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范文: 大班古詩教案集錦490字
發(fā)布時間:2022-03-29 幼兒大班古詩教案大全 大班幼兒古詩范文 大班教案大班古詩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弊災餮岜究紊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并能運用。
2蹦苷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句,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感受春天的美好。
3彼鴨描寫春天的詩句,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古詩的大意,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讀通詩句
1貝蠹一辜塹謾洞合》嗎?
2逼涫擔描寫春天的詩還有許多,今天,我們將學習其中的兩首。
3鼻氪蠹易遠潦句,注意讀準字音。
4背檣讀,在評價中點撥字音。
二、學習《絕句》
1苯岷獻⑹停說說“遲日”的意思。
2笨純撾牟逋跡展開想象,討論“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的意思。
3保理解“融”、“暖”的意思。
4斃∽樘致“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的意思。
5背檠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余學生補充。
6庇懈星櫚廝卸痢毒句》,注意讀出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1)聯(lián)系詩句,結合插圖,說說詩歌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2)全班交流該怎樣讀。教師范讀。
(3)學生帶著感情自由誦讀。
(4)試著背誦。
三、學習《春日》
1毖生按學習《絕句》的方法自學《春日》。
2苯淌悴“勝日”、“尋芳”、“泗水”、“等閑”、“東風面”等詞語的意思。
3狽腫榛惚ㄑ習情況。
4北紉槐齲看誰讀得好。
5蹦鼙乘懈檬墜攀的學生給同學示范背誦,其余的學生嘗試背誦。
四、交流資料,拓展延伸
同學們還搜集了有關春天的哪些詩句?先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大班古詩教案【篇二】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解釋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4.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意思。
教學難點 : 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9.11
一、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讀課文,學生感知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注意音韻節(jié)奏。
(2)生字詞。
焚燒 千捶 萬擊 墨梅 乾坤
三、學習《石灰吟》
1.指名讀。
2.理解詩句的意思。
(1)逐字逐句的理解。
捶:敲打。擊:撞擊。若:好象。
等閑:平常事。人間:人世間。
(2)說說陣首詩的意思。
3.看圖想象意境,體會感情。
教師啟發(fā):山石承受千捶萬擊以及烈火焚燒的情景是什么樣的?作者見此情景有什么表現(xiàn),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
4.指導朗讀。
5.小結。
四、總結學法,自學《墨梅》
1.總結《石灰吟》的學習方法。
(1)理解字詞。
(2)說說詩意。
(3)看圖想象。
(4)朗讀體會。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師生討論。
(1)理解字詞。
吾:我。淡墨痕:素凈雅潔??洌嚎滟潯?/p>
清氣:清香之氣。乾坤:天地。
(2)指名說說詩意。
(3)看圖想象。
(4)朗讀體會。(勵志的句子 DJZ525.CoM)
4.小結。
五、作業(yè)
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9.12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朗誦《古詩兩首》。
2.說說這兩首詩的大意。
二、背誦課文
1.聽錄音,輕聲朗讀課文。
2.看圖朗讀,體會詩歌的意境。
3.自由練讀,背誦。
三、總結課文
1.這兩首詩分別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2.這兩首詩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四、教學生字詞
1.指導書寫。
2.學生描紅。
五、作業(yè)
1.讀一讀,寫一寫。
焚燒清白洗硯乾坤
2.解釋詩句。
(1)千捶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2)不要人夸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
板書:
3古詩兩首
石灰吟
千捶萬擊 粉骨碎身 若等閑
烈火焚燒 (堅強不屈) 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潔身自好)
墨梅
素凈 池邊樹 朵朵 淡墨痕(寫實)
清香 不要只流 (明志)
大班古詩教案【篇三】
一、教學目標:
(1)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嘗試背誦古詩;
(3)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課時
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古詩,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古詩嗎?想必大家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誰背首古詩給大家聽聽?
2、我這還有幾首古詩的圖畫,咱來看圖猜古詩、背古詩,怎么樣?敢不敢試一試?——誰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詩,就站起來大聲背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會背也可以站起來一起背。
(課件演示:游子吟,早發(fā)白帝城,清明,望廬山瀑布——沒難倒你們,咱再來一首;看來這首古詩有一定難度;想繼續(xù)試試嗎?)
(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碧云端?!乙呀浉惺艿酵瑢W們對古詩的喜愛之情。望著一輪明月,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感受。這節(jié)課,讓我們走進《古詩二首》,再來學習兩首與明月有關的古詩。先來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寫得《暮江吟》——我來板書題目,請大家仔細看。(板書:暮江吟,請大家齊讀課題)
3、知道“暮”是什么時間嗎?“吟”是本課生字,一個口字旁,一個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嗎——表示歌詠、作詩的意思。“暮江吟”就表示歌詠傍晚江邊的美景。
二、學習古詩《暮江吟》。
1、讓我們快來讀讀這首古詩吧!多讀幾遍,請你試著讀準字音。
2、誰有信心站起來讀讀這首詩?
評價:(指名3個學生)
字音讀準了,看得出你已經有所收獲;
讀出了古詩的韻味;
同學們的朗讀水平很高,個個讀得好,還有誰想讀?
3、看來大家已經對這首詩感興趣了。那就請你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可以像古人那樣搖頭晃腦地讀;可以站起來大聲讀;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讀,把這首詩美美得多讀幾遍。
4、大家讀得又投入又熟練。詩的意思讀懂了嗎?有什么問題提出來,咱們一起解決。
——(課件變紅字“殘陽、瑟瑟、可憐)能提出問題的孩子最愛動腦筋;產生問題能解決的孩子更了不起。
(板書:殘陽;為什么不說“照”而用“鋪”呢;瑟瑟
可憐——在這里是什么意思,你讀懂了嗎?這么多的同學不明白,為什么不問?大膽提出你的問題,還有不明白的嗎?)
5、殘陽——夕陽。指快要落山的太陽。
鋪——此時太陽已經接近地平線,貼著水面斜射,陽光非常平緩柔和。
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看圖可以更好的理解這個詞。
6、就用這個方法來猜猜“瑟瑟”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現(xiàn)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細小的波紋,波峰受光多呈現(xiàn)紅色,波谷受光少呈現(xiàn)碧色。你們看!(演示課件——夕陽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紅綠相間,難怪詩人稱贊道:“半江瑟瑟半江紅”。
當白居易陶醉在夕陽美景中,天色漸漸暗下來,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樣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當)——多么美的夜景??!為什么不用“可愛”而用“可憐”呢?想想看,“可憐”不僅有可愛的意思,還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憐惜之情。(你是結合第四句話讀懂了“可憐”的意思)
7、想不想看看這般美景?請你閉上眼睛用心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結合詩句暢所欲言)
(板書:江邊殘陽月夜美)
8、的確!這般美景怎能不讓人陶醉?帶著你們的想象,誰能讀出它的美?
