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跳繩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幼兒園跳繩教案 幼兒園游戲跳繩 跳繩玩法幼兒園游戲跳繩是簡便易行的一項運動,特別適和涼爽季節(jié)健身鍛煉。
不僅能夠增大肺活量,鍛煉多種人體器官,促進幼兒生長發(fā)育,更能夠提高幼兒動作協調能力,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磨練孩子的毅力。
新學期里,跳繩將是大班孩子的“必修科目”,作為對此有比較豐富經驗的幼兒園老師,我們結合以往的經驗,介紹你們一些恰當的方法,希望可以減少孩子們學習的障礙,也許你們可以嘗試這樣做。
1.徒手聽節(jié)奏模仿跳先讓孩子一邊拍手一邊跳,然后讓孩子隨著節(jié)奏跳。
繼而空著雙手,按照已熟悉的節(jié)奏,雙臂和雙腳模仿跳繩的動作,可以抓著孩子的手按照固定的節(jié)奏跳,給她一個準確的節(jié)奏概念。
來源:小精靈兒童資訊站2.單手搖繩模仿跳。
左、右手交替拿繩(跳繩的兩頭),按第一步動作跳繩。
要求繩落地時雙腳跳動。yJS21.coM
這個不會絆住繩子,但有可能錯了節(jié)奏,要注意!
3、套跳。
由父母或老師搖繩,孩子站在大人身前跟著跳。
在孩子已經掌握準確起落節(jié)奏尚不能獨立跳時,一般能同大人套跳幾個十幾個。
多加練習,孩子自己就會了。
4、獨立練習。
給孩子一根跳繩,讓他自己充分嘗試錯誤。
學習任何動作技巧,都有一個消化內化的過程,誰也幫不了他。
相信孩子!來源:小精靈兒童資訊站5、豐富強化。
別怕難度大,盡早請孩子練習后搖繩跳、行進跳、單腳跳、跳大繩等花樣。
這樣做既能增加興趣又能降低活動強度,鍛煉效果也更加明顯。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大班教育隨筆:我們這樣學習跳繩
大班教育隨筆:我們這樣學習跳繩
幼兒是如何學會跳繩的?大家可能會說要練,練多了,自然就學會了。然而,幼兒喜歡單調重復的練習嗎?怎樣讓幼兒帶著積極愉悅的情感學習跳繩?怎樣有效支持幼兒獲得跳繩的經驗呢?下面是我?guī)ьI幼兒學習跳繩的經歷。
初次跳繩
幼兒升入大班,教師按慣例帶領幼兒開展跳繩活動。剛開始的幾分鐘,跳繩場面比較熱鬧。可不久,有幼兒就說:“老師,我不會跳。”“老師怎樣跳呀?”會跳幾下的趙鑫凱則說:“太累了。”運動能力強的趙梓萱艱難地、不連貫地跳了幾下,說:“唉,太難了!”孩子們“知難而退”,有的收好繩子去玩其他器械,有的拿著繩子追逐跑,有的拿著繩子揮舞……我們只好終止跳繩活動。
初次接觸繩子,孩子們從興趣盎然到知難而退,整個過程持續(xù)了不到1o分鐘。為什么會這樣?通過查閱資料和分析,我意識到跳繩需要有一定的對繩子的操控技能和一定的身體素質,如平衡能力,手、眼、腳等協調能力,腿部肌肉的力量、耐力以及心肺耐力,等等。幼兒初次接觸繩子,對操控繩子缺乏經驗,理所當然會出現覺得跳繩很難、不知怎樣跳、太累了等情況。看來學會跳繩不是一時半刻的事。于是,我決定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先不練習跳繩,而是通過各種玩繩游戲幫助幼兒儲備一定的跳繩技能,鍛煉身體素質,并持續(xù)激發(fā)他們的玩繩興趣。
自由玩繩
