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窩引起的
發(fā)布時間:2020-09-22 中班我的幼兒園的教案 愛的教育的讀書筆記 幼兒園的跳的游戲現(xiàn)在正值春季,正是百鳥做窩的季節(jié)。喜鵲、燕子、啄木鳥等許多鳥都要在樹上或屋檐下做窩、下蛋、孵小鳥。為了保護益鳥,給它們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生存的環(huán)境,我結合主題教學設計了教育活動《小鳥的家》。
其中有一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觀察小鳥是怎樣筑巢的?他們的巢穴建在哪里?在觀察啄木鳥的家時,細心的劉浩鑫小朋友發(fā)現(xiàn)啄木鳥的家建在樹洞里,他好奇的問:“老師,啄木鳥在大樹上啄一個這么大的洞,大樹不疼嗎?”我當時一愣,這個問題我還真沒想過,因為我們平時也經(jīng)常教育孩子要保護樹木,不能亂折亂搖,在樹皮上刻畫等,可啄木鳥確實是在樹上鑿了一個大洞,啄木鳥是樹醫(yī)生,是益鳥,卻又為什么這樣做呢?正在我不知如何回答時,很多孩子也隨著發(fā)出了疑問:“是?。〈髽洳惶蹎??”當時真有點不知所措,但我又不能回避這個問題,于是我就對孩子們說:“這個問題老師也沒有想到,等我們活動結束后去查資料好嗎?”后面的活動孩子們好像被那個疑問困惑了,也沒有好好聽。
活動已結束,我立即上網(wǎng)查了資料,原來啄木鳥以在樹皮中探尋昆蟲和在枯木中鑿洞為巢而著稱。我立即把答案孩子們,孩子們都發(fā)出了驚嘆聲:原來是這樣啊!【zFW152.CoM 趣祝?!?/p>
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平時我們應多看書、多學習,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隱藏著許多的奧秘,作為老師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面對孩子無奇不有的問題,你才能應對自如。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由“休息一天”引起的
大班的孩子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就要離開幼兒園了,為了幼小銜接,最近我?guī)缀趺刻於冀o孩子留一些簡單的任務。
今天下午又到了離園的時間了,孩子們問我:“陳老師,今天晚上讓我們回家干什么呀?”為了讓孩子們休息一天,我對孩子們說:“陳老師今天晚上不給小朋友們布置什么任務了,讓你們休息一天。
”“好!”孩子們高聲喊著。
下班回到家以后,我接到了家長的電話,問我們幼兒園明天是否放假?我說:“不放假呀。
”放下電話,我一下子想起來了,我對孩子們說休息一天,指的是晚上不給孩子們布置什么任務了,可是沒想到孩子們卻認為是第二天放假一天。
又過了一會兒,我又接到了另外一個家長打來的電話,問的是同一個問題。
放下電話,我開始反思起來:我們老師在孩子們面前說話一定要注意,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六七歲的孩子,他們的理解能力與大人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有時就能將老師說的話理解反了,這樣就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一些麻煩。
經(jīng)過這件事情后,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類似這樣的事情不會再發(fā)生了。
我們面對孩子們不論說什么事情,一定要說得清清楚楚。
第二天,我又在全班孩子們面前說起了這件事情,又給孩子們解釋了一遍。
這個時候,我看到有的孩子在慢慢地點頭,他們都理解了老師說的話。
同時,我還對全班的孩子提出了要求:以后不論老師說什么事情,小朋友們一定要認真聽,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及時問老師。
這樣做,不但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傾聽能力,同時也讓孩子們養(yǎng)成了好的習慣。
由“罰站”引起的風波
晚上,正準備睡覺,手機突然響起了短信提示音,打開一看,號碼是陌生的,但短短的一句話卻像炸彈一樣在我腦袋里炸開了:“罰站是教育的一種手段,但如果孩子連為什么被罰站都不知道,這樣的教育還有意義嗎?”