評價:(指名3—4個學生)
最后一句讀得回味悠長;
他描繪的是第二句的景色;給你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想試試嗎?
我聽出你對這幅美景的喜愛——邊讀邊想象畫面是個好方法;
因為你能讀懂,所以讀出韻味來了。
9、如今詩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謂物是人非。欣賞著江邊美景,我們也來當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夕陽美景讓人陶醉不已,不禁吟詩一首……
第二課時
一、學習古詩《鳥鳴澗》。
過渡語:一輪江邊的明月,讓白居易流連忘返,唐代詩人王維對山中明月情有獨鐘并寫下了《鳥鳴澗》這首詩。(板書:鳥鳴澗,請大家齊讀課題)
1、“鳥鳴澗”是一個地名,為云溪風景之一。唐代詩人王維是如何描寫鳥鳴澗的呢?學習了這首詩,你會有更多的了解。學習這首詩之前,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剛才采用怎樣的方法學習《暮江吟》的?(板書:讀通——讀懂——想象——背誦)
我們一起總結了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就按照這樣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鳥鳴澗》,待會兒我們進行“古詩挑戰(zhàn)賽”。
2、現(xiàn)在,我由你們的學習伙伴變成了這場古詩挑戰(zhàn)賽的主持人。哪個小組做好準備了?你們選擇幾星題?派個代表,小組成員可以站起來相互補充。
三星題——背誦古詩《鳥鳴澗》(怎樣背誦才能靜——聲音輕,速度慢);
四星題——說說帶點詞語意思;
(人閑——人寂靜心閑;空——空蕩蕩,沒有人;時鳴——不時鳴叫幾聲)
五星題——讀古詩,想象畫面(你喜歡哪一句——詩美,你描繪的景色也美)
(這樣的景色,給你一種什么感受?——板書:山中月夜靜從哪里能體會出?)
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我們結束了今天的古詩挑戰(zhàn)賽。我要祝賀每一位同學,你們不僅學會了《鳥鳴澗》,還掌握了一種自學古詩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學都是今天的獲勝者!
二、總結拓展。
同樣是歌頌明月,卻可以用“美”和“靜”來表達。其實古往今來,一輪明月曾讓無數(shù)文人墨客不惜筆墨,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
想想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借明月思故鄉(xiāng)。
王維以月為友,在《竹里館》中留下了“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描寫了海上月。
想必大家意猶未盡吧。我這里位同學們推薦一些與明月有關的古詩。
李白《關山月》
蘇軾《中秋月》
李商隱《霜月》
白居易《江樓月》
同學們,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感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繼續(xù)搜集,美美得讀一讀,也試著為明月寫一寫詩。
六、板書設計:
古詩二首
鳥鳴澗
山中月夜
月夜
大班古詩教案(篇四)
[教學設想及依據(jù)]
1、依據(jù)新課標要求,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盡量少講析。
2、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能以講析代替實踐。
3、教學采用四步法:聽讀、譯讀、說讀、背讀。
[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一些詩歌的常識。
2、了解詩歌朗讀的一些技巧,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3、通過品讀詩歌的語言理解其內容,體會其情味,領悟其意境。
4、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寫作,在領會詩歌意境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能力訓練目標:1、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過詩歌意境的再加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加強修養(yǎng),陶冶情操。
情感訓練目標:通過朗讀、賞析、創(chuàng)新、寫作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情,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1、體會詩歌所描繪的竟境。
2、領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聯(lián)系詩歌意境,進行創(chuàng)新寫作。
[教學用具]錄音機
[課時安排]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了解詩歌
中國是詩的國度,尤其是中國古典詩歌博大精深,有很多創(chuàng)世佳作,它們
內涵深刻,意存高遠,包含許多哲理,學習一點古詩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強修養(yǎng),豐富想象。大家從兒時起就開始接觸中國古詩,你永遠也不會忘記那些兒時的啟蒙詩,你們還記得李白的《靜夜詩》嗎,我建議全班一起背誦,來體會一下詩的情味美,感受詩的音樂美。(全班齊背《靜夜詩》)你們都喜歡詩嗎?為什么?(歸納詩的特點)今天我們再來和大家一起學習二首古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黃鶴樓》。這節(jié)課我們要完成四個任務:
1、聽讀——劃分節(jié)奏
2、譯讀——理解內容
3、說讀——體味情感
4、背讀——積累詞語
二、第一個教學板塊,聽讀——劃分節(jié)奏學會朗讀
1、聽讀詩文,劃分節(jié)奏
放錄音,要求學生邊聽邊用筆在課本上劃分節(jié)奏,可以小聲跟讀,注意兩詩的節(jié)奏劃分規(guī)律。
2、學生回答,總結規(guī)律
教師引導,詩歌從內容上可劃分為為敘事詩和抒情詩、寫景詩等。從體裁上可分為律詩和絕句,而律詩有八句,絕句四句。劃分節(jié)奏的規(guī)律分別為“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p>
3、學生齊讀,體會詩歌節(jié)奏,掌握讀詩的方法。
[以上教學板塊讓學生掌握了詩歌朗讀方法,現(xiàn)學現(xiàn)用]
三、第二個教學板塊譯讀——理解內容領會意境
1、指導學生大聲讀課本下面的注釋,讀一句詩翻譯一句,允許學生進行討論。
2、討論后可以互相譯讀。
3、分別請幾位學生示范譯讀這兩首詩,教師更正,歸納總結。
教師小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初唐四杰之一。這是一首送別詩,寫的是離別之情,但由于詩人開闊的胸懷,完全沒有給人一種因離別而悲傷的情調?!饵S鶴樓》則是攬勝懷古思鄉(xiāng)的名篇。它把神話與現(xiàn)實、古與今、情與景熔為一爐,創(chuàng)造了一個蒼茫開曠的詩歌境界。相傳李白在黃鶴樓想題詩,見了崔顥的作品后便感慨地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此板塊以學生譯讀為主,達到完成詩意理解的目的]
四、第三個教學板塊,說讀——體味情感創(chuàng)新運用
1、再讀詩文,讓學生在讀中領會詩人的情感。
強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達詩人對友情的堅貞信念和對世事曠達的情懷。而《黃鶴樓》則表達了詩人懷古思鄉(xiāng)的情感。
2、在品味詩人情感的基礎上,讓學生按以下要求寫作:
假如時光倒流,假如你就是王勃或者崔顥,請你把他們的詩文改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3、分別請學生交流自己的短文。
[此板塊以學生寫作為主,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并豐富了學生的想象]
五、第四個教學板塊,背讀——積累詞語再悟美文
教師要求學生采用正確的朗讀方法,分男女生再讀全詩文,然后合上書,當堂背誦,亦可請個人示范背讀。
六、回味小結
通過這兩首詩的朗讀、感悟與創(chuàng)新運用,讓每位同學都已掌握了正確的讀詩、賞詩的方法,并激發(fā)我們更加珍視朋友間的感情、熱愛家鄉(xiāng),提高了同學們的審美能力。
附板書設計:
古詩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黃鶴樓
聽讀——劃分節(jié)奏221或2122221或2212
譯讀——理解內容送別思鄉(xiāng)
說讀——體味情感豁達惆悵
背讀——積累語言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關于范仲淹的古詩集錦
欄目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你提供關于范仲淹的古詩。中國是一個詩詞的國度,在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長河中出現(xiàn)過許多優(yōu)秀的詩人。為了提高我們的審美意識,我們可以賞析解讀古詩詞,它是中華文化的綺麗瑰寶,是古代先賢的智慧結晶。在此溫馨提醒你在瀏覽器收藏本頁!
