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十五篇
發(fā)布時間:2025-07-14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心中往往涌現出許多感悟。此時,寫讀書筆記尤為重要,切不可草率了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類讀書筆記摘錄及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分享與收藏。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1
讀完《斯賓塞的快樂教育》這本書,我有所啟發(fā)和感悟,在這本書中有很多教育的觀念很值得我們教師學習。斯賓塞認為“孩子在快樂的狀態(tài)下學習最有效”,這并不是空談,而是他親自將一個不是神童的孩子培養(yǎng)成有很大成就的人的教育過程中得出的。
為了讓我們所培養(yǎng)的孩子在一個快樂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作為教師的我們,就不得不以快樂教育為我們教學的指導思想??鞓方逃侵感那橛淇斓娜ミM行教書育人,同時也是把快樂傳遞給我們的學生。從而快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學生在快樂的時候,學習任何東西都會比較容易,相對的在情緒低落或者精神狀態(tài)不好的情況下,自信心相對的就會減弱。其實在我們傳統的教育中,常常只強調了教育,而忽視了接收教育的學生。為了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我們不妨來試試看斯賓塞的快樂教育。通過教育實踐,我們不難發(fā)現學習與快樂是有其統一性的,學習可以促進快樂,快樂也可以促進學習。學習進步,可以給孩子帶來滿足感和自信心,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自我價值的視線是最高層級的需要,這樣一來無疑會給孩子帶來快樂;學習帶來的視野和技能的提升,也有利于學生快樂的提升,其實快樂是一種心態(tài),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快樂,但是這是需要用心感受的,學習能擴展人們的視野,提高人們的技能,有助于人民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快樂因素,從而最終提升快樂水平。
學習,在人的一生中是很艱辛的過程,所以要通過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努力,讓孩子真正的品味到學習中的快樂。作為家長,學校和社會都要想方設法做好教育各項工作,努力幫助孩子減輕學習負擔、學習壓力,培養(yǎng)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讓孩子明白掌握知識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快樂即是一種氛圍,又是一種心境,更是孩子在主動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中的一種真切體驗。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2
世界教育名著《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是一本風靡歐美的家庭教育“圣經”。書中斯賓塞先生用樸實的語言描述了許多有趣的小事例,向我們證明教育是一件快樂的事。生動而具體地向人們展示了一位仁慈而睿智的父親、一位偉大的英國思想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過程,仔細地敘述了小斯賓塞的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歷程。這些都對我們教育者給孩子的教育起著指導作用。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思想就像一塊寶石,經過歲月和時光的打磨后,更加光彩奪目,它因為揭示了教育的規(guī)律和兒童心智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使無數的孩子和家庭受益。也正因為如此,許多教育學家和科學家們把斯賓塞尊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二個牛頓”、“現代的亞里士多德”,說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鋒”、“他的教育思想值得每一位父母和老師聆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稱贊他為“教育史上的一座紀念碑”。學習他的教育思想,一定對我們今天的父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對父母進行專門的教育”,這是一個世紀以前這個歐洲富有智慧的哲人對后人的忠告。讓我們記住他的教誨吧。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這是一本對世界上許多家庭和學校都產生過巨大影響的著作,作者斯賓塞博士客觀地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快樂教育的原則和方法,為父母探索教育孩子的道路點亮了一盞明燈。在這本書里,斯賓塞博士告訴父母:孩子在快樂的狀態(tài)下學習效果最好,父母要遵循孩子心智成長的自然規(guī)律,誘導孩子的興趣發(fā)展,鼓勵孩子進行自我教育,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發(fā)揮父愛的積極作用,幫助孩子樹立快樂的心態(tài)和學習方式。
其實,每一個家庭都應該讀一讀《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它好像一位睿智的良師益友,時刻幫助你在智力上、道德上、意志品質上以最好的方式培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文明地成長。
我深深地被斯賓塞富于人性的教育思想所震撼,為他奇妙的開創(chuàng)性的教育方法所吸引。真正的`有成效的“快樂教育”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觀念;只有“快樂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求知欲、創(chuàng)造欲和自信心。我想,快樂應該是學習的真諦,是人生的真諦。我不時為自己在日常教育中曾經有過的一些過失而慚愧,也為自己偶爾的一些與斯賓塞的方法相同的成功教育方法而高興。
