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游戲互動名字和規(guī)則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小朋友互動小游戲 幼兒園互動游戲規(guī)則 幼兒園室內(nèi)游戲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喜歡什么樣的游戲互動呢?怎樣增進他們的感情呢?幼兒園小朋友每天的課程之一就會有互動游戲,可以開發(fā)小朋友的積極性。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幼兒園小游戲互動名字和規(guī)則,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小游戲互動名字和規(guī)則(一)
游戲名稱:老鷹抓小雞
將幼兒分成四組,每組排成一路縱隊,排頭幼兒扮母雞,撐開兩臂做“翅膀”保護后面的小雞。后面幼兒拉住前面幼兒的衣服做小雞。
游戲開始,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來來來,來游戲?!苯又鸽u和小雞一起念:“我做一只小雞,嘰嘰嘰,嘰嘰嘰,吃白米?!苯又销椖睿骸拔易隼销椶D個圈,一把捉住你?!蹦钔陜焊韬?,老鷹即設法從兩側去捉排尾的小雞。母雞可用兩臂阻擋老鷹,保護小雞不被捉住。小雞可兩邊躲閃協(xié)調地逃跑。小雞被老鷹捉住,離開場地暫停一次游戲。教師要隨時掌握幼兒的運動量,若幼兒連續(xù)奔跑超出一分鐘,老鷹還捉不到小雞,教師(獵人)即發(fā)出“碰”的槍聲,老鷹聽到槍聲后,即原地蹲下,表示被獵人嚇跑,其余小雞拍手,表示高興。游戲可調換角色,重新開始。
幼兒園小游戲互動名字和規(guī)則(二)
游戲名稱:釣魚
準備:物品:薄紙板、紙夾、報紙、大約45厘米長的線繩。
玩法:
在薄紙板上畫三條不同大小的魚,最大的魚是1分,中等大小的魚是3分,最小的魚5分。然后將它們剪下來。
給不同魚涂上不同的顏色。等它們晾干以后,再用另外不同的顏色畫上魚鱗、嘴巴和眼睛。
將紙夾用膠帶粘貼在魚背面鼻子尖上,這樣紙夾在大魚上露出的最多,在中等大小的魚身上露出的稍微少一點,在小魚身上幾乎沒有露出多少。這樣最小的魚也是最難捕捉到的。
用幾張報紙卷起來做一個堅硬的釣魚竿,然后用膠帶粘貼起來,涂上顏色。
將線繩的一端固定在一個紙夾上。然后小心地將紙夾展開,做成一個魚鉤。將線繩的另外一端粘在釣魚竿上。
注:可以從硬紙板盒子中釣魚,或者干脆就從地上釣魚。給自己記時,看看在五分鐘之內(nèi)可以得多少分。
幼兒園小游戲互動名字和規(guī)則(三)
游戲名稱:手指游戲
開門關門的游戲。5個手指依次合在一起,并說關大門(大拇指)、關小門(小拇指)、關前門(食指)、關后門(無名指)、關中門(中指)。然后邊念兒歌邊游戲。大門開開進不來,(大拇指分開)小門開開進不來,(小拇指分開)前門開開進不來,(食指分開)后門開開進不來,(無名指分開)中門開開老師走進來,(中指分開后,將兩手再交叉抱在一起,將食指相對豎起,其余指頭仍然抱緊。食指就代表老師。)全體起立,(所有手指都豎起,但是仍交叉在一起不分開)齊步走,(兩邊手指交替做抱緊和豎起的動作,好像走路一樣,速度比較慢)跑步走,兩邊手指交替做抱緊和豎起的動作,好像走路一樣,速度比較快)立定(所有手指都豎起,但是仍交叉在一起不分開),解散(雙手分開背在身后)。
幼兒園小游戲互動名字和規(guī)則(四)
游戲名稱:我不怕
簡單好玩的互動小游戲,聽名字就知道可以鼓舞士氣,通過游戲可以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士氣高漲,帶動大家的熱情和積極性。
游戲人數(shù):不限游戲道具:乒乓球Yjs21.Com
游戲規(guī)則:
1、首先,選一人當天氣預報員,其他參與者面對著他,站成一排,相距2~3米遠;
