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五年級上冊課件

發(fā)布時間:2023-06-18 五年級上冊課件 上冊課件

五年級上冊課件實用。

本文就是針對“五年級上冊課件”這一話題進行探討,如果你需要相關信息,別忘了收藏此頁。每個老師上課都必須準備教案和課件,現(xiàn)在開始著手準備教案課件也不遲。只有完善的教案才能為優(yōu)秀的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五年級上冊課件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能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讀懂詞句的意思。

2.默讀課文,把握談話的主要內容。

3.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進一步開展有關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把握訪談的主要內容,繼續(xù)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教學準備:準備材料《我的童年》,學生人手一份;課前搜集有關季羨林的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各組交流一下讀書活動的開展情況。

2.準備好課前發(fā)的材料。

閱讀《我的童年》,談一談讀后的感受。

3.比較一下《我的童年》和《竊讀記》的異同。

4.讀一讀課前搜集到的有關季羨林的資料。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苗苗一起走進季羨林先生家,采訪一下這位德高望重、酷愛讀書的老爺爺,聽聽他對讀書的見解。(板書課題)

二、做采訪準備

說一說自己想采訪的感興趣的讀書問題。(教師做好記錄)

討論一下在采訪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禮貌問題、作記錄問題……)

二、讀課文,找到自己的答案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2.在季老的話語中,找到自己問題的答案。

三、感悟課文內容

1.季羨林先生對于讀書,提出了哪些見解?談談你對這幾點的認識。

(1)把文章寫好,要多看書;

(2)要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不要偏科,要學好外語;

(3)進行古詩文積累。

2.這篇文章與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處?

這篇文章是一篇訪談錄,一問一答式。

我們在訪問愛讀書的人時,用這樣的記錄方式就很好。希望同學們把我們的讀書活動繼續(xù)進行下去,開展得豐富多彩。

3.談談你對題目的理解。

小苗和大樹不僅代表著苗苗和季羨林,“小苗”還包含著苗苗在求學和增長知識的路上剛剛起步,猶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營養(yǎng);而季老學識淵博、學有建樹,恰似一株根深葉茂的大樹?!靶∶纭迸c“大樹”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長、汲取營養(yǎng),小苗才會長成參天大樹,像苗苗這樣的孩子們才能成才的內容。

四、個性閱讀,獨特見解

1.在小組內就感興趣的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還可以提出與文中人物不同的見解。

2.形成小組意見全班交流,達成一些共識,得到啟發(fā)。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

3.談談你對閑書的認識。

五、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特點

1.同位倆分角色讀課文,讀完后互相評價。

2.兩名學生分角色一問一答。

3.全班對于他倆的讀進行評價,說出理由。

如:“我小時候,跟我一個妹妹一塊兒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個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來,我們就趕緊把閑書藏到缸里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睆闹锌梢钥闯黾玖w林老先生親切幽默、平易近人,說得形象生動,聽來如臨其境。

“爺爺,我和您太像了,我也喜歡看閑書。有一回上數(shù)學課,我低著頭看《水滸傳》,一邊看,一邊背一百單八將的座次,結果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爸爸知道這件事后,頭一回打了我,雖然一點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滸傳》了?!睆脑捳Z中可以感覺出苗苗的童稚與可愛。

“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睂ο乱淮嗄甑囊笄邢Mc深深關愛。

……

六、學技巧,指導綜合性學習活動

通過讀這篇文章,說一說進行訪談活動還應注意些什么。

七、辯論

對課上和寫作業(yè)的時候看閑書、學生偏科、背兩百首詩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如果你想學好語文,先愛上閱讀等問題進行辯論,說出自己的見解。

八、拓展

調查一下本班同學閱讀的書目;

采訪愛讀書的人,列一個采訪提綱,并做一份訪談記錄。

五年級上冊課件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朗讀課文,了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課前準備

1。搜集一些有關鯨的文字、圖片或錄象。

2。有生字、新詞和重點語句內容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出示鯨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動物嗎?你們對它有什么了解嗎?請和同桌談一談,自由發(fā)言。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鯨》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你對鯨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學習生字,讀順課文

自由讀課文,認準本課生字,不認識的字解決。有些字的音容易讀錯,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寫的字11個,注意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字。如:“肺”字右邊不是“市”,而是“市”,右半邊的筆順是一、廣、斤、市。

認識生字后再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畫出來,一會兒提出來大家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或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

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主要講了什么?指名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整體感知,了解內容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對鯨有了哪些了解?

精讀課文。體會寫法

自由讀第l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語句,然后讀一讀。指名匯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

從這兩個數(shù)字我們體會到了鯨確實很大,這段話中還有描寫鯨很大的數(shù)字嗎?

出示句子:我國發(fā)現(xiàn)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

自己試著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鯨的確很大。體會用列舉數(shù)字方法來說明的好處。

你還從哪兒看出鯨很大,把有關語句讀一讀。自由讀第1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

小結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作比較和舉數(shù)字的方法把鯨的大描寫得非常具體。

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舉數(shù)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試著用舉數(shù)字的方法說明一事物。

第二課時

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自由讀第2自然段,說一說鯨是怎樣進化的?把你自己當作鯨,給同組同學說一說“你”的進化過程。

學生匯報:我們鯨在很遠古的時代,和牛、羊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后來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就生活在了*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過了很長時間,我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們并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

快速讀第3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匯報,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把這些讀給大家聽一聽。

鯨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魚,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習性方面又有什么特點呢?默讀4~7自然段,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課文從吃食、呼吸、睡覺、生長這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鯨分為兩類,它們在生活習性上有什么不同嗎?自由讀第4、5自然段用“——”畫出須鯨的生活習性;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性。填好表后在小組內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點)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共同點 都吃魚蝦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從鼻孔噴氣須鯨 小魚小蝦吞進吃的多 噴出的水柱垂直細高齒鯨 大魚海獸咬住兇猛 噴出的水柱傾斜粗短

鯨在睡覺時是什么樣呢?學習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鯨睡覺的樣子,并把它畫下來。

輕聲讀一讀第7自然段,說一說你還知道了什么?

回顧內容,朗讀記憶

我們對鯨的生活習性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哪個方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這部分讀給小組的人聽,看看哪個同學能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背下來。

出示資料,延伸擴展

出示“資料袋”的內容,自由朗讀,談談感受。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鯨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其實,我們人類對鯨還有許多地方都不夠了解,這些都等待著同學們去探索。布置同學搜集課外資料,以“鯨的自述”為題,圍繞某一方面的內容寫一篇短文。

五年級上冊課件 篇3

一、教學內容

1、文字:抓住“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重點詞語,聯(lián)系文本,滲透漢字文化教學,注意“愛慕、印”等有形有色的構詞特點。

2、文章:此文淺顯易懂,文章層次富有條理,詳略分明。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全文以“落花生”為線索,重點圍繞“議花生”展開了論述,使人讀后便明白一種道理,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边@種結構的文章,便于引導學生學習圍繞重點內容選材。

3、文化:借物喻人,借落花生的好處多,喻人要有落花生的品格――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講面子,而對別人沒有用的人。抓住如此的人文,更利于學生將父親與一家人的對話的內涵。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字詞的教學,體會文章雖淺顯的文字,和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達到識字詞習文,習文促進字詞的理解。

2、通過閱讀教學,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歷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在課文“種花生”與“過收獲節(jié)”、“吃花生”與“談花生”的比較中,比較詳略抓重點;我們談”與“父親談”,比較內容抓重點;在“贊花生”和“學花生”兩點中,比較目的抓重點。搞懂“抓重點”的閱讀方法。

3、通過落花生與石榴、蘋果、桃在位置、外表、印象三方面的對比,理解父親與家人的話: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等。

做有用的人,做落花生一樣的人,這只是第一層面的理解。做講體面,石榴、蘋果、桃這樣的人,這是第二個層面的理解。明白不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即,做又要講體面而又對他人有好處的人,這是第三個層面的理解。理解許地山的父親為啥希望他做一個像落花生一樣的人,這是第四層面的理解。

三、教學預設: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了解學情

(一)字詞

1、抓住重點的字詞

1)半畝(mǔ)[拼音]、吩咐(fēn fù)[詞義(a.囑咐;b.口頭指派或命令),課文中誰吩咐誰]、榨(zhà)油[字型結構]、石榴(liú)[讀輕聲]、便宜[多音字]、居然[字義,學會用詞]、愛慕[字義,課文中是對什么有愛慕之心?]

2)鞏固字詞(思維體操)。

(二)文章

1、這一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以落花生為線索,課文講了“種花生”與“過收獲節(jié)”、“吃花生”與“談花生”。

2、讀了課文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二、細讀課文――明白抓重點的閱讀方法

[運用“比較法”去獨立閱讀課文。這需要老師的指導,交學生去“漁”。]

1、“對照比較”抓重點

1)比較詳略抓重點(默讀方式處理)

在課文“種花生”與“過收獲節(jié)”、“吃花生”與“談花生”的比較中,老師引導學生看文章的詳略,詳者為重點。

2)比較內容抓重點(分角色讀:注重人物對話)

在“我們談”與“父親談”的內容比較之中,“父親談”的內容更加重要,學生通過比較內容,抓住了重點。

3)比較目的抓重點

在“贊花生”和“學花生”兩點中,再找出最重要的,用前兩個方法顯然無濟于事了。老師引導學生看文章的寫作目的,于是,“學花生——做有用的人”這一最重點便抓住了。

2、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讀每一部分的內容。

第二課時

三、精讀課文――體會做落花生一樣有用的人

1、抓出全文的重點段落。

[估計: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對落花生的品質,有了初步的印象。學生很可能在迅速的抓住全文的重點段落。]

1)找出重點段落,第10段,師生對比,看誰在最短的時間背誦。

交流心得:我采用的是理解記憶的方法。這一段父親的話,分成了兩部分。我采用的是一句一句的背誦的方法。

2)理解幫助。

出示第10自然段,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

① 填表助學,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在同學自由讀之后填表)

花生

桃、石榴、蘋果

位置

埋在地里

高高地掛在枝頭

外表

矮矮地長

鮮紅嫩綠

印象

挖起來才知道

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②指名讀,評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或者通過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什么?

[估計:學生會說做一個像花生一樣的人,不做蘋果一樣的人。]

③探討為什么要做花生一樣的人?

[引導學生讀父親接下來所說的話:“所以你們要像花生,他們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p>

④接合現(xiàn)實情境,討論注重外表是不是不好?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桃、石榴、蘋果,外表非常的美,使人一看便生愛慕之心,做這樣的人,這是一種現(xiàn)代人的追求,也是現(xiàn)代人的生活方式,明白追求外在美,這沒有什么不對的。

追問:想做什么樣的人?

[估計:學生要做桃、石榴、蘋果一樣的有外在美的人]

⑤理解文中“我”說的那一句:“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p>

討論什么樣人,才是有用的人?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只講體面不對。]

追問: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估計:學生回答即要做一個即要做講體面的人,又要做一個對人有好處的人]

⑥為何文章中,作者的父親希望作者只做一個像落花生一樣的外面不好看而有用的人?

為了給學生解惑,一是引出作者許地山的筆名“落華生”,說明作者一生也在勉勵自己做一個具有落花生一樣品格的人。二是,講解當時的時代背景:“許地山的父親為什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石榴蘋果那樣的人,反而希望孩子們做花生那樣的人呢?”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國情來理解文本的價值取向。二十世紀初葉,國家正處于一個極為動蕩的年代,國家與民族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急需各類有用的人才,而當時的許多有條件有能力的公子少爺們天天醉酒歡歌,置國難于不顧。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許地山的父親作為一個有著強烈愛國之心的民主人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扎扎實實的學點本領,為國家為民族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做個有用的人。其拳拳愛國之心濃縮在殷殷期望之中,父親之所以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來參加“收獲節(jié)”,父親之所以拿花生與蘋果石榴對比來揭示花生得最可貴的品質,許地山之所以將自己的筆名確定為“落華生”,就不難理解了。

[愛國,任何時候都不過時]

同時,介紹許地山的父親:許地山,1893年2月14日生于臺灣省臺南府城延平郡王祠附近的窺園里。其父許南英是個富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祖籍廣東揭陽。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許南英臨危受命,擔任臺灣籌防局統(tǒng)領。他激于民族大義,率眾奮起反抗日軍的入侵,日寇占領臺灣后,遂將全家遷回大陸。當時因清政府不準內渡官員保持臺灣籍貫,許南英便在福建龍溪落戶。

2、有感情的朗讀父親所說的話,明白做一個有用的人的意義。

在邊吃邊談中,理解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理解這一印字。牢記在心中,一生受用的意識。

四、超越文本——引發(fā)人生思索

1、了解許地山

許地山生于1893年――1941年,許地山積勞成疾,導致心臟病逐漸嚴重。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時,他心臟病再次復發(fā),英年早逝,年僅49歲。

噩耗傳出,第一個送來花圈的是宋慶齡。梅蘭芳、葉恭綽、郁達夫、徐悲鴻等許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挽聯(lián)。當天,香港學校下半旗,港九鐘樓鳴鐘致哀。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個團體近千名代表舉行“許地山先生追悼大會”。國內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會,痛悼這位新文學運動的先驅者、愛國者。

2、談做一個有用的人。

3、有感情的朗讀全文,或背誦全文重點段落。

五年級上冊課件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九冊第一單元第二小節(jié)教學內容之一,本節(jié)課教學P20—P21的例4、例5以及第21頁的做一做中的題目,練習五第1-4題。

數(shù)除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另一種是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耙粋€數(shù)除以小數(shù)”是在學習了“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商不變性質”等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小數(shù)除法教學的重點,也是今后學習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重要基礎。“學好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旨在讓學生初步理解,“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算理,掌握計算法則,滲透轉化的數(shù)學方法來培養(yǎng)相互聯(lián)系的辯證觀點,幫助學生理解計算方法,從而建立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法則,為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簡單問題和今后進一步學習打下初步基礎。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可以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進行計算的算理;掌握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歸納、概括、嘗試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計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及事物之間互相聯(lián)系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三、教學重難點

其中掌握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進行計算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但是由于五年級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的有限,理解把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進行計算的算理成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教學新課之前首先要檢查學生對商不變性質的掌握情況,然后引導學生運用商不變性質把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轉化為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從而把新知轉化為舊知,使新知舊知融為一體。本節(jié)教材適合采用“嘗試教學法”。在學生已經掌握除數(shù)是整數(shù)除法和充分復習商不變性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嘗試學習例4,二次嘗試例5,最后達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目的。

學法:教學中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線。面向全體學生,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放手讓學生利用舊知遷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通過嘗試經歷把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進行計算,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要使下列各小數(shù)變成整數(shù),必須分別把它們擴大多少倍?小數(shù)點怎樣移動?

0.330.230.120.78

2、把下面的數(shù)分別擴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1.582130.63.95

3、填寫下表。

被除數(shù)252502500

除數(shù)550500

根據上表,說說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之間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shù),商不變。)

(二)探究算理歸納法則

1.例5:奶奶編"中國結",編一個要用0.85米絲繩,這里有7.65米絲繩,可以編幾個

列式0.58÷7.65

提問:怎樣才能轉化為我們前面所學的整數(shù)除法

同桌討論(引出根據商不變的規(guī)律,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擴大100倍)

然后按什么除法去算?

2.例6:12.6÷0.28

提問:這道題和上面例題的方法相同嗎如不同該怎樣擴大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呢

同桌討論:引出應以除數(shù)的小數(shù)位數(shù)為標準,這里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應擴大100倍,才能轉化為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同時教師要適時點撥:被除數(shù)的位數(shù)不夠時用"0"補足;商的小數(shù)點要和被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對齊.

3.分小組演算,討論和提煉方法

A組:6.4÷0.857.6÷4.246.8÷1.2

B組:16.1÷0.460.093÷0.3190÷0.06

課堂學生演算時,教師巡視,進行引導,點撥,使學生逐步領悟本節(jié)知識的要點所在.

思考:你用哪種方法轉化?為什么?

同桌互相說說轉化的方法及道理。獨立計算后,訂正。強調: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把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擴大多少倍,由哪個數(shù)的小數(shù)位數(shù)決定?

4、比較例4與例5有什么不同?(被除數(shù)在移動小數(shù)點時,位數(shù)不夠在末尾用“0”補足。)

(三)、練習:課本P21練一練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歸納小結。

對被除數(shù)小數(shù)點移位后補“0”的方法,教師可作適當點撥。學生試做后先不急于講評,讓他們對照教材中的兩個例題啟發(fā)學生觀察、比較兩道例題的不同點與計算時的注意點。引導學生分析、比較,逐步抽象出移位的方法。讓學生在充分積累經驗的基礎上歸納出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法則,會收到水道渠成的效果。)

(四)回顧總結

思考: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應怎樣計算?討論得出(填空):除數(shù)是小當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是: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先移動()的小數(shù)點,使它變成();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幾位,被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也()移動()(位數(shù)不夠的,在被除數(shù)的()用“0”補足);然后按照除數(shù)是()的小數(shù)除法進行計算??磿鳳19-20,劃出重點詞語。

板書例5:奶奶編"中國結",編一個要用0.85米絲繩,這里有7.65米絲繩,可以編幾個

列式7.65÷0.58=9個

答:可以做9個。

例6:12.6÷0.28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同時擴大100倍,

五年級上冊課件 篇5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

分析教材

本課是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公倍數(shù)和公因數(shù)》中的內容。在四年級(下冊)教材里,學生已經建立了倍數(shù)和因數(shù)的概念,會找10以內自然數(shù)的倍數(shù),100以內自然數(shù)的因數(shù)。本單元繼續(xù)教學倍數(shù)和因數(shù)的知識,要理解公倍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和公因數(shù)、最大公因數(shù)的意義,學會找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的方法。為以后進行通分、約分和分數(shù)四則計算作準備。

《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結合教材的特點,我力求達到下面的教學目標:

1、經歷找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的過程,理解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的意義。探索找公因數(shù)的方法,會正確找出兩個數(shù)的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

2、結合具體實例,滲透集合思想,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不重復、不遺漏、不重復的思考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善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利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教學重點是理解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的意義,教學難點是會求兩個數(shù)的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

設計理念

在教學中我發(fā)揮“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作用, 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己探索。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后合作交流并根據學生原有的認識基礎和認知規(guī)律,并結合“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理念, 力求突出以下三點:

1、將教學內容活動化,讓學生在做中學。

2、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交往互動中學。

3、充分利用原有的認知經驗,在遷移中學。

教學過程

依據教材特點及小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發(fā)展水平,整個教學過程安排了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 活動探究,認識公因數(shù)

分為五個步驟:

1、動手操作:在教學公因數(shù)的概念時,讓學生經歷操作思考的過程,認識公因數(shù)。首先讓學生用事先準備好的小長方形紙片,分別用邊長6厘米和邊長4厘米的正方形紙片鋪滿一個長18厘米、寬12浪漫的的長方形操作活動。通過學生的操作,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長與長方形的長、寬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看看正方形每條邊各鋪了幾次?怎樣用算式表示?,來說明為什么?

2、想象延伸:接下來讓學生思考還有那些邊長是整厘米數(shù)的正方形也能鋪滿大長方形。學生思考后,回答邊長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鋪滿大長方形。引導學生說出只要邊長“既是”18的因數(shù)“又是”12的因數(shù),就能鋪滿大長方形。從而引出公倍數(shù)的概念,再強調因為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所以兩個數(shù)的公因數(shù)的個數(shù)也是有限的(最小是1),讓學生在自主參與、發(fā)現(xiàn)、歸納的基礎上認識并建立公因數(shù)的概念的過程。

3、歸納總結:只要正方形的邊長既是12的因數(shù)又是18的因數(shù),這樣的正方形就能鋪滿大長方形。1、2、3、6既是12的因數(shù)又是18的因數(shù),它們就是12和18的公因數(shù)。

4、根據 學生的總結我及時板書課題,讓學生的形象思維轉變成抽象思維。

5、反例教學:讓學生說明4是12和18的公因數(shù)嗎?為什么?

學生通過上面的一正一反教學總結出:公因數(shù)要同時是兩個數(shù)的因數(shù)。

為了及時鞏固,完成練一練:先讓學生在圖上畫一畫,找出公因數(shù)和最大因數(shù),填寫在書上。

(設計目的:通過具體的操作和交流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公因數(shù),使知識不在枯燥無。讓學生到感受成功的喜悅。)

二、自主探索,求最大公因數(shù):

學生在已經掌握公因數(shù)概念的基礎上,讓學生學習怎樣找兩個數(shù)的公因數(shù),學以致用。教學例4時,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小組交流。通過具體的運用,鞏固公因數(shù)的概念。讓學生說說怎樣找12和18的公因數(shù),學生可能說三種方法,一是先找12的因數(shù),從12的因數(shù)中找18的因數(shù);二是先找18的因數(shù),再從中找出12 的因數(shù),三是分別找出12和18的因數(shù),再找出相同的因數(shù)。通過比較三種方法,讓學生感受哪種方法比較簡捷。在此基礎上,揭示最大公因數(shù)的含義,并介紹用集合圈的形式來表示12和18的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明確集合圖中省略號的作用。

(設計目的: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弄清怎樣用集合圖來表示兩個數(shù)的公因數(shù)。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概念,感受數(shù)學方法的嚴謹性。)

三、 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為了體現(xiàn)數(shù)學來源與生活,用與生活的理念我設計三個層次的練習:

首先設計關于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的概念判斷題,進一步讓學生對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的認識。做到知識和技能融為一體。

接著讓學生完成練習五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然后分別完成2、3題。小組交流。

(練習的設計是從認識到理解,再到拓展應用,逐層加深,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教學由課內到課外延伸,增加運用實踐機會。)

四、全課小結、過程回顧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兩個數(shù)的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說說你掌握的方法。

學生回憶整堂課所學知識。學生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將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回顧、按一定的線索梳理新知,形成整體印象,便于知識的理解記憶。

五年級上冊課件 篇6

教學內容:P23例7、做一做,P26練習四第10、11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數(shù)。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多角度思考問題,靈活地取商的近似數(shù)。

教學重點:知道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數(shù),會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數(shù)。

教學難點:能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多角度思考問題,靈活地取商的近似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shù)保留一位小數(shù).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8。785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題后,要讓學生說明其中小數(shù)末尾的“0”為什么不能去掉.

3。 計算0。38*1。14(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二、新課

1.教學例7:

教師出示例6,口述圖意, 再列式計算.當學生除到商為兩位小數(shù)時,還除不盡.教師問:“實際計算錢數(shù)時,通常只算到‘分’,應該保留幾位小數(shù)?除的時候要除到哪一位?為什么?(應 該保留兩位小數(shù),只要算出三位小數(shù),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shù)。)橫式應該怎樣寫出?教師板書。

教師問:表示計算到“角”需要保留幾位小數(shù)?除的時候要除到哪一位?應該約等于多少?

教師要讓學生想一想:“怎樣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題目的要求,應該保留幾位小數(shù);其次,求商時,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數(shù)位數(shù)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我們學習班了求積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這兩者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P23做一做:

教師讓學生按要求進行計算,巡視時,注意學生計算時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對不對.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樣求出來的?(計算出商的小數(shù)的位數(shù)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數(shù)位數(shù)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數(shù).)

師:解題時用了什么技巧?

