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告訴你,優(yōu)秀的孩子是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

發(fā)布時間:2020-12-10 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1.每天花半個小時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語,“早上好,請,謝謝,晚安”等等。

3.讓孩子養(yǎng)成愛衛(wèi)生的好習慣。

4.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用耐心、用愛心、用開心,心是長著眼睛的!

5.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揭孩子的傷疤。

6.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

7.不要總對孩子一本正經(jīng),要多和孩子一起歡笑:因為笑聲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引導孩子積極、輕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給孩子講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9.不要把當年未曾實現(xiàn)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去實現(xiàn)。

10.關(guān)愛孩子但適當時候適當?shù)膽土P也是需要的,不要護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講道理,有時適當可以采取一些強硬的措施。

12.結(jié)合孩子的表現(xiàn),每天思考至少一個關(guān)于孩子成長的問題。

13.對幼兒進行藝術(shù)教育,培養(yǎng)幼兒高雅的審美情趣,注意引導、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兒的情感體驗,是非常有益的。

14.對于幼兒時期的孩子,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親,不利于教育。也許沒有科學道理,但絕對適用。

15.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6.教會孩子微笑,微笑面對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對人生。

17.對孩子不要亂許愿,承諾的事情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兌現(xiàn)。

18.要常換位思考!對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長應常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話,我將會怎樣?

19.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同時給一定的壓力和責任!

20.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jīng)很可愛了,不用再表現(xiàn)自己。

21.從來不說孩子比別的孩子差。

22.絕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贊許的東西。

24.不要嚇孩子。以免造成孩子過分膽小、怕事。

25.不要當眾批評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對孩子過分嚴厲。以免孩子懼怕、害羞不敢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養(yǎng)成面善心惡的性格。

27.不要過分夸獎孩子。以免孩子養(yǎng)成“沽名釣譽”的不良習氣。

28.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來、自己的東西不給別的吃、乘車不購票等。

29.讓孩子正確樹立心目中的偶像。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培養(yǎng)出優(yōu)秀孩子的秘笈


如何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呢?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讓孩子好好學習,考入重點中學,重點大學,接受最優(yōu)質(zhì)高等的教育。

這種想法是正確的,可是很多家長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而這種聯(lián)系有可能影響他一生。所以,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教育方式和處世方式,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并且會產(chǎn)生長期、深遠的影響。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父母,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呢?

1

尊重孩子的父母

記得在綜藝節(jié)目《最強大腦》中,有一個年僅12歲的選手,叫李云龍。在節(jié)目中,孟非曾詢問李云龍的父親,是否知道孩子自己的夢想?父親說希望兒子長大后當科學家。為此,李云龍幾乎沒有假期,也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自由自在地玩耍。

然而當嘉賓問李云龍的夢想是什么時,李云龍卻一臉茫然:“沒有”。

在比賽中,李云龍誤以為自己出現(xiàn)錯誤,突然情緒失控,完全癱軟在座椅上,崩潰大哭。而結(jié)果證實這只是個烏龍,李云龍是那場比賽的勝方。但李云龍的崩潰卻讓人心酸不已。

很多父母都在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把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強加到孩子身上,驅(qū)趕他們到一個功利戰(zhàn)場上去拼搏。我們自己覺得是在愛孩子,實際上卻是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所謂的“為你好”,不過是一種沉重的愛,在不知不覺中限制了孩子。它就像一道緊箍咒,緊緊地困住孩子,給他們帶來深深的痛苦。

真正的愛,是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礎上。孩子雖然是我們的孩子,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義務完成大人為他設定的夢想。父母要做的是成為他們?nèi)松缆飞系囊龑д?,而不是代替他們?nèi)プ呷松?,以愛之名剝奪孩子的選擇。

在這方面,國家乒乓球隊總教練劉國梁就做得很好。雖然自己是乒乓球世界冠軍,但是他卻不強迫兩個女兒也要繼承父業(yè)。大女兒贏贏喜歡高爾夫,他給予尊重并且全力支持,結(jié)果贏贏在美國舉辦的世界高爾夫錦標賽中,獲得7歲以下女子組亞軍。小女兒喜歡唱歌跳舞,劉國梁也是選擇尊重女兒。

