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歲孩子如何教育,有什么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幼兒園游戲有什么 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幼兒園開學有什么準備01
1-2歲
2歲前后的小壞蛋有多壞,我們都已經(jīng)知道了。最突出的表現(xiàn)包括:“不”字當頭、打滾撒賴、一意孤行、占有欲強、自私霸道。
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只是因為,孩子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意愿、意圖。但他們不懂得表達,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甚明白他們自己的意圖。他們一點兒也不壞,一點兒也沒有折磨媽媽、蠻不講理的意思。
對待這么小的小寶寶,書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導、繞道為主。
安全第一
不要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你自己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該扣好蓋子的扣好蓋子。
生活規(guī)律
餓了、渴了、累了、困了、悶了,孩子就容易發(fā)脾氣。你應該摸索孩子的生活規(guī)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導致壞情緒的陷阱之前,采取恰當措施,比如讓孩子吃飽、睡覺、帶到其他地方玩等。
轉(zhuǎn)移注意
這么小的寶寶,注意力移動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進餐椅吃飯,孩子打挺不肯進去,你就不必堅持。拿些小胡蘿卜丁啦小麥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興心情愉快時,再抱進餐椅里去。
不當觀眾
當孩子打滾撒賴時,不當觀眾。沒有觀眾了,這演員也就沒趣了。
繞開硬碰硬
如果你問,“你要不要洗澡?” 這答案肯定是“不!”你可以換個說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鴨子,還是玩小水桶?”
放松你自己
當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餓時,你也會和孩子一樣,容易發(fā)脾氣。就像對待孩子一樣,在預計你自己要進入“壞情緒區(qū)”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給自己充足電。
02
3歲
從情緒上看,三歲的他是個快樂的年紀,他友善,平靜,充滿安全感,易于接受,也樂于同享。
在兩歲半是吵鬧不停的孩子,到了快三歲的時候,會突然變得安靜而斯文。他會經(jīng)常說,好或者要。笑的時候比哭的時候多,對你的要求也比以前要能容易妥協(xié)。(趣祝福 zfW152.cOm)
三歲時,大部分的孩子在生理或者心理,尤其是情緒發(fā)展上,會呈現(xiàn)一個穩(wěn)定的狀態(tài)。
此時他已經(jīng)有很好的自我意識和穩(wěn)固的自我概念。當然,他的自我概念和別人如何對待他有很大的關(guān)系。
同時三歲也是個“我們的年齡”。他會喜歡說,我們來,我們一起來散步。這種一起做或者是我們的感覺,讓他有依賴的感覺。同時,他也喜歡分享的滋味。從前看起來滿喜歡獨立的孩子,現(xiàn)在卻經(jīng)常和媽媽說,你幫我做,或是你做給我看。
1、他喜歡與其他孩子一起玩,但是他最喜歡的人還是媽媽。
尤其是媽媽放下手中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講故事給他聽,跟他玩游戲,或者陪在他身邊是,總是帶給他歡樂的情緒。
2、他在肢體動作的控制上,已經(jīng)相當成熟和舒暢。
他步伐穩(wěn)定,走的很好,跑的很順,在急轉(zhuǎn)彎是也不費勁。他走路時候,兩手自然的擺動,不需要夸張的伸張手臂來平衡重心。
3、他在語言能力上他的發(fā)展也到了新天地。
他喜歡學習新的字,尤其喜歡這些字眼:新的,秘密,嚇一跳、好難。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時候,如果你說對了話,還可以搶救場面呢。
比如,你說出,小驚奇,或者小禮物這個字,而且你也實際的拿出這個小禮物是,那么就算是一塊小的餅干,也能博得孩子無限的歡欣,把剛才的不愉快全給忘了。
但好景不長,當你還在享受這段美好時光的時候,時間已經(jīng)悄悄的把他帶到另外一個成長階段。這就是穩(wěn)定之后會出現(xiàn)一段不穩(wěn)定的時期了。
03
3歲半
三歲是合作的年紀,三歲半則恰恰相反。反抗是三歲半到四歲這個時期最大的特征。
對媽媽而言,三歲半的孩子好想凡事都想和她做對。三歲半是一個內(nèi)向,焦慮,缺乏安全感,同時意志力極強的年齡。
有的時候,我們難免會以為他只所以這么固執(zhí),是因為他太自信了。其實全然不是那回事,而且剛好相反。
