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培養(yǎng)幽默的寶寶

發(fā)布時間:2021-10-01 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 幽默幼兒故事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導讀:幽默是一種不錯的品質(zhì),是快樂的源泉。培養(yǎng)幽默開朗的寶寶,是很多家長的愿望。

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開朗活潑,因而往往更討老師的喜歡,人際關系也要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

美國許多父母在嬰兒剛剛出世才6周時便開始了他們獨特的“早期幽默感訓練”。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當父母故意抱著孩子作“下墜”動作時,一些孩子在體味下落感的同時,還會無師自通地意識到是大人在跟自己鬧著玩,小臉可能會漾起笑容。1周歲左右的孩子已對他人的臉部表情十分敏感。在他學步摔倒時,不妨沖她做個鬼臉以表示安撫——此時他往往會被你扮的鬼臉引得破涕為笑。2周歲時的幼兒已能從身體或物品的不和諧性中發(fā)現(xiàn)幽默。

3歲幼兒的智力已發(fā)展到能認識不和諧中潛藏的幽默感。當媽媽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時,孩子見了即會一邊搖頭一邊大笑不止。你還可以默許孩子裝模作樣戴上爺爺?shù)拇蠖Y帽,手持拐杖,行步蹣跚,他會邊模仿邊大笑。4歲左右的幼兒特別喜歡“做家家”,或扮卡通人物。當你發(fā)現(xiàn)你的兒子與鄰家小女孩正在快活地扮演王子和公主角色,并演得十分投入時,你不僅不要阻攔,而且自己還可以客串進來扮演個壞蛋之類的小角色。

待孩子長到5歲至6歲時,便可能開始對語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如,同音異義詞和雙關語的巧用,繞口令的學習,都能使他們感到趣味盎然。與此同時,你也應鼓勵孩子學習猜謎,甚至由孩子自己編一些簡單的文字謎語。7歲的孩子大多已上學。他們往往喜歡講笑話、聽笑話。如果此時大人們能作出引導,讓孩子們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那當然更是明智之舉。8歲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父母應注意傾聽孩子回家后講述的有關學校生活的小笑話,并發(fā)出會心的歡笑。這也是一種父母對孩子的幽默感做出肯定的表示。

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較快活、聰明,能夠輕松地完成學業(yè),甚至擁有一個樂天、愉悅的人生。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培養(yǎng)寶寶的言語IQ


導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同樣大的小孩,有人表達辭不達意,學習能力不盡人意,有人心靈嘴巧,學習表現(xiàn)優(yōu)秀。而這就是孩子言語IQ水平高低的一些重要體現(xiàn)。

言語IQ作為一個育兒啟智的新概念,不少爸媽可能望文生義理解為語言表達的范疇。實際上,言語IQ并非僅體現(xiàn)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注重的是對邏輯與思維能力的考察。如要判斷寶寶言語IQ的水平,可進行包括詞匯、類同、造句、常識、理解、算術等多個智力方面的測量。而這些測試內(nèi)容都是寶寶日后學習的必備技能。因而在全球流行的IQ測試中,言語IQ作為其中的一個分支項目,相比其它的測試,更能預測寶寶今后的學業(yè)成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吹?,同樣大的小孩,有人表達辭不達意,學習能力不盡人意,有人心靈嘴巧,學習表現(xiàn)優(yōu)秀。而這就是孩子言語IQ水平高低的一些重要體現(xiàn)。專家指出,學齡前兒童所進行的言語測試項目,與4年后他們?nèi)〉玫某煽兿嚓P。發(fā)育良好的言語技巧能預示寶寶將來有較高的學業(yè)成就。而要讓寶寶獲取言語IQ上的優(yōu)勢,爸媽就得從以下方面注意了。

營養(yǎng):高水平DHA至關重要

0-3歲是寶寶大腦發(fā)育的黃金期,也是言語發(fā)育的重要時期。研究發(fā)現(xiàn),在該時期,適當?shù)臓I養(yǎng)支持對認知發(fā)育很重要。其中DHA營養(yǎng)素,更是寶寶獲得高水平言語IQ的關鍵。

DHA是大腦發(fā)育的重要營養(yǎng)物質(zhì),俗稱“腦黃金”。它是腦細胞膜磷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腦生長黃金期大量蓄積于大腦皮層的細胞膜中,占大腦脂肪總量的30%-45%。

