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容易“自然而然”地犯的育兒錯誤,你有嗎?
發(fā)布時間:2020-11-26 幼兒園的游戲有哪些 幼兒園說課稿喜歡你 幼兒園輕輕地說課稿 一些容易“自然而然”地犯的育兒錯誤,你有嗎?在育兒過程中,有很多話,大人常常“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不過細思量,好象這些大家都在習慣性使用的育兒招數(shù)其實多有不妥呢。先說明下,俺也會自然而然地這樣做和說,唉,深刻反省中。1、用“轉(zhuǎn)移”來哄騙孩子吃飯。喂孩子吃飯,但孩子顯得心不在焉甚至根本不想張嘴吃,喂飯者便道:“快吃哦,不吃就給隔壁的小豆丁吃掉了!”——這樣做可能讓剛開始有自我意識思想的孩子立即張開了嘴巴,但我想,糟糕的是,這樣的話會讓正需要學會分享的孩子一直不明白分享的快樂和必要,而只會學到占有,慢慢的,也許就養(yǎng)成了孩子自私的性格。
2、用批評來應對孩子的興趣。小家伙到了喜歡亂寫亂畫的階段,看到筆,拿起就畫,尤其喜歡畫在雪白的墻壁上。于是,大人斥罵:“不許畫!你怎么這么糟糕!老是調(diào)皮搗蛋!你看看你干的好事!氣死人了!”——雪白的墻壁被抹得污七八糟,而且很難處理掉,相信沒有人看到了會不上火。然而,這些話卻可能讓孩子特別驚訝和茫然:畫畫不對嗎?孩子可能還很高興地準備展示自己的成果呢。要批評的,是孩子把“作品”畫在了不對的地方,但孩子的“作畫天賦”卻應該得到肯定和鼓勵。
3、用恐嚇來解決孩子的哭鬧。不知道到底什么原因,小朋友很鬧。左右不如意。于是大人生氣了:“再哭!把你扔出去!”孩子立即被嚇到了,一聲也不吭?!?jīng)常如此,很可能,孩子不再會說出自己的訴求,而只會自己內(nèi)部消化,那么,一個缺乏安全感、不自信的孩子可能真的就“誕生”了。孩子哭鬧其實都有原因,要么是累了;要么是有自己的索求,但知道這個索求沒道理,因此不敢明確表達出來;要么是心情確實不好;要么是不喜歡眼下的環(huán)境……父母的好的態(tài)度,及時回應的行為,非常重要。我屢次感受到孩子被理解后,就會好教養(yǎng)得多,比如,就要吃飯了,他卻想吃糖,而且被他看到了糖,我平靜的時候,會過去抱起他:“寶貝,是不是很想吃糖啊?”他說:“是哦!”我說:“媽媽也覺得糖是好吃,甜滋滋的,是吧?”他答:“是哦!”我又說了:“媽媽也想讓你吃糖,但現(xiàn)在是吃飯時間,我們應該先吃飯?!币贿呎f一邊就抱著他到吃飯的小桌前。一會兒后,他忘記了糖的事了。但若是換成:“不許吃!吃飯的時候吃什么糖啊!”孩子只會哭得更厲害。
4、讓孩子帶著驚恐入夢。睡覺時間到了,可小家伙還很興奮,玩得不亦樂乎,而且似乎把玩的陣勢擺得更大些。做媽媽的卻還惦記著一堆的家務或者別的事情,不由得就有些焦急。為了讓孩子早點入睡,硬是將孩子弄上床,孩子不肯,便做出驚恐狀,說:“快睡覺,要不然大灰狼來了!”——睡覺這么舒服的事情,竟然同最可怕的大灰狼聯(lián)系在一起了,孩子將來獨立睡覺的習慣可如何培養(yǎng)得起來?
