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傳聲筒

發(fā)布時間:2021-08-21 大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的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說課稿

這是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傳聲筒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意圖:

在一次餐后區(qū)域活動時,兩個小女孩把紙杯當小電話,模仿著大人聊天,只見她們你一句我一句說的可高興了。其他孩子們覺得好玩,也紛紛用紙杯當小電話玩起了打電話的游戲,忽然一個孩子說:"要是紙杯真的可以當小電話傳聲音那該多好玩呀!"孩子們聽這個提議可興奮了興致盎然地說著"用紙杯做電話"的不同看法,我馬上捉住孩子這一興趣點,根據(jù)大班孩子動手能力強、喜歡探索特點,設計了本次的科學活動"奇妙的傳聲筒"。預設以幼兒自主學習為主,旨在通過科學的探索,引導幼兒在做做玩玩中獲得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fā)主動嘗試、積極探索科學的興趣。

一、活動目標:

(一)了解聲音能通過棉線、銅絲、塑料繩的震動進行傳遞。

(二)學習對比觀察,能對探索的問題進行預測與驗證并作出準確的記錄。

(三)感受探索科學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一)經(jīng)驗準備:

1.初步知道"傳聲筒"的玩法。

指導語:引導幼兒探索能讓傳聲筒傳聲的方法。

(二)材料準備:

1.ppt多媒體課件:《奇妙的傳聲筒》《電話屋》。

2.兩人一套幼兒操作記錄材料(線繩連接的傳聲筒、細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塑料繩連接的傳聲筒操作記錄卡)。

3.場地準備:園內較開闊的活動室。

三、活動過程:

(一) 出示用棉線連接的傳聲筒,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1.幼兒自由玩棉線連接的傳聲筒,探索傳聲筒玩法。

指導語:老師今天帶來什么?用棉線連接的傳聲筒能不能傳遞聲音呢?請兩個小朋友一組找個舒服的地方試一試!

2.分組再次探索,發(fā)現(xiàn)拉直棉線震動才能傳聲。

指導要點:兩個小朋友合作探索,發(fā)現(xiàn)要把棉線拉直、話筒貼緊耳朵才能傳遞聲音;傳遞聲音時棉線在震動。

(二)幼兒分組探索,引導幼兒探索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傳遞,并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1.出示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學習記錄。

指導語:瞧!老師還帶來了兩種不同的傳聲筒,一種用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另一種是用塑料繩連接的傳聲筒,請小朋友比一比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看看哪種傳聲筒傳聲的本領大?請小朋友來做小小裁判員,一邊做實驗一邊把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上。

指導要點:介紹記錄表格,引導幼兒學習記錄的內容與方法。

2.幼兒兩人一組合作實驗,比較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那種傳聲本領最大,并把探索結果記錄下來。

指導要點:請幼兒兩人一組合作探索,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記錄:連接物是否拉直、是否能感受到振動、是否能傳遞聲音。

(三)分享交流,啟發(fā)幼兒把傳聲筒傳聲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用語言表達出來。

1、幼兒交流實驗結果。

指導語:請小朋友說說你們的探索發(fā)現(xiàn),那種傳聲筒傳聲的本領最大?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記錄的結果,大膽說出自己在探索中的發(fā)現(xiàn)。

2、播放課件,了解聲音傳遞的秘密。

指導語:為什么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在拉直或不拉直的情況下都能傳遞聲音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的秘密。

(知道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進行傳遞,銅絲硬振動快,聲音就容易傳遞到另外一只話筒,所以銅絲不管拉直或是不用拉直都可以傳遞聲音。而棉線和塑料繩軟,松松的棉線和塑料繩會抑制、減弱并最終吸收震動,使震動無法到達另一只話筒,只有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才能很好地傳遞震動,讓聲音隨著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的震動順利地傳遞到話筒的另一端。)

(四)了解"傳聲筒"在生活中的應用,初步感知電話傳聲的秘密。

1、激發(fā)幼兒尋找傳聲筒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電話傳聲的秘密。

提問: 請小朋友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應用了"傳聲筒"傳聲的原理?