對于知識的學習,斯賓塞談到:痛苦的功課使人感到知識討厭,而愉快的功課會使知識吸引人。那些在恐嚇和懲罰中得到知識的人們,日后很可能不繼續(xù)鉆研;而那些以愉快的發(fā)現獲得知識的人們,不只是因為知識本身是有趣的,而且許多快意和成功的體驗將促使他們終身進行自我教育,這不就是教育的真諦嗎?我相信每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都如我一樣,希望自己的課堂成為愉快的課堂,希望自己的學生快樂學習并學有所成,這也將成為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我很羨慕斯賓塞先生,因為他說他可以完全按自己快樂教育的方法來教學,而我們卻有著種種束縛。但不管怎樣,我期待著能以斯賓塞快樂教育的精髓,努力學習做一個快樂的教育者,帶著孩子們去“享受學習的快樂”。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3
童年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最完美的歲月,也許長大以后他不會記得童年發(fā)生的事情,哪怕僅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會記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長經歷都會影響他未來的認知、情感、思維方式。在現代一個高負荷的信息時代,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是孩子們所渴望的,是家長、社會應當給與的,是一名合格的老師應當配合的。
讀了虞老師的《學前課程與幸福童年》,并結合工作這幾個月以來的實踐,主要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關于孩子園的表演區(qū)
一位學者說過,孩子的童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練。對于這句話我并不贊同,但是我認為孩子需要透過表演來感受、認知、明白這個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會以及其中的各種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因此,孩子園有為孩子創(chuàng)設表演的機會和條件的必要性。我所在的孩子園比較注重孩子的表演,在此過程中,我思考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將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動中?小班孩子年齡尚小,語言、動作、表情等發(fā)展尚屬于初始階段,我認為該階段孩子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其中,表演能夠分為兩大類:一是根據教師帶給的素材進行表演。教師能夠透過準備充分的表演材料以及好的劇本,讓孩子去感受,從而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其中。在這類表演中,主角的選取應當尊重孩子的自主選取,并且隨著活動的進程能夠進行轉換、改變。一個劇本是否好,就應觀察孩子的表現。如:我們班有一個劇本大約一個月沒有進行表演了,一個孩子問我,“老師,我們怎樣不表演XXX啦?好久沒有表演了?!蔽覇枺骸澳氵€想表演那個嗎?”孩子很用勁的點頭,說,“恩!”因此,我認為,一個經典的劇本就應讓大多的孩子想要去表演。
二、關于課程設計
書中提到“在觀察和了解孩子的基礎上,設計貼合班級和孩子園實際的課程,就應是未來課程發(fā)展的基本方向?!币虼耍n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除此之外,我認為課程設計的關鍵是關注孩子的反饋。一個好的課程設計的基本范疇就應是孩子喜愛的、樂于參與的課程。然而,對于課程設計中,有效反饋和無效反饋是教師應當去思考的。作為一名新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仍有許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三、關于孩子教師知識
虞老師認為,孩子園教師知識具有廣博性,但并不是淺顯的。孩子園課程所涉及的領域很多,音樂、美術、體育、語言、數學、自然、科技、社會、健康等方面的資料都是孩子老師的必備知識,但這并不意味著孩子教師的知識就是淺顯的。對于孩子園老師來說,務必對這些資料進行深究,才能夠將深奧的知識簡單化、復雜的.語言明了化。我剛入園的時候,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卡殼”的現象,和孩子說著說著就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怎樣的表達方式才能夠讓孩子明白我的想法。這些看似“淺顯”的語言其實是需要老師去思考、錘煉的。
學前課程的主體是孩子,關注孩子才是學前課程的重中之重。學前課程應以游戲化的方式融入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在其中感受快樂。但并不是說就放任孩子,任何的活動都就應有相應的常規(guī)需要孩子去遵守,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好的參與活動。并且,孩子園的所有活動都需要家長、社會的支持和配合。只有三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夠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4
最近,在我們學校教師圈里掀起了一股讀書熱潮,全校開展了同讀一本《教師的詩意生活與專業(yè)成長》一書的活動。全書分為6輯,精選了其中67篇文章匯集成冊,由于我剛剛生完小孩,迫于時間的壓力,只是細細品讀了其中幾篇,但足以讓我對教師這項職業(yè)改變了看法。我始終覺得,我選取教師這項職業(yè)是因為喜歡和熱愛。我熱愛學校,熱愛學生,熱愛我所教學的課程。但也許詩意的生活,是源于靈魂,更是源于我對生活的熱愛,懂得怎樣樣享受人生,享受職業(yè)帶給我的存在感與幸福感。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期盼所有學生都到達自己理想的高度,也不能過于急功近利。讀完其中一篇《這天,我們怎樣做教師》后,突然不明白我之前都是怎樣做的。是啊,我要如何做一名教師,并且是一名快樂的教師。
偉大的文學家托爾斯泰說:“人生的全部好處就在于付出自己的愛”。成功學中有一句話是:“愛是一切成功的最大秘密”。那么就是說對學生就應包含滿滿的愛,學生就會快樂,反正我也會快樂,這樣,做起教師來不是更加簡單。我們身邊不是沒有美,而是我們眼睛缺少發(fā)現。我們能夠拿這樣的話來勸慰我們的學生,但我們自己有沒有做到呢?
