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應對孩子“哭”三大誤區(qū)

發(fā)布時間:2021-12-14 幼兒園大活動方案 教育孩子筆記 怎樣教育孩子

孩子一哭,家長就頭疼,處理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有三大誤區(qū),家長是絕對不能犯的!否則,孩子有可能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或者成為小霸王!

誤區(qū)一:孩子一哭,就采取“冷處理”:不理會孩子,讓他自己停止哭泣

很多家長發(fā)現(xiàn)這招非常有用,孩子在自己面前哇哇大哭,只要家長不理他,或者走開,孩子馬上就不哭了,于是,每當孩子哭,家長就會走開,讓孩子自己擦干眼淚,認為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堅強,讓孩子學會獨立。如果孩子一哭,家長就跑過去,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依賴家長。

其實這是十分錯誤的,因為特別是年幼的孩子,表達能力不強,只能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哭,可能是他肚子餓了,可能是他生氣了,可能是他冷了……這些都是孩子給家長的信號,希望家長留意自己,如果家長此時對孩子的哭泣置之不理,那么就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直接影響他的身體發(fā)育和心理發(fā)展。為什么孩子看見家長不理會之后,就不再哭了呢?孩子是絕望了!他想:“我能夠告訴爸爸媽媽的,就只能用哭的方法了,我哭,我大哭!但爸爸媽媽還不理會我,我能有什么法子呢!我只能不哭了……”而且很多家長認為這樣做可以讓孩子變得堅強和獨立,其實學齡前的孩子都是十分依賴家長的,因為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發(fā)展都不完善,要求這么小的孩子堅強和獨立,實在是不應該!而且只有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和關注,滿足他們的合理需要,孩子才會變得堅強和獨立。

誤區(qū)二:不準孩子哭,因為哭是懦弱的表現(xiàn)

有些家長認為哭是懦弱的表現(xiàn),特別是對男孩子,認為男孩子就應該堅強,正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孩子一哭,就馬上制止,或者轉移他的注意力。

心理學認為,哭能很好地調節(jié)人的情緒,哭是最好的心理治療。而且,真的不哭就代表堅強了嗎?如果強忍情緒,壓抑下去,積累到一定程度,情緒是會爆發(fā)的,這樣對人的傷害是十分大的。而且孩子可能因為服從家長的權威,說不哭就不哭了,將難過的情緒壓抑到內心深處,但壓抑了情緒,并不表示情緒消失了,日積月累,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問題。

面對孩子的哭泣,家長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讓孩子哭出來,發(fā)泄情緒

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孩子大哭一場之后,情緒就會變得非常好,剛才還傷心欲絕,一會就又歡呼雀躍的了所以,面對孩子的哭鬧,媽媽不要擔心。但是,也不是說,孩子哭的時候,就不管他了,此時媽媽應該陪伴著孩子。如果媽媽這時的心情也不好,就什么都不用說,在旁邊陪著孩子就好,但是千萬別丟下孩子走開,千萬不要讓他忍著不哭,要他馬上恢復平靜。

在孩子哭時,多撫摸和擁抱孩子

在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媽媽和孩子在身體上的接觸,對緩解孩子的情緒,非常有幫助。比如孩子哭的時候,我們可以抱著孩子,還可以輕輕地撫摸或是輕拍他的后背……這樣的做法,會幫助孩子盡快化解不良情緒。

幫助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內心的感受

比如孩子因為媽媽不同意帶他去吃麥當勞而哭鬧的時候,媽媽可以說:“你現(xiàn)在一定很想去吃麥當勞,可是我們約定一周才能去一次,今天去不了,真遺憾,我也替你感到很傷心。”這樣幫孩子說出來,孩子心里就會感覺好受一些。或者可以鼓勵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說出為什么會不開心,為什么要哭,家長此時要耐心地傾聽,不要作太多的批評。逐漸地,他也能夠學會,用語言代替哭泣來表達情緒。

誤區(qū)三:孩子無理哭鬧,家長只好“妥協(xié)”

孩子纏著家長要買東西,家長不肯買,孩子就大哭大鬧,家長心疼,只能買給孩子,或者孩子故意在公眾場合大哭,家長看見周圍有這么多人,覺得不好意思,就向孩子“妥協(xié)”了。