2

愛看書的父母

多年前看過一篇文章。講作者到一個朋友家里,看到朋友的孩子非常喜歡讀書,不僅喜歡童話與故事,連一本工具書,也讀得津津有味。他很訝異,問那對父母是如何培養(yǎng)的。

怎么培養(yǎng)的呢?根本沒有培養(yǎng)。

夫妻二人平時喜歡看書,沒事的時候,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讀書,大家都沉浸于各自的書海里。這一切都沒有刻意而為,父母熱愛,孩子喜歡,自然不抗拒,做得開開心心。孩子從一出生,就在這種氛圍中長大,自然,在他看來,讀書是和吃飯、呼吸一樣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呢?有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多讀書,自己卻在一旁玩手機、看電視,而且不覺得有什么不妥當?shù)牡胤?。其實,這樣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相處時間最長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刻下深刻的印記。

3

陪伴孩子的父母

認識一個餐廳老板,大家都叫他王叔。王叔年輕的時候,為了打拼事業(yè),每天就是忙忙忙,就算有時間也會出去喝酒會友。他幾乎很少陪兒子,兒子纏著他講故事,他要么是借口很累,要么就把孩子罵一頓。

久而久之,兒子也不纏著他了,和父親的關(guān)系日漸疏離。等到了青春叛逆期,父子倆的關(guān)系更是劍拔弩張。16歲那年,兒子因為和同學打架,捅了同學幾刀,被關(guān)進了少管所。

王叔的老婆埋怨王叔長期不陪孩子,寧愿把時間浪費在打牌喝酒看電視上,也不肯多花時間陪孩子說說話。王叔更是懊悔不已。

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一張打滿分的成績單,不是電視機里播放的動畫片,更不是堆滿房間的琳瑯滿目的玩具,而是爸爸媽媽的陪伴。在爸爸媽媽高質(zhì)量的陪伴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的內(nèi)心更加豐盈,人格更加健全,心理更加健康。

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身為一國總統(tǒng),每天日理萬機。但即使如此繁忙,奧巴馬也要陪伴孩子。為了能與兩個孩子一起吃晚飯,他會放下公務離開總統(tǒng)辦公室;為了讓大女兒瑪利亞愛上讀書,他會給孩子大聲朗讀《哈利波特》,而且是全7本;孩子放假時,他會帶她們?nèi)ビ螛穲鐾妗?/p>

而媽媽米歇爾更是如此,每周六,當瑪利亞和她的籃球隊友們一起玩耍,小女兒薩莎排練舞蹈時,米歇爾都在一旁陪伴。不管是孩子們的校園生活,還是課外活動,米歇爾都在記事本上記錄了很多孩子們細小點滴。

正是在爸爸媽媽充足的陪伴和愛的滋養(yǎng)下,瑪利亞才有足夠的自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全世界頂尖學府哈佛大學。

[情人節(jié)分割線]

世界上最珍貴的,莫過于陪伴。為了讓更多的父母意識到陪伴的重要性,平安人壽聯(lián)合多方發(fā)起社會調(diào)研,將于12月26日發(fā)布《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深度解析“親子陪伴”,以呼吁更多的父母抽出時間,放下手機,走進孩子的世界,實實在在地陪伴他們。12月26日,關(guān)注“平安人壽”官方微博和“平安隨行”官方微信號(ID:pingansuixing),看看當下中國家庭的親子陪伴現(xiàn)狀。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現(xiàn)實中,很多父母迫于生活壓力,無法給予孩子高質(zhì)量的陪伴。他們很想留在家中陪伴孩子,卻是有心無力。作為值得信賴的保險品牌,平安人壽至少能幫助爸爸媽媽們在物質(zhì)保障上對這一遺憾稍作彌補。