三歲半的孩子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甚至在他的生理發(fā)展上,也表現(xiàn)是他的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時緊張的發(fā)抖。情緒和肢體上的不安全感,經(jīng)常在這個階段表現(xiàn)出來。
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卻又想支配外在的世界。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每天,他都在掙扎中過日子,生活過的很不愉快。
他經(jīng)常試著去控制外界,以減少他的焦慮和不安,比如:
他唱命令周圍的人說,不要看不要笑一分鐘,他才得意洋洋的發(fā)號命令。但是只要別人稍微不注意他,她會馬上要求大家注意他。他不讓媽媽講電話,不讓爸爸看報紙,連爸媽互相講話都不行。
他正在體驗自己與別人的關(guān)系,以及自我這個個體。他不在對我們那么感興趣,這也是他發(fā)號施令的原因之一。他覺得別人無意的一瞥,都是侵犯到他的自主權(quán)。
在三歲半的年齡,朋友對他相當重要。也就是因為他熱衷與他的朋友,是他的行為也有可喜的一面。
許多孩子在這個年齡都有他想象的朋友,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動物。對于父母來說,當他到了三歲半的時候,我們的格外小心。
因此,我們不必擔心他沒有表現(xiàn)出不穩(wěn)定的特征。如果他真的出現(xiàn)這些情況的話,我們也大可放心。因為就算脾氣再好,孩子也會有不穩(wěn)定的時候。
04
4歲
三歲的小孩有顆溫順的心,四歲的小孩的心則是活潑的。
典型的四歲孩子喜愛冒險,喜愛遠足,喜愛刺激,他喜愛任何新鮮的事物,去接觸不認識的人,喜愛到新的地方,喜歡新的游戲,新的玩具,新的活動和新書。對于大人所提的娛樂點子,再沒有人比他們更有反應了。
典型的四歲孩子動作迅捷,他做每件事情都很快,興趣轉(zhuǎn)移的也很快,而且一件大事大多做一次。他沒有興趣講究完美,只有興趣繼續(xù)做下一個活動。
這個年齡的孩子,無論男女,大多是快活的、精力充沛的、活蹦亂跳的、荒謬好笑的、無拘無束,對什么事情都躍躍欲試。和三歲半那時愛吵又愛鬧的情形相比較之下,他的改變可不是不小哦。
1、四歲的孩子經(jīng)常說話多一點。
有點愛吹牛,有的時候還有些跋扈,這些都是因為他開始進入表現(xiàn)自我的領(lǐng)域,新鮮加上過度興奮所致。
2、四歲的孩子對母親懷有極度強烈的感覺。
如果有什么東西改變了眼中的母親,他就會對這個東西表示出特別強烈的恨意。
他或許討厭母親戴某些首飾,也許不喜歡母親改變發(fā)型,或者,她臉上若有一種特殊的表情告訴他,她不喜歡他,他可能特別討厭這種表情。無疑,大人應當隨時配合四歲孩子的迅捷和善變。
3、四歲的孩子喜歡向外擴張的特性,有時候連他自己都有點受不了。
因此,他還是喜歡而且會尊重有限度的規(guī)范,但是并不會常記心里,得要你經(jīng)常地提醒他才行。
所以很多四歲的孩子非常喜歡,“最遠到樹哪里,最遠到門那里”這些口頭上的限制。甚至,如果你告訴他,你應當做或者不要做這個,他就會很遵守這些規(guī)矩。
05
5歲
五歲,開朗而愉悅的年齡。五歲的孩子像陽光一樣,溫暖,明朗。
五歲小孩是母親愿望的實現(xiàn)。從孕育,生產(chǎn),初生時的事事包辦;到一兩歲時的步步緊盯;三歲四歲時的蠻不講理;到了五歲,終于可以讓父母松一口氣。
欣慰地欣賞自己養(yǎng)育多時的成果,充分吸收五歲小孩愛的回報。
那個小搗蛋,終于變得懂事了,講理了,他一心一意要做一個好小孩,要討媽媽歡欣,他的世界都以媽媽為中心。他的小小心靈充滿了對人,對物,甚至對神的愛。他張大眼睛,好奇的學習,貪婪地吸收,享受生命提供給他的一切美好。
五歲的小孩真心地想要學好,而且,通??偸潜憩F(xiàn)的很成功。在這個年紀里,最令人喜悅的特質(zhì),就是他熱愛生活,自得其樂,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五歲的小孩所以能夠不惹麻煩,最重要的關(guān)鍵是,他已具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斷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
也就是說,他學會自我控制了,他會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的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的很清楚,判斷的很準確,而且他就只嘗試那些他認為一定辦得到的。經(jīng)過一次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
06
6歲
在寫6歲娃之前,有必要迅速瀏覽一下5歲娃。5歲娃,是孩子也是父母最快樂的時光。他喜悅、安詳、友善、寬容,喜歡順從家長。而且,媽媽是他世界的中心,讓媽媽快樂,就是他的快樂。
他希望按事事處處按自己的意愿,因此對父母常?!翱怪疾蛔稹?,“我不要那樣!我就要這樣!”6歲娃同時在兩個極端游走。
他可以在學校里做一個模范生,回家里當一個小惡霸也因為他的兩極化,把筆畫或數(shù)字反寫是很常見的6歲現(xiàn)象。他什么事都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
給6歲女孩子梳小辮兒很可能讓孩子疼的哇哇叫;
6歲的男孩,摔一跤可能哭得讓你詫異他怎么比過去嬌氣了好多;