我睡意全無。
我讓誰罰站了躺在床上,腦子如放電影一般重復著白天在幼兒園的每一個細節(jié),可怎么也想不起有誰被罰站過。
一夜無眠。好不容易挨到天亮。到幼兒園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小朋友的花名冊,我想知道,短信到底是哪個家長發(fā)給我的,這樣我就能知道是哪個小朋友為了什么事受罰了??蛇z憾的是,從第一頁翻到最后一頁,竟然找不到那個電話號碼……難道,是發(fā)錯了嗎?和我搭班的老師來了,我把短信給她看,她瞪大了眼睛:“可能嗎?現(xiàn)在有誰會體罰孩子?估計是家長誤會了吧?!?/p>
可是,這誤會從何而起呢?要知道,無風不起浪啊……
我把這個電話號碼寫在黑板上,問小朋友是誰的爸爸或媽媽的手機號碼。可小朋友們只是靜靜地坐著,沒一個回答。我繼續(xù)問有哪個小朋友昨天晚上跟媽媽或爸爸聊過幼兒園里開心或不開心的事?小朋友們紛紛說起昨天晚上跟家長聊的事兒。這時,安安怯生生地舉起小手,說:“老師,黑板的手機號碼,好像我媽媽剛換的新號碼……”
怎么會是安安?他可是個既懂事又能干的孩子,自覺又自律,每次評“好孩子”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安安告訴了我們事情的原委:原來昨天晚上睡覺前,他那個當老師的媽媽向孩子問起了幼兒園的事。安安說,他在幼兒園表現(xiàn)很好,可不知為什么,一到午睡的時候,老師不讓他馬上上床睡覺,也不讓其他小朋友上床睡覺,而是叫他們站在床邊,可是為什么要“罰”他們站,誰也不知道……于是,他媽媽就給我發(fā)來了這條短信……
事情終于搞清楚了,可心卻沉沉的,一點也輕松不起來。原來,因為幼兒園條件的限制,我們班的活動室在一樓,但午睡室卻在四樓。雖然一直教育孩子們上樓梯的時候“要安靜,不能跑,一個跟著一個走”,可走到四樓,特別是盛夏的時候,幾乎每個小朋友都氣喘吁吁。為了孩子的健康,每一次進午睡室的時候我們都會叫孩子先在床邊站著休息一會兒,直到不喘了才上床睡覺……
我以為,這么“簡單”的事,這么“容易理解”的事,我們懂,孩子也一定懂,所以也就沒有作特別的強調。誰知道,“誤會”還是產生了。
跟孩子們解釋了“罰站”的原因后,我忙給安安媽媽回了個電話,雖然安安媽媽一再道歉,可我心底的這個結并沒有馬上打開。不管如何,在這場不大也不小的風波中,我看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也知道了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更細心、更用心,并要讓孩子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真誠關愛。
讓小鳥飛起來
今天正忙著組織大班小朋友的區(qū)域活動,活動室里一下亂起來,怎么回事?奧:原來是一只小鳥闖進了活動室,然后又想快快逃離,于是在活動室里亂飛一起,隨后撞在窗口玻璃上,栽倒了地下,一動也不動了,小鳥撞暈了。
我走進撿起了小鳥,小朋友的注意力早已轉移到這里。
看我撿起了小鳥,都爭著說:“老師,我要…”“我讓媽媽給我炒炒吃”“我拿回家喂我的小貓”……
“噓……”
孩子們停止了爭吵聲。
幼兒園生活的特殊性,決定了一日活動皆課程,進行一次關于鳥的課程,這正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我把小鳥輕輕地放在手心里,這是一只涉世不深的小鳥,嘴角的黃邊還沒完全退去,身上的羽毛還顯的稚嫩。