告訴男孩:“你來決定這件事”


男孩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他們很很叛逆,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家長越讓他向東走,他卻偏偏向西走。

但是,如果家長告訴他,“你來決定這件事”,男孩聽到這樣的話往往會很感動。自己做決定,這是最讓男孩引以為傲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男孩認為,父母讓他自己決定一些事情,是父母對他能力的認可,是父母對他莫大的信任,因此,沒有男孩愿意辜負這種信任。于是,這種信任便轉(zhuǎn)化為了男孩努力做好這些事情的巨大動力。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父母很難真正做到這一點,他們幾乎從不對孩子說“你來決定這樣事”,尤其是對那些他們認為很難管教的男孩。因為在家長的觀念里,他們往往認為:“孩子太小,沒有決定事情的能力”、“讓男孩決定自己的事情,他很可能會變壞”……于是,中國的父母包辦了孩子的一切事情,從“吃、穿、住、行”到考什么大學、學什么專業(yè)……

其實,家長因為“孩子小”、“男孩會變壞”……而剝奪孩子決定自己事情的權(quán)力,這種做法純粹是家長在杞人憂天。兒童心理學家表示,如果能夠從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愛,男孩會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獨立。

事實也正如此,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當面對困難的時候,6個月大的男嬰已經(jīng)開始試圖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解決問題,女嬰?yún)s通常借助哭泣等手段。當然,這些不同只是性別上的差異,并沒有優(yōu)劣之分。男性更喜歡實踐,喜歡嘗試與競爭,他們喜歡在這些過程中的思維與創(chuàng)造的樂趣。

當家長告訴男孩“你來決定這件事”的時候,這種樂趣就開始了。

這樣教出來的孩子,不優(yōu)秀很難——寵辱不驚


這樣教出來的孩子,不優(yōu)秀很難

九則

兒12歲,六年級,作業(yè)繁重,情緒焦躁。傍晚,兒放學歸,剛進門。

"臭小子,你昨天是不是把我的盤子打破了?"我妹妹開始發(fā)難。

"沒有呀,姑姑,我沒有?。⒁荒樌Щ蟆?/p>

"我看見你打的,還耍賴?。⑽夷赣H又鐵證如山。

"我沒有呀!你們冤枉我?"大哭,躺地,情緒爆發(fā)!

約5分鐘,我從房間出,厲聲道:

"咋了?在這里發(fā)瘋?。?/p>

"爸爸,姑姑和奶奶冤枉我?。?/p>

"冤枉?冤枉你又咋樣!冤枉你就躺下了?沒出息!你是不是男子漢?"

兒止哭,站起,低頭:

"爸爸,她們冤枉我。"

"男子漢大丈夫,就算天塌下來,也不能躺下!何況一個小小的盤子?沒出息!"我繼續(xù),"人這一輩子,要經(jīng)歷多少風風雨雨,被冤枉、污蔑、背叛、出賣?你就趴下了?那是孬種?。?/p>

兒挺腰,抬頭:

"爸爸,我懂了,現(xiàn)在我該怎么辦?"

"現(xiàn)在?問問你自已,你有很多時間嗎?"

"沒有,很多作業(yè)要做。"

"那還不去做作業(yè)!記住,哪怕山崩地裂,不理它,先做好自己的事?。?/p>

兒提起書包,向奶奶,姑姑行禮,從容走進書房。

我們仨會心一笑。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兒子,當你長大后,看到這幅對子時,或許,你會想起今天,想起奶奶,想起姑姑,想起爸爸的良苦用心!

這樣教出來的孩子,不優(yōu)秀很難——做一個強者


這樣教出來的孩子,不優(yōu)秀很難

六則:

兒9歲,四年級,數(shù)學不及格,悶悶不樂。

"怎么了?考試不及格,還給我們臉色。"

"因為數(shù)學老師很討厭,她的課不愛聽。"理直氣壯。

"哦,怎么個討厭法?"我很感興趣。

"……,……"兒說了很多,"總之她也不喜歡我。"

“哦,別人喜歡你,你就喜歡她;別人不喜歡你,你就討厭她。這說明你是個主動的人還是被動的人?”