2、觀看課件《電話屋》,初步感知電話傳聲的秘密。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初步了解電話是如何把我們說話的聲音傳遞出去以及如何接收的全過程。

四、活動延伸

(一)將幼兒制作的不同的"傳聲筒"投放在科學區(qū),鼓勵幼兒課間繼續(xù)探索發(fā)現(xiàn)聲音傳遞的更多奧秘。

(二)在美工區(qū)提供材料,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制作不同的傳聲筒,通過嘗試和改進更多的"傳聲筒"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

附資料:

1、傳聲筒的小秘密傳聲筒利用的就是聲波引起固體振動傳播的原理。一般的固體的傳聲能力強于空氣和水,線在拉直后與固體相似,可以提高傳聲能力,降低聲波損耗,達到傳聲效果。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進行傳遞,銅絲硬震動快,聲音就容易傳遞到另外一只話筒,所以銅絲不管拉直或是不拉直都可以傳遞聲音。而棉線和塑料繩軟,松松的棉線和塑料繩會抑制、減弱并最終吸收震動,使震動無法到達另一只話筒,只有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才能很好地傳遞震動,讓聲音隨著拉直的棉線或塑料繩的震動順利地傳遞到話筒的另一端。

2、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運用:耳機、電話。

活動反思:

在以往的活動中,我主要是以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來進入活動并開展活動的,感覺與孩子們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嘗試著以孩子們的玩伴這一角色進入活動,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發(fā)現(xiàn),讓孩子們感到我是他們的大朋友,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孩子的探索興趣,使孩子們能大膽地來提問。

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東西不見了》:大班科學活動東西不見了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重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通過實驗操作,知道有的物體有被水溶解的特性。知道物體的溶化速度與水的溫度、物體的形狀大小等有關。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東西不見了教案吧。

《大班科學教案:灰喜鵲搬家》:大班科學活動灰喜鵲搬家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了解灰喜鵲的生活習性及動物生活和環(huán)境間的關系。使幼兒懂得珍惜自然資源,建立環(huán)保意識。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灰喜鵲搬家教案吧。

《大班科學教案:動物怎樣隱身》:大班科學活動動物怎樣隱身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發(fā)現(xiàn)動物為了生存而采取的幾種自我保護方法。萌發(fā)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動物怎樣隱身教案吧。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大班科學課:傳聲筒


這是大班科學傳聲筒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游戲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空心的傳聲筒能傳出清晰、響亮的聲音。

2、通過游戲,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歡玩科學小游戲。

3、學習與同伴協(xié)作活動,增進同伴間的關系。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游戲準備:

一次性紙杯若干、棉線、剪刀。

游戲玩法:

1、將2個杯子底用針或者其他筆什么打個小孔,保證面線能穿過去,但也不能太大;2、面線的兩端分別從杯底穿到杯子內部,然后打結,也可以將在杯子內線打在一段火柴棒上以防止線脫落;3、兩個人一個講話,一個聽。

活動反思:

在以往的活動中,我主要是以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來進入活動并開展活動的,感覺與孩子們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嘗試著以孩子們的玩伴這一角色進入活動,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發(fā)現(xiàn),讓孩子們感到我是他們的大朋友,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孩子的探索興趣,使孩子們能大膽地來提問。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奇妙的傳聲筒》課件


設計意圖:

在一次餐后區(qū)域活動時,兩個小女孩把紙杯當小電話,模仿著大人聊天,只見她們你一句我一句說的可高興了。其他孩子們覺得好玩,也紛紛用紙杯當小電話玩起了打電話的游戲,忽然一個孩子說:"要是紙杯真的可以當小電話傳聲音那該多好玩呀!"孩子們聽這個提議可興奮了興致盎然地說著"用紙杯做電話"的不同看法,我馬上捉住孩子這一興趣點,根據(jù)大班孩子動手能力強、喜歡探索特點,設計了本次的科學活動"奇妙的傳聲筒"。預設以幼兒自主學習為主,旨在通過科學的探索,引導幼兒在做做玩玩中獲得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fā)主動嘗試、積極探索科學的興趣。

