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

發(fā)布時間:2024-01-07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 六年級上冊課件 上冊課件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模板十篇)。

教案課件是教師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位教師都對編寫教案課件并不陌生。只有將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案相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您正需要有關“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的相關內容,請查看下方推薦。如果您希望進一步了解這個話題,請關注我們的主頁!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篇1】

一、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對本冊有關統(tǒng)計知識的系統(tǒng)復習。重點復習的內容有扇形統(tǒng)計圖的意義、特點以及從扇形統(tǒng)計圖中獲取信息和結合扇形統(tǒng)計圖解決問題。本節(jié)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有如下特點:

1、談話回顧,建立聯(lián)系。

通過談話,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能促進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上課伊始,根據(jù)復習課的特點和知識結構,進行關鍵點的有效回顧,幫助學生與接下來的學習內容建立聯(lián)系。這樣的設計,符合教育的本真,即教育的任務在于激勵、喚醒。

2、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討論的作用。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強調,小組合作是數(shù)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的傾聽能力、組織能力、思考能力都會得到鍛煉與提升。在復習中重視小組合作、討論的作用,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突破教學重難點,進一步理解各種統(tǒng)計圖的特征,并學會根據(jù)統(tǒng)計圖分析數(shù)據(jù)。

二、課前準備。

PPT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我們一共學過哪幾種統(tǒng)計圖?

條形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扇形統(tǒng)計圖。

這幾種統(tǒng)計圖分別具有什么特點?

(1)小組內交流。

(2)學生匯報。

生1: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是很容易比較各種數(shù)量的多少。

生2: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是不但可以表示數(shù)量的多少,還可以清楚地看出數(shù)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生3: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是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數(shù)量與總數(shù)之間的關系。

2、什么是扇形統(tǒng)計圖?

扇形統(tǒng)計圖用整個圓表示總數(shù),用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shù)量占總數(shù)的百分比。

(二)復習用扇形統(tǒng)計圖知識解決問題。

1、根據(jù)扇形統(tǒng)計圖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114頁6題。

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正逐步提高,在20xx年監(jiān)測的330個城市中,有27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監(jiān)測城市的空氣質量情況如下圖所示。

(1)空氣質量達到三級標準的城市有多少個?

(2)了解你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討論一下如何提高空氣質量。

2、解決問題。

(1)解決問題(1)。

①思考:題中的有效信息有哪些?無用信息有哪些?

②匯報。

生1:題中“有27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是無用信息。

生2:對于問題(1)而言,題中“330個城市”和“16.1%”是有效信息。

③根據(jù)統(tǒng)計圖算出空氣質量達到三級標準的城市有多少個。

330×16.1%≈53(個)

(2)解決問題(2)。

①組內交流:說一說你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問題。

②全班交流:如何提高空氣質量?

生1:要改善取暖工程。

生2:加強環(huán)保意識。

生3:嚴禁開私家車,統(tǒng)一乘坐公交車,這樣避免二氧化碳大量排放。

生4:減少工廠廢氣排放。

(三)鞏固練習。

1、小紅收集的各種郵票統(tǒng)計如上圖。

(1)小紅收集的風景郵票、人物郵票和建筑郵票數(shù)量的比是( )。

(2)小紅收集的( )郵票數(shù)量最多。

(3)小紅共收集了200張郵票,其中風景郵票有( )張。

2、完成教材117頁17題。yJs21.cOm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扇形統(tǒng)計圖的應用范圍。

板書設計:

統(tǒng)計與概率

統(tǒng)計圖的種類:條形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扇形統(tǒng)計圖。

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數(shù)量與總數(shù)之間的關系。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篇2】

教學內容:

教材第24頁的內容和第25頁“練一練”第1、2題,第26頁“練一練”第6題。

教學目標:

1.會分析解答“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兩步計算的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如審題,找關鍵句,分析關鍵句的含義,找單位“1”,將文字、圖示、算式結合起來。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學會分析解決兩步計算的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

教學難點:

初步構建分數(shù)問題的知識結構。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談話導入

秋天來了,森林里的小動物正在舉行第十屆動物車展,我們一起來看看。請同學們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一看,圖畫上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第24頁情境圖,學生觀察找出數(shù)學信息。

第十屆動物車展第一天成交量為50輛,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問題是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輛?

師:這是一道“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分數(shù)混合運算的有關知識: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

二、預習反饋

點名讓學生匯報預習情況。(重點讓學生說說通過預習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問題)

三、探索新知

1.理解題意,探究問題。

引導學生:(1)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的(這里的表示的不是數(shù)量,而是指第二天增加的成交量是第一天成交量的)。

師:這里的是輛嗎?如果不是那它表示什么意思?

生:一定不是,汽車怎么可能出現(xiàn)輛。

生:增加了,是指第二天增加的成交量是第一天成交量的。

師:對。這里的是一個分率,它的單位“1”是第一天的成交量。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就表示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多了第一天成交量的。

2.畫圖表示第二天的成交量。

學生理解題意后可試著描述,師生共同畫出圖形。

在畫圖時注意分析:

(1)確定單位“1”后先畫單位“1”,即第一天的成交量。

(2)再畫第二天的'成交量,可以提問第二天的成交量線段畫的比第一天的長還是短,為什么(因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所以線段要比第一天的長)。長出的這段要畫多長(表示第一天成交量線段的)。

(3)然后分析示意圖中每部分表示的意義。

第2條線段中,和表示第一天成交量的線段相對的這段表示它和第一天成交量相等,多出來的這段表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的成交量,也就是第一天成交量的。

3.看圖列式,解決問題。

讓學生根據(jù)分析,嘗試自己列式,并在小組內說說自己的思路,再匯報。

可能會有兩種意見:(1)先求比第一天增加了多少;(2)先求第二天成交量是第一天的幾分之幾。這兩種意見教師都給予肯定。

生1:我是先求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了多少輛,50×=10(輛),再求第二天的成交量50+10=60(輛)。列成綜合算式是50+50×。

生2:我是從圖中看出第二天是第一天的(1+)=,再求第二天的成交量50×=60(輛)。列成綜合算式是50×(1+)。

4.回顧反思。

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回顧和交流這道題的解決過程和方法。

(1)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2)找出單位“1”的量,畫圖幫助分析數(shù)量關系;

(3)根據(jù)線段圖找出數(shù)量關系;

(4)列式解答。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25頁“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先分析題目中的信息,理解題意后再完成。

2.完成教材第25頁“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理解“體積大約增加”是增加誰的,從而找到單位“1”解決問題。

3.完成習題:學校新購進足球30個,購進排球的數(shù)量比足球少,學校購進排球多少個?

這是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分之幾的數(shù)是多少

”,讓學生進行遷移類推。

五、拓展提升

1.陽陽期中考試數(shù)學得了96分,語文的分數(shù)比數(shù)學低,陽陽的數(shù)學和語文一共得了多少分?

96+96×(1-)=184(分)

2.商場某品牌衣服進價240元,加價后銷售,元旦促銷,再降價銷售,現(xiàn)在的售價是多少元?

240×(1+)×(1-)=225(元)

六、課堂總結

讓學生說一說“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分之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并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

七、作業(yè)布置

1.教材第25頁“練一練”第3題。

2.教材第26頁“練一練”第6題。

觀察情境圖,了解題目中的信息,提出問題。

教師根據(jù)學生預習的情況,有側重點地調整教學方案。

在小組里交流后回答。

學生列式,說出自己的理由,教師強調問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建構,使學生能結合方格紙用數(shù)對來確定位置,能依據(jù)給定的數(shù)對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

2、通過課堂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應用意識。

3、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在方格紙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教學難點:

利用方格紙正確表示列與行。

教學用具:

動物園示意圖的方格紙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提出學習目標。

1、復習:先用數(shù)對表示班級某一位同學的位置,再說說數(shù)對的第1個數(shù)字表示什么?第2個數(shù)字表示什么?

2、揭題,提出學習目標。

讓學生先說說,再出示學習目標:

(1)方格紙上什么線表示列,什么線表示行。

(2)利用方格紙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二、展示學習成果

1、認識方格紙的列與行。豎線是列,橫線是行。

2、自主學習,小組內展示。

(1)獨立學習課本3頁例2,并完成問題1和問題2。小組之間互相交流、探討。(教師相機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重在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思維方法和錯例,特別是引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篇4】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稅后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方法,會進行簡單計算。

2、對學生進行勤儉節(jié)約,積極參加儲蓄;支援國家、災區(qū)、貧困地區(qū)建設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地計算利息,解決利息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隨著改革開放,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人民收入增加,人們可以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儲蓄起來。這樣一是支援國家建設,二是對個人也有好處,既安全和有計劃,同時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樣計算利息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

二、新課

1、 介紹存款的種類、形式。

存款分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 閱讀P99頁的內容,自學討論例題,理解本金、利息、稅后利息和利率和含義。(例如:小麗20xx年月1月1日把1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xx年1月1日,小麗不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還可以得到銀行多付給的確1.8元,共101.8元。)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小麗存入的1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稅后利息:國家規(guī)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稅率納稅。小麗實際得到的1.8元是稅后利息。國債的利息不納稅。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銀行規(guī)定,根據(jù)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利率有時會有所調整,利率有按月計算的,也有按年計算的。

(2)閱讀P99頁表格,了解同一時期各銀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學會填寫存款憑條。

把存款憑條畫在黑板上,請學生嘗試填寫。然后評講。(要填寫的項目:戶名、存期、存入金額,、存種、密碼、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

4、利息的計算。

(1)出示利息的計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計算方法

按照以上的利率,如果小麗的100元錢存整取三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學生計算后交流,教師板書:1002.70%3=8.10(元)

(3)三年后取款,小麗能得到8.10元利息嗎?為什么?

學生發(fā)表意見后,教師指出:1999國家規(guī)定存款時,要按利息的確20%繳納利息稅,你能再算一算如果你存入100元,3年后實際能得多少利息嗎?

(4)學生計算后回答,教師板書

利息稅金:8.1020%=1.62元 稅后利息:8.10-1.62=6.48元

加上她存入本金100元,到期時她可以實際得到本金和稅后利息一共是106.48元。

5、練習。

(1)完成二十三的第6題,學生讀題后,提問:貝貝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利率是多少?存期是多少?然后由學生解答,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二十三的第9題。

教學總結:

折扣、納稅、利息是百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其中,折扣是學生們日常生活最熟悉的,教學中,我沒有剝奪孩子們想說的權利,讓他們自由地來說說他們對折扣的理解,并引入商品打折銷售的情境,解決與之相關的實際問題。但教學中我沒有說清楚幾折就是十分之幾,因此個別孩子對于七五折這樣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而納稅和利率,則主要是通過公式的掌握教給孩子解題的方法。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折扣的意義。

2、掌握折扣和百分數(shù)的關系,能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在理解“折扣”意義的基礎上,懂得求折扣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與“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數(shù)量關系是相同的,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能靈活運用分數(shù)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折扣”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學生:課前了解有關商場打折的信息。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

師:每到周末、節(jié)假日,我們總會看到商家為了招攬顧客,經(jīng)常采用一些促銷手段,你知道哪些促銷手段?(學生結合經(jīng)驗自由回答,教師用課件出示打折的情境圖。)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有關“折扣”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出示目標

師:本節(jié)課我們的目標是:(課件出示)

1、理解折扣的意義。

2、掌握折扣和百分數(shù)的關系,能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

師:為了達到目標,下面請大家認真地看書。

2三、出示自學指導

(課件出示)認真看課本第97頁“做一做“上面的內容,思考

1、什么是打折扣?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

2、求“買這輛車用了多少錢”就是求什么?

3、160×(1—90℅)中1—90℅求的是什么?你還會用別的方法解答這道題嗎?

5分鐘后,比誰能做對與例題類似的題!

四、先學

(一)看書

學生認真看書,教師巡視,督促人人都在認真地看書。

(二)檢測

1.填空。

(1)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按原價的x%出售,也就是降價x%;打七五折出售,就是按原價的x%出售,也就是降價x%。

(2)某種商品實際售價是原價的95%,也就是打x折出售;某種商品降價30%出售,也就是打x折出售。

(學生口答)

2.課本第97頁做一做

(找三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教師認真巡視,發(fā)現(xiàn)錯例,板書于黑板上對應位置。)

五、后教

(一)更正

師:寫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請大家一起看黑板上這些題,發(fā)現(xiàn)問題的同學請舉手。(由差-中-好依次進行更正)

(二)討論

1、看百分數(shù),認為對的舉手。為什么?

小結:商店有時降價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銷售,統(tǒng)稱“打折”,幾折就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一般情況下,不把折扣寫成十分之幾的分數(shù)形式。

2、看三道算式,認為對的舉手。為什么?

3、看計算過程和結果,認為對的舉手。

4、評正確率、板書,并讓學生同桌對改,更正錯題。

5、議一議:原價、現(xiàn)價、折數(shù)之間有什么關系?怎樣解決求折扣的問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

教師小結:現(xiàn)價=原價×折數(shù)(“求折扣”的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與“求一個數(shù)的十分之幾或百分之幾十是多少”的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是相同的,關鍵是要先理解折扣的`含義,再運用分數(shù)應用題的觖題方法來解決。)

六、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折扣的知識,意義是什么?該怎樣計算呢?計算時需要注意什么?

下面,我們就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做作業(yè),比誰的課堂作業(yè)能做得又對又快,字體還又端正。

七、當堂訓練

作業(yè)

1、填一填

(1)下列折扣化成百分數(shù)各是多少?填在x里。

九五折x%

七折x%八八折x%

五折x%

(2)一種商品現(xiàn)在打八折出售,比原價便宜了x%。

2、媽媽給小強買了一套運動服,原價120元,現(xiàn)在打七五折出售,比原來便宜多少元?

板書設計:

折扣

1、折扣的意義:商店有時降價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銷售,統(tǒng)稱“打折”,幾折就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2、折扣的計算方法:原價×折扣=現(xiàn)價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反比例的意義,掌握成反比例的變化規(guī)律,并能初步運用。

2.能正確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為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打下基礎。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反比例的意義,掌握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變化規(guī)律。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出示幻燈)

一種練習本的數(shù)量和總頁數(shù)如下表:

師: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哪個量是固定不變的量?

(2)哪兩種量是相關聯(lián)的量?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是怎樣的?

(3)表內相關聯(lián)的兩種量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2.填空。(小黑板(一))

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________,這兩種量叫做成________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________關系。

3.判斷下面各題中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1)文具盒的單價一定,買文具盒的個數(shù)和總價()。

(2)水稻產(chǎn)量一定,水稻的種植面積和總產(chǎn)量()。

(3)一堆貨物一定,運出的和剩下的()。

(4)汽車行駛的速度一定,行駛的時間和路程()。

(5)比值一定,比的前項和后項()。

可選其中一、二題,說一說為什么?

師:通過剛才的復習,我們對正比例的意義理解得很好。你們想一想,有正比例就一定有反比例。什么時候成反比例呢?今天我們就學習反比例的意義。(板書課題:反比例的意義)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4。(小黑板(二))

例4華豐機械廠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時加工的數(shù)量和加工的時間如下表:

(1)分析表,回答下列問題。(幻燈出示)

①表中有哪種量?

②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如何變化的?

③你能說出它們的關系式嗎?

④相對應的每兩個數(shù)的乘積各是多少?

⑤哪種量是固定不變的?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學,然后分組討論以上問題。(老師巡視、指導。)

(2)同學們發(fā)言。

根據(jù)同學發(fā)言,用彩色粉筆畫出箭頭并加以說明:

①每小時加工的數(shù)量擴大,加工的時間反而縮??;當每小時加工的數(shù)量縮小,加工的時間反而擴大。它們變化的規(guī)律是:一擴一縮或一縮一擴,變化的倍數(shù)相同。(板書)

②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積都是600。

(板書)1060=6003020=6005012=600

③從數(shù)量關系看:

(3)我們來總結一下反比例的意義是什么?

(4)上述小結讓學生照板書內容自述。

2.出示例5。

例5用600頁紙裝訂同樣的練習本,每本的頁數(shù)和裝訂的本數(shù)有什么關系呢?請先填表后,再回答下列問題。

觀察上表,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表中有哪兩種量?

②裝訂的本數(shù)怎樣隨著每本的頁數(shù)變化?

③它們變化的規(guī)律是怎樣的?

④題目中的600是哪種量?

⑤根據(jù)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你能列出一個怎樣的關系式?可以求出什么?

生:(答略)

師:我們通過這一例題再次總結一下反比例的意義。

看小黑板(一)中第二條空線,總結反比例的意義。

師:對照反比例的意義詳說例5成什么比例。

生:裝訂的本數(shù)是隨著每本頁數(shù)的變化而變化的。每本的頁數(shù)擴大,裝訂的本數(shù)反而縮小;每本的頁數(shù)縮小,裝訂的本數(shù)反而擴大。每本的頁數(shù)和裝訂的本數(shù)的積總是一定的。如:

1540=6002030=6002524=600

所以說每本的頁數(shù)和裝訂的本數(shù)是成反比例的關系。

師:剛才你們對照例題總結得很好,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呢?

幻燈出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學生看幻燈,讀一讀。)

師:誰能對照反比例的意義說一說例4是成什么比例?

(學生看黑板敘述,老師在關系式上標出定量和它們的關系。)

生:加工的時間隨著每小時加工數(shù)量的變化而變化,每小時加工的數(shù)量和加工的時間的積(零件總數(shù))是一定的,我們就說每小時加工的數(shù)量和加工的時間是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是反比例的關系。

3.學習字母公式。

師: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積(一定),你能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字母公式嗎?

生:xy=k(一定)。

師:很好。我們今天學習了反比例的意義。和正比例相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你能總結一下嗎?(兩人互相討論)

教師指復習小黑板(一)(即填空),學生回答。

生:相同點是都有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都有一個定量。不同點是,成正比例的量,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同擴同縮,而且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商(比值)一定;成反比例的量,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擴一縮,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積是一定的。

師:大家總結得很好,要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的量,就要抓住相對應的個數(shù)是商一定,還是積一定。這是判斷兩種量是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的關鍵。

(三)鞏固反饋

1.打開書看今天講的內容,并劃出重點。

2.看課本中的做一做,逐一回答書中的問題。

3.書中練習題4,用語言詳敘判斷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4.你能舉出一個成反比例的例子嗎?(自由發(fā)言)

5.練習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1)煤的總量一定,每天的燒煤量和燒的天數(shù)()。

(2)李叔叔從家到工廠,騎車的速度和所需要的時間()。

(3)玉華做12道練習題,做完的與沒做的題()。

(4)長方形面積一定,它的長和寬()。

(四)課堂總結

本節(jié)我們初步了解了反比例的意義,并能運用反比例的意義判斷一些簡單的問題。通過正、反比例意義的對比,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要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成正比例關系還是成反比例的關系,要抓住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的變化規(guī)律,這是本質。今后我們還要繼續(xù)研究。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題中第4,5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通過知識引進、知識討論、知識運用總結進行的。

首先通過復習,鞏固了正比例的意義。通過舊知識引出新知識反比例的意義,過渡自然,知識做到了連貫性。

在引導學生學習正比例學習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主動、自覺地去觀察、分析、概括、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從而既學到了新知識,又增長了自學能力。

幻燈演示、小組討論、集體反饋,選用多樣的教學手段,使枯燥的知識活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通過知識的對比,加強了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并通過區(qū)別不同的概念,鞏固了知識。學生的全面參與,培養(yǎng)了總結、區(qū)別、溝通的能力。練習的多樣、及時,使學生加深概念的理解。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篇7】

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59—60頁。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認識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理解單式與復式統(tǒng)計圖的異同,并能在有縱軸、橫軸的圖上用復式條形表示相應的數(shù)據(jù)。

2.能力目標:使學生能看懂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并能根據(jù)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中的有關數(shù)據(jù)作簡單的分析,判斷和預測,能根據(jù)要求把統(tǒng)計圖補畫完整。

3.情感目標:⑴培養(yǎng)大家勤于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⑵引導大家熱愛生活,關注身邊的每個事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統(tǒng)計圖?這些統(tǒng)計圖表示數(shù)據(jù)的方法和特點各是什么?生自由發(fā)言。

揭示課題:復式統(tǒng)計圖。

二、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在體育課上你們做過投球游戲嗎?根據(jù)你的經(jīng)驗,投球時單手投得遠一些,還是雙手投得遠一些?

學生自由發(fā)言。

究竟誰的想法更合理呢?讓我們先來看看第一活動小組同學投球的結果吧。(出示統(tǒng)計表)

從表格中能比較出結果嗎?

用條形統(tǒng)計圖怎樣表示呢?自己動手試試看。

以小組為單位在方格圖中嘗試完成統(tǒng)計圖。

評價一下,哪幅圖更便于比較兩種投球方式的投球距離?