我們要對學生的過錯多一份寬容,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應對我們的學生只要犯了錯誤,對有些慣犯那更是深惡痛絕,只要一犯錯,我們立刻就把他們的老底給抖落出來,批評后,學生表面溫順了,但心里也是鼓鼓的。那么我們快樂了嗎,動了肝火還不是要老幾歲想想我們班四十幾個學生,每一天都有人犯錯,那做教師的不是要累死。想想吧,我們把眼睛看往何處,我們的心態(tài)就會是什么樣的,看到鮮花我們會心曠神怡,看到垃圾我們會惡心嘔吐。每個學生都有優(yōu)缺點,多看看學生的優(yōu)點會讓我們更公正的看待我們的每一個學生,也同樣會使我們更樂。
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天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天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只要你愿意。如果有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你能夠去嘗試的話,你會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詩意的生活著,會獲得健康、財富、幸福和快樂。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5
每月至少完成一篇讀書筆記,及時更新至此,請為我見證。一月份閱讀書目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杜殿坤編譯,蘇霍姆林斯基著的《給教師的建議》。
第一條中提到分層教學的重要性。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求做到因材施教,要在課上和課下落實分層教學,分層作業(yè)等要求。大部分老師也都是在按照這些要求去尋求適合自己學生的方法策略。讀了這段話,讓我覺得我們從一開始對學生都是一個尺度,備課設計的是同樣的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是同樣的情境活動,同樣的課后作業(yè),就連平時測驗也是同一張試卷。久而久之,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導致目前大部分學生破罐子破摔,對學習無動力可言,課堂上找不到存在感,遇到嚴厲的老師就默不作聲,低頭盯著課桌。遇到稍微寬松的老師就在課堂中大聲接話,引起其他同學注意,逗全班同學大笑,以此找尋在同學心中的存在感。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節(jié)能型發(fā)揮出來,使他們享受腦力勞動中成功的樂趣。這一點就是讓我們老師從一開始備課環(huán)節(jié),就要把諸多情況都得考慮進去,不是單一按照理想化的設計進行教學,教學活動只是針對部分學生而設計,而非面向全體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提到,在課堂中給一個學生布置兩三道甚至四道題目,而給另一個學生只布置一道。這個學生布置復雜的題目,而另一個布置簡單的題目。這個學生完成創(chuàng)造性作業(yè)(寫作文),而另一個學生學習文藝作品的片段。在這種方法下,所有的學生都在前進。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學習給他帶來了精神上的滿足和有所發(fā)現的快樂。
在第二條中講到讀書的重要性。一位歷史教師上課,領導和同行都聽得非常入迷,課后問他花了多長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該老師回答是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都準備了一輩子。怎樣進行這種準備?那就是讀書,每一次的閱讀,沒一點積累都是為上課而準備的',因為在課堂上我們教師要想讓自己的課堂豐富,不僅靠單純的課內知識,還需要教師豐富的課外知識和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
第三條建議中提到,低年級要教會兒童學習,是教師主要操心的事情之一。要教會學生讀和寫,強調用視覺和意識來感知所讀材料的能力要大大超過出聲地讀的能力前一種能力超過后一種能力越大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就越精細。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也是我們所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一項重要技能,同樣也是我們教師需要掌握的技能。蘇霍姆林斯基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同樣,在第六條里提到,兒童學習越困難,就應當越多的進行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能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死記硬背是人智慧遲鈍的大敵,然而對付這個敵人最強有力的手段就是讀書以及由書籍激發(fā)出來的活的思想。