2、游戲開始,當天氣預報員發(fā)出各種氣象預報時,全體游戲者要作出相應的反應,如:
“刮大風!”-“我不怕!”;
“下大雨!”-“我不怕!”;
“有大霧!”-“我不怕!”;
“下大雪!”-“我不怕!”;
3、當聽到“下冰雹咯!”時,所有參與者必須趕快轉身抱頭蹲下,此時天氣預報員手拿一個乒乓球,擊打反應遲鈍的人,要是動作遲緩被預報員用乒乓球擊中了就算失敗;
4、需要和天氣預報員互換角色,然后接著游戲,誰失誤三次就要表演一個節(jié)目,或接受一個懲罰哦。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玩游戲要守規(guī)則
今天下完課,我?guī)氊悅冊诓賵錾稀伴_火車”,本來想讓他們玩大型玩具的,忽然想今天還是帶寶貝們玩?zhèn)€游戲吧,玩什么游戲好呢?玩吹泡泡的吧,這游戲上次玩的時候他們積極性還是蠻高的,就是不守游戲規(guī)則,玩的時候沒有達到目標,玩的失敗。這次呢,我先給他們說好了要守游戲規(guī)則,要怎樣玩,沒有守住的呢就不可以玩這個游戲,游戲開始拉小手時邱上浩寶貝就拉著他旁邊小伙伴使盡往后退使得有幾個小朋友摔倒了(邱上浩寶貝是我們班很調皮的孩子,但又非常聰明,做事沒耐心),我當時心里就很生氣但還是忍住了,我只說了一句,邱上浩不能玩這個游戲了,第二次玩的時候劉鵬峰也犯了同樣的錯誤,當然他也不能玩這個游戲了,還有幾個調皮的孩子看到他們因犯錯而不能玩這個游戲也變的認真多了,生怕自己犯錯了不能玩游戲,這樣一來寶貝們玩的都很認真,都守規(guī)則了,當然他們也玩得更開心,寶貝們邊說邊玩:“泡泡、泡泡變大了”他們圍成了一個大圈,“泡泡、泡泡變小了”他們又相聚在一起了。是啊,任何游戲都有它的規(guī)則,只要他們遵守了,每個寶貝都是最棒的一員。
幼兒游戲的規(guī)則意識變差了
今天孩子們對游戲很期待積極性也很高,每個店的生意都很好。但出現(xiàn)了有些幼兒擅自離開崗位去其他角色區(qū)玩的現(xiàn)象。小雨玩的是“牛寶寶自助”的游戲,游戲開始他還能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但十分鐘以后,他就跑到隔壁的理發(fā)店去玩了。我介入到角色中,“我想吃牛排,老板去哪了?”小雨聽到以后,馬上跑過來“剛才你人怎么不在???我來都沒有人?!毙∮瓴缓靡馑嫉牡拖铝祟^。
幼兒游戲的規(guī)則意識變差了。雖然游戲前強調過,但幼兒還是不能自覺地遵守。但在游戲角色的扮演上幼兒還是駕輕就熟的,一下子就能適應了,角色區(qū)的分工很明確。在最后的評價中幼兒還是可以分清對錯,對游戲中的行為進行正確評價的。
因為好久沒玩角色游戲了,幼兒顯得很興奮所以對游戲中的規(guī)則有些忽視,只要在之后堅持強調幼兒一定能很快地調整好。但隨著孩子年齡和知識結構的增長,應該對其的要求更加高些。要一步步規(guī)范游戲玩法,例如:在菜場買菜不可以像以前一樣隨便給錢了,要設定好價格,收取相應數(shù)目,讓幼兒真正體驗角色職能。。
幼教筆記:游戲規(guī)則的制定
游戲都有規(guī)則,有的是明顯的規(guī)則,有的是隱藏的規(guī)則。游戲的規(guī)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也能夠在孩子選取了“這天玩什么”后,再來問問:“你們想怎樣來玩這個游戲呢?”此時,他們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規(guī)則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則是不合理的。當一個游戲提出多種玩法時,我們能夠讓他們?nèi)ピ囈辉?,在試過之后他們就會自己得出一個結論——“這樣玩是最好的”。
