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小游戲幫助孩子認識紅黃藍

發(fā)布時間:2022-02-03 育兒小游戲 裝飾餐桌小游戲 小朋友互動小游戲

興趣是一種非智力因素,卻是發(fā)展幼兒智力的重要條件,是幼兒求知的動力,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如何培養(yǎng)幼兒美術興趣呢?

1.幼兒從美術的角度觀察周圍事物

觀察是進行美術活動的源泉,只有通過觀察才能在人的頭腦中形成表象,為美術活動積累素材。小班初期的孩子,他們喜愛的是繪畫的過程,對于畫什么并不感興趣。所以經(jīng)常帶他們參觀,引導他們觀察花草樹木的形狀、色彩等,引發(fā)他們對周圍事物觀察的興趣。

2.通過手工活動,激發(fā)幼兒美術興趣(wWw.Fz76.CoM 工作計劃之家)

小班幼兒年齡小,手部肌肉尚未發(fā)育完善,手的動作很不協(xié)調,但對動手的活動比較感興趣。如在紙上畫了一個花瓶,準備了紅、黃、藍、綠、橙等顏色的舊掛歷紙條,讓幼兒把各種顏色的紙條撕成片狀粘貼在花瓶上,然后把作品粘貼在墻上,便成了一間萬花爭艷的“花店”。

3.通過色彩游戲,培養(yǎng)幼兒興趣

幼兒對色彩有興趣,在玩顏色的過程中,使他們認識了紅、黃、藍、綠、黑、白色,再和他們在環(huán)境中尋找各種顏色,初步培養(yǎng)他們對色彩的欣賞能力。如老師在一張大白紙的中間印上手印,然后讓幼兒將手蘸上喜歡的顏色,印在老師的大手印周圍,貼在墻上。

在此基礎上,讓幼兒隨心所欲地將現(xiàn)實與想象的東西繪制出來,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充分調動孩子們在繪畫活動中的主觀能動作用,教學效果便顯著提高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好書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好書“人啊,認識你自己!”這是一句古老的神訓,字面意思很簡單,但內涵可深了去了。不過,對孩子來說不需要想那么深,認識自己,就從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吧!

《小眼睛大發(fā)現(xiàn)》系列叢書中有一本“人體”,對孩子就大有幫助。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身體都是這樣來的。

這本書先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介紹,由內而外、由淺入深地進行講解。皮膚和毛發(fā)的作用、血液與心臟的關系

肌肉與運動、身體的自我修復,這些看似復雜的知識,都配合著精美的圖片和簡短的說明,讓人很快認知和理解。

書中通過一些小貼士,把關于身體的趣事介紹給我們。

為什么要打哈欠?因為身體需要休息了。

為什么會有鼻涕和噴嚏?因為身體在抵抗異物入侵。

食物在身體里經(jīng)過漫長旅程,最終被吸引了能量,變成了糞便;身體還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你很多信息。這些有趣的知識通過簡單直觀的思考,會讓孩子留下深刻的記憶,成為他們一生受用的財富。

身體是父母最珍貴的禮物。讓孩子從小認知自己的身體,更好地保護和使用自己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啟蒙課。從這一課開始,孩子將會逐漸認識自己,認識這個神奇的世界。

2020幫助孩子認識自我——幼兒教育


孩子能否正確地認識自我、評估自我,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

我認為,幫助幼兒認識自我還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游戲時逐漸讓幼兒來分配角色、讓幼兒指導成人怎么玩,讓幼兒認識到自己也可以是“領導者”。

二、無論在什么時候,無論幼兒的想法多么怪異,成人都要先給予肯定,然后同幼兒一起分析、找出結果、判斷正誤。這樣就不會打消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并逐步增強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yǎng)幼兒開朗的性格。幼兒有了開朗的性格,就會愛說愛笑、不拘束、有自信。

四、成人要盡可能做幼兒的朋友,培養(yǎng)幼兒敢說話、愛說話的性格。家庭大事,盡可能讓幼兒參與討論,尤其是涉及幼兒的問題,應該從幼兒的正當權益和今后的發(fā)展考慮,多聽孩子意見,讓孩子認識到自己也是家庭的“小主人”。

孩子們樹立起了自我意識與自信心,就會認識到世界上只有一個“我”、“我很能干”、“我有很多優(yōu)點”、“我有很多朋友”、“我很快樂”這樣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小游戲幫助孩子打發(fā)等待時間


對4歲以內的孩子來說,等待是個難熬的過程。無論是去醫(yī)院、銀行,還是超市、餐廳等,都免不了經(jīng)歷長長的等待時間,如果父母能事先準備一些小游戲,也許孩子從中還能受益呢!

