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定點射門》含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2-07-17 幼兒園大班教案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與反思經驗時常告訴我們,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優(yōu)質課堂,就是幼兒園的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準備好教案來加強學習效率,。教案有利于老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容,提供效率。幼兒園教案的內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定點射門》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現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定點射門》含反思》
大班教案《定點射門》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體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定點射門時要掌握好射球力度,能夠較為準確的射入球門,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定點射門》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能夠較為準確的射入球門。
2.知道定點射門時要掌握好射球力度。
3.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足球,小球門4個、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導部分(1)師生問好(2)介紹足球(3)即興帶動
二、主體部分:
(1)球感練習:小朋友分四組,在操場上隨意踢球、玩球。
(2)羅納爾多射門:小朋友分四組,每組前面擺個小球門,讓小朋友把球踢進球門,則算勝利,踢球以后沒有踢進的小朋友要表演節(jié)目。
(3)傳球練習:小朋友分四組,每組圍一個小圓圈手拉手,每個圓圈放兩個足球給小朋友們互相傳球。
三、結束部分找朋友互相放松,師生再見。
【安全提示】
1.活動前教師要帶領幼兒做充分的熱身運動。
2.注意行進中的路徑安排,不要發(fā)生碰撞。
【活動反思】
幼兒已經有了射門和射標靶的經驗,但命中率并不高。定點射門分為多種方式,剛開始很多幼兒喜歡抽射,就是大力的將球射入門內。但幾次之后,有人開始發(fā)現越是大力球似乎越是射不進門。于是幼兒開始調整力度。有的幼兒則力度太小,球都滾不到門框附近。幼兒在多次射門的練習后知道射門需要掌握好力度。本次活動培養(yǎng)幼兒獨立自主、耐心專注、果斷判斷的能力。幼兒的興趣也很高,充滿了積極性。
小百科:踢球是足球運動基本技術的一種。指按一定的動作方法,用腳的某一部位將球踢向預定目標。主要用于傳球和射門。按腳觸球的部位,可分腳內側、腳弓內側踢球、正腳背踢球、外腳背踢球、腳尖和腳跟踢球等多種方法。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幼兒園大班體育公開課教案《行進射門》含反思
現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體育公開課教案《行進射門》含反思》
大班體育公開課教案《行進射門》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體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喜愛足球運動,對足球游戲有興趣,較為熟練的運用左右腳交替運球,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體育公開課教案《行進射門》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較為熟練的運用左右腳交替運球。
2.喜愛足球運動,對足球游戲有興趣。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4.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玩過左右腳交替運球和定點射門。
2.足球人手一個、足球門、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導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做身體的拉伸練習。
2.聽音樂做足球操。
二、主題部分
1.復習傳接球和定點射門。
(1)教師:"小隊員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玩了左右腳交替運球,現在我們就來復習一下這個本領"。
(2)幼兒與同伴合作練習左右腳交替運球。
(3)集體練習定點射門。
2.教師引導幼兒左右腳交替運球與射門結合,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游戲:運球射門對抗賽(1)幼兒分成4隊,每隊8人。明確各隊球門后游戲開始,各隊第一位小隊員左右腳交替向球門方向運球,到達球門前射門,然后跑回起點,第二個小隊員依次出發(fā),進球多的隊獲勝。
(2)小結比賽情況,總結經驗,再次進行比賽。
三、結束部分幼兒每人抱一個小足球,用球輕敲自己的身體部位,并和同伴用足球輕輕敲打肩、背、手、腳等部位,以達到放松的目的。
【安全提示】
1.活動前教師要帶領幼兒做充分的熱身運動。
2.注意行進中的路徑安排,不要發(fā)生碰撞。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設計將之前足球活動的練習進行了組合,包括左右腳運球、定點射門等。教師采用了比賽的形式開展,一組8名幼兒,教師作為裁判。看看哪一組幼兒最快完成,哪一組幼兒進球最多。幼兒在繞過足球塔之后將球射進球門。射進球門的幼兒和教師擊掌慶祝。而等待的幼兒紛紛為自己的組員加油鼓勁。由于幼兒的熱情很高,因此教師及時的調整,在兩輪游戲活動結束之后再進行點評。幼兒紛紛覺得不過癮,要求繼續(xù)比賽。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能夠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以擊掌作為進球和接力的信號。在小結時也有幼兒提出個別幼兒犯規(guī),在再次進行的游戲活動中這些現象都得到了改進。
小百科:射門,足球運動技術術語。指用踢球、頭頂球、鏟球等技術將球射向對方球門。
幼兒園中班教案《后羿射日》含反思
現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后羿射日》含反思》
中班教案《后羿射日》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從10是到1的變化過程,能準確的說出,從10開始每次少一個是幾,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后羿射日》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能準確的說出,從10開始每次少一個是幾。
2.感受從10是到1的變化過程。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10個小太陽的卡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數數,從1數到10,再從10數到1.
