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活動教案:動物找家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語言活動教案 幼兒園語言活動的教案 動物教案幼兒園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動物是大自然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好朋友,知道要保護動物。
2.學習依據動物的居住地和生活習性為動物找家。
活動準備:動物圖片,小河、草地、大樹等場景。
活動過程:
一、介紹動物的家,讓幼兒跟隨音樂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找喜歡的家。
(一)請幼兒說一說最喜歡的小動物
(一)介紹“家”:這里有三個家,分別是海洋,草原,樹林。
(二)當你聽見音樂時,請跟隨音樂,變成你喜歡的小動物,找一個喜歡的家,音樂停,請回到座位上。
二、以談話活動引出活動主題
(一)、出示ppt
談話:今天我們班也來了幾個動物朋友,我們來看看它是誰。
小兔—它的家應該在哪里—為什么-小結
小魚—它的家應該在哪里—為什么-小結
小鳥—它的家應該在哪里—為什么小結
(二)佩戴掛牌,第二次找家
1、提問:你身上是什么小動物,你知道它的家在哪里嗎,為什么?
2、小朋友變成自己身上的小動物,去找家。找到家后,檢查旁邊的小動物有沒有找錯家
三、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你知道它的家在哪里嗎?
四、以小動物迷路引出
1、有一群小動物——青蛙,烏龜,鱷魚,海獅——他們迷路了,找不到家了,這里有四個家——大海、小河、草叢、沙灘——請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它們的家應該在哪里,然后連一連線。音樂開始,請去連線,音樂結束,請回到座位上。
2、檢查操作紙,知道有些動物有兩個家。
五、總結,知道要愛護小動物,保護小動物的家.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小鴨找家
一、活動目標:
1、學會傾聽,能理解故事內容。
2、能說出自己和媽媽的名字。
3、培養(yǎng)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故事磁帶、動物頭飾、警察服裝。
2、課前讓幼兒知道自己媽媽的名字。
三、活動過程:
1、聽看結合,欣賞故事:
1)、邀請教師帶上動物頭飾給小朋友表演故事《小鴨找家》。再請小朋友說一說:--"故事中的小鴨怎么了?"--"誰來幫助它?最后小鴨子找到媽媽了嗎?"教師小結:小鴨迷路找不到家了,小兔子、小豬、小鳥來幫助它,最后小鴨子找到媽媽了。
2)、出示故事背景掛圖,聽故事磁帶。幼兒學說小動物的對話。聽完故事請小朋友回答問題:--"小兔對小鴨子說什么?小鴨子是怎么回答的?"--"小豬對小鴨子說什么?小鴨子是怎么回答的?"--"小鳥對小鴨子說什么了?幫小鴨子找到媽媽了嗎?"教師小結:小鴨子迷路了,因為它不知道自己和媽媽的名字,所以小兔和小豬沒辦法幫他,小鳥邊飛邊喊"誰家丟了寶寶?"鴨媽媽聽見后說"我家丟了鴨寶寶!"這才找到了小鴨子!
2、情景問答《找家》:--"有一天你和爸爸媽媽去逛街,你迷路了,急得嗚嗚哭,這時警察叔叔過來問你: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你爸爸媽媽叫什么名字?你會怎樣回答警察叔叔?"教師扮警察,幼兒扮迷路的小朋友,練習清楚地說出自己和媽媽叫什么名字。小結:小朋友如果迷路了,要找警察叔叔幫忙,不能和陌生人走!
3、教師帶幼兒一起跟著音樂表演《母鴨帶小鴨》,模仿小鴨子走路,結束課程。
四、活動延伸:
1、在區(qū)域活動投放幼兒用書和頭飾,讓幼兒看看、說說,嘗試表演故事。
2、情境問答的內容可以不斷豐富,逐步加入爸爸、爺爺、奶奶等家人的名字,以及請幼兒說出自己家的地址或電話。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小鳥找家》
活動目標:
1.掌握故事內容,理解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感受遇到困難時獲得幫助和關愛的情感。
2.學習故事片中的對話語言"別哭,別怕,我們來了""我再也不怕天黑了"。
3.愿意做個勇敢的孩子。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鳥、星星、月亮、螢火蟲等頭飾活動過程:
一、展示多媒體圖片(小鳥),師生談話,引出故事。
有只小鳥在樹林里迷路了,天黑了,它找不到回家的路,傷心地哭著,好想媽媽呀!你們愿意幫助它回家嗎?怎么幫助它呢?還有許多動物都愿意幫助小鳥,讓我們聽聽有誰來幫助小鳥,是怎么幫助小鳥的。
二、欣賞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及情節(jié)發(fā)展。
誰幫助了小鳥?它是怎樣幫助的呢?