三、鞏固練習

1、求下面各題商的近似數(shù):

3.81÷7 32÷42 246。4÷13

2、P26第10題第(1)題。

四、作業(yè):P26第10題第(2)題、第11題。

課后小記:

本以為求近似數(shù)是教學難點, 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關知識的復習。但在實際教學中才發(fā)現(xiàn)計算才是真正的教學難點, 由于例題及做一做中所有習題全是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 所以當作業(yè)中出現(xiàn)小數(shù)除以小數(shù)計算時, 許多學生裝都忘記了"一看, 二移"的步驟。 所以在設計鞏固練習時應增加小數(shù)除以小數(shù)的練習。

其次我根據學情補充介紹了一種求商近似數(shù)的簡便方法。 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數(shù)位數(shù)后不再繼續(xù)除,只把余數(shù)同除數(shù)做比較,若余數(shù)比除數(shù)的一半小,就說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數(shù)等于或大于除數(shù)的一半,就說明 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介紹了這種方法感覺好的同學算得更快了,但悟性較差的學生聽完后連最基本的保留兩位小數(shù)應除到小數(shù)點后面第幾位也混淆不清 了。所以下次再教時,此方法的介紹時間可以適當后移,放在練習課上。

五年級上冊課件 篇7

一、教材分析:

用與同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作為命題畫創(chuàng)作題材,為的是讓同學更關注生活和自身周圍的事物,也讓同學由此和彼,放開思路,回憶更豐富多彩,更妙趣橫生的內容,從而引發(fā)聯(lián)想。風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禮物,有給人帶來舒適的輕風、微風,也有給人類帶來災難的狂風、颶風,各種各樣的風都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本課旨在讓同學體驗風、感受風,并通過自身的觀察、感知表示以風作為主題的作品。

二、教學目標:

1、感受風的奇妙,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同學了解不同的風帶給人的不同感受。

2、引導同學通過創(chuàng)意和繪畫,表示風吹來時的情景和感受。

3、通過學習,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三、教學重難點:

1、引導同學把自身對風的觀察、體驗與感受表達丁畫面中。

2、體驗風來時的教學組織和時間的調控。作畫大膽、自由,作品生動、富有發(fā)明力。

四、教學準備:

師:范畫、彩色皺紋紙條、風車

生:課本、畫紙、水彩筆、油畫棒

五、教學過程:

六、實驗

瞧!這是什么?(老師出示彩色皺紋紙條)

漂亮嗎?告訴你們假如讓它飄起來會更漂亮。那怎么做它才會飄起來?

(老師把彩色皺紋紙條發(fā)給同學,同學動手嘗試)

同學們真聰明,用了很多的方法讓彩色皺紋紙條飄了起來,真漂亮。

是什么讓彩色皺紋紙條飄起來的?(先四人小組討論,再全班討論)

對,是風。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風。(板書課題)

七、介紹知識

什么叫風?

五年級上冊課件 篇8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會畫對稱軸,深刻理解對稱軸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的特點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兩點:

1、合作交流,總結方法。

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并總結出畫法,加深印象。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中讓學生先想象已知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及整體分別是什么樣的,然后動手操作,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空間觀念。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方格紙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師:還記得照鏡子的游戲嗎?我們來玩玩照鏡子的游戲吧!

兩人一組,一名同學做動作,另一名同學與之面對面,扮演鏡子里的人,做出方向相反的動作。

引導學生回答出鏡子里和鏡子外面所形成的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兩邊對稱、大小相等、距離相等、方向相反。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根據軸對稱圖形的這些特征繼續(xù)學習軸對稱的知識。[板書課題:軸對稱再認識(二)]

設計意圖:以“照鏡子游戲”引入,有利于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判斷,初步感知對稱,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同時,通過游戲活動營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氣氛,誘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新知的熱情。

⊙合作交流,學習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23頁上面情境圖中的圖①。

師:看這幅圖,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的一半。

預設生:它是一座房子的一半。

師:請同學們在頭腦中想一想它的另一半是什么樣的,整座房子應該是什么樣的?

(課件出示教材23頁上面情境圖中的圖②)這是淘氣根據軸對稱的知識畫出的房子,他畫得對嗎?

2、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全班進行交流。

預設生1:淘氣畫出的房子對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畫得不對。

生2:房子下面最左邊一點到對稱軸有2格,最右邊一點到對稱軸也應該有2格,所以他畫得不對。

3、補全軸對稱圖形。

(1)嘗試畫圖。

那么怎樣在方格紙上根據軸對稱圖形已有的一半畫出它的另一半呢?請同學們在下圖(教材23頁中間例題情境圖)中試一試,再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學生畫圖、討論,教師巡視)

(2)展示作品,交流方法。

將學生畫好的圖形展示出來,集體評議,請畫得正確的同學說說自己是怎么畫的。

4、師生共同總結方法。

補全一個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一是找出圖形上每條線段的端點;

二是根據對稱軸畫出每一個端點的對稱點;

三是順次連接這些對稱點,得到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5、畫出已知圖形的軸對稱圖形。(課件出示教材23頁下面例題)

(1)獨立解決,先與同伴說說自己的畫法,再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明確畫軸對稱圖形的方法:找出每條線段的端點,畫出所有端點關于對稱軸的對稱點,再順次連接這些對稱點。

(2)思考:比較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

學生觀察、討論后師小結:這兩個問題畫圖的方法相同。不同點在于第二個問題給出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的一半,對稱軸在圖形上,第三個問題給出的圖形是一個完整的圖形,對稱軸在圖形之外。

設計意圖:在合作交流中總結出畫軸對稱圖形另一半的方法,再學以致用畫已知圖形的軸對稱圖形,鞏固所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力。

⊙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24頁“練一練”1、2題。

⊙課堂總結

軸對稱現(xiàn)象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給了我們許多美的享受,課后要多觀察,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布置作業(yè)

教材24頁“練一練”3題。

五年級上冊課件 篇9

1、說教材內容:

《落花生》是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第四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這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包含著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節(jié)性強,語言質樸簡潔,含義深刻?!堵浠ㄉ肥莾善x課文中的一篇,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jié)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初次讀這篇課文,我就被課文平實質樸的語言中所蕰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課文中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夸張的比喻、深奧的說法、激蕩起伏的情感,但是樸實、自然、親切的行文,卻給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親說的話一樣Yjs21.coM

“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進一步引導學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領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四部分內容。恰當巧妙地詳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2、分析學生情況:

五年級孩子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愿意交流。他們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與感悟,思想也開始向成熟發(fā)展,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辨是非,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期。學習上,他們也具有一些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這就更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循循善誘,關注每名學生的個性體驗。用文本為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橋梁,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生活中學習,會學習,會生活。

3、根據本課的內容及特點,學生的情況,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重點學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自主掌握本課的生字,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

2)、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體會課文詳略恰當?shù)貙懛?,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p>

以上目標分兩課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解決字詞,疏通文意,重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抓住重點句,理解深刻含義,體會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4、說教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本課教學中,我將努力關注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每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創(chuàng)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讓學生自主地學,在學習中展現(xiàn)個性、表現(xiàn)個性、培養(yǎng)個性、塑造個性。

5、說學法:

采取“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學習方式,讀、思、議結合,用抓住重點詞句的反復朗讀,對重點內容進行感悟,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用讀來表達感受,交流感受。

6、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想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檢查預習,掌握字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二課時深入理解父親的話深刻含義,體會文章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寫法。下面我就分課時來談談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我分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學習:一、課前布置預習,二、課上交流預習成果,三整體閱讀,概括大意,四、自主學習第一段。

一、課前布置預習: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也不例外。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焙玫念A習,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自學能力,聽課效率,鞏固所學的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學生說是終身受益的事情,特別是五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已有所加強,自己有能力獨自進行課前預習,這樣不僅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學知識,而且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學的知識才會更加牢固。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學習本課前布置了以下預習任務:

1、我會學字詞。(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詞語,并以小問卷形式呈現(xiàn)。)

2、我會讀課文。

3、我會搜集。通過各種途徑查閱關于本課的作者、落花生的知識等等一切自己想了解的內容。

4、我想問。預習中有什么問題,及時記錄下來。

四道題設計由淺入深,讓學生明確預習任務與要求,有的放矢

預習起來不盲目,不流于形式。

二、課上交流預習成果。

上課后,學生出示預習卡,在小組內交流預習成果,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與同學分享預習的快樂,然后在全班展示。

本次課程改革評價方式的轉變是重要內容之一。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在小組內對同學預習習的情況進行評價,五年級孩子的思想日趨成熟,他們不再輕信吹捧,“你真棒!”“好極了!”等教師評語已不能滿足他們,他們從心理更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認可。所以在同學評價環(huán)節(jié)中,激發(fā)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積極性。

三、整體閱讀,概括大意。

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共同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讀完后,再次默讀思考,并與同伴交流意見,最后共同明確:全文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寫

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教師板書)

四、自主學習第一段。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第一段中應抓住哪個詞,重點讀好?

指導學生抓住“居然”一詞讀出一家人收獲花生時喜悅的心情。抓住文中的關鍵詞理解整段內容,我想詞語的理解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整句、整段、整篇課文相聯(lián)系的。所以在教學這段時主要按以下步驟:①讀整段,抓住關鍵詞。②用聯(lián)系上下文,替換近義詞等多種方式理解“居然”的意思。③再把“居然”放在整段中品味喜悅之情。④最后自己用居然說一句話。

四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由表到里,由理解到應用,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同時也符合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是本課教學的關鍵,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主陣地。在這一課時,我將用多種閱讀方式,抓住重點句來進行教學,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情境,讓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探究。

一、復習導入,質疑激趣。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用以下方法: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開始學習了《落花生》這一課,下面請你邊默讀課文邊回憶上節(jié)課的內容,同時思考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學生默讀,提出自己的問題,進而讓學生帶著在課文中尋找答案的期待走入課文。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創(chuàng)造始于問題”。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興趣是求知的動力,通過學生自主提問,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回憶了上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幫助孩子理清了學習思路,為下面精讀課文做好準備。

二、抓住重點,細讀品味。

本環(huán)節(jié)中我想這樣設計:

1、找重點。由學習小組合作讀課文的吃花生、議花生部分。一名同學讀,其他同學畫出覺得印象最深的重點句,讀給小組同學聽,將學生內容引到重點上來。全班交流時將重點句呈現(xiàn)出來。(10段、12段、13段)

2、讀重點:采用多種方式:如師生對讀、小組齊讀、分角色朗讀、默讀等多種形式反復朗讀重點句。

3、品重點:個性展示朗讀三段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師適合點撥,如:喜歡10段的同學朗讀后,可以提問: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課文中哪里寫了?引導學生讀出花生顯而易見,盡人皆知的好處:美味、榨油、便宜。進一步問:“父親說花生有什么好處呢?”怎樣表現(xiàn)出來的?讓學生通過對比朗讀,體會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表現(xiàn)花生內在的可貴之處,在這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游戲叫“朗讀代表我的心”。讓學生先自己朗讀,將自己覺得父親話中最能表現(xiàn)花生品質的詞讀出來,其他同學認真聽,猜猜這名同學想突出哪個詞,誰猜對了,誰有權讀自己的體會。這個小環(huán)節(jié),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我是想教給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要抓住關鍵詞的方法,同時又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好機會。誰猜對了,就有權讀,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努力思考應讀好哪個詞,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親在這里贊花生的藏而不露的品質。

“那么,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可貴之處,目的是什么呢?”齊讀12、13段,抓住“不好看”,“很有用”,“體面”等關鍵詞,深入理解父親教育的目的,在學生充分交流后,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父親教育我們時的語氣。

4、悟重點。全班齊讀重點句,說說你在學習中有什么收獲?父親的話給你什么啟示?進而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生活中有沒有像花生那樣的物或人?我們又要像這些人學習什么?通過再次交流學習,理解借物喻人的寫法。語文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教學中,要力求做到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所以在這里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回憶生活中像落花生一樣的人或物,交流歸納他們身上具有的優(yōu)秀的品質,最后,完成以下練習:

我愛花生 ,因為它。

我也愛,因為它。

三、再次感知,分清詳略。

巧妙的詳略安排是本文的特點,我想這樣引導學生來體會:

首先,用最直觀的方法,分部分朗讀課文,分別找四個計時員對四部分進行計時。從朗讀時間上直接感受,課文略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詳寫了議花生。再次,通過小組討論,從本文的寫作意圖,中心思想、板書等各方面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采用計時法,直觀、形象地將課文的詳略呈現(xiàn)出來,再進一步理解,將難以理解的內容化為直觀、生動、形象、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讓學生易理解,樂接受,突破了本文教學上的難點。

四、板書總結,深化感情(學生談學習本課的收獲,結束本課學習)

7、說板書。

板書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手段,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成功的板書設計,可以突出知識的重點與關鍵,給學生以啟迪和美的享受,從板書中發(fā)現(xiàn)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

本課的板書設計是為落實教學目標服務的。板書的主體由課文主要內容組成,最后化為“學”字,深化主題,既代表了父親的話的深刻含義,又表明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其中還寄予了老師對同學的殷切希望:像落花生一樣,做個有用的人。

1、說教材內容:

《落花生》是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第四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這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包含著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節(jié)性強,語言質樸簡潔,含義深刻。《落花生》是兩篇精讀課文中的一篇,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jié)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初次讀這篇課文,我就被課文平實質樸的語言中所蕰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課文中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夸張的比喻、深奧的說法、激蕩起伏的情感,但是樸實、自然、親切的行文,卻給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親說的話一樣“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進一步引導學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領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四部分內容。恰當巧妙地詳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2、分析學生情況:

五年級孩子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愿意交流。他們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與感悟,思想也開始向成熟發(fā)展,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辨是非,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期。學習上,他們也具有一些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這就更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循循善誘,關注每名學生的個性體驗。用文本為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橋梁,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生活中學習,會學習,會生活。

3、根據本課的內容及特點,學生的情況,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重點學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自主掌握本課的生字,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

2)、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體會課文詳略恰當?shù)貙懛?,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p>

以上目標分兩課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解決字詞,疏通文意,重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抓住重點句,理解深刻含義,體會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4、說教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本課教學中,我將努力關注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每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創(chuàng)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讓學生自主地學,在學習中展現(xiàn)個性、表現(xiàn)個性、培養(yǎng)個性、塑造個性。

5、說學法:

采取“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學習方式,讀、思、議結合,用抓住重點詞句的反復朗讀,對重點內容進行感悟,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用讀來表達感受,交流感受。

6、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想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檢查預習,掌握字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二課時深入理解父親的話深刻含義,體會文章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寫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設計思路: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針對學生的特點,導入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現(xiàn)在老師帶來了什么?學生:花生!你們吃過花生嗎?喜歡吃嗎?它還叫什么呢?揭示課題,我希望通過這種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的積極性。

二、整體感知,重點導讀。要想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只有讓學生自己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探求未知事物,而教師只要給學生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就行了。如在這節(jié)課質疑的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自主質疑:其次,采用層層剝繭的方法,讓學生反復地朗讀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希望使他們在思維和表達的過程中,切實鍛煉運用語言的能力。并在此時出示句子,讓學生去讀,在讀中體會詞的意思。以此來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再者就是讓學生就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的位置、外表和給人的印象進行比較,深刻認識花生的樸實無華。最后,引導學生說出爸爸教育我們的目的。

三、課堂總結。在總結課文時首先對課文的寫作特點進行總結。課文詳略得當?shù)倪x材、對比的說明方法、借物喻人的表現(xiàn)手法必須提醒學生注意,為后面的小練筆打好基礎。其次是根據板書進行總結,讓學生知道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突破課文的重難點。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


為了提供給您優(yōu)質的閱讀體驗,幼兒教師教育網特地準備了“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教師必須為每一節(jié)課備好教案課件,每一位教師都需精心備課。教案無疑是實現(xiàn)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目標的有力手段。讓我們共享這個有益的資訊,讓彼此的關系更加緊密吧!

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 篇1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課題:第1課萬綠叢中一點紅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認識色彩的對比,使學生能利用對比色來裝點自己的生活。 ?2、進行對比色的涂色練習。 ?教學重難點: 1、認識色彩的對比。 2、如何運用對比色。 教具學具: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筆洗,作業(yè)紙、報紙,抹布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欣賞: ?(1)出示課題――“萬綠叢中一點紅”。 (2)比較:相同的主體,不一樣的背景,兩幅圖有什么不同。 2、發(fā)現(xiàn) (1)當一種顏色出現(xiàn)在另一種顏色上,人們在視覺上便會比較兩種顏色。當兩種顏色相差得遠時,就會特顯出另一種顏色。這就是對比了。 (2)觀察色輪,發(fā)現(xiàn)三原色中任何兩色相混所得的間色與另一原色互為對比色,即互為補色關系。 (3)在色相環(huán)上,直線相對的兩種顏色配合,會產生強烈的對比。 如紅與綠、橙與藍、黃與紫都稱為對比色。 (4)引導學生欣賞課例,通過欣賞使學生認識到強烈對比使畫面響亮,生氣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動地襯托出主體。 3、實踐: 用對比色組織一幅畫面。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四、作業(yè)展評 五、課后拓展:運用所學色彩知識設計一張賀卡,送給自己的好朋友。 課題:第2課色彩的和諧 課時:2課時 類型: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認識鄰近色,掌握鄰近色的調配規(guī)律。 2、用鄰近色進行涂色練習。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1、認識鄰近色并掌握其調色方法。 2、如何運用鄰近色表現(xiàn)出和諧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畫面效果。 教具學具: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筆洗,作業(yè)紙、報紙,抹布。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引導欣賞: (1)欣賞生活中的鄰近色畫面 (2)出示課題――“色彩的和諧”。 (3)復習對比色,比較鄰近色與對比色的區(qū)別。 2、目標發(fā)展: (1)什么是鄰近色?(出示色輪) 在色環(huán)上,相鄰近的色彩,稱為鄰近色。如:黃――黃綠――綠 紅紫――紫――藍紫 黃橙――橙――紅橙 (2)尋找鄰近色(師生互動) A、 家居圖片 B、 生活圖片 C、 建筑圖片 (3)欣賞畫家作品,找出鄰近色,并說說鄰近色在畫面中產生的效果:和諧 (4)師示范鄰近色的調配方法 3、作業(yè):用鄰近色組織一幅畫面。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四、作業(yè)展評 五、課后拓展:尋找鄰近色的彩紙,用剪貼的形式表現(xiàn)色彩的和諧。 ? ?課題:第3課美麗的紋樣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了解適合紋樣的基本知識,掌握其圖案裝飾的一般規(guī)律,知道適合紋樣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2、會運用以前學過的點、線、面等裝飾方法和夸張、變形、省略等變化方法來對適合紋樣進行裝飾。 ?3、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用幾何形、自然形等要素點、線、面來裝飾適合圖形的紋樣。 2、運用點、線、面三要素及夸張、變形等變化方法來設計制作適合紋樣。 ?教具學具:適合紋樣圖片資料、作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新課:欣賞圖案將學生帶入美麗的圖案中 ?提出問題:剛剛欣賞的圖案中,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它們的外形有的是我們數(shù)學中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樹葉,里面的圖案類型有的是一個形象,有的是幾個形象組合在一起,里面的圖案跟外面的形狀是一樣的,也跟著是圓形、方形…… ?師:同學們說的都不錯,觀察的很仔細,說出了這些圖案的特點 ?師總結學生的發(fā)言 ?揭示課題:適合紋樣 ?2、了解知識,掌握方法 ?師:在我們生活中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這樣的圖案。來說一說,你在哪些地方見過它們? ?師:那我們同學想不想自己來做一做這樣的圖案呢? ?我們在來仔細的觀察欣賞一下,同時思考以下的問題: ?(1) 什么是適合紋樣? ?(2) 基本形有哪些? ?(3) 我們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圖案 ?生欣賞、思考、討論 ?師和生一起總結: ?(1)適合紋樣指適合于一定的外輪廓形狀中的裝飾紋樣。適合紋樣的形態(tài)要與外廓相吻合,就是說,在除去邊框時,仍舊具有清晰的邊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 ?(3)我們可以用點、線、面來裝飾,也可以用一個形象或者幾個形象來裝飾。 ?師:在以前我們學過了夸張、變形、省略等方法,這節(jié)課中我們可以用到它們。 ?3、構思、設計、制作精美的適合紋樣 ?師:我們很多同學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們每位同學就來設計一些適合紋樣,要求先選好某種外形,在根據外形設計選擇填充圖案,去掉外形后,圖案仍能保持其形狀。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四、小結:作業(yè)展評 ?課題:第4課禮物的外套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了解禮物包裝的作用。 ?2、通過折、剪、粘等技法,給禮物穿上美麗的外套。 ?3、將廢舊的盒子或紙袋,進行重新美化與包裝。 ?4、讓學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禮物外包裝的設計方法。 2、不同包裝材料的巧妙地設計。 ?教具學具:收集不同風格的禮物包裝、包裝紙、剪刀、膠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引導階段 ?教師出示圖片對比:普通的月餅和經過包裝后的月餅。學生通過對比了解到: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日常禮包裝越來越重視;讓禮品穿上美麗的外套,能使人們更加喜愛。(導入課題) ?二、講授新課 ?發(fā)展階段 ?1、教師講解方行紙盒的包裝。 (1)根據廢舊盒子的大小裁剪與之相適應包裝紙的大小,將盒子放在包裝紙的正中央。 ?(2)用雙面膠或膠水接合兩邊。 ?(3)抓住包裝紙,沿著禮盒邊緣,將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紙,也是沿著禮盒邊緣往中間折入。 ?(4)將底部的紙對折,再粘上雙面膠或膠水固定,注意折線須對準盒高的中線。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軟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讓學生討論不同的禮物是怎么包裝的,師生交流。 ?3、教師給學生展示不同包裝的禮物,開拓學生的眼界。 ?4、學生練習:用廢舊的盒子或紙袋,進行重新美化與包裝??梢栽O計單獨的包裝,也可以設計一組包裝。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四、作業(yè)講評: ?五、教學拓展 ?1、可以將包裝設計裝飾成小動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狀。 ?2、也可以使用用舊的藥瓶、飲料瓶、香水瓶、牛奶紙盒等作基本形狀來練習包裝,然后再用帶子、彩色紙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紙墊、金屬小圓片等物進行裝飾。 ?課題:第5課趣味文字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在了解美術字知識和漢字結構的基礎上,了解筆畫、筆順與書寫方法。 ?2、學習美術字的基本書寫方法與美化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表現(xiàn)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美術字基礎知識,掌握變體美術字的書寫方法與美化方法。 ?2、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感受趣味美術字的樂趣。 ?教具學具:記號筆、水彩筆、熒光筆、各種美術字和變體美術字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引導階段 ?①認識基本美術字體及其特點: ?出示宋體、黑體等基本文字引導學生欣賞其特點。 ?宋體:端莊大方,筆畫橫細直粗,點上尖下圓,橫畫收筆有頓角,筆畫轉折時頓角明顯。 ?黑體:筆畫橫豎一樣粗,方頭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賞基本美術字體和變體美術字的比較 ?出示范字“花”兩種美術字引導學生觀察那種更有趣味?為什么? ?花花 ? ? 二、講授新課 ?發(fā)展階段 ?①認識趣味文字的特點: ?趣味美術字是根據文字的內容和含義,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筆畫進行變形、加工、裝飾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張、突出、醒目、美觀。趣味美術字在藝術上有較大的自由變化,所以它的特點是:具形象、又簡潔、美觀、生動、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類 ?a、筆畫變化:改變筆畫的形狀或粗細,使之更有裝飾性。 ?b、字形變化:改變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結構變化:將某筆畫進行夸大或縮小來求新穎的效果。 ?d、形象性:根據文字含義運用形象圖案來裝飾字體。 ?③欣賞優(yōu)秀美術字 ?引導學生分析其特色和藝術感,感受它的趣味性。 ?欣賞課本范字,學生進行分析。 ?④演示美術字書寫的步驟和特點: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狀。 ?b、再根據外形、結構、筆畫的特點用單線寫出字形。 ?c、然后根據文字的含義應用夸張、形象手法設計趣味美術字體。如:波浪的設計和書寫,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線圓點來裝飾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還有“時間”采用小鬧鐘來代替日字,很有說服力,具有特殊的意義。 ?d、最后運用色彩基礎知識對比色和鄰近色來強調趣味文字的美。 ?3、引導學生同桌討論交流你所選的文字將應用什么形式來改變? ?4、學生起稿設計文字,突出趣味性。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四、小結:下節(jié)課繼續(xù)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欣賞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運用。 ?如“閱覽室”的提示牌運用趣味美術字和花邊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觀。“游泳館”提示牌運用自由體美術字加上簡潔的浪花,還有“歡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觀。 ?2、如何制作提示牌? ?先設計提示牌的立體造型,用彩色卡紙剪裁成長方形,在中間裁一個半園形再折疊成立體三角形,展開在半圓形上設計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樂會”(也可根據提示牌的造型來

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 篇2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對人物的觀察,認識并了解人的臉部特征,并學習掌握觀察人物臉部的獨特方法和制作技巧。

2、通過對人物臉部的觀察,培養(yǎng)學生獨特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表現(xiàn)力以及學生的動手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持久興趣,提高同學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各種不同的繪畫手法,大膽的對任務臉部進行描繪、制作,力爭表現(xiàn)出人物

的獨特面貌。

教學難點:學會細致的觀察人物的相貌特征,體會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人物臉部的區(qū)別,大膽的探索,運用多種繪畫手法進行表下并制作臉譜。

教學準備:

請同學們看一段戲劇中變臉的錄像。要求讓學生感受變臉的奇特表現(xiàn)方式,并討論人物的外貌特征。

(1)、瞧!書上通訊們用廢紙做的人物變臉多有趣啊,你能想到更有趣的嗎?