一、活動目標:

(一)了解聲音能通過棉線、銅絲、塑料繩的震動進行傳遞。

(二)學習對比觀察,能對探索的問題進行預測與驗證并作出準確的記錄。

二、活動準備:

(一)經(jīng)驗準備:

1.初步知道"傳聲筒"的玩法。

指導語:引導幼兒探索能讓傳聲筒傳聲的方法。

(二)材料準備:

1.多媒體課件:《奇妙的傳聲筒》《電話屋》。

2.兩人一套幼兒操作記錄材料(線繩連接的傳聲筒、細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塑料繩連接的傳聲筒操作記錄卡)。

3.場地準備:園內較開闊的活動室。

三、活動過程:

(一) 出示用棉線連接的傳聲筒,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1.幼兒自由玩棉線連接的傳聲筒,探索傳聲筒玩法。

指導語:老師今天帶來什么?用棉線連接的傳聲筒能不能傳遞聲音呢?請兩個小朋友一組找個舒服的地方試一試!

2.分組再次探索,發(fā)現(xiàn)拉直棉線震動才能傳聲。

指導要點:兩個小朋友合作探索,發(fā)現(xiàn)要把棉線拉直、話筒貼緊耳朵才能傳遞聲音;傳遞聲音時棉線在震動。

(二)幼兒分組探索,引導幼兒探索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傳遞,并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1.出示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學習記錄。

指導語:瞧!老師還帶來了兩種不同的傳聲筒,一種用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另一種是用塑料繩連接的傳聲筒,請小朋友比一比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看看哪種傳聲筒傳聲的本領大?請小朋友來做小小裁判員,一邊做實驗一邊把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上。

指導要點:介紹記錄表格,引導幼兒學習記錄的內容與方法。

2.幼兒兩人一組合作實驗,比較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那種傳聲本領最大,并把探索結果記錄下來。

指導要點:請幼兒兩人一組合作探索,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記錄:連接物是否拉直、是否能感受到振動、是否能傳遞聲音。

(三)分享交流,啟發(fā)幼兒把傳聲筒傳聲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用語言表達出來。

1、幼兒交流實驗結果。

指導語:請小朋友說說你們的探索發(fā)現(xiàn),那種傳聲筒傳聲的本領最大?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記錄的結果,大膽說出自己在探索中的發(fā)現(xiàn)。

2、播放課件,了解聲音傳遞的秘密。

指導語:為什么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在拉直或不拉直的情況下都能傳遞聲音呢?。來.源,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的秘密。

(知道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進行傳遞,銅絲硬振動快,聲音就容易傳遞到另外一只話筒,所以銅絲不管拉直或是不用拉直都可以傳遞聲音。而棉線和塑料繩軟,松松的棉線和塑料繩會抑制、減弱并最終吸收震動,使震動無法到達另一只話筒,只有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才能很好地傳遞震動,讓聲音隨著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的震動順利地傳遞到話筒的另一端。)

(四)了解"傳聲筒"在生活中的應用,初步感知電話傳聲的秘密。

1、激發(fā)幼兒尋找傳聲筒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電話傳聲的秘密。

提問: 請小朋友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應用了"傳聲筒"傳聲的原理?