在餐廳:DIY加趣味

在菜還沒有上桌前,是寶寶最耐不住寂寞的時光,打發(fā)這段等待時間需要媽媽事先做些準備。

看照片認人:事先帶好全家人的照片,其中可以有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也可以是今天一同吃飯的小哥哥、小姐姐。媽媽邊指點著照片上的人,邊告訴寶寶現(xiàn)場是哪位。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1歲左右的寶寶。如果寶寶玩膩了這個游戲,也可以指著餐廳里的服務員或者陌生人問寶寶:“那是不是你的阿姨呢?”最后當然應告訴寶寶,她們不是自己家的阿姨。

快樂拓圖案:準備好一支筆和一張紙,把紙放在一枚硬幣、一把叉子或是凹凸不平的桌子上,讓寶寶拿著蠟筆拓下面的圖案。不一會兒,一張紙質的硬幣、叉子等不同的圖案出現(xiàn)在紙上了。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2歲左右的孩子。不過游戲玩畢,最好帶孩子洗手后再用餐。

制混合飲品:先點上兩杯飲料,最好是紅茶和牛奶,讓孩子用兩根吸管放進嘴里,一根通往牛奶,另一根通往紅茶,同時吸到的兩種飲料在寶寶的嘴里混合成了自制奶茶。

提示:這個游戲適宜于3~4歲的孩子。游戲會讓寂寞的寶寶感興趣的。不過,別讓孩子飲料喝得過多。

在醫(yī)院:簡單而不費力

孩子生病了,精神一般不會很好,所以準備游戲的原則是,簡單而不費力,不然反而容易增加孩子煩躁的情緒。

寶寶不見了:抱著寶寶的媽媽,突然問:“寶寶呢?寶寶怎么不見了?”一邊問一邊用目光掃過能看見的每個角落,甚至還可以在背包或者皮鞋里假裝找寶寶的蹤影。最后看著懷抱里的寶寶說:“??!你在這里!”

提示:這個簡單的小游戲,非常適合1歲左右的小寶寶,雖然游戲時可能會招來一些異樣的目光,但是只要能逗孩子樂,就沒有什么可以顧慮的。

投紙巾比賽:可以用兩張紙巾揉成小團,然后再準備一張紙或一本雜志,放在距離孩子幾十厘米的地方,看看寶寶能不能成功地將紙巾團扔到紙或雜志所在的區(qū)域內?;蛘吆秃⒆右黄鹜稊S,看誰投得準。

提示:這個游戲比較適合2歲左右的孩子。但是游戲結束后別忘了收起雜志和紙,并將紙巾團扔進垃圾箱。

猜在哪只手:如果寶寶因要打針而哭鬧,可以先問護士要個棉球,先把棉球放在一只手里,然后把手背到后面,變換著棉球所在的位置,最后讓寶寶猜棉球到底在哪只手上。也可以讓寶寶試著操作這個游戲,由你猜。

提示:這個游戲比較適合3歲左右的孩子。如果游戲中,棉球掉到地上,切忌別撿起來再玩,以免污染孩子的手。

在銀行:會安靜學記數(shù)

帶寶寶去銀行,常常要經(jīng)歷一個漫長而無聊的等待時間。此時媽媽需要準備的小游戲,不僅要培養(yǎng)孩子學會安靜,還要能幫助他了解一些簡單的數(shù)據(jù)。

使勁揉紙團:可以用一張銀行單據(jù),把它揉一揉,然后再給寶寶,讓他把紙團揉得更皺些。這個看似簡單的游戲,對小寶寶的吸引力會很大。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1歲左右的小寶寶。只需一張紙就行,多了就會造成浪費,游戲結束應及時將紙團扔進廢紙桶內。

