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別再給孩子玩手機了 一組數(shù)據(jù)告訴你后果

發(fā)布時間:2021-02-15 給幼兒講故事 幼兒園手機說課稿 教育孩子筆記

父母低頭玩手機,是對孩子的冷暴力;

孩子低頭玩手機,危害也不可小覷;

用一組數(shù)據(jù)告訴你:

電子產品對孩子危害真的很大,要玩也得嚴格控制時間!

孩子連續(xù)看20分鐘投影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10.4度近視狀態(tài)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6.3秒(淚膜破裂時間其正常值為15-45秒,少于10秒為病態(tài))

●平均每分鐘眨眼12.67次

孩子連續(xù)玩20分鐘iPhone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視狀態(tài)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3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7.67次

孩子連續(xù)玩20分鐘iPad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視狀態(tài)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4.67次

孩子連續(xù)看20分鐘液晶電視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視狀態(tài)m.n4507.cn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6.7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9次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大數(shù)據(jù)告訴你,中國人有多想生男孩!


2017年11月,世界經濟論壇發(fā)布的《2017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在女性“健康與生存”指標上,全球144個經濟體,中國排倒數(shù)第一。其中,“新生人口性別比例”方面,中國長期處于嚴重失衡狀態(tài)。

中國將有3000萬以上剩男

性別比,通常是以每100個女性所對應的男性數(shù)目為計算標準。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8.06,比10年前高出1.2個百分點;此后,這一比例持續(xù)下降,到2015年已降至113.51。

正常情況下,每出生100個女孩,相應會有103-107個男孩出生。由于男孩死亡率高于女孩,到婚育年齡,男女數(shù)量趨于均等。因此,聯(lián)合國將103-107設為出生人口性別比的正常值。

九個最失衡省份:安徽,湖北,湖南,貴州,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海南

這種失衡,已帶來不少問題。專家估計,未來30年,中國將出現(xiàn)3000萬以上“剩男”。就算足夠幸運,諸如江西68.8萬天價彩禮、河南一母親因給不起兒子彩禮輕生,這種“因婚致貧”的中下簽,也會被不少人抽中。

9省份出生性別重度失衡

性別失衡現(xiàn)象,曾遍布中國絕大多數(shù)省份。

2010年,全國9省份出生性別比超120,這9個省份出生人口占到全國的39.9%;西藏、新疆和北京3個出生性別比正常或略髙的地區(qū),出生人口僅占全國的3.5%。

一切都是為了生兒子

這種想生男孩的迫切,在不同孩次的性別比上有更直觀的體現(xiàn)。1982年以來四次人口普査,二孩、三孩及以上的出生性別比,幾乎都遠高于一孩。

在鄉(xiāng)村社會,風俗文化和傳統(tǒng)觀念依舊沿襲著父權制的規(guī)則,強化著性別差異的文化認同,導致女性難以獲得與男性同樣的權利。

一項針對湖北、安徽和廣西6個縣1508個村莊的調查指出,女兒結婚后留在本村不能享有村民待遇的情況普遍存在;財產只分給兒子,得到了大部分村民認同。

孩子含淚哭訴:爸爸媽媽,求你別再亂哄我了!


孩子含淚哭訴:爸爸媽媽,求你別再亂哄我了!

我的哥哥非常愛他的女兒,每天都竭盡全力讓女兒感到快樂。

比如說給女兒大筆的零花錢讓她隨心所欲地購物,或是在女兒生日的時候邀請最有名的雜技團上門演出……哥哥的女兒才八歲,所有人都覺得她是一個真正的小公主,她的童年是幸福和快樂的。

但是我卻不以為然,甚至為孩子的未來憂心:孩子真的快樂嗎?什么才是真正的快樂?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幸福感和滿足感混淆。

比如說,當孩子有了想要的東西,父母為了不讓孩子失望,都會盡量滿足,但對孩子而言,他們只是擁有了自己想要的零食或者玩具,感到自己的基本需求被滿足,這和感到幸??鞓肥遣灰粯拥?。

我明白父母去哄孩子是想保護孩子,讓孩子認為世界是美好的,父母不希望孩子早早地遭受痛苦和挫折。

但是如果沒有不幸作為對比,如果不懂得什么是悲傷、難過、失望和委屈,孩子又怎么會明白什么才是真實的快樂和幸福呢?