5、帶著孩子走在路上,碰到了熟人,熟人逗弄著孩子,并且發(fā)出一些議論。當家長的自然要讓孩子做一些回應,于是命令孩子:“叫阿姨好!”孩子不叫,于是阿姨說:“我們上街買糖吃,你叫阿姨下!”家長更急切了:“叫嘍,不叫沒糖吃哦!”“不叫啊?真沒禮貌!”——這樣的景況真是天天上演著。但越想越覺得不對頭。孩子要講禮貌是對的,但道德品質(zhì)卻是不能強行加給孩子的,尤其是通過物質(zhì)來引誘孩子,更是最最糟糕的做法。孩子本來就不應該逗。他雖然小,但也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既然是人,就應該得到充分的尊重。將孩子視為可以“逗弄”的對象,就沒有尊重可言。所以,我決定,以后,碰到熟人,我會熱情禮貌地和這個熟人打招呼,示范給我的孩子看,然后要向孩子介紹一下:“寶貝,這是李阿姨?!比绻腥硕核f帶去買糖吃,我要說:“謝謝,我們現(xiàn)在打算去公園走走?!蔽覍⒉辉賹e人對兒子的評價再特別放在心上。事實上,這些評價,說者往往并無心,或者,沒有真心。比如:“哇,你真可愛!”“你好乖!”這樣的表達當然特別有善意,不過卻缺乏針對性。我們完全可以滿聽滿去,不用太在意。
6、小家伙開始會使用疑問句了,當然是模仿為主。比如他老是指著一個東西問:“這是什么呀?”我們通常會簡單地回答:“汽車?!钡^了一會,他又指著一輛汽車問:“這是什么呀?”我們再回答:“汽車?!苯又?,他又看到了汽車,于是再問:“這是什么呀?”“汽車??!”我們的口吻已經(jīng)不耐煩。但我們會忘記一個問題,孩子剛才看到的三輛汽車,各不相同。有的是跑車,有的是商務車,有的是小客車。顏色也不同,黑的,紅的和米白的。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是一輛黑色的商務車?!薄斑@是一輛紅色的跑車!”“這是米白色的小客車!”這是在教育。而含糊地說“汽車”,卻是應付。應付還是準確,教育的意義之大和小,不言而喻。
7、天氣有點熱。我們每天喝的水開始多了。而我家xx喝的牛奶開始多了。他爸說:“這小子以前喝的奶那么少,現(xiàn)在怎么越來越愛喝了!”我剛才一想,不對,孩子要喝奶,那是因為口渴。而我們從來沒告訴過他,口渴的話要喝水,我們更沒有養(yǎng)成讓他天天喝些開水的習慣。孩子說要喝牛奶,便自然而然地給牛奶,久而久之,開水倒是從他生活中缺位了。很有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都會忘記這個小小的但其實重要的問題。而還有多少習慣,我們并沒有引導孩子來養(yǎng)成呢?我們身為父母,又忘記了多少應該養(yǎng)成的育兒習慣呢?尊重孩子的習慣、努力理解孩子需求的習慣、閱讀的習慣、喝水的習慣、吃水果的習慣、吃青菜的習慣、運動的習慣……說到這里,忽然又想起一個問題,好多人會煩惱地說:我這孩子不肯吃青菜,喂給他他就吐掉!家長忘記了繼續(xù)嘗試。一個食物,孩子有可能一下子就接受,但更有可能是,嘗試了十幾次之后,他才接受。用溫和的態(tài)度,持之以恒,其實孩子并不容易偏食。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育兒易犯的17個錯誤
沒有人懷疑你對寶寶的愛心,但在一些錯誤認識的指導下,你的一些行為也許正在傷害著你的寶寶。對照下面這些“誤會”,看看你犯了哪幾條。
錯誤1:教幼兒背唐詩
你是否熱衷于教你的寶寶背唐詩?并以他小小年紀就能熟練背誦為榮?每每有朋友到家里來玩,還一定要小寶貝背兩首來炫耀炫耀?
真相分析:
教育專家說,孩子在上學前就能背唐詩,貌似不錯,可是,這種做法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是弊大于利的。
唐詩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佳作,遣詞造句極其精練、含蓄,有時為了行文的需要,顛倒字詞正常順序的事常有,這與現(xiàn)在人們的語言習慣大不相同。幼兒尚處于學習語言的初始階段,凝練的唐詩,要讓幼兒讀熟、讀懂,并受到教育,談何容易?
