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拉怎么治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幼兒做什么事情都比較慢,他們反而不能理解大人們?yōu)槭裁茨敲粗?,所以即便是有強烈的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旁邊有什么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時缺乏足夠的自信心,他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錯,所以做起事情來也是瞻前顧后、畏畏縮縮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擔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動作也就越慢。
現(xiàn)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很少給孩子空閑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一件任務完成了,家長另一件任務又布置出來了,家庭作業(yè)做完了還有額外的作業(yè),額外的作業(yè)做完了還要練琴、畫畫,反正不能閑、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數(shù),做事情還不如慢點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務也就越多。
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改掉做事拖沓的壞習慣?
1.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如果孩子愛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辦法鍛煉他的動手能力,幫助孩子提高動作的熟練和敏捷程度。
父母可以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游戲,如比賽看誰穿衣服快,看誰洗澡快等。通過這些比賽,家長可以隨時教給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務的技巧,教給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順序來提高效率、安排時間等。
這些游戲玩多了,孩子可能覺得沒趣,這時,可以給予適當?shù)莫剟顏砉膭詈⒆永^續(xù)做下去。
2.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如果孩子愛磨蹭是由于時間觀念差造成的,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在孩子開始做一件事之前為他規(guī)定時間。
父母先估計出孩子盡最大能力能夠完成此事的時間,并以此作為時間限制,然后根據(jù)孩子完成的情況,給予表揚、獎勵(或無獎勵,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
在開始設計時間的時候,家長要及時核對。孩子做事,家長為他計時,告訴并夸獎他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幾分鐘。這樣,孩子會有積極性。
3.讓孩子按時做事
磨蹭這個習慣,不光存在于學習中,也反映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穿衣、吃飯、玩耍等。所以要克服這個毛病,必須從不同角度著手,從自己孩子的實際出發(fā),制定一些改正方案。做什么事情,需要多長時間,事先都做好假定,在假設的時間以內(nèi)(當然能夠越快越好)保證質(zhì)量地完成。
做完以后,可以共同討論,對方案進行調(diào)整,爭取下次做得更好。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在進行這些計時活動,如閱讀、答題、勞動時,如果家長能夠與孩子一起進行,會收到更好的成效。
4.學習的榜樣很重要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一般都很喜歡與榜樣做對比,家長們要充分利用這一點。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給孩子找一個學習的榜樣,這種標桿式的榜樣可以是一些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周圍的小孩子。
在平時的教育中,一定要拿出榜樣,告訴孩子,榜樣人物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喜愛,是因為他有時間觀念,辦事不拖拉。經(jīng)常以榜樣的事跡來教育孩子,對糾正孩子的拖拉毛病有一定的作用。
5.提高興趣點增加好奇心
做事動機不強,動力不夠,才會“磨蹭”,一旦調(diào)動起他的積極性,“磨蹭”的問題也會隨之解決。所以,家長要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增加做事情的興趣。并且,適當鼓勵幼兒去做某事,適時給予獎勵。
6.適當懲戒是必要的
對于孩子的磨蹭,一味的批評教育有時會失效。專家建議,必要的時候,要將因孩子的磨蹭造成的后果呈現(xiàn)給孩子,并要對孩子進行適當?shù)奶幜P。要讓孩子明白,做事磨蹭的習慣造成的后果也會很嚴重,也會受到一定的“懲罰”。有的時候,適當?shù)奶幜P有助于孩子快速“醒悟”!
孩子愛磨蹭,大多都是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當造成的。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做事磨蹭的現(xiàn)象時,就要找出原因,要以身作則,不要包辦代替,應該孩子營造做事利索的環(huán)境,當孩子有點滴進步時也別忘了鼓勵,增強孩子做事的自信心,對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壞習慣有一定幫助哦!