第四條中提到任務分解學習,如他把2500個詞分解到每節(jié)課中,上課之前把三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記錄下來,這些詞匯本記錄整個低年級階段(三年)。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趣味性活動,使學生樂于學習。如提到作業(yè)布置要帶有游戲性質。拿低年級作業(yè)為例,讓學生在回家的路上想一想今天學習的詞語的模樣,早上醒來后再回憶一下,靠記憶把它們默寫下來。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一方面增加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強調了復習的重要性,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復習習慣。樂學的第二點提到游戲成分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把童話用的詞和學生一起畫出幾十幅童話式圖畫,增加趣味性。最后還強調在教學中要反復練習,以此鞏固所學知識。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6
《卡爾·威特的教育》,建議父母們都讀一讀,卡爾·威特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成才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
書中詳細記述了這個父親的核心理念:“一個人能否有所成就,其稟賦起著一定的影響,但最主要的還是后天的教育。教育得當,普通的孩子也能成長為天才。教育不當,即使再大的天才也會被毀掉?!痹摃杏涊d了他的孩子成長的過程,教育心得、方法,提出了早期教育的理念。這些方法對于我們普通父母而言不僅實用,還可以踐行。
他的.觀點我非常同意,好的教育方法是可以充分激發(fā)孩子身上的潛力讓他成就更好的自己。但是他一再強調他的小卡爾并非天才,這點我是不同意的。根據小卡爾·威特的成就:“9歲上大學,14歲獲得博士學位,23歲發(fā)表《但丁的誤解》一書…”這里還沒有列舉完,小卡爾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天資聰穎的孩子。
卡爾·威特的全能教育和盡早教育是他的主要教育理念。他帶著小卡爾閱讀文學,學習數學、語言、美術、音樂……,在大自然中感受天文地……,帶著卡爾全方位地感知人類所知。威特先生為小卡爾從出生開始就安排合理的學習計劃,帶著他在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獲得最大限度的教育。
他為我們示范了好的父母和孩子的關系是什么樣子的。父母與孩子可以作為朋友一樣地陪伴,長輩智者一樣地引導,同學伙伴一樣地探索……
當然父母的高效陪伴還在于父母的嚴于律己,因為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對象。所以很多父母也說了:雞娃不如雞自己。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7
對于每一位父母來說,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希望他能成為一名絕世奇才。然而面對著如何把孩子教成“天才”,他們卻一籌莫展,希望本次推薦的這本書可以解各位家長的燃眉之急。
書中的小卡爾·威特八九歲時就精通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六種語言,并且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十歲時他進入哥廷根大學;年僅十四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十六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并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等。然而小卡爾·威特取得如此驚人的成就,并不是因為他的天賦有多么高,相反的是,他出生后被認為是個有些癡呆的孩童,而成就的取得全靠他父親教育有方。該書中就有著老卡爾·威特教育方法的精髓,足以讓所有父母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
“天才”是由百分之一的天賦與百分之九十九的后天教育所形成的.。老卡爾·威特不僅僅教授孩子如何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也教孩子如何做一個正直、勇敢、自信的社會人,使之建立完美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辈粌H僅是孩子需要不斷學習,家長們更需要去學習。衷心的建議各位家長們可以抽出空余的時間來閱讀此書籍,學會正確的教育方式。最后祝每一位看過這本書的父母都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天才”,也希望每一位孩子通過品讀此書后,能夠摸索出走向“天才”的捷徑。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8