對于孩子無理的哭泣取鬧,家長不應該縱容,否則他會變本加厲!以為哭是一個很好的手段,能夠逼著家長滿足自己的要求!第一次他試過奏效,他就會試第二次……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認為哭鬧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家長就越來越沒辦法了,而且對孩子的性格發(fā)展也十分不利。

所以當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家長應該“堅定立場”,并且告訴孩子:“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我說了不買就是不買!”,不能因為孩子的眼淚而心疼,更不應該因為面子而縱容孩子,要知道,這樣會對孩子的性格發(fā)展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孩子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小霸王!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家庭教育三大誤區(qū)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家庭教育三大誤區(qū)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孩子成長中出現(xiàn)的許多問題往往與家庭教育缺失有關。一些孩子雖然得到了父母物質上的溺愛,卻又陷入情感交流上的貧乏。我們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誤區(qū)?有何破解良方?

管吃管穿管不了“心病”“非職業(yè)”家長“無證上崗”

“吃好,穿好,上最好的學校”,這是王先生的教子經,也是大部分家長認同的教育方法。

這些家長認為,做一個好家長,就是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

河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翟紅娟老師認為這種教育方法有失偏頗,她說:“父母要明確自己的教育地位和責任,你不僅是孩子的保姆,還是第一任啟蒙老師?!币虼?,她建議家長在噓寒問暖之外,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

由于父母沒通過培訓便在家長這個“職位”上走馬上任,以致多數(shù)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有些家長對孩子太過溺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林女士的兒子在一所寄宿制學校讀初中,一個月回家一次。“我現(xiàn)在天天都在擔心他,一個人在外面有沒有吃飽穿暖?碰到什么困難沒有?”為此,林女士每天給兒子打一個電話。

有些家長則是對孩子的不良嗜好無能為力。孫女士自認是個失敗的媽媽,因為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卻連自己的兒子都教育不好。雖然戒網癮機構魚龍混雜,但教子無方的她只好病急亂投醫(yī),狠心把兒子送進一家戒網癮機構,希望通過強化體力勞動盡快把這棵長歪了的小“樹苗”扶正。

還有些家長是因為無法與孩子溝通而發(fā)愁。“每天都為了孩子忙乎,可孩子還是對我愛理不理?!奔议L辛苦,孩子卻不領情:“整天只知道問分分分,你最關心的是分,不是你孩子。”甚至有無奈的家長表示:“誰能幫我教育孩子?出多少錢都可以?!?/p>

“替不了”的爹媽“顧不上”的學校誰來補齊家庭教育短板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青少年時期性格、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此過程中,家長的作用又無可替代?!笔仪f市十五中班主任張麗表示,相同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在性格、交往、學習等多方面表現(xiàn)出較大差距,這跟父母的言談舉止和對子女的教育方法有很大關系,因此家長要高度重視家庭教育。石家莊市十五中教育處主任張壽明說:“家長不能把學校當成托兒所,把孩子送進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家長要多和老師溝通,及時根據(jù)孩子具體情況進行指導?!?/p>

“有些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落后,方法不夠科學,而學校又不可能替代家長?!睋?jù)翟紅娟老師介紹,為了解決家長不會教的問題,目前國內出現(xiàn)了各種形式的家長學校,專門為家長傳授教育知識。

翟紅娟說,家長學校一般有面授、網上家長學校、廣播家長學校、電視家長學校四種形式。有些家長學校還自編了教材,我省的省家長學校組織編寫的《家庭教育手冊》就是其中較完備的一套。

是否有必要上家長學校,家長學校的實際教學效果如何,是當前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對此,省家長學校張艷輝打了這樣一個比方:“孩子染上壞習慣就像生病一樣,剛發(fā)現(xiàn)癥狀時不去醫(yī)院診治,等到晚期就難辦了?!眳⒓舆^家長學校的一位家長對筆者說:“以前孩子總和我對著干,我對他不是打就是罵。聽老師講完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后,我試著和他交流了幾次,沒想到我們爺倆居然能心平氣和地談話了?!睋?jù)這位家長介紹,在家長學校,能得到教育專家權威指導,聽優(yōu)秀家長介紹經驗,還能和其他家長一起討論好的教育方法,很有針對性。

