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不要一味的嬌慣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06-11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教育隨筆 簡短的給孩子的一封信教育隨筆:不要一味的嬌慣孩子
親戚家的孩子叫婷婷,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孩子,長得漂亮、乖巧,嘴巴甜。就是有一個毛病,什么事不依她,就使性子,大哭大鬧。
做家長的往往喜歡看到孩子笑,不愿看到孩子哭。當(dāng)孩子有什么要求的時候,家長往往以滿足孩子,能讓孩子高興為出發(fā)點。有時候孩子“無理”地要求,不少長輩也往往采取寬容態(tài)度盡量滿足。
孩子的確讓人喜歡,現(xiàn)在又多是獨生子女,長輩自然更呵護倍至。然而孩子年齡小,還不懂事,正是需要家長教導(dǎo)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時期,教育孩子當(dāng)然以愛為前提,但如果一味的滿足孩子,會使孩子混淆了對與錯的界線,落下了成長中很重要的一課。事實上,孩子的要求哪些是該滿足的,哪些是該拒絕的,家長是知道的,只是好像總怕委屈了孩子,“狠”不下心。如果這樣,只會縱容孩子形成不良習(xí)性。
我們愛孩子,不妨將依順變?yōu)槟托?,多向孩子講講該做或者不該做的原因。必要時別“怕”孩子哭――哪個孩子不會哭呢?豈不知適時地“哭”一“哭”并非壞事,他會從中認識到做事情應(yīng)該講道理,明白什么叫拒絕,什么叫正確。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這樣做才是真正地愛孩子。[零思考方案網(wǎng) Www.zHE135.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 嬌慣的孩子
有一天,張東的爺爺送他來幼兒園,一進活動室看見張浩森小朋友拿著玩具,一邊說:“我要,我要”一邊伸手去奪,浩森不給他,他便拉著爺爺?shù)氖挚奁饋恚麪敔敍]理他送下他就走了。張東一看爺爺走了,沒辦法,只好不哭了,他看了看我,乖乖的自己拿其他玩具玩開了。第二天張東的奶奶來送他,看到龍軒小朋友用積塑插了個飛機,張東又和前天一樣,伸手去奪,龍軒小朋友不給他,他便哭著說:“奶奶,我要飛機?!彼哪棠炭吹叫O子哭了,心疼的說:“不哭,奶奶幫你要過來?!蹦棠陶f著便從龍軒的手里拿過小飛機。說:“先給我們玩一玩.”張東高興的玩著小飛機,龍軒小朋友卻不高興的厥起了小嘴。張東的奶奶走后,我對張東說:“以后你想玩別人手里的玩具時,應(yīng)該和小朋友商量,不能哭,哭不是好孩子。更不能去搶,你應(yīng)該和小朋友說:我玩一會兒,好嗎。小朋友同意后你才能玩,這樣才是好孩子.以后可不能這樣要小朋友的玩具玩了?!睆垨|看著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還有一次開放日活動時,李坤小朋友要媽媽去書架給拿圖書。媽媽說:“別的小朋友沒有拿圖書,我們也不能隨便拿圖書看啊?!笨墒抢罾s哭起來,偏要媽媽給拿,不管媽媽怎么說,不給圖書就是哭,也許是因為怕影響我們的活動,李坤的媽媽只好到書架上給拿了一本書,李坤才停止了哭聲。他的媽媽不好意思的說:“這孩子脾氣很倔,很任性,都是他奶奶和爺爺給嬌慣的?!?/p>
是啊,正像李坤的媽媽說的那樣,現(xiàn)在有些孩子很任性,因為農(nóng)村孩子大多數(shù)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的,人們常說隔輩親,爺爺奶奶會特別疼愛孩子,嬌慣孩子,給孩子養(yǎng)成了任性的性格。平時,這兩個孩子在幼兒園里不是這樣的,還是比較懂事、聽話的;可是當(dāng)著家長的面時,他們卻表現(xiàn)出了任性的性格,其他的孩子有時也會表現(xiàn)的和他倆一樣。
通過這兩件事,可以看出,有的孩子在家里和在幼兒園里不一樣,在幼兒園里是個好孩子,因為沒有爺爺奶奶的袒護??墒窃诩依飬s是“小皇帝”,嬌生慣養(yǎng),要什么,得趕緊給什么,要不就會又哭又鬧。針對這種現(xiàn)象,在幼兒園里,我通過講故事,說兒歌等形式,還通過和家長溝通、交流共同對孩子進行良好行為習(xí)慣的培養(yǎng),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教育,孩子們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張東小朋友在幼兒園里不再爭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李坤也不那么任性了。