臨床心理學家勞拉·馬卡姆(LauraMarkham)認為,幸福感不是哄出來的。

有的父母以為避免孩子遭受不幸就是在給孩子幸福,但事實上,如果孩子在兒時沒有經受過一些負面情緒,那么孩子的認知功能將不能正常發(fā)育,"幸福"的定義對孩子而言將更加模糊。

因此勞拉建議,父母不應該總是去哄孩子,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父母應該放手讓孩子去犯錯,讓孩子經歷失望,讓孩子感受悲傷……

當孩子體驗過足夠多的感情的時候,孩子就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快樂,明白怎樣才能爭取到自己的幸福。

父母想要給孩子幸福和快樂是人之常情,但是父母應該明白,教會孩子如何面對苦難和悲傷也是必要的。

所以,不要光做一個哄孩子的父母,而是要做一個懂孩子的父母,真正去回應孩子的感情,而不是滿足孩子的需求。

對比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結果吃驚


對比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結果吃驚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機走進千家萬戶,上到75歲的老爺爺,下到5歲的小娃娃,都能擁有智能手機。

雖然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但是未成年人到底能不能使用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對于青少年的成長影響有多大?

不久之前,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布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這位科學家在10年前從全國各地的中下階層的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將他們分成了兩組: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50名是對手機癡迷的孩子。然后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

10年后,調查結果如下:

50位癡迷手機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學。另外50名孩子幾乎全部考入大學,只有三名孩子高中畢業(yè)后選擇在家?guī)凸?。這些考入大學的孩子們,有16位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可見,毀掉一個孩子的最好辦法就是給他一部手機!

手機是如何毀掉孩子的呢?

1

智能手機影響兒童健康

智能手機傷害孩子視力,導致孩子失明或者傷害孩子頸椎,導致孩子頸椎變形的新聞屢見不鮮,這些傷害都是有形的,可以眼見為實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無形的傷害。孩子臨睡前玩手機,手機畫面過于明亮,會影響人體褪黑素的分泌,導致睡眠障礙。

另外,沉迷智能手機的孩子常常會對運動鍛煉表現(xiàn)出消極態(tài)度,導致運動能力低下,進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fā)育。

2

手機讓孩子患上抑郁癥

有專家表示,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越多,越喜歡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癥的幾率就越高,經常玩手機的孩子患抑郁癥的比例遠高于一般孩子。

這是因為智能手機能夠快速便捷地讓孩子得到滿足感,縮短注意力持續(xù)時間,讓人越來越感到厭倦,所以過度使用手機會讓人容易抑郁。

3

手機損傷腦神經

孩子的生理構造和生理形態(tài)與成人不同,手機、平板電腦等無線電設備產生的電磁波輻射對兒童神經系統(tǒng)的傷害遠大于成人,過度接觸電磁波輻射對兒童健康狀況和認知力會產生一定影響。

4

手機耽誤孩子學習

喜歡玩手機的孩子,習慣了手機帶來的輕松愉悅的信息,對知識學習感到鼓噪乏味,學習成績下降,受到指責后更需要在手機網絡里找到慰藉,形成惡性循環(huán)之后,孩子逐漸喪失求知欲,產生厭學情緒。

手機可以方便快捷地尋找習題答案,很多學生面對難題不再查找書本,深入思考,完全依靠手機搜索答案,導致了孩子產生思維惰性。

考試沒有答案可查,一個不喜歡思考的學生是不會有好成績的。

每個孩子的時間都是一樣多的,精力也是如此,整天沉迷于手機世界里,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學習成績必然下滑。

孩子玩手機危害多多,但是這種習慣卻是屢禁不止,歸根到底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養(yǎng)成的。

希望家長能夠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同時多多陪伴孩子做些體育活動,免得孩子去手機里尋找被愛的感覺。