“小鳥、小鳥,我是一只漂亮的小鳥。
”我頓了頓說,“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朋友吧。
”
小朋友一起圍過來,從鳥嘴、羽毛、爪子看起,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開了“小鳥的嘴尖尖的,”亮亮還沒說完呢,明明接上話語“它專吃蟲子呢,”“小鳥的羽毛滑滑的,真舒服”紅玉的小手觸摸到了小鳥的羽毛,“小鳥的爪子細細的…”看來,孩子們都能抓住小鳥的外部特點,觀察的還細致。
接下來我想往更深層引入“小鳥、小鳥,我們的朋友。
”我打量著所有的孩子們說:“老師為什么說它是朋友呢,誰能告訴老師呢?”“它吃地里蟲子”明明說;“它吃樹上的蟲子”新會說;依然接著說“它吃菜上的蟲子”;“小鳥都吃害蟲的”孩子們知道的可真不少,連“害蟲”都出來了。
“可是,浩然剛才說要拿回家給他的小貓吃,小朋友們說這樣行嗎?”我有意的說。
“不行、不行我們要愛護它”怎么保護它?“我把它裝在鳥籠里”、“晚上我摟著它”…又是一些奇特的想法。
這時撞暈的小鳥已完全恢復了意識,驚訝的叫著。
“小朋友的想法小鳥不喜歡,它的家是大樹,它的家是藍天,小鳥只有在天空中才能飛起來。
你們說怎么辦?”“我們讓小鳥飛走吧。
”“好!”我把小鳥交給了剛才吵著要媽媽炒炒吃的宏偉,說:“就由你來放飛小鳥。
”孩子們一起來到了院子里,宏偉張開了小手,孩子們一起喊著“小鳥、小鳥、快飛吧!”
小鳥在孩子們的期待中,展開翅膀飛走了。
所有的孩子都屏住了呼吸,目送著遠去的小鳥。
此時此刻,我相信所有的孩子身心都愉悅。
一次教育很簡單,一次教育很可行,他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把只要把隨意變成有意,孩子們收獲的不僅是學業(yè)上的,更有心靈上的。
一瓶飲料引起的風波
小張和小韓是一對同桌,那天開運動會全班都已經(jīng)在指定的區(qū)域坐好,我看到坐在前排的小張淚眼汪汪,一副委屈的樣子,細問之下得知他帶的一瓶飲料不見了,他堅稱是同桌小韓拿走了,而旁邊同學也說早上看到小張和小韓兩個人吵過架。
想到接下來小張還得參加800米比賽,先安撫好他的情緒,接著我把小韓悄悄的找到一旁,旁敲側擊的問她有沒有看到小張的飲料,但是她始終不承認。我知道小韓平時表現(xiàn)還是不錯的,正好接下來我們要評選月三好生,我把利害關系和她說了一通,看得出她有些猶豫,從她表情看得出這飲料的失蹤和她有莫大的關系,但我心里還不是很有底,但得找機會試試她,于是和她溝通交流完后,我故意說“小韓,幫老師去教室拿下杯子好嗎?我悄悄和她約定,如果真的拿了就悄悄放回小張抽屜里就可以了,老師誰都不說。
過了許久,小韓把杯子給我拿來了,然后我悄悄請班長到教室里小張的桌肚里去看看有沒有飲料,果然飲料找回來了,我不動聲色的把飲料還給了小張,也沒有和他多說什么。
有些事,我們不需要大張旗鼓的去解決,只要悄悄的給孩子一個改正的機會,事情就自然而然解決了。
由幼兒喝水引起的思考
隨著季節(jié)變換,天氣逐漸轉涼。為預防幼兒感冒,我經(jīng)常提醒孩子們多喝開水。
可是,有好幾次,一些家長來送孩子時特意提醒我:“請給我的孩子多喝點水。”對此,我感到十分納悶,因為我每天都給孩子安排專門喝水時間,其它時間也不限制孩子喝水。按理說,幼兒喝水不算少了,但為什么家長卻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喝水少呢?