關于范仲淹的古詩 篇1
范仲淹:次韻和劉夔判官對雪
蔌蔌樓臺外,新輝溢四遐。
云中凋玉葉,星際落榆花。
岳色參差露,松聲彷佛加。
風流裁賦苑,清苦讀書家。
霜女慚輕格,蟾娥讓素華。
孤鴻迷鳥道,萬馬憶龍沙。
凈拂王恭氅,香滋陸羽茶。
載歌勞郢謝,一奏待種牙。
幾處和梅賞,何人為鬢嗟。
含毫看不足,詩社好生涯。
關于范仲淹的古詩 篇2
范仲淹:鶴聯(lián)句
上霄降靈氣,鍾此千年禽。
幽間靖節(jié)性,孤高伯夷心。
頡頏紫霄垠,飄飄滄浪潯。
岳湛有仙姿,鈞韶無俗音。
毛滋月華淡,頂粹霞光深。
目流泉客淚,翅垂羽人襟。
騰漢雪千丈,點溪霜半尋。
纖喙礪青鐵,修脛雕碧琳。
巖棲干溪樹,澤飲卑蹄涔。
鸞皇自塤篪,燕雀徒商參。
獨翅聳瓊枝,群舞傾瑤林。
病馀霞云段,夢回松吹吟。
靜嫌鸚鵡言,高笑鴛鴦淫。
金精冷澄澈,玉格寒蕭森。
潔白不我恃,腥膻非所任。
稻梁不得已,蟣虱胡為侵。
天池憶鵬游,云羅傷鳳沈。
風流超縞素,雅淡絕規(guī)箴。
相親長道情,偶見銷煩襟。
西漢惜馮唐,華皓欲投簪。
南朝仰衛(wèi)玠,清羸疑不禁。
端如方直臣,處群良足欽。
介如廉退士,驚秋猶在陰。
幾誚鷹隼鷙,羈韛俄見臨。
還嗤鳧鹥貪,弋繳終就擒。
乘軒乃一芥,空籠仍萬金。
片云伴遙影,冥冥越煙岑。
長飚送逸響,亭亭出霜砧。
蓬瀛忽往來,桑田成古今。
愿下八佾庭,鼓舞薰風琴。
關于范仲淹的古詩 篇3
范仲淹:鵰鶚在秋天
秋漢寥寥迥,雄心肯木棲。
人間正搖落,天外絕攀躋。
月兔精應喪,陽烏影欲齊。
長河匹練小,太華一拳低。
下眄群毛遁,橫過百鳥睽。
乘風俊未已,空闊玉關西。
關于范仲淹的古詩 篇4
范仲淹:祠風師酬提刑趙學士見貽
先王製禮經,祠為國大事。
孟春祭風師,刺史敢有二。
齋戒升于壇,拜手首至地。
所祈動以時,生物得咸遂。
勿鼓江海濤,害我舟楫利。
旱天六七月,會有雷雨至。
慎無吹散去,坐使百穀悴。
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際。
乃可驅云煙,以喜萬人意。
愿君入薰弦,上副吾皇志。
阜財復解慍,即為天下賜。
八使重古禮,作詩歌祭義。
誠欲通神明,非徒獎州吏。
賢哉推此心,良以警有位。
關于范仲淹的古詩 篇5
范仲淹:覽秀亭詩
南陽有絕勝,城下百花洲。
謝公創(chuàng)危亭,屹在高城頭。
盡覽洲中秀,歷歷銷人憂。
作詩刻金石,意垂千載休。
我來亭早壞,何以待英游。
試觀荊棘繁,欲步瓦礫稠。
嗟嗟命良工,美材肆爾求。
曰基復曰搆,落成會中秋。
開樽揖明月,席上皆應劉。
敏速迭唱和,醺酣爭獻酬。
老子素不淺,預茲年少儔。
九日重登臨,涼空氛氣收。
風來雁聲度,云去山色留。
西郊有潭菊,滿以金船浮。
雅為郡子壽,外物真悠悠。
過則與春期,春時良更優(yōu)。
焰焰眾卉明,袞袞新泉流。
簫鼓動地喧,羅綺傾城游。
五馬不行樂,州人為之羞。
亭焉詎可廢,愿此多賢侯。
王安石古詩文集錦(6篇)
中國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國歷史上出現(xiàn)過許多優(yōu)秀的詩人。為了讓我們解古人詩情畫意的生活,我們可以欣賞學習古詩詞,它是古代先賢的智慧結晶,是我們中華文化的重要傳承,那么詩人有哪些驚艷時光的古詩詞呢?有請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你編輯的王安石古詩文,相信你參閱句子以后一定會有所收獲!