2、觀看課件《電話屋》,初步感知電話傳聲的秘密。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初步了解電話是如何把我們說話的聲音傳遞出去以及如何接收的全過程。

四、活動延伸

(一)將幼兒制作的不同的"傳聲筒"投放在科學區(qū),鼓勵幼兒課間繼續(xù)探索發(fā)現(xiàn)聲音傳遞的更多奧秘。

(二)在美工區(qū)提供材料,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制作不同的傳聲筒,通過嘗試和改進更多的"傳聲筒"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

附資料:

1、傳聲筒的小秘密傳聲筒利用的就是聲波引起固體振動傳播的原理。一般的固體的傳聲能力強于空氣和水,線在拉直后與固體相似,可以提高傳聲能力,降低聲波損耗,達到傳聲效果。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進行傳遞,銅絲硬震動快,聲音就容易傳遞到另外一只話筒,所以銅絲不管拉直或是不拉直都可以傳遞聲音。而棉線和塑料繩軟,松松的棉線和塑料繩會抑制、減弱并最終吸收震動,使震動無法到達另一只話筒,只有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才能很好地傳遞震動,讓聲音隨著拉直的棉線或塑料繩的震動順利地傳遞到話筒的另一端。

2、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運用:耳機、電話。

活動反思:

在以往的活動中,我主要是以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來進入活動并開展活動的,感覺與孩子們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嘗試著以孩子們的玩伴這一角色進入活動,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發(fā)現(xiàn),讓孩子們感到我是他們的大朋友,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孩子的探索興趣,使孩子們能大膽地來提問。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好玩的傳聲筒》


活動目標

1.探究聲音在管狀物體里傳播的現(xiàn)象。

2.感受聲音傳播這一科學現(xiàn)象的神奇,體驗合作探究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多段塑料管子、多個塑料彎頭、可以塞進塑料管子的布頭若干。

2.《聲音傳播》教學掛圖、教師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用一根塑料管子做“傳聲筒”,兩人一組玩?zhèn)鬟f“悄悄話”的游戲:請出聲筒口的幼兒輕輕說話,看聽筒口的幼兒是否能聽清楚。

2.引導幼兒兩人合作拼出不同長短、不同形狀的傳聲筒,兩人一組玩?zhèn)鬟f“悄悄話”的游戲,一人在一端輕輕說話,一人在出口處傾聽,試一試兩個傳聲筒都能聽見聲音嗎?傳出的聲音是否一樣大?

3.引導幼兒幾人合作拼出有多個聽筒的傳聲筒,組織幼兒玩多人“打電話”游戲。

(1)制作有一個說話口,兩個同樣長短聽筒的傳聲筒,三人一組做游戲。聽筒口的兩個孩子一段時間后互換位置,聽聽兩個聽筒口的聲音是否一樣大、一樣清晰。

(2)制作有一個說話口,三個同樣長短聽筒的傳聲筒,四人一組做游戲。聽筒口的三個孩子一段時間后互換位置,聽聽三個聽筒口的聲音是否一樣大、一樣清晰。

4.引導幼兒在塑料管里塞上布條,比較塞上布條和不塞布條的塑料管在傳聲上有什么不同。

5.通過觀看教學掛圖或課件,了解生活中通過管道擴音的例子,如用擴音喇叭說話、用聽診器聽心臟的跳動等。

活動延伸:

可在幼兒園走廊里安裝較長的傳聲筒。

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傳聲筒"


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傳聲筒

一、活動背景

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時間,我讓幼兒自由看圖書,看到有的幼兒把圖書卷起來當話筒、當望遠鏡、當槍玩。于是,我受到啟發(fā),何不做一些“話筒”給孩子們玩,讓孩子們在玩中獲得一些粗淺的科學知識。這樣就產(chǎn)生了科學活動“有趣的傳聲筒”的方案設計。我用薄的硬紙板卷成一些“話筒”,有的是空心的,有的里面塞了一些紙團,讓每個幼兒通過游戲傳話,探索空心和實心的話筒傳出的聲音是不是一樣的,這樣為幼兒的探索活動創(chuàng)造了寬松的環(huán)境,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空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清晰、響亮,實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模糊、不響亮。

2、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歡玩科學小游戲。

3、學習與同伴協(xié)作活動,增進同伴間的關系。

三、活動準備

1、空心傳聲筒人手1個。

2、實心傳聲筒人手1個。

3、音樂樂曲。

四、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玩紙棒的興趣

1、引導幼兒觀察紙棒的外形特征

(出示紙棒)師:老師用紙給你們做了個玩具,你們看一看,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A:它是長長的。

>

幼B:它是圓圓的。

2、鼓勵幼兒任意玩紙棒游戲

師: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當玩具,讓老師看看,你們是怎樣玩的?