(各小組修改統(tǒng)計圖)

三、探索研究,猜測交流

從上面的統(tǒng)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大多數(shù)的同學都是單手比雙手投得遠,而且相差得也比較大;也有4號同學雙手比單手投得遠一些,但是差得并不太多,看來大多數(shù)同學還是單手投球會投得更遠;6號同學兩種情形投的距離一樣遠,挺有意思的。)

這是他們小組的情況,我們班的情況不知道和他們一樣不一樣,最好我們也實際投一投,將數(shù)據(jù)收集起來再進行比較。

我們下午有體育活動課,我們實際做這個實驗,各小組要組織好,注意安全,做好記錄。這次我們要進行“雙手、左手、右手”的實驗,先預測一下:哪種情況投擲的距離遠呢???四、嘗試應用,解決問題

教材60頁試一試,操作應用。

提醒學生:要認真細心地確定每條直條的高度,用不同的顏色直條表示城鎮(zhèn)居民的農村居民平均每年旅游消費的情況。

五、實踐應用,走向生活。

教材60頁,實踐活動。

六、總結全課,儲存新知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問題嗎?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篇8】

1. 明明有圖書a本,林林的圖書是明明的2倍,方方的圖書比明明的3倍少8本。方方有圖書??????? 本,方方的圖書比林林多??????? 本。

2. 下面是一個長方體前面和上面的圖形。

量一量,這個長方體的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高是???? 厘米;算一算,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平方厘米。。

3.?6個同樣大的橘子和3個同樣大的梨一共重1350克,1個橘子的重相當于1個梨的 13 。1個梨重????? 克,1個橘子重????? 克。

4.?在括號里填適當?shù)臄?shù)。

87 -(??? )= 1???? 79 ×(??? )56

5. 紅色小棒和藍色小棒的長度比是1∶2,藍色小棒和黃色小棒的長度比是2∶3。現(xiàn)有紅、藍、黃色小棒各兩根,從中取出3根圍一個三角形??梢赃x2根????? 色小棒和1根????? 色小棒。

6.?34 日=(??? )小時???????? 80秒=(??? )分

7.?一個小正方體的一個面寫“1”,兩個面寫“2”,三個面寫“3”。拋起這個正方體,落下后“2”朝上的可能性是??? ;朝上的數(shù)小于“3”的可能性是??? 。如果拋90次,照這樣的可能性計算,“1”朝上會有???? 次。

8.?下表是六年級學生某天到學校上課的人數(shù)統(tǒng)計。

六年級????? 班的出勤率最高,是??????? ;六年級????? 班的出勤率最低,是??????? 。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篇9】

說教材:

1、本節(jié)內容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面積到學習曲線圖形的面積,無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質的飛躍。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將初步學習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化曲為直”、“化圓為方”,為以后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奠定基礎。特別是在面積的推導過程中,潛意識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極限思想。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特點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⑵幫助學生掌握圓的面積公式,并能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

使學生了解從“未知”到“已知”的轉化過程,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實例引入,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向學生展示生動、活潑的數(shù)學天地,喚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探索,在參與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內容,確定以下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以及圓的面積公式的應用。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篇10】

(一)、知識鋪墊,問題引入

1、知識鋪墊:“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根據(jù)本班總人數(shù)為30人,女生占三分之一,男生占三分之二,求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并把得數(shù)用比的知識或分數(shù)的知識說一句話。

2、問題引入:在實際情境中理解按比分配

男生8人,女生16人,將48個卡片平均分成兩份,分給男生組和女生組,這樣分合理嗎?那怎樣分才合理?

這樣安排,目的是把握新舊知識和連接點,通過平均分引出按比分,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的發(fā)展變化與延伸,為分散難點起著積極的遷移作用。

(二)、交流探索,掌握方法

1、提出關于配制稀釋液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理解“稀釋液”的意思。

2、出示例2,在情境中理解按比例分配。

首先在學生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收集數(shù)學信息,然后利用課件演示稀釋液配制過程,幫助理解題意及掌握分配問題的結構特點。接下來引導學生分析題中數(shù)量關系:這道題配制的是什么?按照什么來配制?重點理解“按1:4配制”。再接下來鼓勵小組合作嘗試多種方法解答,教師進行指導,重點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最后提示學生進行檢驗,培養(yǎng)學生自覺檢驗的習慣。

3、小結:按比分配的應用題有什么結構特點?怎樣解答這樣的應用題?

這樣設計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一般學生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所以在教學中可以靈活地依據(jù)提出的方法調換教學順序,并引導學生掌握兩種不同的結題方法。安排學生的小組討論方式能使學生一開始就暢所欲言,把幾種不同思路比較和聯(lián)系起來,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掌握方法,并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檢驗能力。

(三)、多層訓練,形成技能。

練習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設計的練習題力求做到從易到難,由淺入深,有層次,有坡度,新舊知識融合恰當,形成技能技巧,開拓思維,發(fā)展能力,達到練習的預期目的。

1、基礎練習

解決課前分卡片時產(chǎn)生的問題。

這個練習用來分散難點,促使知識結構的內化。

2、對應性練習。

出示練習第1題:與例題比較,得出各部分數(shù)量之間沒用比而是用實際數(shù)量表示。

采用講練結合的形式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在學習新知之后即時得到鞏固。

3、對比性練習。

出示練習第2題:比較分析題中出現(xiàn)三個數(shù)量,不同于其他練習。

這道練習旨在加強對比,提高學生分析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并介紹“黃金比”,鼓勵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外自己去收集有關的資料。這樣設計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五)、全課總結

你學會了什么知識?掌握了哪些方法?

這樣做既檢驗了效果,又體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整體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和口頭表達能力。

總之,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我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為學生提供現(xiàn)實情景和活躍的情趣,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他們深刻體會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提高學生利用數(shù)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小編推薦

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模板十一篇)


為您準備的“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一定能夠讓您滿意。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就需要老師用心去設計好教案課件了。要知道寫一份完整教案課件,會讓學生更加高效掌握知識點。若需方便閱讀請將此頁加入收藏夾!

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今年六年級學生學PEP版五年級教材。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接觸了三年英語,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兒童的特性使得他們活潑好動,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探索知識的欲望很強烈,并且有著很強的表現(xiàn)欲。由于我所教的三個班學生英語基礎各不相同,有的班上學期就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嚴重的現(xiàn)象,所以本學期我將采用小組合作形式進行教學,根據(jù)學生五年級學習程度分組進行一幫一活動,保持并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在小組成員間互幫互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間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難易度合理,過渡平和,主要采用的是全身反應(Total Physical Response)教學法,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感知并運用英語。本教材按照每單元三課時編排,每單元包含九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單元的的主要句型、單詞等語言材料及其功能的集中展示;第二部分是主要句型和單詞的重點板塊;第三和第四部分是鞏固知識的活動板塊;第五部分是閱讀,是對前面的拓展;第六部分是學生間合作活動,大多是兩人組活動,以便學生應用語言;第七部分是讀寫部分;第八部分是拼讀部分;第九部分是娛樂部分。教材的設計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樣活潑,很符合該年齡階段的兒童。

 三、教學目標

1.能聽說讀寫92個單詞或短語以及13組句子和9個單句。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并能讀懂簡短語篇。

2.能聽說認讀16個單詞。

3.能學會6個手工制作。

4.能聽懂會唱8首歌曲。

5.能聽懂會吟唱12首歌謠。

6.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7.能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8.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教學方法建議

 (1)詞匯教學(Let’s learn)

Let’s learn部分的詞匯是圍繞話題歸類出現(xiàn)的。與前四冊不同的是,從五年級上冊開始,Let’s learn中的部分或全部詞匯要求學生做到聽說讀寫四會掌握。還可以在與學生的交流中自然引入新單詞,讓學生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朗讀、拼讀新詞。在交際中教學單詞。教師應力求在語言交流中教單詞,用舊詞聯(lián)系新的語言,融會語言和詞匯的教學。不要為了教單詞而教單詞,也不要讓學生死記,要把它放到具體的對話(句子)中學習。

(2)對話教學(Let’s talk Pair work Group work)

本冊教材濃縮了原有的情景會話,更突出了目標句型。為給學生提供靈活運用語言的機會,這部分還提供可替換的內容。為此,教師應做相應的調整。

教學注意事項:

1、不應象Let’s talk中那樣教,應降低要求,并不作要求全部會認讀;

2、write部分照樣子“抄”并不是“寫”,應該讓學生自己擴展,運用到現(xiàn)實中去;

3、可以表揚加鼓勵寫的好的同學可以少“寫”;

4、要從開始就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3)、閱讀理解教學(Read and write )

這部分的教學目標是:讀懂對話或短文;完成檢測學生理解程度的填充句子練習;聽說讀寫四會掌握一組句子;完成一項綜合運用語言的任務型語言活動。

課堂建議:

1.學生閱讀對話,采用小組成員相互合作的形式進行。

2.教師解惑答疑、設計問題以考察理解程度,并引導學生完成填充句子的練習。

3.學生全體參與任務型活動,實際運用所學語言。

4.課堂完成活動手冊。

(4)、語音訓練(Pronunciation)

這一冊Part C中Pronunciation很重要,不能省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直接告訴學生這些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而是要啟發(fā)他們通過仔細聽錄音和觀察單詞的結構來發(fā)現(xiàn)讀音規(guī)則。在學生掌握后,鼓勵他們嘗試認讀一些未曾學過但符合發(fā)音規(guī)律的新詞,從而增加學生學習語音的成就感,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 篇2

外研版小學六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一、英語學科教學指導思想

《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提倡任務型教學模式,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和合作的學習方式,實現(xiàn)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強調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

二、學生情況

本學期我新接六年級()()兩個班的教學工作。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較差,自我表現(xiàn)不夠突出,我運用了多種辦法,兢兢業(yè)業(yè),但是由于學生基礎較差。對教師課堂上的操練和課后的培優(yōu)輔差都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然而,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還是存在很大的興趣。作為教師,我們可以抓住這一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才能有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四會”能力外,還要注意對學生的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還要對他們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進行更高層次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

第七冊共有11個模塊,內含一個復習模塊。在各模塊有兩個單元。同學們可以結合單元的內容,唱一唱,說一說,玩一玩,做一做,動動腦筋,使英語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在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寫的基礎上,繼續(xù)側重學生閱讀理解方面的能力,同時也繼續(xù)要求學生在寫能力方面進行要求,引導學生寫出簡單的小短文。比如書信,海報等。繼續(xù)對出現(xiàn)在每一個模塊中的語法點進行形象的,生動的講解。做好小學階段的復習工作。在復習階段,應該注意區(qū)別優(yōu)秀生和學困生,加大練習量,讓學困生吃飽的同時,優(yōu)秀生吃好,復習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和復習重點:

四、單元重點難點分析:

1.復習一般將來時的運用; 2.復習鞏固過去時; 3.復習現(xiàn)在進行時; 4.復習鞏固特殊疑問句

5、繼續(xù)學習動詞的過去時態(tài);

6、學習簡單的一般將來時態(tài)的表示方法。五、教學方法

1.提倡任務型教學,讓學生學以致用。在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的任務,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支配感;鼓勵學生們將語言看作是工具,而不是最終的產(chǎn)品,讓學生們將注意力集中到充滿合作和競爭意識的活動中,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等方式或者運用他們所能的語言(模仿、動作、關鍵詞、圖畫等)來交際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并匯報結果,從而達到“用英語做事情”的目的。

2.盡可能為學生學習語言創(chuàng)造情境。利用圖片、模型、實物、簡筆畫等教具,利用自己的手勢、動作、表情等體態(tài),利用CAI課件、錄音、錄像等現(xiàn)代教學設備,使英語教學變得生動、形象,為英語教學提供各種教學語境和真實的交際場合,營造英語交際情境和氣氛。

3.實施趣味性教學,精心設計游戲、競賽、猜謎、音樂、詩歌、扮演角色等活動,使學情趣化,給學生以愉快的情緒體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向著目標不斷進取。

六、學困生轉化措施

“學困生”的轉化教育教學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無論是多么優(yōu)秀的班級,都會存在“學困生”,英語課堂亦是如此,因此,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其意義是非常深遠的。作為一名教師,要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他們,用真

誠的愛心去理解、關心他們,用無比的耐心去幫助他們,從而使他們的學習不斷的提高。

經(jīng)過觀察和分析,我總結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學習目的不明確

(二)英語學習受不穩(wěn)定的情緒支配,學習熱情冷熱無常,久而久之,就形

(三)學習基礎不扎實

(四)學困生在小學啟蒙階段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基礎不扎實,思維不活躍

(五)接受能力差,從而影響了其以后的英語學習。

(六)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當 學困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習方法,(七)學習不主動,課堂上不能全身心的投入。

(八)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

(九)沒有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缺乏家長的正確引導也是形成學困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因此,作為教師就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根據(jù)他們個人的具體水平情況,盡量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收獲。

(一)保護自尊心

(二)樹立自信心

(三)提供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就必須教會他們一定的學習方法

1、在課前預習中多指導

2、在課堂上多關注 學困生上課時注意力往往不集中,由于上課時不經(jīng)常舉手發(fā)言,一次又一次放棄發(fā)言的機會,最后導致不會說,甚至不敢開口。為此,我在課堂上盡量設置一些他們容易回答上來的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后,不要忘記表揚他們。

3、課下復習多督促 大部分學困生都是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他們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所以對于他們的作業(yè)本要格外的“關照”,他們的作業(yè)要做到天天批,而且每天都為他們寫幾句激勵的話語,這樣不僅使他們充分練習鞏固當天的學習內容,而且還養(yǎng)成了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好習慣。

(四)發(fā)動周圍一切可以發(fā)動的力量

1、建立“一對一”幫學對子 由于任教班級比較多,“學困生”自然也會多,而且我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于是,我便發(fā)動班級里的優(yōu)秀學生,為他們每個人安排一個“小徒弟”,建立“一對一”幫學對子,小師傅的任務是利用課余時間輔導、幫助他們掌握當天沒有掌握的知識。

2、取得家長的配合

七、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開學初模擬考及教學準備工作

第二周-第三周:Module 1-Module 2

階段性檢測 第四周:國慶節(jié)假期

第五周—第六周:Module 3-Module 4 階段性檢測 第七周--第八周: Module5-Module6

階段性檢測

第九周-第十周:Review Module 1-Module 6 期中復習階段

第十一周 : Mid-exam of Module 1-Module 6 迎接期中考試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Module 7-Module 8 階段性檢測 每十四周—第十五周:Module 9-Module 10 階段性檢測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Review Module 7-Module 10階段性檢測 第十八周—第十九周:Review Module 1-Module 10復習迎接期末考試 第二十周:期末考試

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 篇3

1.學生能聽懂會讀本課課文。

2.使學生通過練習復習句子:What time is it? It’s .復習所學過的時間表達法。

1.學生能夠模仿課文對話,能練習相互問候的日常用語。

2.培養(yǎng)以舊帶新掌握一定的語言技巧的能力,練習該如何表達時間。

以情感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2 : 10 two ten or ewo past ten.

4 : 30 four thirty or half past four.

9 : 00 nine o’clock or nine.

5 : 45 five forty-five or a quarter to six.

1) Play a game: “ The number game” to review number , play with numbers up to ten thousand .

2) Review some phrases :

What day is it ? What time is it ?

Step 2 :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引出新課題,教授新單詞airport,教讀數(shù)遍并讓學生明白單詞的意思。

2.Ask and answer:

1).Who is this?

JennyDannyLi Ming.

2).Where does Jenny live? Canada.

Where does Li Ming live? China.

3)How long is it from September 1 to June 25?

Ss count the months:

January February…June.

Wow!That’sten months.

3.Teaching “ What time is it ? ”

1) 指著自己的手腕處,T: What time is it ? (強調連讀is it)

S:“It’s ______”Explain that we use “o’clock” only on the hour.

2) Demonstrate :

T draws a clock on the blackboard.More the hands on the clock as T ask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 Then get volunteer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

3.Practice :

1) Practice in pairs .

2)Ask the volunteers to more the hands on the clock as they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

4.Teaching “ the text ”

1)When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 think over the question :

a.Why does LiMing come to Canada (He wants to learn English)

b.When does Li Ming arrive ?

c.What time did Li Ming’s plane arrive ?

d.Who meets him at the airport ?

e.Did he have a good trip ?

2)Read the dialogue and discuss the questions in groups .

3)Ask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

4)Read by themselves , then read role-play .

Make up a dialogue about meeting someone at the airport . Use“ What time is it ? It’s .”

5 o’clock ——What time is it?

(一)知識目標:

1、能聽、說、讀、寫單詞:room; kitchen; bathroom; living room

2、能用英語簡單描述自己的家中的各個房間。

(二)能力目標:

學生能正確運用英語描述家中的房間,能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進行交流,使語言交際與表達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

(三)情感目標:

1、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學習主動性,感受學英語的樂趣。

2、培養(yǎng)學生要熱愛家庭、熱愛生活。

能正確運用room; kitchen; bathroom; living room,能準確理解課文內容。

(二)教學難點:

能正確理解兩個名詞性物主代詞mine,yours。

三.教具、學具: Some pictures,vocabulary cards ,audiotape and the tape recorder

簡單的說,區(qū)別: 客廳主要是用來接待客人的地方,起居室主要是家人一起聊天,看電視的地方。因為咱們現(xiàn)在的條件有限,一般人家是把客廳和起居室沒有分開,一個空間,兩種功能。

T: Good morning , boys and girls !

S: Good morning , Miss Sun !

S: I’m fine , thank you . And you ?

T: I’m fine , too . Thank you . Where do you live ?

S1: I live in an apartment.

Use vocabulary cards to review the words “ house”, “classroom”, “bathroom” ,“bed”.

Step 3.Key concepts: room, kitchen, bathroom, living room

1.Introduce:

a. Use posters of rooms to demonstrate each word.

b. Point out the word “room” in bathroom, bedroom and living room.

c. Free talket the students introduce their rooms and the things in it.

2.Student book :

a. Play the audiotape as the students follow in their books.

b. 1).T: In our book , there are two new words .“mine and yours ”

T: This is my book . This is mine .

T: This is my coat . This is mine .

T: That is your pencil . That is yours .

T: That is your shirt . That is yours .

T: Do you know the meaning ?

S: Yes . Mine 是我的. Yours 是你的.

2).Ss say sentences freely, they should hold some objects in their hands or point to the objects andmake the others clear about their meaning.

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 篇4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夠聽、說、讀、寫形容詞的比較級形式:taller, stronger, older, younger和shorter.2.能夠用句型:I’m ? cm tall.He’s/She’s ? cm tall.”來描述自己和他人的身高。

3.能用句型“You ‘re taller than your brother.I’m older than you.”進行年齡和身高的比較。

4.能夠聽懂教師的指令,按不同年齡、身高排隊,并用所學語言進行表述。過程與方法:能在活動中恰當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情感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關注自己身邊的人、事物及自然界中與我們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

二、教學重、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能夠聽、說、讀、寫五個形容詞比較級形式,并能用含有比較級的句型進行替換關鍵詞的問答。長度單位cm的完整形式centimeterr 的發(fā)音是本課時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錄音機和本課時錄音帶、Let’s learn單詞卡片.2.教師準備測量身高和體重的工具。.四、教學過程

1、preparation:

1、師生問好。

2、教師談話: Happy new year!This year, we’re one year older than last year.Are you taller than last year? Are you heavier than last year?

2、presentation:

(1)Measure(測量):教師出示測量身高和體重的量器,提問:“How tall are you? How heavy are you? Let’s measure.然后請兩名學生上前,幫他們測量身高,并公布測量結果:He /She is ? cm tall.(2)板書該句子并領讀,重點教讀cm,centimeter.(3)引導學生比較兩人的身高:? is taller than ?.? is shorter than ?.并由此引出單詞的比較級taller和shorter.(4)講解比較級的簡單構成。再讓學生寫出下列詞的比較級形式:young old strong thin big small heavy(5)Let's chant 放本課時Let's chant部分的錄音,學生先靜聽一遍,再跟錄音輕聲吟唱一遍。

3、practise:

Let's learn(1)出示Let’s learn 圖,先教師帶讀單詞,再指名認讀。(2)操練單詞:a.師生對反義詞。

b.教師說單詞,學生拼讀并書空。c.用教師所指單詞造句。(3)教師問:How tall are you? How heavy are you? Who is taller than you? Who is heavier than you?引導學生用I’m ? cm tall./kg..? is taller/heavier than me.來回答。注意教讀kg,的原形kilogram。(4)同桌對話:I’m ?cm tall.I’m ?kg.I’m ? than you.You’re ? than me.不知道自己身高體重的同學可以用教師準備的測量器具量一量。(5)指幾名同學向全班匯報。

(6)聽Let’s learn 錄音,跟讀,再自己練習讀,同桌分角色讀。

4、production:

1.用所給單詞的正確形式填空。

(1)How ____(tall)are you? I’m 112 cm _____(tall).(2)I’m _____(tall)than my brother.(3)Wu Yifan is 160 cm ____(tall).(4)My brother is ____(young)than me.(5)Who is ____(old)than you?(6)Amy is ____(small)than Sue.5、progress:

(1)教師請四名同學到前面,示范讓學生理解Line up from?。然后發(fā)指令,讓學生做動作。

(2)小組之間進行表演或競賽。

作業(yè)設計:(1)在作業(yè)本上書寫Let’s learn的五個四會單詞。(2)收集一些名人的身高、體重、年齡等資料并進行比較。

(3)比較自己的一家人,并嘗試寫一篇小短文。如: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My dad is taller and stronger.My mom is younger than my father.I’m shorter than my dad but taller than my mom..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與要求 知識與能力:

1.能聽、說、讀、寫四會掌握句子:“How tall are you? I’m 164 cm tall.You’re shorter than me.You’re 4 cm taller than me.”并能在情景中正確運用。

2.能夠調查同學的年齡、體重和身高并就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比較,做出匯報 3.能夠聽董Let's try的錄音內容并選出正確選項。過程與方法:能在活動中恰當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情感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語言的積極性。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是四會掌握句型:“How tall are you? I’m 164 cm tall.You’re shorter than me.You’re 4 cm taller than me.”