回贈小秘密:媽媽可以輕聲地在孩子的耳邊說點什么,他一定會集中所有注意力去聽清楚媽媽的話,而且很快會“回贈”另外一個小秘密。小聲說話和聽話可以讓寶寶變得非常安靜而不吵鬧。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2歲左右的孩子。對于孩子而言,秘密對他們是最有吸引力的。如果在喧鬧的場所,那就更有意義了。

模仿填單據(jù):銀行有很多需要填寫的單據(jù),如果孩子已經(jīng)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和數(shù)字,那就可以讓他在相關空格里填上自己的名字和家里的電話,還可以照著媽媽寫的家庭住址填寫。

提示:這個游戲比較適合3~4歲的孩子。在模仿填單據(jù)時,可以讓他在一張紙上反復寫很多次,順便幫他記住這些重要的信息。

常識游戲:認識碗、勺


認識杯子

目 的

讓寶寶認識杯子,并學會用杯子喝水(奶),以培養(yǎng)寶寶的自理能力。

準 備

有圖案的小杯子,牛奶,字卡“杯子”“喝”。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將有漂亮圖案、兩邊帶把手的小杯子放在寶寶面前說:“寶寶,這是杯子?!辈⑴e起杯子念兒歌:“小杯子,舉起來,咕咚咕咚喝水了?!?/p>

(2) 訓練寶寶雙手扶杯喝水時,杯子里應少放些水,以免潑灑在寶寶的衣服上。

(3) 識字:杯子、喝。

建 議

(1) 平時讓寶寶少喝帶有刺激性的飲料,培養(yǎng)寶寶喝白開水的良好生活習慣。

(2) 為激發(fā)寶寶獨立用杯喝水(奶)的興趣,媽媽可與寶寶玩“干杯”游戲:媽媽舉一只杯子,寶寶舉一只杯子,碰杯后,讓寶寶模仿媽媽用杯子喝水。

認識碗、勺

目 的

讓寶寶認識碗、勺,培養(yǎng)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及自理能力。

準 備

木質或塑料碗,不銹鋼勺,少許食品,字卡“碗”“勺”“吃飯”。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進餐時,媽媽將碗和小勺擺放在寶寶面前:“寶寶坐好,開飯了?!辈⒅更c碗說:“這是碗,里面盛著粥?!比缓笈e起小勺:“來,寶寶張大嘴,用小勺吃粥?!?/p>

(2) 媽媽可將碗、勺與其他餐具擺放在一起,讓寶寶指點、辨認。

(3) 識字:碗、勺、吃飯。

建 議

(1) 進餐時,媽媽可為寶寶準備一套安全的碗和勺(如不銹鋼的),讓寶寶學習用勺獨立進餐。

(2) 應讓寶寶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如進餐前為寶寶戴上圍嘴,洗干凈手,不要讓寶寶一邊吃一邊玩,以免影響胃腸道的消化。

認識電話

目 的

讓寶寶認識電話,并會把手放在耳邊做打電話狀,同時會發(fā)“喂”的音。

準 備

電話或玩具電話,字卡“電話”。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來電話時,媽媽告訴寶寶:“來電話啦!寶寶接電話?!眿寢寧蛯殞毮闷鹪捦玻旁趯殞毝?,并提示寶寶發(fā)音:“喂!”

(2) 媽媽為寶寶準備一個玩具電話,和寶寶玩打電話游戲。

(3) 玩打電話游戲時,媽媽可說兒歌:“小電話,喂喂喂,小寶寶,你好呀!”