噩夢也因此給6歲娃帶來很大的困擾。
最大的問題是他與媽媽的關(guān)系也游走于兩極之間。他既深深地依賴媽媽,又同時嘗試要自己站起來,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賴任何人。
因為沒有足夠的安全感,他在感情上有極大的需求,非常需要媽媽不斷保證愛他,卻又一不如意就拿媽媽做出氣筒,專門和媽媽作對。
6歲娃很愿意在老師面前做個好學生,自覺以老師的話為圣旨,甚至老師越嚴格他越有安全感。哪怕一天的課下來他身心疲憊,也很少對老師有所發(fā)泄。他會回家去好好“整整”他的媽媽。
07
7歲
7歲的主旋律是孤獨與退卻,盡管他也有快樂的、生氣勃勃的時刻。他不再像6歲時那樣和你頂嘴,卻也不那么喜歡與人交往,而更喜歡自己獨處。
他往往記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來磨磨蹭蹭。對幫忙做家務(wù)不感興趣。別人要他做什么事時,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動。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園里,哪怕他瞪大眼睛看著你說話,他其實都并沒有注意到你說的是什么,他可以對外界充耳不聞。
他的生活充滿了感傷的基調(diào)。他會覺得別人不喜歡他,有意找他麻煩,甚至幻想他不是父母的親生孩子,所以家里人才會虐待他。父母除了需要表達理解外,不必將7歲娃抱怨家人虧待他看得太重。
7歲娃的心思總是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你會覺得你的娃反應很慢,很磨磨蹭蹭。這會很考驗我們的耐心。也很需要我們有充分的耐心。
發(fā)脾氣啦,教訓啦,都不會見效,因為,并不因為你脾氣發(fā)得足夠大,孩子就能從7歲年齡的特點里跳出來。這很違反孩子成長的自然規(guī)律,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呢,孩子要7歲了的媽媽們注意了,你最需要具備的第一條黃金律是“耐心”。你首先需要確認你的7歲娃的確接受到了你的信息,“去把垃圾倒了”。
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說完了請他重復一下。然后,你需要提醒他、再提醒他、再再提醒他。千萬別光火。假如你實在沒有耐心,那就自己去倒吧。
08
8歲
8歲具有評價事務(wù)的能力。喜歡往外跑,行動敏捷,具有評價事務(wù)的能力。也就是說,道德意識的建立,從此開始。
能迅速地完成你交代的事情,甚至喜歡飛快地做完,以博得你的稱贊。他還能對自己完成的事加以總結(jié)和評價,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自我批評。
他和媽媽的關(guān)系很是親密。6歲娃會和媽媽頂嘴,7歲娃會埋怨媽媽,8歲娃則喜歡黏著媽媽,察言觀色地取悅媽媽,甚至可能做些自己并不喜歡的事來討好。因此,這時的他深受媽媽的影響。
8歲娃非常在意和媽媽的親密時光,因此你可以利用這一點和孩子好好協(xié)商,比如說好孩子做了某件事以后,你們可以花些時間一起做些孩子想和你一起做的事。
孩子想滿足你取悅你,其實是他對你的稱贊、時間、關(guān)注、喜愛非??释?。因此你要多關(guān)心他,不要吝惜贊美和鼓勵。
8歲娃對善、惡、是、非已經(jīng)有十分清楚的概念,開始建立起道德意識,開始思考比較抽象的觀念。
他向往成為好孩子,努力去達到自己的目標,努力想達到他們認為的父母的標準。
盡管8歲娃仍然喜歡吹噓、夸大其詞,但是他們已經(jīng)能區(qū)分事實與幻像的不同,而且在重要的事情上,他們確實會說實話。
他很在乎“自己的”東西,喜歡獲取、交換、處理自己的東西。對錢的喜愛可能驅(qū)使他去拿家里的錢,或者甘愿為父母做事來賺錢。因此錢對于8歲娃來說,是一個不錯的行為誘因。
典型的8歲娃通常朝著理性、良善的道德意識去發(fā)展。不過,畢竟是孩子,父母應該接納他們一些小的過失。
8歲娃的第一個“招牌特質(zhì)”,是性格外向而開朗。這和7歲娃的沉郁退縮完全相反。他充滿活力,特別能跑能跳能折騰,喜歡沖上去迎戰(zhàn)一切困難和挑戰(zhàn)。不僅如此,渾身充滿活力的他做起事來爽快多了。
8歲娃的健康狀況比7歲更進一步強壯了很多,這時的孩子因為生病而缺課的狀況已經(jīng)很少了。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8歲娃太勇往直前,也太著迷于探索探險,孩子受傷的比例(包括被大街上的汽車撞傷,以及從房檐上跳下來摔傷),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
09
9歲
9歲娃可不好寫。他們的行為太變幻莫測,今天是一個樣兒,明天很可能徹底反過來。一分鐘以前還敏感纖細的要命,一分鐘以后卻可以膽大包天。剛才還心潮洶涌澎湃,轉(zhuǎn)眼就已經(jīng)靜如止水。你說哪個是真的他?都是。
也許,最招牌的9歲娃特征,是他進一步的獨立。
如果你能給予孩子恰當?shù)莫毩⒖臻g,給予孩子恰當?shù)呢熑慰臻g,他們會很值得信賴和放手,而且往往愿意表現(xiàn)得最好。
第2招牌特征,是他變得更“深沉”了。
當然,這是因為他更成熟了。和8歲娃相反,他不再滿天飛,不再什么都風風火火而且信心滿滿。他的顧慮多了起來,速度慢了下來,信心度也保守起來。