(2)、借用狐貍臉的一部分做成的變臉是否很有趣呢?我們還可以運用什么動物的臉來做變臉呢?

(3)、三個姑娘通過變化五官來表現(xiàn)出十分豐富的表情,真是太有意思了…….

人物的臉龐到底怎樣變臉?

創(chuàng)設情景,展示小動物的臉部,將臉部某一個部位剪下來代替老師的響應部位,讓學生看看是否有別樣的感覺,在觀看的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1)、教師演示制作步驟,用夸張的手法繪制臉部。

(2)、通過不同部位的拼貼、組合來制作作品。

(3)、分組練習:各組討論創(chuàng)作思路,學生制作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請同學到講臺前用不同的組合形式將五官部位任意組拼,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

(1)、每小組選2—3幅作品讓學生談談作品的精彩之處,請制作者講解創(chuàng)作思路和創(chuàng)作心得。

(2)、評價優(yōu)秀作品。

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 篇3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1、在了解美術字知識和漢字結構的基礎上,了解筆畫、筆順與書寫方法。

2、學習美術字的基本書寫方法與美化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表現(xiàn)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字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美術字基礎知識,掌握變體美術字的書寫方法與美化方法。

2、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感受趣味美術字的樂趣。

三、教材分析:

通過欣賞美術字了解各種美術字體的特點,比較變體美術字并感受變體文字的趣味性。引導學生掌握變體美術字的基本書寫方法,提高對美術字裝飾和美化效果,了解美術字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學具:記號筆、水彩筆、熒光筆

2、教具:各種美術字和變體美術字、記號筆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①認識基本美術字體及其特點:

出示微軟雅黑、黑體等基本文字引導學生欣賞其特點。

微軟雅黑:端莊大方,筆畫橫細直粗,點上尖下圓,橫畫收筆有頓角,筆畫轉折時頓角明顯。

黑體:筆畫橫豎一樣粗,方頭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賞基本美術字體和變體美術字的比較

出示范字“花”兩種美術字引導學生觀察那種更有趣味?為什么?生----

2、發(fā)展階段

①認識趣味文字的特點:

趣味美術字是根據文字的內容和含義,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筆畫進行變形、加工、裝飾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張、突出、醒目、美觀。趣味美術字在藝術上有較大的自由變化,所以它的特點是:具形象、又簡潔、美觀、生動、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類

a、筆畫變化:改變筆畫的形狀或粗細,使之更有裝飾性。

b、字形變化:改變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結構變化:將某筆畫進行夸大或縮小來求新穎的效果。

d、形象性:根據文字含義運用形象圖案來裝飾字體。

③欣賞優(yōu)秀美術字

引導學生分析其特色和藝術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體:“心靈”運用愛心來表示點,提升了心靈的含義具形象又生動。字形變化:“流水年華”采用是一條不平靜而具有運動感的線,具有節(jié)奏感使人聯(lián)想到水的波浪。筆畫變化:如:“天香”采用直線和曲線相結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裝飾更加美觀。結構變化:運用半圓形的筆畫具有活潑感,如“快樂”的書寫方法聯(lián)想到兒童的木馬玩具可以搖動的,有快樂感。欣賞課本范字學生進行分析。

④、演示美術字書寫的步驟和特點: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狀。b、再根據外形、結構、筆畫的特點用單線寫出字形。c、然后根據文字的含義應用夸張、形象手法設計趣味美術字體。如:波浪的設計和書寫,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線圓點來裝飾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還有“時間”采用小鬧鐘來代替日字,很有說服力,具有特殊的意義。d、最后運用色彩基礎知識對比色和鄰近色來強調趣味文字的美。

3、引導學生同桌討論交流你所選的文字將應用什么形式來改變?

4、學生起稿設計文字,突出趣味性。

5、作業(yè)展示,學生進行評價。

第二課時

1、欣賞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運用。(出示教具)

如“閱覽室”的提示牌運用趣味美術字和花邊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觀。“游泳館”提示牌運用自由體美術字加上簡潔的浪花,還有“歡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觀。

2、如何制作提示牌?(演示制作過程)

先設計提示牌的立體造型,用彩色卡紙剪裁成長方形,在中間裁一個半園形再折疊成立體三角形,展開在半圓形上設計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樂會”(也可根據提示牌的造型來設計字型)配上色彩并裝飾上合適的紋樣,最后把三角形連接起來。

3、學生練習制作,教師巡視

4、作品展示評比

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 篇4

教材分析

1.漂亮的花布和衣裳在生活中一直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本課以服裝為主題,滲透簡單的圖案基礎知識和色彩知識,讓學生領略裝飾工藝的形式美感。本課涉及到“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通過兩個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淺的設計意識。

2.通過欣賞服裝及服裝色彩的練習,幫助學生了解色彩的對比與調和的知識,提供學生探尋色彩規(guī)律的途徑,豐富他們的色彩表現(xiàn)形式。

學情分析

1、通過與學生交談得知,學生對漂亮衣服都有莫大的興趣,對本課的學習也非常期待,但同時也困惑不知如何搭配穿衣才好看。

2、學生認知發(fā)展分析: 學生喜歡鮮艷奪目的色彩,卻不知什么是色彩的和諧美。在課堂教學中要教給他們基本的色彩搭配知識。

3、學生認知障礙點: 學生對色彩的對比與和諧知識了解不夠。

教學目標

1、能收集資料,欣賞各種各樣的服裝,領略服裝的藝術美感。

2、能在生活中合理選擇服裝,體現(xiàn)自己應有的審美取向和獨特的衣著風格。

3、能運用色彩的對比與和諧知識進行服裝的色彩搭配。

4、能利用掌握的圖案基礎知識,為服裝設計花邊或滿地紋。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在生活中合理選擇服裝,體現(xiàn)自己應有的審美取向和獨特的衣著風格。

2、能利用掌握的圖案基礎知識,為服裝設計花邊或滿地紋。

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 篇5

1、二、觀察比較

2、激發(fā)幼兒對裝飾畫感興趣。

3、師:老師這兒已經拍了幾張這只杯子的照片,請你們來找一找,我站在哪個角度拍的?

4、教學目標:

5、師:杯子上有什么?

6、幼兒觀察講述。

7、一.取一張薄且韌性好的紙片,按照對折剪成半個蝴蝶的樣子。

8、四個角度畫的杯子,五角星貼花。

9、將竹條擺好,剪去多余部分。

10、三、開始游戲:我是風箏設計師

11、師:你想給他拍張照嗎?站在哪里拍好呢?站在不同角度看看杯子有什么變化。

1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3、教學反思:

14、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呀?

15、幼兒圍坐成圓形。

16、規(guī)則:花紋要對稱,色彩要均勻,圖案要豐富,并且安靜創(chuàng)作,要有自己的特點。

17、幼兒找出后請大家再觀察。

18、準備細線和針,線一定要結實。

19、提出幼兒繪畫要求。

20、帶領幼兒圍著杯子用取景框觀察。

21、風箏上有哪些漂亮的花紋?左右兩邊的花紋一樣嗎?(有幾種對稱的方法:同時向上向下,面對面,背對背等)

22、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23、教師示范取景框的使用,及時畫下所拍照。(勾畫的要大)

24、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25、今天的天氣多么晴朗,蝴蝶、小鳥在天上飛來飛去,除了它們還會有誰在天上飛?(風箏)

26、師:通過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7、在蝴蝶翅膀上可以用筆畫出圖案,隨意裝扮了一下。

28、一、談話導入。

29、嘗試運用左右對稱的圖案進行裝飾風箏。

30、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體驗寫生畫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

31、活動過程:

32、各種剪好外形的風箏、水彩筆、桃花紙

33、玩法指導

34、出示范例畫,請幼兒對照找出各個角度的杯子。

35、活動準備:

36、鼓勵幼兒用點、線、圖案等大膽地裝飾。

37、學習從不同角度取景寫生。

38、與風箏一比較不同點,體會新品種就是改變原有品種的'形、色、圖案。

39、師:(指杯口)這又是什么?(杯口)除了有杯口,還有什么?(杯身、杯把、杯蓋等)

40、再準備兩條細且韌性好的竹條,一定要選擇輕的,否則太沉影響放風箏效果。

41、你最喜歡哪一張照片,請你把五角星送給它,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張照片。

42、風箏是怎樣飛上天的?

43、幼兒自帶杯子。

44、從花紋對稱、色彩均勻等方面檢驗新品種的質量。

45、四、評價

46、引導幼兒進行裝飾。

47、引導幼兒多角度觀察實物——杯子,自主參與繪畫,畫出杯子的主要特征。

48、幼兒自選杯子或自由組合繪畫。

49、師:我很喜歡這只杯子,想給它拍張照,用什么拍呢?

50、師:我這里還有許多形態(tài)各異的杯子呢,你最喜歡哪一只杯子,請你也來給它拍張照,好嗎?你可以選擇一只杯子,找個合適的位置觀察這只杯子的樣子,把你看到的那個角度的杯子畫下來;也可以幾個人圍著一個杯子坐下來,把你看到的那個角度的杯子畫下來,注意要畫得大。畫好以后你還可以用各種各樣的點、線條、圖案進行裝飾,把它打扮的更美。

51、提示幼兒根據角度觀察杯口、杯把、杯身的形狀,并鼓勵幼兒大膽裝飾。

52、觀察杯子,了解杯子的結構。

53、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集體欣賞。

54、打開對折的蝴蝶后,一個蝴蝶風箏就呈現(xiàn)出來。

55、游戲中讓幼兒把風箏外形畫得左右對稱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孩子們顧及到了左邊就不能顧及到右邊,由于水彩筆較細,因此色彩不夠均勻。我覺得可以讓幼兒畫最簡單的風箏外形,在內部進行圖案對稱,色彩上可以選擇油畫棒,上色均勻飽滿。

56、材料準備:

57、畫板、筆、紙等。

58、通過改變外形、圖案、顏色,大膽創(chuàng)造新品種,做個細心者,設計一款風箏。

59、提出要求。

60、師:你想讓這只杯子變得更漂亮嗎?怎樣讓它變得更美?

61、幼兒講述。

62、活動目標:

63、用針線將竹條固定在風箏上面。

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 篇6

教材簡析:

本課教材主要是引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一個會動的簡易玩具在游戲式的活動中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

2、指導學生采用繪制、剪貼等多種方式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3、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合理選用廢舊材料,表現(xiàn)會滾的玩具的細節(jié)部分。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自選材料、自籌材料、自制玩具的能力以及設計造型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課前準備易拉罐、塑料小瓶、彩色紙等材料,演示操作的各種繪畫制作工具及示范作品。

2、學生準備紙盒、小瓶、罐等材料,水彩筆、剪刀、膠水、彩色紙等繪畫制作工具。

在講臺與學生課桌間用kt板設置一道斜坡,展示一些會滾的玩具。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

在展示一些滾不好的玩具時,請學生思考為什么它們滾不好?

而示范的玩具為什么滾的好,可以讓學生上來拿著比較一下。

二、發(fā)展階段:

教師以清晰的演示,說明幾種有代表性的瓶、罐、紙筒等材料制成會滾動的玩具的'具體方法與步驟。

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材料,通過想象與構思,設計并制作出一個會滾的小玩具。

采用畫、撕、剪、貼等造型手段將玩具裝飾美化。

在作業(yè)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大膽、自由的創(chuàng)造。

引導學生想方設法突破單純用繪畫裝飾的形式,將繪畫與紙工制作或其他方法結合起來運用。

三、游戲:

作業(yè)完成后到斜坡處滾滾試試,看誰做的又漂亮,滾的又快、又好。

說一說:

1、你感覺這些玩具中哪一個最有意思?為什么?

2、誰愿意為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玩具?介紹一下自己認為最成功的地方。

如果再做一次,你準備在哪些地方進行改進?

教師及時鼓勵有點滴進步的學生同時提出發(fā)展要求。

四、收拾與整理。

課后拓展:

讓學生回家后進一步提高“會滾的玩具”的設計創(chuàng)意。

札記:

學生尋找的會滾的材料中有的雖然是圓柱形的,但材質卻太軟,在經過學生的小手又畫、又做的過程后便揉搓的不像樣了,滾起來歪歪扭扭。

所以在選材上應提醒學生盡量選用硬一些的材料,如果實在要用較軟的材料,也要在制作時輕一點,盡量不破壞材料原有的形狀。

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 篇7

一、認識中國畫

教學目的:

1、認識了解寫意中國畫的藝術特色,感受獨特的構圖、用筆用墨用色的獨特技法,人文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獲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熏陶。

3、認識中國畫用具,學習寫意國畫簡單的筆法、墨法。

教學重點:

認識感受寫意國畫的藝術特色,認識學習寫意國畫的筆法、墨法。

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簡單的國畫筆法墨法,并可以隨意畫張畫。

學具準備:

毛筆、墨汁、宣紙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寫意國畫,感受國畫藝術特色。

1、實物投影欣賞優(yōu)秀國畫作品,直觀感受國畫的藝術特色。

2、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3、引導學生從題材、構圖、筆墨色彩的運用等角度初步全面接觸感受國畫的藝術特色。

三、初步學習簡單的筆墨。

1、認識國畫的墨色。

2、認識國畫的筆法。

四、嘗試運用簡單的筆墨技法隨意畫張畫。

五、師生共同評點習練。

二、南瓜和辣椒(中國畫)

教學目的:

1、通過臨摹,初步掌握寫意畫法的表現(xiàn)技巧,學習南瓜和辣椒的寫意畫法。

2、進一步認識感受國畫的藝術特色,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學習南瓜和辣椒的寫意畫法。

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畫南瓜辣椒的簡單筆墨技法。

學具準備:

毛筆、墨汁、宣紙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小練筆,感受筆墨特色。

三、欣賞相關畫作,學生自主探究筆墨技法,并大膽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四、大膽嘗試,動手畫一畫。

五、師生共同評點。

六、提高性習練。

三、閩南佳果(中國畫)

教學目的:

體驗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臨摹中國畫。

學習荔枝的寫意畫法,進一步學習國畫的筆墨技法,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

學習荔枝的寫意畫法。

教學難點:

掌握畫荔枝的簡單筆墨技法。

學具準備:

毛筆、墨汁、宣紙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相關畫作,自主探究筆墨技法,并說說自己的理解發(fā)現(xiàn)。

三、大膽嘗試,練習荔枝的寫意畫法。

四、學生自評互評,互相促進。

五、提高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筆墨技法畫一張寫意瓜果。

三、學生自評互評,交流互動。

四、學生說說近幾節(jié)國畫課學習的收獲。

四、伸向遠方的路(透視知識)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伸向遠方的路,認識近大遠小的透視現(xiàn)象,并在平時的繪畫中加以運用。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表現(xiàn)力等美術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認識近大遠小的透視現(xiàn)象。

教學難點:

在繪畫中運用透視知識。

學具準備:

風光圖片、鉛筆、色彩顏料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仔細觀察圖片,尤其是道路兩邊的景物,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三、嘗試用上透視知識畫一條伸向遠方的路,適當畫出路邊的景物。

四、學生自評互評,交流互動。

五、說說學習的收獲。

五、六面體平行透視

教學目的:

1、認識學習六面體平行透視,并能運用該透視規(guī)律畫方形物體。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習方形物體的表現(xiàn)方法。

教學重點:

認識六面體平行透視規(guī)律,并能在畫方形物體時運用。

教學難點:

自主發(fā)現(xiàn)平行透視規(guī)律,并在實際中運用。

學具準備:

方形盒子、直尺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探究六面體的透視規(guī)律。

1、復習透視規(guī)律的知識。

2、啟發(fā)學生想象,嘗試描述根據透視規(guī)律推導六面體的透視規(guī)律。

3、讀教材,弄懂“一個面與畫面平行”的情景。

4、用一只眼睛近距離觀察方形盒子的透視現(xiàn)象,并嘗試將其描繪出來。

5、讀教材,將自己的描繪效果與教材的效果圖進行比較,嘗試解說效果圖。

三、學生嘗試畫出正確的效果圖。

第二課時

一、學生展示上課時的作業(yè),進行自評互評。

二、學生嘗試運用六面體平行透視規(guī)律畫一兩個方形物體。

三、學生展示作品,自評互評,促進發(fā)展。

六、鐵絲造型

教學目的:

1、認識造型藝術新樣式,使學生學會利用鐵絲扭制各種獨特的線條造型。

2、利用鐵絲造型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立體造型能力,工藝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學生獨立的自我表現(xiàn)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制作各種鐵絲造型。

教學難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鐵絲造型作品、鐵藝作品,激發(fā)學生興趣,開拓視野。

三、學生自主設計制作鐵絲造型。

四、展示作品,學生自評互評,交流互動。

五、完善造型。

七、兒童頭部比例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人物頭部的基本結構比例,積累人物畫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xiàn)能力。

2、嘗試運用兒童頭部比例知識來描繪兒童頭像。

教學重點:

自主發(fā)現(xiàn)兒童頭部比例的知識。

教學難點:

嘗試運用頭部比例的知識描繪兒童頭像。

學具準備:

尺子、鏡子、鉛筆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有關頭像的美術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欣賞優(yōu)秀的頭像作品,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對作品品頭論足,從兒童的角度來說說。

2、因勢利導,導入新課。

三、學生自主探究兒童頭部的比例知識。

1、學習正確測量頭部及五官的方法。

2、學生同桌間協(xié)作測量頭部及五官。

3、根據測量的數(shù)值說說兒童頭部有怎樣的比例。

4、說說書上“三停五眼”的含義。

四、嘗試用新學的知識臨摹教材上的頭像作品。

第二課時

一、學生展示上課時的練習,并相互評點,促進發(fā)展。

二、運用比例知識描繪最要好的同學的頭像。

三、師生共同評點,促進發(fā)展。

八、瓶花寫生

教學目的:

1、初步學習寫生的基本技法,抓住整體,把握基本形,體現(xiàn)對象大的特征。

2、通過瓶花寫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對美的感受力,造型能力,表現(xiàn)力及美術綜合運用能力。

教學重點:

認真觀察,畫一幅瓶花寫生畫。

教學難點:

整體感受,大膽表現(xiàn)。

學具準備:

鉛筆、蠟筆、水彩或水粉、水粉紙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教材范例,激發(fā)學生興趣。

三、初步嘗試瓶花寫生。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大膽嘗試,大膽表現(xiàn)。

第二課時

一、展示上課時的習作,師生交流互動。

二、提高認識,進一步大膽嘗試,要求能夠抓住瓶花的總體特征,大膽表現(xiàn),各顯特色,畫出自己烈的感受。

三、展示作品,交流互動,促進發(fā)展。

九、印制花布圖案

教學目的:

通過印制花布圖案,了解美術的設計及應用。

學習美術圖案設計的一些學常用的方法和簡單的圖案印制方法。

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印制花布圖案,學習美術設計的簡單的知識,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學具準備:

地瓜、蘿卜、小刀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大家觀察一下,我們班上同學身上穿的衣服的布料誰的更好看?

2、說說各自的理由。

三、欣賞激趣。

1、欣賞一些花布圖片,直觀感受花布的美感。

2、理性認識:探究花布的圖案設計規(guī)律。

四、學生設計單位圖案。

五、按一定規(guī)律印制花布。

六、展示交流,互動發(fā)展。

七、學習拓展。

嘗試探究如何印制文字和畫。

十、天冷了(命題畫)

教學目的:

認識冬天的色彩及景物特征。

通過這一命題畫促進學生觀察自然、觀察生活,培養(yǎng)形象思維。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表現(xiàn)力和美術綜合運用能力。

教學重點:

認真觀察大膽想象,畫一幅冬日活動圖。

教學難點:

了解并表現(xiàn)南方冬天的特點,人物的衣著活動要與季節(jié)相符,構圖適宜。

學具準備:

蠟筆、水粉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三、認識大自然。

引導學生觀察窗外景物,聯(lián)系其它季節(jié)的景物印象,把握冬天的季節(jié)特征。

四、品味生活。

說說這些天來,大家都在做哪些活動?以前做什么?要揀有趣的事來說。

說說到了冬天,人會發(fā)生哪些變化?