例如:玩“瓶瓶罐罐總動員”時,幼兒提出了很多種玩的方法,有的能夠一個一個套在一齊,幼兒能夠把它們一個搭起來等不同玩法?!蓖高^實踐,孩子們提出的規(guī)則要求沒辦法完成或是很難完成時,我們也要讓他們?nèi)ピ囈辉?,在試過之后他們自然而然又會得出另一個結論——“這樣玩是不行的!”。實例證明游戲活動的過程中,讓孩子們自由地選取了行為方式,才能真實的表現(xiàn)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反映他們的發(fā)展水平,毫無拘束的表露他們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出他們頭腦中所想到的一切。
總之,撒開手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獨立自主的去選取游戲的方式方法、規(guī)則要求、主角材料,能充分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和用心性。開展游戲過程中,教師做到“放”、“導”結合,會讓幼兒更深地體會“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從而也會體現(xiàn)出游戲是幼兒基本活動的真諦
四個游戲教寶寶守規(guī)則
寶寶就要上幼兒園了,可還一點兒規(guī)則意識都沒有,家長們雖然著急卻不一定知道正確的方法,其實,只要方法適宜,哪怕是游戲,也是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的。 一、如果他老是無視你的“不”
當淘氣的寶貝直沖向大街,而你在后面喊破了嗓子“停停?!?,他也毫不理會,當好奇的寶貝拿起拿案板上鋒利的尖刀,盡管你在一旁快要嚇死了地“不不不”,對他來說卻只能激起更大的“挑戰(zhàn)”欲望……必須承認,當“不行”用得太多了的時候,它們便無異于一堆白色噪音了!
1 、游戲一:
我和孩子以及他的小伙伴一起玩兒這個游戲:隨著音樂,大家做各種事情,看書、跳舞、蹦跳等等,突然,我關掉音樂,并喊“冰棍兒”,此時不管你在做什么,都必須保持當下的狀態(tài)不能動,就像冰棍兒凍住了一樣。在他們喜歡并習慣這樣的“速凍”之后,我嘗試去掉音樂,直接喊“冰棍兒”來“速凍”他們。孩子很喜歡這樣的游戲,即便在非游戲時間,他們也愿意因為“冰棍兒”而保持不動。于是,我把“不行”“不許”這樣的詞留給那些非緊急的情形,比如果果要多吃一塊餅干或者他在玩鬧的時候抓我的頭發(fā)。而“冰棍兒”則變成了我們的安全詞——因為它能使他真正停住,而更是因為它和有趣的游戲聯(lián)系在了一起。每當我喊“冰棍兒”的時候,果果就不會再忽略我。最重要的是,這使得我能有足夠的時間去阻止他企圖觸碰的危險爆發(fā)出來。
2、解析:在生活中,許多家長也不自覺地要求孩子聽話。在很多人眼里,孩子的好與壞,可用聽話與不聽話來衡量,把“聽話”與叛逆對立起來是不妥當?shù)摹膬和睦韺W來講,孩子太聽話或者太叛逆,都是不正常的。實際上,我們這里的“聽話”,不是什么都聽父母的,而是希望孩子與父母之間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動關系。
二、如果他不太喜歡分享
孩子不喜歡分享真是一點兒也不奇怪,因為“分享”或者“輪流”通常出現(xiàn)在他們正在擁有一樣自己很喜歡的東西的時候——因為自己喜歡,所以不愿意松手,因為不愿意松手,于是出現(xiàn)了“該×××玩兒一會兒了”的情形……
2、游戲二:
我們拿出果果爸爸那條很牛仔的腰帶,向全家宣布,現(xiàn)在,每個人都可以戴一會兒這個腰帶,但向別人要的時候,一定要說:“你好,我可以戴一下這個腰帶嗎?”“謝謝”這樣的話。于是,爸爸先戴著。一會兒果果就會去找他:“爸爸你好,我可以戴一下這個腰帶嗎?謝謝!”他就戴上了。過一會兒我去找果果:“寶貝你好,我可以戴一下這個腰帶嗎?謝謝!”果果很高興地把腰帶解下來給我。沒有幾分鐘,他就跑過來用同樣的話請求,我也欣然地還給他。我們還會選用屬于我的一條圍巾,或者屬于果果的一個毛絨小熊來做這樣的游戲。后來,當果果在幼兒園或者小朋友聚會的時候,當遇到“輪流”問題時,盡管他仍然不很情愿,但至少他已經(jīng)能夠給出去,并且知道他喜愛的東西還能“輪流”回他的手里。
