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幼兒園大班教案《大石頭》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06-10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反思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大石頭》”。讓幼兒大膽推理和想象,對不同職業(yè)的專長引起興趣,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動目標:

(1)對不同職業(yè)的專長引起興趣。

(2)大膽推理和想象。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活動準備:

《大石頭》圖畫書,教學課件(PPT)、漢字“大石頭”、裝扮成大石頭的飲水桶

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引發(fā)懸念

①出示第2~3面

一這是一個靜悄悄的夜晚,忽然,有一塊又大叉圓的東西轟隆隆地朝田鼠村莊滾了過來。哐當!這會是什么呢?

一原來是塊大石頭(出示漢字)。這塊大石頭的到來,讓原本平靜的田鼠村莊再也不能平靜。

②出示第4~5面

一第二天一大早,田鼠們都被嚇了一跳,原來大石頭躺進了準備造游泳池的大洞里。這可怎么辦?

(2)情景體驗:我來搬石頭

一你覺得該請誰來搬這塊石頭?為什么?

一這就是那塊大石頭,怎么才能把它搬走?你們有好辦法嗎?請來試一試。

一出示裝扮成大石頭的飲水桶,幼兒個別或合作進行嘗試。

小結(jié):團結(jié)合作一起干,事情就能干得好。

(3)推理故事情節(jié)

①出示第6、8、10、12、14面

一大力士、科學家、礦工、魔術(shù)師、發(fā)明家他們都很神氣地來了,你認為誰最有可能搬走這塊大石頭?為什么?

一他們想了什么辦法準備搬走大石頭?他們做了什么動作?你來學一學。

一除了他們,田鼠村里還會有哪些有特殊本領(lǐng)的人?(交流分享各種職業(yè)人的特點)

②出示第7、9、11、13、15面

教師根據(jù)幼兒講述內(nèi)容、結(jié)合故事情節(jié)逐一出示。(可以不按繪本圖片順序)

一他們是怎么搬大石頭的?一起來幫忙,學學“嘿喲、嘿喲”喊號子。

一他們成功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觀察討論圖片上田鼠們前后不同的表情)

③出示第16~17面[好工具范文網(wǎng) FAnWen.Hao86.coM]

一這么多有特殊本領(lǐng)的田鼠都沒有獲得成功,怎么辦?你想到什么好辦法沒有?看看田鼠村莊里究竟還有誰能想到好辦法?

一田鼠寶寶想到了什么好辦法呢?

④出示第18~19面

一田鼠寶寶想到了什么好辦法?他對大家說了些什么呢?

一你認為這一回田鼠寶寶的辦法會不會獲得成功?為什么?

⑧出示第20~25面

一大石頭搬走了沒有?田鼠們在干什么?

一當大家發(fā)現(xiàn)一起搬起來的不是大石頭,而是大面包時,大家的心情怎么樣?

小結(jié):原來一個人的力量很有限,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一個人做不了或者很難做到的事情,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來完成。

《大石頭》的故事講完了,田鼠們一起搬走了“大石頭”,享受著大面包的美味。

活動延伸:

一生活中我們還會碰到哪些事情需要大家合作一起來完成呢?(可以指導幼兒做些記錄)

活動反思:

故事圍繞搬走大石頭的問題,出現(xiàn)了很多有特殊本領(lǐng)的人。孩子在猜測推理、想辦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方面對不同職業(yè)的特別專長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了解到即便擁有特殊的本領(lǐng),如果只靠一個人的力量,仍然不能搬走大石頭,從而凸顯了團結(jié)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幼兒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于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zhì)地堅固、脆硬??捎脕碇圃焓?,采集石礦。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2021幼兒園大班教案《石頭畫》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顏料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體驗在石頭上做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形象。

3、嘗試用裝飾好的石頭造型來創(chuàng)編故事,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嘗試用裝飾好的石頭造型來創(chuàng)編故事,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小石頭(已洗凈涼干并分類)

2、油畫棒、棉簽、橡皮泥、各色紙、毛線、假花、雙面膠、吸管、稻草、瓶蓋、牙簽、皺紋紙等。

3、各組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動畫片形象引入,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二)教師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想想石頭象什么?

