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兒童內心世界的心情辭典

發(fā)布時間:2022-02-08 幼兒心情故事 幼兒園世界的教案 兒童歌謠

在你孩子的小腦袋里,總有太多的事情在發(fā)生和進行;太多的情感在出現(xiàn)或消失;太多復雜的情緒讓他無法清楚地表達?,F(xiàn)在,有個機會讓我們來聽聽看,如果孩子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心情,他會對你說些什么。

也許你已經發(fā)現(xiàn)了,你的寶貝(還有他的小伙伴們)很有些戲劇演員的天賦:情緒化、喜怒無常。他常常是前一分鐘還膩在你身上撒嬌,下一分鐘可能就堅決地推開了你的擁抱。昨天還告訴你:“媽媽我最愛吃燒土豆了?!苯裉靺s面對你端上來的熱氣騰騰的土豆做出無比厭惡的表情。

因為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詞匯量都比較有限,不足以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他們只能以行動——甚至是比較夸張的行動來傳達他想傳達的重點。(這其實是人之常情。想像一下,當你身處語言不通的異鄉(xiāng),不是也一樣要用夸張的手勢和表情來試圖與人交流嗎?)雖然有的時候孩子的情緒發(fā)作會讓你覺得不可理喻,但他們這些怪異的表現(xiàn)卻總有一個有理有據(jù)的緣由:爭取獨立、要求平靜的生活或者是處于某種欲望……

我們和眾多兒童心理和行為學家一起開發(fā)了這本小小的“兒童心情辭典”,希望可以幫助你了解在寶貝內心世界發(fā)生的一切。

場景一:母女間的小較量

孩子的行為:你1歲的孩子一進臥室就一頭撲向一疊你剛剛疊好的干凈衣服。你溫和地對她說:“寶貝兒,別碰那些衣服?!彼仡^沖你笑笑。你的聲音變得更加嚴厲了:“你離那些衣服遠點兒!”她卻開始用腳踢那些衣服,很開心的樣子?,F(xiàn)在,你開始大聲嚷嚷了:“馬上給我停下來!”孩子停了下來,明顯是被你的聲音嚇到了。

解讀寶貝心思:“如果你想讓我別那么做,只要說‘不行’就可以了。我聽不懂你說的什么‘你離那些衣服遠點兒!’是什么意思。那個句子太復雜了。還有,為什么你不肯讓我碰那些衣服呢?我明明剛才看見你也在弄他們呀,你可以,我為什么不能呢?”

更恰當?shù)奶幚矸椒ǎ簛碜悦绹〉诎材谴髮W的兒童行為專家NELSON教授告訴我們,1歲左右的孩子對詞匯的記憶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如果你說“不要碰桌子”,孩子的大腦很容易忽略句子的前一部分,也就是說,他聽到的很可能是“碰桌子”。所以,如果你想阻止他做什么事,還不如簡單地告訴他:“不行!”并且重復幾次——因為我們不敢確定你說一次孩子就聽清楚了。要想效果再好一些,你可以找到另外一件孩子可以做的事,轉移他的注意力,并滿足他想找點樂子的愿望。

場景二:一場玩具保衛(wèi)戰(zhàn)

孩子的行為:和小朋友玩的時候,鄰居的孩子拿起了你女兒的天線寶寶玩具?!斑@是我的!”她立刻尖叫著撲了過去。你告訴孩子再過5分鐘就輪到她玩了。但沒有人聽你的,一場爭奪戰(zhàn)已經開始了。

解讀寶貝心思:“讓別人分享我的玩具?你瘋了吧!我怎么沒看到你讓別人分享你的東西呢——比如你的車、你的電話,還有你的錢包!還有,你老是說‘幾分鐘’,‘幾分鐘’是什么意思?如果我先找到這個叫做‘幾分鐘’的東西,那它也是我的,不給別人??!”

更恰當?shù)奶幚矸椒ǎ盒『⒆油讶啃乃级技性诹俗约荷砩希緹o法顧及其他人的感受。還有,他們對于時間,幾乎沒有概念。所以,改變一下戰(zhàn)略吧。你可以這么說:“等到廣播里的這首歌唱完了,就輪到你玩玩具?!蓖瑫r,為了避免“戰(zhàn)爭”,你可以在孩子的小伙伴們來訪前,先把他們最常爭搶的玩具收起來。別太擔心,孩子們總有一天會學會分享與禮貌,只是現(xiàn)在你還需要耐心地給他們當當裁判。

場景三:馬戲演出意外前奏

孩子的行為:你計劃了很久,咬牙買了昂貴的票,預備帶孩子去看大馬戲團的演出。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你自己小時候想看一場馬戲的那種渴望至今還銘記在心??墒?,當你們在喧鬧看臺的第一排就坐,演出開始的時候,孩子卻開始又哭又喊,吵著要回家。

解讀寶貝心思:“這里又吵又擁擠,每個人都穿著奇怪的衣服跳來跳去,就像我在動畫片里看到的小怪物。我一點也不喜歡!我只想離開這里!”