2、解析:分享是孩子應該具備的情懷,但是不要急于強求孩子。因為分享對孩子來說還是個很難理解的觀念,分享會給他帶來不舍、猶豫、酸楚、掙扎、忍耐、克制和堅持等復雜情緒,給自己所帶來的快樂與滿足卻姍姍來遲,當看到別人分享他的東西所產(chǎn)生的愉悅時,他擔心自己不再是物品的主人。引導分享還要適度,不要還沒做到分享,就讓孩子謙讓。
三、如果他好奇心太強
家里有孩子,當然,我一定會把消毒液、洗滌劑這類東西鎖在柜子里。但像鍋啊、面粉啊、調料啊這類東西,它們雖然不是因為危險而必須要鎖起來,但我仍然也不希望寶貝亂動。而且,如果所有的東西都鎖起來,那也太夸張了。孩子喜歡去發(fā)現(xiàn)、去“挖掘”,怎樣能夠既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又能夠不讓人頭疼、不亂糟糟,不讓我們因為孩子只是做一個孩子該做的事而抓狂喊叫……
1、游戲三:
當果果再次趁我不備沖向廚房的抽屜時,我叫住他,領著他,走到刀具的抽屜前對他說:“這個,果果不能動!”然后轉向后面搭著幾塊抹布的繩子對他說:“這個,果果可以動,可以用來擦桌子?!敝钢b放碗筷的柜子告訴他不能動,指著存放一些草稿紙的整理箱告訴他可以動,告訴他爸爸媽媽的書桌抽屜不是果果的,告訴他書架上任何一本書他都可以拿。整個屋子走了一遍之后,我發(fā)現(xiàn),當他再走向某個封閉的抽屜或門時,就會頓下來想一想,口中念念有詞“果果可以動”或“果果不能動”。到朋友家做客也可以用同樣的做法,事先把一些重要的禁忌——當然,一定要搭配上至少相同數(shù)目的許可——介紹給他,什么他可以動,什么他不能動。這可以為你節(jié)省很多為了把他從他不該觸碰的東西旁拉走所需要耗費的精力和時間。
2、解析:很多兒童非常喜歡問“為什么”,諸如“為什么天是藍的”、“為什么人不能像鳥兒一樣飛”等等。其實,對于初涉人世的孩子來說,身邊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鮮和神秘,在他的心靈中充滿了探索、求知的欲望,這寶貴的好奇心正是他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探索世界的原動力。
四、如果他出手過于魯莽
朋友家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他帶著孩子去看展覽,那3歲的男孩兒頑皮地去扭一具塑像的手,結果擰掉了??赡阒绬?,那具雕像是200年前的古董,是被用毯子包著、坐著專用飛機從比利時運來的……想起來,就讓人一身冷汗!他家被此事糾纏了很久……
1、游戲四:
要避免這類嚴重的絕對不該發(fā)生的“事故”,我想到了我們看過的一個動畫片,那里面的仙女為一只受傷的小兔子療傷,用她的手指輕輕地點在小兔的腿上,小兔就又活蹦亂跳了。于是,我們外出到某個地方,我就會把一些需要他像仙女為小兔療傷一樣輕輕地、輕輕地、只用一個手指觸摸的東西指給他,并隨時提醒他:“這個,要用仙女的手指摸!”開始孩子還會有興趣,可需要他小心的東西太多了,他就會膩煩了——因為這樣太累!不符合他們粗魯?shù)摹帮L格”。這樣,他就會轉移其他的關注點,而不會再有興趣去碰那些容易被他們“摸壞”的東西了。
2、解析:3-5歲的孩子開始接觸和認識外界的一切,對于自己遇到的東西,他會利用摸一摸,嘗一嘗,聞一聞,偶爾也會摔一下的方法,來看看它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反應。如果您家的孩子正處在這個年齡段,就請把家里鷺的東西收藏好,給他一些安全的家用物品,或是買些耐摔的玩具,讓他好好研究研究吧!