我對幼兒說:“今天我們不跳繩,我們來玩繩,愛怎么玩就怎么玩,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兩個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玩自己去找伙伴吧!”我的話音剛落,孩子們便情緒高漲地找玩伴玩了起來。有的四人站成“十”字形,各人手拿兩個繩子棒,使勁地揮動繩子,邊揮邊說“大浪、小浪,大浪、小浪”。有的用一根繩子,其中兩人牽著繩邊甩邊念“漁網、漁網,撈、撈、撈”,念完馬上把繩子放低,另外兩人馬上從繩子上跳過,有時舉繩人念完馬上把繩子分別舉到頭頂、肩膀、腰部,另兩人則根據繩子的高度嘗試跳過或鉆過。有的三人共用一根繩子,其中兩人牽著繩上下晃動,另外一人嘗試從晃動的繩上跳過,或從晃動的繩下爬過、側身翻滾過……
孩子們自由地、盡情地玩著,不斷推陳出新,他們還自己制定游戲規(guī)則,根據現場情況不斷地調整游戲過程。
幼兒玩繩時的動作有甩繩、晃繩等,他們還用走、跑、跳、爬、鉆、滾等動作嘗試經過晃動的繩子。這些動作鍛煉了幼兒的手臂、手腕力量與靈活性,發(fā)展了幼兒對晃動的繩子的判斷能力及躲閃能力,提高了幼兒的肌肉力量與耐力,為幼兒的跳繩活動作了身體素質和技能方面的鋪墊。同時,在自由玩繩中。幼兒是帶著積極的情感參與游戲的,他們越玩越開心,越玩越有智慧。
自主跳繩
一次,我的跳繩引來了孩子們的圍觀。有的問:“老師,你怎么能跳那么多下?”有的說:“老師,你跳得可好了?!薄姾⒆觽冾H有熱情,我趁機說:“我以前也不會跳,后來我每天跳一跳,很快就學會了,不信你們試試?!惫?,會跳幾下的孩子馬上加入跳繩的行列,不會跳的孩子也躍躍欲試,有些不想跳的孩子也不時停下腳步觀看。
半個月后,孩子們對跳繩的熱情又有所升溫。于是,我開始細致全面地觀察幼兒的跳繩情況,有了以下發(fā)現:(1)參與度。59%的幼兒經常參與跳繩,34%的幼兒偶爾參與,7%的幼兒不參與。(2)跳繩能力。24%的幼兒能連續(xù)甩繩跳,63%的幼兒是甩一下繩跳一下,13%的幼兒甩繩與跳同時進行。(3)跳繩姿勢。幼兒的姿勢五花八門,有的手提得高高的,有的一只手搖繩一只手不搖,有的手臂向旁邊伸得直直的,有的甩繩時手臂太靠后,無法連貫甩動,有的靠肩關節(jié)帶動手臂和手腕搖繩。參與跳繩的幼兒全都整個腳掌著地跳,有的幼兒跳時經常往后踢,有的幼兒跳時腳抬得很高。另外,還有幼兒蹲著跳,身體前傾著跳,身體后仰著跳,等等。
從觀察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兒雖然經常跳繩,對跳繩的熱情較高,但跳繩能力有限,跳繩姿勢也不規(guī)范。跳繩的規(guī)范動作應該是:以眼向前望,腰背伸直,手臂與手肘約呈90度角為基本準備動作。用手腕力量擺繩,跳躍時雙腳并合,腳尖或前腳掌有節(jié)奏地踏地跳,著地時膝蓋微曲。因為跳繩姿勢的規(guī)范與否直接影響幼兒能否熟練跳繩,所以,我需要根據幼兒的已有水平在后期的游戲中慢慢滲透跳繩的動作要領。
一、在游戲中學習
為了規(guī)范跳繩動作,提高幼兒的跳繩水平和興趣,我開展了一系列相關游戲。
游戲1:蹦床。我讓學生們模仿在蹦床上跳(雙腳向上跳,落地時前腳掌著地)。玩的時候,有時聽教師的口令玩,有時聽哨聲的節(jié)奏玩,有時聽音樂的節(jié)奏玩。節(jié)奏快,幼兒蹦得快;節(jié)奏慢,幼兒蹦得慢。在幼兒對“蹦跳”有一定節(jié)奏感后,手搖與腳蹦同時進行,即手往后搖的同時腳馬上蹦跳。
游戲2:盲狼和小兔。幼兒扮演小兔,教師或幼兒扮演盲狼。游戲開始時,小兔跳著游玩或跳著去采食物,盲狼閉眼聽。誰的腳步聲被盲狼聽到,誰就可能被抓。
游戲3:老鷹和小兔。幼兒扮演小兔,教師或幼兒扮演老鷹。老鷹飛來了,小兔快速躲閃;老鷹飛走了,小兔悠閑地跳。
游戲4:青蛙和蛇。一個幼兒扮演青蛙,一個幼兒扮演蛇,扮演蛇的幼兒手拿繩棒,用手腕把繩子像蛇一樣擺動起來去碰青蛙,青蛙跳著躲閃。
游戲5:跳晃動的繩。兩個幼兒拿繩棒左右晃動繩子,另一個幼兒從晃動的繩子上跳過,比一比誰跳過的次數多。