王安石古詩文 篇1
王安石《謁金門·春又老》原文
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遍地落花渾不掃。夢回情意悄。紅箋寄與添煩惱。細寫相思多少。醉后幾行書字小。淚痕都揾了。
全文賞析
南陌酒香梅小,南陌是一個地名,南陌的酒,還是很香,滿樹的梅花卻瘦弱了。這里有對比的意思。雖然對比的意思很糟糕,酒香對梅小。但這正是高明之處,酒香是過去聞到的,梅小是此時的。是回憶和現(xiàn)實的比較?;貞浭敲篮玫?,現(xiàn)實是潦倒的。
遍地落花渾不掃 夢回情意悄 紅箋寄與添煩惱 細寫相思多少 醉后幾行書字小 淚痕都揾了 。這幾句就很簡單了。遍地落花渾不掃,落花滿地也不曾去掃,此時的我仍舊是在夢中啊。夢里我回到了那個戀愛的季節(jié),多么狂熱、多么美好。(紅箋是書信的意思,古人喜歡把信紙折成箋。)寫信給他只是讓自己越來越想他,徒增煩惱,在信中寄托了我多少的相思之情。醉后,)古人無論男子還是女子都愛喝酒,因為詩歌都是這么寫的,其實這多半是配合詩詞的意境罷了。)這句的表面意思就是喝酒了后,給你想情書,一邊哭,一邊寫??薜难蹨I都干了,眼睛也模糊了,字也越寫越小。
這就是以一個女子口吻來寫的詞,宋朝的人為什么喜歡這么寫的??蓱z永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這是唐朝,唐朝的男人出外打戰(zhàn),女人在家想男人。建功立業(yè)是每個男人的夢想。然而宋朝太弱小了,他們不能。所以只好回憶回憶了。
王安石古詩文 篇2
王安石《雨霖鈴》原文
孜孜矻矻。向無明里、強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濟,堪留戀處,輪回倉猝。幸有明空妙覺,可彈指超出。緣底事、拋了全潮,認一浮漚作瀛渤。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沒。貪他眼花陽艷,誰信道、本來無物。一旦茫然,終被閻羅老子相屈。便縱有、千種機籌,怎免伊唐突。
王安石古詩文 篇3
王安石《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
江之南有賢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粗嫌匈t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賢人者,足未嘗相過也,口未嘗相語也,辭幣未嘗相接也。其師若友,豈盡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學圣人而已矣。學圣人,則其師若友,必學圣人者。圣人之言行豈有二哉?其相似也適然。
予在淮南,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還江南,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為然。予又知所謂賢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懷友》一首遺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蓋亦常云爾。夫安驅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賢人者而誰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從事于左右焉爾。輔而進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系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學一首別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全文賞析
《同學一首別子固》是王安石在青年時期所寫的一篇贈別之作,雖然是贈別的,但是卻沒有世俗常見的惜別留念之情。文章明著寫的只有兩個人,但實際上卻有三個人:曾鞏、孫侔兩人雖然平時沒有來往,卻有很多相似之處,而且都相互信任。文中指出這正是“學圣人”的共同之處,同時還表達了作者想和兩人建立共同進步、相互勉勵、相互鞭策的君子之誼,早點達到圣賢倡導的最高境界。
《同學一首別子固》開篇簡約地介紹了二賢人曾鞏和孫侔;中間敘述曾鞏和孫侔雖然素不相互交往,但是都學圣人,所以能相似,又相信不疑,彼此勉勵,“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最后說明回贈“同學一首別子固”的意圖,是為了互相告誡和互相慰勉。此文感情真摯,言簡意賅,層次分明,采用陪襯手法,以孫侔陪襯曾鞏,則更加突出了曾鞏,同時又把自己的看法融入其中,使之互相映襯,令人回味無窮。
《同學一首別子固》筆法緊湊,開合有度,清人金圣非常欣賞此文,評曰:“此為瘦筆,而中甚腴?!?/p>
王安石古詩文 篇4
王安石《菩薩蠻·數(shù)間茅屋閑臨水》原文
數(shù)間茅屋閑臨水,窄衫短帽垂楊里。今日是何朝,看予度石橋。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全文賞析
開首“數(shù)間茅屋閑臨水,窄衫短帽垂楊里”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當前的生活環(huán)境與身份。往昔重樓飛檐、雕欄畫棟的官宦居處換成了筑籬為墻,結草作舍的水邊茅屋;此時窄衫短帽的閑人裝束取代了過去的冠帶蟒服。作者從九重宸闕的丹墀前來到了水邊橋畔的垂楊里。對于這種遭際的變化,王安石似乎采然種安然自適的態(tài)度。一個“閑”字渲染出淡泊寧靜的生活環(huán)境,也點出了作者擺脫宦海遠離風塵的村野情趣。兩句閑雅從容,雖然是從前人詩句中摘錄而成,但指事類情,貼切自然,不啻如出己口。
接著“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兩句是寫景:一夕春風來,吹開萬紫千紅,風光正似。但是,作為一個曾經銳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對花事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僅僅是時光流逝、老之將至的嘆息,更包含著他壯志未酬的憂愁。因此,即使看似閑適的生活里,自然界的月色風聲,都會引起這位政治家的敏感與關注,而被賦予某種象征的意義:“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弊髡咦砭茣儗?,再不必隨班上朝參預政事,生活是如此閑逸,但是,酒醒夢回,陪伴他的并不是清風明月,而是風吹云走、月翳半規(guī)的昏沉夜色。
最后二句自然地歸結到閑情上:“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弊髡咦詥栕源?,寫得含蓄而余韻悠長。據(jù)馮贄《云仙雜記》引《高隱外書》云:“顒攜黃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可見王安石的寄情黃鸝,不僅是表現(xiàn)鳥語花香中的閑情逸趣,更是顯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塵拔俗的耿直人格。
此詞與王安石晚年的詩作相似,以精煉的筆墨描繪了美麗如畫的湖光山色。詞中營造出清雋秀麗、悠閑恬靜的意境,以此來抒發(fā)灑脫放達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慰安和解脫。詞人描繪春景時,無典故,不雕琢,語言清新、自然,數(shù)筆就勾出一幅鮮明秀麗、清俊嫻靜的畫面,其中有日景、夜景,有青山綠水、花紅柳翠的明麗色彩,也有流水潺潺、黃鸝鳴囀的聲響,而作者的形象就淡入這畫面中。全詞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著政治家的襟懷心志,嫻雅流麗的風格中顯示出作者的才情骨力,體現(xiàn)了王安石詞素潔平易而又含蓄深沉的詞風。
寫作背景