不過,不要以為9歲娃就是一個任勞任怨的勞模。他一樣會因為“太難了!”而不肯接受任務(wù);他一樣會因為失敗而埋怨別人做得不好。好在9歲娃這時對因果的判斷更加合乎邏輯,追求公平合理的意念也更加明確。
所以,他對別人的責怪多半有道理,而且他也公平地責怪他自己,“這肯定是我干的”,只要他認為責任在他。
他的成熟程度已經(jīng)可以使他不那么在乎他正在做的什么被“打斷”,比如,放下手里的工作,出去轉(zhuǎn)一圈,回來以后又投入到剛才的工作中去。
他不但有本事很快回到他剛才的思路中去,而且實際上他有這個心理驅(qū)動,敦促他把剛才作了一半的事情接著做下去。
在父母眼里,9歲娃仍然是小娃娃;可是在他們自己眼里,他們已經(jīng)長大了。孩子特別不樂意父母還把他們當小孩子看待,不樂意“我的小寶貝”這樣把他們當小娃娃看的語氣,尤其討厭父母以尊長自居倚老賣老。
公眾場合孩子已經(jīng)忌諱“認親”,你如果想當眾抱抱他親親他,唉,你還不如殺了他吧。
這種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會隨著青春期的腳步,越走越遠。請做父母的記住,孩子向往成熟,孩子需要成熟,需要一步一步走向獨立,一步一步遠離母親的裙裾。對孩子的這份成長需要和渴望,做父母的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勵。
10
10歲
10歲娃已經(jīng)有了很強的道德觀。這道德觀的標準不但來源于父母師長的教誨,也來自于孩子自我內(nèi)心的判斷。他在乎誠實,在乎公平。他認為偷竊和說謊是很讓人不屑的事情。
不過,雖然他說起來頭頭是道,實際做起來卻不一定能達到自己說的標準。比如,雖然他大體上是誠實的,但常常會隱藏部分事實。
他也懂得了用善意的謊言來避免某些傷害,保存某些人的顏面。如果母子關(guān)系融洽,孩子容易自己和媽媽說他已經(jīng)做過的壞事。
他的最大特點是善解人意、友好親善。他們不但對父母敬愛和佩服,對朋友也和睦相處。在這個年齡階段,他對事物的感受多半是平和而美好的。
通常,他是快樂的,因為他對自己抱持肯定的心態(tài)。他已經(jīng)十分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愿意表現(xiàn)出自己的最好。
從10歲開始,“家庭”對孩子有了真正的意義。這時的媽媽的地位,又回到了5歲光景,成為孩子世界的中心。他不但依賴媽媽,而且尊敬甚至崇拜媽媽。
他特別希望媽媽隨時在身邊,愿意和媽媽聊聊他學校和朋友之間的事情。他很能接受媽媽對他的期望,也樂意表達對媽媽的感情。雖然他比過去平和、合作很多,不過生氣的時候,還是很有爆發(fā)力的。
在學校里,10歲娃大都有很強的學習欲望,甚至不愿意請假以免耽誤功課。他特別喜歡背誦,而較少進行思考性的工作;喜歡接受事物的本貌,而不太愿意去推論。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教育五歲的孩子,有什么方法
五歲兒童的典型行為:開始學習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一想對方會是什么樣的感受;已經(jīng)能夠懂得遵守規(guī)則,也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wù)事。但是,他會超越界限試探你,看看你有什么反應;雖然距離理想的目標還很遠,但是與以前比較,孩子到了5歲就能夠更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沖動。如果他們的欲望不能夠得到滿足,他們也很少摔門、打人或者大哭一場了。
在這個階段對兒童進行適當?shù)慕逃?,對她們將來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階段是入學之前的準備階段,如果沒有適當?shù)慕逃?,那會不利于將來的發(fā)展。有關(guān)五至六歲兒童的教育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第一,采用游戲的方法發(fā)展兒童諸方面的能力。游戲的選材應由成人來決定,但注意游戲的內(nèi)容要適合五至六歲兒童的心理特征。這一點,成人要慎重的選擇。
第二,利用生活中的機會,讓兒童懂得更多的道理。如住在樓上,應告訴她們不要在樓上跳,否則會影響樓下的正常生活。五至六歲兒童喜歡問問題,在這方面,成人應該有耐心,有可能的話每個都應該回答。只有這樣,才能養(yǎng)成幼兒愛問問題的好習慣,才能使幼兒明白更多的道理。
第三,提供條件讓兒童做感興趣的有益的活動。五至六歲兒童已有一定的興趣愛好,當發(fā)現(xiàn)兒童有某一方面的興趣傾向時,我們應該盡力去培養(yǎng)。但前提是這些興趣是有益的,如果這些興趣有害無益,我們應該去轉(zhuǎn)移她們的注意力,逐漸使這一興趣淡化。有的家長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逼迫孩子學習,這些都是不正確的做法。
第四,減少擔心,讓兒童多做些活動。五至六歲兒童喜歡運動,這是家長最頭疼的。殊不知運動可以促進兒童的發(fā)展,還可以促進骨骼肌肉的快速增長。所以,家長們,不要去在乎孩子的衣服有多臟,讓她們自己去運動,但同時也應做好保護措施。
第五,做好幼小銜接。六歲兒童即將進入小學,因此,在這個階段,應培養(yǎng)她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她們更好的保護自己。