(4) 識字:電話。

認識“1”

目 的

發(fā)展寶寶的數(shù)概念。

準 備

水果、餅干、糖果若干,字卡“1”。

智慧媽媽教你玩

媽媽拿出1塊餅干或糖果,豎起食指告訴寶寶:“這是‘1’?!弊寣殞毮7逻@個動作,然后把食物給他,并再次豎起食指表示“1”。同時出示字卡,讓寶寶認識“1”,并加以鼓勵。

建 議

家長可根據(jù)寶寶的喜好(如有的寶寶對汽車、玩具感興趣,有的寶寶對筆、書畫感興趣),引導寶寶反復認識“1”。

小小游戲認識奇妙身體


孩子正一點點長大,他們便開始對自己的身體發(fā)生興趣,會產(chǎn)生許多有關身體內部活動的疑問。如果只是抽象地用語言或者借助圖片給孩子講解,孩子們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因為孩子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

以下為您介紹幾個相關的小實驗,您可以在家選用一些日用品,和您的孩子一起動手做一做,或許可以幫助你解答孩子提出的疑問,同時也能增進您和孩子間的那份默契。

永不休息的心臟

和孩子一起摸著胸口,在一定的時間內數(shù)心跳的次數(shù)并且記錄下來,然后和孩子一起比賽爬樓梯,再記錄此時心跳的次數(shù),和前次記錄作一比較,得出的結果是:心跳會隨運動的激烈程度而加快。取一只氣球注滿摻水的紅墨水,比作是充滿血液的心臟。氣球接口處用一脈管連接,比作與心臟相連的血管,脈管另一端用橡皮筋扎緊。然后讓孩子松開橡皮筋,氣球中的紅墨水便會流出,讓孩子知道心臟通過血管向身體各處輸送血液。在操作過程中您可以問問孩子:心臟里的血會流光嗎?心臟不停地跳動累不累?什么時候休息?并向孩子介紹血液在身體里從心臟流出,又回到心臟的原理。心臟是一直在跳動的,是永不休息的。

胃的工作

取一個透明的塑料袋,放入若干餅干、碎面包塊等,然后倒入飲料,將袋口用橡皮筋扎緊,比作是裝滿食物的胃。讓孩子用雙手揉捏擠壓塑料袋,并觀察袋中食物的變化,從而讓孩子了解胃的功能。您還可以和孩子討論:胃中的食物太多好不好?太少好不好?幫助孩子理解人需要正常適量地進食。

腸的吸收

取一可樂塑料空瓶,從瓶蓋的下端起至瓶底剪去一塊,變成船狀比作是腸的一段。在瓶的內壁墊上幾層紙巾,然后讓孩子將前一實驗中塑料袋內的食物存放在瓶中。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原來液體的食物變干了,水分被周圍紙巾吸收了。同時可以問孩子:如果一連幾天不大便會怎樣?讓孩子了解腸有吸收食物中的營養(yǎng)與水分的功能,如果幾天不大便,大便會變得又干又硬,影響健康。

舌的味覺區(qū)

準備一些糖水、鹽水、醋、辣醬、中藥(苦味),讓孩子自己在紙上畫舌頭形狀(可畫得大些)。然后分別把各種味道的調料,一一涂抹在舌尖、前兩側、后兩側、舌根處。讓孩子自己逐一嘗試,也可以對著鏡子涂抹。

特別的“照相機”

準備一面小鏡子和一架照相機。先讓孩子照鏡子仔細觀察自己的眼睛,問問孩子:眼睛里面和外面有什么?然后對照著照相機,讓孩子了解眼睛的功能:眼睛里的眼珠就好比是照相機的鏡頭,可以讓我們看到外面的東西。眼睛外面的眼瞼(眼皮)就好比是照相機的鏡頭蓋,以保護眼珠,不讓灰塵進入眼睛,還能讓眼睛休息。還可與孩子討論:如果眼睛看不見會怎樣?可以用布蒙上孩子的眼睛,讓孩子體驗眼睛看不見所帶來的不便。

氣味箱

準備幾個杯子,在每個杯子內倒入不同的常用調味品如:醬油、麻油、料酒、醋、花生醬等。蒙上孩子的眼睛,讓孩子逐一聞聞杯中放的是什么。

其實,有關認識人體器官的小實驗還有許多,以上選取的幾個小實驗,在實驗材料的收集和操作上都便于在家中進行,是一種很好的親子游戲哦!