更恰當?shù)奶幚矸椒ǎ盒睦韺W家告訴我們,很多你認為會讓你的孩子高興的東西其實往往會嚇著他們。如果你打算帶孩子去參加某些隆重而且熱鬧的活動,最好多花些心思幫他做好心理準備??梢越o他看一些與他將要面對的場景相同的錄相、書等。耐心地給他講講他將會遇到些什么狀況。這樣,等他真正身臨其境的時候,就不會覺得陌生了。

場景四:遭遇一相情愿的尷尬

孩子的行為:一家人到海邊玩,兒子專心地在沙灘上挖一個坑。這時,你發(fā)現(xiàn)了一只小螃蟹——一定能讓兒子高興得尖叫起來的東西。你試圖吸引兒子的注意力,但他卻毫無反應,依舊繼續(xù)他枯燥的,在你看來毫無意義的挖沙游戲。

解讀寶貝心思:“當我正在專心做某件事的時候,別試圖用你認為有意思的東西來轉移我的注意力。把心思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對我來說實在太麻煩了?!?/p>

更恰當?shù)奶幚矸椒ǎ寒斈惆l(fā)現(xiàn)了新鮮有趣的東西,當然很想跟自己的孩子分享。但小孩子卻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和節(jié)奏行動。他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將自己的注意力從一件事轉移到另外一件事上。如果你真的很想讓他看那只小螃蟹,最好把螃蟹放進小盒子里,遞給孩子,讓他自己決定什么時候看。要知道,專注地玩??梢藻憻捄⒆蛹凶⒁饬Φ哪芰Α@對他來說也很重要哦。

場景五:令人費解的執(zhí)著

孩子的行為:玩“認形狀”的游戲時,你18個月大的女兒一次又一次地試圖將一個三角形的積木塞進一個方形的孔里。你把那個三角從孩子手里拿走,試圖演示三角應該放進三角形的孔??墒切〖一锝z毫不理會,還在爭搶中用一個大方塊積木打了你的頭。

解讀寶貝心思:“如果我不是嘗試過各種可能的方法,我怎么能知道那個三角不能塞進方孔里呢?我不但要學習了解我能做什么事,還得知道我不能做什么。還有,別以為我是白費力氣,我是在練習我的精細動作呢。”

更恰當?shù)奶幚矸椒ǎ涸谀阍噲D幫助孩子之前,先問問他是否真的需要幫助。如果他在拒絕你的同時又顯得很焦躁,你可以試試溫柔地把著他的手給他一點指引,但保證是他自己在完成“工作”。很多時候,做父母是非常需要耐心的。在你的孩子慢慢適應自己越來越能干的同時,你也需要適應自己越來越不被需要。

場景六:對浴缸的頑強抵抗

孩子的行為:女兒通常很喜歡洗澡。但是今天她卻一反常態(tài),似乎非常怕水,在你試圖把她抱進浴缸時又哭又喊。

解讀寶貝心思:“昨天洗澡時我發(fā)現(xiàn)肥皂泡泡都從浴缸底那個圓洞洞里漏走了,我很害怕自己也會從那里漏下去?!?/p>

更恰當?shù)奶幚矸椒ǎ寒斈愕暮⒆颖憩F(xiàn)得非??謶郑堊鹬厮母惺?。來自多倫多的兒科專家TOBIN說:“我們并不是總能了解我們的孩子,就像他們也常常覺得我們不可理喻。”孩子們會不明白自己為什么不被允許跑到街上去,跟那些漂亮的汽車打個招呼。同樣對于他們突然表現(xiàn)出來的情緒,我們也要給他們些時間來度過難關。所以。如果孩子突然堅持不肯到浴缸里洗澡,那就暫且來一次海綿浴吧。

場景七:總是“不”字當頭

孩子的行為: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就成了兒子最喜歡的語言。你問他:“你餓了嗎?”他一邊一口吃下兩塊小圓餅干,一邊干脆地回答:“不!”。你友好地邀請他:“我們一起來跟天線寶寶做游戲吧。”“不!”他嚴詞拒絕,同時卻開始在玩具筐里尋找他最喜歡的“小波”。

