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習(xí)慣:寶寶是左撇子,要強行糾正嗎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幼兒園說課稿要脫稿嗎 幼兒行為故事 幼兒園寶寶游戲整理了行為習(xí)慣:寶寶是左撇子,要強行糾正嗎,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dǎo)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做事情總習(xí)慣用左手,一些爸爸媽媽認為非常奇怪,有的小朋友也會因此變得不太合群。那么,如果孩子慣用左手的話,是否需要幫助孩子糾正嗎?
1.沒有必要強行糾正
孩子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有時候會因為使用左手導(dǎo)致一些問題,所以爸爸媽媽會考慮是不是要幫助孩子糾正。
育兒專家表示,其實沒有這個必要,只要沒有影響生活,用哪只手都是可以的。不過爸爸媽媽一定要趕快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寶寶能夠和他人和諧相處,讓孩子能夠收獲友誼,而不是陷入獨立狀態(tài)。
2.使用左手或更聰明
手是由大腦操控的,人類的右腦又被叫做“藝術(shù)腦”、“智慧腦”,平時使用左手的人會更多地使用右腦部分,這樣就可以通過刺激腦葉而掌握更多的藝術(shù)天賦,讓孩子發(fā)展地更好。
所以說,爸爸媽媽平時可以鼓勵孩子多使用一下左手,這樣可以刺激右腦的開發(fā)。平時生活中,大家都普遍使用右手,所以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學(xué)著用左手使用剪刀、筷子等,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鍛煉就好。
3.不妨左右手一起動
人類左右手分別由右左大腦主管,人類發(fā)展到現(xiàn)在,大腦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開發(fā)。所以說,平時多使用左右手能夠幫助人類大腦的開發(fā)和運用。如果爸爸媽媽想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讓孩子多使用左右手。
一些孩子經(jīng)常用左手寫字,效率低下,爸爸媽媽總是會要求他改正。專家建議爸爸媽媽可以用平常心看待,幫助孩子趕上學(xué)習(xí)進度,和老師進行溝通,共同對孩子進行幫助,而不是強行要求孩子換只手寫字,這樣學(xué)習(xí)速度反而會更慢。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行為習(xí)慣:如何幫寶寶改正討人厭的行為
整理了行為習(xí)慣:如何幫寶寶改正討人厭的行為,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dǎo)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爸爸媽媽過于寵愛孩子可能會讓孩子養(yǎng)成一些討人嫌的性格或習(xí)慣。孩子以后終究是要一個人走的,所以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養(yǎng)成討人愛的性格。那么,孩子到底什么樣的行為是討人嫌的呢?爸爸媽媽又應(yīng)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正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1.總是破壞東西
一些孩子毀壞欲強,總是喜歡把東西拆壞,到別人家也是這樣。如果爸爸媽媽不及時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孩子以后或許會變成很危險的人物。
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破壞行為,爸爸媽媽一定要正視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是故意這樣做的話,那一定要對孩子進行一點小懲罰,讓孩子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
2.缺乏禮貌
一些孩子見到認識的長輩不打招呼,不愿把食物和玩具跟別人分享。有的孩子還會說出罵人的話,喜歡揮舞拳頭。
孩子缺少禮貌都是爸爸媽媽的教育不夠,因此如果希望孩子變成一個人見人愛的人,就一定要讓孩子學(xué)會禮貌,不要太溺愛孩子,告訴孩子基本的禮儀,告訴孩子該如何尊重別人。
3.動個不停
一些孩子非常喜歡動來動去,總是靜不下來。在吃飯的時候,孩子會把筷子勺子弄到地上去,把飯菜撒到桌上,不好好吃飯。
孩子為什么會做出這些行為呢?是表達自己的不滿?是為了讓爸爸媽媽注意到自己?還是孩子的性格就是如此呢?