老師:小朋友們請你們跟著老師一起拍手一起從1數到10好嗎?
幼兒:好,1、2、3……10老師:那現在我要增加難度了,請小朋友們要倒著數從10數到1。
幼兒:10,9,8……1
二、引出故事《后羿射日》。
講述故事的第一段,并出示故事中的10個太陽放在黑板上,請幼兒來數一數這10個太陽。
老師:今天非常開心要給你們講一個關于太陽的故事,請小朋友仔細聽,看看天上太陽有了什么樣的變化。
(傳說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干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老師:請小朋友來跟我數一數,黑板上有幾個太陽。
幼兒:1,2,3……10
三、講述故事的第二段。
在后羿射日每少一個太陽時老師減少一個黑板上的太陽。請幼兒數一數原來10個,現在少了一個還剩9個。一共九次,一直減到還剩下一個太陽。(注:每少1個太陽都要數)老師: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我們數數看是不是十個幼兒:1、2、3……10老師:呀!這可怎么辦呢?請小朋友聽聽下面的故事。
(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钌朴诜馍浼暮篝嘞碌饺碎g,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后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后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zhàn)斗。他先拿出一把弓和一支箭對準一個太陽,"嗖······"的一聲把一個太陽射了下來,他又拿出一支箭對準一個太陽,又"嗖"的一聲又射下了一個太陽······直到天上還剩一個太陽。)
四、請幼兒來當后羿并做出拉弓射日的姿勢,幫助后羿射日,每射一次少一個太陽。
讓知道從10個太陽,到1個太陽的數字遞減的過程。講完故事最后一段。(可以請一個幼兒或多個幼兒變換著來射日。注:每少1個太陽都要數)老師:現在我請小朋友也來當一次大英雄,現在老師把十個太陽都拿出來,請小朋友來射日(做出射箭的姿勢射箭,老師拿掉一個太陽)。
老師:呀。小朋友們真厲害,天上原來有幾個太陽?。?/p>
幼兒:十個。
老師:現在被小朋友射下來一個,有幾個啊?請小朋友來跟我數一數看。
幼兒:1,2,3……9。
老師:可是天上有九個太陽,還是覺得很熱,我請小朋友再做一次大英雄,再射雕一個太陽,看看還有幾個(師生一起拉弓射箭,老師拿掉一個太陽),小朋友再數數看現在還有幾個太陽?
幼兒:1,2,3……8。
……老師:現在天上只剩下幾個太陽啦?
幼兒:1個。
老師:我們來聽一聽后羿射下了9個太陽之后人們是過怎樣的生活的(不久天上只剩下了一個太陽,人類可以安居樂業(yè)了,因此他們非常感謝后羿的幫助。)
五、玩《搶板凳》那的游戲,沒少一個幼兒都要數一數直到還剩一個幼兒。
師生在歡樂的游戲中結束課程。
老師:我現在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游戲,名字叫做《搶板凳》。小朋友以前是不是玩過呀?
幼兒:是。
老師:但是這一次老師對游戲有了一個新的要求,每少一個小朋友我就要請小朋友告訴我原來是幾個小朋友,現在還剩下幾個小朋友,好不好?
幼兒:好。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與傳統的數學課有所不同,不僅僅圍繞著數學而且由一個故事引出知識幼兒的興趣倍增,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課后可以給幼兒提供太陽的卡片,讓幼兒自己操作感受數的遞減。
小百科:后羿射日是遠古的時候,大地出現了嚴重的旱災。炎熱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曬干了禾苗草木。原來,帝俊與羲和生了10個孩子都是太陽,他們住在東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樹叫扶桑。10個太陽睡在枝條的底下,輪流跑出來在天空執(zhí)勤,照耀大地。但有時,他們一齊出來給人類帶來了災難。為了拯救人類,后羿張弓搭箭,向那9個太陽射去。只見天空出現爆裂的火球,墜下一個個三腳的烏鴉。最后,天上只留下一個太陽。
幼兒園大班教案《學做點心》含反思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我們的課堂上能更好的發(fā)揮教學效果,為了更好的學習,一般教師都會在授課前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容,提供效率。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園教案要怎樣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學做點心》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現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學做點心》含反思》
大班教案《學做點心》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初步學習用搓、拉、壓、卷的技能制作點心,探索和出軟硬適度的面團,引導幼兒感知面粉、面團的特性,了解發(fā)酵粉的作用,培養(yǎng)幼兒制作點心的興趣,體驗制作成功的喜悅,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學做點心》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面粉、面團的特性,了解發(fā)酵粉的作用。
2.初步學習用搓、拉、壓、卷的技能制作點心,探索和出軟硬適度的面團。
3.培養(yǎng)幼兒制作點心的興趣,體驗制作成功的喜悅。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點心。
5.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面粉、面團、發(fā)酵粉、水、芝麻、餡、各種面粉制成的點心。
2.搟面杖、圓形筷子、盆子若干。
3.課前組織幼兒洗手,進行桌面消毒。
活動過程:
一、通過回憶,引起幼兒制作點心的興趣。
小朋友們看,盆子里有什么?面粉可以做什么?你吃過哪些用面粉做成的點心呢?(教師出示幼兒說到的點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做點心。
二、感知面粉的特性,了解發(fā)酵粉的作用。
1.觀察面粉請你們將面粉捏一捏、聞一聞、看一看,然后告訴大家面粉是什么樣的?
