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粘媽媽該如何辦?
發(fā)布時間:2022-02-19 幼兒園教師該如何聽課 小烏鴉愛媽媽音樂教案 幼兒園教師該如何評課我的孩子19個月大,已經(jīng)會50個左右的詞匯和一些簡單的詞句表達。孩子和我的感情也很好,正因為如此,每天上班去,他都要跟著,只好一路帶他出去,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我再悄悄溜走,也聽不到他哭??墒牵炕匚一丶液?,孩子一刻也不愿放松拉我的手,邊走邊不停地叫媽媽,我就想是否這樣的告別方式讓他覺得有種不安全感,害怕媽媽隨時都會消失?這兩天,我改變了方式,每次都主動對他說明媽媽要上班去了,讓他跟媽媽說再見,這樣他便會哭,拚命拉我的手不讓走,我很矛盾,因為等孩子兩歲左右,我要送他入托,想想到時也會碰到這個問題,不如現(xiàn)在就訓(xùn)練起來,請問這樣做對嗎?怎樣做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專家回答
如何處理寶寶愛粘媽媽?
首先寶寶在這個年齡出現(xiàn)愛粘大人的情況是正常的、也比較常見。在1-2歲這個階段,寶寶對親近的人的依戀比較強烈。由于寶寶運動能力的發(fā)展,他們可以去主動接近親近的人并探索周圍環(huán)境。同時他們把母親或看護人看作一個“安全基地”,當(dāng)有安全需要時,又返回看護人身邊。這個階段的寶寶可能會出現(xiàn)“分離焦慮”—離開看護人時感到不安,對陌生人采取謹慎與回避的態(tài)度,與親人分離時常表現(xiàn)反抗、緊張、恐懼。
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改善。等到寶寶兩歲以后,逐漸能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能夠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離,相信父母會回到他身邊。
就像您所說的那樣,如果突然偷偷離開寶寶,會給他帶來一種不安全的感覺,他會害怕媽媽突然離開他,因而對您的依戀就更強了。每天上班前,告訴寶寶“媽媽上班去了,等到幾點鐘,媽媽就回來了,寶寶乖乖在家,等媽媽回來陪寶寶玩。”用非??隙ǖ恼Z氣告訴寶寶媽媽必須去上班,過一段時間媽媽肯定會回來。另外,應(yīng)該有人來照看并陪寶寶玩,讓他感覺媽媽不在的時候也一樣安全、快樂。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為寶寶按摩,媽媽該如何準備?
幫嬰兒按摩可促進情感溝通
嬰兒按摩不僅是父母與寶寶情感溝通的橋梁,還有利于寶寶的健康。嬰兒按摩具有幫助寶寶加快新陳代謝、減輕肌肉緊張等功效。通過對寶寶皮膚的刺激使身體產(chǎn)生更多的荷爾蒙,促進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加快體重的增長。按摩活動了寶寶全身的肌肉,使肢體長得更健壯,身體更健康。按摩還能幫助寶寶睡眠,減少煩躁情緒。
嬰兒按摩好處多
體重增加
通過皮膚上的按摩刺激,可以增加迷走神經(jīng)活動,使人體產(chǎn)生更多的荷爾蒙及胰島素,這有助于食物吸收,所以按摩可以讓寶寶的體重增加。
解除煩躁
按摩可以降低某些壓力激素(ACTH),并且增加抵抗力。當(dāng)寶寶哭鬧時,身體會產(chǎn)生壓力激素,這時免疫力會下降。通過按摩可以讓寶寶的壓力激素(ACTH)降低,免疫力恢復(fù),放松情緒。
安撫情緒
按摩可以促進寶寶的EQ發(fā)展,所以媽咪可借撫觸來穩(wěn)定寶寶情緒。紐約一家醫(yī)院實行每天擁抱及撫觸嬰兒的規(guī)定后,1歲以下嬰兒的死亡率從30%降至10%。如果寶寶出生3個月中都沒有被擁抱或撫摸,情緒發(fā)展會顯得容易暴躁。
減輕疼痛
按摩可以讓疼痛減輕,這從寶寶的反應(yīng)就可觀察出。一個哭鬧不休、身體不舒服的寶寶,借著按摩可以讓他安靜下來。例如胸部按摩可以使呼吸順暢,腹部按摩可以消除脹氣。
安然入睡
一項研究顯示,接受按摩的嬰兒大部分能安然入睡,而且也比較少哭鬧,不安情形大幅降低。
增進親子感情
按摩可以讓寶寶感受到媽咪的愛心與耐心,在充滿愛的呵護下,寶寶會覺得被重視,也能增加孩子以后的自信心。由于媽媽按摩時一定會注視著嬰兒,寶寶會感受到媽咪眼光中的母愛,也可借此觀察寶寶視覺移動的反應(yīng)是否正常。
為寶寶按摩,媽媽該如何準備?