此詞作于王安石推行新法遭到廢除,自己離職出京之后。
王安石古詩文 篇5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原文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兩皆胡姬。
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全文賞析
其一
梅堯臣、歐陽修對《明妃曲》的和詩皆直斥“漢計拙”,對宋王朝屈辱政策提出批評。王安石則極意刻畫明妃的愛國思鄉(xiāng)的純潔、深厚感情,并有意把這種感情與個人恩怨區(qū)別開來,尤為卓見。
針對當時的社會背景,王安石歌頌明妃的不以恩怨易心,具有現(xiàn)實意義。當時有些人誤解了他的用意,那是由于他用古文筆法寫詩,轉折很多,跳躍很大,而某些人又以政治偏見來看待王安石,甚至惡意羅織之故。清代蔡上翔在《王荊公年譜考略》中千方百計地替王安石辯解,但還未說得透徹。
明妃是悲劇人物。這個悲劇可以從“入漢宮”時寫起,也可以從“出漢宮”時寫起。而從“出漢宮”時寫起,更能突出“昭君和番”這個主題。王安石從“明妃初出漢宮時”寫起,選材是得當?shù)摹?/p>
絕代佳人,離鄉(xiāng)去國,描寫她的容貌愈美,愈能引起人們的同情?!逗鬂h書·南匈奴傳》的記載是:“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官,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苯汀逗拶x》上也著重寫了她“仰天大息”這一細節(jié)。王安石以這些為根據(jù),一面寫她的“淚濕春風”,“徘徊顧影”,著重刻畫她的神態(tài);一面從“君王”眼中,寫出“入眼平生未曾有”,并因此而“不自持”,烘托出明妃容貌動人。所以“意態(tài)白來畫不成”一句是對她更進一層的烘托?!耙鈶B(tài)”不僅是指容貌,還反映了她的心靈。明妃“徘徊顧影無顏色”正是其眷戀故國無限柔情的表現(xiàn)。至于“殺畫師”這件事,出自《西京雜記》?!段骶╇s記》是小說,事之有無不可知,王安石也不是在考證歷史、評論史實,他只是借此事來加重描繪明妃的“意態(tài)”而已。而且,這些描繪,又都是為明妃的“失意”這一悲劇結局作鋪墊,以加重氣氛。
上面寫“去時”,下面寫“去后”。對于去后,作者沒有寫“紫臺朔漠”的某年某事;而是把數(shù)十年間之事,概括為“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這兩句間,省略了“然而猶且”,意思是說:“明妃心里明知絕無回到漢宮之望,然而,她仍眷眷于漢,不改漢服。”
近代學者陳寅恪曾經指出,中國古代所言胡漢之分,實質不在血統(tǒng)而在文化。孔子修《春秋》就是“夷而進于中國則中國之”的。而在歷史上尤其是文學上,用為文化的標志常常是所謂“衣冠文物”?!蹲髠鳌飞现v“南冠”,《論語》中講“左衽”,后來一直用為文學典故。杜甫寫明妃也是著重寫“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這與王安石寫的“著盡漢宮衣”,實際是同一手法。杜甫、王安石皆設想通過“不改漢服”來表現(xiàn)明妃愛鄉(xiāng)愛國的真摯深厚感情,這種感情既不因在漢“失意”而減弱,更不是出于對皇帝有什么希冀(已經“心知更不歸”了),不是“爭寵取憐”。因此,感情更為純潔,形象更為高大。接著又補上“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把明妃一心向漢、歷久不渝的心聲,寫到鏤心刻骨。梅堯臣也說“鴻雁為之悲,肝腸為之摧”。王安石寫得比梅堯臣更為生動形象。
最后,又用“家人萬里傳”來說,以無可奈何之語強為寬解,愈解而愈悲,把悲劇氣氛寫得更加濃厚。更妙的是:筆鋒一帶,又點出了悲劇根源,擴大了悲劇范圍。明妃這一悲劇的起點可敘從“入漢宮”時寫起。漢宮,或者說“長門”,就是《紅樓夢》中賈元春所說的“見不得人的地方”,從陳阿嬌到賈元春,千千萬萬“如花女”,深鎖長閉于其中。以千萬人(有時三千,有時三萬)之青春,供一人之淫欲。宮女之凄涼寂寞,可想而知,而況宮女的失寵與志士的懷才不遇,又有某種情況的類似,所以從司馬相如《長門賦》到劉禹錫的《阿嬌怨》,還有《西宮怨》之類,大都旨寫這一題材,表現(xiàn)出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廣大宮女的同情,或者抒發(fā)出“士不遇”的憤慨。唐人“宮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單于君不知”,早在王安石之前就描寫過了,只是說得“怨而不怒”;王安石卻多少有點怒了。李壁說:王安石“求出前人所未道”,是符合實際的;至于“不知其言之失”,則是受了王回、范沖等人的影響。王回引孔子說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卻忘了孔子也說過“夷而進于中國則中國之”(《論語》);特別是誤解了“人生失意無南北”一句。王回本是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人,他以政治偏見來論詩,難以做到公允。
其二
首兩句寫明妃(王昭君)嫁胡,胡人以氈車百輛相迎。《詩經》上有“之子于歸,百兩(同‘輛’)御(迎接)之”的詩句,可見胡人是以迎接王姬之禮來迎明妃。在通常情況下,禮儀之隆重,反映恩義之深厚,為下文“胡(恩)自深”作了伏筆。其中“皆胡姬”三字,又為下文“含情欲說獨無處”作伏筆。
關于明妃對此的反應,詩中寫她“含情欲說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梅堯臣《依韻和原甫昭君辭》中也說:“情語既不通,豈止腸九回?”他們意思是說明妃與胡人言語也不通,談不上“知心”,所以哀而不樂。
王安石通過在詩中突出一個細節(jié)描繪來表現(xiàn)明妃的“哀”情:明妃一面手彈琵琶以“勸胡”飲酒,一面眼“看飛鴻”,心向“塞南”。通過這一細節(jié),巧妙地刻畫了明妃內心的矛盾與痛苦。接著,他又用明妃所彈的琵琶音調,感動得“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聽者被感動到這個地步,則彈者之內心痛苦自不待言?!鞍摇敝В菑穆犝叩姆磻袑懗龅?。
前面是明妃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況與心情的描寫;末四句則是進一步加以分析、議論。這四句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漢恩自淺胡自深”——明妃在漢為禁閉于長門中的宮女,又被當作禮物送去“和番”,所以“漢恩”是“淺”的;胡人對她以“百輛”相迎,“恩”禮相對較“深”。這句講的是事實。第二層講“人生樂在相知心”,這是講人之常情。如果按此常情,明妃在胡就應該樂而不哀了。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這就接入第三層:明妃在胡不樂而哀,其“哀弦”尚“留至今”,當時之哀可想而知。明妃之心之所以與常情不同,是因為她深明大義,不以個人恩怨得失改變心意,而況胡人也并非“知心”。四句分三層,中有兩個轉折,有一個矛盾,只有把其中曲折、跳宕理清,才能看出王安石的“用意深”及其“眼孔心胸大”處(方東樹《昭昧詹言》)。南宋初,范沖“對高宗論此詩,直斥為壞人心術,無父無君”(李壁注解中的話,此據(jù)《唐宋詩舉要》轉引),完全是沒有懂得此詩。范沖是范祖禹之子,范祖禹是一貫反對新法的人,挾嫌攻擊,更不足據(jù)。其實王安石這樣描寫明妃,這樣委曲深入地刻畫明妃心事,用以突出民族大義,恰恰是可以“正人心,厚風俗”的,在當時是針對施宜生、張元之流而發(fā)的,對后人也有教育意義。
《明妃曲二首》體現(xiàn)出王安石注意刻畫人物的特點,從描繪人物“意態(tài)”,到解剖人物心理,有渲染,有烘托,有細節(jié)描寫,相當于是把寫小說的一些手法用入詩中。而在“用筆布置逆順”及“章法疏密伸縮裁剪”等方面,則又是把韓愈、柳宗元等古文家的技法用來寫詩。這樣,就使詩歌的藝術手法更加多樣化,詩歌的表現(xiàn)能力更強。由于兩者結合得較好,故雖以文為詩,而形象性并不因之減弱,此詩末四句以形象來進行議論,即其明證。王安石既以小說手法與古文筆法來寫詩,讀者也就應以讀小說、讀古文之法來讀它,才能讀懂詩。