三、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錄音機和本課時的錄音帶及空中課堂教學資源。2. 教師準備本單元的單詞卡片和幾位名人的圖片與資料。

四、教學過程

1、preparation:

(1)復習Let's chant部分的歌謠,播放錄音,讓學生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念。念完后提問:Who is tallest? Who is shortest?Who is smallest?(2)Guessing game:教師用描述班上某位同學的特征,如:He is tall and thin.He is taller than ? and thinner than?。Who is he? 請學生猜猜說的是誰。在猜的過程中還可提問:Is he taller/? than ??

2、presentation:

(1)指幾名學生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家人的情況,再同桌相互說一說。(2)Let's try 教師放錄音,學生看圖選擇正確答案,并從聽覺上進一步感知主要句型。錄音內容如下: There are three elephants in a zoo.Father Elephant is taller and older than Mother Elephant.Mother Elephant is smaller than Father Elephant.She is stronger than her son.Son Elephant is younger but taller than his mom and dad.Which picture is the Son Elephant?

3、practise:

Let's talk(1)教師指著一名身高超過自己的學生說:I’m 150 cm tall.You’re taller than me.I’m thorter than you.How tall are you? 待該生回答后,教師接著說:Oh, you’re ? cm taller than me.然后板書這組對話并重點領讀最后一個句子。

(2)師出示事先收集的名人圖片,問:How tall/ heavy/old is ??也可讓學生介紹自己所知道的名人。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如? is 4 cm taller than ?.? is two years old than ?。

在師生對話的過程中,注意重點復習年齡的詢問和表達方法。

(3)出示Let’s talk 部分對話,先讓學生試讀,再放錄音,學生跟讀。跟讀時提醒學生注意模仿語音和語調。然后兩人一組分角色朗讀。

4、production:

教師事先準備一些打亂順序的單詞卡片,讓學生讀詞后迅速拼成正確的句子。學生用自己和同桌的資料,替換對話中的關鍵詞進行練習。

5、progress:

Group work 教師出示表格,并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布置活動任務:Survey your classmates and make a report.先請一組基礎較好的學生示范,再分組活動?;顒舆^程中強調學生一定要用英語進行交流。

Homework:

(1)做英語練習冊上Part A 部分相關練習,并抄寫四會句子。(2)Task time 要求學生回家后測量自己的房間、床及書桌或其它物品的大小尺寸,并寫出完整的句子,如“My room is 4 m long and 2 m wide.教師可先以教室內的物品為例,給學生做個示范。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與要求 知識與能力:

1.能夠聽懂、會說Let’s read 部分的對話并完成填充練習;特別是能看懂、會朗讀句子:“I think the little monkey is only 40 cm tall.The yellow monkey is taller but the little monkey is funnier.”

2.能夠了解雙元音/ei/,/ai/,/oi/及輔音/p/,/b/,/t/,/d/ 的音與形;能讀出相關例詞。

3.能夠完成Pair work部分繪圖并描述最好朋友的活動。過程與方法:能在活動中恰當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情感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界中與我們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充分理解、正確朗讀對話,并培養(yǎng)學生拼讀音標例詞的能力。教學難點是學生能看懂、會朗讀句子:“I think the little monkey is only 40 cm tall.The yellow monkey is taller but the little monkey is funnier.”

三、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錄音機和本課時的錄音帶及空中課堂教學資源。2. 教師準備本單元的單詞卡片和幾位名人的圖片與資料。

四、教學過程

1、preparation:(1)復習Let's chant部分的歌謠,播放錄音,讓學生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念。并引導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用班內同學的名字替換歌謠中相關內容重新吟唱。(2)Guessing game:教師用描述班上某位同學的特征,如:He is tall and thin.He is taller than ? and thinner than?。Who is he? 請學生猜猜說的是誰。在猜的過程中還可提問:Is he taller/? than ??

2、presentation:

(1)指幾名學生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家人的情況,再同桌相互說一說。(2)Let's try 教師放錄音,學生看圖選擇正確答案,并從聽覺上進一步感知主要句型。錄音內容如下: There are three elephants in a zoo.Father Elephant is taller and older than Mother Elephant.Mother Elephant is smaller than Father Elephant.She is stronger than her son.Son Elephant is younger but taller than his mom and dad.Which picture is the Son Elephant?

3、Pre-reading: Let's talk(1)教師指著一名身高超過自己的學生說:I’m 150 cm tall.You’re taller than me.I’m thorter than you.How tall are you? 待該生回答后,教師接著說:Oh, you’re ? cm taller than me.然后板書這組對話并重點領讀最后一個句子。

(2)師出示事先收集的名人圖片,問:How tall/ heavy/old is ??也可讓學生介紹自己所知道的名人。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如? is 4 cm taller than ?.? is two years old than ?。在師生對話的過程中,注意重點復習年齡的詢問和表達方法。

(3)出示Let’s talk 部分對話,先讓學生試讀,再放錄音,學生跟讀。跟讀時提醒學生注意模仿語音和語調。然后兩人一組分角色朗讀。(4)教師事先準備一些打亂順序的單詞卡片,讓學生讀詞后迅速拼成正確的句子。

4、In-reading:

Group work 教師出示表格,并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布置活動任務:Survey your classmates and make a report.先請一組基礎較好的學生示范,再分組活動?;顒舆^程中強調學生一定要用英語進行交流。

(5)學生用自己和同桌的資料,替換對話中的關鍵詞進行練習。

5.After-reading: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作業(yè)設計:(1)做英語練習冊上Part A 部分相關練習,并抄寫四會句子。

(2)Task time 要求學生回家后測量自己的房間、床及書桌或其它物品的大小尺寸,并寫出完整的句子,如“My room is 4 m long and 2 m wide.教師可先以教室內的物品為例,給學生做個示范。

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 篇5

一、教學目標與要求:

1、能夠聽、說、讀、寫本課主要單詞:mirror,curtain,closet,end table,trash bin。

2、能夠聽、說、認讀單詞air-conditioner以及句型:Is this your…? I have …并能在情景中運用。

3、能夠聽懂、會唱歌曲“My Small Bedroom”。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本課時重點是掌握Let’s learn部分的五個四會單詞,并能進行簡單問答、介紹。難點為單詞air-conditioner的發(fā)音。

三、課前準備:

課件、詞卡、圖片、錄音機、磁帶。

1、Daily talk.

2、做“低聲傳句子”活動:教師低聲把句子:“I have a study,a bathroom,a bedroom,a living room and a kitchen.”告訴每組的第一名學生,這名學生低聲向后傳句子,每組的最后一名學生大聲說出句子,看哪組做得又快又正確。

1、教師放四年級上冊B Let’s do 部分的錄音,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必要時,教師可展示bed,sofa等詞卡給學生以提示。

2、快速拼詞:教師出示單詞卡片door,chair,window,desk,bed,引導學生快速看圖拼讀四會單詞。

1、課件展示房間圖片,教師說:“Look! This is my new room. I have a bed and a shelf. What else do I have? ”,教師點擊課件,圖片中mirror閃爍,然后出現(xiàn)單詞mirror,然后拿出一面鏡子,示范朗讀mirror,學生跟讀。教師手拿著鏡子分別問幾名學生:“Do you have a mirror in your bedroom? ”如果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教師則再次重復一下“mirror”一詞,說:“Oh,you have a mirror in your bedroom.”,如果學生的回答是否定的,教師可以說:“Oh,sorry. You don’t have a mirror in your bedroom. Where is the mirror? ”(Is the mirror in the bathroom?),學生回答。 教學其它curtain,closet,end table,trash bin,air-conditioner五詞,方法同mirror,通過模仿、問答等形式,學生初步掌握這五個詞。在教學air-conditioner一詞時,可做“冷暖”游戲:教師讓一名學生A看一下air-conditioner圖片,然后離開教室。教師藏起該卡后認學生A回到教室找那張卡片。如果學生A走近該卡片,其他學生就大聲說“air-conditioner”,如果學生A離卡片越來越遠,其他學生就輕聲說單詞。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哪一詞掌握不太好,也可以做這個游戲進行鞏固。

2、Let’s chant.

學生隨著音樂邊做邊說: Closet,closet,open the closet! Curtain,curtain,close the curtain! Mirror,mirror,clean the mirror! Trash bin,trash bin,empty the trash bin! End table,end table,move the end table! Air-conditioner,air-conditioner,make me cool!

3、做“排卡片”游戲:教師快速報詞卡名稱,學生按次序在桌面上排列自己的詞卡。一兩次后,可以讓一個學生報,其它學生進行排。最后可以讓同桌互做這個游戲。

4、通過課件出示對話“Is this your bedroom? Yes,it is. Come and look at my new curtains.”,學生進行模仿后,出示圖片(先可以仍是bedroom,把東西做替換,然后可以是其它房間,其它的東西),讓學生同桌表演對話,或是同桌自由練習,但以同桌表演為主。例如:“Is this your living room? Yes,it is. Come and look at my new sofa.”。

5、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書寫單詞:mirror,curtain,closet,end table,trash bin,讓學生在詞卡反面或練習本上拼寫、記憶單詞。

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Let’s play:學生分組做句型接龍。如:學生A說:“In my room I have a trash bin. ”學生B在學生A的句子基礎上加上一個詞,如:“In my room I have a trash bin and a mirror.”依次類推。教師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本課以外的詞匯。

2、做“找同伴”活動:學生每人在六張詞卡中任選3張,然后尋找持有相同卡片的同學。學生可以不出示卡片,而是在教室四周走動,對同學介紹:“I have a …,a… and a…”。

如果時間不夠,可以把“找同伴”活動改成“Hang Man”游戲,先給學生一兩分鐘時間,后進行游戲。

3、學唱Let’s sing歌曲:教師放“My Small Bedroom”的錄音,讓學生跟唱。鼓勵學生選擇歌詞填放原有歌曲中,可在班內開一個競賽,并獎勵獲勝者。

4、完成本單元A Let’s learn 部分活動手冊配套練習。

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 篇6

一、教學目標與要求

1. 能夠聽、說、認讀Let's read II部分的對話并能完成對話后判斷正誤的練習。

2. 能夠綜合運用1~3單元的主要語言;能聽懂Listen and chse部分的對話,看圖選項的練習。

3. 能夠熟練運用be ging t d句型討論自己的夢想之旅。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1.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1~3單元的綜合復習,尤其是復習鞏固be ging t d句型。

2. 本課時的教學難點是學生能夠運用前三個單元的語言靈活有效地進行交流。

三、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一張簡明城市交通圖和若干面小彩旗。

2. 學生課前對放學后的活動做出簡單計劃并進行表述。

3. 教師準備錄音機和本課時的錄音帶。

四、教學步驟和建議

1.熱身(War-up)

(1)全班齊唱歌曲“Hw Can I Get t the Z?'’

(2)學生四人一組分角色朗讀Let's read I部分的對話??筛鶕?jù)朗讀的流利程度語音語調的正確、優(yōu)美程度展開評比。

2.預習(Preview)

“探路先鋒”游戲

教師準備一張簡明城市交通圖(或教師自制簡明地圖),以及若干面小彩旗。教出示交通圖,在圖中標出若干個地點,如A、B、C等,請兩名學生到地圖前,持一面彩旗。教師給出指示語,如:“I' at Pint A,I g straight fr A.Then turn left at the traffic lights.Where a I?”教師的指示語應清晰、準確,可由簡至難步步推進。能夠率先將彩旗貼至教師所述位置的為“探路先鋒”,教師給予獎勵。

3.新課呈現(xiàn)(Presentatin)

(1)“我是實習小交警”活動

教師準備一張簡明城市交通圖和一頂交警帽。學生兩人一組,分別扮演交警與問路者,可進行如下對話:

A:Gd rning,sir_ Where is the pst ffice,please?

B:G straight.Turn right at the hspital.It's On the left.…

A:Than u.

若問路者及其他學生能根據(jù)“交警”的指示語順利找到目的地,則“實習”小交警晉升為“正式”小交警,教師頒發(fā)給交警袖章或其他獎勵品。

(2)教師說:“Nw we nw the cit ver well.I' ging t…this afternn.Where are u ging ?What are u ging t d after schl?”與學生展開如下對話:

T:What are u ging t d after schl?

S:I' ging t the….

T:Where is the…?

(3)Let's read II

教師可接著學生的回答提問:“What is A ging t d this afternn?”學生回答 后,教師繼續(xù)提問:“What are Zhang Peng and Mie ging t d this afternn? D u want t nw? Let's read the dialgue.”教師指導學生仔細閱讀對話,回答提出的問題。師生一起朗讀對話后判斷正誤的句子,完成該練習。學生自由朗讀或小組合作朗讀對話,核對答案;或者學生聽1~2遍錄音后集體校對答案。

Listen and chse

教師接著Let's read部分說:Zhang Peng and Mie have their plans.Nw let's listen

and find ut what hn and Wu ifan are ging t d this afternn.

教師放三遍錄音,第一遍請學生靜聽,初步理解;第二遍請學生聽音選圖;第三遍請學生進行自我檢查。

如果時間允許,也可要求學生最后跟讀一遍錄音。

錄音內容如下:

hn:Hell,Wuifan!

Wu:Hi.hn!

hn:What are u ging t d this afternn?

Wu:I' ging t ae a birthda card fr Sarah.Trrw is her birthda.

hn:That's O.We can d it tgether!

Wu:Where are u ging nw,hn?

hn:I' ging t the pst ffice.Where is it.please?

Wu:It's next t a big superaret.

hn:Hw can I get there?

Wu:u can g b the N.4 bus.Get ff at the librar.It's On the left.Then u wal straight fr three inutes.u'll see the superaret.The pst ffice is next t the superaret.

hn:Than u ver uch.

Wu:u’re welce.

Questin 1: What are hn and Wu ifan ging t d this afternn?

Questin 2: Where is the pst ffice?

Questin 3:Hw can hn get t the pst ffice?

Questin 4: On which side f the rad can hn find the librar?

Grup wr

學生分組討論自己想象中的假期并填寫該部分表格。教師可鼓勵學生課后將自己的夢想之旅寫成短文(連貫的3~4個句子即可)參加評比,師生一起評選出七作品在班級內展示。

4.鞏固和延伸(cnslidatin and extensin)

(1)學生朗讀Let's read II部分的對話。

(2)學生書寫并修改有關M Drea Vacatin,的段落,交給教師進行評選。

(3)學生做活動手冊的配套練習。

課后反思:本課時通過Read來復習前三單元的單詞和句型。由于復習單元都是學過的內容,只有將復習的知識融入于活動、游戲之中,學生才不會感到復習過程的單調和枯燥乏味,才會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除了學習該課規(guī)定的內容之外,本課時我還精心設計了其它多個游戲來復習和鞏固所學單詞,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有助于促進今后師生之間英語學習進一步交流。

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 篇7

知識點名稱:

How to write down your friend,

學科類型與教學對象:

新版PEP Book 7 Unit4 作文課型教學,小學六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

能從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和愛好三方面學習描述和寫作“我的朋友” 。

目的:創(chuàng)設輕松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

形式:從朋友的外貌特征、性格和愛好三方面直接切入主題,教學內容一目了然。

(1)形式:利用圖片、單詞和句子復習有關外貌特征、性格和愛好三方面的內容。

目的:幫助學生在情景中操練,鞏固操練目標詞型的運用。

形式:通過范文歸納總結學習寫作文“ My friend ”的基本結構和內容。

形式:學生完成“ My friend ”的作文書寫。

設計理念與特色:

根據(jù)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jù)學生已有知識點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活動中融入了情景教學等教學形式,圖文并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給予學生運用語言的空間與時間,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

整節(jié)課主題突出,條理清晰,教學活動設計由易至難,從詞到句,活動的設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激發(fā)他們的英語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完成學習目標,并能運用所學,達到教學目標。微課錄制圖像穩(wěn)定,音質清楚,教學效果較好。從實施的反饋來看,該微課可以作為學生寫作文時的鞏固材料,也可以作為作文課上演示的課件;觀看微課之后,學生基本上掌握了怎樣描寫朋友的方法,并且能簡單運用。不足之處:交互功能不怎么好,還要再精致更美觀些。

教學評價:

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 篇8

PEP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

《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Part A Let's learn & Write and say

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PEP教材第七冊《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Part A Let's learn & Write and say,為本單元的第二課時,分為單詞、對話、練習三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學生看交通工具圖片,學習人們的日常交通出行方式以及英語的表示方法,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單詞卡片和玩具車引結合的形式幫助學生學習詞組on foot、by taxi、by bus、by train、by plane、by ship、by subway。

通過學習這些交通方式之后,還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和興趣談談自己平時上學和其它外出的出行方式。談談平時喜歡坐哪種交通具,以及出行時應該注意哪些交通規(guī)則,再談談自己的家人的的工作以及他們的上班出行情況。第二部分是對第一部分學習的延伸,要求學生對對話不僅做簡單的聽說讀寫,還要會表演對話,更要運用到日常的生活,達到運用知識進行交流的目地。第三部分通過Let's learn的學習延伸學習句型How do you get to the USA from China?課文中的句子How do we get there?是本課的重要句型,要求學生能夠做到聽說讀寫,還用句子進行提問及回答,這 是為Let’s talk部分的主句型做得鋪墊。在本課教學中,教師盡量表揚學生開口說英語,教師的講解要盡量簡明扼要,圖片及玩具實物演示清楚明了、生動,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學生繼續(xù)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了解出行方式知識,培養(yǎng)學生選擇不同的出行方式的表達與交流。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能夠聽、說、讀、寫動詞詞組: on foot、by taxi、by bus、by train、by plane、by ship、by subway。

(2)能夠聽、說、認讀句子Let’s go to the nature park--Hooray(3)了解Write and say中從某地到某地的出行生活常識。2.能力目標:(1)能正確運用句子How do you get there? By bus.../on foot.(2)能夠演練Write and say的句式How do you get to the USA from China? 操練 “How do you get to the...from...?”