介紹的這五點關(guān)于如何教育好五歲孩子的知識,需要父母們靈活掌握,根據(jù)寶寶的實際情況決用哪一種教育方法。
家長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么
一、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益友。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應該了解孩子;要了解孩子,就應該與孩子多溝通,就應該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guān)系,也就應該放下架子與孩子平等相處。一般人都認為,孩子嘛,必須聽從大人的話,不管大人對錯,孩子都必須言聽計從,否則就是不禮貌,沒有家教,就是大逆不道,就是不孝順等等;我們從來不這樣想,也絕不這樣做。因為在我們看來,孩子雖小,但他也是一個獨立的生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情感態(tài)度。大人有大人的優(yōu)點,孩子有孩子的長處。我們大人沒有理由也沒有資格什么事情都高高凌駕于孩子之上。因此在我們家里,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有發(fā)言權(quán)、參與權(quán)和選擇權(quán),孩子自己的事情,也不是由我們說了算,而是充分聽取孩子的意見,給予孩子以必要的引導,讓孩子覺得這是他自己做出的決定;孩子擁有隱私權(quán),我們從來不私拆孩子的信件,從來不搜查孩子的書包口袋,也從來不撬開孩子的抽屜,偷看孩子的日記等等。因為愛孩子,所以我們尊重孩子,時刻注意不讓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受到傷害,因此,孩子的獨立自主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就得到了比較好的發(fā)展。同時因為我們尊重孩子,孩子也就非常喜歡我們、信任我們,把我們當作朋友,我們的話他就能夠聽進去,容易和我們產(chǎn)生感情共鳴。
二、注重身教,做孩子的良師。孩子因為喜歡并且崇拜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容易被孩子暗中模仿,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身教對孩子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如果做家長的沒有給孩子做出具有示良好范作用的表現(xiàn),自己說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甚至有時候無視孩子的存在,說出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話,做出無益于孩子健康成長的事,那么對孩子的影響十分不利,有時候甚至是在往自己不希望的方向暗示或誘導。家長非常容易忽略這一點,這一點又是最難做到的。
三、相信孩子,實事求是地賞識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只是由于某種原因,潛能被抑制住了。我們家長的任務(wù)就是不斷地努力通過暗示釋放這種壓抑,讓自己和孩子都堅信孩子就是天才。家長和老師如此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就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所謂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孩子學習成功的精神支柱,是孩子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起點,是前進的動力。自信心強的人,相信自己的力量,不指望依靠別人的幫助,確信自己經(jīng)過努力就能有所作為?!疤焐也谋赜杏谩?,孩子學習不好,往往不是智力問題,而是信心不足。充分的信心則能夠幫助孩子充分發(fā)掘自己的潛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就是需要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多多激勵,多多鼓勵,從而使得孩子樹立起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和有潛力可以挖掘的觀念。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逐漸轉(zhuǎn)化為孩子自我暗示,孩子遇到困難時候?qū)λf:“你行,一定行!”孩子就會潛移默化:“我行,我一定行!”事實已經(jīng)證明并將繼續(xù)證明,孩子在家長和老師的信任之下,一定會取得令人驕傲的成績,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好孩子。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堅信:孩子今后還會更加優(yōu)秀,一定會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為他鼓掌、喝彩!
該怎樣教育孩子,有什么方法?