“是個被動的人?。鹤踊卮稹?/p>

“是強者,還是弱者?是大人,還是小人?”繼續(xù)問。

“是弱者,是小人!”兒怯怯。

"那你要做大人,還是小人?"

"做大人!爸爸,我知道了:無論老師喜不喜歡我,我都可以去喜歡她,尊敬她,主動影響她,做一個強者?!?/p>

翌日,開心上學,數(shù)學從此優(yōu)秀。并知道了何為大人,何為小人。

這樣教出來的孩子,不優(yōu)秀很難——選擇與代價


這樣教出來的孩子,不優(yōu)秀很難

五則

兒8歲,頑皮,與大同學打架。傷痕累累,回,大哭不止。

"委屈?"

"委屈?。浩?。

"憤怒?"

"憤怒?。汉窟?/p>

"你打算怎么辦?"再問,"需要爸爸為你做點什么?"

"爸爸,我要找塊磚頭,明天從背后去砸他?。?/p>

"嗯,我看行!爸爸明天為你準備磚頭。"繼續(xù)問,"還有呢?"

"爸爸,你給我弄把刀,我明天從背后去捅他!"

"好!這個更解氣,爸爸這就去準備一下。"我上樓。

理解支持,兒漸平靜。約20分鐘,我從樓上搬一大堆衣服及棉被?

"兒子,你決定了嗎?是用磚頭,還是用刀呀?"

"但是,爸爸,你搬那么多衣服被子干嗎?"兒困惑。

"兒子,是這樣的:如果你用磚頭砸他,那么警察就會把我們帶走,在監(jiān)獄里大概只要住一個月,我們就帶些短衣薄被就可以;如果你用刀子捅他,那么我們在監(jiān)獄里至少3年回不來,我們可要多帶些衣服被子,四季都要帶齊?"

"所以,兒子你決定了嗎?爸爸愿意支持你?。?/p>

"要這樣的?"兒驚愕。

"是這樣的,法律是這樣規(guī)定的!"我趁機普法。

"爸爸,那我們就不干了吧??。?/p>

"兒子,你不是很憤怒嗎?"

"嗨嗨,爸爸,我已經(jīng)不憤怒了,其實我也有錯。"兒臉紅。

"好,爸爸支持你?。?/p>

自此,兒學會了選擇和代價。

你在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孩子?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見到這二類孩子:

一類是“乖”孩子:這些孩子特別聽話,成人讓做什么就做什么,從來不會惹事,也不會惹人生氣。很多成人特別喜歡這樣的孩子,包括很多家長和老師,因為這樣的孩子讓人省心。

一類是“聰明”孩子,這些孩子特別知道如何說和如何做能讓成人高興,老師一句坐好了,他會把何把腰挺得往后躬,甚至成人不用說話,一個表情一個眼神,這些孩子都能理解。幾乎每個成人都會喜歡這些孩子,因為這些孩子特別會討人喜歡。

我卻覺得有點擔心,為這樣的孩子屢屢被表揚和被做為導向擔心:

“乖”孩子往往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自己的想法從來或很少受到過關(guān)注或重視,或者根本得不到表達,或者表達了也沒人理會不起作用,慢慢地他就會習慣不表達、思考,就會習慣于自我放棄。于是這些“乖”孩子到了社會上后,領(lǐng)導同事們一邊會喜歡他們的好相處(因為他們從來不會對別人說“不”,從來沒有“看不慣”或“氣不憤”),一邊卻更會為他們的沒想法沒主意而發(fā)愁,甚至有時難免會忍痛割愛而不得不辭掉。