科學做法:
建議年輕家長讓孩子多吟誦一些兒歌。幼兒感知事物是從表象入手的,他們樂于聽取具體形象的話語。兒歌正是以其生動活潑的語言方式,迎合了孩子們的口味,容易切入幼兒的心靈,可發(fā)揮出多方面的作用。
錯誤2:讓寶寶過早學電腦
小寶貝的興趣總是說來就來,比如,看見電腦一下子就喜歡上了,爸爸媽媽都覺得這是好事,不僅經(jīng)常在電腦上給他看早教光碟,還經(jīng)常一起和寶貝玩電腦游戲。
真相分析:
嬰幼兒用電腦并非明智之舉,就是大人用電腦久了,也會感覺頭昏眼花,渾身酸疼,何況是容易上癮、沒有自控力的寶寶?加上現(xiàn)在的電腦設備都是根據(jù)大人的體型設計的,因為角度和高度都不對,很容易傷害寶寶的視力和骨骼發(fā)育。
科學做法:
小朋友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玩的東西很多,電腦可以等上小學再學也不遲。
錯誤3:育兒,爸爸是局外人
真相分析:
新爸爸和新媽媽一樣,學習育兒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不要把丈夫排除在外。他能找到自己帶孩子的方法,你也許覺得孩子是你自己的事情,從一開始,你給孩子換尿布的速度就很快、給他洗澡時也很有條不紊。你的丈夫也需要找到這些技巧。因為一個人照顧新生兒,工作量實在太大了。
科學做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在他幫你的時候,你對他不要推辭、不要責備和不斷地命令。有些媽媽希望丈夫幫助他們,又不愿意完全依靠丈夫。只有確定了孩子不會冷、他不會給孩子喂太多,不會在孩子吃過以后和她玩得太激烈、不會嘔吐,才能真正信任和依靠丈夫。這完全沒有必要,丈夫和你一起學習做父母,你會更輕松,你們也能互相學習,掌握更多的技巧。
錯誤4:和別人比孩子
真相分析:
你的孩子睡整夜的覺嗎?他會笑嗎?他能試著坐起來嗎?別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已經(jīng)達到什么樣的水平上,不要受別的父母這些問話的影響,因為那樣你會覺得你的小寶貝好像總有些地方發(fā)展得比別人慢。
科學做法:每個孩子的發(fā)展是不同的
孩子的發(fā)展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這時你要用一種平常的心態(tài)和放松的心情來對待。一個孩子爬得早并不代表他比別人發(fā)展得好,只是更多地說明他想追趕父母的腳步。
錯誤5:忙得犧牲自己的休息
真相分析:
每個新媽媽都說白天孩子睡覺的時候她也想睡。但是經(jīng)常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家里非常凌亂、要洗盤子、洗杯子,根本無法睡覺,直到自己筋疲力盡。
調(diào)查顯示,每個新媽媽的第一年都要丟掉400-750小時的睡眠。
科學做法:盡可能的讓自己得到足夠的休息
其實每天白天你都應該盡可能地打個盹,或者至少在周末睡個長覺。沒有充足的休息,你很難在那些本應快樂的生命時光里體會快樂。當然,休息的時候你可能要少做很多事情,但是充分的休息比洗盤子、洗杯子更重要。
錯誤6:為孩子花太多的錢
真相分析:
所有人都會告訴你,孩子會改變你的生活。但是沒有人告訴你,孩子會讓你的錢袋日漸萎縮,你恨不能為孩子傾其所有,而且無怨無悔。就像你餓的時候會跑到食品店一樣,購物對于新爸爸、新媽媽來講好像可以不用算計。據(jù)估計,孩子第一年的尿布、衣服、食品、學步車等物品會花掉1萬5千元左右。所以列一個表格會減少你的超額開支。找有經(jīng)驗的父母和你一起買東西,她也會告訴你什么是真正有用的,你也可以少上當。
科學做法:合理計劃適度開支
別在孩子的衣服上太費心,因為孩子一晃就長大了。玩具也是一樣,大多數(shù)嬰兒更喜歡對同一件東西玩來玩去,甚至就是一個盒子就夠她玩一陣子了。你不如把剩下來的錢用來讓她上鋼琴可或者上大學。
錯誤7:認為自己會記得孩子成長的所有過程
真相分析:
你覺得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你都不會忘記。但遺憾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會漸漸淡去。很快,孩子的童年就會過去,一個18個月大孩子的母親看到一個新生兒的時候也會說,她已經(jīng)忘記了她孩子這個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因為你關(guān)注的是她的現(xiàn)在。
科學做法:保留記憶更多回味
有很多辦法可以保留住孩子的成長紀錄。記日記、拍照片、拍攝一些孩子每天簡單的生活場景。很多年以后,你還可以重新體味今天的生活。
錯誤8:牛奶加雞蛋的早餐
不管什么時候打開你家里的冰箱門,里面的新鮮牛奶和雞蛋總是少不了,因為你想當然地認為牛奶加雞蛋是寶寶最理想的早餐。
真相分析:
早餐過分強調(diào)蛋白質(zhì)不可取。營養(yǎng)質(zhì)量好的早餐一定要包括四個部分:谷物、動物性食品、奶類、蔬菜或水果,只有比例適當,才有利于機體的吸收利用。
科學做法:
早餐光有牛奶和雞蛋這類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不行,還要吃點饅頭、稀飯或者面包等,另外,還需要補充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橙汁或者香蕉,如果再能給寶寶炒個青菜,就更完美了。
新手爸媽最容易犯的育兒錯誤
在寶寶出生的最初幾個星期,菜鳥爸媽都會手忙腳亂,他們經(jīng)常會犯下育兒錯誤,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錯誤1:相信所有人和事
在寶寶出生的最初幾個星期,菜鳥爸媽恨不能從所有身邊的人那里尋找建議,千萬不要那樣做。
因為,來自不同的人的意見往往有可能是相互矛盾的,比如一個熟人告訴菜鳥爸媽要和寶寶睡在一起,但菜鳥爸媽最好的朋友卻極力反對。表姐告訴菜鳥爸媽,寶寶吮吸他的小手指是沒有問題的,但兒科醫(yī)生卻告訴菜鳥爸媽要給他安慰奶嘴。甚至不同的專家給出的育兒建議都不同。究竟該聽誰的呢?