解讀寶貝心思:“我那么喜歡說‘不!’是因為我本來會說的詞就不太多。而且,我喜歡看到我說‘不’時你生氣的樣子,這讓我覺得自己很有權威?!?/p>

更恰當?shù)奶幚矸椒ǎ弘S便你那愛說“不”的小家伙去展現(xiàn)他的個人意志吧。如果你覺得他實際上很想要你提供的某個東西,你還是照舊給他,故意忽略他的拒絕。另外,換一下提問的方式也是個辦法。如果問他:“你吃晚飯嗎?”沒有效果,倒不如說:“這盤雞肉真香啊。我想我一口就能把它都吃光?!?/p>

場景八:成長的反反復復

孩子的行為:每次玩滑梯的時候,女兒都要求你抓著她的手幫她滑下來。但今天她卻一反常態(tài)地讓你靠后站,她要自己滑。而從小公園回家的路上,她卻又突然不肯自己走路了,一定要你抱著她。

解讀寶貝心思:“有的時候我想當大人,有時候我只想做回小嬰兒。還有的時候我又想當大人又想做小寶寶。我知道你可能覺得很難理解。唉,有的時候連我自己也理解不了自己?!?/p>

更恰當?shù)奶幚矸椒ǎ耗阈枰獙W會容忍孩子變化無常的情緒。當他把你推開的時候,不要表現(xiàn)得很生氣。兩歲多的孩子正在磕磕絆絆地學會獨立,而這個時候,如果他知道你就在身邊,就會表現(xiàn)得更加自信。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會面對太多新的情感、責任和能力而覺得應接不暇--這方面,跟青春期很像。而與青少年不同的是,小寶寶語言能力還不足以表達自己的復雜感受。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從行為細節(jié)看到孩子的內心世界


家長朋友,您注意到您孩子的行為細節(jié)了嗎?

多年從事幼兒教育行業(yè),看到也聽到過許許多多關于孩子成長的事例。當你真正的走近孩子的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從孩子的行為細節(jié)可以看到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有成長,有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和大家分享一個實例,大家有什么育兒問題可以跟帖討論,同時我也會及時給您回復。

案例:站在活動室的門口,一位漂亮的小姑娘迎面跑來,看到我后高興的說:“老師好,老師真漂亮”!當時我很驚訝,問道:“你見過我嗎?”“沒有”。

大家都一直認為這個孩子很懂事。觀察中發(fā)現(xiàn),媽媽一皺眉頭,孩子的神情就緊張起來,看到媽媽表情放松,孩子的表情才緩和;

在手聰腦繪(通過教師引導繪畫表現(xiàn)孩子的內心世界的一種方式)環(huán)節(jié),我觀察到這個孩子在最內部的圈子里畫上了自己,第二層圈子里畫上了媽媽……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在孩子用色時,用了大量的黑色……

點評:孩子很懂事,很陽光,但是在她的內心很不安定,缺少安全感;

跟家長溝通時了解到,家長的工作很忙,把她寄養(yǎng)在親戚家,當她哭鬧時就告訴她“如果你再哭,下次我就不來看你了”。

現(xiàn)在家長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很忙,很多孩子都寄養(yǎng)在親戚家,孩子在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為了能夠及時的適應,必須對周圍的陌生人迎合,這樣才會得到他人更多的愛,有些孩子還有可能抑郁不與人交流;我們如果細心觀察會發(fā)現(xiàn)寄養(yǎng)在親戚家(除爺爺奶奶家)的孩子有部分心理都早熟,這是好的表現(xiàn)嗎?

當你無奈必須這樣做時,您一定要跟孩子說到以下幾點:媽媽是愛你的;媽媽因為每天早早就上班,很晚才下班才讓你住在阿姨家;如果你想媽媽可以隨時給媽媽打電話……真誠的和孩子交流,不要嚇唬或用一句“很忙”去敷衍孩子。

您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如果有時間要多抱抱孩子,多和孩子玩一些親子游戲,如拍手說兒歌、玩皮球、跑步、親子講故事等等,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受,如果這些讓孩子把它埋在心理,它會發(fā)芽的!

在活動室里,有的孩子容易急躁,有的孩子有暴力傾向,有的孩子過于膽小內向……這些行為表現(xiàn)不只是性格的原因,下次會逐一和大家分享的。

世界上最悲哀的育兒心態(tài)


熊孩子橫空出世,虎媽應戰(zhàn),貓爸軟磨,各顯神通。

我有時候虎媽,有時候貓爸,總是抱著愛孩子的目的,和孩子斗智斗勇。斗爭無數(shù)次回合,我發(fā)現(xiàn)兩難的結局,虎媽太嚴厲,小孩害怕叛逆,大人于心不忍;貓爸太溫吞,小孩天不怕地不怕,大人活得很累。

育兒松緊帶,我該怎么調?

