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隨筆:多與孩子交談
發(fā)布時間:2021-08-13 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這不僅能增進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增進師生感情,并能是孩子在心理上得到極大的滿足。對于那些膽小、性格內(nèi)項的孩子來說,更適合于這種個別交談。
一天下午,小朋友們在活動室玩活動區(qū)活動,當時我正在輔導美工區(qū)的幼兒做手工。只聽見插塑區(qū)的小朋友在大聲說話,我本想制止他們,可又想聽聽他們說些什么,于是我聽到了他們的談話。一會兒說搭什么,怎么搭,一會兒談他們喜歡的動畫片,一會兒又聊起了爸爸、媽媽和家里的事。在交談中,他們語言流暢,詞匯豐富。我非常驚訝,因為在集體活動中我從未發(fā)現(xiàn)他們有如此好的“口才”。以后,經(jīng)過幾次傾聽和私下交談,我發(fā)現(xiàn)他們有如此好的“口才”的時候,是在隨意與同伴、與老師交談他們所熟悉的人和事的時候。因為熟悉,他們就有話可說,因為有話可說,他們便說得自然、輕松。
由此,我想到,靠語言課來發(fā)展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孩子進行聊天式的交談,談他們熟悉的人,談他們喜歡的事。這不僅能增進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增進師生感情,并能是孩子在心理上得到極大的滿足。對于那些膽小、性格內(nèi)項的孩子來說,更適合于這種個別交談。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教育隨筆:與幼兒個別交談的藝術
與幼兒個別交談是了解幼兒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發(fā)展幼兒語言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認知能力等的一條重要途徑,那么怎樣才能做好與幼兒的交談呢?
1.教師要把握好時機,選擇好話題。在談話時要有靈活、機智的策略。
2.尊重幼兒的態(tài)度,要有豐富的經(jīng)驗,知識和技巧。
3.與幼兒交流首先需要教師從權威地位轉為與幼兒共同分享平等交流的地位。
4.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愉快,無拘無束,自然親切的氣氛。
可能很多時候,我們一日工作非常繁忙和緊湊,可能沒有多少時間都靜下心來,和孩子進行一次有目的地談話。但其實,幼兒每天點心、就餐、自由活動以及入園、離園等時間都是為教師個別交談提供了理想的機會。例如:離園時,由于有的家長工作忙,會來得遲一點,這時候幼兒看見其他小朋友都走了,心里有點著急,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與幼兒進行交流:“你的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幼兒回答:“在公司工作”教師:“哦,你媽媽今天肯定忙,不要著急,一會兒就來了,你喜歡你媽媽嗎?”幼兒“喜歡,我媽媽可漂亮了,有長長的頭發(fā)?!边@時候沒有走的幼兒都站過來七嘴八舌地說“我媽媽怎么,怎么??????”一會兒家長們都來了,幼兒們高興地和教師說再見,離開了幼兒園。也就是在幼兒離園這短短的幾分鐘,一次教師預先計劃的個別交談結束了。由此例可見,個別交談不在時間長短,只要教師有此意識,機會是不少的。
個別交談不一定是教師發(fā)起的,幼兒總想把那些在他們看來很有趣的事告訴教師,談話也就成為教師與幼兒的情感交流、經(jīng)驗分享等,但無論哪種類型的交流要成功進行都要求教師耐心地傾聽,對幼兒的談話表現(xiàn)出興致勃勃的態(tài)度,讓幼兒感到“老師認為我講得很有意思”尤其當幼兒口齒不清的時候或談話內(nèi)容含糊時,教師要不厭其煩地聽下去,不能中止交談,如果時間不夠了,教師要用“真想聽你講,可是放學的時間到了,明天再講給我聽,好嗎?”這類談話來結束。
總之,與幼兒個別交談,對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認知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與個別幼兒交談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作為我們幼兒教師要自己在保教工作中培養(yǎng)這種能力,并在實踐中自如地運用,同時也將自身的素質(zhì)推向新的更高境界。
教育隨筆:用眼神與孩子交流
教育隨筆:用眼神與孩子交流
在幼兒的日常教育活動中,經(jīng)常能看到聽到教師呵斥幼兒的情形,時間久了,往往老師喊破了嗓子,幼兒卻無動于衷,依然我行我素,收效不大。能不能換一種和幼兒交流的方式呢?