解決方法:自己的寶貝自己最了解。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菜鳥爸媽的直覺就是最好的向?qū)?,如果尊重每個人的意見,并嚴格執(zhí)行,那么菜鳥爸媽就失去了創(chuàng)造生活的樂趣和原則。要明白,寶貝可是你自己的哦。
錯誤2:過高估計自己的業(yè)余時間
無論菜鳥爸媽計劃在有了寶寶以后在家里呆多長時間:幾個星期、幾個月或者幾年,他們都不要覺得在家里帶寶寶是在度長假。相反,自從有了寶寶,菜鳥爸媽開始了另一份新的工作,和一個更“苛刻”的“老板”一起工作,即使在周末也不給菜鳥爸媽一點休息時間。
解決方法:計劃好自己的時間。建議菜鳥爸媽每天給自己定一個現(xiàn)實的計劃:給朋友打個電話、整理床鋪。一天結(jié)束的時候,當菜鳥爸媽把單子上的每一條計劃劃掉時,當然會覺得這一天很充實。
錯誤3:寶寶是生活的唯一
寶寶小的時候,菜鳥爸媽都會感覺壓力很大或者情緒憂郁,從無憂無慮的二人世界到養(yǎng)育寶寶的轉(zhuǎn)變過程,其實是對婚姻的最大挑戰(zhàn)。如果雙方還把寶寶放到第一的位置而忽略對方的存子,婚姻出現(xiàn)一些小狀況自然在所難免了。
解決方法:適時的給彼此更多的關(guān)注。如果可能的話,雇一個保姆或者小時工,每周讓菜鳥爸媽自己有一個晚上空閑出來作為兩個人的約會日。菜鳥爸媽們可以談談寶寶,也可以聊其他的事情。只要互相關(guān)注對方,并且成為習慣,就對婚姻很有幫助。
錯誤4:把自己放在最后
在寶寶還是嬰兒的時候,就記得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喝一杯咖啡、看一會報紙,這半個小時會讓辛苦勞累了一天的菜鳥媽媽感到無比舒服。
解決方法:有了寶寶也要適度關(guān)愛自己。給自己一點空間和時間,找個朋友電話里聊天,或者去上瑜珈課,找回本來的自己,別總覺得自己是機械的、不快樂的。越是快樂,做父母就做得越輕松越好。
錯誤5:育兒,菜鳥爸爸是局外人
新爸爸和新媽媽一樣,學習育兒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不要把菜鳥爸爸排除在育兒之外。
解決方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菜鳥爸爸幫媽媽的時候,對他不要推辭、不要責備和不斷地命令。兩個人一起學習做父母,雙方都會覺得更輕松,也能互相學習,掌握更多的技巧。
錯誤6:遇事就緊張
每個寶寶都會遇到一些健康問題,有的可能還比較嚴重,讓菜鳥爸媽非常擔心。即使是健康的寶寶也會出現(xiàn)一些病癥,比如,濕疹、咳嗽、疝氣、腹瀉等。
解決方法:放輕松。其實菜鳥爸媽不用太擔心,今天的社會,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控制的。當菜鳥爸媽能面對這樣的事實,就會覺得好一些,因為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而且不是菜鳥爸媽能夠避免的。
錯誤7:和別人比寶寶
寶寶睡整夜的覺嗎?他會笑嗎?他能試著坐起來嗎?別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已經(jīng)達到什么樣的水平上,不要受別的父母這些問話的影響,因為那樣菜鳥爸媽會覺得自己小寶貝好像總有些地方發(fā)展得比別人慢。
解決方法:每個寶寶的發(fā)展是不同的。寶寶的發(fā)展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菜鳥爸媽更需要用一種平常的心態(tài)和放松的心情來對待。
錯誤8:為寶寶花太多的錢