梵高曾說過:“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蔽疑钜詾槿?。生活中如果缺少愛的點綴,那便如無水的池塘一樣干涸,枯燥又無味。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每一篇都記錄了小學生恩里科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的所見所聞。在書中,恩里科與同學們互相關心,共同成長,而他的父母也以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fā)性的文章的形式指出恩里科的過失,教育他要努力成為一個善良勇敢的人。而老師講述的每月故事更是讓人學到了什么叫“愛”。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從亞平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馬爾科的母親遠渡重洋為償還債務做女傭卻音信全無,而念母心切的馬爾科踏上了輪船,前往了南美洲,千里尋母。歷盡千辛萬苦,嘗遍了生活帶來的苦澀,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母親,陪伴在母親身邊,助她重拾活下去的信念。這里面的愛是親情,是血濃于水的親情支撐著馬爾科,在他遭遇諸多困境時,母親就是他堅持的動力與信念。這份愛不止是親情,這里面的愛更是友善,馬爾科在尋找母親的途中先后得到了船長、倫巴第老人、“首領”等人的幫助。是他們的友善將弱小的馬爾科拉了上來,這份善良友愛讓馬爾科在異國他鄉(xiāng)也倍感溫暖,堅強的活下去,最終找到了母親。
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將變成黑夜。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用愛做前行的火車,駛向一個又一個遠方。我們要用愛點綴生活,讓愛充滿人間,更溢滿我們的心間,如此,生命便能欣欣向榮。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9
暑假里,我讀了《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亞米契斯編寫的。讀后使我置身于充滿愛的世界里。
我最喜歡看的是《小抄寫匠的故事》講述了,十二歲少年裘里亞,由于家境困難,父親為了補貼家用,除了正常的公事之外,還要堅持當抄寫員,常常抄寫到深夜。裘里亞心疼父親,夜里等父親熟睡之后便悄悄下床,走到父親的書房里,拿起筆,模仿父親個筆記,用心抄寫起來。因裘里亞每天半夜起來抄寫,睡眠不足、頭昏腦脹、四肢無力,做功課時常打瞌睡,父親非常生氣,責備他??梢坏桨胍梗趾敛华q豫起來抄寫,一次他不小心被父親發(fā)現了,父親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懊悔自己。第二天早上,太陽高高升起,他睜開眼睛父親的`頭就斜倚在胸前,睡得正香。
這篇故事里面寫了很多感人的細節(jié),突出了人間親情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向裘里亞和父親那樣互相心疼、互相包容,才能造就一個個幸福的家庭!無論我們生活在貧窮或富貴的家庭,知足常樂才是硬道理!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10
人世間什么是愛?愛又是什么呢?愛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動力?帶著這幾個問題,我滿懷期望地閱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
《愛的教育》是一部令全世界億萬讀者都感動的偉大作品,它采用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從而反映了書中人物的精神:善良正義的卡隆,總是得第一的德羅西,勤勞的'可萊蒂,孝順的波列科西,酷愛讀書的斯代地,愛國的倫巴第少年,鼓手,孝順懂事的小抄寫員朱利奧,為了救祖母而獻出生命的費魯喬,還有每月故事里的那些少年們……這一個個小故事感動了我,令我感慨萬分。
尤其是每月故事里的倫巴第的小哨兵。當我讀到尖銳的呼嘯聲又一次劃過,男孩猛地松開過,像一塊石頭一樣落在了地上。讀到這里,我的心怦怦地跳,一邊在心里祈禱:“不會死的,不會死的?!币贿吋鼻械赝伦x,但是最后男孩還是死了。讀到這里,我鼻子一酸,被男孩的勇敢深深地震撼了。這個少年不怕危險為士兵報信,最后還英勇地犧牲了。
每次想到這兒,我就感到特別羞愧。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商場逛逛,我覺得非??诳?,就使媽媽給我買飲料。媽媽想鍛煉我的生活能力,便使我自己去買。我膽怯地說;“媽媽,我不敢去,還是你去吧!”媽媽鼓勵我說:“人家又不會吃了你,怕什么呢?”就這樣我和媽媽僵持了十幾分鐘,媽媽不耐煩了,我只好硬著頭皮自己去了。我連買飲料的膽量都沒有,我是多么膽怯??!而少年犧牲了自己都不害怕,以后,我要多鍛煉自己,向少年學習。
這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給我的啟迪,使我們每個人都沐浴在愛的溫暖中吧。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11
新教師培訓中一直提到備課作為教學五環(huán)節(jié)之首,是否能上一堂好課的前提是精心備課,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體育教師怎樣才能備好課呢?