五、精心構思,大膽表現(xiàn),完成鉛筆底稿。

第二課時

一、同學間交流交流,互相啟迪,修正定稿。

二、嘗試運用幾種不同的色彩顏料大膽表現(xiàn)。

三、展示觀摩,交流互動。

十一、導游圖設計

教學目的:

初步認識導游圖,培養(yǎng)學生方位感和觀察生活、分析事物的能力。

通過認識認識自然環(huán)境及景物特征,提高審美能力,提高形象記憶、設計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鄉(xiāng)的感情,進行跨學科學習,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認識導游圖,學習簡單設計導游圖。

教學難點:

學會測定真實方位,了解地圖的固定方位,弄清兩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激趣導入。

1、說說你們去過哪些好玩的地方,簡單地向同學介紹那里的景色和趣聞。

2、說說在我們這什么地方很好玩?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更多的人去那玩。

三、探究導游圖的設計制作。

1、學習測定方向的簡單方法,和怎樣描述路線方向。

2、了解地圖的方位設定,和怎樣體現(xiàn)路線方向。

3、弄清兩者間的聯(lián)系及轉換。

四、初步嘗試設計導游圖。

1、學生調查從學校到村部的路線方向。

2、嘗試畫出導游圖。

第二課時

一、展示初步嘗試的結果,師生共同評點,進行互動學習。

二、考查上學路線,對路線方向及標志性景物進行必要的記錄。

第三課時

一、根據自己的調查記錄,設計出上學路線圖。

二、展示交流,說說學習體會。

十二、我造的車(利廢工藝)

教學目的:

培養(yǎng)學生對造型藝術的欣賞能力。

利用廢品進行工藝制作,培養(yǎng)學生利廢的環(huán)保意識。

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協(xié)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立體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

利用廢棄物制作車子。

教學難點:

適當?shù)乩檬掷锏膹U棄物設計車子。

學具準備:

各種可利用的廢棄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激趣。

1、欣賞教材范例與實物教具,激發(fā)學生興趣。

2、探究范例的材料運用和制作方法。

三、學生根據手里的材料制作車子。

四、展示交流,互相欣賞。

五、總結學習體會。

十三、假山(泡塑工藝)

教學目的:

初步認識盆景制作工藝,接觸傳統(tǒng)藝術,陶冶藝術情操。

培養(yǎng)學生立體造型能力,動腦動手能力,豐富學生的表現(xiàn)語言。

學習利用泡沫塑料制作盆景。

教學重點:

利用泡塑制作假山。

教學難點:

充分利用泡塑的自然形狀和肌理效果,粘接制作奇特怪異、錯落有致的假山造型。

學具準備:

小刀、膠水、泡塑。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園林、盆景圖片,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

1、欣賞精美圖片。

2、說說觀后感。

3、說說圖片中的假山的特點。

三、學生自主嘗試利用泡塑制作假山。

四、為假山配上底盤和自然景物及人工建筑,完善盆景制作。

五、展示交流,培養(yǎng)審美情趣。

六、交流體會。

十四、班標設計

教學目的:

應用學過的圖案及色彩知識,進行簡單的設計制作練習。

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制作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運用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美化生活、美化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利用已有的知識設計一個漂亮的班標。

教學難點:

能夠利用已有的圖案設計知識設計一個既簡潔又富有個性的班標。

學具準備:

繪圖工具和色彩顏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本班班標的滿意度調查,說說所見過的小牌子,什么樣子的更漂亮。

三、欣賞教材范例,說說喜歡什么樣子的班標。

四、說說曾經學過圖案設計有哪些設計技巧。

五、自主嘗試制作班標。

六、展示交流,評選出更好的作品設計。

七、學習拓展:嘗試為一些小商品設計包裝。

十五、兒童讀物封面設計

教學目的:

初步了解書籍裝幀設計藝術,開拓學生審美視野。

學習簡單的封面設計知識。

培養(yǎng)學生美術綜合運用能力。

學具準備:

彩色卡紙、水彩筆、水粉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范例,導入新課。

三、引導學生探究封面設計的基本要素。

1、封面的構成。

2、內容與畫面的關系。

3、文字與畫面的組合關系。

4、封面的整體效果與兒童讀物這一特色的關系。

四、嘗試構思設計一張封面。

第二課時

一、繼續(xù)完成封面設計。

二、展示作品,評論互動。

三、說說學習心得。

十六、動物(紙雕)

教學目的:

了解紙雕這一藝術表現(xiàn)形式,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學習紙雕的制作。

培養(yǎng)學生立體造型能力,提高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學具準備:

彩色卡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激趣,導入新課。

三、學生自主探究紙雕的制作方式方法。

1、分組選擇一個探究目標,先小組成員自主探究制作方法,再在小組間交流互動。

2、小組間合作嘗試完成制作一款立體紙雕。

3、展示小組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紹探究成果。

四、大家說說本節(jié)課的學習心得。

第二課時

一、自主嘗試制作一款立體紙雕。

二、展示作品,評論互動。

十七、中國結

教學目的:

認識了解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國結的藝術特色及文化淵源和它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學習編結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藝術的思想情操。

學具準備:

細繩、粗紗線、小飾物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中國結,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分小組嘗試研讀教材示意圖,制作簡單的吉祥結

四、展示探究結果,交流互動。

第二課時

一、分小組嘗試制作其它幾款中國結的制作方法。

二、展示嘗試成果,交流互動。

三、大家談談學習心得。

十八、兒歌配畫

教學目的:

初步認識學習插圖藝術形式,提高學生審美水平。

培養(yǎng)學生美術綜合運用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

學具準備:

作畫工具材料。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兒歌,誦讀兒歌,說說兒歌的意思。

三、欣賞例畫,結合兒歌的意思說說自己的感受。

四、引導學生探究給兒歌配畫怎樣做更好。

1、畫面內容與兒歌意思的關系。

2、畫面的藝術特色與兒歌的關系。

第二課時

一、選擇一首兒歌,嘗試配上一幅插圖。

二、展示作品,評論互動。

十九、人物表情(美術知識)

教學目的:

初步認識人物面部表情的變化特點,積累人物畫的知識。

學習淺顯的人物面部表情的畫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xiàn)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淺顯的人物面部表情的畫法。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同學間互相觀察,嘗試說說人物表情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器官的變化上,說說不同的表情會引起面部器官怎樣的變化?

三、嘗試選擇畫出一種表情。

四、展示習作,大家互相評論評論。

第二課時

一、說說兒童頭部的結構比例,畫一畫兒童兒童頭像比例示意圖。

二、嘗試按結構比例畫一幅同學的頭像,要求富有表情。

三、展示交流,評論互動。

二十、開心一刻(漫畫)

教學目的:

在學習人物面部表情的基礎上,學習漫畫的畫法。

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繪畫表現(xiàn)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人物表情的漫畫畫法。

教學難點:

抓住喜悅表情的特征,配上身體動作,使表達更生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說說自己最感開心的事情。

三、欣賞漫畫作品,激發(fā)學習興趣。

四、嘗試以漫畫的形式畫一畫開心的事。

五、展示交流,評論互動。

二十一、欣賞(中國現(xiàn)代雕塑作品)

教學目的:

欣賞雕塑藝術作品,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了解祖國現(xiàn)代雕塑的發(fā)展與成就,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學習準備:

搜集有關雕塑作品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生介紹課前準備的有關資料,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三、學生說說對教材中的范例的理解。

四、教師介紹教材范例的相關資料。

五、大家談談學習感受。

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華表的造型特征,了解華表的象征意義。

2.運用繪畫、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現(xiàn)心目中的華表形象,提高造型能力。

3.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民族精神。

教具準備:“華表”圖片(課件)、范作、勾線筆、雕塑泥及工具。

學具準備:收集華表圖片、勾線筆、泥、各種紙盒、飲料瓶、手工紙、剪刀、膠水等。

從電影節(jié)華表獎的獎杯引入。提出探究“華表”的主題。(華表獎獎杯是一座小雕塑,它的原形就是人們常說的“華表”?!叭A表”到底是什么?)

1. 學生分組上臺展示所收集的圖片及相關文字資料,用簡短的語言加以介紹。通過交流讓學生了解華表的來歷及其象征意義。教師對各組收集資料的情況進行點評和小結。

2. 教師播放課件組織學生欣賞各式華表,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華表的細部特征了解各部分的名稱和象征意義(典型代表_前的漢白玉華表柱,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也可以說是象征中華民族的圖騰柱)。 引導學生感受華表雕塑古樸精美的整體風格。

3. 組織學生欣賞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手段表現(xiàn)的“華表”作品。教師重點講解或示范線描、泥塑、綜合材料組合等的基本表現(xiàn)方法。

4. 學生分區(qū)開展創(chuàng)作活動(繪畫、泥塑、綜合材料)。

分組展示,組織學生欣賞同學的作品。學生自評談創(chuàng)作心得,教師點評,學生互評提出修改意見。

欣賞原始部落以及少數(shù)民族的圖騰柱,了解圖騰柱文化。

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 篇9

1、導入(采用談話導入):教師出示一盒餅干,激發(fā)幼兒興趣。

2、合作者、生生互動。因此,我采用了討論法、實驗法。多通道感知法。

3、實驗活動,發(fā)現(xiàn)問題。

4、態(tài)度、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5、活動目標及準備:

6、冷暖色。

7、培養(yǎng)幼兒大膽的想象力,自由自主的創(chuàng)作性。

8、小蜜蜂太孤單啦,請你們陪老師一起畫多多的小蜜蜂做朋友吧!

9、提問:這個小朋友怎么了?(我的牙好疼。)

10、奶奶、媽媽、老師的呵護下學習本領的,那么能把你們學到的本領和老師一起分享嗎?

11、知道天天漱口刷牙可以保護牙齒,養(yǎng)成飯后漱口刷牙的好習慣。

12、添畫背景(課件:小蜜蜂的住處)

13、老師要把小朋友畫的優(yōu)美的線條整理并表現(xiàn)在電腦上,大家齊分享。

14、無意識地學,有意識地教,讓孩子在興趣中學本領。

15、延伸活動:教師借助"牙齒真干凈"墻式鼓勵幼兒在早中兩餐后主動漱口刷牙。

16、提問:嘴里的餅干都吃完了嗎?小朋友之間互相看一看。確定沒有餅干了。

17、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知道飯后漱口,刷牙。

18、教師操作電腦(示范)

19、請幼兒猜一猜是什么?蜜蜂是怎么叫的?

20、師幼問好。教師:小朋友,每天都是誰在教你們學本領呢?

21、師幼共享(課件:小蜜蜂圖片背景為同種色搭配)

22、碎碎的東西粘在我們的牙齒上,留在我們的牙縫里,時間長了,牙齒會有小蟲子,牙齒會生病。

23、學習正確刷牙方法。難點:引導幼兒掌握正確刷牙的重要方法。

24、活動材料:

25、知道不刷牙牙齒會有小細菌,會得蟲牙。

26、頭飾:蜜蜂觸角服飾:小蜜蜂翅膀課件

27、同種色的搭配。

28、猜一猜:禮盒里可能是什么?教師可簡單描述一下外形等。

29、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能力,幼兒之間相互合作幫助的良好習慣。

30、畫筆:白板筆油畫棒刷子紙:色紙素描紙

31、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色紙。

32、教學流程: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dd實驗操作dd觀看多媒體dd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dd延伸活動

33、觀看flash動畫。

34、播放課件(小蜜蜂的形狀)。

35、活動目標:

36、嘗一嘗:是什么味道呀?鼓勵幼兒用一句完整的話大膽說出自己品嘗到的味道。

37、幼兒教師齊作畫

38、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共同創(chuàng)新思維。

39、活動過程:

40、小蜜蜂喜歡在什么地方玩呢?小蜜蜂的住處在哪兒?

41、培養(yǎng)作畫興趣,提高注意力

42、幼兒邊說兒歌邊徒手操作學刷牙。兒歌:小牙刷,手中拿。上排從上往下刷,下排從下往上刷,兩邊來回再刷刷。里里外外真干凈,我的小牙不生病。

43、弄壞,弄成小洞。這樣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而且還很疼,影響我們吃飯睡覺,說話也不清楚,牙齒也變得不好看了。所以,每天吃完飯后要漱口刷牙,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44、提問討論:漱口時發(fā)現(xiàn)盆里有什么?哪來的?粘在牙齒上時間長了會怎么樣?

45、重難點:

46、小實驗。分三組進行。請幼兒取水杯,來漱漱口,漱口的時候要輕輕的不要吐到盆里去并進行觀察。

47、蜜蜂的工作。

48、介紹涂色工具:油畫棒分為同種色(兄弟色)搭配-------頭部

49、亮亮的,吃東西來香香的,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長得棒棒的。

50、活動準備:

51、鼓勵孩子。

52、活動過程:

53、說教法學法:

54、教師出示牙齒模具,幼兒說小兒歌教師示范刷牙方法。

55、動手動腦,輕松作畫

56、此次活動是有必要的,有價值的,體現(xiàn)了健康教育活動回歸生活的理念。但僅憑一節(jié)活動是不夠的,還需要每日堅持提醒。

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 篇10

第三單元

1、 黑體美術字(工藝)

一,教學目的:

讓學生初步了解黑體美術字的特征、書寫方法及用途,學寫幾個黑體字,并涂上顏色。

二,課前準備:

黑體字基本筆畫范圖,黑體標題或標語范字若干幅,要求學生帶直尺,顏色。

三,教學過程:

1、出示有黑體美術字的標題或標語或商標供學生欣賞,并講述其用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從觀察分析中認識黑體美術字的特點:字呈方形,筆畫粗細基本一致,整齊、美觀、醒目。常用于報刊、廣告的重大標題,顯示其重要性。

3、筆畫特點:a橫平豎直,筆畫粗細基本一致,方角;b強調一些筆畫形狀的寫法(點要直寫,收筆可大些,撇捺稍帶弧度,勾是直角,內方,外圓,末端是斜切。)

4、黑體美術字書寫要領:關鍵在于按字體結構作恰當?shù)谋壤才?。分析上下、左右結構的字體,其部首偏旁約占1/3,上中下、左中右結構的則各占1/3,半包圍的也占1/3。

5美術字的美在于筆形統(tǒng)一,字只大小要均勻,所以書寫時要做到:字要滿格,但全包圍的字要適當小些;上緊下松,上下結構的字,要把上部分寫緊一點,把下部分寫松一點,筆畫避讓要協(xié)調,空隙要均勻。

6、書寫步驟:打格子,按字形結構比例在格內劃分位置。用單線畫出字的骨骼。用雙線勾出字的筆畫。按雙線筆畫填色。

六,學生作業(yè):選寫一至兩個字,可寫自己的姓名,然后涂色。

七,課堂小結:作業(yè)展覽,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

八,作業(yè)要求:黑體美術字基本筆畫、形狀的寫法練習。在課本上選擇一至兩個字寫成黑體,涂上顏色。

2、 數(shù)字美術字(工藝)

一,教學目的:

掌握數(shù)字美術字的兩種寫法,認識數(shù)字美術字的裝飾作用,用運用其作為圖案紋樣裝飾水杯。

二,課前準備:

收集有數(shù)字美術字的商標、工藝設計供學生欣賞,幾種數(shù)字美術字表。

三,教學過程:

1、出示有數(shù)字美術字的商標、工藝設計及裝飾畫供學生欣賞,領略數(shù)字美術字的整齊美,及講解其用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從對幾種數(shù)字美術字表的欣賞去認識數(shù)字美術字的字形特點,不管如何變化,一般分為圓形和方形兩種基本筆畫形狀,形式分為豎寫和斜寫。

3、書寫時先畫出方格,然后分出二小格,上部略小下部稍大,“上緊下松”使字更穩(wěn)重。

4、書寫步驟:

打格;按上緊下松的原則,單線起稿;改成粗細一致的雙線;填色。

四, 用數(shù)字美術字作圖案資料美化生活用品。

畫出水杯基本形。

重點在水杯的主題部分用數(shù)字美術字作圖案的主要紋樣,再添加小花紋裝飾,以烘托數(shù)字美術字,使其意更突出。

形式可對稱或均衡,圖案要適合水杯外形。

涂色: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運用對比色或類似色的配色方法,畫出鮮明的效果。

五,學生設計,教師輔導。

五, 作業(yè)展覽,評出優(yōu)秀設計獎。

3、墻報報頭(設計)

一,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認識報頭對墻報的重要及其設計出一幅效果鮮明的報頭。

二,課前準備:

繪制及收集多種報頭圖案供學生欣賞和參考。準備一幅設計步驟圖。

三,教學過程:

1、結合本班墻報,引導學生觀賞并介紹報頭的作用。

2、出示墻報報頭范例,介紹報頭的作用和特點:

a報頭畫一般是概括本期墻報的中心內容,它是墻報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它主題鮮明突出,會加強墻報的宣傳效果。

b報頭由刊名、圖形和色彩三個要素構成。

3、報頭設計的要求:報頭外框形式不限,方形、長方形、菱形等均可;根據墻報內容選擇報頭形象,要求典型,簡潔,舉凡人物、動物、名勝古跡、花草樹木、生活用品等都可入畫;刊名文字要醒目,字數(shù)不可過多。

4、設計步驟:

確定報頭在墻報中的位置、大小和橫豎。

根據墻報內容與刊名,選擇典型的形象設計幾種形式不同的草圖。

精心繪制正式報頭稿。

5、根據實際指出設計好墻報報頭要把三要素協(xié)調起來。

圖形與刊名的處理方法有二:一是刊名在圖形內,一是刊名在圖形外,不管哪一種刊頭整體效果要協(xié)調。

報頭圖形必須反映出墻報的中心內容,也可以是純裝飾性的。

色彩要明快。

四,學生作業(yè):

設計一幅主題鮮明的報頭,注意圖形簡潔,刊名醒目,色彩明快。

4、墻報版面設計比賽(設計)

一, 教學目的:

初步學習墻報版面安排、美化的知識,并能獨立構思、設計墻報版面。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墻報出版工作。

二, 課前準備:

組織學生參觀學校和班級的墻報。編制若干幅墻報版面圖例,供學生參考。

三, 教學過程:

1、欣賞課本中學生的墻報設計作品,分析墻報版面內容歸納出有:報頭、、標題、圖案、色彩。

2、版面設計形式:注重活潑均衡。

3、版面設計方法:墻報四周留出邊框;報頭放在顯著地位;劃分在版面的位置;文字的行距要分明;版面裝飾要適當,除報頭畫外,根據需要可用題花、插圖、補白的形式做裝飾,但不要過分復雜;標題豎寫或橫寫均可,并可根據需要將進行橫排或豎排,注意“多樣與統(tǒng)一”的關系;設計要精心,制作要細致。

四, 作業(yè)步驟:

整理放大稿。

畫報頭,若設計有底色的墻報要先上底色。

按塊面的大小畫平行、均勻排列的線條表示其內容,并留出標題、插圖、題花的位置。

按標題字數(shù)用方格表示,并涂上顏色。

畫上插圖、題花等裝飾,使之整齊美觀。

列舉專題,供學生參考選擇。

五, 作業(yè)要求:

自選一個墻報主題,繪制一張墻報版面設計的色彩稿,報頭繪畫要精美、刊名秀麗醒目,版面編排合理,繪制精工,整體效果活潑、美觀。

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 篇11

《風景如畫》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裝飾性風景畫與寫生風景畫的異同,了解裝飾風景畫的藝術特征。2.操作目標:通過本課學習,能以風景畫寫生作品或圖片為素材,創(chuàng)作一幅夸張變形的裝飾性風景畫。

3.情感目標:感受裝飾風景畫的藝術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增強學生創(chuàng)作自信心。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了解裝飾性風景畫的藝術特征,掌握其表現(xiàn)方法。

2.教學難點:利用點、線、面元素,黑、白、灰層次和夸張變形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生動和諧的裝飾風景畫。教學過程設計

(一)欣賞導入

教師出示一組風景寫生作品和裝飾性風景畫作品,讓學生欣賞。

(二)討論比較

引導學生對比欣賞,研究這兩種類型的作品在形象、色彩、藝術手法等方面有何不同。通過比較、觀察、討論,讓學生感受到:

在形象上,寫生風景畫忠實于描繪景物本身的形體結構;裝飾風景畫不拘泥于原有物象,多采用夸張、變形手法,強化景物特征。

在色彩上,寫生風景畫多依照客觀景物本身的色彩作畫,裝飾風景畫不受對象本身的色彩限制,多以畫面色彩的和諧為目的。

在藝術手法上,寫生風景畫多反映客觀現(xiàn)實,裝飾風景畫多利用點、線、面元素,黑、白、灰層次,強化主觀感受。

(三)欣賞感受

用學到的裝飾風景畫知識欣賞部分藝術大師作品,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欣賞民間藝術作品,感受濃郁的民族風格;欣賞以前學生裝飾畫作品,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作自信心。

(四)構思創(chuàng)作

學生拿出自己的寫生作品或風景圖片按照裝飾畫特點進行構思,把自己對客觀景物的夸張變形手法,色彩的主觀處理想法說給同桌聽一聽。教師重點指導畫面構圖,裝飾手段運用以及 1

景物的取舍。

(五)交流展示

集中展示學生的作品,相互交流欣賞,說說自己的創(chuàng)作體會。

(六)課后拓展

教師提供更多的風景寫生畫作品,要求學生創(chuàng)作成裝飾性風景,然后組織學生辦一次裝飾風景畫作品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

五年級上冊課件9篇


編輯整理了一篇關于“五年級上冊課件”的文章,快來看看吧。教案課件既關系到教學步驟,也關系到教學的課程標準,每位老師都應該認真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精心準備的教案和課件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會持續(xù)更新網站,為您提供更多相關內容和服務!

五年級上冊課件【篇1】

一、教學內容:

??????? 這兩首古詩都描繪了祖國山川景色,但《天門山》主要寫所見,抒發(fā)了贊美之情;《體西林壁》側重講所感,感悟人生哲理。(2課時)

??????? 二、教學要求:

??????? 1、學會本課的生字。

??????? 2、借助字典和課后注釋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其中一首。

??????? 三、教學重點、難點:

??????? 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 七、教學程序:

??????? 一、導入新課。

??????? 1、古詩作為我國悠久文化的寶貴遺產,深受同學們的喜歡。最近的課外時間你又背誦了哪些古詩?背給大家聽。

???????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望天門山》,大家說可能怎樣來學習?

???????教師根據學生的建議,歸納出臺下順序(如果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沒有這樣的練習,有可能總結不出來,教師可以進行引導):

??????? 3、解古詩的作者及背景;

??????? (1)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大體了解詩意;

??????? (2)體會作者的感情;

??????? (3)感情誦讀。

??????? 二、學習古詩。

五年級上冊課件【篇2】

教學目標:

1、領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2、掌握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

3、采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

教學重點、難點

1、先總說后分說的邏輯順序

2、準確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征。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語: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有沒有見過松鼠?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那就讓我們隨同法國的博物館布豐去看看松鼠吧。(出示松鼠的有關彩圖)

二、出示本課教學目標(略)

三、學生集體朗讀課文,隨文指點生字讀音。

四、理清作者思路

1、先總說松鼠的特征——具體說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補充說明有關松鼠的一些知識。

2、劃分課文段落層次,明確本文采用的主要說明順序,結合完成課皇思考和練習一,1、3題。

五、分析課文內容

1、分析第一部分,(1)從中找出說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詞語,即“漂亮”、“馴良”、“乖巧”隨文解釋這三個詞的含義,(2)結合讀中提示,這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這一題,明確觀察順序由外到內,為什么采用這種順序,與下文2—5小節(jié)內容排列的聯(lián)系。

2、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層,即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哪些詞能說明其漂亮?

(3)這段文字除運用說明發(fā)外,還采用了哪種表達方式?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4)歸納總結,初步指明用擬人手法進行說明可使讀者對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

(5)齊聲朗讀這一自然段。

快速閱讀了3—5節(jié),結合思考練習五,圍繞松鼠的“吃”、“住”“行”分組展開了小型討論,可根據課文中內容加以合理想象,設制一定的情節(jié),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同學們講述。

目的:

1、通過討論了解松鼠內在習性的“馴良”和動作的“乖巧”

2、精彩的故事片斷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更熟悉,進一步體會生動說明的妙處。

3、訓練了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明確課文中材料安排與我們的討論的不同之處,從而掌握根據事物特征組織材料的方法。

5、第三部分,補充說明的作用。

六、總結課文,再次明確目標。

七、課后作業(yè):

1、學習完《松鼠》這篇課文,我們再來看一篇介紹松鼠的文字,想一想兩篇有什么區(qū)別,你更喜歡那一篇,為什么?

[松鼠]又稱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綱,嚙齒目,松鼠科。體中型,長20-30厘米,尾20多厘米,尾毛蓬松。體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殼灰黑色。前后肢均發(fā)達,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鉤爪鋒利,便于攀登。行動敏捷,善于在樹枝間穿行、跳躍,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實,有時也食昆蟲和鳥卵,冬季有貯集食物的習性,為森林害獸??捎脴淙~等筑巢,有時也用鴉、鵲廢巢安身。每年產仔1~4窩,每窩5~10仔。尾毛可做筆,毛皮可制衣。我國東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產。仿寫訓練

2、“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一首兒歌,小白兔也是同學們非常喜愛和了解的一種小動物。請同學們仿照《松鼠》一文的寫法,采用生動說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寫一篇關于“小白兔”的說明文。

五年級上冊課件【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和習性,培養(yǎng)對事物特征的仔細觀察。

2、能用“先……再……然后”說一段話。

3、解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

[教學重點]

能夠按照一定順序描寫事物。

[教學準備]

有關課文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揭題,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謎語,看誰能猜出來?“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掃帚,喜歡樹上住,松果當食物?!保ㄕl來說一下?)

對啦,是松鼠。(電腦出示圖片。)你們看到它的圖片,你認為它是一種怎樣的動物?用你的話來說一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松鼠這一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提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自讀:

過渡語:

課文中是怎樣描寫松鼠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這篇課文,想一想,課文從那幾個方面描寫了松鼠?下面開始讀,看哪位同學學得認真,收獲最大。

2、通過讀課文,你對松鼠有了哪些了解?你認為松鼠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誰來說一下?

三、精讀課文,感悟課文

1、學習課文的第一段:

同學們學得非常好。老師也覺得松鼠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動物?,F(xiàn)在教師請同學們來讀一讀課文第一段,找出課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想一想,課文圍繞這一句話從哪幾方面來描寫松鼠的?

2、學生匯報:

主要包括:面孔、眼睛、毛、尾巴等幾個方面。

3、比較句子:

剛才同學們都介紹得非常好,(出示課件)看看這段話,讀一讀,你覺得哪一種寫法更好一些。為什么?

4、指導朗誦課文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松鼠的美麗可愛,誰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把它美麗可愛的樣子讀出來。

二、總結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方法

同學們學得非常好,想一想,我們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學習的?誰來說一下?