虎媽:嚴師才能出高徒

虎媽多是想為孩子,相信嚴師才能出高徒。

無人生來為虎媽,現(xiàn)實所迫,不得已為之。

為了教育目標,不能怠慢,只能我上!

我是孩子最后一根稻草

大衛(wèi)媽媽溫婉美麗,有個可愛的五歲兒子,米來未來家長課堂我們談及到虎媽貓爸話題,她無奈地說,“生孩子前,沒料過我是虎媽。可是,家里沒人對孩子有規(guī)則,比如刷牙,一到晚上我忍不住吼,不吼怎么辦?爸爸平時工作忙,顧不上孩子,牙齒蛀牙不還得我?guī)еタ?。誰讓我是孩子的最終責任人呢?”

“我不嚴厲,沒人嚴厲。因為,我是最后一根稻草!”

虎媽N次懲罰≠孩子責任感

百度“懲罰孩子”這個關鍵詞,有41,000,000檢索結果。懲罰因為定義不同,大家對此看法不同。

關于罰站的深夜對話

深夜接到愛麗絲媽媽電話,“孩子怎么說都不聽,我罰他站對不對?

“罰站讓孩子學到什么呢?”

她篤定地說,“責任感,讓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被罰站會什么感受?”

她稍顯遲疑,“估計不好吧?”

“有其他讓孩子學會責任感的方式嗎?”

“好像也有”她恍然大悟,心中已有答案。

站得高、看得遠、望子成龍的大人以責任感之名,喊著“小孩可不能慣”的口號,遇錯懲罰,在孩子的心靈,長期烙下四種后果:

怨恨:“忍得住,沒能力反抗,心里咬牙”

報復:“忍不住,有能力反抗,以牙還牙”

叛逆:“忍不住,有能力反抗,拍桌叫板”

自暴自棄:“忍得住,沒能力反抗,從此消沉”

懲罰的意圖美好,以“學會規(guī)矩”、“承擔責任”、“適應社會”之名,但是,代價是什么?

贏了戰(zhàn)役,輸了孩子

時間久了,犧牲的除了孩子的感受,還有什么?

親子關系。

人與人的關系很微妙。我在你那有一個情感賬戶,感受是貨幣。長期忽略感受,就像透支了情感賬戶。疏遠了的親子關系,少了語言的交流,或許都沒了教育的機會。

女兒整整一年沒有跟我說過話

艾麗莎媽媽是一位賢淑有才的中學教師,從700公里的外省風塵仆仆趕到北京參加米來未來家長課堂,一直緊縮的眉頭,讓人心疼。

“女兒16歲了,已經1年沒有跟我說過話了。每天回家關上房門,除了吃飯,從來不出來,做老師這么多年,見不得誰走彎路,對她嚴格要求不是為她好嗎?到頭來,我怎么成仇人了?”委屈的眼淚在她眼圈里打轉,終究沒掉下來。

大人比小孩擁有更豐富的人生經驗,嚴厲的要求無非是想讓孩子少走些彎路??陕分绷耍L景少了,體驗也被剝奪了。

你不讓我學習如何成為我,是世間最殘酷的懲罰。

貓爸“人生苦短何必管”

與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貓。不嚴厲、不懲罰的貓更關心孩子的感受。

貓爸貓媽八大典型行為(慎對號入座)

金錢表達愛-“孩子要買啥,我就給買啥,老爸賺錢就給你花”

害零容忍-“寶寶磕桌子,老爸打桌子給你報仇”

唯孩子中心-“孩子睡覺咱不能吵架,要吵?微信打字”

包辦代替-“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凳子倒了喊媽扶”

當面袒護-“我家孩子哪都好,都是別人的錯”

過度補償-“小時候我的缺憾都要給孩子補回來”

投射愧疚-“工作忙陪孩子太少,孩子要啥我就從了吧”

自我犧牲-“別讓孩子受苦,哪怕我再委屈,也要成全他”

貓爸被控制:提線木偶

時間久了,溫和成為了溫吞,大人變成了孩子的提線木偶,無原則底線的仆人。孩子學會了用大哭大鬧、公眾場合耍賴、早上磨蹭、討好另一方等方式來控制大人。一次試探,屢試不爽,頭疼的、疲憊的是大人。

