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隨意批評會毀掉孩子一生
發(fā)布時間:2021-12-17 大班第一學期家長會 家長會記錄 大班家長會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家庭的希望,最近不斷發(fā)生的拿學前兒童、小學生報復(fù)社會的駭人聽聞的事件防不勝防。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縮小了看,其實把孩子作為“出氣筒”的情況無處不在。
竹君在一家知名的外企設(shè)計部工作,丈夫遠在海外,照顧家庭的重任就落到了她的肩上。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新產(chǎn)品開發(fā)遇到難題,久攻不下,竹君陷入焦躁困惑中。一天,她費盡心血設(shè)計的方案又被斃了,這時離規(guī)定時限已經(jīng)很近了,她頭痛欲裂。一進門,兒子敏敏滿臉歡喜地撲過來:“媽媽,媽媽,今天,我看到螞蟻上樹了……”竹君不耐煩地揮揮手:“知道了,別煩我!”敏敏沒發(fā)現(xiàn)媽媽的煩心,還是興高采烈地搖著媽媽的手:“那些小螞蟻真可愛。它們排著隊,慢慢向樹上爬,一點都不亂。媽媽,你再帶我去公園看小螞蟻吧,我可喜歡它們啦?!敝窬偷赝崎_丟丟:“你還有完沒完?!”敏敏哇的一聲哭了起來。一旁的婆婆不干了:“你這是干嘛呀,孩子半天沒見著你了,見了你想跟你說幾句話,你不理睬還發(fā)脾氣,你是怎么做媽的?是不是我礙著你了?討厭我這個老太婆就直說,不要沖著孩子發(fā)脾氣!”說著,賭氣進屋掉淚去了。兒子驚恐地跟在姥姥背后,頭都不敢回,晚上都不敢跟媽媽睡了。
這樣的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孩子慢慢跟竹君疏遠,怎么哄都不愿跟媽媽親熱了。根本上說,因為在孩子看來,發(fā)現(xiàn)螞蟻上樹的奧秘,其意義不亞于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一顆恒星。他需要家長肯定他的用心與聰明,跟他一起分享發(fā)現(xiàn)的快樂,這對于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很有益處。可是,把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帶到家里,孩子很美好的行為不但沒有得到認同,還遭到呵斥,他會感到惶惑無助,不但情緒會受到打擊,時間長了,對自己也會產(chǎn)生懷疑。
無處不在的踢貓效應(yīng)
在心理學上,“踢貓效應(yīng)”是這樣說的:某公司董事長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務(wù),許諾自己將早到晚回。事出突然,有一次,他看報看得太入迷以至忘了時間,為了不遲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駕駛,結(jié)果被警察開了罰單,最后還是誤了時間。這位老董憤怒之極,回到辦公室時,為了轉(zhuǎn)移別人的主意,他將銷售經(jīng)理叫到辦公室訓(xùn)斥一番。銷售經(jīng)理挨訓(xùn)之后,氣急敗壞地走出老董辦公室,將秘書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并對他挑剔一番。秘書無緣無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氣,就故意找接線員的茬。接線員無可奈何垂頭喪氣地回到家,對著自己的兒子大發(fā)雷霆。兒子莫名其妙地被父親痛斥之后,也很惱火,便將自己家里的貓狠狠地踢了一腳。
人們在產(chǎn)生負面情緒后,會向比自己弱勢的一方去發(fā)泄,弱勢的會向更加弱勢的一方去發(fā)泄。造成惡劣情緒的連鎖反應(yīng),最后的那個環(huán)節(jié)便成為受傷害最嚴重的對象。這個原理就叫做“踢貓效應(yīng)”。它提醒我們,不要把個人的負面情緒帶到與別人的關(guān)系中,否則,會產(chǎn)生一系列連鎖的負面反應(yīng)。很多家長像竹君這樣放任自己的惡劣情緒泛濫,有意無意地讓孩子經(jīng)常處于被拋棄,被忽略,被恐嚇,被羞辱,被壓抑的狀態(tài)下,內(nèi)心充滿了恐懼與憂傷,孤獨與無助。這樣的孩子長大就會形成怯懦、自卑、固執(zhí)、狹隘、崇尚暴力的負面性格。面對年幼的孩子,家長更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踢貓”。