教育隨筆:讓大班幼兒自己定游戲規(guī)則
區(qū)域游戲開始了,今天彤彤小朋友在選擇區(qū)域時悄悄走到我身邊說:“孫老師,我能不能還去建筑城玩?。俊蔽覇枺骸澳阕蛱觳皇且呀?jīng)玩過了嗎?”她立即解釋道:“是啊,昨天搭的房子還沒建好呢?我還想去玩?!笨吹剿诖难凵?,我又問道:“別的區(qū)域也很好玩,你不想去玩嗎?”她立即搖搖頭說:“我只想玩那個?!蔽抑缓么饝耍⒓锤吲d地去蓋高樓了。游戲一會兒后,琦琦跑過來跟我說:“老師,彤彤又去搭房子了,昨天她已經(jīng)去過了?!蔽铱纯此?,說到:“她跟我說了,她很想繼續(xù)蓋房子。所以我就同意了。”琦琦聽完有些詫異的表情,然后就走開了。
每次玩區(qū)域游戲都是孩子們最愛的游戲,為了讓孩子們不在某一個區(qū)域長時間玩,而忽視其它區(qū)域游戲內(nèi)容,我們班級教師和孩子約定好了每天去不同的游戲區(qū)玩。這樣孩子們才能關注到更多的游戲內(nèi)容。但近來我總是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會選擇相同的游戲區(qū),像彤彤這樣主動跟老師商量的不多,很多孩子都是悄悄地又去那個游戲區(qū)玩了??赡芩麄円詾槔蠋煵粫l(fā)現(xiàn),存在僥幸心理。孩子們不敢跟老師商量,主要是知道我們約定好的規(guī)則是不能重復玩同一個區(qū)域。當然這是主要依據(jù)教師的意愿制定的游戲規(guī)則。當孩子們的需求與規(guī)則產(chǎn)生矛盾時,作為教師要反思。反思是否是規(guī)則不利于幼兒的發(fā)展,反思游戲對于幼兒發(fā)展的意義,反思如何在其中取舍。綱要和指南中一直強調教師要尊重幼兒,要尊重幼兒年齡特點,要體現(xiàn)幼兒為發(fā)展主體。因此,思慮再三之后,我決定和孩子們商量重新制定我們班的區(qū)域游戲規(guī)則。
區(qū)域游戲結束之后,我跟孩子們討論起來:如果你最近就喜歡搭建游戲,你們能不能每天都選建構區(qū)游戲玩呢?孩子們七嘴八舌討論起來。有的說不可以每天都去,這樣別的游戲就玩不到了。有的說我的作品沒搭好不可以多玩兩天嗎?在孩子們的一言一語中,我發(fā)現(xiàn)大班幼兒對待事情已有自己的思考,能積極把自己想表達的說出來。最后,我引導孩子們通過舉手投票的方式?jīng)Q定到底能不能連續(xù)玩的問題。最終大部分幼兒決定可以連續(xù)玩,于是我們的規(guī)則就有了新改變。通過這次游戲規(guī)則的新調整,我看到孩子們積極參與、思索與表達,作為教師一定要支持與肯定孩子們的成長。
教育隨筆:利用游戲規(guī)則巧對幼兒的任性行為
桌上兩個小朋友正在玩跳棋,周圍一圈小朋友在觀看,不時發(fā)出一兩聲議論。其中一個小朋友跳的明顯要快很多,勝券在握。另一個小朋友有些著急了,在違反規(guī)則的情況下,連續(xù)跳了好幾個格,在場的小朋友把這個問題指了出來,這個小朋友理直氣壯的回答:“在家媽媽就讓這么做”,其他小朋友也毫不示弱,立即指出媽媽這么做也是不對的。該小朋友生氣地把棋盤掀翻在地,并且說再也不玩跳棋了,引起小朋友們的一片混亂。
從這個例子不難看出,該幼兒能這么做除了本身缺乏規(guī)則意識之外,還與家長長期的嬌生慣養(yǎng)給孩子帶來的任性行為是分不開的。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最初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如果家長在與幼兒的接觸過程中過分寵愛,百般遷就,會導致幼兒的驕橫無禮,遇事任性而為。同樣若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時,缺乏統(tǒng)一性,全憑自己一時的意念,而不考慮后果,這樣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幼兒缺乏一種做事的標準,從而缺乏規(guī)則意識。