史上最牛演員

最近很流行的視頻《史上最牛的撒嬌方式》中的寶寶,獲得了網友們“史上最牛演員”稱號。在視頻中,剛過1歲的他為了獲得媽媽的關注,倒地嚎啕大哭??煽吹綃寢屌艿搅硗獾姆块g,小家伙立刻停止哭泣,爬起來,迅速跑到媽媽面前,繼而倒地大哭。反復5次,只有看到媽媽的時候,他才會倒地嚎哭,精準控制自己在媽媽面前的演出。

為人父母的本能讓我對孩子的哭抵抗力較弱,總是出于愛,而盲目妥協(xié)。

大人無原則的退讓會有什么結果呢?

溫水煮蛙,廢了武功

關于懲罰,古今中外還有部分關于其積極意義的爭論。而溺愛,幾乎所有的教育理論都不推崇。雖然照顧孩子的一時情緒,但付出慘痛的代價,如“規(guī)則”“自律”“責任”“獨立”。

不同于虎媽,貓爸很少承認“我這是在溺愛孩子”,至少我是這樣,在最初為人母的一段時間,我和其他溺愛、嬌慣孩子的父母一樣,無意識成為了貓爸。我對孩子并無過高的要求,只是希望孩子最好時時刻刻高興。

重視孩子情緒固然沒錯,但讓孩子總是高興幾乎是不可能的。人的情感不只有高興一種也是有原因的,喜怒哀樂各有其職能,縱使我再愛孩子,我也無權不替他屏蔽其他四分之三的情感世界。

愛孩子,更要看宏觀孩子的心情走勢,而非死糾微觀某一點的小情緒。

因小情緒失去大方向,就像溫水煮青蛙,蛙渾然不知外面的變化,守在旁的父母也沒有意識,直到“我爸是李剛”的吶喊,驚醒貓爸的美夢。

無論我們是否愿意承認,貓爸正在廢掉孩子的“武功”,沒有安身立命之本,空有父母之愛,何以適應社會?

自古貓虎不能兩全

貓虎PK熊孩子,父母與小家伙的較量,結果如何呢?

嚴厲的家教讓孩子感覺糟,虎媽看似贏了,雖達成了既定目標,卻輸?shù)袅撕⒆拥母惺芎陀H子關系。

溺愛的家教保全了孩子小情緒,但卻賠上了孩子的“武功”,貓爸成了被控制的木偶,孩子貌似贏了,但卻成了溫水中的青蛙。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既讓父母表達愛又能孩子成長?

走出怕和控制,回歸愛與尊重

無論是控制孩子的虎媽,還是被孩子控制的貓爸,他們的出發(fā)點都是怕。

“怕孩子不優(yōu)秀”,父母控制孩子,以期望他們優(yōu)秀。

“怕孩子不高興”,父母“為博孩子笑”節(jié)節(jié)退讓,被孩子控制。

如果,怕是硬幣的背面的話,那么硬幣的正面是什么呢?

一定是愛。

有愛,才有由愛而生的怕。

我們本該愛,卻開始怕,因為怕,所以控制,才有了虎媽貓爸和熊孩子的斗爭,才有了看似一方贏其實雙輸?shù)慕Y局。

如果有一個機會,我把硬幣的背面“怕”翻回成正面“愛”,會有什么結局呢?

回歸愛,會帶來尊重,告別怕,會放棄控制。

沒有較勁的力量,孩子是最好的合作者。世界上,有一種雙贏的家教,是基于愛與尊重的。

因為怕,所以控制。

既然愛,更要尊重

世界上最悲哀的育兒心態(tài)莫過于由怕出發(fā)無所不在的控制。

如何與新生嬰兒進行交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如何與新生嬰兒進行交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有小區(qū)的媽媽和我抱怨,她家的孩子兩個月了,拉屎拉尿還沒有規(guī)律,并且也不知道孩子為什么那么容易哭。問我家小xx小時候的情形。小xx挺好帶的,才一周大便就有規(guī)律了,他會發(fā)信號給我呀,一看他不動,瞪著圓圓的眼睛在用力,就知道他要拉便便了,所以幾乎沒有拉身上過。孩子愛哭是很自然的,但是只要知道他是餓了還是尿了不舒服了,對疹下藥之后,就會覺得帶小孩很輕松。