“聰明”孩子往往是這樣形成的:當他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得不到關(guān)注,或因表達自己真實想法而受到批評時,一個或是偶然的機會,他發(fā)現(xiàn)如果自己試著不說自己想說的而說“大人”想聽的,他就會得到關(guān)注,就會受到表揚,于是他就變得“乖巧起來”,學會了掩飾自己來討好別人尤其是手握表揚批評和獎懲大權(quán)的成人。這類孩子有時會被視為“有心計”,被認為是“小大人兒”??上У氖?,這種人長大后卻往往活得很累很累,因為他們在忙于討好這個、討好那個、討好好多人后,忽然會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了,而沒有“自已”的人往往是很難找到幸福感的,即使他得到了很多物質(zhì)的收益或別人的稱贊。

您喜歡這二類孩子嗎?您想培養(yǎng)這二類孩子嗎?您的教育正在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孩子呢?

這樣告別拖拉,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經(jīng)常會碰到一年級的新生家長向我咨詢:“我的孩子做作業(yè)總是慢吞吞。別人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yè),他需要兩個小時。每天晚上都要很晚才能睡覺。我該怎么辦啊?”我給家長最多的建議,就是先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對于那些喜歡磨蹭、做事拖拉的孩子,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因為時間觀念不強、時間意識淡薄,導致做事效率不高、喜歡拖拖拉拉。

訣竅一:培養(yǎng)時間自主感

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在幼兒階段,如果孩子得到自我管理的機會和支持,他們就會發(fā)展出自主性,獨立行為的能力和意志力——自由選擇和自我控制行為的能力。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已學會認識鐘表,并對時間以及與時間相關(guān)的規(guī)則有一定概念,比如看懂課程表,知道作業(yè)完成和上交的期限等。對于那些早就對權(quán)力和控制問題比較敏感的孩子來說,完全有意愿和能力自由支配本就屬于自己的時間。但是,有些家長經(jīng)常會出于擔心孩子遲到、害怕孩子浪費時間等方面的考慮,總喜歡不厭其煩地跟著孩子,馬不停蹄地催促孩子。孩子幾乎失去了對所有時間的自主支配權(quán),晚上睡覺得聽大人的,早上起床需要大人提醒,做作業(yè)更需要大人守護。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就會迷失自我,找不到自我存在感。

伊伊剛上小學的前兩周,由于起床時間比幼兒園階段更早,大多數(shù)時候不能自己按時醒來,需要大人叫醒她才能起床。同時,由于每天的作業(yè)會擠占一部分時間,所以練鋼琴和畫畫就需要打破以往放學回家就開始的規(guī)律,只能等到做完作業(yè)或者吃完晚餐以后進行。剛開始的時候,她仍然需要大人提醒才能想起這些事情來。

這樣持續(xù)了大約半個月以后,我發(fā)現(xiàn)伊伊的時間觀念和自我管理能力有些退步,還不如幼兒園階段。于是,我開始尋思如何做才能讓她有所改觀。后來正好在微博上看到有位媽媽分享了一個好辦法,給孩子買一個鬧鐘,作為定時器,到點自動提醒孩子。

沒過幾天,我?guī)е烈烈黄鸬匠腥ミx了一款她很喜歡的“米妮”鬧鐘?;丶乙院螅揖土ⅠR開始教伊伊學會自己給鬧鐘定時,一旦把時間調(diào)好,鬧鐘就會及時提醒。從未自己使用過鬧鐘的她,卻對自己挑選的這個鬧鐘情有獨鐘,無論做什么事情,她都會提前調(diào)好時間,只要鬧鐘開始“呼喚”,就立即開始行動,絕不磨蹭。

訣竅二:增強時間感

每一個人的時間感都不一樣,如果我們的主觀時間跟客觀時間不一致,對自己可以用多少時間將事情做完沒有概念,就可能導致拖延。對于認知能力遠不及成人的小學生來說,在完成一件任務的過程中,就更加難以準確把握時間的進度。尤其是做作業(yè)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小狀況,比如鉛筆斷了需要重新削鉛筆、默寫漢字時把筆畫寫錯、讀英語時把單詞讀錯等等。如果孩子過于糾結(jié)這些細節(jié),就會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作業(yè)。