當然了,現(xiàn)在是網絡時代,不可能要求小孩子一點都不玩手機和游戲,因為不太現(xiàn)實,孩子的同學、周圍的朋友都在玩,他不玩感覺跟不上潮流。再者說了,手機已經是當代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網絡也是獲取知識的一種有效渠道,如果家長正確引導,對孩子的成長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只是強調一下,稍微玩一下也是對學習適當?shù)姆潘桑欢ú荒馨V迷游戲。這就得看家長給孩子安排的合不合理,家長能不能先自律,再讓孩子也自律了。

4個案例告訴你你也溺愛孩子了


案例1

1.打碎的是碗還是心?

打碗幾乎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都會遇到的事,不少家長處理的方式是訓斥,打罵,還有家長平靜以對,不喊不吵。這些表現(xiàn)帶給孩子的影響也各不相同。

6歲的龍龍是一個調皮可愛的孩子。有一天,一家人去參加宴會,在桌上,龍龍蹦來跳去,很興奮。最后,他不小心手一推,把桌邊上的盛湯的碗打落在地,濺得媽媽一身的湯汁。龍龍嚇壞了,立刻向媽媽承認錯誤?!拔以僖膊淮蛲肓?,媽媽別打我。”當著那么多人的面,龍龍媽覺得臉上挺掛不住的,沖著龍龍的屁股輕輕地打了兩下。其實并不疼,可龍龍挺傷心的,哭個不停。

正面管教: “調皮、闖禍,是孩子天性的流露?!焙⒆雨J禍后自覺認錯,家長要抓住機會恩威并施。適度、當眾批評有必要,同步平息周圍人的不滿,注意方式要平靜、簡短,態(tài)度要嚴肅、沉著。批評之后,可以給予一定懲罰(禁足,取消活動),等孩子情緒平復后,加以交流,接納他的感受,表揚他主動認錯,勿忘鼓勵信任。如果孩子的錯誤行為產生不良后果,可以要求他參與補救,如向周圍人道歉?!斑@個打碗的案例,就可以讓孩子參與擦拭和清潔衣物?!?/p>

案例2

2.“填鴨”彌補不了愛的空白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yōu)秀的。那些剛剛開始會數(shù)數(shù),會念詩的寶寶,讓家長既欣喜又焦急,忙不迭地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

琪琪今年5歲,還沒到暑假,媽媽就已經為她計劃了整個暑假的學習、生活安排?!辩麋鲖屨f。放假有三四天了,每天如此緊密的安排,琪琪并沒有反對,但看起來,挺不開心,一個勁地問媽媽,什么時候帶她去看大海。

正面管教: 孩子在什么年齡段就該接受適合他的教育,了解的信息和獲得的知識都應該是在他接受能力范圍內的。俗話說“欲速則不達”,一味生搬硬套以及填鴨式的教育只會讓孩子產生心理負擔,適得其反。不如利用假期,帶孩子外出旅游,參加各種親子活動,哪怕是一同做家務,讓孩子在各種經歷中自我成長。

案例3

3.當孩子不和人打招呼時

4歲女孩芊芊,與人打招呼全憑心情。高興時,家長讓她喊誰就喊誰,不高興時,家長讓喊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全當耳旁風,不僅不喊,還把小臉背過去。芊芊媽說:“有次,我讓她叫小區(qū)里的一位老太太,連哄帶騙,叫她喊,她都不睬,弄得老太太和我都很尷尬?!钡壤咸吡?,芊芊媽說她是一個不講禮貌的壞孩子。她聽了一下子就哭了說:“我就是不想叫她嘛?!?/p>

正面管教: 多數(shù)家長會急于指責,當眾批評,并強迫孩子做“正確的事”,結果擴大了后果,加重了負面性質。殊不知無論成人孩子,不適行為(果)的背后總有心理原因(因),要允許孩子的表現(xiàn)不夠理想,追本溯源才是解決之道。稍加勸告未果,家長不妨用示范化解當時的尷尬:“我知道你其實是個有禮貌的孩子,所以今天我代替你來叫:奶奶好!”之后與孩子單獨交談,首先,花70%時間著重了解他的真實感受,理解并接納,降低情緒;然后花30%時間,解決其中的實際問題,肯定(強化)他曾經有過的良好表現(xiàn),給予鼓勵和信任。