心得式筆記可以分為:
(1)札記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稱札記。
(2)心得也叫讀后感。讀書后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
(3)綜合綜合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后,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的看法的筆記。
怎樣寫讀書筆記 ?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或一本書后,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綱式。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為目的。通過編寫內容提綱,明確主要和次要的內容。
(二)摘錄式。主要是為了積累詞匯、句子??梢哉泝?yōu)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讀、背誦和運用。
(三)仿寫式。為了能做到學以致用,可模仿所摘錄的精彩句子,段落進行仿寫,達到學會運用。
(四)評論式。主要是對讀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以肯定其思想藝術價值如何??煞譃闀?、主要內容、評論意見。
(五)心得式。為了記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記下讀了什么書,書中哪些內容自己教育最深,聯系實際寫出自己的感受。即隨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記錄讀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邊讀邊記,以后再分別進行詢問請教,達到弄懂的目的。
(七)簡縮式。為了記住故事梗概、讀了一篇較長后,可抓住主要內容,把它縮寫成短文。
以上各種形式,可由淺入深逐步掌握。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12
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人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人不同于其他動物的重要特點是人的精神性。人的精神性注定人不僅僅是為了當下而活著,支撐人活著的往往是理想,而人的生命價值,也往往與理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宋代哲學家張載說過:“志大,則財大,事業(yè)大;志久,則氣久,德行久?!?/p>
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朱小蔓說:“人活著太需要支撐我們生活的東西,太需要為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勵和依據的東西,所以我們需要尋找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信念乃至方式。”
感悟:我的理想是什么?能夠生活在一個教師樂教、學生樂學、人際關系和諧、沒有眾多非教育的事情應付、人人都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的陽光校園;在這里,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充分感受到做教師的幸福,僅此足矣!
堅守理想,就要耐得住寂寞,就要淡泊寧靜,就要相信未來?!爱斈銦o法改變社會,無法改變別人的`時候,你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自己。而只要你真正地去改變自己,其實你就是在改變別人,就是改變社會?!?/p>
作為教師,我們不僅應該具有教育理想,還應該把理想的種子播在學生的心中。只有我們的孩子心懷理想,我們的民族才會有希望。
感悟:教師,是最需要擁有理想的人??吹酱似?,我不由得又想起了這樣一段話:“曾經,我以為小鳥飛不過滄海,是因為小鳥沒有飛過滄海的勇氣,十年以后我才發(fā)現,不是小鳥飛不過去,而是滄海的那一頭,早已沒有了等待?!笔前?,飛越滄海,是為了滄海那頭兒的等待,教育理想之于成長正是這樣的等待。每一個自覺成長的教師都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從現在起明確自己的教育理想,然后把理想分解成一個個小的具體的目標,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堅守自己的理想,永不放棄!
淡泊寧靜,相信未來!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13
通過對《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學習,我認為在以后的事情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愛崗敬業(yè)。熱愛教育事業(yè),要對教學事情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yè),就要對本身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
二、加強政治學習,不絕提高政治素養(yǎng)。作為教師,我在假期系統的學習了《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法令規(guī)則文件,憑據《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嚴格要求本身,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為人師表。
三、愛心是師德素養(yǎng)的重要表示。崇高的師愛表示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厚此薄彼,按結果區(qū)別看待。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出格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出格的愛給出格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fā)明,發(fā)明他們的“閃光點”,而且多加鼓勵,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孜孜不倦,積極進取。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絕提高自身素質,不絕完善本身,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必然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而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fā),時時刻刻籌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插手到學校組織的念書活動中去,做一名“學習型”的優(yōu)秀教師。
五、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仿照,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必然要時時隨處為學生做出模范,通常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本身首先做到;通常要求學生不能做的,本身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氣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總之,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本身,在動作上提高本身的事情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處事的思想。吃苦鉆研業(yè)務常識,做到政治業(yè)務兩過硬。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14