DHA對言語IQ的作用有多重要?美國營養(yǎng)專家貝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說明。貝茲在最新的4年跟蹤實驗中,發(fā)現(xiàn)在嬰兒期持續(xù)攝入高水平DHA(17毫克/100千卡)的寶寶,相比沒有補充DHA的寶寶,他們的言語IQ值要高出6分。到4歲時,這些寶寶的言語IQ仍保持這一優(yōu)勢。而高6分的優(yōu)勢,能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為未來創(chuàng)造更大的成就打下堅實的基礎。

早教:言語啟智不能忽視

要使寶寶言語IQ高,早期的言語啟智也不容忽視。在大腦言語發(fā)育的過程中,不但需要大量詞匯的積累,還要培養(yǎng)良好的邏輯與思維能力,寶寶的表現(xiàn)才更優(yōu)秀。

爸媽應從早期就開始創(chuàng)造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如讓寶寶聽兒歌、對寶寶多說話,不過爸媽們注意語速要慢,以短語為主,特別單詞重點突出,音調(diào)歡快。而與寶寶的對話互動是關鍵部分,對于寶寶發(fā)出的任何聲音,都要有所回應。

在玩寶寶喜歡的玩具或游戲過程中,爸媽可介紹物件名稱,同時引導寶寶進行一些指令動作,幫助寶寶學會物件分類、順序、群體等概念。這些都能促使寶寶的邏輯與思維能力的提高。

培養(yǎng)寶寶的心理素質(zhì)


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對孩子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幼兒心理素質(zhì)教育應該是幼兒園素質(zhì)教育中極其重要的內(nèi)容,然而這方面研究還未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當前,許多幼兒存在著一些不良的心理問題,如:怯懦、任性、自卑、自負、嫉妒、過分敏感、依賴性強、情緒不穩(wěn)定、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等。因此,幼兒心理健康問題是當前急待解決的一個新課題。如何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通過有效途徑對幼兒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呢?

談幼兒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幫助幼兒確立自我,促進自己適應環(huán)境

幼兒園的孩子由于年齡小、自我意識水平低,不能正確估計和評價自己。幫助幼兒確立自我意識,使其正確地估計自己和別人,恰當?shù)卣J識和處理自己和周圍人之間的關系,相信自己,增強自信心。特別是要保持個人和環(huán)境的心理平衡,提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從而使幼兒能順利地步入心理健康發(fā)展的軌道。

(1)克服自負心理

自負是指孩子過高地估計和評價自己的表現(xiàn)。例如班上有個別幼兒,因自己的某方面比較“能干”而常常受老師表揚,就趾高氣揚,目中無人,不愿意與他人一起玩。對此教師可通過故事《誰的本領大》、《不驕傲的孩子》等進行教育疏導,指導幼兒進行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幫助幼兒理解:人各有各的本領,只有團結協(xié)作,互相幫助,才能使各人的本領得到最好地發(fā)揮。并教育幼兒“不管自己在哪方面做得比別人好,還是生活條件比別人優(yōu)越,都不能瞧不起別人,不可以驕傲自滿”。逐步讓孩子們懂得“虛心使人進步”的道理。

(2)戰(zhàn)勝自卑心理

自卑的幼兒總是不相信自己,認為自己“事事不如人”。教師對此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采取相應的教育對策:①要引導孩子重新看待和估計自己,幫助他們把自己比同齡人做得更好的事找出來,做出合理客觀的評價。②引導孩子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長”,而要不斷使自己“揚長避短”。同時教師應提供給孩子表現(xiàn)和鍛煉的機會,安排一些適合他們特點、愛好和能力的活動,讓他們把事情做好,從而提高自信心。③針對孩子的弱點,要指導其主動求得別人的幫助,不可因害怕自己不如別人而自我封閉。

(3)消除嫉妒心理

有的孩子不愿意別人比自己強,看到別人取得成績或獲得進步時,臉上就不高興,心理就不平衡。這時,孩子更需要老師的關懷和幫助。作為教師也有責任對其進行耐心細致的教育和心理疏導,以期幫助孩子增強“消除嫉妒心理”的自信心和能力。首先應觀察分析孩子的性格特點、生活習慣、交往活動等實情,找出容易產(chǎn)生嫉妒心理的各種因素。留心觀察孩子日常的言談舉止,及時發(fā)現(xiàn)并制止嫉妒心理的萌芽。其次是平時對孩子進行適當?shù)男睦斫逃?,如通過故事《不嫉妒別人》等形式,引導幼兒充分認識嫉妒心理的危害性,教育幼兒善于學習同伴的優(yōu)點,啟發(fā)誘導幼兒:每個孩子都在爭取進步,自己也會不斷進步。當別人進步時,自己不生氣,不嫉妒,而要迎頭趕上,爭取進步。