寶寶的按摩手法與成人按摩有較大的不同。首先,寶寶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輕,以免傷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寶寶的按摩準確地說應(yīng)該叫“撫摩”。其次,寶寶撫摩的方向也與成人迥異。為寶寶按摩時,按摩者的手要從寶寶的頭撫摩到軀體,然后從軀體向外撫摩到四肢。這種按摩手法與一般的成人按摩正好相反。成人按摩是順著體液回流的方向,有力地沿四肢向心臟移動。盡管寶寶的按摩是按照從上往下的方向進行的,但多數(shù)的按摩動作是撫摩或輕柔的捏。捏的時候要輕,以免傷害寶寶嬌嫩的血管。捏一下,手指要滑動一下,然后再捏一下。
按摩時應(yīng)把寶寶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果你覺得在地板上進行按摩不舒服,那么把寶寶放在床上或椅子上時一定要小心,不能讓他滾下來。特別是當(dāng)寶寶長到11-14周,自己會翻身時,媽媽更要當(dāng)心。按摩之前應(yīng)準備好一切用品,還要預(yù)先避免突發(fā)噪音,以保持寧靜的氛圍。
準備活動做好后,再為自己選擇一個舒適的、能長時間保持的體位。跪姿,特別是跪坐在腳跟上,可能會損害膝蓋韌帶。如果開始是這個姿勢,最好在幫寶寶翻身按摩背部時變換一下姿勢。為使你的身體保持良好狀態(tài),記住按摩時身體彎曲要從臀部彎起,保持背部挺直。腰部彎曲、身體前傾很容易使人疲勞,還可能對背部造成損傷,特別是在腰彎向一側(cè),做撿毛巾等動作時。身體彎曲的同時扭腰很容易傷害背部。保持良好的姿勢,對寶寶的按摩更加有利。
按摩時,把手的位置放好后,脊柱前傾,就可以輕松自如地控制按摩的手法了。這對寶寶和按摩者都有好處,因為采用這種姿勢按摩,可以緩解按摩者局部肌肉的緊張。
寶寶的按摩手法與成人按摩有較大的不同。首先,寶寶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輕,以免傷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寶寶的按摩準確地說應(yīng)該叫“撫摩”。
為成人按摩,手法要有力,從四肢向心臟方向按摩。而在寶寶的按摩中,要輕柔地沿著身體向下,從心臟向四肢的方向按摩。
按摩時注意事項
1、剛出生的寶寶由于臍帶還沒脫落,所以盡量不要做腹部按摩。
2、按摩時,要先準備嬰兒油或嬰兒乳液,以減少按摩時的摩擦力,如果寶寶皮膚比較干燥,選擇具有保濕作用乳液比較好。方法是,在按摩前,先將嬰兒油或乳液放在手心,雙手搓熱后再進行按摩。
3、按摩時可以先從臉部開始,讓寶寶看清楚媽媽,再進行下面的步驟,如此寶寶會比較有安全感。
4、按摩的力度要適中,不能太輕像是搔癢,也不能太重,寶寶會痛。
5、按摩最佳的時機在兩餐之間,千萬不能一吃飽就進行,免得寶寶嘔吐。
6、寶寶的按摩用油
寶寶的按摩只能用基礎(chǔ)油。除非有特殊情況得到允許才可以用精油。寶寶會坐了,可以輕松活動時,可采用20毫升的基礎(chǔ)按摩油加入1滴柔和的精油按摩。在寶寶沐浴時添加精油一定要小心。寶寶坐起來會濺出水花,把水弄到嘴里。所以,用稀釋過的草本精油,如甘菊油等給寶寶沐浴比較合適。
寶寶一周歲后,身體按摩可以采用30毫升基礎(chǔ)油加3滴精油。在寶寶三四歲之前,不要把油擦到他臉上。
在給寶寶使用精油時,要遵循一條原則:過猶不及。
寶寶偏愛媽媽,爸爸該怎么辦?
當(dāng)孩子喜歡纏著媽媽,不要爸爸時,千萬別急著責(zé)備他,有可能是做爸爸的平常疏忽對孩子的關(guān)心和照顧,而表現(xiàn)出的一種抗議反應(yīng);要改善父子間的親子關(guān) 系,最好在孩子早教的過程中每天花些時間陪孩子一起玩、跟他聊天、講故事給孩子聽……,了解孩子心理想法,也讓孩子了解爸爸的愛。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讓我們來做一個小測試,應(yīng)該就不難找出原因了。回答問題時先別找理由,是或不是?有或沒有?只選一個答案。
1.你每天都在孩子沒睡著前回家嗎?
2.你會幫孩子換尿布、泡牛奶嗎?
3.每天專心陪孩子玩的時間有沒有1個小時?
4.你有為他說晚安故事、陪他散步或玩球嗎?
5.你常常抱他并且跟他說話嗎?
6.孩子哭個不停時你會耐心的哄他嗎?
