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每當我聽到《勞動最光榮》這首歌曲時,我就非常激動。因為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的今天。在我國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上,以辛勤勞動而為人敬仰的人物數(shù)不勝數(shù)?!按盒Q到時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辛勤勞動的人類就如這“春蠶”和“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只有勞動,才能有益于人民、國家、民族。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無數(shù)辛勤勞動的人民,如老師,他每天教課,晚上遲遲回家,還要給我們批作業(yè),睡覺時還要想一想今天哪些同學沒有聽懂。辛勤的老師呀,你令我佩服。還有每天早晨,天才剛剛亮,就會聽見清潔員在樓底下嘩嘩的掃著,等我上學時,清潔員在掏垃圾,走出小區(qū)大門,一條干凈的柏油馬路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清潔員他們每天早出晚歸,為人們服務著,不知辛苦,不知勞累。而有些人每天不思進取,不務正業(yè),自己有手有腳,卻跪在地上乞討;吃剩的飯菜隨意倒掉,不珍惜勞動成果等,我們要做到“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就要杜絕“好逸惡勞”的腐朽思想。我們要把勞動當成人生最光榮的事情,把好逸惡勞當成人生最大恥辱。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更應該保持以勤為本的美德,在各自的崗位上辛勤勞動,這樣,然而國家才會更加富強,人民生活才會更加富裕。讓我們齊唱:“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
五一節(jié),即五一勞動節(jié),是屬于勞動人民的節(jié)日。
但是,我們這一代,對于“勞動人民”的定義,卻是不明晰的。
老師告訴我們,勞動可以分為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但是在當前的工作中,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界似乎也變得模糊起來了。比如,我有一位叔叔,他的職業(yè)是“跑業(yè)務”。他每天都要騎著他的小電驢出門跑客戶,早上出門要到夜里才回來,他說比踩三輪車的還累、還辛苦;但是,他說在拜訪客戶、維護客戶的'時候,是腦力勞動——既要維護客戶,又要推動業(yè)績。
當我向父親提出這個疑問的時候,父親說,可以有新一種劃分方法,叫做體力型的腦力勞動。這種勞動本身腦力的附加值較低,而與勞動相對接的收入也較低。我又問,哪種勞動比較高尚?父親說,勞動不分高尚或者低劣,只有努力或者不努力。只要是真正付出努力與汗水的工作者,都是崇高的勞動者。
在五一節(jié)到來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向所有的勞動者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勞動之中?!眲趧邮刮覀兊纳罡菀妆恍腋8谐溆?,人生的價值也更容易得到彰顯。
勞動是什么?我想到勞動就是做一件事。勞動有什么意義?我覺得就是收獲的成果。我做過不少的勞動,但我想嘗試一項我很少做的勞動——做飯。[OK語錄網(wǎng) WWw.968OK.com]
正當我萌生出這個想法時,媽媽也說想讓我做一頓晚飯,與我不謀而合,我便開始學做飯了。做飯表面上感覺簡單,但實則很難,在剛開始我發(fā)現(xiàn)我一點頭緒也沒有。所以媽媽告訴我,第一步要洗菜,我就先在水里泡一些蔬菜,再把另一部分蔬菜減掉一些不好的地方再換水仔細沖洗,有的蔬菜不好洗干凈需要用刷子刷。聽上去很簡單的活,但實際做起來就累多了,而且是水很冷,沒一會手就感覺凍得很。接下來就是削皮,切菜,這兩項都是技術活,就像我這樣沒有技巧,土豆削不好,而且還怕傷著手,土豆掉在地上好幾次。切菜時,拿刀的姿勢不對,菜切的參差不齊,一會兒手又壓地很疼。
最后就是炒菜了。先是燉雞翅,先打著火把鍋熱了,然后向里面倒油,再向里面放蔥,花椒等。有些配料我都不清楚它們有什么用,只是按照媽媽的指示,手忙腳亂的往里面放。然后我向鍋里放雞翅,翻炒再燉一會兒,這道燉雞翅便做好了。后面兩道菜基本都是按照這個程序來的。在這期間,我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就像灶臺如何火,如何用鏟子一些很基本的問題我都不懂,說明我還是太少參與勞動了,以后要多加參與勞動。這次做出來的菜雖然沒有媽媽做的好,但我感覺很開心,洋溢著一種幸福感。
媽媽說:“即使放同樣的佐料,用同樣的做法,不同的人是做不出同樣的菜的”,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而勞動能讓我們自己的“菜”上添光加彩!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五一節(jié)放假了,同學們都待在家里休息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了宜興老家周鐵——一個如詩如畫的小鎮(zhèn)——去看望我的爺爺奶奶。
我們回到了家,剛向爺爺奶奶問好,我就迫不及待地抓起新買的絲網(wǎng)跑到小湖邊去網(wǎng)魚,爸爸和爺爺也一起跟來了。到了湖邊,我看到水面上有的魚兒在跳起來,有的在拼命的攪動著水草,像是和我們在打招呼似的。爺爺說現(xiàn)在是魚兒的產(chǎn)卵季節(jié),所以會有這么大的動靜。在下網(wǎng)前爸爸用繩子系住絲網(wǎng)的一頭,從小湖的.對岸慢慢拉繩子,爺爺在小湖邊小心翼翼的放絲網(wǎng),經(jīng)過半小時的努力終于用絲網(wǎng)把小湖攔腰截斷了,這樣魚兒就會不自覺地往網(wǎng)上撞。
等到吃完飯,一大家子人就去湖邊收漁網(wǎng)了,姑父一手拿著網(wǎng)兜,一手慢慢地把絲網(wǎng)往岸上拉,我也上去幫忙。我摸到那個絲網(wǎng)很軟,網(wǎng)格又很密,不禁產(chǎn)生一個疑問:魚兒是怎么被網(wǎng)住的呢?姐姐給我解了這個疑惑:“因為魚兒在水里看不見這個絲網(wǎng)的線,不自覺地就撞上去了,那網(wǎng)格剛好允許它的頭鉆過去,身體卻過不去,所以就卡在網(wǎng)上了?!边@時候姑父已經(jīng)撈起了第一條大鯽魚,我看了一下,果然和姐姐說的一樣,絲網(wǎng)的線剛好卡在鯽魚的頭和身體中間,任憑它如何掙扎都逃脫不了。就這樣,每拉起一條魚,我們都激動的叫起來,姑姑為了搶著去撈魚,把手機都扔在地上了。爺爺雖然早上還在說爸爸瞎花錢買網(wǎng),但這時候卻開心的像個孩子,還告訴奶奶說這網(wǎng)花的值。我和姐姐幫不上什么大忙,就在湖邊觀察湖里的小魚,那些小魚來回穿梭,游得飛快,魚鱗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美麗的光線,紅的、綠的、藍的,五彩繽紛,顯得格外靚麗,真是美麗極了!
這五一過得真開心啊!
相關推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