通過對幼兒任性行為的分析,結合學前期幼兒以游戲為主導活動的情況,教師可以利用游戲規(guī)則來巧對幼兒的任性行為。實踐證明,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會更易于接受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因此在游戲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幼兒來討論什么樣的規(guī)則是合理的,我們該怎樣遵守?以前面的案例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展開討論:小朋友這么做,對嗎?我們玩跳棋時該遵守什么樣的規(guī)則?玩跳棋的規(guī)則都有哪些?這樣,幼兒要想和別人玩游戲,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必須遵守大家共同制定的規(guī)則,這對幼兒的任性行為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在引導孩子們制定了自己能接受的規(guī)則之后,還應對這些規(guī)則進行積極強化。幼兒的任性行為,會促使他們對外界的規(guī)則特別是強加在他們身上的規(guī)則表現(xiàn)出強烈的逆反心理,往往老師越是強調,違反的次數(shù)越多。因此在游戲過程中,表揚能夠積極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幼兒,不僅能對其他幼兒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還有利于所有幼兒對規(guī)則的認同和遵守。
在游戲過程中,通過游戲規(guī)則對幼兒的任性行為起到約束作用,從而促使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不斷提高。
在體育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大班幼兒規(guī)則意識的3個方法
1.教師對規(guī)則教育要有意識、夠重視
幼兒教師在活動的開展中樹立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在開展幼兒體育游戲活動中,應該提前了解游戲中的各項規(guī)則,在告訴幼兒游戲的開展和規(guī)則中,需要教師準確的表達清楚要點,保持講述中的合理語速;為幼兒提供活動示范時,盡量做到親自示范不走過長,另融入趣味性的語言加以示范會更加的使幼兒記憶猶新,并且不脫離示范的重點:使幼兒的游戲開展中遵守各項規(guī)則。最后,在活動進行中,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對有意違反游戲規(guī)則的孩子要及時予以幫助和糾正。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容易情緒化,教師在照顧到幼兒情緒化的過程中,不能隨便性而是要發(fā)現(xiàn)問題并體現(xiàn)活動的嚴密性,指導幼兒去解決問題,使幼兒在游戲中快樂的進行。
2.結合情境游戲來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
孩子們喜歡游戲,而且孩子們喜歡帶情境的游戲。因此,在體育游戲活動中教師如果能把規(guī)則蘊含在情境游戲中,則幼兒對體育游戲活動規(guī)則的理解和掌握也輕而易舉。在開展體育游戲時,我們非常注重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通過游戲情境創(chuàng)設來滲透規(guī)則意識。