成人教育還是義務教育?家長學?!皧A縫求生”

教學方式形式各異,專業(yè)教材針對性強,可家長學校的發(fā)展卻并不像想象中那樣樂觀。據(jù)省家長學校張艷輝介紹,全省有1000萬中小學學生家長,但進入家長學校學習的只有1%左右。

根據(jù)相關文件,家長學校是“為提高家長素質和家庭教育水平而組織的成人教育機構,由教育行政部門主管,中小學、幼兒園主辦,校務委員會負責家長學校的管理”。屬于成人教育機構,卻脫胎于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注定家長學校在成人教育和義務教育之間有扯不清的淵源。身份不明,家長學校一“出生”便預示了其尷尬處境。

“根據(jù)義務教育全免政策規(guī)定,如果被界定為義務教育性質,那么家長學校絕對不能收一分錢。但實際上,家長學校的學員為家長也就是成年人,理應按照成人教育政策對待?!彪m然據(jù)有關規(guī)定,“家長學校的辦學經費,除主辦單位和主管部門下?lián)芡?,可不以營利為目的,收取少量的辦學經費,同時可籌措社會資金”,但目前資金壓力仍讓家長學校運營捉襟見肘。據(jù)家長學校有關負責人介紹,省家長學校中的廣播和電視部分由省財政撥款,但慈善機構承諾的慈善基金目前還沒到位。為了維持運營,學校向每位家長每年收取50元錢,包括一本教材、一年每周發(fā)行的家庭教育報、一張網絡課堂上網卡和一年8節(jié)課。然而就是和成本相當?shù)倪@50元錢,卻引發(fā)頗多爭議。個別家長抱怨:“教育孩子是學校的責任,教育不好就是老師的問題,怎么還讓我掏錢來學習?”

專業(yè)師資的匱乏也是家庭教育面臨的一大瓶頸。家長學校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各類高校中并未設置家庭教育專業(yè),從事家庭教育培訓工作的人員也多為教育心理學或教育學專業(yè)出身,家庭教育資格認定在國內也尚無統(tǒng)一標準。

家長和孩子相處的三大誤區(qū)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祖國的未來。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之人。但是教育孩子確實是一門藝術,怎樣正確地教育孩子、引導孩子,值得好好探討。

誤區(qū)一:等孩子上學后再好好教育

現(xiàn)在很多年輕的父母都有這樣一個觀點:孩子才三四歲,年齡還小,不懂事,現(xiàn)在就應讓他多玩玩,等孩子上學以后,再好好教育他吧。但是父母們不知道,在這一階段如果對孩子比較溺愛、袒護,就會使孩子變得任性、淘氣。從小沒有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以后要想改過來就比較困難。

誤區(qū)二:盲目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

現(xiàn)在,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廣泛的興趣愛好,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愛好班,如讓孩子學電子琴、學舞蹈、學奧數(shù)、學英語、學游泳等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很多家長可能是這樣想,反正我對孩子盡心了,能讓他學的都給他報了,至于學得怎么樣就看他自己了,將來他沒有學好也別怪父母沒給他提供這個條件。

誤區(qū)三:孩子該做的事父母包辦

很多的父母總是認為孩子年齡還小,許多事情他干不了,也干不好,有時候讓他來干還不夠給大人添亂的。但是做父母的可能不知道,大人的這種越俎代庖反而大大地延緩了孩子自立性的發(fā)展,也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傷害,極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專家指點:(張健全心理學專家)對于孩子的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一、生理遺傳的因素:

雖然我們現(xiàn)在還不知道遺傳因素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有多大影響,但是有影響是肯定的。因此,先天條件好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抓緊,不能因為先天條件好就放松對孩子的教育;先天條件不太好的,父母更要抓緊,利用后天的不斷彌補,讓孩子趕上來,只要父母努力,孩子一定會成才,這樣的事例也是很多的。

二、環(huán)境因素:

環(huán)境有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3個方面,其中家庭環(huán)境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這就要求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同時,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要做到在孩子面前言行一致。例如:有的父親教育孩子要好好學習,認真完成作業(yè),而自己卻從不看書看報,整天泡在麻將桌上。有這樣的父母,孩子怎么可能學好,當然也不排除有例外現(xiàn)象。