妙招培養(yǎng)合群寶寶


導讀:父母可以交給孩子一些單獨一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鼓勵孩子與別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與別人交往的機會。教孩子懂得一個人的力量很小,有些事情辦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辦了。

不合群的孩子雖然說不上是什么病,但卻妨礙他們?nèi)ミm應環(huán)境和學習新知識,調(diào)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識范圍、語言表達、人際交往等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性格孤僻、不愛交往的兒童。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怎樣培養(yǎng)孩子合群性格?你不妨看看下面的文章。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僅脫離周圍的小朋友,而且明顯地影響孩子的進取心,甚至損害身體健康。孩子不合群,跟先天氣質(zhì)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封閉式的教育所致。父母整天把孩子關在家里,把電視機當保姆,與玩具、游戲機和小人書等為伴,不讓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玩耍,擔心與別的孩子一起會產(chǎn)生矛盾,甚至會染上壞習氣,有個孩子在日記里寫道:“我沒有兄弟姐妹,爸爸媽媽又不讓我和別的小朋友玩,唉,我只好把養(yǎng)在籠子里的兩只小鸚鵡作為我的伙伴了?!边@樣下去,天長日久,孩子也成了籠中之鳥了。

孩子不善交往的原因在父母

引起孩子不合群的原因與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以及家庭環(huán)境有重要關系。

1.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關切,事事代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發(fā)展合群性的機會。

例如當孩子學習自己玩的時候(約六個月大),父母常過分注意他,拿東西給他、抱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發(fā)展自己的興趣。這樣的孩子很少向人打招呼,因為總是父母先開口,教他叫X叔叔或X姨姨。父母常喜歡拿他來向人炫耀,次數(shù)多了則令孩子感到尷尬。孩子生病時,父母總是不眠不休的細心照顧,同樣,當孩子頑皮時,父母也往往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以致小題大做。凡此種種,使孩子太少練習出口得其樂之道,不懂如何合群與討人喜歡。

入學以后,這類孩子也難以適應學校生活,不容易結識朋友。與同齡的伙伴玩耍時,也不能相安無事,不是爭吵打架,便是畏縮,最后被群體孤立。

正因為以上原因,使獨生子女的社會適應能力普遍發(fā)展較緩慢。如果不能及時輔導,孩子便逐漸養(yǎng)成孤僻、內(nèi)向、軟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沒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潑氣息。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做事非常認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鉆進“牛角尖”。

2.另一項使孩子不善于交際的原因,便是父母過于嚴肅。

尤其是一些初為人父母者,由于缺乏教育孩子的經(jīng)驗,望子成龍之心亦過于急切,便常有管教過嚴的情形出現(xiàn)。就像一個初學騎馬的人,心情緊張,不懂得如何配臺馬的動作,而對待馬的方式也常常過于霸道。在這情形下,馬和騎士兩方面都非常吃力。然而,有經(jīng)驗的騎士,便知道應如何放松自己去順應馬的運動,怎樣才能坐得穩(wěn),以及怎樣溫和地指揮馬。帶孩子與騎馬當然是兩回事,但是在精神上,兩者是相同的。因此,父母應該放松心情,表現(xiàn)出和靄、友善的態(tài)度與孩子接近。

不合群的孩子雖然說不上是什么病,但卻妨礙他們?nèi)ミm應環(huán)境和學習新知識,調(diào)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識范圍、語言表達、人際交往等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性格孤僻、不愛交往的兒童。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怎樣培養(yǎng)孩子合群性格?你不妨看看下面的文章。

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僅脫離周圍的小朋友,而且明顯地影響孩子的進取心,甚至損害身體健康。孩子不合群,跟先天氣質(zhì)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封閉式的教育所致。父母整天把孩子關在家里,把電視機當保姆,與玩具、游戲機和小人書等為伴,不讓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玩耍,擔心與別的孩子一起會產(chǎn)生矛盾,甚至會染上壞習氣,有個孩子在日記里寫道:“我沒有兄弟姐妹,爸爸媽媽又不讓我和別的小朋友玩,唉,我只好把養(yǎng)在籠子里的兩只小鸚鵡作為我的伙伴了。”這樣下去,天長日久,孩子也成了籠中之鳥了。

如何培養(yǎng)孩子合群的性格

要培養(yǎng)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應該主動進行教育,而不應等到孩子不合群后才被動進行糾正:

1.父母要擠出時間親近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交談。

節(jié)假日帶孩子去公園或親朋好友家走走,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與小伙伴一起玩耍。開始時父母可陪伴在旁與他們一起做游戲,當熟悉之后可讓他們自己玩。每次游戲后父母都應比較夸張地表揚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樂中感受到小伙伴的可愛以及集體的歡快。2.父母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能力。