幼:很有興趣地拿起紙棒玩,有的把它當馬騎著跑;有的把它當望遠鏡;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滾……

3、總結幼兒游戲的玩法

師:你們玩得開心嗎?請幾位小朋友來玩給大家看。

幼A:放在地上滾。

幼B:當望遠鏡玩。

幼C:拿在手里拍。

(評析: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通過觀察紙棒的外形特征,并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和興趣來玩紙棒,既體現(xiàn)了自主選擇、主動參與,又為每個幼兒提供了探索的空間,使幼兒以自己的探索方式產(chǎn)生對紙棒游戲的興趣,為下面的活動作了鋪墊。)

(二)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游戲

1、啟發(fā)幼兒玩“傳聲筒”游戲

師:小朋友很聰明,會玩許多紙棒的游戲,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游戲,你們想學會玩嗎?

幼:想?。R聲高呼)

師:請××小朋友上來和老師一起來做這個游戲。老師用紙棒的一端對準他的耳朵,用嘴巴對準紙棒輕輕說一句話,你聽到了嗎?

幼××:聽到了。

師:其他小朋友聽到了嗎?

幼:沒有。(齊聲說)

師:請××小朋友把剛才老師對你說的話告訴大家。

幼××:老師叫了我的名字××。

2、幼兒自由結伴玩游戲

師:小朋友,你們想做這個游戲嗎?

幼:想。(齊聲說)

師:請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去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對著紙棒輕輕說話,另一個用小耳朵聽,然后再交換,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什么話?活動時要互相謙讓,相互

合作好。

幼:自由結伴開始活動,有的幼兒在邊聽邊笑,有的幼兒邊聽邊點頭……

師:你聽到好朋友說什么了嗎?

幼A:××說星期天到常熟去。

幼B:××說媽媽給他買了新玩具。

(評析:開始部分幼兒對紙棒已充滿了興趣,經(jīng)過老師的示范,而且對著紙棒說些“神奇”的悄悄話,幼兒的好奇心倍增,致使幼兒能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索新的玩法。而且,在活動中自由選擇同伴共同游戲,培養(yǎng)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使其分享探索的經(jīng)過和結果。)

(三)將傳聲筒換成實心的,引導幼兒再次探索

1、幼兒再次玩?zhèn)髀曂?

師:剛才玩的游戲,你覺得開心嗎?用剛才的方法我們再來玩一次。

幼:有的幼兒在搖頭,有的幼兒在大聲說:聽不清,聽不清……

師:你聽到好朋友說的話嗎?

幼A:聽不清楚。

幼B:不知道她在說什么。

2、鼓勵幼兒尋找原因

師:為什么剛才傳話聲音很清楚、很響亮,而這次傳話的聲音不清楚呢?(鼓勵幼兒觀察兩根紙棒的不同之處)

幼A:哎呀,這根里有紙團。

幼B:剛才那一根是空的。

師:剛才,小朋友發(fā)現(xiàn)有的紙棒里有紙團,有的紙棒是空心的。那我們拿著兩根紙棒再找好朋友做游戲,感受一下兩根紙棒傳出聲音的不同。

幼:自由結伴游戲,有的幼兒不時把兩根紙棒當望遠鏡看……

3、

總結

師:你們能將你們的發(fā)現(xiàn)告訴老師嗎?