2.教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
小星星(月亮奶奶)聽到小鳥的哭聲,是怎么說的?
小鳥找到了媽媽,對媽媽怎么說的呢?
三、完整欣賞故事,感受作品中美好的情感。
1.教師播放課件,幼兒欣賞故事。
2.師生共同欣賞配樂故事錄音。
四、延伸活動。
請個別幼兒表演故事,其他幼兒說故事中角色間的對話。
10:05-10:15 盥洗活動要求:
1.盥洗時不擁擠。
2.學習掌握洗手、洗臉的一定順序。
★ 10:15-10:45 戶外游戲
幼兒園托班語言游戲教案:小動物找食物
目標
1.喜歡參加游戲活動。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
準備
小花貓、小雞、小鴨子、小黃狗頭飾若干。
小魚、蟲子、小蝦、骨頭卡片若干放在場地周圍。
玩法
1.出示小動物頭飾,教師與幼兒分別選一種戴上,并說:我是小花貓、我是小鴨子……教師帶領幼兒跑一跑、跳一跳。
2.教師對幼兒說:小動物的肚子餓了,咱們找東西吃好嗎?小花貓想想你要找什么吃呢?小狗你呢?……
3.教師帶領幼兒邊說兒歌邊找食物,問問幼兒找的是什么,找到后做吃的動作,鼓勵幼兒找得越多越棒。游戲反復進行。
4.游戲后將兒歌錄音放入活動區(qū),方便幼兒學兒歌。
附兒歌
小動物怎么叫
小花貓,喵喵喵,
捉到老鼠喵喵喵。
小小雞,嘰嘰嘰,
找到蟲子嘰嘰嘰。
小鴨子,呷呷呷,
吃到魚蝦呷呷呷。
小黃狗,汪汪汪,
啃著骨頭汪汪汪。
點評
1.由于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活動,因此,幼兒在游戲中始終保持愉快的情緒,都積極地參加活動。
2.教師根據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兒歌貫穿到游戲中,增加了游戲的興趣性,使幼兒在玩中學會了兒歌,同時也豐富了幼兒的知識。
3.將兒歌投放到活動區(qū)方便幼兒游戲,滿足幼兒隨時想玩的愿望。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小動物回家》
活動目的:
1.在看看、講講、表演小動物找朋友回家的過程中,幼兒學會角色對話,喜歡聽故事。
2.幼兒能大膽想象,并愿意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3. 學說動詞:飛、游、走。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動物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 以畫面(多媒體課件)引起幼兒觀察興趣,了解故事角色,展開討論。
引導語:
1、 這是什么地方?有哪些小動物?
2、 小動物在一起玩得可高興了。一直玩到天黑了,才想到要回家了。你知道小動物是怎么回家的?
二、分段欣賞多媒體課件,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對話和動詞。
1、逐幅欣賞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畫面,合理想象,并講述自己的理解。
提問:(1)仔細看,仔細聽,它們是怎么回家的?
(2)蝴蝶飛起來,小鳥看見了,它會說什么?(幼兒學說對話。)(3)小魚在水里游動,烏龜怎么想的?(幼兒學說對話。)(4)小貓想和小狗一起走回家,它會怎么說?
過渡語:熊貓慢吞吞地落在了最后,它看見朋友們都找好朋友一起回家了,大聲的叫:“等等我,我和你們一起回家?!?/p>
2、幼兒根據小動物走路的特點,合理想象,展開討論。
引導語: 小熊會和誰一起回家呢?為什么?
3、幼兒欣賞后半段多媒體課件,驗證幼兒的想象。
三、 欣賞故事,幼兒自由跟講角色對話。
四、 根據自選的動物進行故事對話仿編。
過渡語:還有許多的小動物想找好朋友一起回家,找找看是哪些動物朋友呢?
1、 教師扮演小馬:我是小馬,我該和誰一起回家呢?
2、 教師找一名幼兒進行仿編示范:小羊,我和你一起走回家好嗎?
3、 請個別幼兒扮演角色找朋友回家,并進行對話仿編:你是誰呀?你想找誰一起回家?(幼兒游戲)4、 幼兒自由組合進行游戲,并仿編對話。
五、教師小結,引起幼兒再學習興趣。
小結:你們都找到好朋友了嗎?原來小動物各有各的走路方法,有的會飛,有的會游,有的會走,還有的會跳。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的走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