幼兒在以上游戲中能自然習得跳繩的技能。如:“蹦床”游戲,幼兒練習用前腳掌有節(jié)奏地踏跳,著地時膝蓋微曲;“盲狼和小兔”游戲,能鍛煉幼兒用腳尖或前腳掌輕輕著地的能力;“老鷹和小兔”游戲,快跳與慢跳相結合,能鍛煉幼兒跳的耐力;“青蛙和蛇”游戲,既能鍛煉幼兒手腕的靈活性,為搖繩做準備,又能鍛煉幼兒跳著躲閃的能力;“跳晃動的繩”游戲,能鍛煉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學習方式令幼兒感到輕松愉悅。
跳繩風波
我們學校馬上就要舉行一年一次的體育競賽了,這學期我們大班的孩子們是進行跳繩比賽。為了能讓他們更好的練習,我在班上進行了一次小小的班級比賽。比賽結束時,勝負定出,勝的隊高興得擁抱在一起歡呼,輸的隊神情黯然地坐在一邊不作聲了。輸隊中,有幾個女孩子眼眶紅紅的,馬上要流出淚來了。因為已到離園時間,所以我只是安慰他們幾句,就忙著迎接家長。贏的小朋友馬上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爸爸媽媽,得到了爸爸媽媽的獎勵,而輸的小朋友則一個個垂頭喪氣地走了,剛剛眼眶紅紅的女孩子看見自己的爸爸媽媽馬上就哭了。我看了心里也不是個滋味。
“不能讓孩子輸了就哭!”心底有個聲音告訴自己。
第二天,我早早來到幼兒園等待小朋友的到來,幾個輸了的小朋友還是和昨天一樣無精打采的。我問:“怎么了?還在為昨天的比賽輸了不高興嗎?咱們可是男子漢,不能因為這一次輸了就哭,輸了怕什么,只要繼續(xù)努力,輸了還會變贏的!……”
晨間談話時,我和孩子們又圍繞著“輸或贏”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孩子們暢所欲言,盡情講述著自己會如何面對輸贏。其間,我也會適時加入一兩句進行引導。漸漸地,我發(fā)現輸的小朋友臉上開始有了笑容。“輸了不能哭,只要再努力,再加加油,我們肯定贏的!”“哈哈哈……”班里響起了歡樂的笑聲,我也開心地笑了。因為,我相信“輸”的陰影已影響不到我的孩子們了。
希望每一個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輸時不哭,學會堅強面對挫折……
小班寶寶學跳繩
當我們還在做操的時候,拉拉拉著我的衣服對我說“周老師,我要跳繩?!睂τ谛“嗟挠變簛碚f,跳繩是一項比較難的技能,跳繩需要眼、手、腳、身體各個部分的共同配合才能夠跳的起來,這就要考驗幼兒的協調能力了,所以對于拉拉提出跳繩的想法,我存在著一絲猶豫。我說:“先做操,我去找找有沒有繩子,有就玩,沒有就不玩了?!彼泵忉尩溃骸坝械挠械?,我剛才看見有繩子的。”我也知道有繩子,我把有繩子的框拿過來說,認真做完操,等等就玩繩子,好嗎?”他很開心的點點頭。
拉拉以前早操一動都不肯動,現在的他,基本上每天都能夠做操,而且是快樂的做操,雖然動作不規(guī)范,節(jié)奏跟的也不好,但是他十分樂于參與活動,與大家一起做操做游戲,這是很大的進步。
早操結束以后,我挑選了兩種玩具,一是繩子,二是長繩毽子,因為大多數的幼兒都不會跳繩,所以提供兩種玩具供他們選擇,我想,今天就讓他們感受一下跳繩子的感覺吧。
我示范了一下正確的跳繩方法,我以為至少有一部分的孩子會選擇玩簡單一點的長繩毽子,但是所有的幼兒都選擇了玩繩子。他們都不會跳繩,但是對此充滿了興趣,動作很笨拙的一遍又一遍的嘗試起了跳繩。這個現象讓我進一步了解,孩子們都喜歡具有挑戰(zhàn)的事物,即使是小班的孩子,也不例外,我以前一直認為他們的能力比較差,對太難的事物不會太感興趣,原來不是這樣,他們喜歡挑戰(zhàn),他們也喜歡在困難中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我不會跳繩