孩子也會“踢貓”,父母勿做“幫兇”
盡管孩子們有著天真無邪的童心,仿佛什么事情都不會放在心上。但也正是因為孩子還不懂如何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所以在發(fā)泄情緒的時候也不會有所選擇。很多家長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平時和小朋友有了矛盾受了欺負,家長怎么勸解小朋友如何道歉都仿佛無濟于事??吹胶⒆游拿樱恍┌职謰寢屝奶壑鄷椭⒆映庳熜∨笥?,或者陪著孩子一起悶悶不樂。聰明的寶寶看到這種情況,就容易學會通過自己夸大自己的表現(xiàn),來博取家長的同情“利用”爸爸媽媽發(fā)泄自己的情緒,也就導(dǎo)致了孩子自我發(fā)泄能力的缺失。
這樣的寶寶容易形成“表演型人格”,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想法,沒有自信。在公眾場合喜歡做許多夸張的言行來引起別人注意,但是內(nèi)心又過分壓抑自己,不能認可自己。長大之后容易形成社交障礙,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
不良情緒自我調(diào)節(jié),父母孩子一起做
1、學會自我解壓
現(xiàn)代生活的壓力,會讓年輕的父母時常處于焦慮和抑郁中。學會自我減壓也逐漸成為了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在心煩意亂的時候可以嘗試轉(zhuǎn)移注意力,例如和家人一起看場電影或一起外出吃飯等、或者參加適量運動,周末爬山郊游都可以緩解煩躁的情緒,增加家庭的凝聚力。
2、把不良情緒關(guān)在門外
“進門前,請脫去煩惱;回家時,帶快樂回來?!币晃患彝ブ鲖D在她的房門上掛了這么一塊木牌。在她的家中,男主人一團和氣,孩子大方有禮,一種溫馨、和諧,滿滿地充盈整個空間。詢問那塊木牌,女主人笑笑,解釋說:“有一次我在電梯鏡子里看到一張充滿疲憊的臉,一副緊鎖的眉頭,憂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嚇了一大跳。于是,我開始想,孩子、丈夫看到這副愁眉苦臉時,會有什么感覺?假如我對面也是這副面孔,又會有什么反應(yīng)?接著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這些在我原來認為是他們不對的事實背后,隱藏的真正原因竟是我!當晚我便和丈夫長談,第二天就寫了一塊木牌釘在門上提醒自己。結(jié)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主婦不經(jīng)意間的一句平白樸實的話,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家庭又煥發(fā)出生機。如果我們稍稍用心,把這種豁達和體恤用于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踢貓”這條惡劣的傳遞鏈就能被截斷了。
3、就事論事
很多家長跟孩子發(fā)火動怒,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孩子做錯了什么,而是家長內(nèi)心存有惡劣情緒,才看什么都不順眼,怎樣做都有問題。家長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在批評孩子之前,先冷靜下來想想,到底為什么生氣?訓(xùn)斥孩子想達到什么目的?這樣做會不會真正奏效?想清楚了再做打算。防止情緒化和頭腦發(fā)熱時做出愚蠢的舉動。
4、不做應(yīng)激的反應(yīng),秋后算賬需及時
有相當一部分家長看到孩子表現(xiàn)不盡人意時,在“怒其不爭”的失望中,往往選擇“新帳老賬一起算”,把孩子之前犯過的錯誤一一列舉。家長們用這種方式來威脅孩子,其實也是家庭教育存在的一個重要誤區(qū),因為這樣做的后果不僅不能使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反而還會加劇孩子與家長之間的矛盾。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不要讓手機毀掉孩子一生
不想讓手機毀掉孩子,家長必須做到這5點,不能不看!
手機是一個魔性的東西,容易讓人著迷?,F(xiàn)在不光是大人們離不開手機,如今甚至連小孩也離不開手機。在地鐵上、公交上,隨處可見一些小孩拿著手機低頭專注的玩手機、打游戲。
孩子沉迷玩手機的危害,你想不到!