(1)幼兒觀察,自由交談。(提醒幼兒不要將面粉撒了)
(2)小結:面粉是白白的、細細的、軟軟的、沒有氣味,它象糖、象鹽、還象雪花。
2.介紹發(fā)酵粉的作用。
(1)出示發(fā)酵粉,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什么?請你們看一看、捏一捏、聞一聞。
(2)介紹作用:
做點心時加入發(fā)酵粉,可以使做出來的點心既蓬松又柔軟。
(3)引導幼兒按一定比例放入發(fā)酵粉。
三、感知面團特性。
有什么方法可以使這些干的面粉變濕呢?
1.請幼兒示范,觀察水量和面粉濕度的關系。
干面粉加入少量水一揉,變成了什么?水加得越多,面團越是怎么樣呢?
2.幼兒操作,探索和面的方法。
鼓勵幼兒邊和面邊交流和面的感受,如:加水時要一點一點,慢慢的,邊和邊加;面粉太濕就會導致太軟而不成形;面粉太干就會導致太硬而不易揉捏。
3.了解使干面團變濕、濕面團變干的辦法。
有什么辦法可以使干面團變濕、濕面團變干?
幼兒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4.幼兒繼續(xù)操作,和出軟硬適度,有一定彈性的面團。
四、學習制作花卷的技能。
1.出示花卷,引導幼兒觀察。
小朋友們猜猜,花卷是怎么做出來的?
幼兒自由討論,集體交流。
2.小結示范:先把和好的面團拉長,搓圓后壓扁,從一頭小心地卷起。
3.全體幼兒操作,重點輔導能力弱的幼兒掌握花卷的制作技能。
五、自由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制作點心。
你還想用面團做什么?
1.幼兒操作:自由玩面團,鼓勵他們邊玩邊交流,引導他們相互學習。
2.交流經驗: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
幼兒成果:
(1)將面團搓成球,滾上芝麻,做成麻團。
(2)將三根搓長的面條絞在一起,變成麻花或油條。
(3)將面團搓成圓球,用搟面杖壓扁,包上餡做成包子或餃子。
3.欣賞制作成果:鼓勵幼兒自由走動,互相觀摩成果,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延伸:
將幼兒制作的點心拿到食堂加工蒸熟,給幼兒品嘗。
活動建議:
活動前請幼兒在家觀察媽媽和奶奶是怎樣做點心的。
活動反思:
孩子們在玩橡皮泥的時候,最愛做花卷、饅頭等點心,在捶打、揉捏橡皮泥的過程中,他們體驗到了動手制作的樂趣。設計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學做簡單的點心,以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
本次活動不是簡單滿足于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面粉的特性,而是在幼兒目睹面粉加水和成面團的全過程后,讓幼兒親手揉面團,運用搓、拉、壓、卷等技能熟悉面粉的特性制作面食,使幼兒獲得利用面粉特性進行制作的技能,從而使幼兒在自我發(fā)現的基礎上將科學、技術較好地結合起來。幼兒制作點心,更是讓幼兒體驗到了制作點心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小百科:點心是糕點之類的食品。相傳東晉時期一大將軍,見到戰(zhàn)士們日夜血戰(zhàn)沙場,英勇殺敵,屢建戰(zhàn)功,甚為感動,隨即傳令烘制民間喜愛的美味糕餅,派人送往前線,慰勞將士,以表“點點心意”。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火箭發(fā)射》含反思
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教師通常會準備好下節(jié)課的教案,因此,老師會在授課前準備好教案,有了教案,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一篇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火箭發(fā)射》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現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火箭發(fā)射》含反思》
中班教案《小火箭發(fā)射》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體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根據目標物的位置,改變投擲角度進行嘗試練習,增強目測判斷及手眼協調能力,練習肩上揮臂投擲,發(fā)展手臂力量,根據自己的投擲水平,自選活動內容,認真完成游戲任務,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小火箭發(fā)射》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練習肩上揮臂投擲,發(fā)展手臂力量。
2、根據目標物的位置,改變投擲角度進行嘗試練習,增強目測判斷及手眼協調能力。
3、根據自己的投擲水平,自選活動內容,認真完成游戲任務。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帶有彩色尾巴的果奶瓶若干,長繩4根,墊子4個,平衡橋2個,手腕花環(huán)若干。
2、場地四周掛有高低不同的圈和氣球。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練習肩上揮臂投擲動作,并能投擲一定的距離。
活動難點:瞄準投擲目標,需要目測距離,調整投擲角度,控制投擲力量。
【活動過程】
一、熱身游戲:
1、教師介紹玩法:今天,我請小朋友當小火箭,老師做發(fā)射員。聽到發(fā)射員發(fā)出“準備發(fā)射”的口令后,教師倒數:“54321”,小朋友雙手輪流揮臂,左輪五下,右輪五下,聽到“發(fā)射”時,就立即跳起,看誰跳的高。
2、根據幼兒興趣練習3-5次。
二、練習投擲,比比誰投得遠。
1、游戲“火箭飛的遠”。
師:出示果奶瓶,看,老師這里有一個小火箭,哪個發(fā)射員來試試看把它發(fā)射出去???請幼兒幼兒嘗試玩一玩。
2、幼兒嘗試玩火箭。
師:發(fā)射員們我們每人拿一個火箭,一起讓火箭飛起來吧。不過發(fā)射的時候要注意找空地投擲,注意安全。聽到信號后回到隊伍上來,好嗎?