有一天,汪東雪小朋友有點咳嗽,我讓她去喝水。只見她拿自己的杯子,很快就接了水。我拿過她的杯子,看她接了多少水,發(fā)現(xiàn)杯中水還不組杯子的五分之一。我問她:“你每次都接這么點水嗎?”她點點頭。我馬上讓所有孩子過來,讓他們都接一杯水,發(fā)現(xiàn)幾乎每個孩子接的水都只有杯子的五分之一。我這才恍然大悟,由于幼兒貪玩,有時我也提醒孩子要節(jié)約用水,不要接得太多,所以每次接水都只接一點兒,幾口就喝完了,這樣,一天的飲水量遠遠不能滿足身體吸收和消耗的需要。于是,我拿了一個杯子,接了半杯水,告訴他們要像老師這樣,每次要接這么多水,而且要喝完。孩子們都高高興興跟著我學,每人都喝了一半杯水。我問:“你們喝足了嗎?”孩子們大聲地說:“喝足了?!?/p>
從那以后,每次孩子們喝水的時候,我都在旁邊看著,并提醒孩子要接多少水,并要求孩子們喝完,確保孩子喝足水,促進孩子身體健康。從那以后,再也沒有家長反映孩子喝水少了。
通過這件事,我想:經(jīng)常聽聽孩子家長的反面意見或建議,比光聽家長的贊美聲,更有利于我們改進幼兒保育工作。
教育隨筆:蟬引起的風波
教育隨筆:蟬引起的風波
因天氣有點熱,戶外時間我要求幼兒到樹蔭下涼快場所玩耍。孩子們像小鳥一樣,飛跑到后操場。有的幼兒玩蕩秋千,有的幼兒玩小滑梯,有的幼兒在平橫木上行走,還有的幼兒在土坡上滾輪胎。樹蔭下孩子們玩的不亦樂乎。忽然聽到大樹底下一諾和新奇吵了起來。我趕緊走過去,新奇哭著告訴我,他得到的蟬被一諾搶走了,一諾辯解說是他先得到的蟬,是我的,兩人爭的不可開交。于是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告訴我他們倆爭吵的原因。是正浩先發(fā)現(xiàn)的蟬,叫來了好朋友新奇和一諾,新奇和正浩商量把蟬送給他的時侯,一諾把蟬抓到了手里并說誰先拿到的就是誰的。于是兩人吵了起來。孩子們對蟬的興趣非常大,都爭著想看一諾手里的蟬。想了想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我告訴孩子們想不想讓蟬生活在我們的教室里,孩子們高興地跳起來,都贊成我的提議。戶外活動結束,孩子們帶著蟬回到教室,我找來一盆花,把蟬放到花盆里,孩子們不再搶了。接下來我問孩子們怎樣讓蟬長得更結實,孩子們有的說給它捉蟲子吃,有的說給它樹葉吃。放學我布置了一個任務,怎樣讓蟬更好的生長,鼓勵孩子們回家了解蟬的生活習慣。第二天孩子們來到教室后的第一個任務,到花盆旁看看蟬長大了沒有,觀察蟬的變化。課前孩子們爭著告訴我,蟬是吸取樹根液汁存活下來的,有的幼兒告訴我,蟬唱的歌最好聽,都稱它是大自然的歌手,孩子們還告訴我說蟬脫下的殼能做藥材給我們治病呢。
觀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在其成長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要正確的引導、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通過觀察去開啟孩子的智慧大門,提高孩子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堂故事課引起的感想
今天上午第一節(jié)活動是語言:邱比的巧克力和他的朋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內容是冬天天氣非常寒冷,邱比的阿姨給他一盒巧克力,由于他的好朋友都進入冬眠的狀態(tài)中,而使邱比無法暫時將自己喜歡的巧克力送給好朋友吃。但是邱比不灰心,最后他想我可以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再將巧克力拿出來分給好朋友吃。我班小朋友聽了這個故事后,紛紛舉手談論自己在平日生活中是如何與自己的好朋友相處的。他們有的說:“好朋友和我一起玩時,我把喜歡的餅干拿出來分給他吃?!庇械恼f:“我將心愛的玩具拿給好朋友玩?!边€有地說:“我和好朋友一起看我們喜歡的動畫片。”???????大家踴躍發(fā)言,我很受感動,就連平時內向的袁楚瑜也大膽地舉手發(fā)表了自己的想法。小朋友都能從這個故事中受到啟發(fā),主動地說出自己在生活中與好朋友一起分享的點點滴滴。