爸爸媽媽一定要先搞清楚孩子好動的原因,如果是為了讓爸爸媽媽關(guān)注到自己的話,爸爸媽媽就要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如果孩子是因為情緒激動的話,那么爸爸媽媽首先要安撫孩子,讓孩子靜下來;如果孩子是性格不好,爸爸媽媽就要及時教育孩子,別讓孩子太放肆。
大家都不會喜歡討人嫌的孩子,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幫助孩子改掉這些行為,讓孩子變得人見人愛。
行為習(xí)慣:從小就要教會寶寶刷牙
整理了行為習(xí)慣:從小就要教會寶寶刷牙,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dǎo)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很多爸爸媽媽認為等到孩子的牙齒長出來以后再進行口腔護理也為時不晚,事實上,在寶寶出生后,爸爸媽媽就要重視起寶寶的口腔護理了。
通常情況下,孩子到了兩歲半,20顆乳牙都長出來以后,就應(yīng)該教導(dǎo)寶寶刷牙;3歲的時候最好就能夠讓孩子養(yǎng)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習(xí)慣。
刷牙第一可以清潔牙齒、去除牙菌斑;第二還可以按摩牙齦,幫助血液回流,可以改善局部營養(yǎng)和氧的供應(yīng),讓牙齦能夠更好地抵御細菌的侵襲。
那么寶寶刷牙要注意什么呢?
1、寶寶的牙齒隨時都會長出來,有一些寶寶在長牙的時候還會出現(xiàn)流口水、煩躁、咬物、擦牙床、搖頭晃腦等情況,一般不用特別給寶寶治療,平時給寶寶補充適當?shù)拟}和適量的維生素D,經(jīng)常帶寶寶出去走走就可以了。
2、寶寶在長牙齒的時候還會咬乳頭或咬物,吸吮手指等,這是由于寶寶的牙床癢癢。媽媽一定要保證寶寶咬的物品的衛(wèi)生,防止出現(xiàn)胃腸道疾病。平時最好控制不要讓寶寶咬手指,不然會咬的時間長了以后會造成牙齒排列不齊,咬合度不夠。
3、孩子在小的時候還沒有掌握將刷牙時口內(nèi)殘留的牙膏全部吐出的技巧,因此總是會把牙膏吞到嘴巴里面。
可吞咽的嬰兒牙膏就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里面有著天然木糖醇、氟化鈉等天然成分,不含有任何研磨劑、發(fā)泡劑、香料和色素,能夠有效地保護牙齒,同時誤吞后也不會對寶寶造成什么影響。
4、嬰兒可吞咽牙膏可結(jié)合手指牙刷來使用,只需要擠一點點牙膏,然后輕刷或涂擦乳牙和牙齦,如果還不會漱口,可以在刷完牙以后拿毛巾輕輕擦拭。當然,使用可吞咽牙膏不是說不用漱口,只是為了防止危害,所以也不要太早使用。
一副好的牙齒對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爸爸媽媽一定要多加關(guān)注,在孩子的牙齒長出來之前就要注意保護。
行為習(xí)慣:寶寶不一定都要睡午覺
整理了行為習(xí)慣:寶寶不一定都要睡午覺,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dǎo)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很多幼兒園的小孩子午睡時間就是不肯睡覺,反倒會搗亂,或者玩耍。大家以為孩子是調(diào)皮,其實是因為到了4歲后,孩子不一定需要睡午覺了,如果被迫睡覺,他可能會變得焦慮、煩躁。
有些孩子中午不乖乖睡午覺,還可能被家長或者老師訓(xùn)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被訓(xùn)斥的孩子會抗拒上幼兒園。所以有些人提議讓愿意睡覺的小朋友午睡,而不想睡覺的就在活動區(qū)玩耍。
雖然說孩子累了,中午補充一下睡眠還是很有好處的,但是現(xiàn)在很多幼兒園對于睡覺是強制性的,甚至遇到不友好的老師會指責、批評、訓(xùn)斥小孩子。
還有老師規(guī)定如果不睡覺就乖乖躺在床上不許亂動,試想一下?lián)Q做你在不允許動的情況下躺床上一兩個小時受得了么?事實上小孩子睡覺都有規(guī)律可循。
0-3個月