如果以上幾個簡單的問題,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孩子不要爸爸很正常的。說的現(xiàn)實些,爸爸的存在與否對孩子而言根本沒有差別,因為在他的世界里,你只是一張不陌生的臉孔罷了,也許身為爸爸的你會覺得不平,每天忙著上班工作都是為了誰?
寶寶從出生到進入青少年時期前,可能是父母唯一能給時間陪他、建立親密親子關(guān)系的時候,如果錯過,當(dāng)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世界,父母想陪他也許連 機會都沒有了,但是在孩子最需要的這個階段,爸爸卻常常為事業(yè)、為賺錢,用掉了所有的精神與時間,沒有時間陪孩子是個事實,卻也成了扼殺親子關(guān)系的罪魁 禍首,當(dāng)爸爸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孩子的心中,似乎不被重視、與孩子不親的狀況出現(xiàn),想要彌補往往需要花相當(dāng)長的一段時間,并費盡心思來引導(dǎo),這對爸爸、對孩子都 將會是一種可怕的煎熬。
孩子一歲以前就已經(jīng)會認人,時常出現(xiàn)在他面前、時常抱他、陪他說話的人,即使不是媽媽,都會成為他依賴的對象。但在這個階段如果爸爸參與的時間不夠多,孩子黏媽媽不要爸爸的情況,自然很容易就出現(xiàn)了。
凡凡爸爸今天難得準時下班回到家,看到正在客廳玩積木的兒子,興致勃勃的想陪他玩,沒想到當(dāng)爸爸拿起積木,凡凡卻馬上搶走,并大叫“這是我的!”“爸爸陪你玩啊!”爸爸解釋著,凡凡說:“不要”,爸爸不解,雖然平常工作忙碌,早上兒子還沒醒來前就出門,回到家時兒子也已經(jīng)睡著了,可是到了周末總會盡 量把工作放下,陪家人到郊外走走,為什么凡凡對爸爸似乎有點冷漠,不論做什么只要媽媽陪,自己一參與,凡凡都會拒絕甚至哭鬧,令爸爸非常挫折……
其實,三、四歲時寶寶已懂得表達自己的喜好情緒,而且不會騙人,全職的媽媽對凡凡呵護有加,不論凡凡做什么都會陪在他身邊,相對的,爸爸雖然會抽空 帶著全家出游,但是個性并不活潑的爸爸,和凡凡之間的互動實在不多,在凡凡的世界里并沒有習(xí)慣爸爸陪啊!只有在車子里時凡凡才感受到爸爸的存在,因為媽 媽不會開車,剛學(xué)會說話的凡凡,甚至?xí)谐鲎廛囁緳C“爸爸”,也許在他的認知里,會開車的都是爸爸呢!而國內(nèi)孩子早教常見弊端有哪些?
除了爸爸太忙碌之外,爸爸的個性有時也會導(dǎo)致孩子不愿或不敢親近,尤其是生性害羞的寶寶更容易受影響,用幾個小問題可以測試一下,自己是不是那個不受歡迎的爸爸?
1.你常對著寶寶笑嗎?
2.你講話的語氣是不是夠溫和?
3.在孩子面前你會收起一家之主的強勢嗎?
4.你陪寶寶時能否跟他玩在一起,還是只在一旁陪著?
5.孩子吵鬧時,你可以不生氣找出原因幫他解決嗎?
6.你跟媽媽的感情是否融洽?
同樣的,當(dāng)上面這幾個小問題,爸爸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又如何要求孩子跟你親近呢?
要成為受孩子歡迎的父母是,需要用心去學(xué)習(xí)、去體驗的,如果幸運的你還沒有遇到這樣令人頭痛的狀況,也千萬別因此忽略了用心的重要。常常會建議忙碌的 父母們,要為自己也為孩子做一個備忘錄,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自己該有什么樣的準備?用什么樣的心情去面對?都要事先有個書面化的規(guī)劃,隨時檢視自 己是否做到了?隨時提醒自己不能忽略孩子的成長,因為陪孩子成長是一項無法預(yù)測的挑戰(zhàn),一路上隨時會出現(xiàn)狀況,父母細心的去預(yù)防,將會比發(fā)現(xiàn)問題時再來 彌補容易多了。
媽媽如何應(yīng)對寶寶焦慮
如果孩子長期焦慮的話,就算是心態(tài)一直很好的爸爸媽媽也會進入消極的惡性循環(huán),爸爸媽媽不想孩子受到影響,然而卻又加劇了孩子的焦慮感。當(dāng)爸爸媽媽面對孩子的恐懼時總是會試圖保護孩子,接下來的一些方法可以幫孩子擺脫焦慮的循環(huán)。
1.幫助孩子控制它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開開心心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幫助孩子克服焦慮而不是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在孩子覺得焦慮時,要幫助孩子學(xué)會忍受焦慮,不要把焦慮看的太重,這樣焦慮才能夠慢慢減少。
2.不要忽略某些事情
在孩子焦慮的時候要把那些會引起他焦慮的東西趕緊拿開,不過,從長遠的角度看,一直這樣做的話會強化寶寶的焦慮感。如果孩子感到心煩意亂,就會開始不停地哭泣,嚴重的時候還會失控,所以爸爸媽媽要教會孩子消除恐懼感的方法。
3.表達積極向上的期望