平時我們大人總是認為小孩子只知道玩,其他的什么都不懂,其實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沒有去關注幼兒、了解幼兒的所思所想,更沒有去啟發(fā)引導他們與同伴的分享與合作行為。因此,在活動中抓住教育的契機很重要,針對不同的孩子因人施教比枯燥的說教效果更好,很多故事都有很深刻的教育意義,教師要善于捕捉和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宜的故事,發(fā)揮其最大教育價值,這就是通過這堂故事課我得到的收獲。
動畫片引起的不同觀點
有一次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我和張老師一起討論現(xiàn)在的動畫片對孩子的影響,我們都覺得現(xiàn)在的動畫片有很多傾向于武力的,孩子看就是圖個熱鬧,起不到真正教育的現(xiàn)實教育,比如說:“奧特曼”就是暴力傾向,我們覺得孩子多接觸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會更好,例如:《奇奇顆顆歷險記》、《綠精靈叢林記》、《喜洋洋和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等等。
結合我們以前學過的《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我無意的想跟孩子們分享一下,于是就跟孩子們探討一下動畫片,于是我就問:“你們看過《喜洋洋和灰太狼》嗎?”孩子們興高采烈的說:“看過”,一下子都提起了精神,“那你們最喜歡誰啊?為什么?”孩子們都爭先恐后的各抒己見,抒發(fā)著自己的感想“老師,我喜歡喜洋洋,它很聰明可以打敗灰太狼”;“老師,我喜歡美羊羊,她很漂亮”;“我喜歡沸羊羊,它身體很強壯,也能打敗灰太狼”;“我喜歡慢羊羊,他能發(fā)明很多東西”······,孩子們越說越有勁,看來孩子們都喜歡這部動畫片,不僅孩子們喜歡,大人們也是百看不厭。
于是我對孩子們說:“老師,可是有不同的觀點,老師喜歡灰太狼”孩子們用詫異的目光看著我,“有沒有跟老師一樣喜歡灰太狼的小朋友請舉手”剛才那些想說又不好意思說、沉默不語的孩子一聽老師也喜歡灰太狼時,他們也精神了,開始抒發(fā)感想“老師,我也喜歡灰太狼,它可以抓很多的羊”等孩子們說完了,我開始發(fā)表自己的感想了,“老師喜歡灰太狼是因為它抓羊是為了給紅太狼吃的,它對紅太狼那么好,只要抓不到羊就要挨打,而且它對紅太狼始終不離不棄,無論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從來不跟紅太狼發(fā)脾氣,更不會抱怨,總是笑對人生。而且灰太狼很聰明,它為了抓羊總能自己動腦筋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和一些發(fā)明,雖然總會失敗,可依然堅持不懈······”。
現(xiàn)實生活中在草原上狼吃羊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是一條生物鏈,就像小朋友吃飯一樣,羊是狼的食物,它如果不吃羊是會餓死的,所以狼吃羊是應該的,但是不能把羊全部吃掉,如果羊沒了,就不能吃草了,草會泛濫,而且羊沒了,狼就沒有食物了,那到最后狼也就沒有了······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真正的教育是幼兒的自身現(xiàn)實教育,只要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任何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對待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觀點,讓孩子充分抒發(fā)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才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