對待孩子磨蹭的習慣,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他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要注意總結(jié)萬式方法,不斷提高他做事的速度和質(zhì)量。對待孩子磨蹭的習慣,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他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要注意總結(jié)萬式方法,不斷提高他做事的速度和質(zhì)量。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孩子寫作業(yè)拖拖拉拉怎么辦
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觀念問題需要解決。
一方面,要知道家庭作業(yè)是很重要的事情,《學記》中說“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本蛷娬{(diào)了家庭作業(yè)的重要性,家庭作業(yè)可以幫助孩子鞏固知識,培養(yǎng)習慣。有一些低年級的家長對作業(yè)可能會有反感的情緒,認為孩子不必做什么作業(yè),這種情緒會影響孩子,自然會影響孩子的作業(yè)完成。其實,低年級孩子的家庭作業(yè)形式意義相當大,不在于做什么,而是要讓孩子有一個意識:我需要學習。
另一方面,就是家長要和學校、老師一起擔負起孩子的教育來。尤其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有家校攜手,形成教育的合力,孩子才能又快又好的成長。老師布置作業(yè),目標指向的是孩子的知識積累,而家長管孩子學習,目標卻是一生的習慣養(yǎng)成啊。所以建議家長,尤其是工作特別忙得家長朋友,要在自己的工作時間表中空出一段時間,留給孩子。把教育孩子當成一項工作來完成。
接下來是一些技術問題。要分析孩子作業(yè)拖拉的原因。大多數(shù)孩子作業(yè)拖拉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長時間的坐在書桌前學習;另一個是知識掌握問題,比如寫字慢,作業(yè)題目不會做等等。
如果孩子的作業(yè)拖拉是第一個原因造成的,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家長朋友可以先拿出一個周的時間來觀察孩子寫作業(yè)的習慣,掌握孩子的寫作業(yè)的時間長短,每次寫作業(yè)會有多少次分心,多少次從椅子上站起來去做別的事情等等,同時向老師和其他家長了解一般孩子完成作業(yè)的時間。這樣就會對自己孩子的狀況有比較清楚地了解。了解之后,就可以著手解決了??梢院秃⒆右黄鹩懻摻鉀Q的辦法。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學習間的長短,作業(yè)完成的合理時間是多少,每多少時間可以休息一次(建議低年級孩子的不要超過30分鐘)等。時間長度確定后,要求孩子逐步減少作業(yè)時從書桌前離開的行為。如果孩子原先要起來6次,現(xiàn)在能做到起來3次就要獎勵。由3次再到1次,最后到縮短完成作業(yè)的時間,而且高質(zhì)量的完成作業(yè)。獎勵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延長看動畫片的時間,可以是喜歡吃的東西,也可以是媽媽的擁抱……這要是孩子喜歡的東西或事情都可以作為對孩子的獎勵來用。這樣孩子就會逐步安定下來,有一個月,好的習慣就會初步固定下來。
還有很重要的是,孩子寫作業(yè)的時間應該是相對固定的,作業(yè)前,要提醒孩子解決所有的吃東西、喝水、上廁所之類的事情。孩子就不會以這些事情為借口來分心。同時,家長也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在孩子學習作業(yè)時打擾他。比如給孩子送個水果了,遞杯水了,或者在孩子做功課時對孩子問這問那。“做幾道了?還有幾道?”看起來似乎是關心了孩子,殊不知這樣是干擾了孩子。再有,不要在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后,隨便給孩子加作業(yè),孩子可能會因為這個原因故意拖拉的。
如果是知識掌握問題造成的作業(yè)拖拉,一方面要鼓勵孩子積極思考,勇敢面對困難。另一方面也要及時聯(lián)系老師,了解孩子知識欠缺的原因和程度。想辦法和孩子一起度過難關。如果孩子的寫字特別慢,一方面需要通過這個方法訓練手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讓孩子多寫多練。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如感覺統(tǒng)合失調(diào),注意力缺陷之類的問題,家長就需要尋求專業(yè)的幫助了。
怎么讓孩子不拖拉?