父母怎樣教育孩子為人處事呢?怎樣擔當成功父母角色,家教理念:不僅僅要做孩子合格的引導者,我們還要尊重孩子的“狡辯”、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饋、針對孩子的反饋,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另外注意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并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wù)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都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xiàn)。所以,這位媽媽也并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還以——并不認為“你真蠢”是臟話。
可以想象,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并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方法三: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講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算再也不會,也可以通過實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鼓勵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
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方法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一塊手表,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表時,這個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因為兩只手表并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手表現(xiàn)象”,并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jié)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原則或價值取向。后來,人們把這個結(jié)論稱為“手表定理”。
1~7歲孩子的教育方法分享
1
1-2歲
2歲前后的小壞蛋有多壞,我們都已經(jīng)知道了。最突出的表現(xiàn)包括:“不”字當頭、打滾撒賴、一意孤行、占有欲強、自私霸道。
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只是因為,孩子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意愿、意圖。但他們不懂得表達,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甚明白他們自己的意圖。他們一點兒也不壞,一點兒也沒有折磨媽媽、蠻不講理的意思。
對待這么小的小寶寶,書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導、繞道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你自己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該扣好蓋子的扣好蓋子。
生活規(guī)律:餓了、渴了、累了、困了、悶了,孩子就容易發(fā)脾氣。你應該摸索孩子的生活規(guī)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導致壞情緒的陷阱之前,采取恰當措施,比如讓孩子吃飽、睡覺、帶到其他地方玩等。
轉(zhuǎn)移注意:這么小的寶寶,注意力移動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進餐椅吃飯,孩子打挺不肯進去,你就不必堅持。拿些小胡蘿卜丁啦小麥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興心情愉快時,再抱進餐椅里去。
不當觀眾:當孩子打滾撒賴時,不當觀眾。沒有觀眾了,這演員也就沒趣了。繞開硬碰硬:如果你問,“你要不要洗澡?” 這答案肯定是“不!” 你可以換個說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鴨子,還是玩小水桶?”
放松你自己:當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餓時,你也會和孩子一樣,容易發(fā)脾氣。就像對待孩子一樣,在預計你自己要進入“壞情緒區(qū)”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給自己充足電。
2
3歲
從情緒上看,三歲的他是個快樂的年紀,他友善,平靜,充滿安全感,易于接受,也樂于分享。
在兩歲半是吵鬧不停的孩子,到了快三歲的時候,會突然變得安靜而斯文。他會經(jīng)常說,好或者要。笑的時候比哭的時候多,對你的要求也比以前要能容易妥協(xié)。
三歲時,大部分的孩子在生理或者心理,尤其是情緒發(fā)展上,會呈現(xiàn)一個穩(wěn)定的狀態(tài)。
此時他已經(jīng)有很好的自我意識和穩(wěn)固的自我概念。當然,他的自我概念和別人如何對待他有很大的關(guān)系。
3
3.5歲
三歲是合作的年紀,三歲半則恰恰相反。反抗是三歲半到四歲這個時期最大的特征。
對媽媽而言,三歲半的孩子好想凡事都想和她做對。三歲半是一個內(nèi)向,焦慮,缺乏安全感,同時意志力極強的年齡。有的時候,我們難免會以為他只所以這么固執(zhí),是因為他太自信了。其實全然不是那回事,而且剛好相反。
三歲半的孩子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甚至在他的生理發(fā)展上,也表現(xiàn)是他的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時緊張的發(fā)抖。情緒和肢體上的不安全感,經(jīng)常在這個階段表現(xiàn)出來。
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卻又想支配外在的世界。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每天,他都在掙扎中過日子,生活過的很不愉快。
他經(jīng)常試著去控制外界,以減少他的焦慮和不安。比如他唱命令周圍的人說,不要看不要笑一分鐘,他才得意洋洋的發(fā)號命令。但是只要別人稍微不注意他,她會馬上要求大家注意他。他不讓媽媽講電話,不讓爸爸看報紙,連爸媽互相講話都不行。