三、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

在這個問題上,應根據(jù)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給予他們不同的空間。6歲前,給孩子的空間不能太大,在這一時期,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還沒有形成,做家長的應從多方面指導教育,讓他從小就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孩子6歲后,隨著接觸社會的機會增多,逐漸形成了一些自我意識并在不斷加強,家長再用以前的老辦法就會受到孩子的反抗和抵制,有時甚至是極端的反抗。這時家長就應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出現(xiàn)。當孩子與家長的意見發(fā)生沖突的時候,應坐下來認真傾聽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說得有道理,就應按照孩子的意見辦;如果沒有道理,就應耐心地說服解釋,不能以大欺小、以大壓人。

四、獎罰要適度:

對于孩子的獎罰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就是一定要以正面鼓勵為主。對孩子的獎勵應占到80%,而懲罰最多只能占到20%。另外,獎罰也要根據(jù)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有所變化,8歲前可以物質獎勵為主,以后應以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辦法。

此外,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應達成一致,夫妻之間有矛盾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爭吵。另外,夫妻在共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能增加夫妻之間的感情,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司馬特說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然而,并不是每一個父母都會自動具備老師的資格。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掌握這門藝術必定需要艱苦的學習。這不僅意味著學習有關的方式方法,首先是要樹立與現(xiàn)代生活合拍的正確的教育觀。因此,作為父母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這不單是為了孩子也是為了自己。

另外,做父母的也要首先做好我們自己的事,照顧好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思想或未實現(xiàn)的愿望過多地壓在孩子身上,因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使命。

誤導孩子教育的4大誤區(qū)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問出這句話。有些媽媽們回答「寶貝,你是從媽媽肚子里來的」,有些媽媽們則回答「你是我們撿來的」。

后者的回答也許是一句玩笑話,卻傷害了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從小缺乏安全感。

當孩子問出這類問題時,意味著他已經有了淺顯的性認識。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們給孩子進行性教育了。

在給孩子做性教育的時候,家長們最常進入以下 4 個誤區(qū)。

誤區(qū) 1

性教育太早沒有用

有些家長會說:我的孩子還小,沒有必要講這些。

永遠不要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你家孩子太小。

其實,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有了性別意識。

性別教育也是性教育的一部分。

家長們在給孩子買東西,挑花樣、選顏色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在做性別教育。

所以,性教育,從 0 歲就已經開始了。

誤區(qū) 2

性教育容易導致性早熟

當孩子問起一些性問題時,有些家長羞于啟齒,刻意回避。

家長千萬別去回避這些問題,你不告訴他,他也會自己去找答案。

街頭巷尾充斥著大量的流產、墮胎廣告,孩子并沒有辨別信息真假的能力,這些信息很容易讓孩子迷失。

有些孩子則過早地出現(xiàn)了性行為,而家長則要承擔孩子發(fā)生性行為的后果。

掌握一些小技巧解答孩子的性問題,可以避免孩子發(fā)生錯誤行為。

誤區(qū) 3

孩子不問我不答

大部分家長不會主動和孩子聊起性的話題,總覺得這方面有些隱晦。

其實,在適當?shù)膱鼍?,給孩子進行性教育,孩子會印象更加深刻。比如:

當我們在給孩子清洗私處的時候,就可以主動聊起性器官的話題。當然,我們要想一想怎么和孩子說,孩子才能聽的懂。

這個時候,就可以告訴孩子哪些部位別人是不能觸碰的。

又或者當媽媽們來例假的時候,也可以和孩子聊一聊為什么要穿和孩子類似的紙(wei)尿 (sheng) 褲 (jin)。

誤區(qū) 4

性教育只能防性侵

如果,你認為性教育只能防性侵,很遺憾,你做錯了。

性教育,不僅能防性侵,還能教孩子怎么做人,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95 后的平均戀愛年齡已經提早到 12 歲左右。從這個數(shù)字可見,孩子們在初中甚至小學就會開始他們的戀愛生活。戀愛則容易刺激孩子們發(fā)生性關系。