孩子出現(xiàn)恐懼是不可避免的,遇到這種情況你要第一時間去安慰寶寶,給他信心讓他控制好自己的焦慮。
4.尊重孩子的感情
理解是很重要的,但也并不是要求爸爸媽媽一味地贊成孩子。所以,如果一個孩子自身害怕不想要看醫(yī)生的話,你要做的就是傾聽孩子的想法,同時盡量做到善解人意,讓孩子把自己的害怕都說出來,并鼓勵他勇敢面對。
你要讓孩子知道的就是,你知道他很害怕,但你會一直陪伴在他身邊幫他渡過困難。
5.不要問誘導(dǎo)性的問題
讓孩子說出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但不要問具有誘導(dǎo)性的問題——“你是否覺得不公平?”為了避免焦慮的循環(huán),爸爸媽媽最好問一些孩子能夠暢所欲言的問題。
孩子很單純,很容易發(fā)生焦慮,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第一時間安撫好孩子。
寶寶不愛上幼兒園寶媽該怎么辦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diào)整,孩子基本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幼兒園的生活,但有時候,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很開心,第二天早上起床時,卻堅持不想去上幼兒園。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就可能用哭鬧等方式表示拒絕,有的小孩還會謊稱肚子疼、頭疼等,騙取家長信任,達到不去上幼兒園的目的。
孩子不想去上幼兒園,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家長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幼兒園沒有在家自由
幼兒園雖然有很多小朋友,可以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玩耍,但幼兒園終究沒有家里自由,小朋友要受到老師的約束,定時吃飯,按時睡覺,不能像在家里一樣為所欲為,想干什么干什么。因此,即使每天放學(xué)時好好的,早上起床時,小朋友還是會對上幼兒園心生抗拒。
2、假日綜合癥
周末或長假過后,小朋友抗拒上幼兒園的情緒更加明顯。好不容易到周末,家長就會由著孩子晚睡晚起,帶孩子去做他喜歡的活動,孩子在幼兒園建立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亂,這樣的生活與上學(xué)時的情景形成強烈對比,孩子自然不想被約束。
3、生病后找到拒絕上幼兒園的理由
孩子一生病,家長就會盡量讓孩子留在家里養(yǎng)病,孩子不僅可以不去幼兒園,還會得到全家人的悉心照料,有些心疼孩子的家長還會放棄平時的原則,滿足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這樣一來,孩子病好后,就會想方設(shè)法找借口拒絕上幼兒園。
4、其他原因
孩子答應(yīng)其他小朋友的承諾沒有完成、在幼兒園被老師批評等原因也會成為孩子上幼兒園的借口。
早上,楚楚眼睛還沒睜開,就嘟囔對媽媽說著:“我今天不要去幼兒園!”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會上演,媽媽早已司空見慣,但只要幫楚楚穿好衣服,他也會乖乖的出門。媽媽并未特別在意。果斷的幫楚楚穿好衣服,吃過早餐,楚楚卻無論如何不肯出門。媽媽好說歹說,楚楚都堅持著不要去上幼兒園。無奈之下,媽媽只能說:“楚楚,昨天我在樓下看到好多漂亮的紅果子,我們?nèi)フ雍脝???/p>
好不容易把楚楚哄出門,楚楚一路走,一路堅持著說:“我今天不要去幼兒園?!眿寢屢矝]有在意,總覺得到了幼兒園門口楚楚就會很自如的進去。就這樣一路走到幼兒園門口,楚楚卻無論如何不肯再往前走一步。這種情況以前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媽媽有些疑惑,媽媽本想強拉硬拽把楚楚給拖進去,但看著楚楚一副堅定的表情,媽媽決定問問清楚。
“如果你告訴我不想去幼兒園的原因,媽媽聽聽看,如果確實合理那我們就不去幼兒園好嗎?”媽媽說。
可是楚楚卻只是低垂著頭,兩手拽的緊緊的,一言不發(fā)。
就這樣,媽媽與楚楚在幼兒園門口磨蹭了20幾分鐘,楚楚還是堅持著不肯進去。媽媽決定帶楚楚先去附近的兒童游樂場玩一會,待楚楚心情放松后再看看。
在游樂場玩了一會,心情放松下來的楚楚對媽媽說:“媽媽,我明天帶蛋糕去給小朋友可以嗎?”
敏銳的媽媽立刻判斷這可能就是楚楚不去幼兒園的原因。媽媽問:“是不是今天沒有帶蛋糕,所以不想去幼兒園???”楚楚卻沉默不回答。
媽媽帶著楚楚玩了一會,楚楚還是堅持著不要去幼兒園??纯磿r間,已經(jīng)臨近幼兒園做操的時間,媽媽說:“這樣吧,我們回去看小朋友做操好嗎?看完操,我們再考慮!”