案例4

4.對孩子不當?shù)馁徫镆笳f“不”

經常在超市里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小孩子賴在玩具柜前,看中一款玩具,哭鬧著要家長購買。童童的媽媽就為此苦惱不已。她說:“我家童童今年7歲,別的都好,就是喜歡各種小飛機,看到什么樣的都要買,不買就賴著不走?!毙〉臅r候,童童媽舍不得他哭,一般都能滿足。后來大了,童童媽覺得無限制地慣著,任憑孩子怎么鬧,都不肯買,常常是逛個超市,大人小孩都不開心。

正面管教: 隨著現(xiàn)在經濟水平的提高,孩子在物質上很容易得到滿足反而不懂得珍惜和感恩,因此家長要學會對孩子不合理的物質要求說“不”,通過溝通引導告訴孩子哪些東西什么是必須品可以購買,如日用品等。玩具、零食這些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不是只要看到就可以買,但可以用于表現(xiàn)好的獎勵?!霸谶M超市或商場前,事先說好,哪些可以買,只能買一樣。這樣孩子有了心理準備,就不會耍賴了?!?/p>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為一體,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孩子的各項技能。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7歲之后差別太大,家長必須反思


現(xiàn)在社會真的是太發(fā)達,孩子真的是太聰明,老人還在用著按鍵手機,可是很小的孩子已經會玩平板和智能手機了。。。殊不知,經常玩手機和不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差別太大了,值得家長朋友們反省。

孩子年齡尚小,家長是否反省過為何自己的孩子這么熱衷于手機,為何別人家的孩子不懂得玩手機?這都是模仿造成的可怕后果,如果家長整天埋頭抱著一部手機在哪里擺弄,孩子的好奇心也會驅使它蠢蠢欲動,要模仿爸媽玩手機,要探索手機里的世界,所以說不要責怪孩子喜歡玩手機,這都是家長造成的嚴重后果。

1、玩手機的孩子性格會變的比較內向,以后就變成了一個悶葫蘆,對手機會上癮,每天不讓她玩一會手機,孩子就表現(xiàn)得像丟了魂一樣,好像做什么事情都失去了意義,這就是手機上癮的表現(xiàn),孩子已經開始抵觸有形的世界,他們在手機外的世界里,尋求不到安全感,不知道怎樣找到樂趣,也不知道如何跟小伙伴一起想出一個好玩的游戲或者樂子,這真的是太可怕的壞習慣。

2、不玩手機的孩子會想法設法的去思考如何和小朋友們一起創(chuàng)造游戲創(chuàng)造快樂出來,所以說不玩手機的孩子喜歡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

為了孩子們,請家長暫且拋棄手機,和孩子們樹立榜樣,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別再說你不了解孩子的感統(tǒng)失調!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有些家長知道自己孩子感統(tǒng)失調,但是說到感統(tǒng)失調主要分為哪幾大領域,很多家長還只是一些模糊的概念,今天小編就來給家長們百科一下。

感統(tǒng)失調主要分為哪幾大領域?

1.觸覺統(tǒng)合失調

觸覺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濕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觸覺統(tǒng)合失調又可以細分為:觸覺敏感型和觸覺遲鈍型。觸覺敏感型的兒童膽小怕事,走路會撞到墻,容易自己絆倒自己,經常打破玻璃杯等.特別容易緊張,因此表現(xiàn)出很不合群。觸覺遲鈍型的兒童就會表現(xiàn)出笨手笨腳的,做事情總是比別人慢。

2.本體感統(tǒng)合失調

本體感又稱為身體地圖或身體形象,是肌肉、關節(jié)運動神經組織、身體神經組織和大腦長期互動聯(lián)系過程中,協(xié)調出來的自動自發(fā)的能力。