每次看到小孩拿著比自己手掌還大的手機玩時,內(nèi)心一陣發(fā)涼。因為過早讓孩子玩手機,危害遠不止想象那么簡單。
1、阻礙身體發(fā)育
小孩頻繁玩手機,大量的電磁輻射對生長發(fā)育不利,甚至還會引發(fā)哮喘等多種疾病。另外,小孩經(jīng)常玩手機,活動少了,容易引起身體發(fā)育推遲、運動功能低下、長不高等。
長時間握著手機,手部保持同一姿勢,也會影響手指的發(fā)育。如果小孩喜歡低頭玩游戲,對頸椎傷害也很大,容易導(dǎo)致脊椎變形。
2、引起視力下降
孩子頻繁玩手機對視力影響尤為明顯。有數(shù)據(jù)顯示,小孩連續(xù)玩手機20分鐘,平均每分鐘眨眼7.67次,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視狀態(tài)。另外,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于10秒,為病態(tài)。
3、容易誘發(fā)孤獨癥、焦慮癥
長期沉迷于玩手機會使孩子變得越來越孤僻,不愿與外界交往,性格也越來越怪異,整日沉迷在網(wǎng)絡(luò)虛玄世界,迷迷忽忽,很容易誘發(fā)他們自閉癥、孤獨癥等心理疾?。贿€會出現(xiàn)過度依賴網(wǎng)絡(luò)癥,導(dǎo)致注意力、記憶力下降,導(dǎo)致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
手機成為親情殺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會讓多少父母感到一些悲涼。
4、學習成績直線下滑
只要有手機的學生,無一例外成績下降或成績較差。因為只要有手機,就一定會想時時玩弄,根本不會去聽老師講的知識。迷戀網(wǎng)絡(luò)玄幻小說、打網(wǎng)絡(luò)游戲……極易上癮,根本無法控制,甚至肆無忌憚,完全陶醉在這個虛幻的美妙世界里。
上課昏昏沉沉,對枯燥的學習更是失去興趣,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凡是出現(xiàn)成績突然下滑、厭學、逃學、輟學的,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5、亂交朋友,校園欺凌
學生用手機在校內(nèi)建群立派,一旦與同學產(chǎn)生糾紛,一呼百應(yīng),極易打群架。而且有手機也方便了結(jié)交男女朋友,不僅沒好結(jié)果,反而容易產(chǎn)生感情糾紛,中學生打架十有八九是沖冠一怒為紅顏,導(dǎo)致校園欺凌暴力事件常有發(fā)生,而且性質(zhì)惡劣,手段殘忍,喪心病狂,令人發(fā)指,而這些手段幾乎都是從網(wǎng)絡(luò)上學的。更有甚者和混社會的同學去違法違紀。
6、盲目攀比,不擇手段
羨慕別人有手機,不擇手段購買,可以謊稱學校收費,可以從一日三餐中省。為買到更好的手機,更是不顧一切。 去年報道一個10歲男孩偷偷從家里拿走1.4萬元,花7000多元買了iPhone5s手機、配件、路由器等,孩子事后給出的緣由是很多同學都有智能手機,可自己的手機不是智能的。甚至因沒錢買新手機,產(chǎn)生了偷同學、親人的錢。
7、性格扭曲,頻現(xiàn)命案
2017年初撫州臨川二中發(fā)生命案,高三學生雷某課間玩手機被收走,班主任孫某要求通知家長,雷某不滿,持刀殺害班主任。這是一個典型手機惹禍的案例。
2009年2月11日,新學期開學前一天,天津一名15歲少年因為幾乎一整天都在電腦邊玩游戲被母親抱怨后,用鐵棍猛擊母親頭部,致母親死亡;2009年6月,蘇州一名16歲少年因沉迷網(wǎng)絡(luò)被父母批評后跳樓身亡……一個個案例,觸目驚心,手機之害,貽禍無窮,罄竹難書。
總之成年人都把控不了的手機,把它交給自控能力弱、好奇心強、貪玩心大、正處在學習知識關(guān)鍵時期的孩子,往往就是給了他們一劑精神鴉片,讓他們頹廢一生。
這些行為足以毀掉孩子一生
由于缺乏必要的育兒經(jīng)驗,很多剛剛做上爸爸媽媽的年輕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可謂是想什么就是什么,在無形中可能已經(jīng)深深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以下9個習慣,就是足以毀掉孩子一生的壞習慣!
