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隨筆:打 陀 螺
發(fā)布時間:2021-08-08 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 打電話教學(xué)設(shè)計這項活動太有意義了,它讓我們促進了家園聯(lián)系、鍛煉了孩子們的手部肌肉、手指的活動、促進了孩子們智力的發(fā)展,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發(fā)揮,還促進了他們的交往能力,孩子們對民間游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激發(fā)了幼兒對民俗活動的熱愛。
我們班本周的主題活動是《中國結(jié)》,此主題活動主要讓幼兒了解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并參與各種民俗活動,感受豐富多彩的民間傳統(tǒng)藝術(shù)。在分題活動中出現(xiàn)了《陀螺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這個民間游戲,這不是我小時侯玩的嗎?那時侯叫抽《磨呼兒游》,其實玩法是一樣的。當它轉(zhuǎn)動時非常漂亮。我何不在孩子們中間推廣一下呢?
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們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所以我首先自制了一個陀螺,把陀螺進行裝飾,再用布條、小木棍制作了一條小鞭子,在孩子們面前抽來抽去,孩子們驚奇地看著我玩的陀螺,他們被吸引住了,我借此機會,向孩子們講解了陀螺的玩法,孩子們非常感興趣。
孩子們年齡小,動手制作能力差,再說陀螺的制作也有點難,讓他們自己制作是太不可能的,更是為了孩子們的安全,所以我給家長寫了一張便條,并說明情況,讓助孩子制作。
第二天,孩子們把陀螺拿來了,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意愿把陀螺進行了裝飾,然后我教給他們玩法,剛開始玩,手顯的有點笨拙,一會兒,孩子們讓一個個的陀螺都轉(zhuǎn)起來了,非常好看,孩子們一邊抽陀螺一邊說兒歌:一圈又一圈,小小陀螺轉(zhuǎn)呀轉(zhuǎn),你一鞭,我一鞭,抽出笑聲一串串,比一比,賽一賽,看誰陀螺轉(zhuǎn)得歡。我班還舉行了《打陀螺》比賽,新的玩法曾出不窮。
這項活動太有意義了,它讓我們促進了家園聯(lián)系、鍛煉了孩子們的手部肌肉、手指的活動、促進了孩子們智力的發(fā)展,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發(fā)揮,還促進了他們的交往能力,孩子們對民間游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激發(fā)了幼兒對民俗活動的熱愛。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陀螺的啟示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巴勇莸膯⑹尽保?/p>
班里有些舊插塑,孩子們早就不愿玩了,可是最近又引起了他們的興趣。
前幾天玩積木時,德豪小朋友跑到我跟前說:“老師,你看我插的陀螺。
”說著,他用手一擰,一個小東西在桌子上飛快地轉(zhuǎn)起來,我拿起一看,原來是用那些舊插塑做的,兩根等長的小插塑板十字形交叉,在中間重疊的孔中上一個螺絲,一個簡單好玩的陀螺就做成了。
這個別致的小玩具把小朋友們都吸引過來了。
我趁機表揚德豪愛動腦筋,鼓勵孩子們都來發(fā)明一個陀螺,看還有沒有別的做法。
孩子們各自忙起來。
不多會兒,活動室里便開起了陀螺“博覽會”。
桌子上、地上到處旋轉(zhuǎn)著各式的陀螺,真是五彩繽紛。
有的是用大花片做成的;有的直接用插塑的米字形接頭來充當,還有的在一根塑料板中間上一個螺絲,居然也轉(zhuǎn)得起勁。
孩子們盯著滿地的陀螺,不停地拍手,說著、笑著、互相參觀,互相比賽,那熱鬧的場面把我也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和孩子們一起研究、制作、共享快樂。
玩過之后,我趁熱打鐵,鼓勵孩子們和那些舊玩具交朋友,像玩陀螺一樣把它們也變出新花樣。
連續(xù)幾天,孩子們沉浸在創(chuàng)造的快樂中,舊玩具在他們的手中變化多端,為他們增添了許多樂趣。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您不想讓孩子們智慧的火花在我們的點撥下熊熊燃起嗎?讓我們時時刻刻都來做一個有心人吧!