所有人都會告訴菜鳥爸媽,寶寶會改變菜鳥爸媽的生活。但是沒有人告訴菜鳥爸媽,寶寶會讓菜鳥爸媽的錢袋日漸萎縮,菜鳥爸媽恨不能為寶寶傾其所有,而且無怨無悔。
解決方法:合理計劃適度開支。列一個表格會減少菜鳥爸媽的超額開支。找有經(jīng)驗的父母和菜鳥爸媽一起買東西,她會告訴菜鳥爸媽什么是真正有用的,菜鳥爸媽也可以少上當。
育兒最易犯的17個錯誤!(二)
錯誤11:從不讓寶寶吃零食
巍巍的媽咪很少讓他吃零食,她覺得小孩吃零食是個壞習慣。因為零食會搶占寶寶的胃,影響身體攝取別的營養(yǎng)。
真相分析:
專家指出,兒童非常好動,整天手腳不停地活動著,消耗大量熱能。因此,每天在正餐之外恰當補充一些零食,能更好地滿足新陳代謝的需求。
科學做法:
首先,吃零食時間要恰當,最好安排在兩餐之間,不要在餐前半小時至1小時吃。其次,零食量要適度,不能影響正餐。另外,要選擇清淡、易消化、有營養(yǎng)、不損害牙齒的小食品,如新鮮水果、果干、堅果、牛奶、純果汁、奶制品等。
錯誤12:乳酸菌飲料代替牛奶
小米米不愛喝奶了,真讓媽咪著急。幸好現(xiàn)在市場上奶品的種類很多,于是媽咪帶著小米米去挑選。沒想到,口味酸酸甜甜的乳酸奶受到了小米米的鐘愛,這總算讓媽咪松了口氣。媽咪認為,乳酸奶和奶的營養(yǎng)都一樣。
真相分析:
營養(yǎng)專家指出,所謂奶通常是指鮮奶、純奶、酸奶及各種奶粉,它們的蛋白質(zhì)含量很高,每百毫升乳液中不低于2.5克;乳酸奶或乳酸菌飲料中的奶含量卻很少,每百毫升乳液蛋白質(zhì)含量僅是奶的1/3。研究表明,長期喝乳酸奶或乳酸菌飲料,會使寶寶的生長發(fā)育受到很大影響。
科學做法:
不能以乳酸奶或乳酸菌飲料完全代替奶。如果寶寶很喜歡喝這種口味的飲料,只要保證了他們對奶的足量攝取,可作為零食喝一些,有助于消化。
錯誤13:蛋黃、菠菜=最佳補血食物
小羽羽自從上個月被查出患有輕度貧血后,媽咪每天就一個勁兒地給小羽羽吃雞蛋和菠菜,認為它們是最佳補血食物。
真相分析:
雞蛋中雖含有豐富的鐵,但在腸道的吸收率卻很低。菠菜中的鐵含量也遠低于豆類、韭菜、芹菜等,并易在腸道形成不好吸收的草酸鐵。因此,只用蛋黃和菠菜補血并不夠。
科學做法:
不要只吃雞蛋和菠菜,還應同時多吃豬肝、魚類、瘦豬肉、牛肉、羊肉、韭菜、芹菜、桃子、香蕉、核桃、紅棗等在腸道容易吸收的富鐵食物。提醒一點,肉類與蔬菜同吃,能明顯提高鐵的吸收率。
錯誤14:學步車可幫寶寶早學會走路
小寶貝總喜歡在地毯上爬來爬去,媽媽嫌地上臟,又擔心被磕碰著,所以最通常的想法是給寶寶買輛嬰兒學步車,希望可以幫助寶寶早點學會走路。
真相分析:
坐上學步車,原本時時需要陪伴的寶貝自己開心地玩了,因此很多媽媽們喜歡學步車。但研究表明,學步車中的嬰兒會爬、會走路的時間都要晚于不用學步車的嬰兒,而且由于學步車限制了寶寶的自由活動,還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fā)育。當然,因?qū)W步車質(zhì)量不過關(guān)造成的翻倒受傷事件也不少。
科學做法:
學步車對于成長中的寶寶,無疑是弊大于利,媽媽爸爸盡量別給寶寶用學步車,尤其是十個月以內(nèi)的寶寶。
錯誤15:滿月剃胎發(fā)、刮眉毛
寶寶剛滿月,媽媽就張羅著給他剃胎發(fā)、刮眉毛,因為聽老人說,這樣做的結(jié)果可使寶寶將來的頭發(fā)和眉毛長得又黑又密。
真相分析:
中醫(yī)認為“發(fā)為血之余”,只要身體健康,頭發(fā)就能長得好,所以根本無須擔心健康寶寶以后的頭發(fā)長不好。另外,剛滿月的寶寶皮膚薄而嫩、表皮的角質(zhì)層發(fā)育不完全,加上剃頭和刮眉毛時嬰兒不知配合,很容易損傷皮膚使細菌乘虛而入,從而感染上皮膚病,甚至會引起毛囊炎、影響頭發(fā)和眉毛和生長。
科學做法:
一般情況下,嬰兒在出生三到六個月后,眉毛會自行脫落更換。由此看來,給那么小的孩子剃胎毛,刮眉毛,豈不是自找麻煩嗎?