不能嬌慣孩子
在一次開放日活動時,李哲小朋友要媽媽去書架給他拿圖書。媽媽說:“別的小朋友沒有拿圖書,我們也不能隨便拿圖書看啊?!笨墒抢钫軈s哭起來,偏要媽媽給拿,不管媽媽怎么說,不給圖書就是哭,也許是因為怕影響我們的活動,李哲的媽媽只好到書架上給拿了一本書,李哲才停止了哭聲。他的媽媽不好意思的說:“這孩子脾氣很倔,很任性,都是他奶奶和爺爺給嬌慣的?!?/p>
是啊,正像李哲的媽媽說的那樣,現(xiàn)在有些孩子很任性,因為農(nóng)村孩子大多數(shù)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的,人們常說隔輩親,爺爺奶奶會特別疼愛孩子,嬌慣孩子,給孩子養(yǎng)成了任性的性格。平時這個小朋友在幼兒園里不是這樣的,還是比較懂事、聽話的;可是當(dāng)著家長的面時,卻表現(xiàn)出了任性的性格,其他的孩子有時也會表現(xiàn)的和他一樣。
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有的孩子在家里和在幼兒園里不一樣,在幼兒園里是個好孩子,因為沒有爺爺奶奶的袒護??墒窃诩依飬s是“小皇帝”,嬌生慣養(yǎng),要什么,得趕緊給什么,要不就會又哭又鬧。針對這種現(xiàn)象,在幼兒園里,我通過講故事,說兒歌等形式,還通過和家長溝通、交流共同對孩子進行良好行為習(xí)慣的培養(yǎng),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教育,孩子們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任性的孩子也不那么任性了。我們做老師和家長的,不能隨意地去嬌慣孩子,要給孩子一定的約束力,培養(yǎng)他們的自理能力、獨立能力和守紀律的意識。
教育隨筆:“不要”男孩
孩子們都是喜歡游戲的。進入中班后,根據(jù)班級里幼兒的年齡特點,班級里新設(shè)了“魔法小丑蛋糕”和“玩轉(zhuǎn)蛋糕”這兩個角色區(qū),孩子們十分喜歡玩這兩個區(qū)角,每天到玩區(qū)角的時間時,就會有很多孩子來和我說“老師,我想去買蛋糕”“老師我想去做蛋糕”,等等。看到孩子這么喜歡玩,我也很開心。
班級里有個叫小語的小男孩,十分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比如在玩體育器械時,他就拿著沙包或者飛盤在旁邊看著,請他回答問題也都不愿意開口,玩區(qū)角的時候也喜歡趴在自己的座位上,每每鼓勵他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的時候,都會被一句“不想玩”“不要”給反駁回來,甚至?xí)霈F(xiàn)扔掉玩具的情況,慢慢的,我也不再強制他參與到小朋友的活動中了,就讓他在旁邊看著。在兩個蛋糕店開設(shè)之后,區(qū)角游戲時,我發(fā)現(xiàn)小語會經(jīng)?!坝问帯痹诘案獾曛車诳吹案獾昀锏男∨笥言谕嬗螒?,我也沒有管他,就讓他繼續(xù)觀看。到了收玩具的時候了,蛋糕店里的小朋友們收拾區(qū)角總是要慢一些,小語這下看不下去了,上前幫著一起收拾蛋糕,被我發(fā)現(xiàn)后,他還有些不好意思。這樣的情況在幾天后的區(qū)角游戲中有了進展,小語主動拿起區(qū)角牌,選擇了“魔法小丑蛋糕”,在區(qū)角里充當(dāng)了收銀員的角色,但是觀察后我發(fā)現(xiàn)他只是站在收銀臺前,按著收銀機,見此,我扮演了一次小顧客,來買一次蛋糕,只見他拿起一個蛋糕用機器掃一下就給了我,我問“這多少錢,我不用付錢嗎?”,他笑了一下說“一塊錢?!蔽医o了他一塊錢,并說“這蛋糕我要帶走,這樣直接拿著好不方便呀”,他看了看沒反應(yīng),我又說“你能幫我拿個袋子裝一下嗎?”他立馬拿來一個袋子裝好蛋糕,并裝進去一個勺子,遞給了我,我立馬表揚了他。旁邊的小朋友看見了,也來買蛋糕,小語玩的很開心。之后,我發(fā)現(xiàn)小語不再抗拒各種集體類的活動了,慢慢的開始很旁邊小朋友有了更多的交流。
其實,孩子是個有著自己發(fā)展規(guī)律的個體,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給予孩子們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們自由選擇的機會。
教育隨筆:不要隨意嚇唬孩子
教育隨筆:不要隨意嚇唬孩子