有一次在上課的時候,妍妍小朋友又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起了悄悄話,我剛想叫她的名字來提醒她,話到嘴邊我又剎住了,轉而用眼睛靜靜地看著他,開始她還沒有感覺到,仍然在那與小朋友繼續(xù)講話。不一會兒他悄悄抬頭和我的眼光相遇了,馬上他就感覺到了,老師眼中批評的目光正注視著她,妍妍趕快做好了,開始認真聽講。
在以后的教育活動中,我嘗試用各種不同的眼神和幼兒交流。當孩子們表現(xiàn)的積極時,我用微笑的面容、贊賞的眼神去和孩子交流;當孩子們表達不清、不準確,或者是錯誤時,我用啟迪、期待的目光去關注他們;當調(diào)皮的孩子正要打人時,我用目光怒視他,孩子會立刻放下手,不好意思地低下頭;當孩子們亂喊亂叫的時候,我用眼睛輕輕地注視他們,孩子們會漸漸地安靜下來……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神也是無聲的語言。善用眼神與孩子門交流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建立相互之間的信任,會讓你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蹲下來與孩子交談
記得新學期開學不久的一個周一的早晨,那時我擔任幼兒園小班班主任,我滿面笑容地站在教室門口,正忙著迎接小朋友們的到來,忽然傳來一陣孩子的哭聲。開學已經(jīng)幾周了,多數(shù)小朋友都已經(jīng)開始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每天早晨都會高高興興地來到幼兒園,即便是周一早晨來園哭鬧的也很少。這會是誰呢?我仔細一聽,原來是我班上的玉雪小朋友。奶奶領著哭鬧的玉雪向我走來,我笑容滿面的快步上前拉起玉雪的手??墒撬€是一邊哭一邊緊拉著媽媽的手不放,我便蹲下將她輕輕地攬在懷里,親切地擁抱著她,貼著她的臉頰和藹地問:“兩天沒見,老師好想你。你想老師了嗎?”玉雪止住了哭聲,說:“想?!薄澳呛屠蠋熡H親好嗎?”玉雪微笑著親了親我。“你和奶奶說再見,我們一起做游戲好嗎?”“好!”玉雪高興地和奶奶揮了揮手再見,蹦蹦跳跳地跑進了教室。
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老師的態(tài)度如何,對孩子的心理具有很大的影響:我站著和玉雪說話時,她依舊是對奶奶那種依戀、對老師那種陌生的情緒;當我蹲下來和小玉雪交談時,她立刻和老師親熱了起來,情緒一下子轉變了過來。由此可見,老師威嚴地站著面對孩子,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與孩子說話,會與孩子拉遠距離,給孩子一種高不可攀、望而生畏的心理壓力,造成孩子心理緊張,對老師產(chǎn)生陌生感。如果老師蹲下來和孩子交談,從外在表現(xiàn)和內(nèi)在心理上與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平等地對待孩子,尊重孩子,就會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孩子就會親近你,他的心理就會放松,情緒愉快;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眼里那不同于成年人的特殊的世界,就能學會理解孩子。
從那以后,在幼兒園日常活動中,每當與孩子們交談時,我總是蹲下來,使孩子們從心理上消除老師高高在上的感覺,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晨送晚接和午睡時,與每個孩子親切擁抱、貼臉頰。現(xiàn)在孩子在我面前,再也沒有了以前那種緊張、拘束、陌生、膽怯,他們與我是那樣的親近,在我面前是那樣的無拘無束、活潑大方,我成了他們最好的朋友。
教育隨筆:多給孩子一些交流的時間
孩子們總是帶著一雙發(fā)現(xiàn)的小眼睛,在幼兒園衛(wèi)生間有一扇窗戶,上面貼了一層不影響光線的透明花紙,給人一種朦朧感非常美觀,為了讓衛(wèi)生間通風清潔,每次小朋友小完便后,老師都會沖拖一遍,防止有異味,可是每當小完便后,大鋒、一霏幾個小朋友就會頭挨著頭,肩擠著肩湊在窗戶旁,幾只小眼睛從窗縫往外看,一邊看一邊竊竊私語,而且還很興奮的樣子!以為他們又在貪玩,搞破壞,剛想打斷他們,卻聽到了他們之間的談話。
一霏:哇!你快看那里有好多櫻花好漂亮??!還有好多花瓣在地上。那就是老師之前說的櫻花嗎?是不是會長好多櫻桃?。康綍r候常常甜不甜......嘿嘿!
大鋒:看,這里怎么又這么多的樹,看那棵樹怎么長的那么高,下面的小樹是不是它的小寶寶呢?
一霏:快看,那邊還有許多的桃樹,你說上面會長桃子嗎?等我們遠足的時候,好好看看長了多少小桃子!
大鋒:好!
聽了他們的對話,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平時忙里忙外,根本沒注意觀察,外面的櫻花盛開,粉粉的,特別是一陣微風刮過,就會有許多粉色的花瓣飄下,像粉色的雪一樣,漂亮極了!
第二天我故意把窗戶開的大大的,然后對小朋友說:“你們快看窗外有什么變化?小朋友看到興奮極了,一直在喊道好漂亮啊!