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幾種親子游戲


方法1: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拼圖,拼圖的難度要逐漸增加。拼圖能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孩子在拼圖時,很容易投入,不知不覺中,能坐定的時間就長了,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長了。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拼圖時,要積極鼓勵孩子將圖拼完整,家長還可以把孩子拼好的圖裱框掛在家中,讓孩子體驗一下成就感。

方法2:爸爸媽媽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前,先向小朋友提出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聽,聽完故事后讓孩子回答問題。帶著問題聽故事,孩子會比較集中注意力,聽故事會格外仔細。

方法3: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可以經(jīng)常請孩子幫忙拿各類小東西,從一件到幾件不等,請孩子一次性完成。比如:“請你幫我拿一個梨、水果刀,還要紙巾和一些牙簽。”還可以經(jīng)常讓孩子向其他長輩傳話,“告訴你媽媽,記得上樓的時候去拿報紙?!闭Z句可以從簡短的過渡到長一些的。

方法4:給孩子準備一些CD和圖書畫面內容相配套的圖書,這種圖書是以聽磁帶為主,用圖片來加深理解,這種以聽、看為主的學習方法,對孩子將來的小學學習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要讓孩子做事專心致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爸爸媽媽需要長期努力的一項工作。培養(yǎng)兒童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體實施方法也不盡相同。您可根據(jù)孩子專注力發(fā)展的特點,采取適當?shù)姆椒?,有計劃、有目的地訓練和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只要你采取科學的方法和態(tài)度,努力去做,一定會取得成功。

編者注:

幫助孩子建立社會認許行為


家長們時常抱怨,自己的孩子眼睛不看人,跟他說話沒回應,要么就是鸚鵡式對話;一個人拿著汽車直盯著轉動的車輪;雙手重復不停的搖晃著;孩子都明白去商場購物,但還是從商場拿著東西就往外跑,甚至還會出現(xiàn)收銀員要求他付款時,他從口袋里掏個空,然后伸手給收銀員來假裝付款;來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大發(fā)脾氣、緊張、焦慮不安,極難安撫……這些難以讓人接受的行為。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社會或團體認許的各種行為?我們的訓練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方面訓練兒童與人交往的基本行為,建立目光接觸,用言語回應人,學習主動與他人打招呼,引發(fā)他自行跟別人溝通,培養(yǎng)觀察并模仿他人方式活動……人的行為與其后果有關,很多社會行為,:如對自己名字作反應,向他人打招呼等都可以被強化而形成,人可以憑觀察外界事物或別人的行為作出模仿而學習,如:小明見老師稱贊小蘭跳繩做得好,小明為了受老師的表揚,就模仿小蘭跳繩的行為,從這個角度看,兒童不一定要親身經(jīng)歷才能學習,提醒兒童留意身旁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也是重要的學習。另一方面鼓勵兒童參與社交游戲,從中學習社交技巧,透過有趣的活動,兒童對外界有更深的認識,游戲也是協(xié)助兒童社會化的一種方式,如:通過扮演不同的職業(yè)角色(醫(yī)生、警察)或參與各種假想游戲,如“坐公交車”“購物”等,讓兒童對社會環(huán)境有更多的認識。帶著兒童參與群體活動,提供更多與人交往及模仿他人活動方式的機會,引導兒童輪候、聽從指示,幫助兒童學習遵守規(guī)則,與人合作及互相分享,另外,兒童明白規(guī)則要求,但不能遵守規(guī)則,那我們帶孩子外出活動,如:去商場購物、公園游玩,孩子可以實地認識并運用社會設施,遵守社會規(guī)則,讓他們理論與實踐相聯(lián)系。再一方面培養(yǎng)適當?shù)谋磉_情緒,察覺和區(qū)分情緒——接受情緒——用適當?shù)姆椒ū磉_情緒,這是兒童情緒的學習過程,孩子很多時候察覺不到情緒的變化,不會區(qū)分自己究竟是緊張還是高興,為什么會焦慮不安,因此,要教導兒童察覺和認識情緒,如:下雨不能去爬山,孩子因此而哭鬧,跟他說:媽媽答應了你去爬山,現(xiàn)在下雨了,不能去,你很不高興,所以大哭。我們必須代孩子表達他的感受,讓他慢慢察覺自己的情緒表現(xiàn)。當孩子出現(xiàn)情緒變化時,成人必須引導孩子明白,每一個人都有情緒反應,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成人須留心是否在不經(jīng)意間否定兒童的情緒,如:孩子剛與媽媽分開,感到不安,成人卻對他說:沒什么可怕的,不要哭。像這樣,如果大人都不能接受孩子的情緒,兒童變更難對自己的感覺作出肯定,兒童要用適當?shù)姆椒ū磉_情緒,如:不能傷害自己、別人或物品,假如兒童因特別高興而興奮得咬自己的手,大人要制止他