父母可以交給孩子一些單獨一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鼓勵孩子與別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與別人交往的機會。教孩子懂得一個人的力量很小,有些事情辦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辦了。

2.讓孩子學會交朋友。

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在孩子與小朋友的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互相信賴,彼此尊重,以培養(yǎng)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對于愛搗亂、愛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父母要糾正他們的行為,慢慢地孩子就會融入集體之中。

3.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體育是一種直接與人正面接觸和競爭的群體活動。不論是棋類還是球類,不論是田賽還是徑賽,它總是要有兩個以上的人參與才有意義。更重要的是,體育活動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膽量。這膽量,正是人際交往所必需的一種要素。鼓勵孩子經(jīng)常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zhì),有利于培養(yǎng)興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際能力。孩子一旦愛上體育,就會主動尋找對手,這種尋找,就是交際;合適的對手,往往就是友誼的伙伴。

4.利用節(jié)假日與孩子一起走出家門外出旅游、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可以增長見識,陶冶性情,也可以培養(yǎng)興趣、開放胸襟。

旅游是一種開放性活動,交際也是開放性的,兩者是相通的。交際需要坦露自己,需要主動和熱情,一個沉默寡言、性格內(nèi)向,不愛活動、自我封閉的人,怎么會有很強的交際能力呢?在旅游中,有的要買車票、住旅館、進飯店、購門票,假如父母有意識地要孩子去做這些事,那么,孩子就可以直接接觸到一些新的對象,了解新的交際內(nèi)容,旅游結束,見識廣了、談資多了,這又給以后的交際增加了話題。

5.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大小,有意識地要他們進行小件物品的購買活動。

年齡較小的,八九歲的,可以叫他們買油鹽醬醋;年紀稍大的,十四五歲,可以叫他們買魚、肉、米、煤等,也可要他們買自己穿用的鞋、襪、手套之類。家中有什么舊報紙、舊衣服、空酒瓶等,可以叫他們?nèi)ナ召徴举u。商品交易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特例。在交易中,它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利于豐富交際對象和加深對人的了解和認識,從而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孩子由于缺乏經(jīng)驗,在初次交易中可能會吃虧或出現(xiàn)差錯,對此,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以免影響他們交際的信心。

6.有意識地要孩子獨自做客待客。

到同學或鄰居家去串門,到親戚家去做客,讓孩子獨自去,這都是緞煉孩子交際能力的機會。串門做客,需要寒暄和問候,也需要交談和有關禮物的收送。與父母一道去,孩子是附帶的,不用應付,沒有壓力,應酬的主角是父母。讓孩子一個人去,自己成了主角,與對方的一切接觸都得由自己來應酬,這無疑把孩子推到了前線,促使其考慮如何交際,家里來了客人,有時不妨讓孩子去接待,特別是與孩子年齡相仿的客人或朋友,父母千萬不要包辦代替。

7.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說話能力。

有人說,口語是社會生活的入場券,這話是很有道理的。交際能力的核心是說話能力,因為交際的最直接形式是說,不會說,說不好,怎么交際?會說,說得巧,答得妙,其交際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大。父母可時常出些模棱兩可的辯論題與孩子辯辯;也可故意提出一些不正確或片面的觀點,讓孩子據(jù)理反駁;對孩子平時話語中的差錯,父母也可作必要的挑剔。幫助其認識。平時,也要鼓勵孩子參加演講賽,鼓勵孩子上課或開會時積極發(fā)言。

8.對于能力低下的孩子,父母和老師更要將特意為其安排交往的環(huán)境,需要手把手地教他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方法,用什么樣的動作來參加活動,千萬不能因他“不會”或“不懂”而將其棄之一邊。

9.采用行為療法矯治孩子的不合群,常能收到滿意的效果,但要有一個較長的過程。

(1)強化接受邀請的行為

不合群的孩子往往不大喜歡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請,如果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偶爾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請,即使是很勉強的,也要及時給予鼓勵。如果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由接受邀請變?yōu)橹鲃右髤⒓悠渌∨笥训幕顒訒r,要給予強化。這是不合群的孩子向合群轉(zhuǎn)化所邁出的重要一步。

(2)強化邀請別人的行為

多為孩子提供交往鍛煉的機會,鼓勵他歡迎主動上門來玩的小朋友,并為孩子們提供交往的環(huán)境、游戲的場所和感興趣的玩具。父母一定要不厭其煩地、熱情地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接觸別的孩子。這種邀請別人的行為,一定要反復強化才會鞏固。