回到幼兒園,小朋友們剛好出來活動,同班的小朋友快樂的與楚楚打招呼,楚楚一邊揮手一邊像小伙伴們大嚷:“我明天帶蛋糕給你們!”聽了楚楚的話,媽媽更加堅定楚楚拒絕上幼兒園的原因。老師和同學(xué)們看見楚楚都非常熱情的與楚楚打招呼,聽完媽媽的描述,老師更是熱情的邀請楚楚:“楚楚,我們馬上要玩游戲了,快來吧!”媽媽也鼓勵道:“楚楚,原來老師和同學(xué)這么歡迎你啊,趕緊進去,媽媽下午接你的時候帶蛋糕給你和小朋友分好嗎?”聽完媽媽的話,楚楚開心的跑了進去。
下午幼兒園放學(xué)時,媽媽準時接了楚楚,還帶了一個大蛋糕,楚楚開心的與小朋友一起分享,第二天早上,楚楚很早就起床,吃好早餐,乖乖的去了幼兒園。
家長要智慧的解決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問題,首先,態(tài)度一定要堅定。當(dāng)孩子流露出不想上幼兒園的想法時,家長一定要態(tài)度溫和的守住底線,對孩子的想法表示理解,同時溫和的堅持。如果孩子大哭大鬧,家長可以抱抱他,待他情緒穩(wěn)定后,再問他:“我們今天帶什么玩具去幼兒園呢?托馬斯還是閃電麥昆?”只要家長心態(tài)平和,孩子哭鬧一會之后,也會平靜下來,乖乖的去上幼兒園。
其次,家長一定要始終如一的讓孩子堅持上幼兒園。除了節(jié)假日或生病等特殊情況,家長一定要堅持讓孩子上幼兒園,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更不能隨著孩子的性子。幼兒園看似無關(guān)緊要,卻能培養(yǎng)孩子的責(zé)任意識,如果孩子表示不愿去幼兒園時,家長無條件的配合,尋找借口與理由幫孩子請假,孩子就會看到撒謊的好處,有樣學(xué)樣,千方百計找借口逃避去幼兒園。
如果孩子是患上假日綜合癥而拒絕去上幼兒園,家長就要適當(dāng)?shù)淖⒁?,假日期間盡量保證孩子的作息與平時一致,不要讓孩子暴飲暴食,改變孩子的生活習(xí)慣。
如果孩子平常都很輕松的入園,某一天無論用什么方法孩子都拒絕去上幼兒園,家長一定要注意,一定是發(fā)生了一些特殊的事情,導(dǎo)致孩子心生抗拒。這樣的情況下,家長一定要找到孩子不去的原因,可以想辦法引導(dǎo)孩子說出來,或致電給老師看看有沒有什么特殊的事情發(fā)生,再適當(dāng)?shù)奶幚怼T?jīng)有家長自豪的告訴我:“葉老師,我家今天的說不想去幼兒園,我給了他一個大耳瓜子,你看,這不乖乖的來了嗎?”對于這樣使用暴力手段強迫孩子就范的行為我是堅決反對的。
上幼兒園應(yīng)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孩子如果突然不去,一定是有事情發(fā)生,家長只有幫孩子打開心結(jié),孩子才會放下,如果家長使用暴力強迫孩子,短時間內(nèi)看是“卓有成效”,但對孩子的心靈健康確實不利的,也會讓孩子更加討厭幼兒園。
總之,家長相信幼兒園,堅持孩子必須去幼兒園,把上幼兒園當(dāng)成一件能認識更多朋友、學(xué)會有規(guī)律生活的快樂的事情,孩子才能堅持到底。有的家長覺得送孩子去上幼兒園,就是讓孩子去吃苦受罪,這樣的態(tài)度會加深孩子對幼兒園的抗拒感,孩子自己也會覺得上幼兒園是“吃苦”,自然不愿去!