我覺得吧,新手爸媽抓不準孩子的規(guī)律,不知道孩子為什么哭,可能是和孩子的溝通不夠。xx一出世,我?guī)У搅怂膫€月大,每天的重心都是他。只要他醒著,我就愛把他放在小床上,和他聊天。有時候拿一個響鈴,有時候拿一本色彩鮮艷的書,逗他,他會很認真的盯著我的眼睛或嘴巴,也知道是在和他聊天,他會很放松,很開心,也十分愿意給予回應。久而久之,從他的眼神,他的一些小動作,我就知道他是想干嘛了。自然而然,就覺得這帶孩子非常容易,一點不累。

上了班之后,xx的外公外婆在這帶了一段時間,我也要求他們天天和他講話,天天讀書給他聽。xx聽得很認真呢,那時候還開玩笑,xx一開口不會就帶一口老家話吧(因為外公外婆的普通話不標準哈)。

和孩子溝通很重要,他們的內心世界也很簡單。無非是要吃,要尿,要拉便便,要玩,要了解新事物,要大人多和他說話,愛他……

新生的寶寶,不要以為他口不能言,就啊啊啊地能發(fā)點聲音,其實孩子聰明著呢。他們非常希望能和爸爸媽媽多交流,希望爸爸媽媽能盡早地懂他們。那爸爸媽媽們該如何做呢?以下是我的一點小建議:

1、經?!岸ⅰ敝约旱膶殞毎?。當然這里的盯,一定要用溫柔地充滿愛的眼神看著孩子,孩子也會很神奇地看著這一雙眼睛,從這雙眼睛里感受到那份濃濃地愛。

2、多和寶寶聊天。胎教的時候,估計準媽媽準爸爸都愛時時刻刻和孩子交流,現(xiàn)在沒有隔著那一層肚皮了,交流就更有意義與作用了。我們用輕快柔和的語調和寶寶聊天,他會很認真的傾聽,時不時給你一個笑臉。交流久了,寶寶對父母的依念越大,和父母的感情越深。

比如,在給新生兒喂奶、洗澡、換尿布時,母親要“告訴”新生兒你現(xiàn)在在做什麼,如“寶寶,我給你喂奶了,你要好好地吃?!?、“寶寶,我們現(xiàn)在要洗澡了”、“洗的干干凈凈的,多舒服呀!”、“換換尿布,你就舒服了!”等,當然新生兒不可能聽懂這些話,但這許多聲音產生的刺激可使新生兒很快熟悉媽媽的聲音,對新生兒的聽覺也是一個刺激,促進聽力發(fā)展。

3、多給孩子溫柔的撫摸。溫柔的撫摸會使關愛的暖流通過爸爸媽媽的手默默地傳遞到孩子的身體、大腦和心里,對嬰兒智力及健康的心理發(fā)育起催化作用。

4、周到的日常護理,如按需哺乳等,可以使嬰兒獲得生理上最大限度的滿足,從而保持愉快的情緒。

5、舒適的環(huán)境、豐富的營養(yǎng)、充足的睡眠,尤其是母乳喂養(yǎng),對嬰兒的大腦發(fā)育更是極其重要。

其實寶寶的世界真的很簡單,只要爸爸媽媽用心地去發(fā)現(xiàn)去和孩子溝通,就很容易取得寶寶的依賴和反饋,會成一個很好帶的乖寶寶。

你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嗎


導讀:孩子有孩子自己獨特的心理,他們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然而在絕大多數(shù)父母的觀念中,兒童就是小孩子,是“尚未變成大人的人”,于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時候無法真正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甚至于存在著與童心世界相隔離的心理障礙,經常發(fā)生剝奪童心

孩子有孩子自己獨特的心理,他們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然而在絕大多數(shù)父母的觀念中,兒童就是小孩子,是“尚未變成大人的人”,于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時候無法真正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甚至于存在著與童心世界相隔離的心理障礙,經常發(fā)生剝奪童心、童趣的事情。例如:不許弄濕鞋襪、不許玩泥沙、不許上樹等,認為玩耍是浪費時光,強行安排孩子的課余時間,如加做家長的作業(yè)、練書法、學彈琴等,沒有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然而不管家長認可與否,游戲是孩子抒發(fā)情感、認識世界的主導活動之一。也許孩子的許多言行、舉止、樂趣和嗜好,在大人眼中是荒唐可笑的,難以理解的,但是在孩子心中卻是美妙的,是他們的天堂和樂園。孩子通過自由游戲獲得感性知識,接觸世界,觀察世界,開發(fā)了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自由游戲中,他們漸漸明白了人怎樣和自然界打交道,勞動怎樣改變世界,自己應怎樣接觸世界。不管是做什么,如搓泥巴、挖沙子、繪畫、做玩具、過家家、壘房子等,孩子的雙手靈巧性受到鍛煉,四肢的運動促使了大腦最富創(chuàng)造性區(qū)域的開發(fā)。如果認為孩子會越玩越野而橫加阻攔,試圖縛其手腳,那么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正確的是只在孩子玩耍入迷或出格時,教育他們注意安全和衛(wèi)生,誘導他們將興趣轉移到高雅、益智的游戲上,而不應粗暴地干涉、嚴厲訓斥甚至拳腳相加。幼兒時期,不要過多地進行抽象思維的教育,如識字、背古詩等,只能用孩子的感性認識所能接受的形式來指導孩子認識世界。通過講童話故事,以及繪畫、唱歌來引導孩子認識大自然和社會,培養(yǎng)幼兒的感性認識能力,使他們能在自由游戲中沖破框框,表現(xiàn)新事物。孩子總是要長大的,總得走進成人世界,只是我們不妨“悠”著點,當孩子還倘徉在童年世界時,家長不必急于催趕,不要拔苗助長,應讓他們多享受一些童年的歡樂時光。