寫作背景
這組詩作于嘉祐四年(1059年),王安石奏《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之后。當時,梅堯臣、歐陽修、司馬光、劉敞皆寫有和詩。
北宋時,遼國、西夏“交侵,歲幣百萬”(趙翼《廿二史札記》)。自景祐年間(1034—1038)以來,“西(夏)事尤棘”。當時的施宜生、張元之流,就因在宋不得志而投向遼、夏,為遼、夏出謀獻策,造成宋的邊患。詩人們借漢言宋,想到明妃。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
王安石古詩文 篇6
王安石《元日》原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全文賞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xiàn)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疤曳笔且环N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靶绿覔Q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xiàn)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僅是政治家,還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寫作背景
此詩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1067年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見家家忙著準備過春節(jié),聯(lián)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chuàng)作了此詩。
實用范文:畫紙盒大班(990字)
宜未雨綢而繆,毋臨竭而掘井。當幼兒園教師的工作遇到難題時,我們經常會用提前準備好的資料進行參考。資料一般指可供參考作為根據(jù)的材料。資料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可是,我們的幼師資料具體又有哪些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實用范文:畫紙盒大班(99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畫紙盒大班(篇一)
大班數(shù)學課教案《有趣的紙盒》
【活動目標】
1、通過玩玩、做做紙盒,進一步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系,發(fā)展空間知覺。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從家中帶來紙盒。
2、制作紙盒的各種材料:廢舊紙盒、掛歷紙、水彩筆、剪刀、夾子、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觀察自己帶來的紙盒,進一步感知立方體。
1、小朋友今天從家中帶來了不同的紙盒,請你仔細看一看,你的紙盒是什么形狀的?(是個長方體)
2、長方體有幾個面?(6個面)請你把這6個面找出來并標上數(shù)字。
3、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長方體由6個面圍合而成,有的長方體有的面是正方形,有的面是長方形,有的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
二、拆一拆紙盒,初步感知立體與平面之間的關系
1、拆紙盒
請小朋友把紙盒拆開來看一看,會變成什么樣子的呢?
(讓幼兒從容易粘合處開始拆)
2、紙盒還原,反復感知并討論平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改變關系。
誰會把手中的圖形變回原來的樣子?
重復還原幾次。
平面的紙為什么會變成紙盒?
3、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了解沒有標數(shù)字的面(粘合面)的作用。
觀察拆開的平面圖形:大家找一找,剛才我們小朋友寫的數(shù)字都在哪里?除了有數(shù)字的面外,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嗎?這些沒有標數(shù)字的面剛才躲在哪里?它們有什么用?(重疊、粘貼、封口)
三、討論如何制作紙盒。
小朋友想自己來制作紙盒嗎?那我們該怎么來做紙盒呢?大家先討論一下。
1、幼兒自由討論制作的方法。
2、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制作的方法。
3、幼兒制作紙盒。進一步感知平面與立體的關系。
畫紙盒大班(篇二)
大班下學期美術教案《紙盒做樓房》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紙盒做樓房
一、活動名稱:紙盒制作樓房
二、活動目標:
1、嘗試制作鏤空的樓房。
2、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性、想像力。
三、活動準備:大小不同的紙盒、膠水、大紙、彩色紙、建筑圖片、彩筆、小木棍、剪刀。
四、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的制作興趣。
現(xiàn)在蓋起了許多漂亮的高樓、小區(qū)、小朋友愿不愿意當建筑師,設計出漂亮的樓房模型呢?
2、討論:如何用紙盒制作樓房
(1)(出于范例)樓房與平房有什麼不同?這個模型是用什麼做的?剪窗戶、陽臺的方法?
(2)你覺得這個樓房還需要做些什麼?如果你在剪盒子,因為紙盒比較硬,剪不動,怎麼辦?
(3)樓房作好后擺放在大紙上,許多的樓房在一起就形成了什麼?你看小區(qū)里缺點什麼?可以添上。
3、介紹材料及建筑圖片,如果需要,可以自取。
4、幼兒制作: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支持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5、各組互相欣賞,評價幼兒的制作特點。
畫紙盒大班(篇三)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紙盒懸空的現(xiàn)象,體驗探究的樂趣。
2.探索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感知紙盒懸空現(xiàn)象與重心的位置、輔助材料的輕重有關。
活動重點:探索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
活動難點:感知紙盒懸空現(xiàn)象與重心的位置、輔助材料的輕重有關。
活動準備:
1.自制紙盒娃娃、音樂。
2.輔助材料:石塊、木塊、塑料。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1.出示紙盒娃娃,引題:有一個很特別的雜技團要在我們班作精彩演出。他要給我們表演雜技--懸空,你們猜他能成功嗎?
2.教師演示成功的"紙盒娃娃的雜技",提示:他能用這么少的部分把身體懸空,你們的紙盒娃娃會不會懸空呢?
二、發(fā)現(xiàn)紙盒的懸空現(xiàn)象
1.設問:你們的紙盒娃娃能懸空嗎?
2.幼兒探索(教師提供"木塊"讓幼兒自發(fā)嘗試懸空的方法:紙盒一頭放在桌子的邊沿,一頭懸空)
3.交流:你是怎么讓他懸空的?
三、探索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
1.設問:用什么方法能讓紙盒懸空最多?