伊伊剛開始上學的一個月左右,大多數(shù)時候都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家庭作業(yè)。但有時也會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因為一些小事,耽誤很長時間,最后導致當天花在作業(yè)上的時間比較多。后來,我和伊伊媽媽商量了一個辦法來糾正她的這個不良習慣。每天放學回到家以后,我們首先翻開家校聯(lián)系冊,根據(jù)當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量,預估完成作業(yè)所需時間。當時間過去一半時,我們會提醒她一次;還剩十分鐘時,會再次提醒她;還剩五分鐘時,會最后提醒一次。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伊伊完成作業(yè)的效率在逐漸提高,對于出現(xiàn)的很多小狀況,她也能快速處理。

訣竅三:提高集中力

仔細觀察和分析喜歡拖延或磨蹭的孩子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大多數(shù)時候是不受時間限制的,做很多事情都沒有時間約束。在始終感覺自己擁有充足時間的情況下,孩子們也不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一件具有緊迫性的任務。

不受時間限制的主觀感覺所產(chǎn)生的后果,既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當孩子們玩電子游戲或者看電視時,就容易感到自己進入了一個不受時間限制的領(lǐng)地,似乎可以超越時間的邊界。雖然不受時間限制的感覺會在揮霍的那個當下讓人感覺很愉悅,身心很舒暢,但因此而落下的很多事情仍然會把我們拉進現(xiàn)實,讓人嘗盡拖延或磨蹭的苦頭。

限時法是一種可以幫助孩子在一定時間內(nèi)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可以給孩子設立時間限制的。比如從小出去玩的時候,我們可以事先跟孩子商量一次玩多長時間就要回家,到點就按照約定執(zhí)行;吃飯的時候,可以約定一頓飯最長可以吃多久,到時間就收走所有飯菜;完成每天的作業(yè)和其他任務,同樣可以根據(jù)當天的具體任務跟孩子約定一個完成時限。

同時,我們還可以借助電腦等信息技術(shù)手段,來幫助孩子做一些時間限制的練習。我有一個從事教育培訓的朋友,開發(fā)了一套專門針對孩子數(shù)學練習的軟件系統(tǒng),所有內(nèi)容都跟教材同步。從幼兒園畢業(yè)的那個暑假開始,我們就特地申請了一個賬號,讓伊伊每天花一定時間進去練習20以內(nèi)的加減法。其中有一個模塊,一次練習做五道題目,但系統(tǒng)會自動顯示完成所需時間。由于感覺像跟時間賽跑一樣,伊伊非常喜歡做這個練習,每一次都想挑戰(zhàn)已經(jīng)取得的最好成績(所需時間最少、全部做對)。而在做題的過程中,伊伊非常投入,也很專注,不會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擾。

開學一個月后,隨著老師的教學進度,我們又讓她繼續(xù)通過這種方式來加強練習。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她在進行加減運算時速度又變得很快。有一天她還告訴我:“爸爸,今天我在上數(shù)學課的時候,老師出的練習題,我是全班做得最快的,全部都做對了。沈老師還表揚我了呢。”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果,我感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平時經(jīng)常采用類似的“限時鼓勵法”,讓她對時間很敏感,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訣竅四:學會目標管理

喜歡拖延的人,一般來說,都沒有比較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甚至常常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過日子,做任何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即使他們會設定目標,往往也是模棱兩可的目標,更沒有可操作的措施和清晰的步驟。

不管我們設定的目標是大還是小,達成一個目標基本上都需要一步一步來,分解成幾個小的、明確的步驟。當目標得到明確、任務得到分解以后,我們還需要為每一個階段的目標和任務設定完成時限。有了具體任務和完成時限,我們的目標感就會更強,孩子也一樣。

伊伊上小學不到一個月,第一次考試數(shù)學,就考得不好。導致這個結(jié)果有很多原因,由于平時回家練習數(shù)學比較少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影響了她的做題速度,所以試卷上空了很多地方?jīng)]有做。就在那段時間,我們考慮到孩子需要逐漸適應小學,盡量減輕學習壓力,就暫停了前面所說的限時練習。