孩子不愿意去上幼兒園,家長一定要用智慧解決。首先,家長態(tài)度一定要堅定。當(dāng)孩子流露出不想上幼兒園的想法時,家長一定要態(tài)度溫和的守住底線,告訴孩子幼兒園一定要去。其次,家長一定要始終如一的讓孩子堅持上幼兒園。除了節(jié)假日或生病等特殊情況,家長一定要堅持讓孩子上幼兒園,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更不能隨著孩子的性子。家長的態(tài)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態(tài)度,堅持送孩子去幼兒園,讓孩子學(xué)會規(guī)律生活。
面對寶寶依戀媽媽如何離開
每天早上媽媽離開家去上班是姿姿最痛苦的時刻,傷心的大哭直讓媽媽心顫。姿姿從出生就由媽媽帶著,直到2歲才單獨和保姆在一起,她不能接受身邊沒有媽媽的現(xiàn)實,就連短暫的分別也使她號啕大哭??床坏米俗藝W嘩的淚水,媽媽選擇了悄悄離開,沒成想,這樣做的結(jié)果反倒更糟糕——等到媽媽下班回來,她多半不離開左右,就連媽媽去衛(wèi)生間她也像個小尾巴似的跟著;偶爾自己單獨玩一會兒,目光也是不停地追隨媽媽,一副很不投入的樣子。
和姿姿相似,3歲的琪琪對每天去幼兒園如臨大敵。媽媽索性把他交到老師手里轉(zhuǎn)身就
走,以為寶寶看不見媽媽,也就不哭了。這種對某些寶寶適用的“妙招”,用在琪琪身上卻一點也不“靈驗”,回到家里總是神不守舍的,脾氣也越來越大。
為什么會這樣
姿姿和琪琪的表現(xiàn),說到底是內(nèi)心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寶寶的內(nèi)心非常脆弱,他們在情感和心理上特別依賴父母親人,這種依戀關(guān)系讓寶寶清楚自己是有依靠的,如果遇到危險,寶寶會主動到“依戀目標(biāo)”那里尋找安慰和保護。如果寶寶的生活環(huán)境或條件發(fā)生變化,這種依戀關(guān)系暫時不存在了,比如父母突然離開或?qū)殞氹A段性地、被迫地和陌生人在一起,其由親情建立起來的安全感就會被破壞,表現(xiàn)出煩躁、不安、整天寸步不離爸爸媽媽,如果父母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原因、想方設(shè)法幫助寶寶重新建立安全感,寶寶就會有更深的恐懼感,哭鬧不止,“粘著”父母的狀態(tài)還會加劇,尤其是媽媽。
幫助寶寶建立起安全感,需要一段相對較長的時間,但破壞它卻是一瞬間的事。而一旦失去了安全感,寶寶隨之也就失去了對他人的信任。如果長此以往,日后會影響他與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對寶寶的性格和與人相處能力的發(fā)展不利。
這樣幫寶寶
◎預(yù)先透露消息
對寶寶來說,在沒有任何精神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和爸爸媽媽分開是件大事,即便分離只有幾個小時,心理上也自然承受不了。比較穩(wěn)妥的方法是提前對孩子下點“毛毛雨”,使孩子能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接受這一現(xiàn)狀。比如,媽媽將出差一段時間,那么臨走前幾天先把這個消息告訴寶寶。起初,寶寶會表現(xiàn)出極力的反對,這時媽媽可以耐心解釋,告訴寶寶自己過幾天以后離開、什么時間回來;說明將要去什么地方,也可以從地圖上找到這個地方給寶寶看,講講那里的氣候、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兒的,順便問問寶寶想要些什么小禮物,媽媽回來的時候會盡量滿足他的要求;囑咐寶寶在媽媽不在身邊的日子該注意哪些事情,和孩子多設(shè)想一些玩法,讓他覺得即便媽媽不在家,自己也能玩得很高興。在“梳理”寶寶心情的過程中,盡量尋求家人的幫助,這有助于孩子把分離看得淡些。
◎正視分離的痛苦
無論是媽媽出差、平時上班或送寶寶去幼兒園,媽媽離開的時候都不要悄悄的或有意將寶寶支開。那樣,當(dāng)孩子突然面對“媽媽不在”的現(xiàn)狀時,會產(chǎn)生“被欺騙”的感覺,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形就不那么好哄了,而且,心事重的小寶寶也會時時神情緊張地“提防”著媽媽離開。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事與愿違——怕寶寶痛苦,到頭來他會更加痛苦。明智的做法是坦然地和寶寶告別,這樣孩子能在短時間內(nèi)習(xí)慣分別,雖然和媽媽說“再見”的時候可能會哭,那是用哭來發(fā)泄自己的情緒,但由于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孩子會很快“雨過天晴”,愉快地面對和媽媽分開的日子。
有的媽媽送寶寶去幼兒園或上班時一見寶寶哭,眼淚也在自己的眼眶里打轉(zhuǎn)兒。媽媽的這種情緒會傳染給寶寶,無疑加深了孩子的分離焦慮。所以,媽媽先要穩(wěn)住自己的情緒,不要顯出傷心的樣子,理性地克制自己,正視分離的痛苦。有了媽媽的堅強,寶寶會逐漸坦然面對分離。以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來愛他們,才是真正地愛孩子。
◎該放手時且放手
對寶寶的寸步不離開、過度保護,客觀上造成了寶寶對親人、尤其是媽媽的過分依賴而排斥進入新的環(huán)境、結(jié)交新的朋友。所以,適度地為寶寶創(chuàng)設(shè)一個交往的空間,分散他對媽媽的注意力,有利于寶寶適應(yīng)多種環(huán)境。比如,寶寶害怕上幼兒園,媽媽可以為他找一個年齡相仿、活潑大膽的玩伴,每天在一起玩一兩個小時。一開始,媽媽陪這兩個小伙伴玩一會兒,等他們相互產(chǎn)生好感了,就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玩了。豐富的游戲和共同的興趣會讓他覺得和小朋友玩比和媽媽在一起更有意思;時間長了寶寶還會建立起一種心理依靠,他也會模仿同伴的樣子,不再為媽媽的離去掉眼淚。
職場媽媽:如何平衡工作與寶寶?