1.讓孩子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干家務(wù)不行,馬虎,粗心,讓家人為他受累……總之,他沒有行的地方。
2.經(jīng)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這種話要時常掛在嘴邊:“看人家××,從不讓父母操心!”這類話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是摧毀孩子的王牌語錄。
3.使孩子產(chǎn)生罪惡感。父母把自己塑造成為家庭犧牲者的形象,這樣會使孩子產(chǎn)生罪惡感。而一個有罪惡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棄的方法度過一生。具體方法舉例如下:經(jīng)常告訴孩子,自從有了他,你連電影也沒看過,你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來了,最好再具體說出你身上的哪種病是由于他造成的?;蛘哒f,如果不是為了照顧他,自己早就在事業(yè)上有大發(fā)展了。
4.和孩子說話時口氣決不能和藹。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達到70分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如果還能配合一些挖苦諷刺的漢語詞組,則效果更佳。如“你真蠢”“你混”“沒見過你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這么個東西”等等。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來決定,切不可給他一點兒自由,他的行蹤你要密切注視。他如果有日記,一定要設(shè)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審查。這樣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造成他是一個受人操縱的木偶的感覺。一個懷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絕不可能奮發(fā)上進的。
6.要學會遷怒的本事。單位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回來后要想方設(shè)法找理由給孩子潑狗血。無論什么事都歸功于孩子的過錯然后教訓(xùn)他,并制止他流眼淚。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的自卑感,同樣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
7.從孩子嬰兒時期開始,就對他有求必應(yīng),要什么給什么。這樣當他長大后,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萬物皆備于我。
8.當他口出污言穢語時,盡管譏笑他。這要他的詞匯會越來越不成體統(tǒng),說出話來把人氣個半死。
9.永遠不對他進行精神道德教育,讓他自己混到成年時再說,讓他自己去決定一切。
11種教育習慣毀掉孩子一生
孩子教育是父母最關(guān)注的話題,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有美好的未來,盡量在教育中避免失誤!怎樣的教育對孩子不利,甚至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1.從孩子嬰兒時期開始,就對他有求必應(yīng),要什么給什么。
后果:這樣當他長大后,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萬物皆備于我。
2.當他口出污言穢語時,盡管譏笑他。
后果:他的詞匯會越來越不成體統(tǒng),說出話來把人氣個半死。
3.永遠不對他進行精神道德教育,讓他自己混到成年時再說,讓他自己去決定一切。
后果:將來的他絕對思維錯亂,沒有底線。
4.避免對孩子說他犯了錯誤,免得孩子有時候會感到內(nèi)疚。
后果:他將來即使犯罪被捕,也會感到是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對,他是受害者。
5.把他隨手亂丟的一切東西都替他收拾好,千萬不能讓孩子自己動手,免得他累著。
后果:習慣遇事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
6.不論好壞書刊,任其自看,不聞不問,更不予干涉。
后果:家里倒是干干凈凈,就是不知孩子腦袋里裝了多少垃圾。
7.父母經(jīng)常吵架,惡言相加,根本不顧忌孩子在場。
后果:將來父母感情破裂離婚時,孩子一點都不意外。
8.孩子要多少零錢都照給不誤,也不要自己干活掙錢,千萬別節(jié)省,別像父母當年一樣受苦受累。
后果:他習慣了不會掙錢,只會要錢時,千萬別煩惱。
9.對他在飲食、起居方面的無理要求,總是姑息遷就,萬一他生氣了,著急了,那可不得了。
后果:他可離不開你了,千萬別讓他獨立生活。
10.當他和鄰居、老師或警察發(fā)生沖突時,家長堅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邊,讓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對你不公平的。
后果:他的一生永遠都會生活在不公平之中,你信不信?