課文不僅從外形上說了松鼠的可愛,還從其他方面進行了描寫,現(xiàn)在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小組進行討論,互相補充。

三、學生自學課文,匯報交流,教師指導

1、分組介紹課文學習情況,要求按順序說完整:

⑴第二段主要講了小松鼠十分機靈:

板書:

活動①它們是十分警覺得,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②夏夜(活動時間)。

③它好象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

⑵第三段主要說了松鼠是怎樣搭窩的。

板書:

?、俪鍪菊n文,學習有關順序的“先……再……然后”練習說話。并利用這些詞語說一段話。

②(運用擬人化手法生動地說明事物的特征。)

⑶第三段主要說了松鼠主要吃些什么?

①它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用前爪往嘴里送東西吃。

(讓學生坐在椅子上邊介紹邊模仿。)

②為什么說松鼠很機靈?

③冬天怎樣覓食?

四、總結歸納

1、同學們學習得非常好,下面請同學們迅速通讀全文,同桌互相思考討論:課文介紹了松鼠的哪幾個方面?全文可分為幾大部分?每部分都寫了什么?

2、今天我們從外形和生活習性方面了解了松鼠的美麗可愛,關于松鼠你還想知道些什么?誰來說一下?

五、拓展延伸

把這種美麗可愛的小松鼠介紹給你的朋友。

[板書設計]

外形特點:漂亮可愛松鼠活動

生活習性:吃住

五年級上冊課件【篇4】

教學目的

1.結合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內容,交流課內和課外的學習與活動,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啟示。初步學習理性地分析總結自己的學習,并進行改進。

2.引導學生朗讀、背誦古代關于讀書的名句,并談談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及體會。

3.展示、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成果,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匯報這一階段的學習收獲。

教學重點:結合本單元內容,交流學習活動,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啟示。初步學習理性地分析總結自己的學習,并進行改進。

教學難點:從三個角度來展示、交流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成果,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匯報自己這一階段來的學習收獲。

教學時間:1-2課時

教具準備:準備一些古今中外關于讀書的名句;一兩張閱讀記錄卡;一張借書卡。

學具準備:收集的古今中外關于讀書的名句;幾張卡紙;制定的借閱規(guī)則;一個名言摘抄本。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在學習小組里,從課文學習、語言積累、寫字、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幾個方面,結合課內學習交流自己的體會和提高。

形式A:小組內,從上述幾方面按順序逐一交流,學生之間互相補充。

形式B:每個小組,按上述幾方面進行分配交流,小組匯報,各小組之間互相補充。

2.就課外的綜合性學習,交流對讀書樂趣的體會和學到的讀書方法。

(1)在這一個單元的學習中,你在課外閱讀了哪些文章、書籍?你感受到樂趣了嗎?哪些樂趣?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2)誰愿把你讀書的樂趣和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獲得樂趣和體會的?把你讀書的方法講給大家聽,讓別人也學到好方法,行嗎?

3.教師引導全班交流,共同回顧。

注意:教師可以請學生在小組內提出自己覺得欠缺的地方,請大家?guī)椭?/p>

二、日積月累

1.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然后談談各自對這些句子的理解。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或在綜合性學習中了解到的他人的讀書例子來談體會。

2.請學生把搜集的其他關于讀書的名言,和大家一起交流,欣賞,使所有人得到激勵。

3.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一句,當作座佑銘。

4.請學生在名言摘抄本上,分類摘記一些自己喜歡的名言警句。

三、展示臺

1、組織學生成立讀書興趣小組,開展讀書討論活動。

說說自己在假期讀了哪些書?介紹其中一本書的梗概,并說說自己的收獲與體會。

2.教師出示閱讀記錄卡,請學生觀察,說怎樣做閱讀記錄卡。

3.鼓勵學生在班里建立圖書角,給圖書歸類,并制定借閱規(guī)則。

(1)你家里有哪些書?它屬于哪一類?教師隨機板書。鼓勵學生建立圖書角,給圖書歸類。

(2)為了讓班里的圖書發(fā)揮更好的作用,使圖書快速有效的流通,你有什么好方法?(制定借閱規(guī)則)

(3)引導學生制定借閱規(guī)則。

(4)教師根據口語交際和習作中的了解,根據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情況,引導學生以更多的形式,如展示讀書筆記、自己的藏書目錄等,充分展示學習的成果。

注意:閱讀記錄卡或讀書筆記的展示可利用自習或課余時間進行,由小組長組織同學自由參觀、閱讀、評比。并對自己欣賞的作品進行投票或寫出評語。對組成的興趣小組,教師可參與他們的討論活動,幫助制定活動計劃,確保讀書小組能夠定期開展讀書活動。班里建立的圖書角,可由同學推選圖書管理員,按借閱制度使圖書角被充分利用起來。

通過展示使讀書活動真正開展起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班級形成人人愛讀書的風氣,逐步培養(yǎng)每個學生的讀書習慣。

板書設計:

書籍的分類:散文科普小說詩歌童話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奧秘》《散落人間的精靈》《泰戈爾詩集》《格林童話》

..............................

相關鏈接: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讀書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間斷。這是《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的名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閱讀,寫作時就會如有神助。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中盡人皆知的名句,點明了閱讀積累與寫作傾吐間的關系,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這是漢劉向的名句。是對會讀書重要性的比喻說法。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意思是在少年時不知道發(fā)憤苦讀,等老了后悔再想要讀書就遲了,應該珍惜時光。這是唐代書畫家顏真卿《勸學》詩中的名句。原詩為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謂,叫做。讀書要精神專一,全神貫注口惟心誦,才能有所得。引自朱熹的《訓學齋規(guī)》,原文為讀書有三到,謂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是南宋時期理學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和教書,提出過許多精辟的見解,對于今人,仍有啟示和借鑒的作用。

五年級上冊課件【篇5】

學習目標

①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后的收獲,引導學生體會讀書的樂趣,并學習一些讀書的方法。

②讀背古詩句,積累古詩句,品味讀書的好處及方法。

↘回顧詞語盤點

①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②組織一分鐘記憶競賽、一分鐘抄寫競賽。

↘交流平臺

①溫故而知新。學完一單元后,我們應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小結,看看有哪些收獲和體會。如:喜歡本組的哪篇課文積累了哪些好詞佳句習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有沒有提高圍繞本專題,在課外又閱讀了哪些文章或書籍通過本次綜合性學習,你對讀書帶來的樂趣是否有了更深的體會你是否學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我們可以圍繞某一方面的收獲展開討論,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體會。

②小組內交流。

③全班交流。

◆賞析佳句。

◆賞讀美文。

◆研討讀書方法。

◆交流收獲、體會。

↘日積月累①激情導入。

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素以樂學好讀為高尚美德,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了許多這方面的警句,激勵我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②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

◆學生自由誦讀,注意讀準字音。

◆嘗試理解:學生交流對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學生質疑,組織解疑。

③背誦名言。

④出示課外有關讀書的名言,拓展積累。請同學們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英)莎士比亞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蘇聯(lián))高爾基

◆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無限廣闊的海洋。──(瑞士)凱勒

◆至樂無如讀書。──鄭成功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用書不難,能記為難。──張潮

⑤請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關于讀書方面的名言,共同進行賞評。

⑥鼓勵學生課后將自己最喜歡的讀書名言制作成書簽。

五年級上冊課件【篇6】

教學目標:初步學習并認識公頃面積大小的表象。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認識公頃,建立1公頃面積實際大小的表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引導學生回顧已經認識的面積單位。

2、學生比劃1平方的大小,估計所在學校的面積有多大。

3、學生說一說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積單位。(引出公頃)

二、探究新課。

1、介紹公頃。

出示一些含有(公頃)的資料,讓學生了解,揭示出測量和計算出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單位。

2、認識1公頃的大小。

(1)揭示,邊長1公頃的大小。

(2)啟發(fā)學生想一想100平方料有多長,走或跑100米大概多少秒。

(3)出示學校的學生操場平面圖。介紹操場西北角沿圍墻朝正東走到100米,最后沿著操場正南方向走到哪里大概有100米,然后朝正西走100米,最后沿著樓朝北走100米到達出發(fā)點,這樣一圍出了一塊正方形的土地,

(4)算一算這樣的1公頃土地有多少個1平方米,為什么(學生討論)

(5)學生討論交流:用10000張1平方米的草皮鋪在剛才1公頃大的地方,可以怎么鋪,

(6)學生計算感受,多少個教室面積是1公頃?

3、學生感受幾公頃的大小。

(1)學生估一估操場有幾公頃(學生估估的接近給予肯定)

(2)估一估,學校東邊一塊甜菜地有幾公頃(學生估的接近接近給予表揚)。

復習及鞏固練習。(略)

五年級上冊課件【篇7】

教材簡析

《天鵝的故事》敘述了一群天鵝英勇破冰的故事。故事以俄羅斯老人斯杰潘敘述的方式展開,場面壯觀,情節(jié)感人,表現(xiàn)了天鵝勇敢拼搏的精神。通過文字,讓學生感受天鵝的美與勇敢,受到深刻的環(huán)保教育是這一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設計理念

語文學科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學科。重視文本的人文性,挖掘文本的人文性,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是新閱讀教學的重要理念。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教學中教師情、學生情和文本情三情和諧,是閱讀成功的關鍵,教師要以飽滿的激情將文本的情感,讓學生通過品讀感悟,有所理解,有所把握,從而激起學生的濃烈情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生動地復述天鵝破冰的經過。

2、通過文字,感悟天鵝的美與勇敢,激發(fā)保護環(huán)境、愛護珍稀動物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閱讀,整體把握,感受天鵝的美與勇敢

1、多媒體出示天鵝活動圖景。

2、學生簡單介紹有關天鵝的資料。

3、揭示課題:有一年春天來得特別早,一群天鵝從南方飛回來了。突然,寒潮降臨,北風呼嘯,湖面上又上凍了。怎么辦?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發(fā)生了。(板書:天鵝的故事)

4、學生自由讀文。

要求:(1)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讀順課文;(2)劃出不理解的詞句和難讀的句子。

5、開火車讀文,檢查反饋。

6、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讀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嗎?﹙用兩三句話簡要說說﹚

【天鵝是美的,先用多媒體出示天鵝圖,并對天鵝的知識做了一些簡單的介紹,讓學生在直觀上感知了天鵝形象。接著教師用設置懸念的辦法,激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為深入學習課文打下了堅定的基礎。在學生讀通讀順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用幾句簡短的話來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培養(yǎng)了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

(二)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走近天鵝的美與勇敢

1、學生自由讀文,采用寫批注的方式,一邊讀書,一邊圈劃,寫感受。

2、由下列問題展開引導:

(1)斯杰潘老人為什么收起獵槍,一收就是30年不打獵?

(2)你認為是哪些原因影響了斯杰潘老人?

3、學生自主匯報,教師點撥引導。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教師不是直接地進行課文講解,而是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把充足的閱讀時間還給學生,體現(xiàn)了對學生主體的尊重。學生充分地自主閱讀,無疑促進了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能力。兩個問題的預設,也給學生的閱讀指明了方向,體現(xiàn)了預設和生成的和諧統(tǒng)一。】

(三)精讀感悟,重點突破,領悟天鵝的美與勇敢

1、教師預設問題:

你認為是哪些壯觀的場面感動了斯杰潘老人?找到相關的段落,反復誦讀,認真體會并能用自己的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表現(xiàn)出來!

2、學生再次走進文本,感悟文本內容。

3、交流賞析,品讀感悟。

課文5、6、7自然段描寫天鵝破冰的壯觀場面,寫得感人至深,這節(jié)課就重點學習這部分內容。

(1)默讀5、6、7自然段。

思考:感人至深的文章需要靜心體會,尤其是對于那些令你心中一動的詞句,最好靜下來,想一想:這個詞、句表達了什么意思?為什么這么寫?將自己的感受寫在詞、句邊上。

(2)引發(fā)討論,交流共享。

學習描寫老天鵝破冰壯觀場面的句子,相機點撥:

①引導學生抓住騰空而起、石頭似的、破冰勇士、頑強等關鍵詞語,體會老天鵝勇敢、奉獻的犧牲精神,并指導學生朗讀。

②親身實踐,感悟體驗。

同學們,我們來當一回老天鵝,把雙手當作翅膀,高高地舉起,把課桌當冰面,雙手重重地拍打下去,一次,又一次你有什么感受?

③師范讀,生想象。

讓我們閉上眼睛,在我們的腦海里慢慢地放映這只老天鵝接二連三撞擊冰面的鏡頭。

④有感情地朗讀。

學習描寫天鵝群集體破冰壯觀場面的句子,相機點撥:

①多媒體播放:天鵝群集體破冰場景。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讀(指導讀出天鵝群集體破冰激動人心的場面)

學習第七自然段

(1)導讀第七自然段

(2)討論:文中三次出現(xiàn)了天鵝的叫聲克??肆肆ǎ皟商幵谀膬??各表示什么意思?

(3)指導朗讀三次叫聲。

第一次:在冰封湖面,沒有吃的,怎么辦?(這是處于逆境中的吶喊,引導學生讀。)

第二次:天鵝們齊心協(xié)力地加入破冰工作,干得那樣起勁、那樣歡快。

(指導用熱烈的、歡快的語氣反復地讀,體會天鵝們絕處逢生后內心的激動與企盼。)

第三次:天鵝們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戰(zhàn)勝大自然取得成功后發(fā)自內心的喜悅叫聲。(指導讀出喜悅,讀出了微笑。)

【人文性是語文學科的重要特點。感受文中的人文情懷,是閱讀的重要取向。教師善于引導,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精華,讓學生品詞析句,從中感受天鵝的勇敢。讓學生通過朗讀表現(xiàn)的方法,促進學生語感的形成。有感情地朗讀,也促進了學生良好人文情感的生成。】

(四)激情設境,復述遷移,激發(fā)學生愛鳥之情。

1、創(chuàng)設情境:電視臺的記者采訪了斯杰潘老人,為什么把獵槍掛在墻上一掛就是30年?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練習。

2、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練習講述故事。

3、教師點題:鳥兒是可愛的,富有靈性的,斯杰潘老人用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告訴我們,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我們。通過本課學習,請你說一句感受最深的話,來教育和影響周圍的人。

【感悟情感,復述故事,是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習的重點。教師創(chuàng)設了電視臺記者采訪斯杰潘老人的情境,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說感受、談經過,讓學生玩中學習,實是一個高明的設計。讓學生來說一句自己感受最深的話,既道出了課文的內涵,也是學生課文學習的一個檢驗、情感的升華?!?/p>

【總評】

《天鵝的故事》所敘述的故事情節(jié)感人,場面壯觀。如何讓學生透過文字感悟到其中的情與理,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呢?本教學設計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激情,使課文的學習顯得循序漸進,終有所獲,具體體現(xiàn)了這樣幾個特點:

1、情境性:從入課開始,就是多媒體展示的精彩的天鵝圖,一下子將課文學習放置于一個情境之中,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學生精讀感悟階段,讓學生設身處地去體驗撲打冰面的痛苦,去深刻體會天鵝的勇敢堅強。復述階段,讓學生模擬電視采訪,復述故事,匯報感受,又是一個獨具匠心的設計。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很好地促進了學生的閱讀學習。

2、主體性:學生是閱讀的主人。時時處處都將學生放于閱讀的主體地位,當學生的閱讀期待被激起以后,首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讓學生充分把握閱讀的自主權,對學生的個性閱讀進行充分的尊重。進入精讀階段,又時時讓學生讀書感悟,朗讀表現(xiàn),學生是一個完全閱讀的主人。有目的預設,也使學生的閱讀生成更加精彩。

3、實踐性:閱讀是實踐性很強的活動,教師總是想方設法,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提高語感能力,受到人文教育。精讀實踐階段,教師讓學生閱讀、交流、表演多位一體,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情感,受到教育。

五年級上冊課件【篇8】

1.學習生字詞語,積累好詞佳句,理解重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養(yǎng)成推敲詞句的閱讀習慣。

地描寫景物變化的寫作方法,寫一段話,訓練寫作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的能力。

感受夕陽西下時那種如詩如畫的美,學會欣賞美的自然景物。

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了解日落的全過程,體會其如詩如畫的美。

借助語言文字想象夕照的景物是什么樣的。

1.教師引導點撥,交代學習任務和方法,總結學習情況。

2.學生自學生字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小組討論,

1. 導入:上節(jié)課 我們領略了海上日出的壯麗景像,這一課,

2.你注意觀察過夕照嗎?是什么樣的?當時心情怎么樣?

1.指名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這一段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地欣賞那米人的夕照,及小屋周圍的環(huán)境。

3.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這一段寫什么?(夕陽消失了,

的人們帶來一個美麗的黎明?!?/p>

4.全文可分幾段,每段寫什么?

“波紋”

刺眼的光--柔柔的光--紅潤的光[

第一段(1、2)寫“我”有機會盡情地欣賞如詩的夕照。

第二段(3~7)寫夕照時的美麗景色。

第三段(8)夕陽消失,迎接一個新的黎明。

1.書寫生字、組詞。

1.回顧課文脈絡。

2.作者寫了夕照的哪些景色?

2.默讀課文,勾畫出夕陽西下時表示顏色變化的詞語。

①雀躍的“波紋”和平靜的“湖面”指的是什么?

找一找本段還有沒有這樣的句子,體會其好處。

(2)當太陽臉開始泛出微紅時是什么樣的?

(3)讀第6自然段,體會美景。

①“大石榴”指的是什么?

這句話作者采用了什么寫法?體會其好處。

(5)看到達如詩如畫的夕照你有何感受’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激動脅心情。

1.課文中把夕陽都當作了什么?找出有關句子,再如下來。

(由于作者善于觀察,并能抓住景物的特點;文中采用了擬人、

記憶。

2.按原文多讀兩遍,試背,教師引讀。

1.背誦全文。

2.把自己觀察到的夕陽景象寫下來。

五年級上冊課件【篇9】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和習性,培養(yǎng)對事物特征的仔細觀察。

2、理解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先……再……然后”說一段話。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單元的內容,第四單元的主題是什么?

1、你喜歡什么小動物?同學們看(課件出示松鼠視頻),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導入新課,指導寫鼠。

(反思:看完視頻后,我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既讓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又自然而然地導入課文。)

二、檢查預習

課前,我們預習了課文,文中的生字詞你都認識了嗎?下面我們先來讀讀課文,看看誰能正確流利地朗讀。

三、整體感知

作者從哪幾方面來寫松鼠?師板書:外形生活習性(活動、住、吃)

(反思:學生第一遍讀時,我提的要求是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但是讀完后,我卻讓學生說出作者從哪方面描寫松鼠,問題提的有點唐突。如果再上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快速瀏覽一遍課文,這樣他們會很容易找到問題答案。)

四、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品讀外形部分

1、你覺得松鼠外形有什么特點?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嗎?

2、指讀,思考:你從哪幾方面體會出松鼠的美麗?

3、理解敏捷(誰能把“敏捷”換一個詞語,使句子的意思不變呢?)

理解嵌(聯(lián)系生活)體會毛的光滑

4、誰能再來美美地讀一遍?體會修飾詞語。

5、再讀,體會作者的寫作順序。

6、這么美麗的小松鼠,你記住它的樣子了嗎?考考你。

7、出示課件:(要求學生完成課件中第一段的填空。)

8、照著圖片背。

(反思:我覺得教學外形部分是本節(jié)課最成功之處,我先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松鼠外形的美麗,再讓他們了解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松鼠的寫作方法,指導他們按照順序來背誦課文,又讓學生填空,照著圖片背誦等,每讀一遍,對學生提出一個新的要求,遍遍誦讀課文,要求層層遞進,使學生在短時間就能夠順利背誦這一段話。)

(二)作者還從活動、住、吃幾個方面寫了它的生活習性。你覺得哪一段寫得最有趣?

1、讀松鼠活動這一段,體會:在寫法上和第一段有哪些相似之處?指導朗讀。

(反思:這一段在寫法上和第一段有很多相似之處,很適合指導學生利用學到的學習方法自學本段。但是遺憾的是自己在處理本段時,仍像第一段一樣句句指導學生讀,教法上有些重復。)

2、怎樣搭窩這一段。體會搭窩順序,用先……然后……再……說一句話。

(反思: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本意是重點理解搭窩順序,但是我提問:“你覺得它搭窩的什么特點?!庇捎趩栴}提得不恰當,誤導了學生,教學過程有些拖泥帶水。)

3、讀寫吃的一段,體會三個“它們”指什么?

五、拓展

閱讀鏈接另一篇寫松鼠的文章,體會觀察角度不同,表達方法不同,語言也各有特色。鼓勵學生多角度觀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達。

板書設計:

松鼠

外形美麗

習性活動住吃

五年級英語上冊課件


找到了有關“五年級英語上冊課件”的好東西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我們希望這些技巧能夠讓您更好地應對壓力。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當中的一部分,寫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每天都在從事的事情。教案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科知識和發(fā)展全面能力的有效手段。

五年級英語上冊課件 篇1

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案 Unit5 Let’s eat!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A Let’s talk;Let’s play)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句型,正確朗讀課文。能聽、說、認讀本課時句子I’d like some juice, please.Here you are.Have some bread, too.Thanks.要求模仿正確、語調自然,并能在情景對話中進行流暢交際。

2、能夠運用Have some?.給別人提供或邀請別人吃些東西。如:Have some bread.并能夠聯(lián)系實際運用。在英語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意愿。

3、能夠聽懂、認讀并表演對話。

4、對中西方餐飲文化有一定了解。了解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樹立學生健康飲食意識。教學重點:

1、掌握新句型I’d like some juice, please.Here you are.Have some bread, too.并能夠聯(lián)系實際運用。

2、知道并能夠正確朗讀課文,模仿正確,語音標準。教學難點:聯(lián)系實際表演、運用對話。

教具準備:準備教材Let’stalk/A部分的教材配套錄音帶。教學過程: 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1)日??谡Z會話展示。此次日??谡Z會話之前,教師提示學生使用句型 I have? 和 Here you are.(2)游戲:“Simon says”。內容為第四單元 A/B----Let's do 部分的指令語。(3)師生共唱歌曲 “Old MacDonald”,邊唱歌曲可以邊表演動作。2 呈現(xiàn)新課(Presentation)(1)教師將juice,bread 的板書在黑板上,指著juice說:I ’d like some juice.And what would you like? 重復I ’d like some juice, please.一句,并伴有和果汁的動作和表情。(2)T: What would you like? 引導學生回答I ’d like some juice, please.教讀句子I ’d like some juice, please.并解釋。

(3)T:誰能試著讀一讀?學生試讀。教師給予表揚,并加以糾正。T:Yes, Who can try? S:I ’d like some juice, please.全班齊讀。

(4)教讀Here you are.Have some bread, too.學生跟讀。

(5)教讀對話I’d like some juice, please.Here you are.Have some bread, too.Thanks.學生跟讀。趣味操練(Practice)(1)聽音正音。讓學生跟著錄音機讀對話,這樣可以糾正學生發(fā)音。注意讓學生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

(2)學生進行角色表演A Let's talk 部分的內容。(3)讓學生做 Let's play 部分的游戲。

教師先將游戲方法簡單解釋,之后帶領學生一起做游戲。教師將面包的單詞板書在黑板

上,師生一起說:I’d like some bread.教師再板書eggs說:I’d like some bread and eggs.繼續(xù)進行,I’d like some bread ,eggs and juice。

4.Homework.聽錄音,仿讀對話,并在實際情境中運用所學內容。Unit 5 Let's eat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聽說、認讀本課時有關食物的4個單詞 juice, milk, bread, egg。能聽懂、會說:I ’m hungry.Have some bread.并能在實際情景中運用以上各句子。要求模仿正確,語調自然。

教學重點: 能聽說、認讀本課時有關食物的4個單詞 juice, milk, bread, egg。教學難點:bread 和juice兩個單詞的發(fā)音

教具準備:教師準備教材配套錄音帶。教學過程: 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1)日??谡Z會話展示。此次日??谡Z會話之前,教師提示學生使用句型 I have? 和 Here you are.(2)復習第一課時學習的對話。2 呈現(xiàn)新課(Presentation)(1)導入新知識。教師置疑:你們還記得Mike的媽媽給Mikep準備了些什么食物嗎?學生憑借記憶說單詞。

(2)教師不對學生的回答做過多評價,提示學生注意觀察。T: Ok.What’s on the table? Let’s see together.Look at it carefully.(3)再次讓學生說說都有哪些單詞?