一、教師應該具有怎樣的思想
作為一名教師,我和每一位同事都在非常努力地工作,可以說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竭盡全力,人人不甘落后。美國經濟學家約翰。貝勒斯說過:“勞動給生命之燈添油,而思想把燈點燃?!币虼耍鳛橐幻處?,既要認真工作,又要在工作中講求科學性、方向性,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不懈努力,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較好的成績。
在教學活動中,許多老師對教師職業(yè)價值的認識不足,處于“搬運工”“教書匠”“經驗型”層面,默默無聞、埋頭苦干的教師較多,而“專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較少;處于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動執(zhí)行者、盲目模仿者較多,而自覺將教育研究作為自身職業(yè)職責主動參與、勇于探索、積極創(chuàng)造的較少;循例執(zhí)教,習慣于操作訓練,滿足于傳統教化的較多,而以職業(yè)心態(tài)認識生命價值、體驗存在意義、享受創(chuàng)造快樂的較少。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不斷反思自己,不斷學習,對現代教育思想、教改趨勢、教育理論、有清醒的認識,不斷總結經驗,善于發(fā)現問題,構建自己的教學體系.懂得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是基礎教育的宗旨.愛心是基礎,發(fā)展是宗旨,育人是目標。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方法,讓學生不斷發(fā)展。
教師要把教育工作看成自身智慧、才能、力量的表現,是一種崇高、富有激情的活動,對自己的職業(yè)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就會努力發(fā)揚創(chuàng)造精神,提高自己的教育才能和教育藝術人生,從學生方面看,也可促進其素質提高,使學生既有人格魅力、又有社會競爭力、既可持續(xù)發(fā)展、又能不斷創(chuàng)新的“智慧之生”。
二、 我們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學生
曾在一座學??吹竭^這樣一條標語:“如果學生進來時是問號,出去時是句號,您的教育就失敗了?!弊x了《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一書,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這句話的含義。如果我們教出的學生通過在校的學習,能提出更多的為什么,能養(yǎng)成在學習過程中大量參與和積極表達的習慣,能讓我們的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具備質疑和評判的能力、對外部精彩的世界感到新鮮好奇,有探究的欲望,能夠展開想象的翅膀,拓展廣闊的心靈,留下思考的軌跡,對自己的發(fā)展有足夠的自信心,對自己及身邊的人和事有深刻的感受,有豐富的內心情感世界和對真善美的熱切渴望,我們的教育就可以說是成功的。
三、實施智慧之教,培養(yǎng)智慧之生
過去人們總是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種教學模式在現在來說,已經非常陳舊,是一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現在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幫助學生挖掘泉水的人。要教給學生方法,調動學生的力量,幫助挖掘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之泉。我們不能讓學生成為復制知識的機器,要使知識成為學生的主體能力,運用知識對客觀事物進行改造和創(chuàng)新。
學生有巨大的潛力,只要發(fā)揮了足夠的潛能,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yè),都可以成為一個新的愛因斯坦。所以,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fā)展的主體,是未來社會的主人”的觀念,并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逐漸形成獨立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的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有寬廣的心胸,用真誠細膩的心去給每個孩子樹立自信,促使每個孩子不斷進步。我想,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有智慧的頭腦、使自己的教學充滿智慧,不斷思考、實踐、產生更大的智慧,才能教出有智慧的學生,我們要為之不斷努力。
總之,教育,應該讓陽光灑滿大地,讓心靈沐浴在思想圣潔的光輝中,自由地舞蹈、跳躍,讓美好永駐人間。
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 篇15
巴爾扎克有句話:一個有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有思想的教師,才會教出有思想的學生,有思想的教師,才能真正使學生體驗到生命的快樂,才能真正使自己享受到教育的幸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一名有思想的教師呢?
一、有思想的教師,必定是講正氣的教師。
現在的學校雖是一方凈土,可各種信息源,如電視、電腦、廣播、報刊等媒體的信息,都影響學生和教師的思想,這就要我們教師講正氣。講正氣,就是要堅持做人底線,堅持道德底線。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有句話:守住、守住、再守??!守住什么?當然是守住教育的根。這種持之以恒的堅守,需要在清貧、寂寞中歷練。教師的職業(yè)特點,決定我們很難做物質富翁,但我們可以做精神富翁。
二、有思想的教師,必定是有激情的教師。
情緒作為人的一個特性,在教師和學生的身上是必然存在的,而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的對話,是師生情感的交流。而教師的積極情緒,可以促使教師在課堂上精神煥發(fā)、激情四溢,以精練簡潔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比喻、工整適量的板書指導學生,以情緒感染學生,以激情點燃課堂。
教師的任何消極情緒,都會嚴重影響自己對知識的講解,以及學生對知識的領悟。如果控制不當,或不能控制,就會大大降低課堂教學效果,甚至無法正常組織自己的教學活動,所以,教師要學會控制沖動情緒,克服過激情緒,防止壓抑情緒,以充滿激情的活力去感染和教育學生,用各種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有思想的.教師,是有耐心的教師。
教育是慢功夫,是文火,需要慢慢的熬制,切不可程式三板斧,那不是健康的教育。
四、有思想的教師,是有細心的教師。
教育是細節(jié)的藝術。合作、對話、互動、情感的碰撞、知識的構建等離不開細節(jié)的處理,細節(jié)處理不好,教育就會有問題。所以,教師在平時工作中,多一絲細心,多一份發(fā)現。
希望我們每個教師不做差不多先生,在平凡中求不平凡,在實踐中找新思路。
-
我們精彩推薦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專題,靜候訪問專題:教育讀書筆記原文摘抄及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