錯誤16:包裹新生兒
真相分析:
準備一床薄薄的包被是有必要的。新生兒出生后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尤其神經(jīng)髓鞘尚未形成,當受到外來聲音、搖動等刺激后容意發(fā)生全身反應,好似受到“驚嚇”,而影響正常睡眠。另外,新生兒一個人睡覺,像成人那樣蓋上被子會感覺冷,不保暖使睡眠不沉或經(jīng)??摁[。再說,新生兒身體柔軟,不能抬頭,不易將新生兒抱起來,尤其是在喂奶時,很不方便。因此,用床包被將新生兒包起來,既可使新生兒有足夠的溫暖和安全感,又方便母親抱起來喂奶。因此,正確使用包被非常重要。
但是,有一些家長的做法是錯誤的,如用一個包被將新生兒包起來,外面再用布帶子將新生兒結(jié)結(jié)實實地捆起來,像一根蠟燭一樣,俗稱“蠟燭包”。這樣抱起來是挺容易了,但是對新生兒來說有害無益。這樣的“蠟燭包”對新生兒是一種束縛,限制了胸部的活動,而影響肺和橫隔膜的活動和功能,不僅影響肺的發(fā)育,也影響小兒的呼吸,使肺部抵抗力降低,而發(fā)生肺部感染的機會增加。同時也會壓迫腹部,影響胃和腸道的蠕動,使消化功能降低,而影響食欲,使新生兒經(jīng)常發(fā)生溢奶、吐奶。由于四肢活動受限,更不利于四肢骨骼、肌肉的發(fā)育,影響新生兒的動作發(fā)育。尤其是有的母親用一床小的棉墊子,將伸直的兩下肢包起來,再結(jié)結(jié)實實地捆上帶子。認為這樣可以防止發(fā)生“羅圈腿”。其實這樣做并不起作用。因“羅圈腿”發(fā)生的原因是體內(nèi)缺乏維生素D和鈣。相反地這樣做倒可引起新生兒髖關(guān)節(jié)脫位,因為將兩下肢硬拉直,并用力捆綁后,使大腿肌肉處于緊張狀態(tài),而使股骨頭從髖臼中脫出來,并且也可影響髖臼的發(fā)育。另外包裹太緊,容易出汗,刺激皮膚,使汗腺口堵塞,發(fā)紅,嚴重時發(fā)生皮膚感染。
科學做法:
正確使用包被的方法很多,在市場上購買的睡袋,較寬松柔軟,睡袋的下方是開的,便于換尿布,而且保暖。白天可以給新生兒穿上內(nèi)衣、薄棉襖或毛線衣,再蓋上棉被就可以了。
特別容易驚醒的新生兒,可以用包被將新生兒包裹起來,但不可太緊,這樣可使新生兒的睡眠更好一些。
錯誤17:給寶寶護膚時易犯的錯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寶寶的肌膚就不同于成人,需要特別細心的、全面的照顧與護理,主要表現(xiàn)在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
年輕的媽媽們想一想,在護理寶寶肌膚的時候,有沒有犯過以下一些小錯誤呢?如果有的話,還是快點改改吧。[!--empirenews.page--]
真相分析:
使用成人痱子粉
給寶寶使用成人痱子粉,會損害嬰幼兒健康。因為成人痱子粉與小兒痱子粉所含的藥物、劑量都不相同。成人痱子粉所含的薄荷腦、樟腦(或冰片)比小兒痱子粉多3-4倍;升華硫多10倍;而對皮膚刺激大的水楊酸則多1倍。
為寶寶化妝
不少媽媽喜歡給寶貝抹抹口紅,擦擦胭脂,可是化妝品中一般都會含有鉛。鉛對孩子的最大危害是對大腦的毒害,長期接觸鉛會影響孩子的記憶力、語言運動能力和學習能力,如果不盡快給予防治,將會引起永久性的、不可逆的腦損傷,造成智能低下。
佩戴飾物
當小兒皮膚接觸了帶有鍍鎳和其他金屬的飾物時,這些物品不僅對寶貝皮膚有較強的刺激,而且易引起接觸性皮炎。
科學做法:
為寶寶護理肌膚并不是什么難事,只要媽媽們能掌握一些秘訣,相信寶寶的肌膚一定會非常健康、水靈。
1.為寶寶罩上一層“保護膜”寶寶的皮膚尚未發(fā)育完善,比成人的皮膚嬌嫩很多,干燥、缺水的氣候也會對肌膚造成嚴重傷害。這時,如果使用含有天然滋潤成分的護膚產(chǎn)品,便能在寶寶的皮膚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形成有效的保護。
2.呵護寶寶稚嫩的小嘴唇,以免干裂干干的秋風,會刮得寶寶那薄薄的小嘴唇起皮、干裂。另外,一般上幼兒園小朋友因為在幼兒園飲水少,缺水造成嘴唇干裂出血。專家建議:在寶寶嘴唇干裂時,先用濕熱的小毛巾敷在嘴唇上,讓嘴唇充分吸收水分,然后涂抹潤唇油。同時要注意讓寶寶多喝水。
3.寶寶用的毛巾要柔軟寶寶的皮膚比成人的薄得多,皮膚中膠原纖維少,缺乏彈性,很容易被外物滲透和摩擦受損,因此在給寶寶擦身或洗臉時應選用質(zhì)地柔軟的毛巾,這一點在干燥的秋冬季尤其應引起注意。
4.選用適合寶寶的護膚品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兒童護膚品種類很多,在選購時應該選擇那些不含香料、酒精、無刺激、能很好保護皮膚水分平衡的潤膚霜。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寶寶在使用護膚品后,如出現(xiàn)皮膚發(fā)紅、疹子等過敏反應,便應立即停止使用。
教寶寶說話 你犯過錯誤嗎?
剛出生的孩子,對成人的話確實聽不懂,但嬰兒的學習能力很強,教寶寶說話,你是否犯過下面的錯誤呢?