升入大班后,為了加強孩子們的身體素質,提高幼兒身體協調性及跳躍能力。
我班從開學初就制定12月中旬將舉行一次跳繩比賽。
為了讓孩子們更快、更好的學會跳繩,我們事先就以校訊通的方式與家長進行了溝通,請家長為孩子購買兩根繩子一根放在家中練習,一根帶到幼兒園進行練習。
跳繩成了孩子們在幼兒園中最常見的運動項目了。
鑫磊是個小男孩,每天來幼兒園的時候基本都是晨間活動快結束的時候,當其他的孩子正在整理繩子要休息時他就出現了。
那一天又是如此,“鑫磊去拿自己的繩子來練習一下吧,老師好久都沒看見你練習跳繩了哦”我故意這么說道(還不會跳繩的他自己不急,我到是開始著急起來了)。
而他就笑嘻嘻的去拿了自己的繩子,可是他拿著繩子左揉揉右捏捏就是沒有跳起來。
我便問他:“你為什么不跳繩呢?”他嘟著嘴巴說:“媽媽太忙了,一直在玩電腦,沒有教我跳。
”聽完他的話,我便告訴他媽媽沒有教你可以自己學啊,老師也可以教你。
來,先把繩子甩到自己的腳前方,雙腳再并齊向前一起跳,10分鐘過去了,雖然還沒有學會,但是看到他認真的一甩一跳的想要跳過去,我便鼓勵他再多練習幾下,并告訴他明天早點來,多練習老師相信你很快就會學會的,他笑著點了點頭。
分析:“過于依賴”的家庭教育模式,造成了鑫磊不夠主動比較懶散的習慣。
在家里,父母對他過于保護,孩子的日常生活事務都由家長包辦代理,而使鑫磊有了一種依賴思想,媽媽沒教我,我就不用學了的心理思想。
缺乏了孩子的自主性及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
反思:對于鑫磊的表現應更多的給予信任,幫其他戰(zhàn)勝過于依賴的思想。
讓孩子了解不是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在媽媽的幫助下才能完成,要學會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我采取了一同練習和耐心幫助相結合的方法,促使鑫磊克服依賴思想,以勇敢、無畏的精神去鍛煉自己。
在家長方面我也和鑫磊的媽媽以電話的方式進行了溝通交流,他的媽媽聽我這么一說也很是著急,其實在家中不是沒有教孩子跳繩而是鑫磊不肯好好的練習跳繩,依賴著媽媽就是不肯動起來。
為此我和他的媽媽共施良策,促其轉變,共同研究探索一套科學的、適應鑫磊特點的教育方案。
如讓鑫磊每天早點來幼兒園,多有時間參加戶外運動。
關注和支持鑫磊有益的興趣和愛好,并為之提供方便,培養(yǎng)他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多以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來幫助鑫磊樹立自強、自立、自信的信念。
教育隨筆:跳繩
在今天的早鍛煉的時候,孝杰又拿著繩子在那邊甩,一不小心繩子甩到了我們班的一個小女生的身上,那個小女生哭著跑到我的身邊對我說:“老師老師,孝杰拿著繩子不再跳繩,把繩子甩到我身上了。”我就先安慰了小女孩,走到孝杰的身邊對他說:“你用繩子在干嘛呀?看人家都在練習跳繩呢,你甩繩子,繩子甩到人家身上了,人家會痛的,我知道你是不小心的,但是我們繩子是用來跳的,不可以甩的,而且現在我們是大班的哥哥了,本領要越來越強了,跳繩也一定要學會的,過段日子我們大班還要進行跳繩比賽,我們大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參加的,所以你一定要會跳繩,到時候才可以很好的進行比賽。老師相信你可以的?!敝灰娝凵衩噪x的看著我對我說:“老師,我不會連續(xù)跳,我學不會,好難呀!”我就示范給他看,對他說:“看,像老師這樣就行了,老師相信你可以做到的。”他對我點點頭就開始在一旁練習起來,一次一次的嘗試,一次一次的努力,過了幾天我發(fā)現他進步很多,他開心的跑到我的面前對我說:“老師