如果性教育不及時跟上,等到孩子在性行為上受到了傷害再來教育恐怕為時已晚。

性教育,關乎孩子一生的幸福。

教會孩子愛惜自己的身體,保護自己尤為重要。

家長教育孩子常見的三大誤區(qū)


和一位家長聊天,談到自己家的兩個寶寶的教育,頗為苦惱,通過家長描述,我看到她與不少家長具有的共同問題,存在這樣幾個誤區(qū)。

誤區(qū)一:一味嘮叨訓斥,忽視行為訓練

這位家長把兒子一直放在爺爺奶奶家,一年級才接過來,突然發(fā)現(xiàn)孩子有很多缺點,實在不盡人意,其表現(xiàn)出的野蠻和任性,讓媽媽感到不可理喻,甚至在他人面前感到很難為情。媽媽看不慣,心里煩,于是開始嘮叨孩子,例如:“你看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你磨磨蹭蹭,什么時候能做好?”“你太沒有禮貌了,這都是誰教的,你覺得你這樣好嗎……”“你怎么這么對待你妹妹

,太沒有愛心了,你多大了!”“……”這種嘮叨接連不斷,甚至演變成謾罵和訓斥,結果卻是收效甚微。既強化了孩子的不良行為,又破壞了家庭的和諧氛圍,還導致孩子和父母關系緊張。事實上,想要改變孩子的不良言行,爸爸媽媽首先要閉上嘮叨的嘴巴,采用行為訓練的方式來改變孩子的行為模式。例如,妹妹在模特比賽中獲了獎,哥哥冷嘲熱諷:“有啥了不起?”家長不要訓斥他,而是把兒子喊到身邊,告訴他:“妹妹獲獎了,你要為妹妹高興,說說鼓勵祝賀的話,讓妹妹感到溫暖。如果你也進步了,妹妹也會同樣對待你?!倍螅埜绺缯嬲\地對妹妹說:“妹妹,你真棒,祝賀你!”妹妹也要有回應,接著把這個情境多練習幾遍,讓孩子知道這樣說是對的,以后要這樣對待妹妹。有了這種體驗,感受到友好的表達、有效的互動,孩子才會“重裝程序”,逐漸形成良性的行為模式。

誤區(qū)二:一味關注結果,忽視過程管理。

很多家長在管理孩子的時候,常常喜歡結果管理,而忽視了過程管理。所謂過程管理,就是在孩子做某事的過程中進行監(jiān)控,而不是出現(xiàn)不滿意的結果后再進行批評懲罰。例如孩子喜歡磨蹭,早晨從起床到吃飯要耽誤很長時間,家長很著急,通常會在孩子旁邊大聲警告:“今天不要磨蹭哈,你要是再磨蹭,等著!”家長說完這句話,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等到孩子又拖拖拉拉的時候,家長火冒三丈地開始訓斥孩子,孩子卻如同耳旁風,下次依然如故。其實,家長不如在孩子做的過程中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發(fā)出明確指令,讓孩子根據(jù)指令去做,提出的要求越細致越有利于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習慣,以刷牙為例,孩子平常喜歡邊刷邊玩,家長可以發(fā)出這些指令:“拿牙刷,擠牙膏,蓋子擰好,接水,開始刷……”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地指令,是為了讓孩子不走神不分心,去掉“多余動作”,明確完成一個動作的連貫性,不在無謂的事情上耽誤時間。再以寫作業(yè)為例,家長陪伴時要關注孩子的具體寫作業(yè)的內容,要求把每個字每一筆畫寫好,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培養(yǎng)了習慣,這是很好的過程管理。而不是忽視過程,等孩子作業(yè)寫完了再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孩子寫得不好,火冒三丈地撕了,讓孩子再重寫,不滿意,再撕。反反復復,雙方都很疲憊,收效甚微。