幼兒正處在身體技能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在發(fā)育過程中可能會對各種各樣的事件產(chǎn)生恐懼,精神帶來壓力,會加劇他們的內(nèi)心沖突,使大腦的興奮和抑制失去平衡,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記得放學(xué)時有這么一幕:孩子不知為了什么拼命地哭,母親在旁邊哄他,無濟于事。母親顯然用了不少辦法:說好話;給他東西吃,但是都不管用。最后,母親實在不耐煩了,大聲說:"叫你哭!再哭我就走!讓拐孩子的把你抱去!"這一下,孩子哭得更加厲害了。那位母親二話沒說,扭頭就走,孩子見狀,慌了神,趕緊追上去,邊哭邊喊:"媽媽,別走,不要扔下我------"
我看了這場面,心酸酸地。作為母親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對待孩子非要來恐嚇?biāo)麊??父母是孩子最最可信賴得人,孩子從出生起,就對父母有特別的眷戀,有一種安全感。那位母親的恐嚇話,殊不知給她的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是成人無法想象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天下所有的父母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不要再胡亂嚇唬孩子,給孩子以正確的評價,還給他們一片晴朗的天空吧!
教育隨筆:不要小瞧了孩子
今天冉冉有一個讓大家驚訝甚至佩服的地方。昨天傍晚放學(xué)之前,我們布置了一個樹葉添畫的回家作業(yè),還幫每一位幼兒準備好了材料。今天早上交上來后,發(fā)現(xiàn)冉冉居然交了三幅樹葉添畫。一問,原來一副是爸爸做的,一副是媽媽做的,一副是冉冉自己完成的。昨天晚上還下著大雨,他們?nèi)齻€人吃好晚飯一起去摘樹葉,一起去買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回家一起做。創(chuàng)意都是自己想的,冉冉的畫都是自己完成的,并沒有大人幫忙。這是怎樣的教育方式??!我們都很佩服!是啊,本來樹葉添畫這個作業(yè)是有一定難度的,除了動腦還要動手。有些家長就一手包辦;有些家長就照著我們給的例子依樣畫葫蘆??墒侨饺揭患覅s別出心裁,交上了令人滿意的作業(yè)!在“樹葉添畫”這個事件上,冉冉父母的教育方法真的很好。知道一個小孩子自己動手確實有點難度??墒侨绻职?、媽媽、寶寶每人一份,一起圍在桌子邊,一起動手做,遇到問題可以一起商量但是自己動手。孩子一個人做會沒勁,都是家長做那孩子能學(xué)到什么呢?可是冉冉他們一起做,就有很大的區(qū)別了。不僅完成了作業(yè),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發(fā)展了幼兒的思維,自身產(chǎn)生自豪感;還增進了父母,孩子之間的感情,這可以一次難得的親子活動??!
教育隨筆:孩子的味道
前些日子,我教孩子們畫大頭像,開始我很擔(dān)心他們畫不好。我既想讓他們用鉛筆先畫,又覺得鉛筆畫不好,擦來擦去失去了本真的色彩。于是我就讓幼兒直接用黑筆畫。
我先給幼兒講解如何畫大頭像,讓幼兒不斷的觀察人物的形象特征,并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當(dāng)我開始讓幼兒在紙上畫的時候,我看了每一個小朋友的作品,讓我非常的驚訝,他們畫的人物居然基本上都是一個模樣,全是扎的馬尾辮子的小姑娘。我突然意識到,孩子的思想已經(jīng)被老師禁錮了,產(chǎn)生了一定的固定式。都是圓腦袋,圓眼睛,長頭發(fā)……我讓幼兒停止了繪畫,繼續(xù)給幼兒看一些特別的案例,觀察每一個人物的形象特征,讓幼兒了解到每一個人物有不同的特征,并不一定腦袋都是圓的,有的可能是橢圓的,有的可能像一個三角形,什么樣的形狀都有可能,讓幼兒的思維不斷地開拓。眼睛也有各種各樣的,有睜眼的,閉眼的,有大眼睛,小眼睛,而且各種形狀都有。于是我又讓幼兒重新繪畫。
這時我終于看到了我想要的效果。有的小朋友畫了一個正方形的腦袋,梯形的身子。而有的幼兒在畫的時候,由于帶筆還不能像大人一樣流暢,畫出的腦袋有點歪歪扭扭,而眼睛又放的位置并不是恰當(dāng)?shù)奈恢?,我剛想制止,突然意識到這樣的作品或許真的會與眾不同。當(dāng)孩子把自己的畫畫好后,我發(fā)現(xiàn)人物果然有了不一樣的感覺,那種感覺就是“孩子的味道”。有的幼兒在一開始不敢下筆,在我的鼓勵下,努力的在自己的畫紙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孩子在添加五官的時候,不像大人,他們有很多奇特的想法,鼻子有的選擇用三角形來裝飾。當(dāng)一幅幅作品被他們描繪出來后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的想法真的是豐富多彩的。他們所畫出的人物,讓我感覺與眾不同,甚至意想不到。