本體感統(tǒng)合失調的兒童方向感很差,通常處理不好自身和地心引力之間的關系。不能很好的協(xié)調身體的動作,因而常會無緣無故的摔倒。

3.視覺統(tǒng)和失調

兒童可以長時間的看電視,玩電動玩具,但是卻不喜歡閱讀,即使讀書也是經常跳行,多字少字,甚至順序顛倒。

4.聽覺統(tǒng)合失調

兒童的聽覺功能統(tǒng)合出現(xiàn)問題時,會經常忘記老師講的話和布置的作業(yè)。做事情總是丟三落四,常常把別人說的話當成耳邊風。

相關推薦

  • 大數(shù)據(jù)告訴你,中國人有多想生男孩! 2017年11月,世界經濟論壇發(fā)布的《2017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在女性“健康與生存”指標上,全球144個經濟體,中國排倒數(shù)第一。其中,“新生人口性別比例”方面,中國長期處于嚴重失衡狀態(tài)。 中國...
    2020-09-30 閱讀全文
  • 孩子含淚哭訴:爸爸媽媽,求你別再亂哄我了! 孩子含淚哭訴:爸爸媽媽,求你別再亂哄我了! 我的哥哥非常愛他的女兒,每天都竭盡全力讓女兒感到快樂。 比如說給女兒大筆的零花錢讓她隨心所欲地購物,或是在女兒生日的時候邀請最有名的雜技團上門演出……哥哥的...
    2020-09-29 閱讀全文
  • 對比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結果吃驚 對比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結果吃驚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機走進千家萬戶,上到75歲的老爺爺,下到5歲的小娃娃,都能擁有智能手機。 雖然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但是未成年人到底能不能使...
    2020-09-30 閱讀全文
  • 4個案例告訴你你也溺愛孩子了 案例1 1.打碎的是碗還是心? 打碗幾乎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都會遇到的事,不少家長處理的方式是訓斥,打罵,還有家長平靜以對,不喊不吵。這些表現(xiàn)帶給孩子的影響也各不相同。 6歲的龍龍是一個調皮可愛的孩子。...
    2021-07-17 閱讀全文
  • 告訴孩子,你行的! 又到早餐時間了,今天吃得是面條。剛吃了一會兒,有些小朋友已經吃完一碗了,要添第二碗了??吹胶⒆觽円粋€一個過來盛面條。我想:每次吃飯盛飯盛面條的工作都是老師幫助完成的,有時幫他們盛得多了,有些孩子就會吃...
    2020-08-22 閱讀全文

2017年11月,世界經濟論壇發(fā)布的《2017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在女性“健康與生存”指標上,全球144個經濟體,中國排倒數(shù)第一。其中,“新生人口性別比例”方面,中國長期處于嚴重失衡狀態(tài)。 中國...

2020-09-30 閱讀全文

孩子含淚哭訴:爸爸媽媽,求你別再亂哄我了! 我的哥哥非常愛他的女兒,每天都竭盡全力讓女兒感到快樂。 比如說給女兒大筆的零花錢讓她隨心所欲地購物,或是在女兒生日的時候邀請最有名的雜技團上門演出……哥哥的...

2020-09-29 閱讀全文

對比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結果吃驚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機走進千家萬戶,上到75歲的老爺爺,下到5歲的小娃娃,都能擁有智能手機。 雖然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但是未成年人到底能不能使...

2020-09-30 閱讀全文

案例1 1.打碎的是碗還是心? 打碗幾乎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都會遇到的事,不少家長處理的方式是訓斥,打罵,還有家長平靜以對,不喊不吵。這些表現(xiàn)帶給孩子的影響也各不相同。 6歲的龍龍是一個調皮可愛的孩子。...

2021-07-17 閱讀全文

又到早餐時間了,今天吃得是面條。剛吃了一會兒,有些小朋友已經吃完一碗了,要添第二碗了??吹胶⒆觽円粋€一個過來盛面條。我想:每次吃飯盛飯盛面條的工作都是老師幫助完成的,有時幫他們盛得多了,有些孩子就會吃...

2020-08-2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