11.當孩子闖了大禍以后,慎重地聲明說:“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題大做了吧?”
后果:別羨慕,別人的孩子為什么都能過著平安幸福的生活,自己的卻不行。
毀掉孩子一生的18個壞習慣
由于缺乏必要的育兒經(jīng)驗,很多剛剛做上爸爸媽媽的年輕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可謂是想什么就是什么,在無形中可能已經(jīng)深深的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以下18個習慣,就是足以毀掉孩子一生的壞習慣!
1、讓孩子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沒人賞識他。
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干家務(wù)不行,馬虎,粗心,讓家人為他受累……總之,他沒有行的地方。
2、經(jīng)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例如這種話要時常掛在嘴邊:“看人家××,從不讓父母操心!”這類話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是摧毀孩子的王牌語錄。
3、使孩子產(chǎn)生罪惡感。
父母把自己塑造成為家庭犧牲者的形象,這樣會使孩子產(chǎn)生罪惡感。而一個有罪惡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棄的方法度過一生。
具體方法舉例如下:經(jīng)常告訴孩子,自從有了他,你連電影也沒看過,你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來了,最好再具體說出你身上的哪種病是由于他造成的?;蛘哒f,如果不是為了照顧他,自己早就在事業(yè)上有大發(fā)展了。
4、和孩子說話時口氣決不能和藹。
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達到70分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
如果還能配合一些挖苦諷刺的漢語詞組,則效果更佳。如“你真蠢”“你混”“沒見過你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這么個東西”等等。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來決定,切不可給他一點兒自由,他的行蹤你要密切注視。
他如果有日記,一定要設(shè)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審查。這樣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造成他是一個受人操縱的木偶的感覺。一個懷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絕不可能奮發(fā)上進的。
6、要學會遷怒的本事。
單位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回來后要想方設(shè)法找理由給孩子潑狗血。無論什么事都歸功于孩子的過錯然后教訓(xùn)他,并制止他流眼淚。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的自卑感,同樣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
7、從孩子嬰兒時期開始,就對他有求必應(yīng),要什么給什么。
這樣當他長大后,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萬物皆備于我。
8、當他口出污言穢語時,盡管譏笑他。
這讓他的詞匯會越來越不成體統(tǒng),說出話來把人氣個半死。
9、永遠不對他進行精神道德教育,讓他自己混到成年時再說,讓他自己去決定一切。
10、避免對孩子說他犯了錯誤,免得孩子有時候會感到內(nèi)疚。
這樣他將來出去偷東西,或者因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時候,會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對,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11、把他隨手亂丟的一切東西都替他收拾好,千萬不能讓孩子自己動手,免得他累著。
這樣他會養(yǎng)成習慣,遇事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
12、不論好壞書刊,任其自看,不聞不問,更不予干涉。
而家里倒是收拾得干干凈凈,餐具也做了徹底的清毒,但就是不管孩子的腦袋里裝了多少垃圾。
13、父母經(jīng)常吵架,惡言相加,根本不顧忌孩子在場。
這樣,將來父母感情破裂,離婚時,孩子不致于感到意外。
14、孩子要用多少零用錢都照給不誤。不要讓自己干活掙錢,也別叫他節(jié)省,如何讓他和父母當年一樣受苦受累呢?
15、對他在飲食、起居方面的無理要求,總是姑息遷就。否則萬一他生氣了,著急了,那可不得了。
16、當他和鄰居,老師或警察發(fā)生沖突時,家長堅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邊,讓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對你不公平的。
17、當孩子闖了大禍以后,慎重地聲明說:“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題大做了吧?”。
18、當眾出孩子的丑。前17條都是在中級階段前,真正要徹底毀掉他,這一條才是殺手锏。
你要當著外人(或同學或親友或鄰居)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樣做能使一個人產(chǎn)生懼怕社會的心理,產(chǎn)生自慚形穢的念頭。而一個懼怕社會和自慚形穢的人是很難立足于社會的。
您掌握了以上18條,就基本上毀掉自己的孩子了。
如果你不想毀掉孩子,那么就不要做上述的無聊舉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