要求:1、每個小朋友去挑選一塊自己最喜歡的石頭,玩玩、說說、想想它的形狀象什么,可以變成什么?

2、和同伴說說你的石頭可以變成什么?為什么?

3、如果將石頭組合起來,你覺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師介紹制作方法,引導幼兒先在紙盒內(nèi)組合石頭,然后對石頭進行裝飾,再用雙面膠將石頭固定在紙盒上,最后對紙盒進行裝飾,完成作品。

(四)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要求: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頭變成什么。

2、要用上各種好看的顏色。

3、在裝飾紙盒的時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裝飾才能編出一個好聽的故事來。

(五)幼兒創(chuàng)作石頭畫,教師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大膽想象,能利用各種石頭進行組合,創(chuàng)作出各種造型。鼓勵幼兒大膽選擇各種輔助材料及工具。

(六)創(chuàng)編故事

教師組織先完成作品的幼兒利用自己制作的石頭來創(chuàng)編故事。

教學反思

(一)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

石頭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事物,本次活動的生成也是來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發(fā)現(xiàn),可以說該活動是生成于孩子的興趣。石頭對于孩子來說是十分常見,十分熟悉的。這就符合了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內(nèi)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教育活動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都體驗到了進行石頭畫創(chuàng)作的樂趣,大多數(shù)孩子的作品能夠不受老師范例的影響,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之處,并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輔助材料??梢哉f孩子們還是較好的達到了我預(yù)定的活動目標。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在設(shè)計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育價值的取向還是比較確定的,這節(jié)美工活動的教育取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從技能方面來看,我主要是發(fā)揮想象里,能夠通過石頭的組合來表現(xiàn)事物,在這基礎(chǔ)上,在利用各種輔助材料來完善整個石頭畫;二是從生活化的綱要精神來看,具體的就是我上述的內(nèi)容。

(二)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及提出新的設(shè)想

在這次活動中,經(jīng)過過后的反思,我認為存在著以下幾點不足之處:

1、老師在向幼兒介紹制作方法的時候,有的孩子卻是在張望著他剛剛在擺弄的石頭。課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紹制作方法這個環(huán)節(jié)提前到前面,過后在讓幼兒去操作石頭,這樣是否比較能夠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在幼兒操作完材料后,再來聽老師的講解,這時候,太多數(shù)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頭給吸引了,而非在老師的語言上了。

2、由于老師材料擺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兒操作的不便。這個問題在于我課前準備活動時沒有考慮周到,沒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材料的擺放。以前我的觀念是上好一節(jié)課就是在你組織的時候孩子們能夠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夠較好的達到你預(yù)定的目標,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動,除了活動中老師的指導要到位,能夠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下達到你預(yù)定的目標外,老師課前的準備活動也是十分重要的,這里所說的準備既包括知識方面的準備,也包括老師材料的擺放是否符合幼兒的實際需要,是否便于幼兒操作等等。

3、教師的范例過小,不利于幼兒的觀察。我的范例在這次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并沒能很好的體現(xiàn),由于范例過小,就造成了幼兒觀察的不便。本來范例在這個活動中是起到一種示范并協(xié)助老師講解方法的作用,可是過想細想,我本未能很好的來體現(xiàn)范例的這一特征,范例在活動中就象走場一樣,并無其他用處了。

(三)幼兒的創(chuàng)新之處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有許多創(chuàng)新之處。如,卓卓小朋友用石頭組合了一個小人,最后用稻草給小人弄了一頭美麗的“頭發(fā)”;欣欣小朋友用吸管為她不倒翁的氣球制作了一條繩子,并且懂得用吸管的折疊來體現(xiàn)繩子的動態(tài)。另外,也有許多孩子對石頭外型觀察的十分仔細,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來創(chuàng)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讓我們刮目相看。