孩子的眼睛多么敏銳,能夠觀察到大自然中細致的東西,孩子的思維多活躍,能夠聯(lián)想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孩子們喜歡親近大自然,喜歡窗外的世界,那么我們何不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帶孩子去親近大自然,所以在陽光明媚的上午,帶孩子們一起去踏青觀察外面的環(huán)境變化——啊!原來是春天到了,好美呀!
觀察完美景后,突然想到之前發(fā)生的事情,如果老師每次都能這樣靜靜觀察孩子,多給孩子一些交流的時間,會不會又不一樣的效果呢?孩子的成長更需要不斷地交流,不斷的探索發(fā)現(xiàn)!
教育隨筆:談小班幼兒的交往
教育隨筆:談小班幼兒的交往
早晨,妍妍的奶奶帶著孩子一起來到教室,一見我就笑著對孩子說:“叫老師啊?!薄皩O老師早!”“早上好!”我微笑著與她打招呼。她奶奶隨即向我詢問:“老師,昨天回家孩子說碩碩打她了”我俯下身子輕輕摸摸孩子的頭,問孩子:“這是怎么回事?。俊彼龥]有言語,只是用很銳利的眼神盯著那個孩子。家長也期待著我給她一個交代,我只能請碩碩來說說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墒谴T碩也悶不作聲,我也不想勉強孩子,因為畢竟我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沒有親眼看到事情發(fā)生的過程,只好沖著孩子的奶奶笑笑,對她說:“孩子嘛,打打鬧鬧很正常的,平時我看見她們兩個可要好了呢!”。奶奶也沒有說什么,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
與人交往,這是人生來就具備的一種本能,也是人生存的需要。從孩子來看,孩子有交往的需要。從出生開始,孩子作為一個社會的人,就有了與他人交往的需要。最初的是與父母或主要撫養(yǎng)者的交往。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發(fā)育的不斷完善,孩子渴望更廣闊的天空,他開始走出家門,走向社會。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出現(xiàn)小沖突,我認為是正常的,也是可喜的。沖突只有在交往中才會發(fā)生。但孩子的交往經(jīng)驗遠遠不夠,雖然小女孩喜歡跟人交往了,有交往的興趣,但是她缺乏必要的社會交往技能和經(jīng)驗,畢竟孩子年齡小。在與人交往時,她無法正確地體驗自己的真實情感,不能恰當?shù)乇磉_自己的情感,也不能正確地觀察與了解自己,更無法準確地把握別人的心情和意圖。于是才出現(xiàn)了當其他小朋友與她發(fā)生沖突時,就向一貫能依賴、保護自己的奶奶告狀。從家長來看,這位家長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培養(yǎng)孩子交往能力的意識。每次來園時,她帶著孩子來都要求孩子主動與老師打招呼問好,從教師來看,孩子間發(fā)生矛盾,而教師不了解情況,因而沒有以權威者的身份出現(xiàn),妄下論斷斥責孩子,這是尊重孩子的體現(xiàn)。我們需要在適當?shù)臅r候幫助孩子獲得交往的技巧。這個“引導”可以是成人在與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進行,如堅持正面教育。也可以是在某個具體的事例后,給孩子一定的方法。更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用合適的方式與孩子一同商量怎么解決同伴間的矛盾,可以怎么做、應該怎么做,使每一次交往都成為孩子成長的經(jīng)驗。
教育隨筆:談中班幼兒的交往
早晨,妍妍的奶奶帶著孩子一起來到教室,一見我就笑著對孩子說:“叫老師啊。”“孫老師早!”“早上好!”我微笑著與她打招呼。她奶奶隨即向我詢問:“老師,昨天回家孩子說碩碩打她了”我俯下身子輕輕摸摸孩子的頭,問孩子:“這是怎么回事啊?”她沒有言語,只是用很銳利的眼神盯著那個孩子。家長也期待著我給她一個交代,我只能請碩碩來說說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墒谴T碩也悶不作聲,我也不想勉強孩子,因為畢竟我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沒有親眼看到事情發(fā)生的過程,只好沖著孩子的奶奶笑笑,對她說:“孩子嘛,打打鬧鬧很正常的,平時我看見她們兩個可要好了呢!”。奶奶也沒有說什么,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