3.情感、策略、文化目標:(1)情感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出行習慣,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交通安全好,做一個遵守社會公德的守法公民。

(2)學習策略: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互助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形式學習單詞和對話,通過表演對話深對對話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溝通和交流的能力。能夠正確使用上述短語談論交通方式

(3)文化目標:通過學習本節(jié)課,了解一些有關交通安全的生活常識。能完成本頁將出發(fā)地、目的地和交通方式進行匹配的任務。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有關出行方式的七個動詞詞組。on foot、by taxi、by bus、by train、by plane、by ship、by subway。

2.難點:四會掌握七個動詞詞組,教師要特別注意指導taxi、train、ship、subway的發(fā)音和拼寫。學會運用某種交通工具去某地的表達法和回答。

四、教學方法: 1.教法

根據(jù)新課改精神、新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特點為基礎,采用教學卡片或課件、玩具交通車實物呈現(xiàn)本課知識,特別是單詞的教授環(huán)節(jié)。通過小組合作競賽學習的方法繼續(xù)以我愛交通工具這一話題為主線開展教學。1,聽做法。用復習上單元的交通信號燈活躍課堂氣氛,運用詞卡、課件復習B部分“紅黃綠交通燈以及向左轉、向右轉、直走”的英語詞組,引出交通出行方式,2,實物教學法。在新知呈現(xiàn)中用圖片或課件、實物等比較直觀的方法讓學生明白詞組的意思,盡量做到一目了然。用詞卡進行聽、說、讀、寫。教師在教學難讀的單詞過程中盡量讓學生看到教師的口型,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學生成功地掌握單詞的發(fā)音方法和發(fā)音的口開。學習taxi時,張大嘴巴,舌尖抵住下齒齦,再張開嘴巴,嘴巴大小大概有兩只手指的開口度,然后從口腔里模仿啞巴發(fā)音,通過展示讓學生熟練掌握它的發(fā)音。教學過程中要隨時了解學生的發(fā)音情況,及時糾正。3,趣味游戲法。通過有趣地指認游戲、問答和書寫活動鞏固學到的新知識。

2.學法 1,鞏固記憶法。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詞卡鞏固以前學過的紅黃綠交通燈以及向左轉、向右轉、直走”的英語詞組。2,聽、說、讀、寫結合法。在老師出示的圖片、實物和動作中理解詞組的意思。在老師的引導下?lián)屪x、跟讀、齊讀、男女生讀單詞及句子3,合作學習法。在小組合作中學生有自己發(fā)揮的空間,掌握快的同學可以幫助掌握慢或者讀音不是很正確的同學,學生在活動中互相交流學習方法,將知識得到了鞏固。在鞏固練習學生通過指認游戲、問答和書寫Write and say進一步鞏固詞組,從中學會合作、交流。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單詞卡片。實物交通玩具

六、教學過程

Step 1 Preparation 1.出示卡片復習red light/yellow light/green light/turn left/turnright/go straight(紅黃綠交通燈以及向左轉、向右轉、直走)的英語詞組。(設計意圖:學生邊說邊做動作,活躍課堂氣氛,通過肢活動的形式復習Part A 的單詞,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也復習了舊知識,從中為下面的新授課作了一個鋪墊。)2.Play a guessing game.圍繞“向左向右直走” 的內容,教師或學生上臺做動作,讓其他學生猜猜,并說出詞組的英語。(互動游戲,;拉近了老師與學生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也活躍了整個課堂氣氛。)

Step 2 Presentation 1.學習Let's learn(1)教師拿出一輛玩具公交車,自問自答:How do I go to school?I go to school by bus.并在黑板上寫下:by bus。教師再重復剛才的句子并問某一學生:What about you?How do you go to school?學生如果回答:Me,too!教師就繼續(xù)問下一名學生,直到有不同答案,教師幫助學生說出完整的句子:I go to school by?并將相應的短語寫在黑板上。教師示范朗讀by bus,學生跟讀,老師出示by bus的卡片,學生隔空說英語,by bus。齊讀,分組讀、拉火車讀,by bus,一口氣訓練法說英語,by bus、by bus、by bus......。師生互問訓練,How do I go to school?I go to school by bus。之后又生生練習。同法教授on foot、by taxi、by train、by plane、by ship、by subway。

(2)看短語貼卡片游戲,看實物讀短語

教師叫學生上臺出示事先準備好畫著不同交通工具的短語卡片,讓學生迅速地貼在黑板上,構成“by...”短語,臺下學生讀單詞詞組;老師出示玩具,學生快遞讀單詞及詞組,如老師出示公交車,學生說bus,by bus。用同樣的教法操練全部短語。然后老師引出句子“How do we get there?”,教師領讀短語和句子“How do we get there?” “ By?”。

(3)學生熟讀let's learn中的短語。教師注意糾正學生的語音、語調。特別注意指導taxi、train、ship、subway的發(fā)音和拼寫,還有th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則和口型。

(4)教師播Part A Let's learn的錄音,模仿錄音語調跟讀對話,學習對話。老師教讀對話,學生齊讀對話。

(5)通過表演鞏固對話。師生一問一答對話,生生一問一答對話,學生上臺表演對話。

(6操練重點句型。教師叫學生在課文上圈出本課重點句型 “How do we get there?” “ By?”。師生操練,生生操練。2.學習Write and say(1)呈現(xiàn)課件學習句型“How do you get to the USA from China?” “ By plane”。

(2)師生操練句型

(3)學生對話。小組內選代表分角色表演對話。Step 3 Consolidation and class exercise(1)教師利用課件展示七種交通工具,請出四名愿意接受挑戰(zhàn)的學生到講臺上,其余任何一名學生選擇一副圖片提問“How do we get there?”被提問的學生要根據(jù)所指的圖片回答“By?”能夠五次快速正確回答提問的學生挑戰(zhàn)成功。

(2)學生做本課相應練習。

(3)師生訂正課堂練習。Step 4 Summary and Homework(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2)布置作業(yè):熟讀背誦本課的詞組和對話,抄寫英語語組on foot、by taxi、by bus、by train、by plane、by ship、by subway,英語5遍漢語1遍,完成相應的課后練習。

七、板書設計: Unit 1How do you go there?!Let’s learn Write and sayp15

on foot

by bus

by plane

by taxi by ship

by subway

by train How do you get there? By bus.../on foot.八、課后反思(上課之后再寫反思)

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 篇9

單詞教學

【學習內容】PEP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1 Part A Let’s learn 【課標描述】

1.能運用聽力技巧完成語篇聽力活動;

2.能夠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認讀單詞:science museum post office bookstore cinema hospital 并能夠正確使用上述單詞描述城市設施及其位置;

3.培養(yǎng)學生幫助他人的主人翁意識?!緦W習內容分析】

本課時以六年級上冊第1單元A部分的Let’s learn為載體,是一節(jié)單詞教學課,文本內容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xiàn),需要學習的單詞有:science museum post office bookstore cinema hospital.涉及的句型有”Where is the…?It’s…the….”本階段學生已經(jīng)有與該話題地點及方位介詞相關詞匯的知識儲備。通過讓學生熟練運用本單元的核心句型:”Where is the…?It’s…”.詢問地點并作答,描述城市設施及其位置。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幫助他人的主人翁意識?!緦W習目標】

1.通過Let’s sing及參加Let’s say復習有關句型及場所的詞匯,初步感知新單詞。2.通過聽力活動,選出正確圖片,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借助單詞功能含義,理解認讀單詞。

3.通過連線、搶答、What’s missing、Let’s learn跟讀等活動,進一步鞏固單詞學習,掌握新詞匯。

4.通過Pair work,語篇聽力,自主學習任務單活動,進一步鞏固詞匯和句子,應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表達。

5.通過單詞分類活動,了解合成詞。

6.通過觀看圖片,培養(yǎng)學生幫助他人的主人翁意識。【評價活動方案】

1.創(chuàng)設Let’s sing和Let’s say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起立回答,學唱歌曲的活動,關注學生是否能夠說出學過的有關場所的詞匯,復習相關舊知,感知相關新知,來評價學習目標1。

2.創(chuàng)設聽文本選圖片的練習,通過功能含義,學生看圖認讀單詞,關注學生是否能認讀所學內容,來評價學習目標2。

3.創(chuàng)設連線、搶答、聽錄音跟讀、What’s missing,通過起立搶答、游戲等活動,關注學生是否能夠認讀掌握單詞,來評價學習目標3。

4.創(chuàng)設Pair work,語篇聽力,自主學習任務單,通過對話、選圖、介紹城市等活動,關注學生是否能夠語用掌握單詞,來評價學習目標4。

5.創(chuàng)設單詞分類,通過白板活動,關注學生是否能夠進行分類,來評價學習目標5。6.創(chuàng)設看圖片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觀看、思考圖片的含義,關注學生是否能抓核心內容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幫助他人的主人翁意識。來評價學習目標6?!緦W習過程】

一、熱身導入,激活所學 1.問候:略

’s sing(評價目標1)’s say.(評價目標1)感知新詞匯,復習舊知。

二、問題引領,學習新知,關注語音,加強模仿 and choose(評價目標2)

教師播放Wu Yifan和Robin的對話,并提供給學生兩個相似的圖片,學生通過捕捉關鍵詞,提高在聽的過程中讀圖的能力。

the new words(評價目標2)Wu Yifan come to a new city 教師提供主情景圖片,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單次含義,學習新單詞。(1)bookstore

W: I’m going to buy a can I go?

library

read books booktore read and buy books(2)cinema W: I’m going to see a can I go? Popcorn(3)post office W: I’m going to send the can I go? Popcorn(4)science museum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It’s next to the science museum.(5)hospital W: I’m going to see a can I go? and match.(評價目標3)

圖片與單詞進行匹配 ’s say(評價目標3)

快速根據(jù)功能搶答單詞 ’s missing

說出消失的單詞(評價目標3) work(評價目標4)

三、多種方式鞏固所學

and repeat(評價目標4) and choose(評價目標4)

教師給出地圖,學生根據(jù)所聽到的內容選出正確的圖片。3.單詞分類了解合成詞(評價目標5)

運用白板,小組內討論完成。4.自主學習任務單(評價目標4)(1)

(2)

(3)Introduce to your friends(4)Write 1 to 3 sentences about your toy , this is my toy is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知識拓展,課外延伸

看圖片:了解你的城市,培養(yǎng)學生幫助他人的主人翁意識。(評價目標6)

五、課外練習

1、Copy and read P5 讀并在課堂本上抄寫單詞。

2、Introduce your city to your friends.給朋友介紹你的城市。

六、板書設計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 篇10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N美麗的鳥,看圖片,這是紅嘴鷗。它從五十多張城市候選名片中脫穎而出,當選為了昆明的城市名片。昆明人為什么就如此鐘愛紅嘴鷗呢?原來紅嘴鷗來自遙遠的西伯利亞,每年冬天的時候它們就會成群結隊地飛往昆明的翠湖,與那里的人們來一場美麗的約會,昆明人足不出戶可以享受與海鷗親近的樂趣。而昆明市也由此成為了我們國家唯一一座紅嘴鷗棲息的城市。紅嘴鷗應該說就是昆明人的驕傲,其實紅嘴鷗的到來和一位老人還有很大的關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9老人與海鷗》

1、教師課件出示老人與海鷗的塑像,你們看,這是坐落在昆明翠湖公園里老人的塑像,在你的心目中塑像的主人公應該是什么樣的人?

塑像里的老人和大家想的不一樣,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像這樣全體市民自發(fā)捐款給一個普通市民塑像在我們中國還是破天荒的頭一回,那么這位特殊的老人和這群的特別的海鷗之間到底發(fā)生什么的故事呢?請大家打開課文,翻到41頁,小聲自由地快速通讀全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回答??偨Y:老人十幾年如一日喂養(yǎng)海鷗,與海鷗結下了深厚

教師提問:課文哪一個句子哪一個詞點明了老人與海鷗的關系?

課件出示句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

2理解老人喂海鷗,感悟老人對海鷗的深情。

請默讀課文的1--12自然段,邊讀邊想,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老人把海鷗當作了親人,關心照顧?勾畫出相關的語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

(1)朋友告訴我,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從城郊趕到翠湖,只是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

理解20余里。1里等于500米,孩子們算算20余里是多少米?(10000米)而老人用什么交通工具?(步行)是呀,這位老人住在郊區(qū),為了看心愛的海鷗,每天天剛亮,就開始從家出發(fā),整整走了一個上午直到十二點半才趕到翠湖。創(chuàng)設情境。

晨曦微露,老人就早早起床冬天的早晨,凜冽的寒風讓人不敢出門的時候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從城郊趕到

十多年了,無論刮風還是下雨,老人每天都堅持步行二十余里給海鷗送餐,這怎能不讓我們感動呢?讀句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

(2)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他的背已經(jīng)駝了,穿一身褪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

連裝鳥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孩子們,這段話中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三個褪色說明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可以看出老人生活節(jié)儉,舍不得買新衣服、新包和喂鳥食的工具。

(背景音樂)教師介紹:這位老人是昆明化工廠的一位退休工人,每個月只有308塊錢收入,老人平時最大的開銷就是兩毛錢一包的金沙江煙,出門絕不坐公交汽車,因為他舍不得花那5角錢車費,為了節(jié)省錢,一碗干飯,一個饅頭,一碟咸菜就是他一天的伙食,身體不舒服了也絕不會去醫(yī)院看病,能挺就挺過去實在不行也只是買一些草藥煎著喝,但是這位老人卻舍得每天買四塊五毛錢一斤的餅干給海鷗吃。老人去世了,人們發(fā)現(xiàn)他家里最值錢東西竟然只是6個雞蛋,而這6個雞蛋也只是他給海鷗做餅干的配料。

孩子們,老師相信故事的每一個數(shù)字一定深深打動了你,想說點什么嗎?

教師總結:這就是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這就是老人對海鷗親人般的關愛。它打動了海鷗,也一定打動了你,讓我們帶著這份感動再一起讀讀文章的第2自然段。

(3)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老人對海鷗親人般的關愛呢?出示句子:老人把餅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群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干干凈凈。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jié)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

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從句子中找找老人喂海鷗的動詞,你體會到了什么?放?退開??撮起??呼喚???走??放

體會到老人喂海鷗很細心,就像對待自己的兒女。

(4)老人呼喚海鷗,你們知道怎么呼喚的嗎?找句子。在海鷗的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么。側耳細聽原來是親昵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理解“親昵”,說說平時誰才會親昵地對你說話?教師模仿老人的呼喚,創(chuàng)設情境,在老人的呼喚里,老沙來了,獨腳來了,公主也來了。老人會對他們親昵地說些什么呢?

獨腳受過傷,平時它最受老人的照顧,此刻老人親昵地對獨腳說。。。。。。

公主是名副其實的嬌滴滴的公主,愛挑食,此刻老人會親昵地對公主說。。。。。。

老沙是鷗群里的老大哥,腳上系著環(huán),平時它總是讓著弟弟妹妹,此刻老人親昵地對老沙說。。。。。

教師:孩子們,你們真聰明,通過文字想象畫面,領悟其中的真情,老人的聲聲呼喚,全是為了海鷗,你們說,這怎能不使海鷗們感動呢?于是就有了這樣一幅如詩般的美麗畫面。課件出示句子: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jié)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學生練習朗讀,教師示范讀。讀出詩的的意境美。

教師:然而這美麗動人的畫面不就將要消失了(音樂起)十多年了,每日必來的老人,竟然有兩天沒來,原來老人病了。兒女是老人的心頭肉啊,在家里躺了兩天后,老人就再也躺不住了。也許他知道自己將不久離開人世。他特意換上唯一的一身新衣服,拖著沉重的步子,走走停停,步行20余里,最后一次去看他心愛的海鷗,與他們做最后的道別。幾天后,老人去世了,我們把老人的照片放大,想把老人去世的消息告知人,也告知鷗。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一起讀(學生讀)

師生合作讀13-16自然段。教師引,意想不到的事情又發(fā)生了,學生讀。。。。。。

更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學生讀。。。。。。。

最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學生讀。。。。。。

教師:海鷗不會說話,可是老師分明聽到了他們如泣如訴的話語,原來他們把自己的語言都化作了一個個動作,孩子們找找海鷗的特殊語言。

白色的漩渦中,老沙來了,獨腳來了,公主也來了,你們翻飛盤旋是為了什么?你們肅立不動是為了什么?你們都撲過來這是為了什么呀?點名學生說。

當海鷗生病的時候,老人怎么樣?當海鷗餓的時候,老人會怎么樣?

練習寫話:想象你就是鷗群中一員,此刻你想對老人說些什么?

(配樂)因為老人給予了海鷗無私的愛,所以海鷗才會深深地眷戀老人,也深深地感動了昆明的百姓們,1月18日,“海鷗老人”的塑像在翠湖公園揭開了面紗,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邊,面帶微笑,深情地望著天空,紅嘴鷗在他身邊飛舞、環(huán)繞┄┄讓我們牢牢地記住這位喂鷗的------老人,記住這樣一群懂得報恩的------海鷗,記住老人與海鷗相依相隨、和諧相處的感人畫面吧!下課!

[老人與海鷗 教學設計(人教版六年級上冊)]

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 篇11

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整體備課 主備人: 張發(fā)娟 魏代奎

【教材簡介】

本組教材以“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體裁多樣,安排了《詹天佑》、《懷念母親》、《彩色的翅膀》、《中華少年》四篇文章,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讀書感受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赤子情懷,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墩蔡煊印访鑼懥苏蔡煊訛槲覈F路建設事業(yè)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歌頌了他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杰出的創(chuàng)造才能?!稇涯钅赣H》表現(xiàn)了著名學者季羨林在德國留學時對祖**親和生身母親無限眷戀的感情?!恫噬某岚颉窂钠胀ǖ暮u戰(zhàn)士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平凡事跡中,歌頌了邊防戰(zhàn)士對祖國的一片忠誠和熱愛的感情?!吨腥A少年》以詩歌的形式熱情贊美了祖國,抒發(fā)了作為中華少年的自豪之情,也表達了中華少年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谡Z交際、習作、展示臺,是綜合性學習的延續(xù)。本組教材主題鮮明,語言生動形象,教學時應以品讀、感悟為主。

【單元主題設計理念】

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主,通過教師的引領,實現(xiàn)師生、生生以及師生與文本的對話;教師簡簡單單引領,學生簡簡單單學習。

【學情分析】

1、我們的學生已經(jīng)邁入六年級了,接受各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少說也有六七年了,學生對祖國的歷史、文化、人民、地理等有了初步的淺顯的認識。尤其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學生對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偉大精神有了直接的感受;在北京奧運會上,學生看到自己祖國的五星紅旗一次次在奧林匹克賽場上空冉冉升起,一次次感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

2、學生對我國近代那段屈辱的歷史還不是十分了解,因為他們今天生活得十分幸福,他們不知道什么叫做被壓迫、什么叫被侵略、什么叫侮辱,而且,他們沒有遠離祖國、遠涉重洋的坎坷經(jīng)歷,現(xiàn)在,他們認為出國是一件十分榮耀的事情,所以,他們在對當時歷史背景不太清楚的情況之下,理解《詹天佑》《懷念母親》,是十分困難的。

3、就學習經(jīng)歷而言,在五年級曾經(jīng)學過一組表現(xiàn)父愛母愛的課文,不過這組課文所表現(xiàn)的父愛母愛都是和學生生活實際聯(lián)系比較緊密的,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但是,他們現(xiàn)在一般還不能體會出與母親生死離別、陰陽兩隔的痛苦和悲傷,在學習《懷念母親》一文時存在較大障礙。

4、在五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理解詞語、句子的學習方法,如:查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展開想象等。在本單元學習中,這些方法依然要用到,并要加以鞏固。

【單元教學目標】

1、熟悉本單元生字生詞,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打意方面的作用。

2、圍繞“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進行綜合性學習,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運用搜集到的資料,圍繞“祖國在我心中”這一主題,寫一篇演講稿。

4、通過交流平臺,相互談一談,評一評,以便達到相互學習、不斷提高的目的。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人物言行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2、抓住關鍵性語句,體會他們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單元教學流程】

預習達標課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課文 【教學目標】

1.認識本單元詞語盤點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會寫本單元詞語盤點讀讀寫寫中的詞語。

2.讓學生通過讀書感受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赤子情懷,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窘虒W重點】

讀通4篇課文;初步感受到炎黃子孫海外赤子的愛國情懷,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從而報效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學生跟唱,交流歌曲帶給自己的感受。1.請大家打開課本第二單元的目錄,讀出這幾篇課文的題目; 2.師生共同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請同學們將這四篇課文通讀一遍;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遇到難讀的字可以多讀幾遍;

2.小組內分段讀課文,幫同學解決讀不標準的地方。

4.教師多媒體出示所有的生字詞,一起讀正確,并引導學生說識記生字的方法;教師有選擇地指導重點字“撓、庸、毅、摯”的書寫,學生自己書寫生字;

三、再讀感知

1.字詞的讀音解決了,課文會讀得更好。小組內再輪讀課文,讀后交流自己讀課文的初步感受;

2.邊聽小組同學交流,邊圈劃出最觸動自己的句段;

四、默讀深思

1.教師多媒體出示默讀要求:

2.學生根據(jù)要求默讀、思考,完成以上內容后,既可以再自由朗讀一下所有課文,又可以讀《主題叢書》中的相關文章。

五、延讀再悟 1.搜集反映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資料。

2.收聽廣播或觀看影視中有關祖國建設新成就的內容,參觀家鄉(xiāng)建設新成就。

三、預習達標環(huán)節(jié) 第一關,認字詞

1.(課前)小組預習達標檢查:

2.小組長匯報小組過關情況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3.教師抽查預習情況 第二關,讀課文

1.各小組長匯報小組成員朗讀課文的情況。

2.教師提前做好朗讀的簽,抽各小組一名成員抽簽決定自己讀課文的內容。

3.未達標的小組再次達標。第三關 知內容

1.各小組組長提前組織組員進行交流、概括和總結。2.逐一篇文章進行交流。

3.若出現(xiàn)概括不全或者偏離主題的情況,再次組織學生默讀課文,再交流、總結。

第四關 提問題

1.各小組匯報一到兩個最感興趣、最想要知道的問題進行匯報。2.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將整個課堂引入下一部分:“想要解開謎團,讓我們在下面的精讀課中尋找答案?!?/p>

四、抽查預習情況。

五、指導書寫。

精讀引領課

【教學內容】

《懷念母親》、《中華少年》及主題學習叢書2中的有關課文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課文,讓學生感受作者的愛國情懷。

2.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抓住能夠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同時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窘虒W設計】 激趣導入:

1、板書“母親”一詞,問:看到這兩個字,你笑到了什么?

2、母親總是與愛有關,而懷念又總是帶著憂傷,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季羨林先生的《懷念母親》。

3、多媒體出示季羨林先生的資料,了解作者信息。

板塊一: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請翻開第課《懷念母親》,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試著在頭腦中浮現(xiàn)畫面,同時找出懷念母親的相關句子,做上記號,寫下理解。

2.課文不僅要讀得正確、流利,還要讀出情味,那就要對課文進行深入的理解。再次品讀課文,思考一下:

(1)文中哪些句段描寫了作者對親生母親的感情,哪些句段描寫了作者對祖**親的懷念?

(2)引讀主題課文《賦得永久的悔》

(3)為什么作者在想到故鄉(xiāng)、想到老朋友時,心中感到凄涼,卻又是甜蜜的?他想到了什么?

3.讀文中的日記部分,體會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懷念。

4.多媒體出示作者1935年十一月十六日的日記內容,抓住“織、沉、糊、凄涼、甜蜜”等詞語,體會作者的愛國愛母之情。

5、祖國是我們共同的母親,作為母親的孩子,我們可以用各種方式來表達對她的熱愛之情,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詩歌《中華少年》。

6、分角色朗讀詩歌《中華少年》,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感。

板塊二:引讀主題課文,深化情感

一、主題回顧

從《懷念母親》、《中華少年》兩篇課文中,你分別感受到了什么?