許多孩子在這個年齡都有他想象的朋友,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動物。對于父母來說,當他到了三歲半的時候,我們的格外小心。
因此,我們不必擔心他沒有表現(xiàn)出不穩(wěn)定的特征。如果他真的出現(xiàn)這些情況的話,我們也大可放心。因為就算脾氣再好,孩子也會有不穩(wěn)定的時候。
4
4歲
三歲的小孩有顆溫順的心,四歲的小孩的心則是活潑的。
典型的四歲孩子喜愛冒險,喜愛遠足,喜愛刺激,他喜愛任何新鮮的事物,去接觸不認識的人,喜愛到新的地方,喜歡新的游戲,新的玩具,新的活動和新書。對于大人所提的娛樂點子,再沒有人比他們更有反應了。
典型的四歲孩子動作迅捷,他做每件事情都很快,興趣轉(zhuǎn)移的也很快,而且一件大事大多做一次。他沒有興趣講究完美,只有興趣繼續(xù)做下一個活動。
這個年齡的孩子,無論男女,大多是快活的、精力充沛的、活蹦亂跳的、荒謬好笑的、無拘無束,對什么事情都躍躍欲試。和三歲半那時愛吵又愛鬧的情形相比較之下,他的改變可不是不小哦。
現(xiàn)在他經(jīng)常說話多一點,也有點愛吹牛,有的時候還有些跋扈。這些都是因為他開始進入表現(xiàn)自我的領(lǐng)域,新鮮加上過度興奮所致。
所以很多四歲的孩子非常喜歡,“最遠到樹哪里,最遠到門那里”這些口頭上的限制。甚至,如果你告訴他,你應當做或者不要做這個,他就會很遵守這些規(guī)矩。
平常與他一起分享和創(chuàng)造;不理會他的不好的行為;接納他的吹牛;全心全意和他談話;謹慎的選擇電視節(jié)目。
和他對罵。如果孩子用粗野的話攻擊你,你也可以和他玩對罵的游戲。罵的的時候,要像是真的在罵他一樣:你是指被壓爛的毛毛蟲。
這類愚昧的對罵語要持續(xù)到你們笑聲取代憤怒為止。以輕聲細語取代吼叫;使用肯定而幽默的引導;不要在電話中閑聊,四歲的孩子都討厭媽媽電話閑聊。
5
5歲
五歲,開朗而愉悅的年齡。五歲的孩子象陽光一樣,溫暖,明朗。五歲小孩是母親愿望的實現(xiàn)。
從孕育,生產(chǎn),初生時的事事包辦;一到兩歲是的步步緊盯;三歲四歲時的蠻不講理;到了五歲,終于可以讓父母松一口氣。欣慰地欣賞自己養(yǎng)育多時的成果,充分吸收五歲小孩愛的回報。
那個小搗蛋,終于變得懂事了,講理了,他一心一意要做一個好小孩,要討媽媽歡欣,他的世界都以媽媽為中心。他的小小心靈充滿了對人,對物,甚至對神的愛。他張大眼睛,好奇的學習,貪婪地吸收,享受生命提供給他的一切美好。
五歲,黃金年齡。五歲的小孩真心地想要學好,而且,通常總是表現(xiàn)的很成功。在這個年紀里,最令人喜悅的特質(zhì),就是他熱愛生活,自得其樂,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他一心求好,有時甚至連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請求大人容許。甚至他所用的語言,也都是正面而積極的。
他常說,當然,好啊,好可愛哦。他之所以表現(xiàn)的這么好,至少有個把月的時間如此,主要原因是,在這個年紀,媽媽是他世界的中心。
他全心想要討好媽媽,親近媽媽,他要跟媽媽說話、跟媽媽玩耍、幫媽媽做家務(wù),跟著媽媽在屋里團團轉(zhuǎn)。很多五歲的小孩,真的是寧可跟著媽媽呆在家里,也不跟小朋友到戶外去玩。
五歲的小孩所以能夠不惹麻煩,最重要的關(guān)鍵是,他已具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斷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
也就是說,他學會自我控制了,他會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的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的很清楚,判斷的很準確,而且他就只嘗試那些他認為一定辦得到的。
經(jīng)過一次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他并不就此洋洋自得,但他覺得安全、安心。于是他不會象稍早那樣,花費很多精力去反抗別人,只為了證明他是自己的主人。
6
6歲
在寫6歲娃之前,有必要迅速瀏覽一下5歲娃。5歲娃,是孩子也是父母最快樂的時光。他喜悅、安詳、友善、寬容,喜歡順從家長。
而且,媽媽是他世界的中心,讓媽媽快樂,就是他的快樂。美好的黃金年華5歲之后,就進入暴風驟雨的人生第2叛逆期了。這個叛逆期的特點,是孩子極端的、同時的兩極化。
他有本事在轉(zhuǎn)瞬間討厭剛才還滿心喜歡的事情。而且,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媽媽,而是他自己。
他希望按事事處處按自己的意愿,因此對父母常?!翱怪疾蛔稹?,“我不要那樣!我就要這樣!”6歲娃同時在兩個極端游走。
他可以在學校里做一個模范生,回家里當一個小惡霸也因為他的兩極化,把筆畫或數(shù)字反寫是很常見的6歲現(xiàn)象。他什么事都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
他頑固、自負、蠻不講理。其實,他這么做只是為了建立和增強他自己的安全感。因為,他現(xiàn)在處于很容易受到傷害的敏感期。不光情感上他特別容易受到傷害,他的身體發(fā)膚好象都格外對疼痛很敏感。
給6歲女孩子梳小辮兒很可能讓孩子疼的哇哇叫。6歲的男孩,摔一跤可能哭得讓你詫異他怎么比過去嬌氣了好多。噩夢也因此給6歲娃帶來很大的困擾。
最大的問題是他與媽媽的關(guān)系也游走于兩極之間。他既深深地依賴媽媽,又同時嘗試要自己站起來,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賴任何人。
因為沒有足夠的安全感,他在感情上有極大的需求,非常需要媽媽不斷保證愛他,卻又一不如意就拿媽媽做出氣筒,專門和媽媽作對。
其實,他越是得不到贊美的時候,越有被稱贊的欲望,受挫感就越強。6歲娃很愿意在老師面前做個好學生,自覺以老師的話為圣旨,甚至老師越嚴格他越有安全感。哪怕一天的課下來他身心疲憊,也很少對老師有所發(fā)泄。他會回家去好好“整整”他的媽媽。
因為心理沖突,孩子的健康狀況也會走入低谷。他很可能抱怨胳膊疼、腿疼、肚子痛、脖子酸什么的。
還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顯得笨手笨腳的,時常跌倒、碰傷;而且孩子對這些傷痛也似乎特別敏感,拔下手指尖上的一個小刺都會疼得孩子哇哇叫,簡直就像是特別嬌氣似的。因此,6歲娃的家里最好備上常用的消炎止痛油膏,父母對孩子的健康狀況要多關(guān)注些,多呵護些。
還有,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情緒緊張(咬指甲之類),我們最好能想辦法再降低對孩子的要求,以緩解孩子的情緒。至于餐桌上不像樣、衣服隨地亂扔之類的事情,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算了,多些寬容吧。這里!重點!