幼兒百科:石頭畫是創(chuàng)作者利用石材本身所具有的形狀,質(zhì)地,紋理,進行藝術(shù)構(gòu)思,憑借深厚的繪畫功力,進行創(chuàng)作。通過把畫和石頭本身特質(zhì)的結(jié)合,保留石頭自然的美,升華和提升石頭自然之美。通過精巧設(shè)計和繪畫,給予石頭新的生命,讓一種普通平常的玩石“鮮活起來”。

2020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石頭》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2020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石頭》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顏料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體驗在石頭上做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形象。

3、嘗試用裝飾好的石頭造型來創(chuàng)編故事,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5、愿意參加美術(shù)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重點難點

知道石頭的種類及功能。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小石頭(已洗凈涼干并分類)

2、油畫棒、棉簽、橡皮泥、各色紙、毛線、假花、雙面膠、吸管、稻草、瓶蓋、牙簽、皺紋紙等。

3、各組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動畫片形象引入,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問題:

1、他們是什么做的呀?

2、你們覺得這塊小石頭象什么?

3、他們的樣子是一樣的嗎?

(二)教師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想想石頭象什么?

要求:

1、每個小朋友去挑選一塊自己最喜歡的石頭,玩玩、說說、想想它的形狀象什么,可以變成什么?

2、和同伴說說你的石頭可以變成什么?為什么?

3、如果將石頭組合起來,你覺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師介紹制作方法,可以和同伴一起商量,一起合作。引導幼兒先在紙盒內(nèi)組合石頭,然后對石頭進行裝飾,再用雙面膠將石頭固定在紙盒上,最后對紙盒進行裝飾,完成作品。

(四)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頭變成什么。

2、要用上各種好看的顏色。

3、在裝飾紙盒的時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裝飾才能編出一個好聽的故事來。

(五)幼兒創(chuàng)作石頭畫,教師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大膽想象,能利用各種石頭進行組合,創(chuàng)作出各種造型。鼓勵幼兒大膽選擇各種輔助材料及工具。

(六)創(chuàng)編故事

教師組織先完成作品的幼兒利用自己制作的石頭來創(chuàng)編故事。

教學反思

(一)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

石頭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事物,本次活動的生成也是來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發(fā)現(xiàn),可以說該活動是生成于孩子的興趣。這就符合了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內(nèi)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教育活動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都體驗到了進行石頭畫創(chuàng)作的樂趣,大多數(shù)孩子的作品能夠不受老師范例的影響,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之處,并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輔助材料。

(二)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及提出新的設(shè)想

在這次活動中,經(jīng)過過后的反思,我認為存在著以下幾點不足之處:

1、老師在向幼兒介紹制作方法的時候,有的孩子卻是在張望著他剛剛在擺弄的石頭。課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紹制作方法這個環(huán)節(jié)提前到前面,過后在讓幼兒去操作石頭,這樣是否比較能夠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2、由于老師材料擺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兒操作的不便。這個問題在于我課前準備活動時沒有考慮周到,沒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材料的擺放。識方面的準備,也包括老師材料的擺放是否符合幼兒的實際需要,是否便于幼兒操作等等。

3、教師的范例過小,不利于幼兒的觀察。

(三)幼兒的創(chuàng)新之處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

幼兒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于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zhì)地堅固、脆硬??捎脕碇圃焓?,采集石礦。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用石頭來生火。石頭一般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組成。

關(guān)于“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石頭》及教學反思”的精彩內(nèi)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guān)注我們了解更多內(nèi)容!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石頭魚》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從俯視的角度觀察魚的不同形態(tài)。

2、嘗試用石頭、棉簽、橡皮泥等材料表現(xiàn)出俯視的魚。

3、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4、能呈現(xiàn)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重難點】

能大膽運用輔助材料表現(xiàn)俯視下不同形態(tài)的魚。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塊石頭,一盒沙,棉簽棒、各色顏料,橡皮泥若干。

教師:范例若干;展示作品的魚池。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魚的圖片,看看這些魚是從哪個角度看過去的?