老師,你看我會跳了,我跳給你看。”接著他就開始認真的跳起來,一邊跳嘴巴還一邊在數著跳了幾個,一二三四五,看他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就表揚了他,對他說:“你真棒,現在可以跳五個了,就這樣老師相信你可以跳的更多?!彼χf“我還要跳得更多?!本陀峙苋ゾ毩暳?,看到他的進步,我又當著我們小朋友的面表揚了他,聽到我在小朋友面前表揚他,他很開心,在接著的早鍛煉的日子里,我發(fā)現他每天都在努力的練習。
跳繩是一個要自己甩動繩子在自己跳過繩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小朋友有恐懼是正常的,這時候需要我們老師的鼓勵,通過今天的這樣的情況,我發(fā)現我們小朋友并不是不想學,他們也很想學,但是心里會怕,這時就很需要老師的指導和鼓勵,只要我們在這個時候給小朋友正確的指導,讓他知道其實跳繩并不可怕,還很好玩呢,在通過語言來鼓勵他,讓他知道老師是相信他的,相信他可以,給他信心,這樣他在心里會很有信心,覺得老師認為他可以,在做的時候,他也會努力,不會讓你失望。
通過跳繩這一件事情,我發(fā)現在平時的教育中還是應該以表揚為主,表揚了他們給他們信心,這樣他們也會對自己有信心。
四月隨筆:我們來學跳繩
進入大班以后,孩子們在健身方面有一個新的要求就是學跳繩。我一直在想我小時候是怎么學會跳繩的?我似乎沒有人教自己跳跳就跳會了,怎么還要教呢?經過多次晨鍛活動的觀察,我現在不這么認為了,跳繩真的對孩子們來說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對孩子動作協調性的要求特別高。這么難,那我該怎么教會他們呢?
首先,就是準備繩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工具,怎么來做這件事呢!在晨鍛活動中,我先在孩子面前跳神,孩子們都覺得很神奇,一根繩子居然還能這么玩。興趣濃厚了之后,孩子們便開始依葫蘆畫瓢地學跳繩了。而短短的一個晨鍛時間,孩子要到什么時候才能學會呢?于是,我利用家長資源,讓孩子們在雙休日經常把繩子拿出來跳跳玩玩。家長也比較配合。我跟孩子們說,每人要有兩根繩子,學校有一根,家里有一根。這樣在家里也能跳,就當健身運動。繼而,還對孩子們說,不久呢就會開展班級的跳繩比賽,一聽到比賽,孩子們就更來勁了。
其次,就是跳繩動作的指導。起初我也教孩子們甩一下跳一下,可是怎么都學不會呢!又看見人家大三班一個個跳得特別熟練。我心里有點著急。于是,我請教了大三班的老師。經驗真的是一筆財富。我從她們那領悟到了“不能急,要一步一步來。”跳繩和學騎自行車一個道理,動作協調能力弱的,學起來是比較困難。1.要跳繩先要學會拿繩子,動作姿勢對。2.跳的時候,眼睛要看著繩子,繩子甩過來,腳就跟著跳進去。我利用戶外活動的時候,一個一個教孩子們動作姿勢,“甩一下,跳進去”,不厭其煩的練習。很多孩子會跳一個慢慢的跳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從指揮分開跳到會連著跳。
最后,就是鼓勵,獎勵。先會連著跳兩個的進步欄上,給出小紅花。孩子們?yōu)榱恕靶〖t花”,都牟足了勁,積極參與。尤其是會連著跳兩個以后,有了成就感,信心倍增。有一次,我請會跳的孩子先去玩會滑滑梯,他們跑過來說“老師,我還是想跳繩”。
現在,從開始學跳繩,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我們班小年齡孩子多的事情來說,要求有點高。但是我相信,只要方法對,有一顆堅持的心,會跳的孩子會越來越多的!