誤區(qū)三:一味拿孩子和別人比,忽視孩子優(yōu)點

我詢問這位家長:“你是不是經常說兒子這樣的話:你還沒有妹妹做得好……你看你妹妹……你妹妹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家長頻頻點頭,慚愧不已:“是的,我經常說,而且我們一家人也都經常說,把這些話掛在嘴邊?!蔽腋嬖V她,孩子最反感的家長言行之一,就是拿自己和別人比,尤其是拿別人的優(yōu)點和自己的缺點比,無論是兄弟姐妹還是同學朋友,家長的比較,目的是激勵和奮進,而孩子感受到的是否定,是嫌棄,是自己一無是處,所以他們通常用“不理睬”“裝不聽見”“爭吵辯解”來對抗家長的“軟刀子”。作為家長,一定注意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這一個,都各有所長,要拿著放大鏡尋找孩子的優(yōu)點,把優(yōu)點放大再放大,讓孩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這才是教育的成功。事實證明,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每個孩子在大人的嘴巴里長大,引導孩子客觀評價自己,勇于面對優(yōu)點不足,家長扮演支持者、鼓勵者的角色,孩子才會逐漸找到自信、找到自我,從而自主成長、自主發(fā)展。

相關推薦

  • 警惕誤區(qū):壓制孩子哭泣行為 孩子哭泣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很多家長在孩子哭鬧時,常常會想方設法控制孩子哭鬧的行為。但專家表示,壓制孩子哭的情緒,會導致孩子的情緒不能流動,對孩子情商的培養(yǎng)百害無一利。 小雯不小心摔了一跤,爬起...
    2021-03-22 閱讀全文
  • 家庭教育三大誤區(qū)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家庭教育三大誤區(qū)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孩子成長中出現(xiàn)的許多問題往往與家庭教育缺失有關。一些孩子雖然得到了父母物質上的溺愛,卻又陷入情感交流上的貧乏。我們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誤區(qū)?有何破...
    2021-04-27 閱讀全文
  • 家長和孩子相處的三大誤區(qū)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祖國的未來。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之人。但是教育孩子確實是一門藝術,怎樣正確地教育孩子、引導孩子,值得好好探討。 誤區(qū)一:等孩子上學后再好好教育...
    2021-12-30 閱讀全文
  • 誤導孩子教育的4大誤區(qū)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問出這句話。有些媽媽們回答「寶貝,你是從媽媽肚子里來的」,有些媽媽們則回答「你是我們撿來的」。 后者的回答也許是一句玩笑話,卻傷害了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從小缺乏安全感。 當孩子問出這類問...
    2021-01-12 閱讀全文
  • 家長教育孩子常見的三大誤區(qū) 和一位家長聊天,談到自己家的兩個寶寶的教育,頗為苦惱,通過家長描述,我看到她與不少家長具有的共同問題,存在這樣幾個誤區(qū)。 誤區(qū)一:一味嘮叨訓斥,忽視行為訓練 這位家長把兒子一直放在爺爺奶奶家,一年級才...
    2020-10-27 閱讀全文

孩子哭泣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很多家長在孩子哭鬧時,常常會想方設法控制孩子哭鬧的行為。但專家表示,壓制孩子哭的情緒,會導致孩子的情緒不能流動,對孩子情商的培養(yǎng)百害無一利。 小雯不小心摔了一跤,爬起...

2021-03-22 閱讀全文

家庭教育三大誤區(qū)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孩子成長中出現(xiàn)的許多問題往往與家庭教育缺失有關。一些孩子雖然得到了父母物質上的溺愛,卻又陷入情感交流上的貧乏。我們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誤區(qū)?有何破...

2021-04-27 閱讀全文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祖國的未來。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之人。但是教育孩子確實是一門藝術,怎樣正確地教育孩子、引導孩子,值得好好探討。 誤區(qū)一:等孩子上學后再好好教育...

2021-12-30 閱讀全文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問出這句話。有些媽媽們回答「寶貝,你是從媽媽肚子里來的」,有些媽媽們則回答「你是我們撿來的」。 后者的回答也許是一句玩笑話,卻傷害了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從小缺乏安全感。 當孩子問出這類問...

2021-01-12 閱讀全文

和一位家長聊天,談到自己家的兩個寶寶的教育,頗為苦惱,通過家長描述,我看到她與不少家長具有的共同問題,存在這樣幾個誤區(qū)。 誤區(qū)一:一味嘮叨訓斥,忽視行為訓練 這位家長把兒子一直放在爺爺奶奶家,一年級才...

2020-10-2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