2、幼兒觀察討論。

3、這些魚從上往下看,你看到了魚的什么?

4、小結(jié):從上往下看,我們看到了魚的頭、背、魚尾、魚鰭。

二、講解示范:

1、出示石頭:今天金老師還帶來了什么?今天我們就要用這塊石頭來變一變,變成什么呢?(自由猜測)

2、教師示范一:把石頭放入沙中。(我們把這塊石頭當成魚,把這些沙當成一盆水,讓石頭魚游到水里去)

3、你會看到了魚的什么?(幼兒說)

4、幼兒操作:

●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你的桌上也有石頭,請你選擇一塊石頭,讓石頭魚游到水里去,并說一說從上往下看,你看到了魚身上的哪個部位?(可以互相交流)

●個別幼兒交流。(利用實物投影儀)

5、教師示范二:怎么樣讓它更像呢?再來變一變(教師介紹材料、示范添加一條魚)。

6、欣賞范例:還可以怎么變呢?

三、幼兒創(chuàng)作:

1、拓展幼兒思維:你會怎么變?想一想。(幼兒交流)

2、鼓勵幼兒能大膽運用輔助材料,表現(xiàn)出俯視下看到的不同角度的魚。

四、作品展示: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統(tǒng)一放到教師準備的“魚池”中,一起看看、說說你喜歡的

【活動意圖】

1、通過圖片的欣賞,幼兒對俯視角度下魚不同形態(tài)的積累。

2、教師引導示范、幼兒操作、教師再次示范,使幼兒在聽聽、說說、動動、想想的過程中,逐步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3、引導幼兒觀察輔助材料,為下一步創(chuàng)作做好鋪墊。

4、幼兒個體創(chuàng)作后的作品集中展示,以“魚池”為載體,進行整體作品的欣賞,不斷培養(yǎng)幼兒多角度的審美能力。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因為對于本班幼兒是初次接觸,所以在設(shè)計目標時,放低了難度,以體驗游戲快樂為主,在一開始以繪本的形式的導入,讓幼兒很快的進入情景中來,并在接下來的猜猜環(huán)節(jié)中,一步一步的深入,打開幼兒的想象力,在反轉(zhuǎn)猜測中,由于幼兒思維定式,在我的指導下,才能逐步猜出是什么和什么撞在一起。最后導入本節(jié)課的主題--石頭魚,正好借跑跑鎮(zhèn)的魔法之名,進行了我的范畫,由于石頭上操作比較小,所以采用了投影的方式讓幼兒清楚的看到操作過程,之后的過程用了傳統(tǒng)的美術(shù)課流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魚進行碰撞,在過程中因為座位問題有的幼兒背朝屏幕,所以畫的時候自行創(chuàng)作了,需要下次注意。在點評環(huán)節(jié)幼兒注意力較為分散,應(yīng)將大屏幕上弄干凈后在進行投影,最后將小魚放生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畫。

幼兒百科:石頭魚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強的一種魚,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為給予人類最疼的刺痛。

幼兒園大班教案《在石頭上畫畫》及教學反思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教案《在石頭上畫畫》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水彩筆或者顏料和其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感受在石頭上畫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形象。

3、嘗試用裝飾好的石頭造型來創(chuàng)編故事,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孩子學會嘗試,敢于發(fā)現(xiàn)新事物,從中取得樂趣。

難點:在石頭上作畫比較難,同樣挑選石頭,設(shè)計新的形象對于孩子來說比較難。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小石頭(已洗凈涼干并分類)2、油畫棒、棉簽、橡皮泥、各色紙、毛線、皺紋紙等裝飾品(可根據(jù)需要準備)、各組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事先畫好的石頭,并講述編好的小故事,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問題:1、大家看這是什么呀?