不滿一百天的寶寶睡眠是非常好的,除了吃就是睡,每天要睡十幾個小時。當孩子出生后,慢慢有了白晝的意識后,孩子白天睡覺的時間會慢慢變少,然后會形成睡眠規(guī)律。
4-8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白天要睡三覺,早上、中午、傍晚。一般來說,早上和傍晚睡覺的時間會比較短一點,因人而異,幾十分鐘到一個小時都是有可能的,不過到了中午,孩子睡覺的時間就會長一點了,有的孩子可能會睡兩個小時左右。
8-12個月
這個年齡的寶寶每天白天只要睡兩次就好了,上午和下午都會小睡一下,一般來說,一個多小時到兩個小時的睡眠就能保證精力充沛一整天了。
13-15個月
當寶寶超過一歲以后,白天的時候只要睡一覺就可以了。爸爸媽媽不妨把寶寶上午的覺慢慢延后到接近中午,然后下午要睡覺的寶寶可以把睡覺時間延遲到傍晚的時候,慢慢地,寶寶就可以演變成午睡加夜間早睡了。
16-21個月
這個年齡的寶寶每天可以進行一個正常的,長達2個小時左右的午睡。晚上睡眠充足,加一個午睡就可以讓寶寶一天都充滿精神。
22-36個月
很多的寶寶還是會堅持睡兩個小時午覺,而有些小孩子已經(jīng)根本不愿意也不需要睡午覺了,每天身體有用不完的力氣一樣。
36-48個月
依舊是大部分孩子要在中午睡一兩個小時,而有些孩子只要在比較疲勞的時候睡一會兒就行,根本不需要再睡午覺。如果家長強迫他們睡午覺就會產(chǎn)生抗拒心理,甚至影響寶寶心情。
通常情況下,午睡時間是在正午時分,大約在12:30-13:00開始睡,然后睡一兩個小時就足夠了。在睡午覺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早睡早起,這樣才能夠讓睡眠間隔差不多,不能讓孩子到了晚上已經(jīng)困得不行或者到了睡覺的點依舊非常有活力。
必須糾正寶寶4種無禮行為
寶寶到了一定階段,隨著模仿學(xué)習(xí)和獨立意識的發(fā)展,寶寶的一些行為會變得很肆無忌憚。比如會直呼長輩的姓名,對老人家沒有禮貌等等。如果家長不注意糾正寶寶的這些無禮行為,很容易成為寶寶的不良習(xí)慣哦!
在成長的過程中,寶寶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很多讓父母疑惑“為什么會這樣”的言語和行為,比如4歲多的寶寶竟然說出一些類似“老婆我愛你”的成 年話。寶寶在公共場合上的一些“沒大沒小”行為更是讓父母感到非常難堪。寶寶的行為舉止超出了這個年齡段該有的成熟度,表現(xiàn)得無禮、霸道,給人造成的直接 印象就是“這個小孩一點都不可愛”。
1、直呼父母姓名
我們在美劇中經(jīng)常會看到外國的小孩直呼父母的名字。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中,我們一直都認為直呼長輩姓名是沒禮貌的行為,盡管一些父母對于小孩直呼自己的名字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甚至鼓勵孩子直呼自己的名字,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
孩子的這種“沒大沒小”行為剛開始都是來自對他人的模仿,特別是在孩子學(xué)習(xí)語言的階段,他們很快便學(xué)會大人之間的稱呼方式。當父母聽到孩子對自己的稱呼,覺得好玩并且給予孩子回應(yīng),孩子便不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何不當,這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種無形的強化。
你可以這樣做:如果出現(xiàn)孩子直呼父母姓名的情況,父母就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稱呼用語了,告訴寶寶直呼長輩姓名的行為是不禮貌的,然后引導(dǎo)寶 寶稱呼父母要用“爸爸”“媽媽”,叫別人要用“叔叔、阿姨、老爺爺、老奶奶”。對于孩子有意為之的呼喊,父母可以先不理睬他,等他正確稱呼你了,你才對他 做出回應(yīng)。
2、故意跟大人對著干