我突然意識到有很多時候,老師都把孩子的思想固定化了,經(jīng)常會指導(dǎo)孩子你畫這,你這樣畫,那樣畫。然而孩子或許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的世界是跟大人不一樣的。我們應(yīng)該盡可能的讓孩子去展示自己的世界,不要過多的干涉,讓作品中具有孩子的味道。
教育隨筆: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現(xiàn)在的孩子動手操作能力非常強,可是我們作為老師往往不能完全放開手,讓孩子大膽的想象創(chuàng)造,在這一點上我深有體會。
在一次區(qū)域活動中,我投放了新材料《臉譜裝飾》,給孩子交代了要求之后,我就走開了,但是雖然走開了但是我心里總放心不下,擔(dān)心沒有說清楚,心里很是矛盾還要不要給孩子再說一次,糾結(jié)半天之后,于是我還是來到了孩子跟前又給他們說了一遍。我才放心的走開了。過了一會之后我去看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沒有一個是按照我的要求去完成的,他們的方法和想法都是與眾不同的。之后我就在反思,是不是我對孩子的思想干涉過多了,這樣是不是局限了孩子的能力發(fā)展,對孩子的創(chuàng)造思維發(fā)展是一個很大的扼殺。
于是我調(diào)整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同樣的材料,我這次只是投放了材料和提示卡,只是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行為,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路數(shù)很清楚,她們先看了看提示卡,然后看了看我提供的材料,便很快的動手操作起來,還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方法,整個活動我沒有干涉,孩子們自己玩的有聲有色,作品也是各具特色。
通過這兩次活動的對比,我認識到自己教育孩子還是放不開手,總擔(dān)心孩子做不好怎么辦?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而不是讓孩子自己探索學(xué)的方法,美術(shù)教學(xué)就是發(fā)展幼兒智力、豐富幼兒知識、培養(yǎng)幼兒積極觀察、大膽表現(xiàn)生活、養(yǎng)成良好習(xí)慣等?!队變簣@教育指導(dǎo)綱要》明確提出:在藝術(shù)活動中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xiàn)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
所以,我們只要相信孩子能創(chuàng)造世界,那么他們就能創(chuàng)造出世界給我們欣賞。
教育隨筆:不要忽略孩子的眼神
午飯過后,孩子們各自選擇喜歡的區(qū)域開始了愉快的活動。唯獨玉玉小朋友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動,當(dāng)我看她時,她的小眼睛直直的看著我好像有話要說,因為當(dāng)時有其他班的老師在我們班觀摩餐后衛(wèi)生,我就順口說了一聲:“怎么了你,到娃娃家去玩吧”,就去忙別的了。后來發(fā)生的事情讓我非常后悔。
12點孩子們準時入廁后由主班老師帶著進寢室午睡。我發(fā)現(xiàn)每隔兩步距離就有一個濕濕的腳印,直覺告訴我肯定有孩子的鞋濕了,排除玩水弄濕鞋子的可能那就是有人尿褲子了。經(jīng)過逐一排查,結(jié)果是平時不愛說話的玉玉。我恍然大悟,之前她一直在看我就是想去尿尿,或者是褲子鞋子已經(jīng)濕了不知怎么辦。當(dāng)時是我太粗心了沒有想到這些。這時候大部分孩子已上床,為了保護玉玉的自尊心,我先讓其他小朋友都閉上眼睛睡覺,勸她脫下濕褲子幫她擦干后進被窩睡覺,隨后打電話讓她媽媽來送鞋和褲子。處理完這些,我陷入了反思和自責(zé)中。
是孩子的眼神我沒讀懂,如果當(dāng)時我明白什么意思或者耐心的去問一下的話,事情就不會這樣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就得細心再細心,平時要多注意孩子的眼神,了解每個孩子情感的細微變化,才會做的更好。孩子請原諒我沒有讀懂你,我以后會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