2、你們覺得這塊小石頭像不像化了妝的小朋友?

3、這和我們平常畫畫有什么不一樣的呀?

(二)教師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想想石頭象什么?

要求:1、每個小朋友去挑選一塊自己最喜歡的石頭,玩玩、說說、想想它的形狀象什么,可以變成什么?和自己旁邊的小伙伴討論討論。

3、如果將石頭組合起來,你會組合什么樣子呢?

(三)教師介紹制作方法,引導幼兒先組合石頭,然后對石頭進行裝飾,完成作品。

(四)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要求: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頭變成什么。

2、要用上各種好看的顏色。

3、在裝飾時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裝飾才能編出一個好聽的故事來。

(五)幼兒創(chuàng)作石頭畫,教師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大膽想象,能利用各種石頭進行組合,創(chuàng)作出各種造型。鼓勵幼兒大膽選擇各種輔助材料及工具。

(六)創(chuàng)編故事

教師組織先完成作品的幼兒利用自己制作的石頭來創(chuàng)編故事。

教學反思

1,石頭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東西,本次活動的構(gòu)思也是來源于一次偶然發(fā)現(xiàn)。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都感受到了在石頭上畫畫的樂趣,孩子們的作品不同程度的受到老師范例的影響,也有自己的一些創(chuàng)新,并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輔助材料??梢哉f孩子們還是達到了預(yù)定的活動目標。

2,在這次活動中,我認為存在著以下不足之處:老師在向幼兒介紹制作方法的時候,有的孩子卻是在張望著他剛剛在擺弄的石頭。課后我在想,如果我把介紹制作方法這個環(huán)節(jié)提前到前面,過后在讓幼兒去操作石頭,這樣或許就能夠集中幼兒的注意力;還有在講解過程中應(yīng)該使用孩子容易理解的話語,這樣便于孩子和自己的交流??傊?,作為一名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來說,我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我還要跟其他老教師好好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

幼兒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于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zhì)地堅固、脆硬。

關(guān)于“幼兒園大班教案《在石頭上畫畫》及教學反思”的精彩內(nèi)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guān)注我們了解更多內(nèi)容!

相關(guān)推薦

  • 2021幼兒園大班教案《石頭畫》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顏料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體驗在石頭上做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形象。 3、嘗試用裝飾好的石頭造型來創(chuàng)編故事,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
    2021-03-01 閱讀全文
  • 2020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石頭》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2020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石頭》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顏料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體驗在石頭上做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
    2020-08-0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石頭魚》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從俯視的角度觀察魚的不同形態(tài)。 2、嘗試用石頭、棉簽、橡皮泥等材料表現(xiàn)出俯視的魚。 3、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4、能呈現(xiàn)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重難點】 ...
    2020-06-2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在石頭上畫畫》及教學反思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教案《在石頭上畫畫》及教學反思”!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水彩筆或者顏料和其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感受在石頭上畫畫的樂趣。 2、能大膽...
    2020-06-3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石頭》及教學反思 中班教案《石頭》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運用多種感官了解石頭的特點,知道石頭的用途,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石頭》含反思...
    2021-04-0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顏料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體驗在石頭上做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形象。 3、嘗試用裝飾好的石頭造型來創(chuàng)編故事,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

2021-03-01 閱讀全文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2020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石頭》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顏料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體驗在石頭上做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

2020-08-06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從俯視的角度觀察魚的不同形態(tài)。 2、嘗試用石頭、棉簽、橡皮泥等材料表現(xiàn)出俯視的魚。 3、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4、能呈現(xiàn)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重難點】 ...

2020-06-23 閱讀全文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教案《在石頭上畫畫》及教學反思”!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水彩筆或者顏料和其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感受在石頭上畫畫的樂趣。 2、能大膽...

2020-06-30 閱讀全文

中班教案《石頭》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運用多種感官了解石頭的特點,知道石頭的用途,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石頭》含反思...

2021-04-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