關(guān)于“陀螺的啟示”的精彩內(nèi)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guān)注我們了解更多內(nèi)容!
幼教隨筆:不再哭泣的田螺
班里養(yǎng)了幾只小田螺和幾只小河蚌,開始的時候,我很關(guān)心它們,每天為它們換水、放食物,可隨著孩子們來園時的不熟悉而哭鬧,我忙著照顧孩子漸漸把田螺給遺忘了。
班里養(yǎng)了幾只小田螺和幾只小河蚌,開始的時候,我很關(guān)心它們,每天為它們換水、放食物,可隨著孩子們來園時的不熟悉而哭鬧,我忙著照顧孩子漸漸把田螺給遺忘了。
直到有一天,我才發(fā)現(xiàn)小水缸里的水被鵝卵石給填滿了,我忙把石子給拿出來又給田螺換上水,還好,除了一只小河蚌被壓死了之外,小田螺們都還好好的,仍能探出頭來呼吸,我也松了一口氣,可轉(zhuǎn)念又一想,是因為我疏忽才讓孩子們傷害到了小田螺,我應(yīng)該以此為契機對孩子進行教育。
活動前,我對孩子們說:“寶貝們,如果你的身上被大石頭壓著,你高興嗎?”“不高興?!焙⒆觽儺惪谕暎皩?,我們不高興的時候會生氣、會哭,今天早上陳老師就看到小田螺和小河蚌哭了呢!”孩子們都好奇地看著我:“老師,小田螺為什么哭呀?”“因為小田螺的好朋友小河蚌被小朋友用小石子壓死了?!焙⒆觽円宦犛謬\嘰喳喳地議論開了,突然有個孩子站起來說:“老師,我知道是誰放的石頭,是濤濤?!蔽覇枬凉骸笆悄惴诺膯幔俊睗凉酒鸬椭^說:“嗯,我家魚缸也放石頭的?!蔽抑篮⒆邮浅鲇诤眯模谑潜銓λ麄冋f:“小田螺只要幾個小石頭就可以了,多了就會把它壓死了?!?/p>
“老師,小田螺現(xiàn)在還哭嗎?”活動后孩子們問,“它說如果小朋友關(guān)心它,它就不哭了。”“老師,我們喂喂小田螺吧?!薄袄蠋?,我們也給小田螺換換水吧!我們家小魚也換水?!焙⒆觽兤咦彀松嗟靥峤ㄗh,“喂小田螺要少喂,不能把它給撐死。”……
現(xiàn)在孩子們不但把小田螺照顧地很好,還經(jīng)常有孩子去對小田螺說著我對孩子們說的話呢!“小田螺,你今天高興嗎?”“小田螺你太棒了,吃飽了嗎?你要多吃才能長的壯壯的!”……
看,通過教育不是也讓一件壞事變成了好事了嗎!
幼教隨筆:所謂“打架”風(fēng)波
中午入園時,金生的媽媽告訴我說,今天上午在園里金生被凱凱打了。聽后我大吃一驚,整個上午我都沒有離開孩子們半步,要是發(fā)生打架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會不知道呢?但考慮到她這么跟我說,我答應(yīng)好好問問凱凱,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來園后,我見凱凱在玩玩具,為了不讓孩子緊張造成排斥情緒,我先和他插了一會兒玩具,并且為他插了一個大恐龍,在輕松歡快的氣氛中,我單刀直入裝作不經(jīng)意的問:“凱凱,今天上午你和金生為什么打架了?”只見凱凱一臉茫然直搖頭,“我和金生沒有打架?”“那你們在一塊兒干什么了?”我又問,凱凱想了想說:“下課時我們在一塊兒做灰太狼抓羊的游戲了,他太笨了,我一下子就抓到了他,這個游戲太好玩了。”說完他還笑了起來,意猶未盡的樣子。我頓時明白了,這是上午自由游戲活動中的一個小插曲,過了一會兒金生來了,我又詳細地問了一下金生,結(jié)果就是這么回事。這個游戲中的抓人被金生向家長說成了打架,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概念偷換。我沒有再向孩子問什么,說什么,我只能叮囑他們在游戲時要小心,不要磕碰。因為我知道我沒有權(quán)利干涉孩子們的游戲活動,孩子不是一根木樁放在那兒就在那兒,孩子就是在跑跑跳跳中逐漸成長起來的。也許在活動中你不小心碰到了我或者我碰到了你,這應(yīng)該都屬于正常現(xiàn)象。
