很多家長來電,說家有青春期的孩子,都會抱怨多多。例如無法溝通、叛逆、不聽話、也不知道一天都在想什么等等。確實,我處接到的大量青少年案例中,青春期叛逆占相當大的一部分。 ...
    2020-09-28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如何教育倔強的孩子? 育兒觀念:如何教育倔強的孩子? 現在很多小學生由于缺乏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比較容易沖動,經常會為一些小事發(fā)脾氣,比如有同學碰翻了他的鉛筆盒,同學們不愿意按照他的建議玩游戲,或是被老師批評了,都有可能引...
    2020-07-22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如何糾正孩子的任性 有家長問:孩子特別任性,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否則就哭鬧不停。你教他知識或做什么事,他都不情愿,他想自己去做,但他又不會。像這種情況該怎么教育? 經常有家長問這樣一個問題...

2020-09-04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獨立性是指一個人能夠獨自料理個人生活、獨立處理問題、做出決定的能力。孩子有主見嗎?喜歡模仿別人嗎?孩子喜歡獨立解決問題嗎?孩子的日常生活需要依賴成人的幫助嗎?……這些問...

2020-10-09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誠實的性格 最近我的孩子很容易說謊,比如問他在幼兒園表現如何,他總是說老師老表揚他,可實際上老師并沒有表揚他。請問,為什么孩子會不誠實?如何培養(yǎng)孩子誠實的性格?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2020-10-13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很多家長來電,說家有青春期的孩子,都會抱怨多多。例如無法溝通、叛逆、不聽話、也不知道一天都在想什么等等。確實,我處接到的大量青少年案例中,青春期叛逆占相當大的一部分。 ...

2020-09-28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如何教育倔強的孩子? 現在很多小學生由于缺乏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比較容易沖動,經常會為一些小事發(fā)脾氣,比如有同學碰翻了他的鉛筆盒,同學們不愿意按照他的建議玩游戲,或是被老師批評了,都有可能引...

2020-07-2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