我眼中的工作與寶寶:
從媽媽的角度講,要給寶寶最多的呵護,就要犧牲一些自己的選擇;
從社會的角度講,女人不僅是女人,同時也是家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賦有社會屬性的;
作為媽媽,總是想給寶寶最多的,最好的,那么換言之什么是最好的呢?是簡單的物質(zhì)層面?還是給寶寶良好的心智成長空間?
那么,當(dāng)我自己不能有足夠的時間給予孩子的時候,有幾個方法與大家分享:
第一,我首先與照看孩子的老人溝通,將我的育兒觀念與老人的帶孩子理念進行統(tǒng)一;
第二,留出相對固定的時間與孩子溝通,比如下班后的某個時間30分鐘至40分鐘左右,內(nèi)容是“與他玩”換得他的信任,這樣他犯了錯,你批評他,他才會聽,你也不會失去家長的地位;
第三,等孩子大些上了幼兒園,在幼兒園里也會引導(dǎo)孩子從小知道父母上班很辛苦,會有童謠說:媽媽下班回到家,我取板凳給她坐,錘錘腿,揉揉肩,媽媽上班真辛苦!
育兒觀念:寶貝總粘著媽媽怎么辦
育兒觀念:寶貝總粘著媽媽怎么辦
“家長沙龍”是個不錯的交流時間,家長們總能分享一些育兒方面的心得。
強強媽媽對我說:“劉老師,我想請教一個問題:強強以前還不錯,最近發(fā)現(xiàn)她越來越粘人了,到哪里都拖著我,玩的時候也總是要我陪在旁邊,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p>
“哦,你注意過大約是什么時候開始的嘛?”我說。
“好像前一段時間在我媽那里還好,現(xiàn)在回來了,好像情況越來越嚴重了?!薄翱赡芎⒆右恢痹谕馄偶?,難得看到媽媽,所以特別依戀吧?!?/p>
我嘗試和強強媽媽一起分析孩子黏人的原因。
“以前也在外婆家,回來也不像這樣,到哪里都緊緊地拉著我,好像怕我跑掉一樣,讓她跟小朋友一起玩她也不愿意了?!薄澳且苍S你可以多鼓勵孩子跟人家小朋友一起玩玩,經(jīng)常帶孩子到小區(qū)孩子比較集中的地方去試試?!?/p>
強強媽媽:“最近外面毛病也比較多,我們倒是不怎么出去和人家一起玩了,以前和小朋友一起玩得還蠻好的,還愿意主動去拉別的小朋友的手呢?!?/p>
我說:“依賴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是正常的情感現(xiàn)象,因為他們還缺乏獨立的能力,同時孩子在情感上開始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并且會通過成人的行為來認識和分辨外面的世界和事物。會不會是因為你對孩子保護的比較多,因此在她的意識里形成了外界不安全的印象???”
雖然協(xié)商注重去權(quán)威化,但作為專業(yè)教師,我們更加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fā)展的一般趨勢,因此,我認為在與家長的協(xié)商過程中,教師的專業(yè)引領(lǐng)對協(xié)商的過程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強強黏人的原因進行了一些分析,當(dāng)然,這些分析并不是絕對的,一方面是基于教師對該年齡段幼兒特點的了解,一方面是來自于家長對自己孩子的觀察和理解。
強強媽媽:“聽你這么說,好像是有一定的道理,可能是我對她保護的比較多一點,所以她對一些事情的安全性產(chǎn)生了懷疑吧。劉老師,那你有什么好辦法嗎?我是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那你用過哪些辦法呢?”我說。
家長從自身的實踐中獲得有效的經(jīng)驗,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家長分析、總結(jié)經(jīng)驗,以使家長有針對性地教養(yǎng)孩子,促使孩子健康地成長。
“有的時候在家里玩,她也總是要我陪在旁邊,我趁她不注意離開一下,她馬上就能發(fā)覺,然后又要我陪著,一步都不讓我離開。”強強媽媽說。
我說:“哦,我覺得像強強這么大的孩子應(yīng)該是能夠理解家長說的話的,也許你可以在離開前和強強說一聲,讓強強知道媽媽為什么要離開,以減少她的分離焦慮?!薄拔以囘^,告訴她媽媽一會就來,但還是不行呀,我離開個10分鐘,她就要吵了”,強強媽媽說。“也許10分鐘太長了,你可以嘗試從離開1分鐘開始,然后逐步增加離開的時間,讓孩子慢慢地去適應(yīng)”,我說。
“恩,這倒是可以試試看?!睆姀妺寢屓粲兴?。
“作為一個媽媽,我的孩子也有這么一個階段,當(dāng)時,我除了這么跟孩子溝通以外,我還很堅持原則。首先,是告訴她媽媽只會離開一會,然后就離開很短的時間,回來的時候我一定告訴她:看,媽媽說好一會就回來。這樣我覺得會讓孩子增強對家長的信任,慢慢的孩子對我的離開就不是那么的敏感了。其次,我還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應(yīng)該擁有自己的空間,也許在這個時候我是把孩子放在了和成人一樣的高度,但是,事實告訴我,這么做在我的孩子的身上是成功的,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知道什么時候大人是可以陪著她一起玩的,什么時候是不可以打擾他人的。同時,我認為堅持原則也很重要,如果我成功了一次就放棄了,或者在孩子的哭鬧面前退縮了,又或者家里有人和我唱對臺戲了,也許我每天回家也會被孩子纏得受不了的,所以家庭內(nèi)部的統(tǒng)一一致也是蠻重要的。當(dāng)然,每個孩子、每個家庭的情況各不相同,我不能說在我的孩身上的經(jīng)驗對你一定有用,不過我建議你可以各種方法都去試一試,然后觀察一下孩子會有什么樣的反應(yīng),找到那種更適合她的方法?!?/p>
強強媽媽:“聽你這么說我也覺得很有道理,很多時候好像知道怎么做,但是孩子一哭鬧,我們大人又舍不得了。你推薦的幾種方式,我都去試試看,就像你說的,希望找到一個最有用的方法。謝謝你,老師!”