離園時,我主動找到了金生的家長,向她說明了我所知道的孩子口中的打架情況。聽了后,她很抱歉地說:“說實在的,我對孩子身上很嬌,生怕孩子吃虧,所以孩子一放學(xué)回家,我就喜歡先問一下,在幼兒園里有沒有跟你打架的.”聽了后,我一陣心涼,為家長的這個問法而糾結(jié),這明明不就是在引導(dǎo)孩子撒謊嗎?因為孩子年齡小,對打架的理解不夠明確,比如有的小朋友拉了一下他的衣服或者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們就有可能理解成打架了。經(jīng)過我的耐心解釋,她也表示以后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都先要問明白再說,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但它同時也給我提了一個醒,幼兒園的事情是瑣碎的,所謂幼兒園里無大事,事無巨細,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家長會上,多與家長溝通,讓他們多解我們的工作,了解孩子們的活動。
教育隨筆:“菜”打翻了
幼兒最喜歡的區(qū)域游戲正在熱鬧的進行中,突然“哇”的一聲打破了愉快的氛圍,正在玩游戲的孩子們都不約而同的走到了“娃娃家”,只見琪琪小朋友正雙眼緊閉,在哇哇大哭,旁邊的小朋友說:“老師老師,曦曦打琪琪。”我趕緊跑過去,捧起琪琪的小手一看,手臂上有一小片紅紅的。我輕輕的為她吹了吹,說:“勇敢些,沒關(guān)系?!苯又肄D(zhuǎn)身問曦曦:“為什么要打小朋友呢?”曦曦不說話了,我問旁邊的小朋友,小朋友馬上說,因為琪琪不小心把玩具蔬菜從盤子里弄到了地上,原來今天琪琪是娃娃家的姐姐,曦曦是媽媽,今天娃娃家來了許多的客人,可是琪琪在給客人端菜時,不小心將菜給打翻了,曦曦看見以后說你將菜打翻了,我要打你屁股。曦曦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思想,放學(xué)離園的時候與她奶奶交流了這件事,奶奶說:“曦曦的父親對她比較嚴格,吃飯的時候都不準把米粒弄到桌之上的,如果不小心把菜弄到桌子上都是,就會打她屁股。”我聽了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誠懇的指出這樣打孩子是不對的,小班幼兒的手部肌肉發(fā)展的還不完善,吃飯時把米粒弄到外面是正常的,要耐心的教,不能用暴力。曦曦奶奶聽后表示回去以后會跟曦曦父親說。第二天,曦曦早上來對琪琪說:“對不起?!彼f:“昨天爸爸跟我說對不起,說如果以后不小心把米粒弄到外面,可以將米粒撿到垃圾桶里去就好了。”
教育隨筆:“老師,他打我” 隨想
那天吃完副餐,區(qū)域游戲的時候,佳佳小朋友哭的稀里嘩啦的找到我跟我訴說琪琪小朋友打她。我看到這種情況二話沒說,拿了張面紙給他說:“別生氣,哭成這樣,像個紅眼兔子,不好看咯。”佳佳看著我,慢慢停止哭泣,我并沒有立刻去質(zhì)問琪琪,而是對佳佳說“你自己想想她是跟你開玩笑的呢還是真的要打你?。磕阌凶鲥e什么嗎?”佳佳看著我說:“老師,我沒有做錯事,她也不是故意打我的,我站在她后面,她以為是我把她的發(fā)箍弄到她臉上的,其實不是我,是露露?!蔽矣终f:“你知道她不是故意的還哭,那你還生她氣么?!薄拔也簧龤猓矣X得委屈才哭。”我鼓勵她說:“那你是不是應(yīng)該去跟琪琪講下事情經(jīng)過呢,不然她還會誤會你啊?!奔鸭押苤鲃拥呐苋ジ麋鹘忉?,琪琪也主動跟她倒了歉,兩個人又有說有笑的玩去了。