二、閱讀概覽

1.同學們,祖國是每一個人的根,我們都從根上吸取著營養(yǎng),我們深深的愛著自己的祖國。在語文主題學習中,有兩篇課文《就在您的形象里》、《上下五千年,永恒愛國魂》,今天我們一起閱讀交流。(課件出示題目)請大家認真閱讀,并填寫《閱讀記錄表》。

2.請大家在小組內相互交流一下,共同分享你們的閱讀所獲。3.這兩篇文章里你最喜歡哪一篇,說說主要內容和它給你留下的印象。

教師引語:孩子們,通過閱讀,我們了解了祖國苦難的歷史和祖國靚麗的形象,讓我們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永遠熱愛自己的祖國。在本語文主題學習從書中,還用許許多多的愛國詩詞,讓我們懷著對祖國的熱愛,齊讀《滿江紅》、《過零丁洋》、《就義詩》。

三、片斷分享,精彩賞析

1.教師相信你們在閱讀過程中一定有些地方打動了你的心,一定有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們再專心讀一讀,想一想。(學生靜心地再次瀏覽和思考)

2.孩子們,讓我們來分享你們的讀書收獲。(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打動自己的地方,并談感受)

四、主題延伸

孩子們,我們的中華民族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翻開這部歷史畫卷,你會感受到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故事,這一切都源于他們對祖國的愛。課下,請同學們繼續(xù)閱讀《千年的選擇——愛國情懷》、《中國就像棵大樹》、《祖國啊,祖國》、《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積累練習課

一、教學目標

1.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感。2.能大膽地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3.學生能在寫作中圍繞“祖國在我心中”這個主題,以演講稿或讀后感的形式表達真情實感。

4.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交流綜合性活動中的情況和收獲; 5.積累愛國格言; 5.展示本單元的學習成果

二、教學重難點

1.演講是重點,也是難點。如何在演講中表達愛國情感,如何寫演講稿能做到觀點明確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展示本單元的學習成果 2.交流綜合性活動的情況和收獲.三、教學準備

1.優(yōu)秀演講稿的范文

2.課前讓學生搜集愛國格言、準備好自己的學習成果

四、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引出話題

在這次“祖國在我心中”的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同學們都很認真,搜集了大量的資料,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給你們搭建一個舞臺,召開一次“祖國在我心中”的學習匯報會,請同學們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奉獻出來,和大伙一同分享。

二、確定匯報形式,小組排練

1.讀口語交際的要求,明確匯報形式。(展示自己的綜合性學習成果,形式不一)

2.分小組討論匯報形式

建議:根據(jù)組內的材料情況和小組同學的的特長確定匯報形式。教學預設:小組在確定匯報形式時可能會出現(xiàn)撞車的情況,而且還有可能形式都一樣,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教師可在課前了解學生的資料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頭腦中把他們分好組,在出現(xiàn)這種狀況時進行調控。3.根據(jù)匯報形式,組內排練。

若是選擇的演講,那么先在組內演講,再選出演講得好的同學在全班表演。講故事組也是如此,而朗誦散文和詩歌的可全員參與,也可擇優(yōu)上臺。

三、匯報會開始,同學評價。1.宣布匯報會開始

2.小組抽簽上臺,同學根據(jù)匯報情況做出公正的評價,選出最優(yōu)秀的匯報者。鼓勵小組集體匯報形式,體現(xiàn)集體精神。

(評價標準由師生共同制定。如:態(tài)度大方,口齒清楚,聲音洪亮,語言有感染力,內容符合此次綜合性學習要求,內容較為具體,了解途徑不單一,表達了愛國情感。)

3.根據(jù)評價,給最優(yōu)秀的匯報者頒獎。

四、總結

同學們,今天你們以自己獨有的形式表達了對祖國深切的愛,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牢牢記住: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

富,則國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則國屹立于世界!老師更希望能從你們的行動中真切的地感受到祖國在你的心中。

第二課時(習作)

一、明確習作要求

1.讀習作要求,說說今天的作文寫什么?(演講稿或讀后感。)2.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寫演講稿要符合格式,要結合具體材料把表達的觀點寫清楚,要點明主題,有號召力。寫讀后感要表達真情實感。

不管寫什么,都要圍繞“祖國在我心中”的主題。

二、寫作指導 1.明確演講稿的格式(開頭:根據(jù)聽講人的身份,寫上適當?shù)姆Q呼。正文:結合具體材料把表達的觀點寫清楚。結尾:點明主題,發(fā)出號召。)2.怎樣寫好“祖國在我心中”的演講稿呢?(1)出示范文《祖國啊,母親》,師演講。

(2)聽了老師的演講,你有何感受?(心潮澎湃,激動??)(1)這說明演講稿有什么特點呢?(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我們再默讀這篇演講稿,說說它還有哪些與其他文體不同的地方?(觀點明確,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沒有確定的人物,沒有確定的景,重表達情感,象在談話。)

(2)生再分析,這篇演講稿的觀點是什么?他運用了哪些材料說明觀點?

(觀點:歌頌祖國發(fā)展快。材料:修油田、高樓、柏油馬路,載人宇宙飛船成功發(fā)射和返回、體育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3.作前準備

(1)你們課前也搜集了大量的關于愛國主義方面的演講稿,你們能不能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作一下分析,分析出它的特點。然后推薦給大家。

(2)在組內交流搜集的演講稿

賞析了這么多范文,你現(xiàn)在確定自己演講稿的觀點了嗎?(祖國的科技發(fā)展迅速、祖國地大物博、祖國景色秀麗??)(2)觀點明確了,你打算用哪些材料去充實它呢?

學生自由談。(注意引導學生要圍繞觀點選材,不要偏離。)

三、寫作實踐

自己寫作,不愿寫演講稿的同學寫讀后感,注意的是要表達真情實感。

四、作文交流、評改 1.同桌交流,互相評價。2.自己修改

五、美文賞析。

學生讀優(yōu)秀作品,同學賞析寫得好的地方。

回顧?拓展二

一、交流平臺

1.閱讀交流平臺的內容,說說交流的內容。

(1.本組課文中讓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2.綜合性學習開展的活動、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和解決辦法,活動的收獲。3.同學互評活動中的表現(xiàn)。)

學完這組課文后,許多同學都被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深深地打動,莎士比亞曾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蹦敲矗窘M課文哪個人或哪件事讓你銘記在心呢?說的時候注意說出印象深刻的理由。請同學們先在組內交流。2.小組內交流本組課文中讓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選出交流的好的同學參加全班交流。3.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

在綜合性活動中,有不少同學在查閱資料或調查訪問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煩,可他們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克服了一個個困難,你想了解他們解決問題的錦囊妙計嗎?想知道他們辛苦后的收獲嗎?那就請你們聽聽他們的精彩發(fā)言吧!4.抽生交流

聽了你們的發(fā)言,我被你們刻苦好學的精神所感動,為你們的聰明而贊嘆,為你們的收獲而高興,那所有的同學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都那么令人驕傲嗎?我們組內的同學互相評價一下活動中的表現(xiàn)吧!5.小組內評價活動中的表現(xiàn) 6.組長匯報組員的表現(xiàn)情況。

總結: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和綜合性活動,同學們對祖國的過去、現(xiàn)在、發(fā)展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認識了許多古今的愛國志士,而且從你們的交流中,我也感受到了你們正用實際行動向祖國證明,你們是愛國的中華少年!老師也希望你們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關注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祖國。

二、日積月累

1.自己閱讀日積月累的內容,想:今天要我們積累的是什么?(愛國的格言)

2.齊讀,抽生說說你最喜歡哪條格言?為什么? 3.自由朗讀、背誦。

4.交流自己搜集的愛國格言并說說它的大意。

三、展示臺(可結合口語交際中的“綜合性學習”展示一并進行)1.看教材中的展示情況(圍繞祖國這個專題,展示了攝影作品、手抄報、格言和詩歌,抄錄了祖國的世界之最)看了教材中學習伙伴們的學習成果,你們感覺如何?

我想你們也作好了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準備了吧。那就給教材中的同學比試比試!

2.自己或小組展示學習成果,并對自己的成果作簡要說明。說清楚自己的成果是什么?表現(xiàn)了一個什么主題?特色何在?(學生介紹完后,教師在教室分類張貼學生的學習成果)3.師生共同觀看、評價,評出最有特色的學習成果。

四年級上冊課件模板


在本文中,我們將透露關于“四年級上冊課件”的一些幕后秘密。每個教師都必須提前規(guī)劃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課件,以便更好地設計教案課件。教案是促進教學創(chuàng)新的不可或缺的工具。祝愿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隨時訪問!

四年級上冊課件(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教學目標

《長城》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該單元主要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在閱讀中理解內容,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留心文章表達方法。

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2.技能目標:初步了解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

3.情感目標:了解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fā)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數(shù)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2、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這是根據(jù)長城氣勢雄偉的遠景和高大堅固的近景來確定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觀察長城之后自然產(chǎn)生的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的贊嘆,是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關鍵。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不是被動地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動的,人腦并不是被動地學習和記錄輸入信息,而是主動地構建對信息的解釋。該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情境性。因此,本課擬采用“情景教學法”,三次運用投影,創(chuàng)設情景。第一次,課始,定格投影,靜態(tài)展現(xiàn)長城的遠景,整體感知長城全貌;第二次,學習第二自然段后,定格投影長城近景的各個部位,學生圖文對照,說各部位的位置、樣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第三次,慢速移動式投影,有重點地依次出現(xiàn)長城的遠景和近景,并配上相關的解說詞和樂曲,深入體會作者的聯(lián)想和發(fā)自肺腑的心聲。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動、靜態(tài)情景,既可以從宏觀上展示長城的雄偉、壯觀,又可以從微觀上真切地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從而縮短學生的歷史認識距離。

2、學法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設計的學法是側重指導“預習”和“觀察自悟”的方法。課前預習發(fā)現(xiàn)疑難,造成學生急待解決問題的緊迫感。課中求教于教師或同學,呈現(xiàn)主動學習的態(tài)勢;重點明確而有序的畫面,有益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在預習指導上,我們要求學生先看導讀和預習,總攬全局,把握要求;再通讀課文,了解內容;尋找疑點,記入預習本子并由小組長檢查落實。課前做到學習什么,解決什么問題,胸有成竹。在“觀察自悟”指導上,我們借助長城遠景、近景的投影,引導觀察,悟出方法。如,遠景投影,先顯示主體鏡頭長城(觀察重點),再慢慢擴展周圍崇山峻嶺的鏡頭,讓學生揣摩、體會,并說說觀察事物先要抓住什么(重點)近景投影,按照課文各個部位敘述的先后順序,逐個投出“長城腳下”“八達嶺上”“城墻頂上的方磚”“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城臺”等分鏡頭。領會描寫過程應有先后(順序)的理由。通過觀察、誘導,學生便悟出了方法。

四年級上冊課件(篇2)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以“成長的故事”為專題,編排了精讀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和略讀課文《烏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稙橹腥A之崛起而讀書》講述了少年周恩來在感受到中華不振的現(xiàn)實之后,立志為振興中華而讀書的事;《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復興回憶1963年葉圣陶先生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請他到家中做客的事;《烏塔》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一個人在歐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則以書信的形式,講了一個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請教如何與人和睦相處、平等交流的事情。

【教學建議】

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先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了解課文的時代背景和周恩來的生平事跡

2、初讀課文,知道文章寫了哪幾件事。

3、深入閱讀,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少年周恩來的志向,并聯(lián)系全文深入思考周恩來立下這個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4、教學后,可以讓學生談談課文哪些部分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暢談自己讀文后的感受。

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1、課前布置學生查找葉圣陶和肖復興的資料,初步了解這兩位作家。

2、初讀時,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寫了哪兩件事,知道這兩件事雖然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也存在著獨立性,然后引導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

⑴第一件事葉講老給“我”批改作文,是本文的重點部分??梢宰寣W生先自讀這部分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就“葉老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和“‘我’有什么感受”這兩個問題進行交流,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修改作文的方法。

⑵課文第二件事,語句含義深刻,是教學的難點。要通過反復朗讀,抓關鍵詞語揣摩其含義。

3、回歸整體:

討論課文為什么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

4、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特別是在寫作和修改作文方面的收獲

三、《烏塔》

1、課前師生一起觀察歐洲地圖,了解歐洲地圖的主要國家、著名城市,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自學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再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哪些內容反映了烏塔在生活上的獨立?一邊讀一邊找出相應的句段,并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理解,然后再進行交流。

4、通過讀好烏塔的語言來體會人物的特點。

5、教師引導學生就學習課文時產(chǎn)生的問題想法談談自己的見解。

四、《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1、學生自讀課文。

2、引導學生圍繞“課文主要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從中悟出些什么”展開討論,讓學生各抒已見。

3、鼓勵學生推想:

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對此有何看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暢所欲言。

4、教師還應根據(jù)文后的提示,討論從課文中發(fā)現(xiàn)的書信的格式、寫法。

5、課后,可以建議學生之間互通書信。

五、語文園地七口語交際

閱讀習作的三個提示,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進行口語交際練習。

根據(jù)相同選題,組成若干個小組合作交流,注意傾聽,互相補充、完善。

a、成長的故事可以采用編演短劇或配樂講故事等形式交流。

b、“從《烏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經(jīng)歷與烏塔進行對比,著眼于烏塔的獨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評家長的束縛。

c、圍繞“如何與周圍人交往”或“怎樣才能過個有意義的`生日”進行討論,舉行一場小型辯論會,搜集一些資料,用事實來說服人。

習作指導

認真審題,寫出特點。

三項習作,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點,習作時要注意把特點體現(xiàn)出來。

a、內容充實具體。

b、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c、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語句通暢。

d、正確使用標點,不寫錯別字。

我的發(fā)現(xiàn)

①各自輕聲朗讀小林、小東的對話,想想自己從中有何發(fā)現(xiàn)。

②指名朗讀。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③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

日積月累

①采取多種方式反復朗讀名言。

②小組交流各自對名言的理解。

③全班交流,互相補充。

④背誦名言。

⑤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其他名言,鼓勵平時積累。板報上專辟一角,每周一句名言。

⑥把自己最喜歡的名言寫在自己隨時看到的地方,鼓勵自己。

展示臺

①課前觀察展示臺中的圖片,閱讀學習伙伴的話,歸納展示內容。

②小組討論展示內容、展示形式,提出建議,確定本組展示形式。

③班長了解各組的展示準備,協(xié)調展示情況。

④舉行“成長的故事”展示會。各組輪流介紹,然后參觀學習

四年級上冊課件(篇3)

知識技能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感受男孩的男子漢氣概。

學習男孩在失敗面前一次次站起來的勇氣和毅力。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了解課文內容

課文朗讀帶、生字卡

朗讀教學法

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困難,也會摔許多跤,我們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站起來》。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師問:讀了課題,你認為課文會寫什么?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生字讀正確,把語句讀通順、讀連貫。

2、學生找出文章中的.生字詞,并反復讀字詞。

3、學生選取自由喜歡的段落朗讀,師指導。

1、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

2、指導學生學習生字。出示生字卡,學生拼讀生字重點指導生字的讀音:惱 概 訓 吼 羞學生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記憶生字的小竅門。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并給生字組詞。

3、指導學生理解生詞出示生詞卡,學生朗讀結合課文語句理解詞意:苦惱 氣概 毫無懼色 羞愧 毅力

1、聽課文錄音朗讀

2、學生分角色讀課文

3、說說自己在讀時有哪些感受?

四年級上冊課件(篇4)

一、本單元教材簡析:

本組教材是以自然奇觀為專題編寫的,選編的4篇課文以具體、形象的語言分別描寫了天下奇觀錢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南國風光鳥的天堂,以及絢麗的火燒云。除了4篇課文以外,還安排了很多與專題密切相關的學習內容,如,資料袋中有相關背景材料的介紹;口語交際與習作要求學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觀展開交流;日積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寫自然景物的趣聯(lián)。整組教材中安排的各種語文活動,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鬼斧神工,天機獨運,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綺麗的自然風光和奇妙的自然現(xiàn)象,使學生油然而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積累語言:

1、認識本組的27個生字,會寫27個生字。

2、讀寫寬闊、籠罩、薄霧、橫貫江面、齊頭并進、若隱若現(xiàn)、昂首東望、風平浪靜、水天相接、沸騰、奔騰、依舊、恢復、燦爛、竹竿、白茫茫、規(guī)律、縫隙、照耀、樹梢、靜寂等詞語。(要求準確聽寫)

3.能正確讀出悶、號、切、數(shù)、泊、干、模等字在課文中的讀音。

4.積累課文中的精彩語段。重點背誦《觀潮》3、4自然段;《鳥的天堂》第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其它部分熟讀;《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有關自然景觀的四副對聯(lián)。(背誦要求不丟字、落字,流利有感情。)

學習讀書:

1、學習并實踐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文中詞句的含義。

3、學習課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會作者生動地描寫。

練習寫作:

基本了解寫景文章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嘗試按一定順序,從幾方面來寫一處景物。

三、各課教學目標分解:

1、《觀潮》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七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籠罩、屹立、人聲鼎沸、薄霧、橫貫、山崩地裂、恢復等詞語。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發(fā)揮想象,有條理地說說江潮來時的情景。

3、能圍繞奇觀找出相應的句子并能從聲音、形態(tài)等方面體會大潮的壯麗與雄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4、能按一定順序,運用比喻等方法有條理地介紹一處景物。

2、《雅魯藏布大峽谷》

教學目標:

1、能從數(shù)字對比中看出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從千姿百態(tài)的水、如神來之筆的山、多樣分布的生物等幾方面體會大峽谷的壯麗奇異之美。

2、能熟練朗讀課文,正確認讀課文中注音的生字及新詞。

3、學會查閱收集資料,并且能進行整理展示。

3、《鳥的天堂》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本課八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燦爛、竹竿、白茫茫、規(guī)律、縫隙、照耀、樹梢、靜寂、應接不暇等詞語;掌握數(shù)、泊、干等多音字在本課的正確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描寫榕樹部分的驚奇與描寫眾鳥紛飛部分的驚喜。背誦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其它部分熟讀。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

4、表達對那翠綠的顏色......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句話的理解。

5、討論了解最后一句中的兩個鳥的天堂,為什么有的加引號,有的不加引號。

6、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

4、《火燒云》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找出并熟讀文中ABB結構的詞語及描寫顏色的詞。

2.理解課文內容,想象火燒云絢麗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tài),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圍繞自己游覽過或了解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練習修改習作。

2、培養(yǎng)有順序抓特點說景觀的能力,在口語交際活動中進行發(fā)言、傾聽、提問、補充、討論的練習,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能一邊讀課文一邊想畫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會作者生動的描寫,體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形象。

4、讀背園地中的五則對聯(lián),發(fā)現(xiàn)這幾則對聯(lián)的特點,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主動去積累優(yōu)美的詩句、對聯(lián)。交流發(fā)現(xiàn)的一些有趣的語文材料。

劉江明整理

四年級上冊課件(篇5)

一、說教材

二、說教法

科學學習以探究為核心,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本節(jié)課讓學生經(jīng)歷了一個又一個的探究活動,加強了科學學習的探究性,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體驗樂趣。

三、說學法

1、“操作——發(fā)現(xiàn)”的方法

2、“猜想——驗證”的方法

3、“觀察——歸納”的方法

(一)謎語導入,感受空氣

四、說教學過程

謎語:

奇妙奇妙真奇妙,

看不見來摸不著,

無孔不入變化多,

動物植物都需要。

關于空氣,你都知道些什么?

還想知道些什么呢?

問題:

1、探究空氣占據(jù)空間

(二)動手實驗,自主探究

怎樣才能把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抓住呢?誰能把套在瓶子里的氣球吹起來?

討論:

為什么瓶子里的氣球吹不起來?可能與什么有關?

怎樣才能把瓶中的氣球吹大呢?

方案

1、剪掉瓶底;

2、用釘子在瓶底打洞;

3、將氣球從瓶口取下直接吹

……

2、探究空氣的流動性

風吹過湖邊的柳樹,柳枝被吹動頭發(fā)會被風吹起風吹風車,風車會轉動風吹草原上的風車,風車會轉動發(fā)電龍卷風會毀滅一切

3、探究空氣能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

議一議:

在你的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到了空氣能夠被壓縮這一性質呢?

蹦蹦床

輪胎

跳跳球

1、今天我們研究了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你知道了它的哪些性質?

2、你能利用今天所探究的空氣的三個性質,設計一件物品來讓空氣更好的為我們服務嗎?

(三)總結拓展,學以致用

(五)、說板書

空氣的性質

1、空氣占據(jù)空間

2、空氣有流動性

3、空氣能被壓縮

壓縮空氣有彈性

本課結束!

四年級上冊課件(篇6)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兩千一百多年前,偉大祖國的象征。整理了四年級上冊語文長城的課件,U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魄。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魄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chǎn)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雄偉的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學生談談對長城的認識。

2.學生自由補充。

3.老師給以肯定。

4.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出相對應的插圖。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詞語。

2.學習會認的字。

3.學習會寫的字。

1.出示第一幅圖:說說這幅圖是從什么地方觀察長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出示第二幅圖:

(1)這幅圖與第一幅圖有什么不同?

(2)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3.對照課文,讀課文。

(1)小聲朗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課文。

(2)聯(lián)系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1.從圖上找一找課文中涉及到的“城墻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各指什么地方?