6歲娃,對“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的分別還不是很清楚,因此順手拿走別人的、他喜歡的東西,是慣?,F(xiàn)象!還有,孩子并不總說真話。
比如,他會一口否認是他打碎了你心愛的花瓶,哪怕花瓶的碎片還躺在他的腳邊。這時,如果你問他,“花瓶放得那么高,你是怎么夠得著的?”他又會詳細介紹他如何搬椅子的本事。
7
7歲
7歲的主旋律是孤獨與退卻,盡管他也有快樂的、生氣勃勃的時刻。他不再像6歲時那樣和你頂嘴,卻也不那么喜歡與人交往,而更喜歡自己獨處。
他往往記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來磨磨蹭蹭。對幫忙做家務(wù)不感興趣。別人要他做什么事時,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動。
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園里,哪怕他瞪大眼睛看著你說話,他其實都并沒有注意到你說的是什么,他可以對外界充耳不聞。他的生活充滿了感傷的基調(diào)。
他會覺得別人不喜歡他,有意找他麻煩,甚至幻想他不是父母的親生孩子,所以家里人才會虐待他。父母除了需要表達理解外,不必將7歲娃抱怨家人虧待他看得太重。
7歲娃悶而且慢,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時,提前預報、指示明確、一再提醒、和耐心等待是很必要的。贊美對6歲和8歲的孩子都很有效,但對7歲娃效果甚微。耐心更重要。請注意這一點。
如果孩子回來告訴你同學老師如何討厭他、瞧不起他,你可以簡單地當“錄放機”:“哦,你覺得同學們討厭你了?!蹦阋部梢栽囋囎穯栆痪洌笆窃趺椿厥履?”表達你的傾聽與關(guān)注。
共情式的討論是最有幫助的。不過,注意避免過度的說法,比如說“老師是個小氣鬼”。因為,“你不能否定孩子的知覺,你應該接受他們的感覺,然后引導他們轉(zhuǎn)向積極、健康的一面”。
假如你有非常簡單的家務(wù)讓孩子幫忙,他卻埋怨你“你總是叫我做這做那”,你可以這么回答:“哦,這些似乎是你份內(nèi)的工作,我們是不是能計劃一下,以便做起來得心應手些?”使他不致斷然拒絕你,留下回旋余地和引導的機會。
孩子對你充耳不聞時,你需要前確認一下他是否注意到了你在說什么,“你聽見媽媽說什么了嗎?”
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項規(guī)則,那么請你一定堅持做到,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威脅而不見行動。那樣等于培養(yǎng)你的7歲娃把你的話當耳邊風。因為7歲娃的心思總是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你會覺得你的娃反應很慢,很磨磨蹭蹭。
這會很考驗我們的耐心。也很需要我們有充分的耐心。發(fā)脾氣啦,教訓啦,都不會見效,因為,并不因為你脾氣發(fā)得足夠大,孩子就能從7歲年齡的特點里跳出來。這很違反孩子成長的自然規(guī)律,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呢,孩子要7歲了的媽媽們注意了,你最需要具備的第一條黃金律是“耐心”。
你首先需要確認你的7歲娃的確接受到了你的信息,“去把垃圾倒了”。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說完了請他重復一下。然后,你需要提醒他、再提醒他、再再提醒他。千萬別光火。假如你實在沒有耐心,那就自己去倒吧。
媽媽需要牢記的第2條黃金律,是“想得開”。這是針對孩子什么都望壞的方面想象的特殊心理和行為。假如你家娃以為你想毒死他,算了吧,你一笑了之,別跟他上火:“你說什么?你老媽我要毒死你?你覺得我很后媽嗎?你太傷我的心了!”
假如孩子,哦,不用假如,幾乎很肯定的了,你孩子控訴他的朋友怎么欺負他了,他的老師怎么專門挑他的不是了,他的腿怎么疼得肯定得了什么了不得的病了,之類之類,你當然不必很當真地去找朋友家長、找老師、找醫(yī)生,去說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