比如在老鷹捉小雞這一游戲活動中,雞媽媽領著可愛的雞寶寶們到草地上捉蟲吃,正在這時一只老鷹突然出現(xiàn),雞媽媽奮力保護自己的雞寶寶們,可是還是被可惡的老鷹捉走了兩只雞寶寶。雞媽媽好傷心啊,她決定去救自己的雞寶寶。但是第一次當雞媽媽去救雞寶寶時,因其它雞寶寶大聲喊叫驚動了老鷹,營救失敗了。第二次雞媽媽去救雞寶寶時,因其它的雞寶寶想幫助媽媽,差點被老鷹抓走,營救又失敗了。于是,教師就組織幼兒們討論失敗的原因,然后得出了以下游戲規(guī)則以保證安全:游戲時扮演雞寶寶的人不能太多,要在空曠平坦的場地里游戲,這樣能保證游戲時的安全性,進而讓孩子理解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
3.利用圖示表達活動規(guī)則
利用圖示表達活動規(guī)則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例如馬路上的斑馬線、110標志的警示等,都是起到圖示的作用。同樣在幼兒的體育活動中,加入有趣的創(chuàng)設和采用各種圖示,都可以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大班的戶外體育游戲活動《攻占領地》中,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進行快走和慢走,教師在左邊的場地上畫上了黃顏色的、較大的箭頭,用以指導幼兒練習快走的位置,而在右邊的場地上畫上了橙色的、較小的箭頭,用以表示慢走的符號。為了讓兒直觀的感受到快慢的速度變化,教師在快走和慢走連接的地方貼上了代表不同爬行速度的動物圖畫:如烏龜代表最慢的,猴子等代表最快的。幼兒看了圖示后,就得到了相應暗示和游戲情境的熏染,學會了接受和領悟活動的規(guī)則,提升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游戲
一、滿足幼兒身體活動的需要。孩子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骨骼肌肉發(fā)育不完善,他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強于抑制,讓他老老實實呆著不動,這對他有很大的難度。有人曾經(jīng)讓體育健將模仿新生兒的動作,結果運動員都累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但是嬰兒不覺得累,嬰兒是在活動當中身體得到發(fā)展的。所以讓小孩子老老實實的坐在那里對他來說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這是很困難的。現(xiàn)在孩子的游戲變得認知性比較強,其實要使孩子身體健康,一定要給他有活動的機會。二、滿足好奇心的需要。孩子在游戲中探索和發(fā)現(xiàn)。這種探索和發(fā)現(xiàn)不僅體現(xiàn)在很安靜的游戲和認知性活動比較多的游戲中,而且體現(xiàn)在戶外活動游戲中。比如,幼兒滑滑梯。剛開始,他也害怕,他爬到上面戰(zhàn)戰(zhàn)兢兢、規(guī)規(guī)矩矩地滑下去,這是一種動作性的學習,熟練了以后,他會改變這種游戲方法,采取一些新的游戲方式,可能會變換各種動作玩滑梯。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多樣性探究。三、滿足幼兒社會性交往的需要。小孩子喜歡與小伙伴一起玩,2歲以前孩子一般與成人交往,2歲以后逐漸對小伙伴發(fā)生興趣,成人代替不了小伙伴的位置,伙伴交往越來越重要。四、滿足幼兒自我肯定的需要。在游戲中,孩子玩什么?怎么玩?都由孩子自己決定。孩子在游戲中不會有挫敗感,每一次玩,他都可以體驗到自己的成功。比如,2-3歲的孩子搭積木,他雖然沒有掌握大小積木的平衡關系,只是亂搭,小積木在下面,大積木在上面,沒搭幾塊就塌了,但是他還是很高興,積木倒下去的過程他覺得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