后來,我們就跟她一起分析這個原因,并跟她約定此后需要每天加強練習,爭取下一次比這次考得更好。跟她明確這個目標以后,就把加強練習這個任務進行分解,第一周先練習10以內(nèi)的加法,第二周練習10以內(nèi)的減法,以后根據(jù)情況再練習連加和連減,等10以內(nèi)的加減法相當熟練之后再練習20以內(nèi)的加減法。當把這些任務層層分解以后,伊伊每天做完學校布置的作業(yè)就開始主動練習,每一次都很認真。設定的目標,基本上都能提前完成。

相關(guān)推薦

  • 我是這樣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的 蓓蓓是班里每天都比較晚來接的孩子,等班里其他小朋友接走后,他都會和剩下的幾位“玩家”瘋狂的玩。也會看到他趴在地上或者整個身體趴在桌子上,書架上的書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有時老師發(fā)的小紙條也會揉得不成樣子...
    2021-03-19 閱讀全文
  • 培養(yǎng)出優(yōu)秀孩子的秘笈 如何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呢?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讓孩子好好學習,考入重點中學,重點大學,接受最優(yōu)質(zhì)高等的教育。 這種想法是正確的,可是很多家長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
    2021-10-07 閱讀全文
  • 告訴男孩:“你來決定這件事” 男孩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他們很很叛逆,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家長越讓他向東走,他卻偏偏向西走。 但是,如果家長告訴他,“你來決定這件事”,男孩聽到這樣的話往往會很感動。自己做決定,這是最讓男孩引以為傲的...
    2021-12-06 閱讀全文
  • 你是這樣批評孩子的嗎? 1.低聲: 父母應以低于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低而有力”的聲音,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傾聽你說的話,這種低聲的“冷處理”,往往比大聲訓斥的效果要好。 2.沉默: 孩子一旦做錯了事,總擔...
    2020-12-19 閱讀全文
  • 這樣教出來的孩子,不優(yōu)秀很難——寵辱不驚 這樣教出來的孩子,不優(yōu)秀很難 九則 兒12歲,六年級,作業(yè)繁重,情緒焦躁。傍晚,兒放學歸,剛進門。 "臭小子,你昨天是不是把我的盤子打破了?"我妹妹開始發(fā)難。 "沒有呀,姑姑,我沒有!"一臉困惑。 "...
    2020-09-30 閱讀全文

蓓蓓是班里每天都比較晚來接的孩子,等班里其他小朋友接走后,他都會和剩下的幾位“玩家”瘋狂的玩。也會看到他趴在地上或者整個身體趴在桌子上,書架上的書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有時老師發(fā)的小紙條也會揉得不成樣子...

2021-03-19 閱讀全文

如何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呢?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讓孩子好好學習,考入重點中學,重點大學,接受最優(yōu)質(zhì)高等的教育。 這種想法是正確的,可是很多家長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

2021-10-07 閱讀全文

男孩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他們很很叛逆,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家長越讓他向東走,他卻偏偏向西走。 但是,如果家長告訴他,“你來決定這件事”,男孩聽到這樣的話往往會很感動。自己做決定,這是最讓男孩引以為傲的...

2021-12-06 閱讀全文

1.低聲: 父母應以低于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低而有力”的聲音,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傾聽你說的話,這種低聲的“冷處理”,往往比大聲訓斥的效果要好。 2.沉默: 孩子一旦做錯了事,總擔...

2020-12-19 閱讀全文

這樣教出來的孩子,不優(yōu)秀很難 九則 兒12歲,六年級,作業(yè)繁重,情緒焦躁。傍晚,兒放學歸,剛進門。 "臭小子,你昨天是不是把我的盤子打破了?"我妹妹開始發(fā)難。 "沒有呀,姑姑,我沒有?。⒁荒樌Щ?。 "...

2020-09-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