與人交往,這是人生來就具備的一種本能,也是人生存的需要。從孩子來看,孩子有交往的需要。從出生開始,孩子作為一個社會的人,就有了與他人交往的需要。最初的是與父母或主要撫養(yǎng)者的交往。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發(fā)育的不斷完善,孩子渴望更廣闊的天空,他開始走出家門,走向社會。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出現(xiàn)小沖突,我認為是正常的,也是可喜的。沖突只有在交往中才會發(fā)生。但孩子的交往經(jīng)驗遠遠不夠,雖然小女孩喜歡跟人交往了,有交往的興趣,但是她缺乏必要的社會交往技能和經(jīng)驗,畢竟孩子年齡小。在與人交往時,她無法正確地體驗自己的真實情感,不能恰當?shù)乇磉_自己的情感,也不能正確地觀察與了解自己,更無法準確地把握別人的心情和意圖。于是才出現(xiàn)了當其他小朋友與她發(fā)生沖突時,就向一貫能依賴、保護自己的奶奶告狀。從家長來看,這位家長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培養(yǎng)孩子交往能力的意識。每次來園時,她帶著孩子來都要求孩子主動與老師打招呼問好,從教師來看,孩子間發(fā)生矛盾,而教師不了解情況,因而沒有以權威者的身份出現(xiàn),妄下論斷斥責孩子,這是尊重孩子的體現(xiàn)。我們需要在適當?shù)臅r候幫助孩子獲得交往的技巧。這個“引導”可以是成人在與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進行,如堅持正面教育。也可以是在某個具體的事例后,給孩子一定的方法。更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用合適的方式與孩子一同商量怎么解決同伴間的矛盾,可以怎么做、應該怎么做,使每一次交往都成為孩子成長的經(jīng)驗。
幼教隨筆:孩子需要多種鼓勵
其實有些時候孩子是需要一些物質(zhì)或精神刺激的,這樣會促使他來約束自己,這些方法還是比較管用的,有些時候只是用口頭表揚孩子他們也是會麻痹的,他們喜歡新鮮物,作為老師就要經(jīng)常變換出新花招來刺激他們。
這個星期一的小標兵我們班選的是芮翔,他也算是班里比較調(diào)皮的孩子,但是上個星期表現(xiàn)很好,早上來了能主動和老師問好,還能和來送孩子的叔叔阿姨問好,看到班里的小鏡子臟了,自己主動拿毛巾擦擦。看到他的表現(xiàn)我很高興,高興的同時我又想他是為什么改變的呢?于是趁著中午休息的時間我把他拉到我的身邊跟他聊天,我問他今天為什么會拿毛巾擦鏡子,他很不好意思的笑笑說:“沒什么,就是看到它臟了,小朋友照鏡子臉都照的臟臟的。”看到他很不好意思,我也就沒繼續(xù)問,我在班里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揚了他。星期一升完國旗就輪到園長媽媽給小標兵帶綬帶,當點到芮翔的名字的時候就只見他很快的跑上去,站在那里直直的,堪比軍姿了?;貋淼臅r候小朋友都用非常羨慕的眼光看著他,他都笑成一朵花了,回到班級的這一個星期表現(xiàn)都很好。
其實有些時候孩子是需要一些物質(zhì)或精神刺激的,這樣會促使他來約束自己,這些方法還是比較管用的,有些時候只是用口頭表揚孩子他們也是會麻痹的,他們喜歡新鮮物,作為老師就要經(jīng)常變換出新花招來刺激他們。
教育隨筆:讓孩子多喝水
每次都有家長囑咐:“老師,給我家的孩子多喝點水等”,家長們希望我們能這樣時刻提醒幼兒多喝點水。其實,我們平時經(jīng)常提醒孩子們多喝水,并且一個上午就提醒好幾次。但這個提醒的作用不是很大,我悄悄地觀察了幾天孩子們喝水的情況:有的孩子倒很少的水,但要喝很久很久,有的孩子倒好多的水,但根本喝不完,在那里玩水,還有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喜歡做自己的事情。一玩起來,什么都顧不了。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因此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喝水習慣是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這個是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重視,共同配合。
首先我們要讓孩子們認識到水對人體的重要性,其次是家園一起配合采取各種方法培養(yǎng)孩子喝水的習慣。
在幼兒園針對孩子喝水的問題,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不加以干擾,由于氣候不同,幼兒的活動量大小不一樣,飲食結構、身體狀況不一樣,雖然平時,在規(guī)定的時間讓孩子喝水,但也未必能滿足所有幼兒對水的需求,他們隨時有渴的需求。幼兒天性又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一玩起來什么都會忘了,所以在幼兒活動中、游戲中要提醒幼兒隨渴隨喝。
在家里讓孩子自己去拿杯子倒水,自己喝水,要讓家長告訴幼兒“我們現(xiàn)在是小班小朋友了,自己能做的事情應該要自己做”。孩子喝水的問題,看起來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問題,但是孩子喝水的問題卻牽動著許多家長們的心。培養(yǎng)孩子喝水看似一件簡單的事,卻不是那么簡單,它需要我們?nèi)シ此肌嵺`才能夠找到最好的辦法。其實,讓孩子愛喝水,還要靠家長,只有家長和老師密切配合,堅持努力,才能讓孩子真正喜歡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