(4)此環(huán)節(jié)學習食品單詞bread, juice, eggs,并根據學生情況擴展學習milk.(5)認讀詞語的學習過程。指著書上插圖中食物單詞的英文拼寫學習新單詞。目的是將單詞的圖、形、意相結合,學習單詞。

(6)讓學生聽錄音、指單詞、讀單詞。(7)教師板書單詞,學生認讀單詞。(8)教師播放教學錄音,學生進一步學習。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強調 I ’m hungry.是在表達自己餓了想吃東西。如:在學生練習對話時,教師引導學生使用I ’m hungry,對全班學生說:I ’m hungry.然后引導說: Have some bread.3 趣味操練(Practice)(1)讓學生操練Let's do部分的游戲。(2)解釋單詞eat,drink和have。

(3)分小組比賽說、做Let’s do 部分的指令語。做得準確,說得清楚為勝。采用教師評和小組間互評相結合的方法。優(yōu)勝組有獎。課堂評價(Assessment)兩人一小組表演Let's learn / A 部分的內容。Unit 5 Let's eat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認讀并會書寫大小寫Oo , Pp, Qq, Rr, Ss, Tt。2. 能根據單詞的發(fā)音,判斷單詞的第一個字母.3.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學習書寫英文字母Oo , Pp, Qq, Rr, Ss, Tt的大小寫 教學難點:能根據單詞的發(fā)音,判斷單詞的第一個字母.教具準備:

1. 寫有大小寫Oo , Pp, Qq, Rr, Ss, Tt的字母卡 2. 錄音機和與教材相配套的教學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

1. 復習所學過的字母Aa-Nn。教師出示字母卡,學生認讀字母。教師出示字母卡時可單獨呈現(xiàn)大寫或小寫,讓學生認讀。

2. 游戲:教師念一個字母,學生迅速寫出相應的字母,舉起來并大聲朗讀。教師獎勵反應最快的學生。

3. 讓學生說出所學過的含有以上字母的單詞。

(二)呈現(xiàn)新課(Presentation)1.教授字母Oo 1)教師引導學生看書上的orange的插圖,讓學生回答:What's this?引導學生回答出:It's an orange.時,教師在黑板板書單詞orange,讓學生讀出來并說出中文。教師問學生orange的第一個字母是什么:What letter is this? 學生回答:o。教師出示字母卡,讓學生辨別字母Oo的大小寫。教師說: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以字母o打頭的單詞。板書單詞on,教讀on和orange。教師:這兩個詞都是以字母o打頭的單詞??勺寣W生書空或在黑板上書寫。對書寫筆順正確的學生給與表揚,如書寫錯誤,教師可再找其他學生書寫。要讓學生仔細觀察小寫o占了幾個格幾條線,提醒學生在書寫這個字母時注意占格位置。

2)先讓學生認讀和區(qū)分大小寫字母Oo。并讓學生說出大小寫Oo的筆順。對學生回答正確的及時給與表揚,并讓學生進行書空練習。學生如回答錯誤,再找其他學生幫助說出正確答案,然后進行書空練習。

3)教師在黑板上畫好的四線三格中教寫大小寫字母Oo。讓學生在練習本上抄字頭,然后給時間讓學生多寫幾個以達到學會的目的。教師在這一時間內要在學生中進行巡視,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錯誤。2.教師出示字母卡,讓學生辨別字母Pp的大小寫。讓學生說出大小寫字母Pp的筆順并書空。教師在四線三格中教寫字母大小寫Pp。教寫中告訴學生小寫p的小帽子要超出第二條線一點。

3、教師出示字母卡,讓學生辨別字母Qq的大小寫。讓學生說出大小寫字母Qq的筆順并書空。教師在四線三格中教寫字母大小寫Qq。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區(qū)分字母Pp和Qq。

4、教師出示字母卡,讓學生辨認字母Rr的大小寫。讓學生說出大小寫字母Rr的筆順并書空。教師在四線三格中教寫字母大小寫Rr。

5.教師出示字母卡,讓學生辨別字母Ss的大小寫。讓學生說出大小寫字母Ss的筆順并書空。教師在四線三格中教寫字母大小寫Ss。讓學生書空或在黑板上書寫。對書寫筆順正確 的學生給與表揚,如書寫錯誤,教師可再找其他學生書寫。

6.教師出示字母卡,讓學生辨別字母Tt的大小寫。讓學生說出大小寫字母Tt的筆順并書空。教師在四線三格中教寫字母大小寫Tt。讓學生書空或在黑板上書寫。對書寫筆順正確的學生給與表揚,如書寫錯誤,教師可再找其他學生書寫。

7.讓學生在練習本上把所學字母Oo , Pp, Qq, Rr, Ss, Tt每個寫一行。教師在教室中巡視,及時給學生進行輔導。

8. 播放教材相配套的教學錄音帶,看課本聽錄音跟讀單詞和字母。尤其是能根據單詞的發(fā)音,判斷單詞的第一個字母.9. Listen and circle, 聽錄音,圈出字母。

(三)趣味操練(Practice)游戲:看誰找得快

教師把字母卡依次擺放在講臺上,讓一位學生來到講臺上,教師讀字母,學生以最快速度找到該字母并舉起來向教師出示??梢远嗖倬殠状巍?/p>

(四)作業(yè)布置:

1. 本單元“Start to say”的Find and say部分。讓學生認真觀察圖畫,找出圖中隱藏的大寫和小寫字母。

2. 讓學生課后書寫大小寫字母Oo , Pp, Qq, Rr, Ss, Tt。Unit 5 Let's eat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聽懂、會說Can I have...? 以及 You are welcome.2 通過創(chuàng)設實際情景,讓學生能在相應的情景中準確運用以上句型。3 培養(yǎng)學生正確、自然的模仿語音、語調的能力。教材分析

本課時的重點句型為Can I have some/?? Let's talk部分通過 Chen Jie等幾個中外小朋友在野餐時的對話,教給學生如何用 Can I have ??來詢問自己是否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Let's play 部分是為了復習鞏固Let's talk 部分的內容所設計的游戲活動。教學重點:句型Can I have some?? 教學難點:理解water 為不可數(shù)句詞,不能說a water, waters.教具準備: 錄音機和與教材相配套的教學錄音帶 教學過程

l.熱身/復習(Warm-up/ Revision)(1)日??谡Z會話活動。

(2)請同學上講臺表演A部分Let’s talk的對話。2.新課展示(Presentation)

(1)引導學生看書上B部分 Let’s talk的插圖,對全班學生說:Look!Today is a lovely day.Chen Jie and her friends are having a Picnic.They are eating and drinking.(教師在說eating和drinking這兩個詞時,一定要通過生動形象的動作幫助學生理解)。What are they drinking? Oh,they are drinking water.邊做動作邊教授單詞water。教師說:Taste it,Please.Yes,it’s water.We drink every day.然后教師領讀water。告訴學生有關飲料的詞第五課時,1.復習本單元的有關食物的單詞和句型,進一步讓學生了解英語的語音語調,教學重點:復習本單元知識,3.Storytime.聽故事學英語,用英語把他們說出來,(2)教師將水放在講桌上,鼓勵學生用I’dlike?.CanIhavesome??的問句來表達自己想喝的飲料。教師回答Sure.Hereyouare.接著學生用Thankyou.感謝老師;老師說:You’rewelcome.(3)讓

(2)教師將水放在講桌上,鼓勵學生用I ’d like?. Can I have some??的問句來表達自己想喝的飲料。教師回答Sure. Here you are.接著學生用Thank you.感謝老師;老師說:You’re welcome.

(3)讓學生聽錄音,B部分let’s talk的內容。3.趣味操練(Practice)

(l)復習所學單詞及句子。教師帶讀并按縱排一個接一個地讀。教師要注意每個學生的發(fā)音。

(2)游戲:從后往前跟讀句子

教師先說“Can I have some water, please?”然后說“water”,學生重復“water”.教師說:“some juice”,學生重復這兩個詞。教師用每次多加一詞的方式一直引導學生能流利地說出“Can I have some water?

(3)同桌一組根據Let’s play操練以下對話:

A:Can I have some?,please? B:Sure.Here you are. A:Thank you. B:You’re welcome.(4)三人一組表演Let’s talk部分的對話。4.課外活動(Add-activities)(1)聽錄音,仿讀Let’s talk的對話。

(2)和朋友們一起討論自己想要吃的食品及飲料。Unit 5 Let's eat 第五課時 教學目標: 能聽說、認讀本課所學關于食物的單詞 cake, fish, rice, water。進一步復習、鞏固所學Can I have some??的問句來表達自己想吃的食物。3 能聽懂一些簡單的有關進食的指令語,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教學重點:學習單詞:cake, fish, rice, water。

教學難點: 聽懂有關進餐的幾個指令,并按指令做動作。教具準備:教材配套的錄音帶。教學過程: 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1)日常口語會話展示。

(2)復習B Let’s talk部分的對話。2 呈現(xiàn)新課(Presentation)(1)教師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書上的插圖。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Let’s see together.Look at it carefully.(2)讓學生說說都有哪些食物?

(3)此環(huán)節(jié)學習食品單詞cake, fish, rice, water.(4)認讀詞語的學習過程。板書各種食物單詞的英文拼寫并教讀單詞。(5)讓學生聽錄音、指單詞、讀單詞。

(6)教師引導學生把單詞帶入句子中Can I have some??鞏固單詞。3 趣味操練(Practice)(1)讓學生邊聽 Let’s do 部分的錄音邊用卡片做動作。教師用動作演示并講解 drink, cut, eat,的意思。

(2)分小組比賽說、做Let’s do 部分的指令語。做得準確,說得清楚為勝。采用教師評和小組間互評相結合的方法。

4.課外活動(Add-activities)

(1)熟讀單詞和句子并能熟練運用在日常生活中。(2)同學之間練習Let’s do 部分的指令語。Unit 5 Let's eat 第六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本單元的有關食物的單詞和句型,使學生進一步鞏固A,B部分的內容。2.做本課Let's check部分聽力練習,訓練聽力的同時檢查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掌握情況。

3.學習本課Let's story部分,進一步讓學生了解英語的語音語調。教學重點: 復習本單元知識,做聽力練習。教學難點: 聽力練習。教具準備

Let's check部分的聽力磁帶和Let's story部分的錄音帶。教學過程

l.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1)日常口語會話活動。(2)復習所學的食物詞匯。2.趣味操練(Practice)

(1)完成書上Read and count的練習。

(2)聽力練習:Let's check根據聽到的句子,讓學生判斷對錯。(3)完成書上練習Look and match。

教師可引導學生用I’d like?表達他在圖中所找到的食物(egg, milk, fish, bread, cake, rice, juice, water)。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

(4).學習本課歌曲 Let's have a picnic today.3.Story time.聽故事學英語。4.擴展性活動(Add-activities)

(1)聽錄音,讀A、B兩部分Let's do的內容,邊讀邊做動作。

(2)和同學一起看第46-47頁的主情景圖,用手指著主畫面上的人和食物,用英語把他們說出來,看誰說得多。

都是不可數(shù)名詞,因此不能說a water或 waters等,但可以說 some water等。

五年級英語上冊課件 篇2

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通過本節(jié)學習,使學生能運用所學詞匯簡單描述自己老師的體貌特征及性格特點。本冊是屬于高年級教材,相對于中年級的教材形式來說,增加了Let’sstart 部分,這部分實際上是大家一起動腦筋思考的活動。

2、學習外語,需要有大量聽與讀的“輸入”,因此我們可以利用Let’stry這部分的練習,一開始如果聽不習慣或者聽不懂,這也是正常的,反復聽幾遍,對于連續(xù)、不發(fā)音字母等就可以慢慢熟悉了。

3、通過學習課文中的對話,用所學的語言來描述老師的體貌特征和性格特點,讓同學們有靈活運用和交流的機會。

學情分析

1、進入新學年了,學生們肯定會遇到一些新教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相互交流一下這些新教師的特點和模樣,講講他們的喜好、性情等,這也是本單元學習的主要任務。

2、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反復引導學生利用已學語言點,讓學生通過完成這一生活化的任務型活動來感知新的語言點,以減輕教與學的難度。

3、在學習中學生可能會遇到很多形容詞,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組成對子來記。把有聯(lián)系的單詞,或是相反關系,或是相近關系,放在一起記憶是很有效的學習策略。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A:能運用所學詞匯簡單描述自己老師的體貌特征及性格特點;

B:能夠詢問并介紹學校里教師的情況;C: 能夠聽懂一些描述人物特征的簡單對話。

2、知識目標:能聽、說、讀A部分Let’sstark 和 Let’slearn 的“四會”單詞和句型。

3、情感目標:A:培養(yǎng)學生熱愛、尊重教師的情感;B: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記憶、思維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學重點:Let’s learn部分的單詞:young, funny, tall,strong, kind, old,short,thin 等。要求學生能聽懂句型,并結合這些句子表達的情境,學會恰當?shù)靥鎿Q句中的單詞。能夠掌握句型:Do you have … teacher ?We have …

和Who’syour … teacher ? What’she/she like ? 并能在語境中運用。

2、教學難點: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對話和情景,以舊引新,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Let’s start部分在學生用書當中首次出現(xiàn),教師應正確理解此部分的輔墊作用,可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進行使用,并幫助學生熟悉教材內容的變化。

五年級英語上冊課件 篇3

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能聽說、讀寫詞組: sweep the floor/ cook the meals/clean the bedroom/ water the flowers/empty the trash.(2)聽懂會說句型:I’m helpful,I can…并能在具體語境中運用。2.能力目標:能把本課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交際中去。

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生活的自理能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父母、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二:教學重難點

1、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Let’s learn部分五種家務勞動的表達方法,要求學生做到四會,并能在情景中自然的加以運用。

2、本課時的教學難點是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對話和情景,以舊引新,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

三: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圖片、英文卡片 2.課件。

3.錄音機及錄音帶。

四: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l)Let’s chant ① 教師播放start部分Let’s chant的錄音,讓學生邊聽邊看圖并能理解歌謠的意思。② 反復聽2-3遍后,可帶領學生小聲重復。

③ 拍手掌握節(jié)奏,教師將Mike變成本班同學的名字進行提問:Tom, Tom, what can you do?可提問3-4人。

(2)口語練習:誰的本領大

① 男、女生進行比賽,分別用I can…來介紹自己會做的事,看看誰的本領大。② 請同學邊說邊用動作表示,重復不加分,哪組說的最多即為獲勝組。

(二)呈現(xiàn)新課(Presentation)(l)Let’s start ① 教師出示圖片請同學們觀看,Oh, so many animals!What can they do? ② 角色扮演:教師提問,Bird, bird, what can you do?請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動物邊說邊做動作。

(2)學生聽錄音跟讀相應的詞匯,同時指出相應的動作。(3)操練句型:Boys and girls, what can you do ?(4)游戲練習句型。

What can you do at school?

I can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window, clean the blackboard.(三)拓展(Extention)What can you do at home?

(四)板書設計

Unit 4 What can you do ?

cook the meals,water the flowers,sweep the floor,clean the bedroom,empty the trash.

五年級英語上冊課件 篇4

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3第一課時

一、復習熱身,引發(fā)體驗

T: Hello, boysandgirls.Lookatthepicturesandlisten: Whatarethese?

S1: Arabbit.T: What’sshedoing?(教師模仿跑步狀提示學生問題的意思。)S1: Runlikearabbit.S2: Butterfly.Flylikeabutterfly.T:Whatarethese?

S3: Apples, bread, milk, Coke...T: Verygood.Theyarefood.Let’shaveapicnicandhavethepicnicfood.Ss: OK.(學生處于無比興奮和期待的狀態(tài)。)

T: Thisisapicniccloth.What’sunderit?Guess!

(讓學生猜餐布下覆蓋的食物)

S4 : Fish.T: Yes.Ss: Chicken.T: No.…

以小組競賽的形式設計,小組成員每次猜對食物都很激動。

反思:設計學生和教師一起去野外參加野餐的模擬情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體驗,運用課件輔助呈現(xiàn)生動的野餐圖和輕松的背景音樂,例如:小鳥歌唱、小兔子奔跑等,并展示課題What’sYourFavouriteFood?和情景設置課題Picnicfood。學生很快將注意力集中到畫面和課堂上,通過這些生動的情景了解本節(jié)課要學的內容,同時準備真的食物藏在事先準備的餐布下面,利用猜一猜的游戲讓學生表達語言。

五年級英語上冊課件 篇5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已經學過了一些某人會做某事的內容及I can/can't…的句型,用一個課時來學習本課,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不是很大。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能聽、說、讀并正確使用單詞:sit ,chick;短語:sit down。

2、能理解并掌握句型:He/She/They can't...

(二)能力目標

學會用This girl can't walk. Her father helps her.表達某人沒有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培養(yǎng)學生從小就要學會尊老愛幼,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幫助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1、能聽、說、讀本課的單詞及短語。

2、學會用This girl can't walk. Her father helps her.表達某人沒有的能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句型結構:He/She/They can't+動詞原形+其他。他/她/他們不能。

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

教師走到學生中問:How can dogs help people?進行對上節(jié)課的復習。

創(chuàng)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

二、學習課文

出示與本課相關的單詞卡片:help,walk,eat,swim。

讓學生自己提問,通過合作探究,自己回答問題,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學習課文來解決,這樣的教學措施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善于提問,善于學習的良好品質,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三、學習單詞

1、導入:手拿單詞卡片問:What’s happened with these words?

2、出示課文的掛圖。

3、引導學生看圖提問。

4、錄音播放。

5、理解課文內容。

6、學習新單詞及短語。

7、播放錄音二遍。

8、播放錄音。

9、讀課文。

采用掛圖學習單詞,形象直觀。

四、學習重點句型:

This girl can't walk. Her father helps her.表達某人沒有的能力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文中的句子,句型結構:He/She/They can't+動詞原形+其他。 他/她/他們不能。

引導學生用句型He/She/They can't…說句子。

句型知識方面,教師并不是直接的給予知識,而是讓學生通過熟讀課文句子,仔細觀察各個句子共有的特點出來,體現(xiàn)了教師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了學生。

五、布置作業(yè)

(1)、摘抄課文中含“can’t + 動詞原形”的句子,并背誦或熟讀這些句子。

(2)、用“can’t + 動詞原形”的句型描述他人不能做某事。

有選擇性的作業(yè)布置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

板書設計:

Module7 Unit2 They can’t walk.

They can’t walk.

Their mothers help them.

He/She/They can’t + 動詞原形 + 其它。

他/她/他們不能……

五年級英語上冊課件 篇6

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學活動設計及說明

一、學情分析

學生要完整地敘述自己房間的布置(What’s it like?),需用到的句型There be,讓學生學會There be句型的應用,教學活動設計要以此為突破點。

二、教材分析

本課時主要是熟練掌握There be句型,用到的詞匯量較多,如:closet,curtain, mirror,end table,trash bin,air-conditioner.三、教學目標

1、能夠聽、說、讀、寫單詞:closet,curtain, mirror,end table,trash bin。

2、學會There be句型并能在情景中正確運用。

四、教學策略

1.打算采用的輔助手段或媒體,預計達到的效果; 2.課前需要準備的材料,如圖片、實物等。

五、教學過程

Step1.Warm-up

Guessing game.Let the Ss guess what’s in the picture.(PPT)Show part of the picture.Purpose: Review closet,curtain, mirror,end table,trash bin, air-conditioner.Step 2.Presentation

1、Watch the picture of Tom’s room

2、Teacher ask What’s it like? Students answer There is/are??

3、Use the picture of Tom’s room to present the word: closet,curtain, mirror,end table,trash bin,air-conditioner and sentence structure:There be.Purpose: Use the picture to present the word and sentence.Step 3.Practice

1、Use the pictures to present the word : closet,curtain, mirror,end table,trash bin,air-conditioner.Purpose: Use the pictures to 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the word.2、Memory Game:

T shows the picture of a room and makes it disappear.Then ask the Ss “what is it like? “There is a mirror.There are two curtains.”

Purpose: Use the game to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properly.Step nsolidation Describe your room.For example:There is a trash bin.There are two curtains.Step 5 Homework

Describe your mother’s room using “There is/are??”

六、課后反思

在活動中學生能主動參與,自我表演,自我發(fā)揮,學生的交際能力也得到了訓練。板書設計

Unit 5 My New Room

Part A Let’s talk

What is it like/

There is ??

There are??

五年級英語上冊課件 篇7

日??谡Z會話。

游戲:猜猜他是誰。教師敘述,學生猜,如果學生程度較高,也可以由學生來敘述。

eg: There is a boy. He has short hair, small nose… Who is he?

學生用He is … 或 His name is…回答。

說說自己: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復習第四單元內容,同時為新課做準備。

教師問:Who is she? Who is he? What are their names?

Do you know how to spell their names?

教師播放騰圖教育資源中的配套課件。

回答剛才教師的提問。

模仿課文對話。教師播放聲音,學生跟讀。

兩人一小組,練習對話。

請幾組到前面來表演。

教師帶讀單詞。

學生做拼讀練習。

游戲:看看哪組寫的快:發(fā)給每組一張小紙條,從排頭開始寫:Can you spell yourname?這句話,然后向后傳,看哪組寫得快,哪組寫得好。

請幾組到前面來表演。

師生共同給予評價。

看圖練習:教師或學生做示范:I have a bird. Its name is [′pCli ]. [ ka:l] [′mimi] [rEUz][sAm] [keit] Can you spell its name?

待學生明白教師的要求后,學生在小組中練習。

拼讀音標詞,拼出相應的字母。

替換操練。

小組竟賽:每組出一位同學,為下一組點一幅圖,點一位同學。如果這個同學說得很好,就為組里加一分,否則不加分。最后看哪組分高,哪組勝。

那么“it’s”呢?

學生可以討論。

請同學匯報討論結果。

教師總結。

請同學試著用這兩個詞造句,檢查一下學生是否理解了。

介紹我的好朋友:學生根據平時的了解,和熱身時同學的自我介紹,來描述自己的好朋友,但不要說出他的名字。請同學猜一猜他是誰?

can spell we wash hurry sorry weather water sun read do pass give very muchbig clock today Monday day week many fourteen

五、板書設計: Lesson 25 Mimi and Polly

Can you spell your name?

a dog.

name is Panpan.

五年級英語上冊課件 篇8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熟練認讀這些單詞: happy, sad, tired, bored, hungry.并能根據情景運用這些單詞描述自己的感覺。

(2)在情景教學中,學生能夠理解句型How do you feel?能夠口頭運用I feel……描述自己的感覺。

(3)在讀詞過程中體會字母及字母組ts/ds/tr/dr/ch/j/dg的發(fā)音。

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他人的情緒和感受,會用英語表達心情,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如何詢問別人的情緒,以及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教學難點:

用英語表達情緒的原因。

教學用具:

多媒體輔助教學,單詞卡片,磁帶,錄音機。

教學方法:

采用任務型教學方法,讓學生親身體驗,大膽實踐,積極參與,共同合作交流。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小組交流臉譜知識,并合作簡單制作喜怒哀樂等臉譜;

2、交流自己平時遇事的表情。

3、試著讀一讀下列單詞,明確漢語意思

Farm,tired,won,ruler,smell

二、自我檢測

《配套練習冊》

三、交流問題

討論最近發(fā)生的影響心情的事情。

四、教師指導

1、學生展示制作的臉譜并做簡單說明,如:I’m …

2、Listen to the chant,and say:What is he feeling?

3、出示本課單詞讓學生試讀,檢查學生預習成果,同時展開練習。然后單詞訓練小游戲,讓學生牢固的掌握單詞。

4、說明:每個人遇到不同的事情會有不同的心情,呈現(xiàn)問題:How do they feel now?Let’s listen snd find.