孩子做事慢,或者磨蹭,有的與孩子的性格有關,有的和孩子的生活習慣有關,家長不能一概而論,如何改變孩子做事拖拉的習慣,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幫助孩子改正做事拖拉磨蹭的習慣。
一、定規(guī)矩 勤督促才有效果,可以定了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父母安排的事情沒做完,不許看電視;家庭作業(yè)沒按規(guī)定完成,不許上網(wǎng);幫父母買東西超過了時間,”功勞”減半……開始孩子也許會屢屢”犯規(guī)”,但是記住別客氣,拒絕他看電視或上網(wǎng)。提醒孩子當事情確定了之后一定要立即行動,在行動中不斷糾正和完善自己的行為,哪怕是芝麻粒大的小事。他把鬧鐘定在早上六點,可是當鬧鐘響起,他卻覺得睡意正濃,于是干脆心煩地把鬧鐘關掉,倒頭繼續(xù)睡。如果讓這種情況繼續(xù)下去,那么他將來就很容易養(yǎng)成懶惰拖拉的壞習慣。假使你經(jīng)常引導他,讓他在潛意識里時刻告戒自己這樣不行啊,"立即行動"、"現(xiàn)在就去做",那么他就會就會迅速立即爬起來。讓孩子記?。毫⒓葱袆?,改變拖拉的習慣,將改變他的一生。
二、讓自然后果教育孩子,把方法教給孩子。我的女兒經(jīng)常磨蹭,做事拖拉。特別是每天早飯都要我們不停地催促,有一次我和她媽媽商量,決定要改變女兒吃飯拖拉的習慣,于是跟女兒講從某天開始早飯不再催她,自己安排到學校的時間。于是選擇一天自己早上第一節(jié)沒課的早晨,媽媽自己吃好早飯就上班去了,我吃完飯后就在看書,女兒自己慢慢吃,等她吃好后,上學就遲到了。上學遲到是最倒霉的事情,孩子很怕。然后讓她自己分析,上課為什么會遲到。她自己找到了遲到的原因,在于遲到拖拉。從那次以后我們再也不要擔心她早飯拖拉,她自己會看時間幾點前必須吃好。教育孩子怎樣提高做事的效率,比如,晚上臨睡前就把第二天用的東西準備好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免亂找耽誤時間;告訴孩子經(jīng)常用筆把該用的東西和需要做的事記下來,防止丟三落四昏頭昏腦影響效率。
三、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如果孩子做作業(yè)經(jīng)常忙活到半夜,而他的同學早早就做完了,甚至還有時間看電視。這個時候不要總是怪孩子不好,拖拉、磨蹭。自己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是否有比較大的影響,孩子在做作業(yè)的時候,家長在做什么,是否干擾了孩子的學習。另外,即使在做家務時,也盡量防止發(fā)出很響的聲音。家里的環(huán)境安靜了,孩子學習的效率得到了提高,拖拉的現(xiàn)象就會減少。雖然這樣做家長的活動受到限制,但是能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有的孩子做事情拖拉或者磨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來因素的影響。比如孩子貪玩、受到不應有的干擾、因問題難以解決而犯愁猶豫,這都可能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的習慣。動氣不如動心,花心思幫助孩子找出原因,對癥下藥,就能改變孩子拖拉的習慣。
孩子做事拖拖拉怎么辦
孩子做作業(yè)拖拉磨蹭,吃飯也不好好吃,東望 一下,西望一下,看著舉手可辦的事,非拖拖拉拉不完成,作為性格急躁的家長著實不知道怎么辦才好,不要著急,找對方法,這些都不是事,我們可以通過幾下幾個方法來改善:
一、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就拿我家的孩子來說吧,每次吃飯時總是不好好吃,一頓飯的功夫就個把小時,喜歡邊玩邊吃,為此和老師也沒少交流,后來和老師溝通后,都明白一個道理,大人是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在4、5歲的時間段,對時間的概念還比較模糊,后面就通過跟他講珍惜時間方面的故事,做一些相關計時性的游戲,并在吃飯的時間看好時鐘,要求規(guī)定時間內(nèi)要吃完,并給予適當獎勵,慢慢地吃飯磨蹭的習慣就改過來了。
二、減少其它事物的干擾,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便于集中注意力的環(huán)境。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孩子身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隔絕開來 ,譬如玩具、手機、音響等。大人盡量避免孩子學習時候大聲播放電視、聊天等。還有的家長喜歡陪在孩子邊上看著孩子做作業(yè),或是孩子學習時間,不時的推門去觀察一下,這些習慣和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孩子的學習思路容易補干擾,從而不利于孩子集中精力學習。
三、獎勵促進法,指和孩子來一個時間約定,制定一個好習慣打卡記錄或是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在規(guī)定的時間段內(nèi),什么時候應該好好學習,什么時候可以心情玩耍,讓孩子掌握好每天的時間安排,哪些好習慣有天天打卡,對打卡表現(xiàn)好的要及時獎勵,那么,一段時間,孩子的好習慣就慢慢自然養(yǎng)成。
三、家長以聲作則,停止不停的催促,對動作拖拉磨蹭的孩子,家長情緒激動時,往往不停的催促孩子快點,但往往事與愿為,孩子也感覺受了委屈,家長應該注意表揚方式,而不可一味責怪,父母可以對孩子今天的表現(xiàn)說“你今天比昨天進步了一點點”,“你如果再快一點就更好了”,“真好,現(xiàn)在用不著老提醒你了”等等,這樣的方式孩子更愿意接受。往往收到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
四、讓孩子懂得拖拉磨蹭是要付出代價的,孩子只有體會到拖拉給自己帶來損失時,才能自覺的快起來,因此讓孩子自己品嘗磨蹭的后果,不失為一個改掉拖拉磨蹭的好方法。比如孩子起床磨蹭,父母可以試著提醒他快遲到了,也不要責怪,也不要催促,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擔心孩子會遲到,因為孩子上學遲到,老師勢必會追問其原因,挨了批評后,比父母直接批評要好,多試幾次,孩子遲到的習慣也會改掉。
孩子拖拉、磨蹭著著讓許多家長傷透腦筋,但只要我們適當注意方式方法,從小事做起,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幫助孩子認識時間的珍貴性,進而珍惜時間,提高效率,自然能夠加快速度,養(yǎng)成良好習慣!