1、認為寶寶聽不懂
剛出生的孩子,對成人的話確實聽不懂,但嬰兒的學習能力很強,當媽媽總是沖他微笑,對他說:“寶寶,我是媽媽。”“寶寶,這是奶,你餓了吧!”時間一長,這種語言信息就儲存在了他的腦子里。隨著他的智力發(fā)育,再經(jīng)過幾十次的語言重復,他就明白,原來總抱著我的人就是媽媽。到了1歲的時候,他可能會叫“爸爸,媽媽”了;當有人對他說:“寶寶,你的球呢?”他會轉(zhuǎn)身去找,說明他已經(jīng)明白了話的意思。
2、過分滿足寶寶的要求
當寶寶已經(jīng)明白成人的話還不會從口中說出,若寶寶指著水瓶,成人馬上明白這是寶寶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遞給他,這種滿足寶寶要求的方法使寶寶的語言發(fā)展緩慢,因為他不用說話,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圖,并達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當寶寶想喝水時,你可以給他一個空水瓶,他拿著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時,會努力去說“水”,僅僅說一個字,你就應該鼓勵他,因為這是不小的進步。他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了。
3、用兒語和寶寶說話
兒童語言發(fā)展有其自身的階段性,一般都是經(jīng)歷單詞句(用一個詞表達多種意思)、多詞句(兩個以上詞表達意思)、說出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應了解這一規(guī)律,但又不能遷就他,而應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的語言向更高階段發(fā)展。
1歲左右的寶寶,語言處于單詞句階段,寶寶經(jīng)常發(fā)出一些重疊的音,如“抱抱”、“飯飯”、“打打”,結(jié)合身體動作、表情來表達他的愿望。如說抱抱時,就張開雙臂面向媽媽,表示要媽媽抱。
到了1歲6個月左右,孩子能用二三個詞組合在一起,表達意思,這就進入了多詞句時期。開始時能把兩個詞重疊在一起,如“吃飯飯”、“媽媽抱”??斓?歲時,出現(xiàn)簡單句,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出“媽媽抱寶寶”,“寶寶吃飯飯”等。在這些發(fā)展階段中,孩子用小兒語是因為其語言發(fā)展限制了他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些父母因此以為寶寶只能聽懂這些兒語或覺得有趣,也用同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這樣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
4、重復寶寶的錯誤語音
剛學會說話的寶寶雖然基本上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寶寶還存在著發(fā)音不準的現(xiàn)象,如把“吃”說成“七”,把“獅子”說成“希幾”,“蘋果”說成“蘋朵”等等。這是因為小兒發(fā)音器官發(fā)育不夠完善;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fā)音器官的調(diào)節(jié)能力都較弱;還不能正確掌握某些音的發(fā)音方法;不會運用發(fā)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如在發(fā)“吃”、“獅”的音時,舌向上卷,呈勺狀,有種懸空感,而小寶寶不會做這種動作,把舌頭放平了,于是錯音就出來了。對于這種情況,父母不要學孩子的發(fā)音,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與寶寶說話,時間一長,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發(fā)音就會逐漸正確。
5、語言環(huán)境復雜
有些家庭中父母、爺爺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語言環(huán)境復雜,多種方言并存,這會使正處于模仿成人學習語言的小寶寶產(chǎn)生困惑,其結(jié)果是導致說話晚。因此在0.5~2歲這個學習語言的關(guān)鍵期,家人應著重教他正確的語言。
親子溝通中容易犯的錯誤
為數(shù)不少的家長在與孩子親子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從聊天演變成怒罵,結(jié)果只能是不歡而散。但作為家長,你有沒有反省過問題出在哪,造成這樣的情況自己又是否要承擔部分責任呢?