,并告訴他:我明白你此時非常高興,但你不能咬自己的手,你可以高興時,拍拍手,跳一跳。用一般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來表達情緒,也有利與促進社交能力的發(fā)展。

以上所述,社交訓練是復雜而漫長的,需要孩子、社會、家庭、學校全力配合,才能使我們孩子的各方面訓練得到良性發(fā)展。

相關推薦

  • 小班游戲認識紅綠黃三色 小班游戲認識紅綠黃三色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背景,活動目標,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幼兒認識紅黃綠三色,會看交通燈,懂得紅燈停,綠燈行,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
    2020-10-29 閱讀全文
  • 親子游戲幫助寶寶認識顏色 親子游戲幫助寶寶認識顏色 1、分水果 您提前準備紅色小桶和黃色水果筐,讓孩子把揀回來的水果分類放置,把紅色的水果放到紅色的桶里,黃色水果放在黃色的水果筐里。 講解:通過游戲促進孩子按色分類的能力,在這...
    2020-07-22 閱讀全文
  • 幫助孩子認識自我 我到一家幼兒園參觀,在一個班級里我看到一位老師站在門口,孩子們排著隊,老師指著掛在門框上的一個一個的小彩色袋子,說:“回家后,讓你的父母給你講一個故事,你把故事的名字放在這個彩色的袋子里,你再把故事講...
    2021-05-02 閱讀全文
  • 認識紅黃綠-托班游戲教案_幼兒園游戲 目標:1.認識紅黃綠,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動中找到與之對應的顏色,鞏固對顏 色的認識。 重點:目標1 難點:能找到對應顏色 一.引出活動 教師出示三張大圓,提問是什么顏色?重點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2020-04-24 閱讀全文
  • 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性別 把寶寶從幼兒園接回來,我忙著去做飯,讓寶寶自己去廁所小尿盆尿尿。 去客廳取東西時,看到寶寶站在小尿盆前面,將褲子褪到腳脖子處,兩只小手捏著小肚子下面的肉,肚子往前挺著,就那么嘩嘩地尿了。那尿一滴也沒怎...
    2022-03-05 閱讀全文

小班游戲認識紅綠黃三色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背景,活動目標,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幼兒認識紅黃綠三色,會看交通燈,懂得紅燈停,綠燈行,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

2020-10-29 閱讀全文

親子游戲幫助寶寶認識顏色 1、分水果 您提前準備紅色小桶和黃色水果筐,讓孩子把揀回來的水果分類放置,把紅色的水果放到紅色的桶里,黃色水果放在黃色的水果筐里。 講解:通過游戲促進孩子按色分類的能力,在這...

2020-07-22 閱讀全文

我到一家幼兒園參觀,在一個班級里我看到一位老師站在門口,孩子們排著隊,老師指著掛在門框上的一個一個的小彩色袋子,說:“回家后,讓你的父母給你講一個故事,你把故事的名字放在這個彩色的袋子里,你再把故事講...

2021-05-02 閱讀全文

目標:1.認識紅黃綠,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動中找到與之對應的顏色,鞏固對顏 色的認識。 重點:目標1 難點:能找到對應顏色 一.引出活動 教師出示三張大圓,提問是什么顏色?重點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2020-04-24 閱讀全文

把寶寶從幼兒園接回來,我忙著去做飯,讓寶寶自己去廁所小尿盆尿尿。 去客廳取東西時,看到寶寶站在小尿盆前面,將褲子褪到腳脖子處,兩只小手捏著小肚子下面的肉,肚子往前挺著,就那么嘩嘩地尿了。那尿一滴也沒怎...

2022-03-0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