5、分析不同心情的原因,學習win---won,help—helped,lose—lost,smell,hungry

6、Listen and repeat,then practice.(個人或小組)

7、Read and think:How do they feel?

①I lost my cap.I was very .

②My father bought a new kite for me.I feel .

③I have nothing to do.I feel .

④Yesterday I didn’t do my homework.My teacher was .

8、Finish exercise3 on page 54.

9、在讀詞過程中體會字母及字母組ts/ds/tr/dr/ch/j/dg的發(fā)音。

10、What have we learn today?(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

讓學生大聲對著黑板說出本課學會了什么。

五、針對性作業(yè)

1、Read the passage for 3 times.

2、調查老師或同學今天的心情:Are you…?或Do you feel…?

板書設計:

Module 9 Unit 2

I feel happy. Are you …?

tired. Do you feel…?

hungry.

五年級英語上冊課件 篇9

五年級英語上冊的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內容:

1、 詞匯:shape circle square diamond rectangle triangle star heart.

2、 句型

(1)What shape is the??It’s a/an?

(2)Show us how to?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聽懂、會說、會讀單詞shape circle square diamond rectangle triangle star ,并學會詢問他人各種圖形及其回答的句型。

2、能力目標:能運用所學句型與他人交流。

3、情感目標: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讀、拼寫和運用表示各類圖形的詞匯。

2、運用所學詞匯及句型談論或介紹自己的臥室。

教學難點:

1、能正確運用表示圖形的詞匯。

2、能用一段話介紹自己的.臥室。

教具準備:

準備各種類型的三角形圖片數(shù)張。

教學過程:

Step1 Free talk

T: Good morning/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afternoon, Miss Yuan.

T: First, let’s play a game, I say you do. Touch your head/ eyes/ mouth/ back/ foot/ heart.

設計意圖:利用游戲的方式開始新課,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消除緊張情緒,讓學生很快進入英語學習的狀態(tài),并且自然導入新課。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教學單詞:heart shape star

(1)師生對話,引出單詞heart

T: Boys and girls, look! My heart is here,(教師作手勢),can you tell me where’s your heart?

S1(模仿老師說): My heart is here.?

(2)T: What shape is your heart? It’s a heart. 解釋:heart幾可以指心,也可以指心形。

教授shape,由grape的發(fā)音引出shape的發(fā)音,知道學生讀。 T: Show us how to a heart.教師解釋

設計意圖:雖然heart不困難,從heart導入對圖形的學習,將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使英語學習情境化,生活化。

(3)Show some words: ———— to read it) 請部分同學讀單詞。

T: We can see many stars in the sky in the evening. Can you guess what does “star” mean? Ss: (思考作答)星星。

T: What shape is the star?

S:(試著回答) It’s a star.

解釋:star 既可以指星星,也可以指星形。

T:Where can we see stars?

S1: We can se stars in the sky.

S2: We can see stars in our exercise books.?

T: Show us how to draw a star.(請一位同學上黑板) 設計意圖:由語音引入,利用謎語引導學生自主說出相關單詞及句型,并能從生活中尋找圖形。這一步驟旨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并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2、教學單詞:triangle rectangle square diamond.

(1)出示自制小三角形

T: Boys and girls, what shape is it? It’s a triangle.(教學triangle)。 In our life, what is triangle? S1: My ruler is triangle.

S2: The sandwich is triangle.?

T: I’ll show you how to draw a

triangle.(在剛才畫的基礎上再畫一個三角形)

(2)出示兩張三角形

T: What shapes are they? Ss: They’re triangles.

T: Look, Two triangles can be a rectangle.(圖形拼成一) 教授 diamond square

(教學的同時補充diamond意思,并在右圖補充完整。讓學生利用自制的圖形操練所學句型。)

設計意圖:利用拼湊的方法呈現(xiàn)這四個單詞,讓學生在感觀上能清楚認識各種圖形,同時,學生在操練時能自己自由拼湊,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興趣,也讓學生在操練時有話可說,有話能說,避免了枯燥的操練。

3、 教學單詞circle

T: (利用簡筆畫,邊說邊畫圈):Look! This is Helen’s house. Helen is at home. Do you know what is Helen doing?

Ss: She is cooking.

T:Very good. We can guess from three circles. 教學單詞circle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感興趣的簡筆畫直觀呈現(xiàn)圓,符合 學生認知水平與特點。

4、Introduce the shapes in your bedroom.

教師提供一模板

This is my bedroom. Look! I have a clock. It’s red. It’s a ?

I have a desk. It’s ? It’s a ?

There are some balls. They’re ?

(斜體字可替換)

設計意圖:通過描述自己的臥室,既可以對學生這節(jié)課學習的情況進行檢查,還可以通過語段輸出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實用14篇)


經驗時常告訴我們,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幼兒園教師經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的定義范圍較大,可指代生產資料。有了資料的幫助會讓我們在工作中更加如魚得水!所以,你是否知曉幼師資料到底是怎樣的形式呢?推薦你看看以下的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實用14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1)

【教學目標】

識記和理解:記住商鞅變法的時間,秦國七雄的地理方位。理解戰(zhàn)國時期社會生產力進步的特點,了解秦孝公的繼位和商鞅到秦國,理解商鞅變法的內容和對秦國的影響。

能力與方法:通過對戰(zhàn)國時期生產力進步的概括,培養(yǎng)分析歷史圖片和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通過對秦孝公、商鞅等歷史人物的了解和評價,培養(yǎng)評價歷史人物的初步能力。通過對商鞅變法內容和影響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課堂討論、比較分析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戰(zhàn)國時期的相關知識,進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通過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變法遭遇阻力的學習,培養(yǎng)是非分明、愛憎分明的情感,認識到改革也是需要勇氣、需要付出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商鞅變法的內容和影響。

難點:1、對戰(zhàn)國時期生產力進步的理解。2、對商鞅變法內容的理解。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談話導入新課

破題導入。學生自由發(fā)言,然后總結。

發(fā)言,思考。

講授新課

一、秦孝公求賢

1、觀察教材44、45頁的三幅圖中,你可以得到那些有效的信息?說明什么問題?后歸納,講解經濟發(fā)展及社會進步的趨勢。

2、閱讀。為什么“求賢”?結果如何?補充舌戰(zhàn)。

觀察發(fā)言,在老師的問題指導下再讀教材、歸納。

二、商鞅主持變法

1、歸納:為什么要變法?師生介紹如何開始變法?

2、細讀教材,找出是如何變法的?引導分析:改變了什么法?確定了哪些新法?損害了什么人利益?什么人獲利益?為什么要這樣變?會產生什么影響?

在學生充分發(fā)言的基礎上,師生小結。

3、變法內容中,你認為那一條最重要,為什么?

4、法令中那一條對今天的政治生活影響?

學生閱讀教材、結合自己課外了解的知識談自己對這幾個問題的看法。然后教師歸納整理,以突破難

討論課堂,舉手表決,加深理解,進一步熟悉教材。

三、商鞅變法的歷史影響

1、在討論的基礎上,歸納變法帶來的變化?

2、朗讀教材,落實在書上。

3、介紹都江堰、鄭國渠。

4、指導閱讀,了解商鞅的結局。討論:變法是成功還是失敗?

充分發(fā)言后,指出成與敗要看是否達到了目的。

過渡、引入

仔細看書,積極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并記下筆記。

認識是非善惡,明確我們今天的改革的意義和我們在改革中應該有的態(tài)

課堂小結學生自己小結培養(yǎng)綜合、概括的能力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2)

老子: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道德經》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辯證法思想)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互相轉化。

2.百家爭鳴:

儒家:孟子、“民貴”“君輕”?!?孟子》荀子,人定勝天?!盾髯印?/p>

兵家:孫武(春秋)知己知彼者,百戰(zhàn)不殆。《孫子兵法》;孫臏(戰(zhàn)國)戰(zhàn)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

3.出現(xiàn)原因: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生產力的飛速發(fā)展促進了商業(yè)繁榮和城鎮(zhèn)興盛,傳統(tǒng)的社會秩序受到猛烈沖擊。在各國競相改革的風潮中,擁有文化知識的士人四處游說、講學,極大地開闊了視野,促使了他們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社會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別的代表人物,對各種問題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涌現(xiàn)出一批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的學術大師,形成了思想領域中百家爭鳴的局面。

4.韓非的法家思想在戰(zhàn)國時期最有用:戰(zhàn)國時期,我國處于奴隸制進一步崩潰和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變革時期。在這種形勢下,韓非子提出的歷史是向前發(fā)展的,后必勝今;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法治”等思想符合當時歷史發(fā)展趨勢,又符合封建統(tǒng)治者建立中央集權的需要。秦統(tǒng)一前后的許多措施,就是韓非子理論的應用和發(fā)展。

1.秦的統(tǒng)一: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zhàn)。六國無力抵御秦國的攻勢。

2.秦統(tǒng)一背景:⑴戰(zhàn)國以來,統(tǒng)一成為大勢所趨。⑵商鞅變法以后,秦國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統(tǒng)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⑶秦采用了有效的軍事策略——連橫破了六國的合縱。長平之戰(zhàn)后六國再無力抵御秦的攻勢。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3.公元前230—2,嬴政先后兼并韓趙魏楚燕齊。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都咸陽。

4.措施:⑴政治上,創(chuàng)立中央集權制,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總攬一切大權;中央設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司法、軍事;地方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⑵經濟上,統(tǒng)一車輛形制;統(tǒng)一貨幣;⑶思想文化上,統(tǒng)一文字;統(tǒng)一度量衡;焚書坑儒。⑷軍事上,派蒙恬北擊匈奴,修萬里長城;開發(fā)江南,興修靈渠。(三公九卿制。車同軌,書同文。小篆—隸書。秦半兩錢(圓形方孔錢)。秦長城,連接秦趙燕城墻形成,東到遼東,西到臨洮。)

5.秦疆域: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

6.秦統(tǒng)一意義:⑴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zhàn)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將中國歷史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⑵秦統(tǒng)一后,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huán)境從事生產。⑶秦王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強了各地區(qū)的經濟、文化聯(lián)系,這些措施沿襲了兩千多年,為我國的長期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1.秦的暴政:修建豪華的宮殿和巨大的驪山陵墓;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萬的農民脫離農業(yè)生產,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秦朝的賦稅也很重,農民要把收獲的三分之二上繳國家。刑法殘酷,秦二世統(tǒng)治更加殘暴。

公元前2夏,陳勝吳廣大澤鄉(xiāng)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陳建立張楚政權,后失敗。意義:陳勝吳廣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鼓舞著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tǒng)治。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tǒng)治。

(2)項羽領導的農民軍:公元前2,項羽巨鹿之戰(zhàn)。(3)劉邦領導的農民軍:劉邦攻取咸陽,秦朝滅亡。

楚漢之爭:公元前206—2,劉邦獲勝,劉邦建立漢朝,劉邦就是漢高祖,都長安(西京)。史稱西漢。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3)

[新課導入]

看到同學們一張張可愛的笑臉,老師真想用一個小游戲來測測大家。(小蜜峰游戲)抓住他人的同學請舉手,這些同學反應迅速、思維敏捷,十年二十年后一定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被抓住的同學請舉手,你們一定是善于合作、敢于吃苦、樂于奉獻的好孩子,將來一定能成為社會的領軍人物!今天,我們就穿越時空,來到兩千多年前的漢朝,看看那時的領軍人物是如何做的。

[新課學習]

自讀文本 梳理知識

1.文景之治

(1)背景:西漢初年,經濟 。

(2)措施:漢高祖和后繼者均注重吸取秦亡的教訓,減輕農民的 ;注重發(fā)展 ;提倡 ,以身作則;文景時期,重視 。

2.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

(1)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原因

A 客觀:漢初的休養(yǎng)生息帶來的經濟繁榮;

B 主觀:漢武帝 。

(2)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措施

A 政治上:接愛 的建議,實行 。

B 思想上:接受 的建議,實行 。

C 文化上:在 興辦 ,大力推行教育。

(3)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作用

使西漢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xiàn)了 ,開始進入 時期。

深層探究 合作交流

1.西漢初社會狀況怎樣?漢高祖、文帝景帝又是如何親力親為的?

2.漢武帝在政治、思想等方面是如何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

3.唇槍舌戰(zhàn):話說秦始皇和漢武帝!

展示提升 拓展延伸

學習漢朝,我們還得從秦朝說起。有人說秦始皇是迎祥祈福的阿拉丁神燈,卻有一位老人淚水汪汪地說他是充滿邪惡的潘多拉魔盒。(播放相關視頻)看過之后,相信同學們一定有話要說。(一組展示:分析秦的暴政和秦末戰(zhàn)爭)

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戰(zhàn)爭,西漢初該是什么樣的狀況?漢初的幾代皇帝又是如何做的呢?(二組展示:漢初經濟蕭條 漢高祖采取休養(yǎng)生息政策以及文景之治)

到漢武帝時期,他雄才大略,重用人才。(三組表演:漢武帝發(fā)現(xiàn)主父偃 董仲舒 衛(wèi)青)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主父偃給漢武帝提了什么建議呢?(四組圖解:推恩令)

? ? ? ? ?

為了加強思想控制,董仲舒也給漢武帝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建議。(五組表演;諸子百家覲見 儒家勝出)于是,就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還在長安興辦太學,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六組講解: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作用)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識記大澤鄉(xiāng)起義的時間、領導人

2、理解陳勝吳廣起義的歷史意義

3、培養(yǎng)用積極觀點和積極分析方法認識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4、學習因果分析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秦始皇,為鞏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課

2、通過分析秦的暴政和陳勝吳廣的關系,及陳勝吳廣的起義與秦滅亡的關系,學習因果關系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揭露秦的暴政,肯定和贊揚陳勝吳廣起義的首創(chuàng)精神及—暴政的歷史功績

2、認識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和人民群眾對歷史發(fā)展的推動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1、大澤鄉(xiāng)起義2、秦朝的滅亡

難點:1、秦朝暴政對農民起義的影響2、項羽劉邦反秦活動的作用

教學突破

秦始皇的暴政、秦二世的暴政是導致農民起義爆發(fā)的主要和根本原因,而陳勝吳廣起義又是導致秦朝滅亡的直接原因,因此,本課的重難點有著較大的內在聯(lián)系,要引導學生把握這些知識,最主要的是抓住其內在聯(lián)系,分析因果關系,串聯(lián)知識點,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準備:

教師:1、秦末農民起義動態(tài)圖課件2、秦暴政內容的課件

學生:1、收集“焚書坑儒”的有關史料2、收集陳勝吳廣的相關史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談話: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解了我國歷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建立,而這個國家的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了鞏固統(tǒng)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政治的、經濟的、也有思想文化的,而這個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卻成為引發(fā)農民起義的暴政之一。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進入今天的新課——陳勝吳廣起義。

2、講解:秦始皇是一位偉大的封建帝王,其在中國歷的功績不可抹滅,但是她有極其殘暴,政治上專制獨裁,經濟上橫征暴殮,而且還有嚴酷的刑罰,而最讓人痛心的莫過于“焚書”和“坑儒”。請學生代表講解自己收集的有關“焚書坑儒”的史料。

二、起義的原因

1、肯定學生收集的.史料,告訴學生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初衷,是為了鞏固在思想文化領域的統(tǒng)治,但結果去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破壞了人才。另外,秦始皇的暴政還體現(xiàn)在殘酷和剝削以及嚴酷的刑罰。

2、組織學生閱讀56頁有關秦始皇暴政的輔欄內容及相關圖片資料,深入理解秦暴政。

3、引導學生了解秦始皇死后,胡亥奪位且昏庸殘暴,可補充“指鹿為馬”的成語加深學生的認識。

三、大澤鄉(xiāng)起義

1、講述引導:秦二世的昏庸殘暴,加速了秦的滅亡,也是引發(fā)秦末農民起義的重要原因,而直接的原因卻是因為延誤軍期。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同學們閱讀57頁輔欄里的內容后就會知道大澤鄉(xiāng)起義是怎么爆發(fā)的了。

(在教師引導下閱讀教材,了解到陳勝吳廣本是秦軍隊中的小官,但是因天氣原因誤了軍期,無奈之下,揭竿而起。

2、出示秦末農民起義形勢圖的動態(tài)課件,講解: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起義,我國歷第一個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由此開始。(看課件學生了解時間地點)

3、指圖分析,告訴學生大澤鄉(xiāng)起義后,起義軍東征西戰(zhàn),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但是由于經驗不足,吳廣陳勝先后被害。陳勝吳廣犧牲后,農民起義繼續(xù)發(fā)展,其中以項羽劉邦領導的農民起義最為。

四、秦朝的滅亡

1、分析秦末農民起義形勢圖,告訴學生,繼陳勝吳廣之后,項羽和劉邦的隊伍逐漸強大,其中項羽率部在巨鹿殲滅秦軍主力,這就是歷的巨鹿之戰(zhàn)。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輔欄里的史料。

2、帶領學生齊讀最后一部分材料的內容。(明確秦朝滅亡的時間和標志,同時也理解到秦朝滅亡就是秦末農民起義的結果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5)

【課程標準】

以元謀人、北京人等早期人類為例,了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

【教學目標】

識記和理解:記住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生活的時代和地點;知道北京人的體質特征;了解他們使用的工具特征及獲取生活資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義。

能力與方法:通過識圖培養(yǎng)觀察能力;通過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養(yǎng)再造想象能力;通過比較北京人、猿類、現(xiàn)代人,幫助學生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學習歷史。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中華文明悠長的源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認識勞動在人進化中的作用,進行勞動觀點的教育;了解北京人與山頂洞人和生活環(huán)境,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北京人;難點:元謀人的地位、北京人身體不平衡、山頂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據。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一、導入新課

書上的導言,當科學考隊員,來考察一下我國境內早期人類的生活情況。要求學生初讀課文,觀察《我國境內早期人類活動地區(qū)圖》,設計考察的線路(按一定的時間順序)。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

學生閱讀課

積極參與設計考察線路,初步知道先后順序。

二、元謀人

要求學生看書,找出“為什么叫元謀人?(同時解決‘北京人’、藍田人等名的來歷)”“生活的年代與地域?”

考察:“作為科學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經是人了呢?”“元謀人的發(fā)現(xiàn),有何重要意義?”

教師小結。過渡:已經發(fā)掘的元謀人的遺存不多。接下來我們重點考察一下北京人。

學生閱讀,仔細研究,體驗一下考察的感覺。

過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看看從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環(huán)境、身體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問題:你認為有哪些條件(不)適宜人的生存?

比較體質特征(觀察真人比較)。

舊石器與天然石塊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觀察書上的石器,它們是用來做什么的?如何獲取食物?依據是什么?

怎么樣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種?使用火有何意義?

教師小結本目內容,說明:北京人遺址是遺存最豐富的遠古人類,于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遺產名錄。”

活動: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學生閱讀,先建立一個整體映像

然后分別進行考察(閱讀、觀察、分析、結論、發(fā)言等活動)。

增加學生的自豪感。

四、山頂洞人

大約二十萬年后,在北京人生活過的地方,又出現(xiàn)了一種進步得多的原始人類――這就是“山頂洞人”。

引導學生考察一下,山頂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進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歸納)。

比較北京人山頂洞人

生活年代

體質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用火

穿著

自然過渡,引起學生的興趣。

學生閱讀教材,填表比較

著重考察:怎么知道他們會人工取火?他們是如何鉆孔的?

五、收獲與疑問

我們今天的科考結束了,你有什么收獲呢?

還有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作為小結。

拓展思路。

六、練習

書后“學習測評”。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6)

【內容標準】

(1)講述開國大典的史實,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2)簡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道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主要內容;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體會人民當家作主的喜悅心情,理解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了解西藏解放的具體過程。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收集新中國成立的史料,學會收集和處理歷史住處的方法,課前指導學生收集有關國旗、國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成等小故事,采訪親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們把懼到的故事在課堂上進行講述,以渲染課堂氣氛,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更進一步地了解我們的祖國,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為國家的強盛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

【教學要點】

本節(jié)課要點: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召開

重點:《共同綱領》起到了國家臨時憲法的作用。

難點:國旗、國歌等國家標志的象征意義;人民政協(xié)的作用和職權。

【導入新課】

人民解放戰(zhàn)爭即將在全國取得勝利之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為建立新中國而進行的準備工作,開國大典有盛況,以及新中國建立后中國人民解放軍繼續(xù)進軍西北、中南、西南地區(qū),和平解放西藏的概況,本課內容有三目:“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召開”、“開國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三部分內容按時間順序排列,展現(xiàn)了建國前后這一時期歷史發(fā)展的基本過程。

【新課探究】

一、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召開

1、會議召開的歷史條件

(1)軍事上,三大戰(zhàn)役和渡江戰(zhàn)役勝利后,人民解放軍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并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追殲殘敵,中國大陸領土大部分已解放。(2)政治上,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人民反對獨裁統(tǒng)治的愛國運動空前高漲,反動政權喪失民心。(3)組織上,共產黨本著建立新民主主義聯(lián)合政府的一貫主張,積極籌備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召開,為建立新中國作重要的準備工作。

總之,會議召開的背景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勝利。會議目的,就是為新中國的建立做籌備工作。

2、會議的召開

1949年9月在北平召開,毛澤東主持大會并致開幕詞。

3、會議的主要內容

(1)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

(2)會議決定,新中國的國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北平為首都,改名北京,采用公歷紀年,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五星紅旗為國旗,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3)會議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等6人為副主席。

4、地位

《共同綱領》展示了一幅宏偉的建設藍圖,是新中國的建國綱領,在憲法制訂前具有臨時憲法作用。(要說明綱領之所以具有國家臨時憲法的作用是因為它規(guī)定了:新中國的國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全國性組織形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體制的組織形式,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政協(xié)全體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5、閱讀提示:會議召開當時由于人民解放戰(zhàn)爭尚在進行中,國民黨反動軍隊仍盤踞在部分地區(qū),在全國范圍內實行普選的條件還不成熟,因此,政協(xié)會議代行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請同學們參閱第 4 頁“政協(xié)會議會場”的相片,說明會場是設在北平中南海的懷仁堂,強調會議召開牽動著中國億萬人民的心和國際輿論的關注,因為這個莊嚴的會議將為新中國政權的建立作出重要的貢獻。

指導學生閱讀第 3 頁和第 4 頁兩段小字部分引導,他們得出結論:會議的召開是眾望所歸,出席人員是各黨各派,群賢畢至,既體現(xiàn)共產黨禮賢四方的號召力,也反映出席者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可以充分發(fā)揮政治協(xié)商的作用。

6、討論拓展

舊政協(xié)與新政協(xié)的區(qū)別:(1)時間:分別于1946年、1949年召開;(2)地點:分別在重慶、北平;(3)結果:舊政協(xié)確定了和平建國方針,但不久蔣介石撕毀協(xié)議,挑起內戰(zhàn);新政協(xié)圓滿完成了籌備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榮歷史使命,勝利閉幕。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7)

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光武中興、東漢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等基本史實。

過程與方法:

本課以多媒體課件為載體,通過問題設置、歷史情景再現(xiàn)、自學概括等多種方式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培養(yǎng)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不僅是西漢強盛的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他對于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對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具備初步的認識。

2.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

教學難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 教學用具

多媒體工具

4. 標簽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好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探究、合作學習。

(二)導入新課:

課件在以《大漢天子》主題曲《守業(yè)更比創(chuàng)業(yè)難》為背景音樂中開始。

師:為什么我們的華夏族會改稱“漢族”?為什么我們中國人被稱為“漢人”?我們的語言被稱作“漢語”?中國文字又被稱為“漢字”。

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實際上這一切都跟漢朝有密切關系,漢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高速發(fā)展期,政治穩(wěn)定,經濟繁榮,國際威望高。正因為漢朝的強大,不僅影響到世界,而且對中國后來的發(fā)展同樣影響深遠,因此,很多同中國有關的稱呼被冠以“漢”字而固定下來。)本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漢朝的強盛情況。

(三)講授新課:

1.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措施:

展示史料:

材料一:“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tǒng)也。”徐彥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統(tǒng)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為始﹐故言大一統(tǒng)也?!报D―《公羊傳·隱公元年》

材料二:“《春秋》所以大一統(tǒng)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报D―《漢書·王吉傳》

材料二:“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 董仲舒《天人三策》。

引出探究問題一:

你認為“大一統(tǒng)”的含義是什么?漢武帝在位時期如何實現(xiàn)漢朝的大一統(tǒng)的?