寶寶到了2、3歲左右,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你會發(fā)現(xiàn)以前寶寶都是很聽話的,現(xiàn)在卻總是和父母唱反調(diào),媽媽叫他往東他便偏要往西。寶寶對人對事開 始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和訴求,因而和大人的沖突也會增多,他們往往通過這些叛逆行為來表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是個“小大人”,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一些事情。
在公開場合中,寶寶的這些對抗行為讓父母難以下臺,因而對孩子呼喝責備,卻讓事情更難解決。如果父母能夠抓住寶寶的心理特征,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想法,或許你會發(fā)現(xiàn)更好的解決沖突的辦法。
你可以這樣做:對于寶寶的無理行為,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孩子大哭大鬧,最好就是以冷處理的方式,把他撂在房間里讓他獨自冷靜反 ?。蝗绻麑殞氈皇怯悬c情緒失控,父母不妨以柔克剛,給他一個擁抱,寶寶很容易在媽媽愛的抱抱中平靜下來;如果寶寶表現(xiàn)得真的很過分,父母也可以以嚴厲的口 氣和態(tài)度批評孩子,告訴他這樣做的后果將會是什么,讓他知道已經(jīng)到了爸媽容忍的底線了。
3、對老人不尊重
在孩子眼里,父母是有著一定的父母威嚴的,因此在父母面前也不太敢做一些“出格”的行為。但是爺爺奶奶對于孫子孫女百般溺愛,這樣讓孩子不斷地 單方面索取祖輩對他無私的愛,他會覺得這一切都是應(yīng)得的,不懂得珍惜。漸漸地,孩子稍有不滿就會發(fā)泄到祖輩身上,表現(xiàn)得沒規(guī)矩。
你可以這樣做:如果孩子將不滿的情緒發(fā)泄在老人家身上,或者在行為上肆無忌憚,父母要立刻制止孩子的行為,并要求他向?qū)Ψ降狼?。父母要讓孩子?識到父母對于他的這種不禮貌的行為是非常反感抗拒的。事后,父母還應(yīng)該對孩子剛才的行為做“思想工作”,幫助孩子一起冷靜分析他言行的錯誤,同時也要教給 孩子如何在合適的場合和時機來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另外,父母還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尊老的表率,有意識地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表達對老人的尊重。父母還可以利用家庭日、生日會等活動契機,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對祖輩的尊敬和關(guān)愛,進行正面引導(dǎo)和鼓勵。
4、人來瘋
每次家里有來人做客的時候,寶寶都特別的興奮,行為舉止和平常很不一樣,誰的話也不聽,有時候嘰嘰喳喳地亂說話,不懂禮貌。寶寶的“人來瘋”表 現(xiàn)可能由于平時出席這樣場合的機會太少了,所以他太想要表現(xiàn)自己來引起大家關(guān)注;或者是平時受到父母的約束太多,現(xiàn)在父母礙于情面又不便在公開場合過多管 束孩子,孩子便把握這個機會盡情地發(fā)泄一把。
你可以這樣做:在家里來客人之前,父母可以和孩子做一次“教育”工作,給孩子提出一些禮貌舉止的要求,做好約法三章。平常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到他 人家里做客,或者教育孩子一些接待客人的方法,比如學(xué)會叫人、給叔叔阿姨倒茶,孩子有了更多接觸外人、招待客人的機會,便逐漸形成禮貌待客的好習(xí)慣。
如果孩子出現(xiàn)了“人來瘋”的舉止,父母還是盡量不要在眾人面前嚴厲批評孩子,以免挫傷他的自尊心,父母可以用眼神或語言提醒孩子注意舉止,告訴 他不要忘記事前的約定。事后,父母可以和孩子開總結(jié)會,對孩子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為他指出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夠,這樣的分析有助于改進寶寶的待客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