育兒心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育兒心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依稀記得她出生時的模樣,我的眼里泛著淚光,雖然她長得不是和我很像,但是朋友都說她比我漂亮?!?/p>

借用這首李宗盛的“希望”道出了我這個新手媽媽的心聲。想必每個為人父母者談起自己的孩子,想起孩子那黑白分明亮亮的眼睛,總能觸及心里最柔軟的地方,看著他們一天天長大,總結成長道路上的點點滴滴,非三言兩語能表述完。

在我的育兒經驗中有幾個關鍵詞:

關鍵詞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今年的元宵節(jié),我和老公興致勃勃的帶著全家去蘇州金雞湖邊看燈會。正當我們陶醉在湖光異彩,燈會“火樹銀花”的美麗景致中時,孩子卻哭鬧著要離開,當時我很生氣,心想:爸爸媽媽大老遠帶你過來就是讓你多長長見識,這么好的景致怎么不懂得欣賞?可是當我氣呼呼的蹲下來給女兒擦眼淚的時候,滿眼看見的是大人們的屁股和大腿,這一刻我終于明白了孩子哭鬧的原因。

從那以后我明白了,現(xiàn)實生活中當孩子們處理問題的方式或者是日常的一些行為習慣和我們預期的有偏差時,我們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可能也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當工作越來越忙,等我忙完了,也很疲倦了,再陪女兒時,要不就是她沒興致了,要不就是我心不在焉的陪伴,讓她感到失望。這個時候孩子會說“媽媽,我最喜歡你陪我玩了?!蔽野l(fā)現(xiàn)女兒說“陪我玩”實際是個信號:媽媽,你在這方面沒有滿足我。我們的孩子用他們天生的智慧,在提醒我們去察覺自己,去關注孩子。

關鍵詞二:學習做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

將知識的學習慢慢滲透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和孩子一起爬樓梯的時候,數(shù)數(shù)“一二三”;給孩子吃水果的時候,告訴她蘋果是圓圓的,香蕉是彎彎的;跟孩子過馬路的時候,告訴她“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guī)則。

可孩子就是本“十萬個為什么”,可能你剛回答了她一個為什么,另一個為什么就又冒出來了。其實回答孩子的過程也是我們學習的過程,要不是女兒的提問,可能我這輩子都不會去想西瓜為什么外面是綠色的而里面卻是紅色的;紅花叫“redflower”,黃花叫“yellowflower”,那七色花叫什么呢?

關鍵詞三:身教重于言教

我們家是個大家庭,除了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太爺爺太奶奶。平時逛超市的時候,我們總記得買點奶奶需要的東西,爺爺喜歡的糕點,太爺爺太奶奶能吃得動的食物,長而久之,孩子也知道惦記著家里的老人,還跟別人說這是“孔融讓梨”!

關鍵詞四:表揚VS批評。

不管在人前還是人后,只要孩子做了什么讓我驚喜的事情我總是毫不吝嗇地表揚她,這通常能給她帶來莫大的快樂,并且越來越自信。表揚一定要發(fā)自內心,表情喜悅,絕不能給他一種被敷衍的感覺,孩子才能得到滿足。

一個從小只接受過表揚的人是脆弱的,是不足以面對社會中的狂風暴雨的,所以,如果孩子做錯了,我一定會批評她,但“批評”是我做得最不好的。我這個人脾氣急,經??刂撇蛔∽约旱钠?,甚至動手打過她,看著她用受傷、不解的眼神望著我時,我意識到,這樣對孩子是一種傷害。我也會跟孩子道歉,告訴她媽媽的態(tài)度不對,媽媽打她也不對,但同時也會批評她做錯的事,讓她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處。