2.幼兒探索(引導幼兒根據(jù)已有經驗,運用現(xiàn)有材料,探索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體驗到懸空現(xiàn)象與重心的位置有關。)
3.幼兒交流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
4.小結:木塊在紙盒頂端能讓紙盒懸空最多。
四、比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懸空現(xiàn)象。
1.設問:每種材料都去試一試,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2.幼兒探索。(引導幼兒比較借助不同材料讓紙盒懸空最多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懸空現(xiàn)象與輔助材料的輕重有關。)
3.交流:你用三種材料比較以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小結:紙盒里的東西越重,紙盒懸空越多。
五、遷移經驗,感受身體重心
1.導入:紙盒娃娃的表演完了,現(xiàn)在輪到我們小朋友來表演雜技《椅子上的單腳舞蹈》
2.要求:只用一只腳站在椅子上,另一只腳懸在椅子外,肢體表演各種動作。
3.幼兒表演并體驗單腳懸空的感覺。
畫紙盒大班(篇四)
設計意圖:
玩具是伴隨幼兒成長的、幼兒最熟悉和喜愛的物品。教師為幼兒提供各種玩具,不僅有助于幼兒逐漸適應幼兒園生活、也可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針對小班幼兒新入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我們設計了幼兒園里玩具多 的主題活動。通過教師組織的系列活動,讓他們體驗在幼兒園里玩玩具的快樂。
一次自選活動中,幾個孩子拿著小紙盒開汽車發(fā)射火箭,吸引了其他孩子和老師的目光。針對幼兒興趣點,我和孩子們一起生成了好玩的紙盒這一活動。目的是通過玩紙盒,讓幼兒識別大小、顏色、高矮等相關知識,引導幼兒進行一些基本動作的模仿,激發(fā)幼兒與同伴一起玩的興趣,獲得快樂的情緒體驗。
《綱要》中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活動。紙盒是幼兒常見的物品,各種大小不一、形狀、顏色各異的紙盒在
小孩的手中和眼里,簡直就是一個寶貝,它不僅有多種多樣的玩法,還可以激起他們的想象及活動興趣。好玩的紙盒從幼兒年齡及生活經驗出發(fā),針對新來園幼兒情緒不穩(wěn)定的特點,活動過程中采用游戲法、操作法、練習法、語言提示法等,讓幼兒在愉快的情景中玩中學并完成預設的目標。為更好地體現(xiàn)新《綱要》精神,我注意遵循:
(一)整體性原則:注重各領域知識的整合、各種教育互相滲透;
(二)活動性原則:注意挖掘材料的特性,讓幼兒自己去操作、去模仿、去體驗、去嘗試;
(三)主體性原則:充分體現(xiàn)以幼兒操作、練習為主,積極地與材料、與同伴、與教師互動。從而使幼兒在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中掌握相應的技能,獲得快樂的情緒體驗。
活動目標:
1、通過玩紙盒,讓幼兒識別大小、顏色、高矮等相關知識,引導幼兒進行一些基本動作的模仿練習。
2、學習聽辨老師的提示并按指示去做,喜歡參加游戲,獲得與同伴一起玩的快樂體驗。
活動準備:
1、各類大小不一的紙盒、動物玩具若干、紅綠燈、錄音機等。
2、課前參觀超市豐富有關經驗,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各類紙盒、主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3、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一、玩小盒子
1、幼兒自由選擇一個或幾個小盒子任意玩耍、搭建,激發(fā)他們的想象以及活動的興趣。
2、圍坐在教師身邊,啟發(fā)幼兒說出手中的盒子是用來裝什么的?進行一些模仿動作及生活衛(wèi)生教育。如:牙膏盒模仿刷牙,香皂盒模仿洗澡等。
3、引導幼兒說出手中的盒子是什么顏色的?鼓勵他們與同伴比一比哪個大、哪個?。磕膫€高、哪個矮?
4、啟發(fā)幼兒聯(lián)想:說說手中的盒子象什么?如:飛機、火車、火箭根據(jù)幼兒想象隨音樂做模仿動作。
二、教師以變魔術的形式,變出紅、黃、藍色三個大小不一的盒子。
1、引導幼兒說出盒子的顏色以及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2、游戲找小凳。教師說出某一種顏色,幼兒按指令找相應的小凳(紙盒)坐好。
3、討論:紙盒發(fā)生什么變化啦?為什么紙盒會扁?
三、玩紙盒蓋。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幼兒利用紙盒蓋進行開汽車、青蛙跳、過小河、擋雨、扇涼、刮風等動作練習。
四、玩大紙盒游戲:我是小司機。幼兒當司機,紙盒做車廂。(用繩子系一頭,可拖拉)
1、小司機開車行駛,根據(jù)警察(由教師扮演)紅綠燈的指示改變動作(開或停)。
2、小司機請小動物乘座汽車,在規(guī)定的線路上運送小動物。
3、進行安全教育及小結。
延伸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利用大型紙箱進行鉆、爬、跳等基本動作的練習。
2、利用小紙盒進行一些涂染、粘貼、裝飾等美術活動。
3、鼓勵家長與孩子在家共同進行紙盒小制作活動。
4、組織班級里的我是創(chuàng)新小能手的展示、觀摩活動。
實用范文:大班教育漫筆
孩子們到了大班后,語言等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交往能力也逐漸增強。無論在講故事和繪畫、計算、創(chuàng)造、表演等能力中,都能按自己的想法大膽發(fā)揮和想象創(chuàng)造,他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題,甚至就連一直保持安靜的睡覺間也開始熱鬧起來。說話、聊天、玩紙、揉線團和拆被子……難以入睡,午睡甚至成了他們的負擔。尤其是每到星期一中午就特別興奮,老師總要反復提醒:“不要說話了,快點睡覺”類似這樣的話,使幼兒被動地午睡可效果甚微。為了讓孩子們能快又靜的睡好午覺,我有幾種小“妙招”效果嘗試下來還是不錯的。
夏至古詩(錦集五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夏至古詩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夏至古詩 篇1
1.夏至到,折一把幸運草,給你當帽來遮陽;揪一朵快樂花,給你當發(fā)夾來美化;扯一縷清涼風,給你當扇來乘涼;夏至到,祝你漂漂亮亮和和美,清涼過夏天!
2.夏至來臨艷陽照,快樂健康正賽跑,牽掛加油跳的高,思念揮手咯咯笑,好運跟在后面鬧,財氣悄悄在趕超,爭先恐后奔目標,鎖定你就別想逃,祝福探路先來到,愿你夏至歡樂繞!
3.炎炎夏至到,氣溫更攀高,晚睡早起床,中午補個覺,飲食宜清淡,多吃雜糧妙,冷食莫貪多,脾胃保護好,烏梅小豆湯,解暑有一套,貼士送給你,愿健康安好!
4.晚上最短白天最長的是夏至,困難最短成功最長的.是事業(yè),煩惱最短歡樂最長的是生活,語言最短情誼最長的是祝福,夏至到,祝你平安幸福長長久久!
5.炎熱夏至巧養(yǎng)生,方便實用活血茶,三七粉每天一克,補虛強壯又降壓,丹參兩到三克泡,調節(jié)血脂促循環(huán),山楂冬青煎水飲,強心通脈清熱佳。愿快樂安康!
6.夏至烈日炎炎,融化冰山雪,讓清涼流淌你心間;灑出清泉水,讓幽靜芬芳你身邊;送顆薄荷糖,讓爽意綻放你舌尖;一條短信息,讓快樂涼爽你一“夏”!
7.夏至到,吃一塊西瓜,甘甜解暑,舒爽一夏;喝一杯冷飲,清爽解渴,清涼一夏;約三五好友,對月小酌,快樂一夏;陪女友一游,如花解語,浪漫一夏!
8.夏至,白天最長黑夜最短;短信,話語最短情意最長;日子,平淡很多激情很少;祝福,憂愁沒有快樂很多;愿你:快樂,直到永久!