小孩子拖拉怎么辦
第一類表現(xiàn)
做任何事都是慢吞吞的,老是跟不上別人的速度,起床、穿衣、穿鞋、收玩具等,總是拖三落四,那怕大人發(fā)脾氣也做不快。
原因
天生如此,這類孩子對事物常常表現(xiàn)出畏縮、害怕、害羞沉默,且不愿意與別人互動。
解決之道
這一類寶寶處事磨蹭,是因為性格使然,所以要想從根源上改變這類寶寶磨蹭的習慣是不現(xiàn)實的。但爸爸媽媽一定要堅持給予寶寶幫助與鼓勵,不要嘲笑寶寶的慢,而是對他的每一點進步予以最大的表場,從而激發(fā)寶寶做事加快速度。
第二類表現(xiàn)
做事并不每件都落后于別的孩子,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這類寶寶通常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或有較大誘惑時做事動作較快,若所做或?qū)⒆龅氖率撬磺樵傅?,動作就變得慢吞吞?/p>
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這類寶寶通常在爸媽吩咐做某事時,并沒有集中注意力聽到并隨之去做,或心里想著其他事,做爸媽要求的事情就顯得“漫不經(jīng)心”,在爸媽眼里這種行為就是“慢吞吞”。
解決之道:可以選擇孩子平時最愛東西,比如最愛玩的游戲、最愛看的動畫片等等,激發(fā)孩子做事的注意力,還可以做一些練習,來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的持續(xù)時間。盡量不要把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做比較,但可以跟他以前的表現(xiàn)比,也可以跟爸爸媽媽比,這樣處理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2、爸媽指令太多,孩子無從應付:
爸媽有時往往一個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馬上做出響應。然而每個孩子發(fā)展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動作發(fā)展較快,有的是思考方面較快,當孩子的思考動作協(xié)調(diào)不是很好時,而家長卻又要求嚴格,超出孩子動作能力時,爸媽就會認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則會認為他已經(jīng)很快了。爸爸媽媽和孩子的標準不一樣,常是孩子被認為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解決之道:爸爸媽媽做事也不能急于求成,孩子做事慢并非說改就改,要孩子改掉一種壞毛病,養(yǎng)成一種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過反復的、多次的練習,才能實現(xiàn)。因此,第一,家長要有耐心、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比人家的差;第二,多給孩子練習的機會,但要視不同情況不同對待,不能操之過急;第三,根據(jù)孩子的表現(xiàn),給予適當?shù)脑u價;第四,要持之以恒,注意在求快的同時,依然要以做得好為最終標準。
3、缺乏興趣:孩子面對他感興趣的事,動作就很快,沒興趣的事就在那里磨蹭,如今天要去動物園玩,他可以在3分鐘內(nèi)穿好衣服、襪子,還反過來催大人。如果換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的玩具的話,他就開始慢吞吞,任你喊破嗓子,他的動作還是依然故我的慢。
解決之道: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爸爸媽媽試著觀察一下孩子對什么比較感興趣,試著用孩子喜歡的事物去激發(fā)孩子做事的積極性,例如答應孩子做完事可以看十分鐘電視,又或者答應孩子可以買一樣玩具等等,只要注意觀察,有十足的耐心,孩子磨蹭的壞習慣一定是可以根治的。
4、家庭氛圍:爸爸媽媽都是慢性子,叫寶寶如何快得起來。
解決之道:先改變一下自己,再想著改變寶寶吧。又或者來一個家庭比賽,看看誰的動作快。
5、缺乏信心:通常這類孩子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孩子的行為常常有指責之處,令孩子無端失去信心,認為少做少錯,自然動作遲緩。
解決之道:對于這樣的孩子,爸爸媽媽一定要改變以往追求完美的教育方法,“金無足金,人無完人”,試著把責備改成鼓勵。例如:孩子喝牛奶時把杯子弄翻了,如果媽媽能換一個角度問他:“你把牛媽媽的奶灑了,要怎么辦?”可能就容易引發(fā)孩子對立時解決問題的興趣,如果只是一味責怪,會搞得孩子不知所措。
6、依賴性過強:“反正我慢吞吞也不要緊,爸爸媽媽會給我做的。”孩子們的普通心理。