幼A:空心的傳出的聲音清楚。

幼B:有紙團的傳不出聲音。

幼C:有紙團的傳出的聲音不清楚。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原來空心的紙棒傳出的聲音響亮、清楚,而有紙團的紙棒傳出的聲音不清楚,因為紙團堵住了傳出來的聲音。老師給紙棒取了個名字叫“傳聲筒”。

幼:傳聲筒。(齊聲說)

(評析: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在活動中有的幼兒用眼觀察,有的幼兒用手拍打,有的幼兒用嘴吹紙棒,他們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并在探索中解決問題,尤其再次玩空心和實心的紙棒時,幼兒情趣高漲,雖然有的幼兒較活躍,但他們都體驗著發(fā)現(xiàn)的樂趣,激發(fā)了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拓展延伸

師:小紙棒能變成“傳聲筒”,但它還有許多神奇的玩法,你們想去發(fā)現(xiàn)嗎?

(播放音樂)

幼:自由探索交流。

五、總評

小小的紙棒在小朋友手中變得很神奇,也很有魔力,是活動良好的開端。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始終堅持“活動在前,認識在后”、“發(fā)現(xiàn)在前、結論在后”、“嘗試在前、引導在后”的原則,幼兒始終在玩中感知科學現(xiàn)象,在玩中發(fā)現(xiàn)問題,是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因此,幼兒在活動中玩得很主動、很開心,確實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展。而且,在活動中,讓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教師盡量以鼓勵為主,

幼兒盡量以體驗為主,避免了因個體差異出現(xiàn)的矛盾和問題,增強了每個幼兒的自信心,并在活動中樂意與同伴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每個幼兒的心理得到了滿足,為他們帶來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悅。

相關推薦

  • 大班科學課:傳聲筒 這是大班科學傳聲筒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游戲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空心的傳聲筒能傳出清晰、響亮的聲音。 2、通過游戲,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歡玩科學小游...
    2022-01-19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奇妙的傳聲筒》課件 設計意圖: 在一次餐后區(qū)域活動時,兩個小女孩把紙杯當小電話,模仿著大人聊天,只見她們你一句我一句說的可高興了。其他孩子們覺得好玩,也紛紛用紙杯當小電話玩起了打電話的游戲,忽然一個孩子說:"要是紙杯真的...
    2022-01-20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好玩的傳聲筒》 活動目標 1.探究聲音在管狀物體里傳播的現(xiàn)象。 2.感受聲音傳播這一科學現(xiàn)象的神奇,體驗合作探究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多段塑料管子、多個塑料彎頭、可以塞進塑料管子的布頭若干。 2.《聲音傳播》教學掛...
    2021-12-20 閱讀全文
  • 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傳聲筒" 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傳聲筒 一、活動背景 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時間,我讓幼兒自由看圖書,看到有的幼兒把圖書卷起來當話筒、當望遠鏡、當槍玩。于是,我受到啟發(fā),何不做一些“話筒”給孩子們玩,讓孩子們在玩中獲...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活動說課稿:奇妙的聲音 導讀: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一、說教材分析 “風聲雨聲...
    2019-12-12 閱讀全文

這是大班科學傳聲筒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游戲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空心的傳聲筒能傳出清晰、響亮的聲音。 2、通過游戲,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歡玩科學小游...

2022-01-19 閱讀全文

設計意圖: 在一次餐后區(qū)域活動時,兩個小女孩把紙杯當小電話,模仿著大人聊天,只見她們你一句我一句說的可高興了。其他孩子們覺得好玩,也紛紛用紙杯當小電話玩起了打電話的游戲,忽然一個孩子說:"要是紙杯真的...

2022-01-20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探究聲音在管狀物體里傳播的現(xiàn)象。 2.感受聲音傳播這一科學現(xiàn)象的神奇,體驗合作探究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多段塑料管子、多個塑料彎頭、可以塞進塑料管子的布頭若干。 2.《聲音傳播》教學掛...

2021-12-20 閱讀全文

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傳聲筒 一、活動背景 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時間,我讓幼兒自由看圖書,看到有的幼兒把圖書卷起來當話筒、當望遠鏡、當槍玩。于是,我受到啟發(fā),何不做一些“話筒”給孩子們玩,讓孩子們在玩中獲...

2019-12-12 閱讀全文

導讀: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一、說教材分析 “風聲雨聲...

2019-12-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