其實玩是每個幼兒的天性,當然,在玩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免不了的磕磕碰碰,吵吵鬧鬧,甚至?xí)率帧按蛉恕?。當然,這種“打人”并不是我們大人們心中想象的暴力毆打行為。而是小孩子們心目中自認為很解氣的一種表現(xiàn)。常見的表現(xiàn)不過是:“抓對方幾下,打?qū)Ψ綆紫露选辈⒉粫ψ约夯驅(qū)Ψ皆斐蛇^多傷害,因此,作為我們老師或家長并不用虛張聲勢。并不必用各種方法來教訓(xùn)孩子,這樣只會使他們產(chǎn)生叛逆心理,后果會變得更嚴重。相反首先要冷眼靜觀,放手讓幼兒自主解決沖突。其次,要適時介入,幫助幼兒正確對待沖突,習(xí)得解決沖突的策略。最后,還應(yīng)適時教給幼兒一些解決沖突的知識與技能。這樣不但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幼兒人際交往的能力。
幼兒是在體驗中長大的。我們不能代替幼兒成長,就不能代替幼兒體驗。
教育隨筆:我們班的小海螺朋友
昨天趕?;貋砗蠛⒆觽儼咽斋@的小海螺、小蛤蜊放在了透明的小箱子里進行飼養(yǎng)。今天早晨一進班里卓冉和含含她倆先去了科學(xué)角去看看那些小海螺,只聽她倆個人異口同聲的喊起來:“老師,快來看,小海螺怎么都出來了?是誰把它弄出來的?”我聞聲過去,果然有好多的小海螺從小箱子里爬了出來,我笑著對她們說:“沒有誰把它們拿出來,是它們自己爬出來的?!弊咳胶秃桓辈幌嘈诺臉幼訉ξ艺f:“可是它們并沒有腳呀,它們怎么能爬出來?”我指著一只正在爬的小海螺對她們說:“看,這只小海螺正在這里爬呢?!焙⒆与S著我指的方向看去驚喜的喊起來:“原來小海螺真的會爬呀!”她倆一直蹲在那里看正在爬行的小海螺,看了很久,我問:“知道小海螺是怎么爬的嗎?”卓冉說:“小海螺爬起來可真慢,像小蝸牛一樣?!焙f:“它背上的殼就是它的家嗎?我用手一動它就鉆進殼里去了?!焙⒆觽冴懤m(xù)的來了,她們把這一發(fā)現(xiàn)告訴了班里的每一個孩子,從此以后飼養(yǎng)海螺的科學(xué)角突然多了一些身影……
反思:通過趕海這一活動孩子們親身接觸到大海,感受到趕海收獲的快樂。在對小海螺進行飼養(yǎng)時她們顯然是一個小主人,為小海螺換水,把爬到外面的小海螺撿回小箱子里,他們喜歡蹲在小箱子前靜靜的觀察,用小手去動一動。今天的意外發(fā)現(xiàn)讓孩子們很驚喜,在他們的印象里小海螺是不會爬的,當他們發(fā)現(xiàn)滿地爬的海螺時真的像是有了重大發(fā)現(xiàn)一樣。我想趕海后延伸的這一系列的活動內(nèi)容給孩子們帶來的感受和經(jīng)驗是最直接的、最生動的、最豐富的。
有趣的陀螺、美麗的菊花
有趣的陀螺最近,手工區(qū)里總是小朋友最多,大家都喜歡來制作自己的陀螺,并玩一玩。思源拿起剪刀就開始剪圓,剪好以后,就用蠟筆在圓形上畫線條,把圓形分割成了好幾塊,在每一塊的圖形里涂上了不一樣的顏色,很快就涂好了,他選了一根細細的火柴棒塞到了圓點里,陀螺做好了,這時白云飛的陀螺也做好了,兩人就開始玩了起來。只見白云飛的陀螺飛快地轉(zhuǎn)起來,陀螺變成了一圈紅一圈黃的彩色陀螺;思源好不容易把陀螺轉(zhuǎn)起來了,陀螺上模模糊糊一片,什么也看不清。等陀螺停了下來,思源發(fā)現(xiàn)白云飛是直接用蠟筆畫的彩色線條,他說:“我的可能顏色太淡了,我要涂涂深?!?/p>