解決之道:爸爸媽媽先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照顧孩子過分細致了,是不是為孩子安排了一切,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孩子對于一些需要獨立處理的事無法自理,處處依賴成人,等待成人替他做,所以做事喜歡磨磨蹭蹭。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寶寶有這樣的傾向,爸爸媽媽可千萬要注意堅持原則,該是寶寶的事情一定要認他自己做,不要讓他養(yǎng)成投機取巧的心理。例如:本來是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的,但孩子在那里磨蹭想等著媽媽做,結(jié)果媽媽看不下去罵幾句之后,還是幫他收拾,這樣是不會有任何教育效果的。因此,父母堅持原則是很重要的。
幫孩子改掉做作業(yè)磨蹭的習慣
孩子做作業(yè)是不是磨蹭?那是許多父母的一塊心病。學幾招應對辦法吧——
規(guī)定時間,鬧鐘提醒。根據(jù)作業(yè)量給孩子規(guī)定完成的時間,到時間就不準再做了,完不成就等著挨老師的批評。可以把時間分成三四段,分別上好鬧鐘,每隔一段時間鬧鐘就會提醒孩子:過去多長時間了,還有多少時間,如不抓緊做恐怕就來不及了。有了這個壓力,幾次下來,孩子就變得迅速了。
任務適度,留有空閑。孩子希望完成任務后就馬上去玩,但許多父母卻讓他們接下來做其他練習,讓他們看不到玩的曙光,所以孩子們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數(shù)。如果告訴孩子:“就這些題,做完了你就自由安排?!比蝿者m度,保證孩子會加快速度。多激勵,少催促。有些孩子做作業(yè)的確慢,但可能是作業(yè)的難度大,或者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磨蹭的習慣,或者是智力有一定問題。如果是這些情況,父母越催,孩子越驚慌失措,反而更慢了。如果父母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薄叭绻荚嚂r你更快一點兒,你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檢查?!焙⒆邮艿秸娴募睿蜁谙麓斡幸庾R地提醒自己快點兒。
多教方法,培養(yǎng)習慣。孩子做作業(yè)慢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知識掌握得不牢、方法不多、思路不清晰,這種慢不能簡單地歸結(jié)為磨蹭。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給孩子復習一下功課,捋清知識點,并教孩子一些解題的方法。另外,要培養(yǎng)孩子做作業(yè)時專注的習慣和及時做的習慣。專注的程度也決定快慢。
孩子上學拖拉怎么辦
孩子剛上小學,早上起床總是拖拖拉拉,刷個牙要刷二、三十分鐘,讓他速度快一點,他支支吾吾答應,轉(zhuǎn)身又見他在那里玩水。
其實這個問題,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有一點,有家長認為孩子是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其實并不是這樣,大多數(shù)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只是因為沒有養(yǎng)成守時的習慣。
要讓孩子養(yǎng)成守時的好習慣其實并不難,只要找到方法,對癥下藥即可。
1
讓孩子認識時間
很多孩子對時間都沒有具體的概念,你跟他說:都8點了,趕緊的別遲到。孩子并不明白8點的意思,但若是跟孩子說:再不走就遲到了,到時候老師會批評你,小朋友還會笑話你慢吞吞的。換一個說法孩子就知道8點意味著什么了。
當然,最主要的是讓孩子認識鐘表時間,讓他把時間與做什么事情對應起來。比如7點應該起床,8點要出門上學,5點放學,10點就是睡覺的時間,這樣有利于快速培養(yǎng)他的時間觀念。
2
家長以身作則,親自示范
有些家長自身就比較拖拉,所以在教育孩子守時的問題上沒有多大的威信。因此,家長首先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作息和工作計劃,盡量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做好事情,不要拖延。
當孩子看到家長雷厲風行的動作時,也會受到感染,加快自己的步伐。
3
切勿催促孩子
大部分孩子有著自己內(nèi)在的時間節(jié)奏,他會按照自己的時間點來進行每一步的動作,家長不要心急催促孩子,可以通過慢慢引導讓孩子逐漸適應新的節(jié)奏。
若在吃飯的時候催促孩子,孩子會因為心急而無法好好就餐,長此以往,孩子的消化功能會受到影響,造成孩子發(fā)育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