2.老師畫出圖畫,讓學生指出相應的地方。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魄。

2.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魄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產(chǎn)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4、激趣:長城——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中華兒女的驕傲。你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評價一下長城嗎?(學生說)

1.讀(PPT: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PPT)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這是一個(比喻句),把(長城)比作(長龍)。

——一萬三千里:這里運用了(數(shù)字說明),山海關在河北省,是長城的起點,嘉峪關在甘肅省,

是長城的終點。

(PPT)長城經(jīng)過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內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長一萬三千多里。

(3)過渡:遠看長城如長龍,那么,近看長城,又有什么特點呢?

1.過渡: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作者浮想聯(lián)翩,誰來讀讀第3自然段(指名讀)

3.(PPT)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2)找出句子中的動詞:站、踏、扶——說明作者已經(jīng)身臨其境到了長城。

(3)站在長城上,想起了(勞動人民),此時此刻,作者內心充滿了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4)小結:對啊,作者被長城的雄偉氣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與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1)問:在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的情況下,勞動人民是怎樣搬運材料修建長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嶺)

(2)這可是兩三千斤重的巨大條石呀,勞動人民是那么的艱辛呀。

(3)請讀句子:(PPT)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多少”表示(無數(shù))。

勞動人民為了修建長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突出了(長城之長)。

“才”在這里表示長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無限贊嘆)之情。

(5)小結:在如此落后的條件下,勞動人民卻能修建出這氣魄雄偉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長城,你想對勞動人民說什么呢?(自由發(fā)言)

在當時極其落后的條件下,勞動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完成這工程浩大,氣魄雄偉的長城,怎能不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呢?

2.請大家一起讀這句話。

(PPT)——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三、總結板書:

氣魄雄偉的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與智慧的結晶,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呀。

四、課外拓展:

1.搜集一些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進行交流。

2.搜集我國的文化遺產(chǎn)資料,了解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chǎn),豐富自己的知識

四年級上冊課件(篇7)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并初步掌握縫沙包的基本技能。

2、培養(yǎng)興趣,讓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設計、縫制不同形狀的沙包。

3、發(fā)揚合作探究精神,運用縫沙包的基本技法,制作其他小制品。

二、教學重難點:

1、設計不同形狀的沙包以及縫制的技能、技巧。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心地進行技術活動的習慣。

三、教學準備:

1、老師準備:實物投影儀,不同形狀的沙包若干個,方塊布,棉線,縫衣針,剪刀,黃沙。

2、學生準備:長16厘米、寬8厘米的較結實、耐用的布塊,棉線,縫衣針,剪刀。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請兩位學生上臺做丟沙包的游戲,其余的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兩位學生在做什么游戲?猜一猜這種沙包是怎么做成的?你做過嗎?揭題:縫沙包。

2、出示范作。

教師逐一出示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沙包,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做沙包的樂趣。

(二)學習教材,講解制作方法。

1、 請你們仔細欣賞書上的圖示和文字說明。

2、比較一下,與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3、 誰能說說手縫的幾種基本針法呢?

手縫的基本針法:攻針,回針,操針。

4、誰能說說縫沙包的步驟嗎?教師注意補充和糾正,并適時板書。

步驟:(1)裁剪;(2)對折;(3)縫合(留口);(4)翻面;(5)裝沙;(6)封口。

5、縫合時要注意什么呢?用攻針針法縫合行不行?為什么?你覺得封口時用哪種針法比較好?為什么?

(三)學生實踐,教師巡視。

1、縫沙包的方法你掌握了嗎?那就動手做一做吧!

2、播放音樂。

3 、教師巡視,如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有困難,引導同組互助合作,如有困難學生較多,請做得好的學生在投影儀器前演示。

(四)作品展示,互動評價。

1、自評、互評,比比誰的沙包縫得好,并在空格內填上“☆” 、“☆☆”、“☆☆☆”。

2、評出小組里的.最佳作品,向全班同學展示,并交流縫制沙包的經(jīng)驗。

(五)總結回顧,啟迪創(chuàng)新。

1、利用縫沙包的技法,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呢?

學生討論交流。

3、引導學生課后進行嘗試。

五、板書設計:

縫沙包

(1) 裁剪;(2)對折;(3)縫合(留口);(4)翻面;(5)裝沙;(6)封口。

六、教學反思:

由于學生在體育課及課間玩過沙包,因此對縫沙包非常感興趣。但縫沙包的過程是比較復雜的,尤其是先要掌握幾種不同的針法,因此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一定的困難,有部分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出現(xiàn)了手忙腳亂的現(xiàn)象,但是也是正常的,因為畢竟現(xiàn)在的孩子動手實踐的機會是比較少的。但學生們基本能完成沙包的縫制,盡管有的學生縫得不盡人意。

四年級上冊課件(篇8)

教材分析:

《白鵝》這篇課文,作者重點表現(xiàn)的是白鵝高傲的特點。文章從剛把這只鵝抱回家時的姿態(tài)描寫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繼而以“鵝的高傲”為線索,從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細致地刻畫了鵝高傲的特點。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用反語來表達對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出12個生字,理解積累并學會運用部分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了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

教學難點: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1、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在你們心目中,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課件豐子凱筆下的鵝圖片)

2、課文哪句話直接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出示句子:好一個高傲的動物?。?/p>

3、個性化朗讀這一句子,齊讀這句話。

(這一設計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來讀書,倡導個性化朗讀,讀這一句話時,可強調讀出“好一個”,也可強調讀出“高傲”這個詞,雖是不同的讀法但都能體現(xiàn)出鵝的高傲。)

4、作者從幾方面來描寫這只鵝的高傲?(師板書:??叫聲??步態(tài)??吃相)

1、課件出示,聽聽狗的叫聲,理解“狂吠”,聽聽鵝的叫聲,對比狗的叫聲,理解“不亞于”。

(充分利用課件這一優(yōu)勢,幫助學生從形和聲去感受鵝的高傲,并能突破字詞教學上的難點。)

2、指名讀描寫叫聲的這段話,找出描寫鵝叫聲高傲的詞語畫下來,品讀這些詞語,說說自己的理解。(師相機板書:嚴肅鄭重?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

3、師與生合作朗讀這一段話,讀出鵝高傲的氣勢。指導“厲聲叫囂”:這次要發(fā)脾氣了,咆哮了,怎么讀?

“引吭大叫”該怎么讀?吭是“喉嚨”的意思,也就是放開喉嚨大叫。誰來試試?通過你的聲音、你的表情來證明你確實讀懂了。

4、想象假如這只鵝會說咱們的漢語,它會說什么?我們一起來當當“鵝語”小翻譯。

凡有生客進來,鵝厲聲叫囂,好象在說:“???????????????????。”

籬笆外有人走路,鵝引吭大叫,好象在說:“?????????????????????!?/p>

(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當“鵝語”小翻譯,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生拓展了想象的空間,加強與文本之間的交流)

5、從作者對鵝叫聲的描寫中我們能體會到什么呢?(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7、正因為它的勇敢盡職,它的高傲才顯得可敬,引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1、剛才我們學習了叫聲這部分,作者拿狗來對比,我們再來看看寫步態(tài)這部分,課文拿什么與鵝對比呢?(鴨子)

2、出示這段:請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讀的時候想象一下鵝與鴨走路的樣子,想站起來表演表演也行,待會兒老師想請幾個同學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來表演鵝與鴨走路的樣子。

3、生自由讀這段,試著演一演。

4、指名兩名學生戴上頭飾表演,其他同學來當小評委,評一評他們演得怎么樣?

6、評議時相機解決:

(1)“局促不安”這個詞的意思,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上這個詞說一句話。

(3)課件欣賞“凈角”出場的樣子,加深理解。

8、全班起立,學學這只鵝傲然地站著,一起來讀讀這段。

(對于“步態(tài)”這部分的學習,師要注意動態(tài)生成,側重于引導學生抓重點句,自演自悟自評,體會作者對比的方法。)

現(xiàn)在,我們要把這段話“瘦身”,你認為哪個詞最能體現(xiàn)鵝吃飯時的高傲嗎?(三眼一板、一絲不茍、從容不迫。)

“三眼一板”見過嗎?那你見過類似的詞嗎?(學生自由交流。)(教師講解:我們平時都說某個人做事“有板有眼”或“一板一眼”,板和眼都是戲曲音樂中的節(jié)拍,教師演示節(jié)拍:一板一眼和三眼一板,三眼一板是最穩(wěn)定最慢的一種,在課文中用來說鵝吃飯非常有條理。)

我們看看鵝吃飯是不是這樣?誰想讀?(一生讀)老師給你起個頭:“譬如吃了一口飯,倘若水盆放在遠處……”

評價:這是一群不太有精神的白鵝;這只鵝有點著急了,再從容一些……

想象著鵝吃飯時的三眼一板、一絲不茍和從容不迫,誰還想讀?(另一生讀)評價:有點高傲的味道了;真是從容不迫。

三、精讀積累。

這位鵝老爺?shù)钠獗恢車泥従又懒?,于是,就上演了一場有趣的劇目。請同學看課文59頁,聽好老師的要求:在讀的過程中,用曲線畫出寫鵝的句子,用直線畫出寫狗的句子,聽明白了嗎?開始!

(學生在讀、畫的過程中,教師指導:有的句子不是直接寫鵝的,而是從狗的眼中看到的,要注意區(qū)分,不要多畫,也不要丟掉。)學生讀和畫,教師在黑板上畫鵝、狗、盆、籬笆。

1、首先我們請出兩位演員登場。它們在干什么?“鵝要吃飯了,狗躲在旁邊看”。怎么看?它想干什么?(暗中觀察,等待時機)書上用了個什么詞?(窺伺)

2、第一幕劇開始上演了,(看屏幕)咱們一塊讀讀。

(1)“靜候”,畫狗流口水。

(2)打著快或者慢的節(jié)拍,學生讀狗和鵝的句子。學生讀到“偶然”時,教師引導理解:鵝知道狗在偷吃嗎?(知道)它馬上回來把狗趕走嗎?(沒有)那鵝是怎么做的?(偶爾回來,有時候回來。)書上用了一個詞是“偶然”。比如說咱們班有一位同學天天按時到校,只有一天來晚了,這就叫--偶然。

(3)咱們來分分角色,先在下面同桌練練。你打算演什么角色?(抽2個人讀鵝和狗,教師適當打著節(jié)拍。)

采訪剛才讀狗的同學:“你把人家鵝老爺?shù)娘埻党酝炅?,怎樣地走了?”大模大樣地離開了,課文中用了一個詞是什么?揚長而去。請問鵝老爺:“看到那只搗蛋狗把你的飯偷吃了,你的心情怎么樣?”鵝老爺不會說話,于是就沖著主人昂首大叫,責備人們供養(yǎng)不周。

4、(1)下面咱們把這兩幕劇一塊上演,你準備扮演什么角色?(一生讀狗,一生讀鵝。)

(2)下面,咱們男女生比比賽,男生讀寫狗的句子,女生讀寫鵝的句子,一會咱們再交換過來。

5、老師看得出,你們已經(jīng)自己讀懂了,小演員們請看,現(xiàn)在,你還能記住剛才的臺詞嗎?誰來讀這只愛搗蛋的狗?鵝老爺在哪兒?你們準備演第幾幕?(對照屏幕積累詞句)

6、現(xiàn)在,那只搗蛋狗已經(jīng)揚長而去,舞臺上就剩下誰了?(鵝老爺)怎樣的鵝老爺?(高傲的)誰能讀出它的高傲?

在讀的過程中,找出寫鵝老爺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的詞語。

有狗來偷吃、搗亂的時候,鵝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可以用個什么詞來說?(昂首大叫、踏著方步、責備不周)

討論叫聲該寫哪個詞:厲聲叫罵是鵝老爺對誰的?(對狗)昂首大叫呢?(對人)那你覺得哪個詞更能體現(xiàn)鵝的高傲?昂首大叫,沖著人發(fā)脾氣,連人都敢責備。

豐老先生對這只鵝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真是架子十足!”“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留給你的感嘆是什么?

四、總結全文。

就是這樣一只高傲的鵝,主人卻不勝其煩,給這位鵝老爺當起了堂倌--服務員,天天去侍候它吃飯。你覺得作者喜歡這只鵝嗎?(喜歡)

喜歡它,為什么還說它高傲,昂首大叫、厲聲叫罵、三眼一板……(學生自由交流)(對照板書)平時,你的爸爸媽媽有沒有特別喜歡你,卻用一些反話來說,比如說:你特別調皮,爸爸說你是個“小調皮蛋”、你早晨起床不愛疊被子,媽媽說你真是個“懶家伙”

俗話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崩蠋熛嘈?,只要你用心,你的文章一定也會和豐老先生的一樣精彩!

你一定也有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它突出的特點是什么?你有沒有對它說過這樣的話?你可以學習豐老先生的這種語言和寫作方法,寫一寫你觀察的小動物。

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叫聲???????????????????????嚴肅鄭重?厲聲呵斥

步態(tài)???????????????????????步調從容?大模大樣

吃相???????????????????????三眼一板?一絲不茍

[《白鵝》學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

四年級上冊課件(篇9)

教材分析: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本文敘述了古人范式和張勛重承諾,講信用的故事。本篇課文較簡短,但意味深長。

第一、二節(jié)分別各用一句話交代清楚本文的主要人物與他們之間的關系。然后課文就舉了一件具體的事:范式和張勛相約兩年以后相見,范式講究誠信,兩年后如約來到張勛家,拜見了張勛的父母雙親。

學情分析:

本篇課文較簡短,語言通熟易懂,內容淺顯明白,在教學中主要通過閱讀理解、感悟文章的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目標:

1、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2、懂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該講誠實、講信用。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你們讀過《誠實的孩子》這個故事嗎?誰來說說這個故事?

是呀,我們每個人都應講究誠信。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講究誠信的故事。

出示課題:12守信

二、整體感知,學習字詞

1、邊讀課文,邊學生字新詞

2、說說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3、交流

(在自學的基礎上學會字詞,了解課文。)

三、深入學習,讀懂課文

1、課文哪些話直接點明了范式的守信呢?用()標出。

2、張勛和范式之間有一個什么重要的約定呢?用——劃出。

在這句話中“拜見”能否換成“參見、探望、看望”等詞?

3、對于他們的約定,張勛的媽媽是怎么認為的呢?

找出句子讀一讀。

4、看到好朋友如約而來,張勛的表現(xiàn)怎樣?

5、張勛的父母對此說什么?他們?yōu)槭裁锤锌卣f?

6、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通過圈劃、朗讀、感知了解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講誠實,守信用。)

四、總結

1、課文講了范式和張勛是重承諾、守信用的人,那么你認為怎樣才能做到“誠信”呢?

在四人小組談這個話題。

2、課外收集有關誠信的故事,與同學交流。

(在暢所欲言中進一步深化課文,懂得誠信是美德。)

反思與重建:

課后有這樣一個練習:“拜見”可否換成“參見、探望、看望”?在教學課文中,我通過多方面引導解決了這個問題,但覺得學生很懵懂。從理解詞語的意思著手,讓學生判斷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為他們提供一些知識的積累,挖掘他們原有的記憶,可以幫助他們正確區(qū)分。相信隨著學生閱讀的積累,他們一定能夠體會語言環(huán)境中用詞的精準。

四年級上冊課件(篇10)

一、說設計背景: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知恩圖報”一直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自古以來,人類感恩的美德一直在延續(xù)。然而現(xiàn)在的小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地位特殊,長輩的呵護、父母的溺愛,使他們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態(tài),還有不少的學生令人遺憾地成了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我們身邊,這些現(xiàn)象比比皆是:在家里,吃飯時最好的菜他一人獨享;電視遙控器他一人主宰;一點兒不如意就大吵大鬧,或時不時給父母臉色等等,不知感恩父母。為了把中華民族感恩的傳統(tǒng)美德一直延續(xù)下去;也為了喚回學生回報愛心的良知,重新構筑健全的人格,激發(fā)學生愛的情感。所以,我設計了《呼吸親情,學會感恩》這節(jié)課。

二、說教學目標:

(一)本節(jié)課的設計理念是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改進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我將活動目標定位為:

認知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感恩,能夠體會父母對他們的關愛,喚醒孩子們麻木的心靈,感受親情的溫暖,培養(yǎng)感恩意識。

能力訓練目標:引導學生在自主反思,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的學習中,認識到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情感教育目標:通過體驗活動激發(fā)學生情感升華,學會感恩,以充滿愛的心態(tài)去對待父母。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活動讓學生懂得父母在生活中對我們做出的雖然平凡但卻體現(xiàn)了偉大的愛。

難點:將感恩付諸于今后的行動,不是停留在淺層的認識上。

三、說學情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學校是兒童活動的另一片天地,是對其進行啟蒙教育的場所。我在平時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孩子們,生活條件水平高、成長環(huán)境優(yōu)越,是生活在幸福中的一代,但就是這種幸福的生活使他們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shù)?,一切都是很自然的。孩子們的心靈深處缺少一種可貴的東西,就是他們不懂得如何去愛別人。德育實踐活動中,如何調動他們感恩的情愫,使他們對時代賦予他們的一切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是這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

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本節(jié)課具體的內容,我采用了故事、合作交流、現(xiàn)場采訪、體驗、感悟、互動等方法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和情感性,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五、說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滲透話題。

小學生的思維具有形象性的特點,因此先通過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天亮了》吸引學生的情感,再通過講《天亮了》背后那催人淚下的故事讓學生初步感受父愛與母愛的偉大。

(二)傾訴心聲,感受親情。

在我們的生活中最應該感恩的人莫過于父母,因為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享受到了人世間的親情和幸福,親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礎,讓學生回憶珍藏在記憶深處的父母讓自己感動的故事,通過交流,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愛。

(三)對比感悟,體會親情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利用本班的小記者對家長和學生進行現(xiàn)場采訪,在采訪中讓學生感受到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知道自己缺少對父母的關心,從而感到羞愧甚至自責,從而為升華主題服務。

(四)孝感動天,深入親情

實踐活動重在讓學生參與,所以我提前布置學生搜集從古至今孝順父母的故事,在搜集中學生看到了那么多孝順父母的人與事,思想無形中受到了洗禮。課上,通過講這些故事,讓學生深入體會,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在心里形成正確的孝順觀。并通過打算為父母做什么這樣的活動,讓學生付諸于實踐,將思想落實到行動。

(五)現(xiàn)場互動,升華情感。

我將所有的學生家長請到活動現(xiàn)場,讓學生能夠撇開所謂的面子,用實際行動感謝父母,讓他們從心底里生發(fā)感恩之情,達到活動的高潮,也是活動目標的最終體現(xiàn)。最后通過共唱一首歌曲《感恩的心》結束本次活動。

(六)課堂總結,提升主題。

在共唱《感恩的心》間奏的時候進行總結:“愛讓我們的生活更充實,愛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愛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希望,珍惜這份最偉大的愛吧,因為它會讓我們成為世上最富有的人,它會給我們帶來挖掘不盡的寶藏?!贝藭r這種愛已經(jīng)于無聲中進行了提升,不僅僅體現(xiàn)于對父母的愛,還應該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愛世上的萬物。

四年級上冊課件(篇11)

奇妙的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全文緊扣“奇妙”用形象化的比喻來說明抽象的科學知識,語言生動活潑,意思表達得深入淺出,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我將從以下四方面來說說我教授這節(jié)課的過程。

一、說教材

《奇妙的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是一篇介紹現(xiàn)代高科技的說明文。課文通過對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的結構,工作原理與人們關系的介紹,讓我們了解奇妙的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也將越來越來多。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的結構、工作原理和人們密切的關系。

2>感悟、體會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的奇妙之處。

3>激發(fā)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感情。

教學重點: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構造和作用,體會起奇妙之處。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課選擇了目標教學法,談話教學法。用運多媒體課件。

語文課,重在通過對語文文字的接觸、揣摩,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積淀語言。如何在說明性文體課上上出語文味,是一大難點。但本設計應突出了語文學科的第一特性。根據(jù)本課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選擇以讀代講,以合作探究代講以圖引文,圖文結合。利用多媒體手段,抓住文中重點句子體會互聯(lián)網(wǎng)的奇妙。通過課前預習、讀、疑、想、議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到課文中去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思維,鼓勵學生表達。

三、說教學程序

1、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詞語。(開火車讀)

2、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上節(jié)課學了生字詞,讀了課文,這節(jié)我們做什么呢?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3、出示課題齊讀

4、精讀課文感受奇妙

A、點擊學習要求,按要求先自學,后小組合作學。(認真讀每一句話從中能看出什么奇妙之處?可在句子邊寫簡單的批注,如:大、快、多等)意在培養(yǎng)學生讀書動筆的習慣,合作學習的習慣。

B、全班交流朗讀感悟。

依次出示板書三個特點;大、快、多,學生很快找出相關句段。課件出示這些段落,通過讀、想、議等方法讓學生感悟互聯(lián)網(wǎng)的奇妙,同時了解了互聯(lián)網(wǎng)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C、拓展延伸

互聯(lián)網(wǎng)給我們的工作、學習、娛樂、交往購物提供了種種方便,功能太多了,真是奇妙?。〕酥?,能不能說說你知道的?(引導學生說出:寫文章,通緝犯罪分子,捐款,看病等)意在豐富知識。

5、總結全文激發(fā)興趣

為了激發(fā)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情感,我總結說:同學們,奇妙的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這篇課文,從互聯(lián)網(wǎng)的結構、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與人們有什么關系這幾方面說明了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的奇妙,但這只是網(wǎng)絡知識的一個很小的方面,猶如冰山一角,還有許多需要同學們不斷的學習、探索。

6、課外作業(yè)巧布置,你把你的作業(yè)發(fā)送到老師的電子信箱,老師將在網(wǎng)上批改你的作業(yè)。這樣的作業(yè)和課文內容緊密結合,這應該是學生所喜歡的一種方式。

四、說這節(jié)課的得失

這節(jié)課有以下兩個優(yōu)點:

1、注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

2、教學中,注意了教師角色的轉變,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

不足之處:沒能很好利用網(wǎng)絡,讓學生親自感受作用之大、之奇妙。由于時間關系,沒能點明沉溺網(wǎng)絡的危害。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


我們?yōu)槟貏e準備的“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一定能滿足您的需求。每位老師在上課前都會帶上自己的教案課件,因此他們會認真規(guī)劃每份教案課件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教案課件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請您收藏此頁以免遺忘!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2、技能目標:讓學生從生活中認識圓,借助動手操作活動,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通過操作、研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圓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學具準備:

圓的實物、剪好的圓片、圓規(guī)、直尺

教具準備:

細線、圖釘、剪好的圓片、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懸念產(chǎn)生好奇,好奇帶入新課

(一)設置懸念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課件展示、圖文并茂)

1、車輪為什么都是圓形的?