10.克服三種不正確的認識

在對待孩子的交際問題上,父母要努力克服這樣三種不正確的認識:

一是認為交際能力是天生的,無所謂培養(yǎng)不培養(yǎng)。其實,交際作為一種能力,是后天培養(yǎng)逐步形成的,培養(yǎng)的方法主要是實踐。

二是認為能說會道不算本事。與心靈手巧一樣,能說會道也是一種本事。有人對21世紀的人才定了這樣幾個標準:①能言善辯;②通文墨;③眼觀六路,耳聽八方;④會“小興”,即能即興抒發(fā)感情。這四個標準中竟有首尾兩個標準涉及到說,可見說在未來社會中的重要性。

三是認為交際要影響孩子的學習。失度的、與不良者交往確實會影響學習,但適度的、與志同道合者、與優(yōu)于自己的人交往,不但不會影響學習,反而有助于促進學習,有助于智力激活。交際是一種思想、觀點和感情的碰撞,在頻繁的碰撞中,雙方往往可以獲得啟示,獲取靈感,以共同提高。

相關推薦

  • 培養(yǎng)好性情的寶寶 孩子的性情好壞?實話說,是大人教的。 您想想,有多少父母和祖輩,孩子剛一哭鬧耍性子,就心軟了,就“投降”了,就百依百順了。 等到孩子已經(jīng)“掌握”了任性這個要挾大人的“法寶”,知道任性可以“擺布”大人達...
    2020-11-06 閱讀全文
  • 培養(yǎng)寶寶的言語IQ 導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吹剑瑯哟蟮男『?,有人表達辭不達意,學習能力不盡人意,有人心靈嘴巧,學習表現(xiàn)優(yōu)秀。而這就是孩子言語IQ水平高低的一些重要體現(xiàn)。 言語IQ作為一個育兒啟智的新概念,不少爸媽...
    2021-08-13 閱讀全文
  • 培養(yǎng)寶寶想象力 一寶寶的想象特征 1-2歲想象萌芽,如:將椅子當(想象成)汽車開,將木棒當馬騎等。 3-4歲想象的內(nèi)容是自己不熟悉的或沒經(jīng)歷過的,但是現(xiàn)實中有過的,如:辦家家,角色扮演(老師、學生)等,這種年齡的小孩...
    2022-02-25 閱讀全文
  • 聰明寶寶的培養(yǎng)技巧 一些孩子為什么能比較聰明,原因自然有許多,但最重要的一點是離不開后天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家長來說,為幼兒積極創(chuàng)造益智的環(huán)境尤為重要。 首先,要經(jīng)常提供新穎的刺激,擴大孩子的生活面,增強他們的接受能力...
    2022-02-18 閱讀全文
  • 培養(yǎng)寶寶的心理素質(zhì) 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對孩子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幼兒心理素質(zhì)教育應該是幼兒園素質(zhì)教育中極其重要的內(nèi)容,然而這方面研究還未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當前,許多幼兒存在著一些不良的心理問題...
    2021-12-04 閱讀全文

孩子的性情好壞?實話說,是大人教的。 您想想,有多少父母和祖輩,孩子剛一哭鬧耍性子,就心軟了,就“投降”了,就百依百順了。 等到孩子已經(jīng)“掌握”了任性這個要挾大人的“法寶”,知道任性可以“擺布”大人達...

2020-11-06 閱讀全文

導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同樣大的小孩,有人表達辭不達意,學習能力不盡人意,有人心靈嘴巧,學習表現(xiàn)優(yōu)秀。而這就是孩子言語IQ水平高低的一些重要體現(xiàn)。 言語IQ作為一個育兒啟智的新概念,不少爸媽...

2021-08-13 閱讀全文

一寶寶的想象特征 1-2歲想象萌芽,如:將椅子當(想象成)汽車開,將木棒當馬騎等。 3-4歲想象的內(nèi)容是自己不熟悉的或沒經(jīng)歷過的,但是現(xiàn)實中有過的,如:辦家家,角色扮演(老師、學生)等,這種年齡的小孩...

2022-02-25 閱讀全文

一些孩子為什么能比較聰明,原因自然有許多,但最重要的一點是離不開后天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家長來說,為幼兒積極創(chuàng)造益智的環(huán)境尤為重要。 首先,要經(jīng)常提供新穎的刺激,擴大孩子的生活面,增強他們的接受能力...

2022-02-18 閱讀全文

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對孩子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幼兒心理素質(zhì)教育應該是幼兒園素質(zhì)教育中極其重要的內(nèi)容,然而這方面研究還未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當前,許多幼兒存在著一些不良的心理問題...

2021-12-0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