關鍵詞五:60分。

在我的育兒生活中,我在努力地做一個60分的媽媽。我在一本雜志中讀到:“60分的父母”既懂得自己的責任,懂得要給予孩子必要的關愛與支持,又懂得給自己和孩子“留有余地”,懂得滑萬無一失的照料;“60分的父母”知道,“笑”當然好,但“哭”也是孩子成長所必需的,沒有必要太苛求自己將孩子照料得十全十美,孩子也沒有想象的那么脆弱,他們有自己的平衡機制。“60分的父母”并非忽略孩子,而是對孩子一定程度上的放手,這也是對成人自己的必要關懷。只有這樣,才能在孩子真正需要的時候,精神飽滿、身心健康地去幫助孩子,做孩子的“支持者”。

養(yǎng)育孩子是一份長期的事業(yè),父母的使命是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相關推薦

  • 接觸幼兒的內心世界 下面是“接觸幼兒的內心世界”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隨著與幼兒的長期相處,越來越覺得讓幼兒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多么的有價值。 當教師只是進行單向的教育活動時,好多幼兒都像是在疲憊的...
    2020-05-19 閱讀全文
  • 內心世界的句子 夢見不想看第二天的營銷考試然后在教育機構偷摸拿了一套理綜卷子做化學。句子已經滲透在每個地方了。句子能夠促進心靈交流讓人們彼此更加了解,語句優(yōu)美的句子有哪些呢?網站的使命是為您提供有關“內心世界的句子”的最新信息,歡迎您的光臨愿意與我們一同譜寫難忘的時光嗎!...
    2024-08-12 閱讀全文
  • 行走在童心世界里 人性中最善良,最誠實,最純潔的是童心。童心是剛剛出土的春草,給生命留下嫩綠和清新;童心是陽光下閃爍的露珠,給人生留下晶瑩和純情;童心是生命中最可愛的花朵,給歲月留下香甜和溫馨。隨著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
    2020-10-22 閱讀全文
  • 指導你孩子的童心世界 導讀:在我們大人覺得再明白不過的事,對于小孩子來說,他們不一定能夠理解。于是他們就照自己的想象和推測來理解這個世界,鬧出了許多笑話。 一次,在無意中聽到別人講起幾則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中的笑話,聽過之后笑...
    2021-09-23 閱讀全文
  • 走進內向寶寶的心理世界 雯雯的媽媽經常擔憂,雯雯不愛說話,喜歡一個人安靜地獨處,除了和爸爸媽媽說上為數(shù)不多的幾句話外,一天中基本上是很沉默的。見到陌生人就別提了,根本不愿意開口,怎么勸說也沒效果,她還是三緘其口。雯雯的性格是...
    2022-02-08 閱讀全文

下面是“接觸幼兒的內心世界”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隨著與幼兒的長期相處,越來越覺得讓幼兒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多么的有價值。 當教師只是進行單向的教育活動時,好多幼兒都像是在疲憊的...

2020-05-19 閱讀全文

夢見不想看第二天的營銷考試然后在教育機構偷摸拿了一套理綜卷子做化學。句子已經滲透在每個地方了。句子能夠促進心靈交流讓人們彼此更加了解,語句優(yōu)美的句子有哪些呢?網站的使命是為您提供有關“內心世界的句子”的最新信息,歡迎您的光臨愿意與我們一同譜寫難忘的時光嗎!...

2024-08-12 閱讀全文

人性中最善良,最誠實,最純潔的是童心。童心是剛剛出土的春草,給生命留下嫩綠和清新;童心是陽光下閃爍的露珠,給人生留下晶瑩和純情;童心是生命中最可愛的花朵,給歲月留下香甜和溫馨。隨著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

2020-10-22 閱讀全文

導讀:在我們大人覺得再明白不過的事,對于小孩子來說,他們不一定能夠理解。于是他們就照自己的想象和推測來理解這個世界,鬧出了許多笑話。 一次,在無意中聽到別人講起幾則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中的笑話,聽過之后笑...

2021-09-23 閱讀全文

雯雯的媽媽經常擔憂,雯雯不愛說話,喜歡一個人安靜地獨處,除了和爸爸媽媽說上為數(shù)不多的幾句話外,一天中基本上是很沉默的。見到陌生人就別提了,根本不愿意開口,怎么勸說也沒效果,她還是三緘其口。雯雯的性格是...

2022-02-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