2、籃球場的中間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呢?

3、槍口、炮口為什么都是圓形的?

師:同學們,這些問題你們暫時還不必回答,但老師還有一個問題需要馬上回答,這三個問題都與什么有關?

(當學生回答是“圓”時,教師板書課題)

師:當同學們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對圓有一定認識后,你們再回答這三個問題,相信你們的答案會更完整、更圓滿。(在黑板的一側板書:圓滿)

[設計意圖]不拘泥于教材內容,從學生年齡和心理特征出發(fā),用心撲捉圓在生活中、自然中的原型,巧妙地創(chuàng)設了“三個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他們帶著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向往與追求的意向,以的狀態(tài)進入學習角色。同時,在“暫時還不回答”的關子下,把“三個問題”集中在“圓”上,旗幟鮮明地拉開了這節(jié)課的序幕,這一導課不僅意味深長,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開始不知不覺地滲透了“圓的文化特征”意識,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在猜想中探究,在探究中感悟

(一)生活中的圓

師:生活中你們見到哪些物體是圓形的?

(學生回答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將已準備的實物舉起展示)

(二)運動中的圓

師:你們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那么下面的情況可能會出現(xiàn)怎樣的現(xiàn)象呢? (課件展示)

1、一粒石子拋入平靜的水面時

2、電風扇的扇葉轉動時

(三)探究圓的形成

一根細線,用圖釘固定一端,另一端綁著一支粉筆旋轉一周。

1、師:接下來做個小實驗,老師用圖釘固定線的一端,將細線拉直,綁有粉筆的一端旋轉一周,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師:松開細線的這頭,粉筆還能轉圈嗎?(孕伏“定點”意識),圖釘按住起什么作用?

2、師:剛才老師是怎樣操作畫出一個圓的?

學生交流

師:圖釘按住的一端(不動),帶粉筆的一端我們把它看作一個點,這個點是(運動的),怎么運動的?

師:(把線拉直)這樣運動時動點就與固定的這點距離(保持不變)。粉筆在這個運動軌道上旋轉一周就得到了一個(圓)。

3、師:如果把細線放長,粉筆繼續(xù)旋轉一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看來這細線的長短可以確定(所畫圓的大小)

(孕伏“定長”意識)

[設計意圖]以上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感知—想象—發(fā)現(xiàn)”為線索,逐步推進,串成學生探究“圓的形成”這一過程。感知是認識世界的開始,是思維、想象等一切心理活動的基礎。通過“生活中的哪些物體是圓形的”舉例,既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同時為過度到想象提供了豐富的表象,這樣想象力也就引向了更成熟的高度。最后用他們的想象力猜測、感悟“圓的形成”兩大核心要素圓心和半徑,從而為后面的“圓”的本質認識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四)從畫圓中認識圓

1、通過回想前面的游戲,讓學生在感悟“圓的形成”過程中思考:你會畫圓嗎?

2、學生嘗試畫圓(教師巡視,收集學生不圓的和圓的作品。)

3、投影展示學生作品、學生互相交流

(投影展示“不圓”的作品)

師:請你評價下這幅作品?

你想提點什么建議?

師順著學生的闡述引出“定點”、“定長”。

(讓學生自己“由誤到悟”,在交流、切磋中對“畫圓時要注意什么”印象深刻)

(投影展示“圓”的作品)

師:請欣賞這幅作品是怎樣被圓規(guī)創(chuàng)造出來的?

兩個學生介紹如何畫圓,師追問“畫的圓為什么有大有小?”

隨著學生反饋畫圓的三個步驟,教師同時用課件演示圓規(guī)畫圓。

4、板書: 定點、定長、旋轉一周。

定點確定圓的位置,定長確定圓的大小

5、如何在籃球場上畫圓?

師:我們會在紙上畫圓了,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畫圓。例如:要在籃球場上畫一個很大很大的圓,你準備怎樣做?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你的想法。

學生反饋、相互交流補充。

[設計意圖] “畫圓”的環(huán)節(jié),不僅僅只是學生掌握畫圓的技巧、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的過程,更重要的是繼前三個環(huán)節(jié)后,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圓的初步認識,由表象逐步向抽象轉化的過程。在這里教師還十分關注學生情緒,尊重學生意愿,在學生躍躍欲試時,采用先讓學生嘗試畫圓,并利用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揭示圓的畫法、“圓的位置”和“圓的大小”等深層次問題,這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一種自然本色。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畫圓后教師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如何在籃球場上畫圓?讓學生從“紙上談兵”,過渡到解決現(xiàn)實情境問題,與“探究圓的形成”有個呼應。

(五)解讀圓的概念

師:剛才我們用圓規(guī)畫圓、用繩子畫圓,工具不一樣,畫出來的卻都是圓,這是為什么?

生1:原理都一樣

生2:都是按三步驟來畫的

師小結:畫圓時都有兩個點,一個點是固定的,一個點是運動的,兩個點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動點在這個運動軌道上旋轉一周,得到的圖形就是(圓)。 所以,圓就是由無數(shù)個點連成的一條什么線?(曲線、封閉的曲線)

(課件演示)

(六)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其特征

1、師:有關圓你還了解哪些知識?

教師將“圓心o”“ 半徑r”“直徑d”寫在3張卡片上,請學生一一貼在黑板上圓的有關之處。

師:誰能在黑板上的圓中將它們畫出來并貼好。(3個學生依次上臺)

2、直接揭示圓心的概念

3、半徑

師:像這樣的半徑,你會畫嗎?

學生動手畫半徑

師:你是怎樣畫的?

(注意引導學生闡述“從哪里出發(fā)畫到哪里”)

師:什么樣的線段叫半徑? 揭示半徑的概念。

(板:半徑r)

師:在同一個圓里,像這樣的半徑還能畫嗎?有多少條?為什么有無數(shù)條?

生:圓上有無數(shù)個點。

師:那它們的長度都有怎樣的關系呢?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4、直徑

師:直徑你會畫嗎?在你的圓片上畫出直徑。

師:你是怎樣畫的? 那什么樣的線段叫直徑呢?

你們和數(shù)學家們總結差不多呢!翻到56頁,全班齊讀。

(板:直徑d)

師:在同一個圓里,直徑有多少條?

師:那它們的長度都有怎樣的關系呢?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板書:無數(shù)條 長度都相等)

5、師:其實早在2500多年前,我國偉大的教育家、科學家就曾提出有關圓的概述 (課件出示)

師:一中的“中”指的是?那“同長”的意思是?

6、判斷:以下圓內哪些線段是半徑,哪些線段是直徑?

7、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①師:你會怎樣去驗證你的想法?

在小組里商量一下,再派代表反饋。

課件驗證:在同一個圓里,直徑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1/2。 d=2r r=1/2d

②制造沖突(展示學生事先剪的一大一小的兩個圓)

疑問:在這兩個圓中,半徑、直徑二者還存在以上的關系嗎?

(板書:在同一個圓里)

[設計意圖]探究圓的特征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怎么有個突破,使學生能輕松地接受,本環(huán)節(jié)是采用“畫”、“量”、“折”,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方法?!爱嫛笔前l(fā)現(xiàn),是印證;“量”是驗證、確認。這一為學生搭建的自主探究學習的平臺,既能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積極參與,而且將對所學的知識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更牢固,也正好印證了“兒童的智慧出在他們手尖上”這句話。

三、運用知識,拓展思維

(一)小裁判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2、半徑2厘米的圓比半徑1厘米的圓大。( )

3、圓的直徑都相等。 ( )

4、在同一個圓里,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 )

(二)你能幫忙找到這個圓的圓心嗎?

[設計意圖]由于本節(jié)課是屬概念教學課,作為反饋練習,僅設計了兩大題。通過這兩大題訓練以檢查學生對概念理解的情況,并解決學生容易混淆或出錯的問題。

四、解釋自然中圓,欣賞人文中圓

(一)解釋自然中圓

師:課的一開始,我們還留下三個問題(課件重返“三個問題”):由于時間關系,我們現(xiàn)在集中解決第一個問題好嗎?

1、分組討論:車輪為什么都是圓形的?

2、小組派代表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利用課件演示下面兩個主要因素)

①平穩(wěn)(因為車軸在車輪圓心上,同圓半徑都相等,確定了車與地面距離不變,所以平穩(wěn))

②車速快(車輪接觸地面只是一個點,摩擦力小,車速就快了。)

[設計意圖]這是一道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訓練題,以小組合作、同學互助,共同討論為主要解題形式,以幫助學生綜合運用知識、提高技能,培養(yǎng)學生不斷探索、不斷發(fā)現(xiàn)的精神,增強互助合作、敢于創(chuàng)新為目標。同時,本練習起到了“前后呼應”之教學藝術功能,成了學生善于動腦、勇于解題的動力,使學生在成功解答后有一種滿足感,以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二)欣賞人文中圓

1、引言:同學們,世界是美妙的、神奇的,有了圓更增添了她的夢幻般的色彩。請欣賞

2、課件演示:(配樂)

摩天輪、花叢中肆意綻放的鮮花、中國傳統(tǒng)的圓形剪紙、陶瓷藝術、圓形建筑、2008年奧運獎牌、神秘的陰陽太極圖……

還有古老的東方,中國人特別重視中秋、除夕、元宵等佳節(jié),月下嘗餅、桌上湯圓…這就意味著團圓、圓滿;大陸同胞送給臺灣同胞的團團、圓圓兩只熊貓,不也就是盼望祖國早日統(tǒng)一,海峽兩岸同胞早日團圓嗎?

圓,在我們身上遺留下的印痕是多么深刻而廣遠。圓,是和諧的象征,是幸福的感受!

同學們,在這優(yōu)美的旋律中,我們這堂課也接近尾聲了。這節(jié)課愉快嗎?你覺得這節(jié)課上得圓滿嗎?

[設計意圖]教學本質是一種文化。我們有理由向學生傳遞教學本身的內涵和鮮活的文化背景,引領他們通過學習感受數(shù)學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使數(shù)學所具有的文化特征浸潤于學生心間,成為學生數(shù)學成長的不竭動力源泉,讓數(shù)學課堂擺脫原有習慣思維與陰影,真正美麗起來。為此,設計“欣賞人文中的圓”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引發(fā)學生領略“圓”的神奇魅力及其背后所蘊含的人文的、文化的特征,拓寬學生對“圓”的認識視域。同時,讓學生真切地感受中國人對“圓”的特殊情感,激發(fā)他們愛祖國、愛學習的熱情,為進一步學好“圓”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 篇2

一、填一填。

1、今有雞兔共35只,腳共有94只,雞( )只,兔( )只。

2、有龜和鶴共30只,龜?shù)耐群旺Q的腿共有82條。龜只、鶴()只。

3、停車場有三輪車和小轎車共7輛,總共有25個輪子。三輪車有( )輛,小轎車有( )輛。

4、2元和5元的人民幣共9張,合計33元。2元有( )張,5元有( )張。

5、28名師生去公園劃船,恰好坐滿了大、小船共5只。大船每只坐6人,小船每只坐4人,租了( )只小船和租了( )只大船。

6、松鼠媽媽采松子,晴天每天采20個,雨天每天可采12個,它一連采了112個,平均每天采14個,這幾天中有( )天是雨天。

7、一個工人要將63個零件裝進兩種盒子里,每只大盒子裝12個零件,每只小盒子裝5 個零件,需要準備4個大盒子和( )個小盒子才能把這些零件裝下去。

8、口袋里有1個黃球、2個白球、3個綠球和4個紅球,這些球的大小相同,從中任意 摸一個球,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是(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摸到綠球的可能性是( ),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選一選。

1、學校買回4個籃球和5個排球一共用185元,一個籃球比一個排球貴8元,籃球的單價是( )元。

2、鋼筆每支12元,圓珠筆每支7元,共買了6支,用了52元,鋼筆買了( )支。

3、兩個大人帶幾個小孩去公園游玩,大人門票每人5元,小孩門票每人3元,買門票一共花了22元,則這兩個大人帶了( )個小孩。

4、甲級鉛筆5角錢一枝,乙級鉛筆7角錢一枝,用7.5元可買這兩種鉛筆各( )枝。

5、面粉每千克5元,大米每千克3元。王叔買面粉和大米共150千克,共付人民幣650元,面粉買( )千克。

6、幼兒園買來20張小桌和30張小凳共用去1860元,已知每張小桌比小凳貴8元,問小凳的價格是()?

三、算一算。

1、直接寫得數(shù)對又快。

537-299=

2.7×10%=

0.25×1.2×0.4=

121×98=

0.9+99×0.9=

四、做一做。

1、商店里藍球的單價是42元、足球的單價是35,李老師為學校買籃球和足球共6個花了231元,籃球和足球各買了多少個?

2、 12張乒乓球臺上共有34人在打球,問:正在進行單打和雙打的臺子各有幾張?

3、雞兔同籠不知數(shù),三十六頭籠中露。數(shù)清腳共五十雙,各有多少雞和兔?

4、體育課上,跳繩的每5人一組,扔沙包的每3人一組,共有42名學生分成10組參加活動。參加跳繩和扔沙包的各有多少人?(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5、數(shù)學競賽共20道選擇題,答對1題得5分,答錯或不答倒扣1分。小王同學在競賽中得了82分,他答對多少道題?

6、小強有三角形、長方形的卡片共40張,這些卡片共有145個角,兩種卡片各有多少張?

7、現(xiàn)有大小油桶50個,每個大桶可裝油4千克,每個小桶可裝油2千克,大桶比小桶共多裝油20千克,問大小桶各多少個? (用假設法解答)

8、搬運1000只玻璃瓶,規(guī)定搬一只可得搬運費3角,但打碎一只要賠5角.如果運完以后共得到運費260元,問搬運中打碎了多少只玻璃瓶?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 篇3

1、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69頁的例題2.

2、教材所處地位

圓環(huán)的面積這部分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圓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為了日常生活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做準備。教材第69頁例2是求圓環(huán)的面積。教材通過插圖幫助學生理解求圓環(huán)面積是利用外圓面積減去內圓面積的面積。

3、教學目標:

(1)、認識圓環(huán)的特征,掌握圓環(huán)面積的計算方法,合理地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推理和概括的能力,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教學重點:圓環(huán)面積公式的推導。

5、教學難點:圓環(huán)面積公式的應用。

二、說教法

1、講解法2、討論法

三、說學法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要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學法:1、教學中重視學生的思維過程的教學,培養(yǎng)邏輯能力。2、通過指導看書,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為新課做準備

1、口算:

32 42 52 82 92 202

26 10 7 5

2、思考:

(1)圓的周長和面積分別怎樣計算?二者有何區(qū)別?

(2)求圓的面積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這部分知識在本單元學過,學生雖然不感到陌生,但也可能出現(xiàn)回生或遺忘。這樣通過復習提問,從而喚起學生的回憶,也為下面的新課打下基礎。

(二)談話導入新課

剛才我們復習了圓的面積計算,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圓的環(huán)形面積。板書課題:圓環(huán)的面積。

(三)新授

教學例子,講清算理和方法。

1、教學例2: 光盤的銀色部分是個圓環(huán),內圓半徑是2cm,外圓半徑是6cm。它的面積是多少?

已知:R=6厘米 r=2厘米 求: s=?

3.1462 3.1422

=3.1436 =3.144

=113.04(平方厘米) =12.56(平方厘米)

113.04-12.56=100.48 (平方厘米)

第二種解法: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教學此例時,教師可以根據(jù)題意準備實物或教具(一個圓中間可以取出一個同圓心的小圓),通過演示,使學生明確,求圓環(huán)的面積就是用外圓的面積減去內圓的面積。如果是分步計算,先分別求出大圓面積和小圓面積,再求出圓環(huán)的面積。當要求列綜合算式時,學生可能會列出教材上所給的兩種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兩種解法有什么不同,兩者之間可以通過什么運算定律互相轉化,引導學生在計算圓環(huán)的面積時,盡量使用簡便算法,可以減少計算量。

2、小結:環(huán)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S=R2- 或 S=(R2-r2)

3、完成做一做: 一個圓形環(huán)島的直徑是50m,中間是一個直徑為10m的圓形花壇,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積是多少?

(四)鞏固練習。

鞏固新知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過程,這一階段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發(fā)展智力的重要階段。因此,我們要加強訓練適當練習,確保學習效果。

1、學校有個圓形花壇,周長是18.84米,花壇的面積是多少?

選擇正確算式

A、(18.843.142)23.14

B、(18.843.14)23.14

C、18.8423.14

2、環(huán)形鐵片,外圈直徑20分米,內圓半徑7分米,環(huán)形鐵片的面積是多少?

3、課堂小結。

(1)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2)求圓的面積時題中給出的已知條件有幾種情況?怎樣求出圓面積?

已知半徑求面積 S=r2

已知直徑求面積 S=( )2

已知周長求面積 S=( )2

(3)環(huán)形面積: S=(R2-r2)

通過以上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環(huán)面積的求法,同時也便于檢查教學效果。

(五)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談談你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yè)

課本P70第4、6、7題。

板書設計:

圓環(huán)的面積

例2: 光盤的銀色部分是個圓環(huán),內圓半徑是2cm,外圓半徑是6cm。它的面積是多少?

已知:R=6厘米 r=2厘米 求: s=?

3.1462 3.1422

=3.1436 =3.144

=113.04(平方厘米) =12.56(平方厘米)

113.04-12.56=100.48 (平方厘米)

第二種解法: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小結:環(huán)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S=R2- 或 S=(R2-r2)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與除法、分數(shù)的聯(lián)系,明確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道理,同時懂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

3、通過主動發(fā)現(xiàn)的討論式學習,激發(fā)合作意識,培養(yǎng)比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比的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支紅粉筆、五支白粉筆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意義

1、師:同學們,我們剛剛過完國慶節(jié),你知道今年10月1日是祖國幾周歲的生日嗎?56年前的10月1日,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上冉冉升起,讓每一位中國人為之自豪。但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國旗中還隱藏著很多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呢!

出示出一面國旗:

2、判斷:小強身高1米,他的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強和爸爸身高比是1∶173。

明確:同類量相比單位名稱要相同。

二、總結全課,拓展延伸

1、去年奧運會中國女排在首場比賽中以3∶0擊敗了美國隊,打出了我國的女排風采。這里的3∶0表示什么意思?它和我們今天學習的比相同嗎?為什么?

強調:這里的3∶0是表示兩個隊各贏了幾局,不是相除關系,而今天學的比是指兩個數(shù)的相除關系。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3、你知道嗎?公元4世紀希臘數(shù)學家歐多克斯,利用線段找到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幾何比——黃金分割,它的比值大約是0.618,比大約為2∶3。

介紹:黃金割應用非常廣泛,國旗的寬與長的比是2比3,接近黃金分割,現(xiàn)在你們知道五星紅旗為什么這么美觀了吧!

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用到黃金分割:

T型臺上選模特也要求模特的身長與腿長的比符合黃金分割。

理發(fā)師也將黃金分割運用到發(fā)型設計中去。

……

課后同學們還可以去調查。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 篇5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百分數(shù)中的內容,是在學生理解了百分數(shù)的的意義和寫法,掌握了百分數(shù)和小數(shù)的互化的基礎上學習的。

學情分析:根據(jù)教材特點,我也對學生做出了以下分析

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還可以,同學之間的相互質疑,解疑的能力有一定的水平。但學生在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較薄弱,學生從數(shù)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

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與本課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學情和設計理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觀察、計算,主動探索的活動,認識利率,初步掌握利率計算及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shù)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習合理理財,逐步養(yǎng)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shù)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我試圖引導學生通過以下的學習方法掌握新知:

1、自主探究法,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2、抽象概括法,讓學生通過抽象,概括出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方法。

3、互助學習法,在互助合作中體驗成功的愉悅。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知識結構及六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發(fā)展水平,優(yōu)化教學過程,實現(xiàn)“尊重學生,注重發(fā)展”的課堂教學要求,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情景導入;二、新課講解;三、鞏固練習。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情景導入。

隨著改革開放,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人民收入增加,人們可以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儲蓄起來。這樣一是支援國家建設,二是對個人也有好處,既安全和有計劃,同時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樣計算利息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

2、鞏固練習

(1)介紹存款的種類、形式。

存款分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閱讀p99頁的內容,自學討論例題,理解本金、利息、稅后利息和利率和含義。

(3)、學會填寫存款憑條。

(4)、利息的計算。

3、鞏固練習。

“數(shù)學源自生活而應用于生活”這句話充分說明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下面,我繼續(xù)沿著抗震救災這一主線設置情境,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在練習的設計上,我兼顧了習題的層次性和開放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練習,以求訓練思維、培養(yǎng)能力、形成技能。

1、小華把得到的200元壓歲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一年。她準備到期后將錢全部取出捐給“希望工程”。如果按年利率2.25%計算,到期后小華可以捐給“希望工程”多少元錢?