“你這種成績將來怎么能找到工作!”、“你怎么能懶成這樣!”、“你怎么能這樣跟我講話!”對很多人來說,這些話聽上去多少有些耳熟。不是從小聽父母這么講,就是已經(jīng)開始對孩子這么說了。每當我們?nèi)绱苏f孩子的時候,他們往往面無表情且一言不發(fā)。這是為什么呢?就此問題,多位兒童心理專家,總結(jié)出父母在與子女溝通時,有12句不能說的話。
一、12句不能說的話
1、“快起來!今天上課要好好聽講??!”不要和孩子在早上談話,尤其是當他還沒睡醒時。青少年喜歡在晚上交流,因為他們的生物鐘比成人后延。
2、“看著我的眼睛?!辈灰币暫⒆拥难劬?。用“并肩坐著”取代“面對面”,孩子比較容易打開心扉。
3、“今天下午不許去打球了,我們需要談談?!辈灰加谜麎K的娛樂時間和他們談心,不妨在與孩子一起打球、看戲或者吃飯時交流一下。
4、“你摔誰呢!”不要禁止孩子咆哮、摔門、哭泣。讓他們發(fā)泄,訓練自己傾聽他們帶有情緒性的字眼。
5、“你今天在學校怎么樣?”不要提過于籠統(tǒng)的問題,而應以正面的態(tài)度問特定、具體的問題。比如:“老師怎么評價你這篇作文?”
親子溝通中禁止12句話
6、“你這么想完全錯誤,應該……”不要打斷他們的話,就開始說自己的想法。因為孩子需要時間去整理思緒,通常不會一次就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
7、“別總是亂花錢!”不要老把話題集中在瑣事上。談些更能引起他們興趣的話題,如體育比賽、音樂會甚至政治等,有助于彼此了解。
8、“下次理發(fā)時,鬢角剪得短點?!辈灰偸墙o他不需要的建議,而應經(jīng)常贊許他們的想法。
9、“你會干什么?我像你這么大時早工作了!”不要拿孩子與自己當年進行比較。時間長了,孩子會拒絕與你溝通。
10、“你還不減肥,胖得腦子里只剩油了吧?”千萬不要用困擾他的事情開玩笑。記住,青少年敏感、容易受傷害。
11、“你為什么總干傻事?”不要在他們某些行為后,問這樣的話。你可以問:“做這件事對你來說有什么意義嗎?”
12、“不是我嘮叨,是你沒明白!”不要對某些事情一而再地嘮叨。只給他們提出自己的建議,相信孩子,讓他們自己去選擇。
二、父母在與子女溝通時最容易犯的4個錯誤
1、用命令式口吻對孩子說話;
2、吝嗇鼓勵和贊美孩子;
3、經(jīng)常否定、責罵孩子;
4、總是給孩子提出各種要求。
這四種錯誤會導致孩子與家長的溝通出現(xiàn)問題,值得家長認真反思。
小編總結(jié):父母在與子女溝通時,有12句不能說的話,是由多位兒童心理專家總結(jié)出來的。還有父母和子女溝通時最容易犯的4個錯誤。爸爸媽媽們要記得,以后和孩子溝通交流時要注意不要“犯規(guī)”喔,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可能就對你和孩子的親子關(guān)系造成損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