3、交流討論:怎樣才能讓“火箭”飛的遠?
4、教師或幼兒示范,共同歸納動作要領:肩上用力揮臂,向前上方投擲。
教師引導幼兒投擲“火箭”過繩(繩位于距幼兒50-60厘米處前上方)。
5、幼兒分小組集體練習5-6次,比比誰投得遠。
三、練習瞄準投擲,比比誰投得準。
1、游戲“火箭飛的準”。
師:小火箭飛的很遠,現在,它想進入軌道,請大家試試怎樣才能飛的準。
幼兒嘗試將“火箭”投入對面3-4米遠、懸掛于不同高度的圈里。活動數次。
師幼示范、討論,共同歸納動作要領:瞄準投擲目標,目測距離,調整投擲角度,控制投擲力量,把”火箭“投入圈內。再次進行投擲入圈的活動,教師提醒幼兒站在投擲線處,對準目標,力量適度的投擲。
四、循環(huán)游戲“火箭游太空”。
1、教師交待游戲規(guī)則:
請小朋友自選“火箭”材料(果奶瓶、沙包或紙球),來到“發(fā)射區(qū)”,站在規(guī)定的投擲線后面,朝前上方揮臂將“火箭”投擲過繩,接著跑去拾起“火箭”,爬過地墊,來到“太空軌道區(qū)”,站在投擲線后,將“火箭”投入對面懸掛的高低不等的圈內,再跑去拾起“火箭”走過平衡橋,來到“巨星區(qū)”,把“火箭”投向對面3-4米遠處懸掛的氣球,擊中表示“擊打巨星成功”,套一個手花環(huán)在腕上,返回“發(fā)射區(qū)”。
可選擇不同的“火箭”循環(huán)游戲。
2、小組分成四組同時進行游戲,比比那組發(fā)射員得到的花環(huán)最多。
3、交流各自的花環(huán)個數,展示成果。
五、游戲“小飛機”。
幼兒隨教師口令做慢飛、快飛、上升、下降、側飛等動作的練習,調節(jié)身體各部位。
六、放松活動。
互相捏捏肩膀、手臂進行放松練習。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以報紙球當作火箭,比較安全,利用現成的教玩具開展投擲訓練,活動準備比較簡單?;顒又形乙缘谝粋€基本環(huán)節(jié)作為重點環(huán)節(jié),對于基本動作加以練習,在練習中發(fā)現,幼兒腳的站位,左腳在前,右腳在后,容易搞錯,導致火箭發(fā)射很近,在活動中,我安排用繩子劃分了三個等級,投過第一個算成功,投過第三根繩子,就是非常棒,在第一次練習中,班級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沒能成功,后來對動作又加以糾正練習,在第二次練習中,絕大多數孩子都獲得了成功,這種階梯式的練習,讓幼兒非常有挑戰(zhàn)感和成就感,在最后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幼兒都能以扔過第三根繩子為榮,投準練習在此活動中是難點,幼兒在練習過程中,效果不太好,以后可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此次活動由于時間關系,所以我在游戲環(huán)節(jié)就安排了火箭發(fā)射和火箭進入軌道兩個環(huán)節(jié)。但在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我運用了簡單的口令,如準備,發(fā)射,發(fā)生成功,進入軌道等,語言簡煉,富有節(jié)奏,幼兒活動興趣高漲,活動效果良好。
小百科:火箭,唐朝末年火藥開始運用于軍事。最初用火藥制造的武器叫"火箭",也叫"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