2、李老師把20xx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3.60%,利息稅率為20%。到期后,李老師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李老師交了多少利息稅?

3、小明的爸爸打算把5000元錢存入銀行(三年后用)。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最多的利息?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 篇6

第一單元

分數(shù)乘法

第一課時

分數(shù)乘整數(shù)

教學內容:

教材第2頁例1練習一1~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借助示意圖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滲透數(shù)形結合思想。

2、借助轉化的方法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3、在探索與交流活動中培養(yǎng)觀察、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他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課題。

1、復習題。

(1)列式并根據(jù)題意說出算式中的兩個乘數(shù)各表示什么。

5個12是多少?9個11是多少?8個6是多少?

提問:通過解決這三道整數(shù)乘法計算題,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整數(shù)乘法是表示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

(2)計算:

計算時向學生提問:這道題的什么特點?計算時把什么做分子?使學生看到三個加數(shù)都相同,計算時3個3連加的結果做分子,分母不變。

2、引出課題。

這題我們還可以怎么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shù)乘法。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分數(shù)乘整數(shù)

1、教學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

出示例1,指名讀題。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個蛋糕,每人吃個,3人一共吃多少個?

(1)分析演示

飦?題中的:鈥溞⌒?、奥殠妈妈尹S鴣砸桓齙案?,每软?個鈥澮饉際裁矗浚咳順粵蘇齙案獾?)

飦?確定標準量(單位鈥?鈥潱┖捅冉狹?。每软樆浱K齙案獾?,是把整個蛋糕看作標準量(單位鈥?鈥潱話衙咳順緣姆菔醋鞅冉狹俊?/p>

飦?借助示意圖理解題意

根據(jù)題意列出加法算式++

(2)觀察引導:這道題3個加數(shù)有什么特點?使學生看到3個加數(shù)的分數(shù)相同。

教師問:求三個相同分數(shù)的和怎樣列式比較簡便呢?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師板書:。再啟發(fā)學生說出表示求3個相加的和。

(3)比較和12脳5兩種算式異同

提示:從兩算式表示的意義和兩算式的特點進行比較。(讓學生展開討論)。

通過討論使學生得出:相同點: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

不同點:是分數(shù)乘整數(shù),12脳5是整數(shù)乘整數(shù)。

(4)概括總結

教師明確: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兩算式的意義?(引導學生說出都是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

2、教學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

(1)推導算理:由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導入。

問:表示什么意義?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求3個的和。板書:++。學生計算,教師板書:。提示:分子中3個2連加簡便寫法怎么寫?學生答后板書:(塊)教師說明:計算過程中間的加法算式部分是為了說明算理,計算時省略不寫。(邊說邊加虛線)

(2)引導觀察:的分子部分、分母與算式兩個數(shù)有什么關系?(互相討論)

觀察結果:的分子部分2脳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與整數(shù)3相乘,分母沒有變。

(3)概括總結:請根據(jù)觀察結果總結的計算方法。(互相討論)

匯報結果:(多找?guī)酌麑W生匯報)使學生得出是用分數(shù)的分子2與整數(shù)3下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根據(jù)的計算過程,明確指出: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約分進約得的數(shù)要與原數(shù)上下對齊。然后讓學生將按簡便方法計算。

3、反饋練習:看圖寫算式:做一做、練習一第1題。

三、全課小結。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經(jīng)歷探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感受確定位置的豐富現(xiàn)實情景,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能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qū)分列和行的順序。

教學準備:投影儀、本班學生座位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初步感知

1、教師提問:同學們,你能介紹自己座位所處的位置嗎?

學生介紹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兩種:

(1)用“第幾組第幾個”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來描述。讓學生先說說

2、我們全班有48名同學,但大部分的同學老師都不認識,如果我要請你們當中的某一位同學發(fā)言,你們能幫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簡單又準確嗎?

3、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出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述。

二、新知探究

1、教學例1(出示本班學生座位圖)

(1)如果老師用第二列第三行來表示同學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自己的位置嗎?

學生對照座位圖初步感知,說出自己的位置。個別匯報,集體訂正。

(2)學生練習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注意強調先說列后說行)

(3)教學寫法:同學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們可以這樣表示:(2,3)。按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寫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嗎?(學生把自己的位置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

2、小結例1:

(1)確定一個同學的位置,用了幾個數(shù)據(jù)?(2個)

(2)我們習慣先說列,后說行,所以第一個數(shù)據(jù)表示列,第二個數(shù)據(jù)表示行。如果這兩個數(shù)據(jù)的順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比較(2,3)與(3,2)的不同。

{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不同之處,從而加深學生對數(shù)對的更深了解。}

3、 練習:

(1)教師念出班上某個同學的名字,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他的準確位置。

(2)生活中還有哪里時候需要確定位置,說說它們確定位置的方法。

(電里的座位、地球儀上的經(jīng)緯度、我國古代圍棋等。)

{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當堂測評

教師課件出示,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評比糾錯。

{做到兵強兵、兵練兵。}

四、課堂總結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還有什么不懂的?

{讓學生說出,了解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 篇8

一、教材

《畫一畫》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變化的量》和《正比例》這兩節(jié)內容以后安排的,學生已經(jīng)結合大量的生活情境認識了生活中存在的許多相互依賴的變量,而且體會了這些變量之間的關系,認識了正比例及其意義,能初步判斷兩個相關聯(lián)的兩是不是成正比例,感受了正比例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生對正比例的認識有了一定的基礎。教材安排這一內容,一是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正比例,以及正比例中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之間的關系;二是通過讓學生在方格紙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對應的點并能在圖中根據(jù)一個變量的值估計它所對應的變量的值,從而認識正比例圖像的特點。主要意圖是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用圖的形式去直觀表示兩個成正比例的量的變化關系,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當兩個變量成正比例關系時,所繪成的圖像是一條直線,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利用圖,進行一些估計,解決一些問題,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正比例函數(shù)打下一定的基礎。

對于這一內容的設計,我結合實際主要確定了三個知識與技能的目標,即:1、在具體情景中,通過“畫一畫”的活動,初步認識正比例圖像;2、會在方格紙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對應的點,并能在圖中根據(jù)一個變量的值估計它所對應的變量的值;3、利用正比例關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提高學生觀察與思考相結合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確定了兩個情感目標,即:1、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和積極參與的良好習慣;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其中重難點目標是:1、會在方格紙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對應的點,并能在圖中根據(jù)一個變量的值估計它所對應的變量的值;2、利用正比例關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提高學生觀察與思考相結合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對于兩個重難點目標,我將采取直觀教學的形式(既PPT課件演示)和設計學生動手操作的練習題相結合,以此來分解難點,從而突破難點,化難為易。

二、教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直觀教學法、啟發(fā)式提問法、講練結合法和激趣法。直觀教學法就是利用PPT課件進行逐一演示,既演示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又演示解決問題的結果,使整個過程和方法都能清楚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去感受和體驗;啟發(fā)式提問法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思考與交流如: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講練結合法就是利用我設計的幫助學生進行探索和研究的練習題,讓學生自己在練習題上進行動手操作,并在操作中獨立思考,獨立發(fā)現(xiàn),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激趣法就是在學生進行第一次研究得出結論后為了進一步驗證結論,我提出了激勵性的問題鼓勵學生進行兩次探索與研究,如: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繼續(xù)來研究和探索……這樣能激起學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讓學生覺得學得輕松,我也教得輕松,也增強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三、學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以學生的動手活動和交流活動為主,即讓學生在練習紙上動手畫一畫,連一連,寫一寫。通過學生自己描點連線,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得出結論,并寫下來,然后在班上進行交流,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在交流中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又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和積極參與的良好習慣,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就提高了。

四、教學程序設計

對于教學過程,我主要設計了五個步驟:

1、溫故而知新。

我設計了兩道題,都是用PPT課件展示出來,一是什么是正比例的填空題,二是判斷兩個相關聯(lián)的兩個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兩道題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什么是相關聯(lián)的量和正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既是復習舊知,也是為下一步學習作準備。這一過程主要采取學生獨立——匯報交流——師生評價的方式。

2、初探嘗試,引入新課。

首先用PPT課件展示出來,這一內容是教材第22頁的內容,通過填表、說一說、連線、交流、展示等來揭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主題,提出懸念,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3、探索與研究。

這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我結合實際安排了兩個探索內容,是為了讓學生通過探索與研究能更準確地從活動中得出結論,更深刻的理解正比例圖像的特點,同時也能根據(jù)正比例圖像的特點更準確地進行描點、連線和估計。這一過程我主要采取了讓學生動手畫一畫,連一連,寫一寫,說一說等方法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同時利用PPT課件進行展示,加深學生的認識和理解,從而達到本節(jié)課的前兩個教學目標。

4、反饋練習。

我安排了3道題,一題是判斷是否成正比例,二題和三題是有關正比例圖像的練習以及利用正比例圖像和正比例關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既加深了學生對正比例圖像的理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練習題在我設計的題單中,同時我也利用PPT課件進行逐一展示,這樣既保證了教學內容的完成,又能提高教學效益,使本節(jié)課的第3個教學目標得以完成,充分突破重點和難點。

5、課堂總結。

這是作為新課必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自己總結和評價,既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又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和興趣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 篇9

一、教材分析: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shù)學趣題,它在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同時使學生體會代數(shù)方法的一般性。解決這類問題時,教材展示了學生逐步解決問題的過程?!凹僭O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列方程則有助于學生體會代數(shù)方法的一般性。因此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學生選用哪種方法均可,不強求用某一種方法。

二、學情分析:

(1)“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數(shù)學趣題,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2)列方程解答此類問題數(shù)量關系直觀易懂,要加以提倡。

(3)“假設法”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教學中要抓住其特點,講解算理,讓學生逐步掌握,根據(jù)具體問題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拓寬學生思維。

使學生了解“雞兔同籠”問題的結構特點,掌握用列表法和假設法解決問題,初步形成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性策略。

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jīng)歷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性,滲透化繁為簡的'思想。

使學生感受古代數(shù)學問題的趣味性,體會到“雞兔同籠”問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體會用假設法解決問題的優(yōu)越性。

五、教學難點:

理解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算理。

1.同學們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道我國古代非常有名的數(shù)學趣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PPT投影展示原題)這四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指生回答(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shù),有35個頭;從下面數(shù),有94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2.有誰知道這類題我們把它叫做什么問題嗎?(雞兔同籠)板書。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三大趣題之一,記載于《孫子算經(jīng)》一書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

(二)探究交流,嘗試解決問題。

1.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把題目里的數(shù)字改小一點。“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shù),有8個頭;從下面數(shù),有26條腿。雞和兔各有幾只?”(說明:為了便于分析時敘述,把“26只腳”改成了“26條腿”課件出示)

2.我們一起來看看被關在同一個籠子里的雞和兔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讓學生理解:①雞和兔共8只。②雞和兔共有26條腿。 ③雞有2條腿。 ④兔有4條腿。(課件出示)

3.我們先來猜猜,籠子中可能會有幾只雞幾只兔呢?學生猜測,在猜測時要抓住哪個條件呢?(雞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這個條件就一定能猜對呢?

4.怎樣才能確定你們猜測的結果對不對?(把雞的腿和兔的腿加起來看等不等于26。)

為了研究老師把所有的可能按順序列出來了,我們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就是有8只雞和0只兔,也就是假設籠子里全是雞,)那籠子里是不是全是雞呢?(不是)那就是把里面的兔也看成雞來計算了,那把一只4條腿的兔當成一只2條腿的雞來算會有什么結果呢?(就會少算兩條腿)(課件出示。)

26-16=10(條)(把兔看成雞來算,4條腿兔有當成兩條腿的雞算,每只兔就少了兩條腿,10條腿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假設全是雞,是把4條腿的兔有當成兩條腿的雞。所以4-2表示是一只兔當成一只雞就要少算2條腿。)

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當成雞算就會少10條腿呢?就看10里面有幾個2就是把幾只兔當成了雞來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數(shù)。)

8-5=3(只)雞(用雞兔的總只數(shù)減去兔的只數(shù)就是雞的只數(shù),8-5=3只雞)

算出來后,我們還要檢驗算的對不對,誰愿意口頭檢驗。

生:3×2+5×4=26(只),5+3=8(只)。

我們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0和8是什么意思?(籠子里全是兔)那是不是全都是兔呢?(不是)也就是假設籠子里全是兔。那把兔當了雞在算。那就是把里面的雞也當成兔來計算了,那把一只2條腿的雞當成一只4條腿的兔來算會有什么結果呢?(就會多算兩條腿)(課件出示:把一只雞當成一只兔算,就多了兩條腿)

先用假設全是雞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現(xiàn)在假設全是兔又應該怎么分析和解決這個問題呢?同學們能自己解決嗎?如果有困難可以同桌邊或小組討論。

小結:剛才我們假設都是雞或都是兔,所以把這種方法叫做假設法。這種方法能化難為易,是解答雞兔同籠問題的一種基本方法。(板書:假設法)

小結: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用到了哪些方法?(列表法、假設法)

好,讓我們一起再次回到1500年前的這道題目:(出示課件),看看古人是怎樣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

1.假如讓雞抬起一只腳,兔子抬起兩只腳,還有26÷2=13只腳。

2.這時每只雞一只腳,每只兔子兩只腳?;\子里只要有一只兔子,則腳的總數(shù)就比頭的總數(shù)多1。

3.這時腳的總數(shù)與頭的總數(shù)之差13-8=5,就是兔子的只數(shù)。

(三)練習鞏固,反思提升。

1.課件出示“做一做” 生活中“雞兔同籠”的問題。

有龜和鶴共40只,龜?shù)耐群旺Q的腿共有112條。龜、鶴各有幾只?

集體反饋。

(2)新星小學“環(huán)保衛(wèi)士”小分隊12人參加植樹活動。男生每人栽了3棵樹,女生每人栽了2棵樹,一共栽了32棵樹。男、女生各有幾人?

(3)引導學生建立“雞兔同籠”問題的數(shù)學模型。

看來雞兔問題這類問題我們不只局限算雞和兔的只數(shù)問題上,只要能用“雞兔同籠”問題來解答的問題都可以統(tǒng)一叫做“雞兔同籠”問題。今后我們就用剛才學到的“雞兔同籠”方法,來幫我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

(四)總結。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們對自己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滿意嗎?

(五)課外延伸與作業(yè)。

2.完成練習二十六的1-3題。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 篇10

一、教材分析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圓是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行后所要認識的小學階段的又一種圖形。學生認識圓應把握它的特點,借助多媒體使學生體會到圓所蘊涵的美學特征,本課教學針對的是六年級學生。他們已初步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和邏輯推理的能力,特別是結合多媒體教學使這成為現(xiàn)實。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多媒體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平臺。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與本課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學情和設計理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在知識目標方面,使學生認識圓的個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征和畫圓的方法,在技能目標方面,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熟練掌握用圓規(guī)畫圓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在情感目標方面,我通過生動畫面,圖象,演示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圓的存在與作用,感受其神奇與蘊涵的美學價值。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根據(jù)本課的設計理念和目標設置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多媒體演示及動手操作認識圓的圓心、半徑及直徑,掌握圓的特征,教學難點:掌握圓的特征,能熟練的畫圓。

教法與學法:

根據(jù)本課的目標設置和重點難點特制定教法:以學定教,綜合探究如情景陶冶法,學法是順學而導,互助學習如師生互動學習法等。

四、教學流程

首先我通過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引入圓形的概念,又結合多媒體課件演示,創(chuàng)設情景,展示生活中中隨時都有圓的存在,讓學生感受到圓的神奇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的導入到新課之中.然后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好的圓形紙片上動手折一折,確定多條折痕都交于一點,這一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選擇其中一條折痕,沿折痕畫下來,分析這條折痕的特點,得到通過圓心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用字母d表示。從圓心向圓上畫一條線段,給出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用字母r表示。

其次,我會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新知,此時我會播放課件:在同一個圓里:你能畫多少條半徑?量一量這些半徑都相等嗎?你能畫多少條直徑?量一量這些直徑都相等嗎?直徑和半徑的長度有什么關系?讓學生實際動手畫一畫,量一量發(fā)現(xiàn)圓內的所有直徑都相等,有無數(shù)條,半徑也都想等,有無數(shù)條,計算發(fā)現(xiàn)直徑是半徑的兩倍。同時用多媒體以旋轉兩條半徑得到一條直徑的動畫,讓學生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直徑是半徑的兩倍,推導出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再次,我會在認識了圓的圓心、半徑、直徑的基礎上在向外延伸:如何才能既準確又方便地畫出一個圓呢?先認識圓規(guī),然后自學圓的畫法并分組嘗試畫圓,一半的學生畫半徑是2cm的圓,另一半的學生畫直徑是4cm的圓,接下來我會讓學生談談畫圓的基本步驟及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指出直徑4cm也就是半徑2cm。最后播放課件圓規(guī)畫圓的過程得到鞏固。

最后,我根據(jù)以上所學的內容,為學生準備了兩大習題,來加深所學的知識。一塊是判斷題和選擇題,鞏固對圓的圓心、半徑及直徑的認識。另一塊是運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生活現(xiàn)象如車輪為什么是圓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做到學有所用,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興趣以及在以后的數(shù)學學習中,更加用心。

本課設計把多媒體下的探索學習和認識活動整合,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中研究,在研究中創(chuàng)造,使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成為數(shù)學課堂的主旋律.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和做法,如果有什么不足之處還請在坐的各位評委和老師們多多指教,謝謝各位評委!

相關推薦

  • 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課件模板12篇 小學數(shù)學是數(shù)學入門的基礎,也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功底,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為了讓學生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需要提前把教學教案給寫好!那么,優(yōu)秀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有哪些?也許"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課件模板12篇"就是你要找的,歡迎收藏本網(wǎng)站,繼續(xù)關注我們的更新!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新課標人教版...
    2023-05-24 閱讀全文
  • 六年級英語上冊課件模板十三篇 現(xiàn)在為您提供的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的“六年級英語上冊課件”,歡迎您來到這里希望您能在本網(wǎng)頁中找到所需的信息。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東西,這就要老師好好去自己教案課件了。?有效的教案和課件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2024-06-24 閱讀全文
  • 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模板十一篇) 為您準備的“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一定能夠讓您滿意。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就需要老師用心去設計好教案課件了。要知道寫一份完整教案課件,會讓學生更加高效掌握知識點。若需方便閱讀請將此頁加入收藏夾!...
    2024-02-21 閱讀全文
  •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課件9篇 本篇論文專注于“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課件”的研究和應用范疇,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作為參考,切勿抄襲。每位教師為了成功授課都需要編寫教案和課件,然而編寫教案和課件并非輕易可行。教案是幫助學生明確理解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
    2024-01-04 閱讀全文
  •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課件14篇 小學數(shù)學是后面幾個階段數(shù)學的基礎,作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為了充分考慮到學習的趣味性以及學生的理解性,每一個老師都離不來教學教案!那么,怎么寫好一份優(yōu)秀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呢?你可以讀一下小編整理的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課件14篇,歡迎閱讀,希望你能喜歡!教科書第98~99頁例2、練習十九第1~3題。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理...
    2023-04-11 閱讀全文

小學數(shù)學是數(shù)學入門的基礎,也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功底,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為了讓學生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需要提前把教學教案給寫好!那么,優(yōu)秀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有哪些?也許"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課件模板12篇"就是你要找的,歡迎收藏本網(wǎng)站,繼續(xù)關注我們的更新!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新課標人教版...

2023-05-24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為您提供的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的“六年級英語上冊課件”,歡迎您來到這里希望您能在本網(wǎng)頁中找到所需的信息。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東西,這就要老師好好去自己教案課件了。?有效的教案和課件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2024-06-24 閱讀全文

為您準備的“六年級上冊英語課件”一定能夠讓您滿意。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就需要老師用心去設計好教案課件了。要知道寫一份完整教案課件,會讓學生更加高效掌握知識點。若需方便閱讀請將此頁加入收藏夾!...

2024-02-21 閱讀全文

本篇論文專注于“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課件”的研究和應用范疇,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作為參考,切勿抄襲。每位教師為了成功授課都需要編寫教案和課件,然而編寫教案和課件并非輕易可行。教案是幫助學生明確理解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

2024-01-04 閱讀全文

小學數(shù)學是后面幾個階段數(shù)學的基礎,作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為了充分考慮到學習的趣味性以及學生的理解性,每一個老師都離不來教學教案!那么,怎么寫好一份優(yōu)秀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呢?你可以讀一下小編整理的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課件14篇,歡迎閱讀,希望你能喜歡!教科書第98~99頁例2、練習十九第1~3題。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理...

2023-04-1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