9.天青色等煙雨,雨無聲生百谷。愿你左手提著健康,右手握著幸福,頭上頂著快樂,心中懷抱平安,踢走煩惱憂愁,吉祥如意到永遠!
10.夏至到,酷暑來,莫煩燥,心神靜,自然涼,飲食上,要清淡,冰棒類,應少吃,勤鍛煉,強身體,睡覺時,蓋好被,防著涼,祝愿你,永快樂,清涼伴。
夏至古詩 篇2
1.夏至到汗長流,莫要冷水來洗頭,夏至到防蟲咬,清涼油來要備好。夏至到雨水多,莫要洗澡去下河。夏至到濕氣重,勤把被褥曬暖融。
2.陣陣熱浪,滴滴汗水,炎熱天氣來襲;淡淡花香,片片蔭涼,快樂勃發(fā)生機;點點祝福,串串深情,無限美好相依。夏至節(jié)氣到,愿你開懷笑!
3.夏至到了,啤酒里添加了如意,愿你夏日稱心稱意;水果里添加滿意,愿你夏日順心順意;短信里添加了隨意,愿你夏日開心美意,讓你快樂是我故意,夏至幸福我最愿意。
4.夏至蟬鳴半起,清晨莫要薄衣,正午則應遮陽,變化切勿忘記。綠豆湯酸梅湯湯湯消暑,紡尼絲紡滌絲絲絲清涼,字字真句句情真情常在,夏至快樂!
5.順應自然陰衰陽盛,夏季炎熱晚睡早起。暑易傷身汗泄莫多,室外工作蔽日暴曬。合理安排午休時間,溫水洗澡潔身防暑。睡前不宜久吹風扇,空調溫差不宜過大。“夏至”起居要注意,身體鍛煉要適宜。
6.熱浪滔天心煩躁,清涼短信來報到。請來一抹富貴云,也蔭清涼到黃昏。招來幸福及時雨,清潔世界滿乾坤。送來友誼清涼風,輕松避暑不言中。夏至祝福,清涼一夏!
7.日子過得真快,夏至又來身邊。天氣溫度升高,悶熱實在難耐。心靜自然涼來,萬事都要看開。不急不燥慢來,快快樂樂心開。短信祝福送到,愿你夏季開懷!
8.夏至來,事業(yè)隨氣溫蒸蒸日上;愛情隨陽光光芒四射;財富隨雷雨水漫金山;生活隨云朵縱橫天下!愿你夏來好運來,美好生活把你愛,天天快樂笑聲來!
9.夏日晝短夜晚長,干燥上火也平常。一天一碗綠豆湯,降火祛燥不慌張。平時多飲菊花茶,祛毒散火降血壓。鍛煉避開強日光,早晚時間最適宜。屋內通風常換氣,睡眠充足保健康。祝你夏至快樂無恙!
10.夏至好特別,晝最長,夜最短。愿你夏日烈陽高照短一點,幸??鞓烽L一點;酷暑炎熱少一點,清涼舒爽長一點;疾病災害不再來,幸福平安長一點;好運圍繞你打轉,吉祥長伴你身邊!
夏至古詩 篇3
1、《夏至過東市二絕》
(宋)洪咨夔
插遍秧疇雨恰晴,牧兒頂踵是升平。
禿穿犢鼻迎風去,橫坐牛腰趁草行。
2、《夏至后得雨》
(宋)蘇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
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一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
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
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獲中自愧。
余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
久養(yǎng)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3、《夏至後初暑登連天觀》
楊萬里
登臺長早下臺遲,移遍胡床無處移。
不是清涼罷揮扇,自緣手倦歇些時。
4、《夏至雨霽與陳履常暮行溪上》
楊萬里
西山已暗隔金鉦,猶照東山一抹明。
片子時間弄山色,乍黃乍紫忽全青。
5、《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鄉(xiāng)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齊云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古詩 篇4
1、《夏至又雨》
清.李鍇
不識皇天意,空憐小麥秋。
眼穿看垤蟻,心苦辨林鳩。
煙火遲方舉,云霓濕未收。
腐儒甘餓死,今日為誰愁。
2、《思歸 時初為校書郎》
唐·白居易
養(yǎng)無晨昏膳,隱無伏臘資。遂求及親祿,僶俛來京師。
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冬積溫席戀,春違采蘭期。
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塊然抱愁者,夜長獨先知。
悠悠鄉(xiāng)關路,夢去身不隨。坐惜時節(jié)變,蟬鳴槐花枝。
3、《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
宋·陳與義
明波影千柳,紺屋朝萬荷。物新感節(jié)移,意定覺景多。
游魚聚亭影,鏡面散微渦。江湖豈在遠,所欠雨一蓑。
忽看帶箭禽,三嘆無奈何。
4、《五月六日夏至彭貞元祁仲魚陳永平集鏡園賞荔時兇歲艱食》
明朝·鄧云霄
節(jié)過泛蒲后,堂開曲港濱。
白鷗元狎客,丹荔似佳人。
夏盛一陰長,年荒三徑貧。
宜乘晚潮至,擊水貸波臣。
5、《初夏至城同梁明霖吳紫樓衛(wèi)象亭方耀臺馮允嘉集羅光徵館得四字》
明朝·鄭學醇
夙志謝塵鞅,嘉尚在衡泌。
延覽及城闉,遙拾五廬碧。
瀑布天上聲,芙蓉眼中色。
緲緲鐘磬音,知與東林隔。
凄然鄉(xiāng)國懷,長吟類莊舄。
夏至古詩 篇5
1、《夏至》
宋.張耒
長養(yǎng)功已極,大運忽云遷。
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
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
崔巍干云樹,安得保芳鮮。
幾微物所忽,漸進理必然。
韙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
2、《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
宋.陳與義
微官有閥閱,三賦池上詩。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離離。
官忙負遠興,觴至及良時。
荷氣夜來雨,百鳥清晝遲。
微風不動蘋,坐看水色移。
門前爭奪場,取歡不償悲。
欲歸未得去,日暮多黃鸝。
3、《夏至日雨中游園》
明.陳達
時當夏至不聞雷,剩有霏霏雨熟梅。
旋摘園茶烹石鼎,滿泉水滌山罍。
云橫遠岫形如畫,風送啼猿響若孩。
怪底筆端多窘澀,由來萬卷未淹該。
4、《夏至夜即事》
清.陳恭尹
初晴天氣便炎蒸,小閣風多最上層。
臘酒舊藏椎髻婦,春茶新惠住山僧。
頻探落月移湘簟,自惜流螢掩夜燈。
一歲算來今夕短,老夫猶為幾回興。
5、《夏至齋居》
清.弘歷
北至將臨祀,清齋此敕躬。
景量銅望臬,暑避玉宸宮。
浴德藏于密,祈年慎厥終。
敢誇膏澤沛,惕息曩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