陀螺是小朋友喜歡的一種玩具,課間自由活動的時候小朋友總是聚在一起玩陀螺。在制作陀螺的時候,老師提供了半成品的材料,在紙上畫好了圓形和圓的中心點,小朋友只要剪下圓形,用蠟筆進行設(shè)計,再把小棒插進中心點里就行了,這樣做出來的陀螺成功率比較大,幼兒可以和同伴的陀螺進行競賽,看誰轉(zhuǎn)的久,體驗游戲的樂趣。
美麗的菊花
華華、菊菊等小朋友來到了美工區(qū),菊菊指著圖片上說:“我們要先剪成一條條的?!闭f完兩個人找了一張長方形的紙就開始剪了,華華剪得很細,菊菊剪得很粗,菊菊還說華華剪得像面條。剪好以后,菊菊說:“第二步是要卷了?!彼麄儚幕@子里找到了吸管,就卷了起來,華華卷得比較慢,菊菊很快就卷好了,并用雙面膠固定在吸管上,他還對華華說:“我的菊花做好了?!?/p>
華華和菊菊是班中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小朋友已經(jīng)有了看圖示的經(jīng)驗,所以老師提供的圖示,小朋友能按著上面的步驟一步一步地成功制作出菊花。在制作菊花的葉子時,小朋友不知道菊花葉子的形狀,做的像樹葉。這時讓小朋友去自然角看看菊花的葉子,再進行制作。
幼師教學(xué)隨筆:打開另一扇窗
曾讀過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一個小女孩心愛的小狗死了,她非常傷心地趴在一扇窗邊,看著別人慢慢地掩埋曾經(jīng)朝夕相處的小狗,不由地流下了悲傷的眼淚。這時,她的爺爺走過來,輕輕地對她說:“寶貝,你為何不打開另一扇窗呢?”小女孩聽了,便一邊流淚一邊慢慢打開另一扇窗。突然,她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窗外各種各樣的鮮花競相開放,美麗的蝴蝶、辛勤的蜜蜂,還有很多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鳥,正在熱鬧地穿行其中??粗粗∨⒉唤铺闉樾?,心情好了許多。
由此想起了我們教師,面對形形色色的幼兒,應(yīng)用多種教育手段來教育幼兒,尤其是面對智力低下、或調(diào)皮搗蛋的幼兒,更應(yīng)為他們打開另一扇窗。人無完人,每個幼兒都有閃光的一面,不要只看到他們的不足,在日常生活中,有的老師會數(shù)落智力低下的幼兒,如做數(shù)學(xué)練習(xí)時,老師當著別的幼兒面會說:“她不會的,搞不清的,我不教她了?!薄氨亢镒?,這種練習(xí)我講過幾次了,還不會做。”試想,你是那個幼兒,你的心理會有什么感覺?有位心理學(xué)家說過:“人人都有巨大的潛能,只要你抱著積極的態(tài)度去開發(fā)這種潛能,就會有無窮的能量?!弊鳛橐幻變航處?,我們應(yīng)蹲下來和幼兒說話,學(xué)會用敏銳的眼睛觀察幼兒的言行,打開另外一扇窗去看待幼兒,或許他們在數(shù)學(xué)上是弱項而在藝術(shù)上是強項呢?有許多著名的科學(xué)家如:愛迪生、牛頓他們也不是全能,只是挖掘了自己的強項才有他后來的杰出的貢獻。
作為教師,在日常的生活管理中,應(yīng)多了解幼兒的性格、品質(zhì)等心理特征。根據(jù)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去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多用賞識教育的手段去激勵、喚醒、鼓舞他們主動學(xué)習(xí)的內(nèi)驅(qū)力,找到發(fā)揮幼兒學(xué)習(xí)潛能的最佳點。為他們打開另外一扇窗,讓幼兒自己看到從未看見的美景,對自己的前途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