學生討論后發(fā)言,教師總結:

這里所說的“大一統(tǒng)”不僅僅指領土的統(tǒng)一,它還包括政治的清明、社會的安定、經濟的繁榮。

展示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視頻資料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8)

1.漢初恢復和發(fā)展經濟的措施?

漢初的漢高祖、文帝、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訓,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注重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文帝、景帝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誡百官關心農桑。提倡節(jié)儉,并以身作則。文景時期,重視以德化民,社會比較安定。

2.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措施:⑴政治上,頒布“推恩令”(主父偃),進一步削弱封國勢力;加強監(jiān)察制度,中央司隸校尉,地方十三州部。⑵思想上,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3)教育上:在長安舉辦太學,推行儒學教育,以儒家的五經為主要教材,儒家學說被確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tǒng)思想;(4)經濟上,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tǒng)一鑄五銖錢,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財政收入。(5)軍事上:漢武帝派衛(wèi)青、霍去病北擊匈奴,解除匈奴對西漢的威脅。(6)派大將衛(wèi)青、霍去病打敗匈奴,解除匈奴對西漢的威脅;派張騫出使西域,加強西漢與西域的交往,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影響:漢武帝出現(xiàn)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教育、軍事上大一統(tǒng)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權統(tǒng)治得到鞏固與加強,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1.治理黃河:漢武帝治理黃河,親臨治河工地;東漢明帝令水利專家王景治河。

2.農業(yè)進步:西漢的耕犁已安裝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歐洲早一千多年。西漢發(fā)明的新型播種工具耬車,大大加快了播種速度。

3.手工業(yè):漢代的絲織品已經使用提花機,能織出精美的花紋。東漢的南陽太守杜詩發(fā)明水排,利用水排鼓風冶鐵提高冶煉質量,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1.冒頓單于統(tǒng)一蒙古草原,建立強大的國家。匈奴的發(fā)展表現(xiàn):畜牧業(yè)發(fā)達;冶鐵業(yè)發(fā)展;學會了農耕。

(1)漢初國力弱,被迫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漠北戰(zhàn)役:

(2)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派衛(wèi)青、霍去病反擊匈奴:奪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qū);公元前1,衛(wèi)青擊潰匈奴主力,經過漠北戰(zhàn)役的沉重打擊,匈奴再也無力與西漢抗衡。

(3)漢元帝時期,匈奴呼韓邪單于請求和親,昭君出塞。呼韓邪單于和昭君,為漢匈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做出巨大的貢獻。

1. 張騫通西域:

(1)公元前138年,聯(lián)合大月氏夾擊匈奴。

(2)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設置西域都護,今新疆地區(qū)正式歸屬中央統(tǒng)轄的開始,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絲綢之路: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中亞、西亞——歐洲

3.東漢的班超73年出使西域,派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者訪問東漢,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首次直接交往。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9)

[知識與能力]

以教材中課文出現(xiàn)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中對學生應掌握知識的要求。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chuàng)、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批判地繼承秦始皇的道德、精神;

2、了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要求]

1、開動腦筋,解放思想,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觀點鮮明,論據充分,史論結合,有理有據;

3、不同觀點的交鋒要以理服人,要講究辯論的技巧。

[課時]1課時

[課型]活動課

[方式與方法]以討論為中心的綜合啟發(fā)式教學

[授課過程]活動:成語故事表演

【找一找】

1.從課文或參考書中找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成語故事,列出目錄。

2.選出你們最喜歡的一則成語故事。

【演一演】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

(1)寫故事稿。

(2)飾演故事中A、B、C……角。

(3)盡量想辦法準備一些輔助性的道具(注意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的生活習俗、服裝等,請參考課文插圖)。

2.各小組代表在全班擂臺賽上演講各自準備的成語故事。

【議一議】

1.談談你參與活動的感想。

2.從你飾演的人物的立場、角度談談對所演講的歷史故事的看法。

3.這則故事變?yōu)槌烧Z,流傳至今,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呢?

【評一評】各組最精彩的地方有哪些?(以鼓勵為主,讓所有的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10)

兩漢經濟的發(fā)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兩漢時期經濟發(fā)展為我國兩漢盛世奠定基礎。培養(yǎng)學生綜合歸納的能力;

使學生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作用與反作用有一個初步認識。

2、過程與方法

教學中用談話法,師生互動,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培養(yǎng)分析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兩漢是我國封建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期,這和兩漢四百年的政治統(tǒng)一、文化積累是分不開的。

[重點和難點]

加強集權的經濟措施是本課的重點子目。

如何正確分析認識兩漢時期經濟發(fā)展的原因是本課的一個難點。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以討論為中心的綜合啟發(fā)式教學

[授課過程]

一、教師可以導入框中的歌謠導入新課。

二、講述農耕技術的改進時,可分為三個方面講解:

1、農業(yè)成就:

漢武帝和東漢明帝時,兩次治理黃河;東漢明帝時派王景治理黃河。

2、絲織業(yè):漢朝絲織品已使用提花機。

3、冶鐵:杜詩發(fā)明水排,利用水利鼓風冶鐵,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對于這些,學生由于接觸太少,不易理解。

三、經濟措施:

1、漢武帝將地方的鹽鐵經營權、鑄幣權,收歸中央;中央統(tǒng)一鑄造發(fā)行五銖錢,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實現(xiàn)了經濟上的大一統(tǒng)。

2、西漢的都城長安和東漢的都城洛陽稱為東西二京,商業(yè)區(qū)叫市。

關于加強集權的經濟措施重點介紹漢武帝時將地方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tǒng)一鑄造五銖錢。關于兩漢商業(yè)的繁榮情況,可將重點放在介紹長安、洛陽的繁盛,包括城市的規(guī)模、布局、商業(yè)活動等方面??山Y合本課的活動與探究進行講解。

四、講完全課,教師可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三者間的關系,讓學生動手制作圖表展示。對兩漢經濟繁榮原因的分析。對于程度較好班級,可鼓勵學生自由討論回答,對于程度較差的班級,教師應提示、啟發(fā),引導其回答,最后進行小結。

五、作業(yè):課后習題

附:板書設計

一、農業(yè)成就:

1、漢武帝和東漢明帝時,兩次治理黃河;

2、東漢明帝時派王景治理黃河。

二、絲織業(yè):漢朝使用提花機。

三、冶鐵:杜詩發(fā)明水排,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四、經濟措施:

1、漢武帝將鹽鐵經營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tǒng)鑄五銖錢,實現(xiàn)了經濟上的大一統(tǒng)。

2、西漢的都城長安和東漢的都城洛陽稱為東西二京,商業(yè)區(qū)叫市。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歷史基礎知識。

2.過程與方法

利用視頻、圖片、文字資料等各種歷史資料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是學生認識到中國是遠古人類的發(fā)源地之一,為人類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元謀人、北京人的特點。

【教學難點】

內容距今久遠,只有依據考古發(fā)掘成果進行科學推斷并結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課的基本內容。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視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自從有了人類,就開始了人類歷史。人類社會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發(fā)展過程,那么,最早的人類產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人類的奧秘。

二、新課學習

(一)元謀人

教師:俗話說的好,樹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那么,同樣道理,我們人類的老祖先是怎樣出現(xiàn)在地球上的呢?關于人類的出現(xiàn)你知道有哪些說法嗎?

學生:中國有女媧摶土造人說。

學生:西方有上帝造人說。

多媒體展示

教師:無論中國還是西方的神話有一個共同的觀點,人是神創(chuàng)造的。我們人類果真是“神”創(chuàng)造的的嗎?那么我們人類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們來看一組圖片。(多媒體展示)

(多媒體展示祖國境內遠古人類遺址圖)

教師:元謀人產生的時間在什么時候?

學生: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教師:考古學家在哪里發(fā)現(xiàn)的元謀人足跡。

學生:云南元謀縣

教師:那元謀人的生產生活情況怎么樣?

學生:會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教師:元謀人的社會地位如何?

學生: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教師:早在1965年5月1日,新中國的科學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謀縣發(fā)現(xiàn)兩顆牙齒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經科學家鑒定,這是遠古人類的遺物,距今約有170萬年,我們稱他們?yōu)樵\人(多媒體展示)

北京人的發(fā)現(xiàn)

教師:北京人遺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遺址堆積層厚40多米,遺址最先于1921年被發(fā)現(xiàn),后來人類學家根據在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3枚牙齒,將活動在這里的古人類命名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12)

導入新課

“結合史料(課本)能總結出“開元之治”原因者,將獲得大唐開元盛世游的機會?!?/p>

什么是開元之治?

武則天后,唐朝政局一度動蕩,唐玄宗勵精圖治,政治局面為之一新,歷稱之為“開元之治”。

開元是唐朝哪個皇帝的年號?

出示唐玄宗畫像

提起唐玄宗,同學們能翻譯出這句話嗎?

玄宗少歷民間身經迍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親庶政”

(因為唐玄宗少年時在老百姓中間生活過,經歷了很多磨難,所以剛即位時,很懂得體諒老百姓的疾苦,很多涉及老百姓的政務,都親自辦理)

由此導入新課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的良好局面.

講授新課

為了開創(chuàng)繁榮昌盛的景象,唐玄宗具體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一、政治上(開元之治):

即位后,勵精圖治,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

②重視;

③崇尚節(jié)儉,命人燒毀珠玉錦繡,表示的決心。這些措施,使開元年間政局為之一新,史稱“”。

二、經濟上⑴農業(yè):

觀察、比較,分析出曲轅犁的優(yōu)點。(省力;翻土塊,相當完善。)

觀察、想象,分析出筒車比以往灌溉工具先進的地方,(水力代替了人力)聽講理解形成認識:筒車是一種利用水力轉動的灌溉工具,用竹或木制成一個大型立輪,由一個橫軸架起,可以自由轉動,輪的周圍斜裝上許多竹筒,把轉輪安置在溪流上,受水流沖擊,自行旋轉不已。

觀看”開元盛世’從西域引進的蔬菜品種、陸羽《茶經》圖片,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開元盛世’農業(yè)特點

①興修工程;

②農作物種植上: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品種增多、之風盛行;③農具改進:唐朝時發(fā)明了新的生產工具和;

④抗拒天災的能力增強。

⑵商業(yè)方面:

觀看長安平面圖,引導學生了解”開元盛世’商業(yè)特點

1)明確當時唐朝繁華的都市有。

2)長安城的布局:城內分為和(長安城中的坊和市分別指和。)

3)唐代的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個的大都市

⑶手工業(yè):

觀看“唐畫中身著絲綢服裝的婦女形象”、“唐朝陶瓷”、“唐三彩”,引導學生了解”開元盛世’手工業(yè)特點

①絲織業(yè)花色品種多,技術高;

②陶瓷業(yè):代表作有越窯、邢窯和(最的)。

老師歸納:開元之治是唐朝鼎盛的時期,也是我國封建社會少有的經濟繁榮和文化昌盛的時期。

明末清初的學者王夫之比較了歷代盛世之后說:“開元之盛,漢、宋莫及矣。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歷稱為“開元盛世”。

這里一定要注意:在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

因為在唐玄宗統(tǒng)治中后期,,由于寵愛楊貴妃,重用奸臣,后來爆發(fā)了安史之亂。而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我們已經知道在統(tǒng)治前期,為了取得良好的統(tǒng)治局面,唐玄宗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重用人才,發(fā)展生產,提倡節(jié)儉

但是開元盛世的取得是玄宗一人的功勞嗎?哪些方面促進了開元盛世?

1、唐玄宗的努力

2、隋文帝、唐太宗、武則天奠定的基礎

3、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

4、中外及各民族間的交流

課堂小結:

一、開元之治

唐玄宗前期的統(tǒng)治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yè)的新氣象

2、手工業(yè)的成就

3、商業(yè)城市的發(fā)展

布置作業(yè)

課后“練一練”及“活動與探究”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13)

1.記住遠古傳說中的重要人物,記住漢族的前身和中華人文始祖。理解傳說與史實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理解“禪讓”的含義與實質。

2.培養(yǎng)傳說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以傳說應正歷史的基本方法。

3.了解華夏族形成的歷史,培養(yǎng)崇敬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為代表的遠古居民的優(yōu)秀品行,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體驗大禹治水的艱辛并了解其業(yè)績,體會人生的價值。

1.炎帝,黃帝與華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傳說。

2.傳說與史實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部落及部落聯(lián)盟的構成和實質,“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獨立預習,敢于表達,學會聆聽,合作討論。

一、自主檢測:

.1、遠古時,我國大地上分布著許多部落。相傳,在黃河流域的___和___領導的兩個部落十分有名。在東方,____領導的部落力量很大。

2、___戰(zhàn)勝___以后,兩部落結成聯(lián)盟,在黃河流域生活、繁衍,并不斷融合鄰近的部落,構成后來___族的主干。

3、華夏族尊奉的祖先是___和___。

4、黃帝以后很久,相繼接替擔任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是___、___、____,他們都是經過民主推選實現(xiàn)的,在歷這一制度被稱為“____”。其中在治水的過程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是___。

1、我國的遠古傳說為我們了解原始農耕時代的歷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2、禪讓的實質是什么?

3、大禹治水的故事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A.制作耒耜,教民耕種B.嘗百草,尋藥物C.創(chuàng)制歷法D.發(fā)明陶器

4.“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chuàng)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惟有我先?!睂O中山先生的這首詩歌頌的是()

8閱讀下列材料,正確回答問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____《禮記?禮運篇》

(1)《禮記》中這段材料講的是什么社會時期的情況?

(2)“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什么意思?這種辦法歷史叫什么?

(3)舉例說明當時是怎樣“選賢與能“的?

(4)“賢”與“能”具體指什么樣的品質??

自覺預習,獨立完成。

有疑惑一定要記下來。

小組討論完成,并展示按照老師的要求,分組展示,(可以抽取一三五組到黑板前展示本組的學習成果。二四六組準備評價,不參加展示的同學應認真傾聽或認真觀察展示情況,隨時準備補充或更正,2、展示完畢后,進行互評(可以生生互評,組組互評,也可以師生共評。)

獨立完成,老師點評。

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14)

知識與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青銅制造業(yè)的基本史實和特點,知道著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發(fā)現(xiàn)的基本史實和影響,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點,培養(yǎng)觀察、想象、歸納概括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閱讀《相關史事》內容,識讀《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銘文》《刻有文字的甲骨》《甲骨文字形舉例》等圖表,了解史實,思考夏、商、西周時期青銅制造業(yè)的特點和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認識、理解夏、商、西周時期高度發(fā)達的文明,明確中華民族文明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強大生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重點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甲骨文。

難點

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CBA總冠軍獎杯,是一尊極具中國文化精髓的獎杯——中國籃球至尊鼎。鼎重約10千克,高45厘米,底座為邊長22厘米的正方形,底座正面刻有“中國籃球至尊鼎”和“CBA聯(lián)賽總冠軍牟作云杯”字樣。這座獎杯是仿造青銅器小臣缶方鼎模型而造的。CBA總冠軍的獎杯為什么選用鼎的造型?這有什么重要意義嗎?古代的青銅禮器有哪些作用和用途呢?讓我們進入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來一探究竟吧。

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教師:閱讀教材第25頁青銅器的高超工藝一目中第一段內容,概括出青銅器在我國的發(fā)展歷程。

學生:我國在黃河流域多個遺址出土了距今5 000-4 000年的銅器,商朝以后數(shù)量增加,種類逐漸豐富,制作工藝高超。

圖片展示

教師:結合教材第26頁青銅器的高超工藝一目中第二段內容歸納總結出青銅器制造業(yè)的特點。

學生討論后總結回答:規(guī)模大,工藝精美,品種繁多,應用普遍。

教師:猜一猜圖中兩個青銅器的用途是什么?

學生:祭祀、酒具等。

教師:青銅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其功能由食器發(fā)展到禮器,成為王公貴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禮器的類型和數(shù)量反映了貴族權力的大小和嚴格的等級界限。比如天子是九鼎八簋,諸侯為七鼎六簋,卿大夫為五鼎四簋等。

教師過渡:青銅器的高超工藝,顯示了夏、商、西周時期人民的智慧,而同一時期燦爛文明的代表之一甲骨文更是影響深遠。那么,甲骨文記事的內容有哪些?有何重要的意義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甲骨文的歷史吧!

二、甲骨文記事

就目前的考古學成就來看,我們今天的漢字源于商代的一種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顧名思義,叫做甲骨文。先來看兩幅圖片:

【問題探究】

1.甲骨文是在哪里出土的?

2.甲骨文是怎樣被發(fā)現(xiàn)的?

3.甲骨文記載了什么內容?

4.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

學生小組討論,選派代表回答:

第一小組:發(fā)現(xiàn)地點有河南安陽的殷墟、陜西、山東等地。

第二小組: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之旅——一片甲骨驚天下。學生補充發(fā)現(xiàn)甲骨文的故事:1899年,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一座大宅院里,年過半百的王懿榮生病了去看中醫(yī),在老中醫(yī)開的藥方中發(fā)現(xiàn)了一味“龍骨”,上面刻著符號,尋常未見。接下來,王懿榮多方努力,收購“龍骨”達1 500余片,并對“龍骨”進行了反復推敲、排比、拼合,深厚的金石功底讓他很快了解到這些“龍骨”是龜甲和獸骨,上面的符號是用刀刻上的文字,裂紋則是高溫灼燒所致。最后,王懿榮確認這些甲骨上所刻的符號確屬一種文字,是我們祖先創(chuàng)造的早于先秦時代青銅器上的文字。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轟動了整個世界。而王懿榮不僅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鑒識、收藏了甲骨文,而且也是第一個將其時代斷為商代,使蒙塵3 000多年的甲骨文字免于湮沒,更避免了“人吞商史”的鬧劇。

(教師補充:目前發(fā)現(xiàn)了商代有字甲骨約15萬片,已經識別的有1 500個以上)

第三小組:要知道甲骨文的內容,首先必須了解商代貴族王室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占卜。王室貴族遇事無論大小,一定要占卜定吉兇,再按占卜的結果安排活動。包括祭祀、戰(zhàn)爭、農業(yè)、狩獵、畜牧業(yè)、數(shù)字、地理、官制、刑法等,還有醫(yī)藥、氣象、天文歷法等方面的內容。甲骨文涉及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記載的內容十分豐富。

第四小組:甲骨文發(fā)現(xiàn)的重大意義,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王朝的活動和商朝的政治、經濟情況,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重要價值。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教師引導:甲骨文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fā)展的關鍵形態(tài)?,F(xiàn)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那么甲骨文的造字有何特點?它對今天的漢字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1.猜字游戲

下面我們進行猜字游戲:你認識這些甲骨文嗎?它們是今天的哪些漢字?出示甲骨文十二生肖。(答案依次為:牛、蛇、鼠、兔、羊、豬、狗、猴、虎、雞、龍、馬)

學生活動:大顯身手,你能寫出下列甲骨文對應的漢字嗎?(答案依次為:人、牛、水、日、上、下、明、射)

2.造字特點

教師引導:甲骨文使用的造字方法是什么?學生: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等。依次用圖片呈現(xiàn)其造字特點。

本意是上衣,字形象一件上衣,最上端是衣領,兩側開口的地方是衣袖,下端是衣服的下擺,古代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本意是細看、觀察,字形是一只眼睛在仔細觀察一棵樹。

一個人在樹下休息,本意是休息,后來引申為停止、不要等意。

一個人站在大盆里,身上還滴著水,顯然是在洗澡。此圖后變成左形(水)右聲(谷)的形聲字。

教師總結

(1)象形: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圖形、線條把物體的外形特征勾畫出來。甲骨文中約40%是象形字。

(2)指事:在象形的基礎上添加一定的符號構成新字,用以表達比較抽象的概念,反映無形可象的比較復雜的事物,這類字在甲骨文中也不少。

(3)會意:會意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結合起來表示新的意義。

(4)形聲:形聲最為進步,用聲符來注音,用一個字表示類別,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現(xiàn)代漢字很多都是形聲字。

3.歷史地位

教師提問:甲骨文在文字發(fā)展史上有怎樣的地位?

學生回答: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很多字體至今仍在使用,是漢字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

本課是專門的文化史課,著重為我們介紹商文化的典型代表——青銅器和甲骨文。青銅器和甲骨文是商周時期中華文明的瑰寶,我們以此探究中華早期文明的源頭,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領略祖先的聰明才華,我們將繼續(xù)探索發(fā)現(xiàn)之旅,更好地弘揚傳統(tǒng)文化。

相關推薦

  • 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課件 小學數(shù)學是后面幾個階段數(shù)學的基礎,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為了讓學生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案是老師良好教學工作的基礎,撰寫教案必不可少!那么,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讓自己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有一定的深度呢?小編花時間特意編輯了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課件,強烈建議你能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分數(shù)與除法:理解分數(shù)與除法的...
    2024-03-25 閱讀全文
  • 五年級上冊課件9篇 編輯整理了一篇關于“五年級上冊課件”的文章,快來看看吧。教案課件既關系到教學步驟,也關系到教學的課程標準,每位老師都應該認真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精心準備的教案和課件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會持續(xù)更新網站,為您提供更多相關內容和服務!...
    2024-01-29 閱讀全文
  • 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 為了提供給您優(yōu)質的閱讀體驗,幼兒教師教育網特地準備了“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教師必須為每一節(jié)課備好教案課件,每一位教師都需精心備課。教案無疑是實現(xiàn)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目標的有力手段。讓我們共享這個有益的資訊,讓彼此的關系更加緊密吧!...
    2023-10-04 閱讀全文
  • 五年級科學上冊課件 編輯花費了不少時間搜集整理了“五年級科學上冊課件”的相關內容。老師每一堂課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學課件,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寫好教案課件,可以防止老師漏報重點內容。歡迎您閱讀本文并給予您的意見和建議!...
    2024-08-08 閱讀全文
  • 五年級英語上冊課件 找到了有關“五年級英語上冊課件”的好東西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我們希望這些技巧能夠讓您更好地應對壓力。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當中的一部分,寫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每天都在從事的事情。教案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科知識和發(fā)展全面能力的有效手段。...
    2023-08-05 閱讀全文

小學數(shù)學是后面幾個階段數(shù)學的基礎,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為了讓學生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案是老師良好教學工作的基礎,撰寫教案必不可少!那么,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讓自己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有一定的深度呢?小編花時間特意編輯了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課件,強烈建議你能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分數(shù)與除法:理解分數(shù)與除法的...

2024-03-25 閱讀全文

編輯整理了一篇關于“五年級上冊課件”的文章,快來看看吧。教案課件既關系到教學步驟,也關系到教學的課程標準,每位老師都應該認真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精心準備的教案和課件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會持續(xù)更新網站,為您提供更多相關內容和服務!...

2024-01-29 閱讀全文

為了提供給您優(yōu)質的閱讀體驗,幼兒教師教育網特地準備了“五年級上冊美術課件”。教師必須為每一節(jié)課備好教案課件,每一位教師都需精心備課。教案無疑是實現(xiàn)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目標的有力手段。讓我們共享這個有益的資訊,讓彼此的關系更加緊密吧!...

2023-10-04 閱讀全文

編輯花費了不少時間搜集整理了“五年級科學上冊課件”的相關內容。老師每一堂課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學課件,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寫好教案課件,可以防止老師漏報重點內容。歡迎您閱讀本文并給予您的意見和建議!...

2024-08-08 閱讀全文

找到了有關“五年級英語上冊課件”的好東西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我們希望這些技巧能夠讓您更好地應對壓力。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當中的一部分,寫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每天都在從事的事情。教案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科知識和發(fā)展全面能力的有效手段。...

2023-08-0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