每個家庭有不同的情況,每個孩子也有著自己的特點,在我們的指導(dǎo)中也許并不存在真正正確的方式。在交流中,教師提出的幾種方法不過是一個參考,但我們希望通過我們與家長的交流能夠找到一種最適合這個家庭、這個孩子的方法以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寶寶,媽媽該以什么樣的方式愛你?
每天下班回家還沒來得及喝口水,寶寶奶奶的嘮叨就鋪天蓋地,什么寶寶太好動了喜歡啃手到處撿東西吃總喜歡闖禍啊什么的,聽的我頭都昏了.現(xiàn)在的寶寶好象大都聰明好動調(diào)皮,孩子的教育也成了我們這些新爸爸媽媽最頭疼的問題.
寶寶,媽媽該以什么樣的方式愛你?
從寶寶出生起,他的飲食、教育等問題就成了我們家的中心話題,為此引發(fā)的家庭矛盾也不少。
首先在孩子的飲食習(xí)慣上,我堅持科學(xué)添加食物,每個月帶他去接種疫苗的時候我都會給他做個營養(yǎng)評估和建議,然后根據(jù)醫(yī)生的建議添加食物。他奶奶對我的做法很不以為然,依舊按她以前帶小孩的方式來帶,還振振有詞地說什么她都帶了三個小孩從來沒這么麻煩他們還不是照樣健康的很。后來在我一再堅持和寶寶爸爸的調(diào)解下,他奶奶慢慢接受了我們的喂養(yǎng)方式,只是還是會有忘記每天給奶瓶消毒、添新食物時一下喂的太多的情況發(fā)生。好在寶寶生下來的時候體質(zhì)還不錯,除了四個月前有點生理性腹瀉其他健康狀況都挺好的。
這樣到了他五六個月的時候,我們都要忙著自己的事了,寶寶白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奶奶在帶,問題就出來了,有次我說要他奶奶做點青菜泥給寶寶吃,他奶奶看他吃的高興就忘了我們說每次只能先吃一點的話,一下給他吃了大半碗。第二天寶寶就隔食了,總是吐奶還拉肚子,后來還有點發(fā)燒,一直折騰了三四天才好。
從那次后他奶奶又注意了一段時間。然后就是寶寶的教育問題,他奶奶脾氣很暴躁,總喜歡把寶寶吼去吼來的,動不動就要打罵一下,我聽育兒專家說這樣很容易影響寶寶情緒,曾經(jīng)就這個問題向?qū)毎职痔徇^,他說了幾次沒什么大作用,他奶奶在老家散漫慣了的總也改不過來,可是我們又要給寶寶賺奶粉錢沒有太多精力帶他。
現(xiàn)在寶寶都一歲了,大人說什么做什么他都喜歡模仿并且學(xué)的特別快,我真怕他以后也象他奶奶那樣“出口成臟”。現(xiàn)在我們盡量多和他在一起,他奶奶在我們一家人的反對下把說話的嗓門稍微降下來了點,只是經(jīng)常跟我嘮叨說寶寶脾氣太大了要趁早整(他奶奶的意思是不聽話就要打),可我最反對的就是打罵教育??墒堑降自趺礃咏逃龑殞殻窟@真是一個讓我們頭疼的問題。
寶寶現(xiàn)在確實也有不少壞習(xí)慣,不愛吃飯,脾氣也有點壞,喜歡到處撿東西吃等.看者寶寶一天天長大,我也怕他養(yǎng)成壞習(xí)慣了以后改不過來,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寶寶,請你告訴我,媽媽到底該用哪種方式來愛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