跳繩改變了淇淇
淇淇是班上的小齡生,由于她在動作和語言方面與其他小朋友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平時我們對她的要求并不高。一次,晨間活動安排的是跳繩,孩子們都跳得熱火朝天,唯獨淇淇拎著根繩子走東串西,一會兒翻翻旁邊的灌木叢,一會兒趴在軟質場地上學烏龜爬。對這樣一個動作發(fā)展落后于他人的孩子,我還能苛求什么呢?于是我默許了她的行為。活動結束了,孩子們興奮地交流著自己的成績,淇淇一臉的平靜,仿佛發(fā)生的一切都與她無關。按例要對活動情況作一番評價,于是我表揚了跳繩跳得好的孩子、表揚了有進步的孩子,當然我也不忘鼓勵淇淇”淇淇“,你要加油哦!要早點學會跳繩?!闭f實話,從內心來講,我對這樣的鼓勵不抱太大的希望,因為我了解淇淇的動作發(fā)展水平?;蛟S淇淇也早已習慣了我這種不抱希望的鼓勵,所以她一點反應都沒有。
“淇淇加油啊!”教室里響起了一個細細的聲音,循聲望去,原來是盈盈在給淇淇打氣。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了,剛才還毫無反應的淇淇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還朝盈盈狠狠地點了一下頭。此情此景,我突然萌生出一個想法:“淇淇,你是怎樣跳繩的,做給大家看一看,請大家?guī)湍闾崽嵋庖姡纯丛鯓硬拍芴酶?,好?”一向對跳繩不熱衷的淇淇聽了這話居然很樂意地拿起了繩子,還像模像樣地跳起來。雖然淇淇一個都沒跳過去,但她臉上露出的全是認真的神情;雖然淇淇的動作很笨拙,讓人忍俊不禁,但全班沒有一個人笑話她。孩子們都認真地看著,看完之后爭先恐后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淇淇,你要使勁把繩子甩起來;淇淇不能急,要等繩子到了腳前面的時候再跳;,以后不要玩了,要每天都跳……
日子不緊不慢地過著,現在淇淇跳繩的動作仍然很笨拙,偶爾也會有人因為她手忙腳亂的樣子而抿嘴一笑,但我們再也看不到那個拎著繩子無所事事的淇淇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能積極參加活動、在活動中不斷要求上進的孩子。一個奇跡在淇淇身上發(fā)生了!
看著淇淇一點一點地進步,我才發(fā)現當初給淇淇貼上“小齡生”、“動作發(fā)展落后于他人”的標簽,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與此同時,我也慶幸自己能及時意識到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能適當地開展以幼兒為評價主體的談話,這不僅讓得淇淇到了發(fā)展,班上的其他孩子也因此得到了一次鍛煉和發(fā)展的機會。
跳繩的感覺真好
小朋友從中班升入大班,就要開始學習跳繩了。
孩子們對跳繩的興趣很高。
今天上午戶外活動的時候,我?guī)Ш⒆觽兊讲賵錾暇毩曁K。
為了讓孩子們積極的參與進來我拿了一根跳繩在孩子們面前顯擺,對他們大聲說:“孩子們,快來看我跳繩啊!”說完我就開始了跳,單腳跳、雙腳輪流跳、正跳、反跳……孩子們都被我吸引了過來,此時孩子們歡呼聲和掌聲不斷。
都爭著搶著說:“我也試一試,我要和老師比賽……”
我覺著要讓幼兒學習跳繩首先要讓幼兒練習跳繩的基本步驟跳和繞。
我先讓幼兒跟著我跳,在引導幼兒向前跳,向后跳與其他跳法。
接著讓幼兒跟著我繞臂,引導幼兒向前繞、向后繞、單手繞,舉起雙臂繞。
通過這些步驟的練習,讓幼兒在游戲中慢慢掌握跳繩。
對那些只能跳一兩下的孩子,我鼓勵他們獨自練習,并且承諾只要他們能夠連續(xù)跳三個就可以獲得獎勵。
對那些一點都不會跳的孩子,我就會重點引導,鼓勵他們分解練習,并在幼兒回家后在爸爸媽媽的鼓動下多多練習。
以后的戶外活動中,每個孩子都自信認真的練習著,逐漸產生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有了主動練習跳繩的愿望并形成了奮發(fā)向上,努力克服困難的進取心理。
給每個幼兒自我展示的機會,讓每個幼兒在大家面前表演,老師記錄下每個小朋友的水平,根據不同的水平和能力,在作出不同的新要求,使每個孩子在各自的起點,又有新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