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準備多少錢都不嫌多
發(fā)布時間:2021-10-01 入學準備 幼兒園選擇準備 選擇幼兒園準備孩子上學之后,為孩子花錢的重頭戲才剛開場,雖說有9年的義務(wù)制教育,可家長花的錢一點都省不下。在“e度教育社區(qū)”的論壇里,家長們一個個都語出驚人,大家一致認為,擇校費和培訓班這兩項花費,就幾乎要了自己的老命。
“慶慶媽”稱,今年經(jīng)歷兒子小升初,大人孩子就像扒了一層皮,從一個月上萬元的沖刺考級班、口語集訓班,到托關(guān)系走人情的“交際費”,到最后的擇校費,為了上這所重點中學花了將近20萬。而另一個媽媽則跟帖說:“今年我花不到20萬上了一所重點小學,不過是帶初中一起的,免了小升初的麻煩,這樣算起來還是合算的……”
即使孩子不是面臨升學,各種培訓班加起來也絕對價錢不菲?!坝挠膵尅苯o記者算了一下,她兒子小學二年級,目前課外在上奧數(shù)、外語、作文培訓,此外還有游泳、鋼琴和畫畫三個興趣班,每月花費3000多元,“這還是普通等級的價格,如果老師是特級的,費用會翻番?!?/p>
千辛萬苦把孩子送進大學之后,家長還是不能松勁。>>北京大學生的教育賬單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上個幼兒園要花多少錢?
這幾天整理東西,翻出小博女上幼兒園的收費單,順便就來算算,小博女上幼兒園的花費吧。
小博女上幼兒園是2000年11月,兩歲零九個月開始上的幼兒園,那個時候主婦還上班,而且非常忙,所以選擇幼兒園的時候,沒有考慮別的,最基本的就是晚上不用那么早接,主婦是下班沒點,博先生下班到家也得五點多,當時一般的幼兒園都是四點半就放學,五點前肯定要接走,而且這么小一般的幼兒園全托的很少。在家周圍巡查了一遍,才最后定了一家新加坡人辦的私營的雙語幼兒園,當時也是新開園不久,小博女進去是第一波從小小班一直上到畢業(yè)的孩子。
雖然在當時沒什么選擇余地就上了這所幼兒園,不過上完之后,還是覺得很幸運,雖然花費比起一般的幼兒園貴了不少,但是小博女在幼兒園受到的教育還是比較全面的,那幾年基本都是靠在幼兒園學習,小博女在家也就是周末我們帶著出去玩玩,基本沒有給她更多的教育指導,也沒有上任何校外的輔導班,小博女的幼兒園時光還是蠻快樂滴。
賬單應(yīng)該還比較全,從2001年11月一直到2004年5月,中間缺也可能就缺一兩個月的,所以這筆費用基本是小博女幼兒園時代的總費用,列個明細看看哈:
2000年11月--12月:12904,這個幼兒園每年要交將近12000的贊助費,后來以贊助名義收,但實際也還是要交這筆費用的,每月的伙食費和保育費開始是500多,后來又漲了一些,另外剛?cè)胪杏袀€被褥費,還有服裝費。她們園服真的很好看,冬天有棉背心、一身厚夾克、春秋有毛背心和厚的小裙服,夏天是白T恤,小短褲,主婦至今還留著幾件不舍得扔。
2001年:20309,這個時候保育費和伙食費基本每月是700多,加上每年一萬三的贊助費和服裝費?;锸迟M如果有不來的,到時會退錢出來。因為我們不能定時接,所以一直交的都是半全托費用,所謂半全托,是跟幼兒園商量的結(jié)果,錢比全托少交一點,但是接的時間可以靈活掌握,晚上多晚接都可以,每月多交兩百多塊錢,但是沒有辦法,誰叫那個時候忙呢,小博女每天總是挺晚才接的,我們兩個人帶她,確實也顧不上,還好幼兒園對小博女挺照顧,老師都特喜歡她,所以她適應(yīng)上幼兒園之后,基本上對晚接也沒有太大的怨言。
2002年:20419,這一年基本和上一年一樣,但是我們開始考慮讓小博女上全托,這個時候開始在做她的思想工作,一是想鍛煉鍛煉她,另外也是覺得太累,兩人有時確實顧不過來,那個時候每天是主婦上班晚一點,所以先送了小博女去幼兒園,下班博先生接,主婦晚上正常到家也得七點多,基本上接都是博先生的活兒,這樣總是得拴住一個人,萬一臨時有個事,都不好辦。
2003年:29346,這一年錢漲上去,不是因為贊助費漲了。其實贊助費確實漲了,后來新入園的贊助費是半年就一萬二了,不過我們因為是第一撥入園的,一直享受著最初的贊助費。這年的錢多,一個是因為從九月開始,小博女開始住宿了,住宿費每月多加了一百多塊,每月基本保育費伙食費要800到900的樣子。我們交的是全托的住宿費,實際上小博女每周只住兩天在幼兒園,還是舍不得把她天天扔在幼兒園??!另外漲出來的費用是幼兒園開始也開始增加一些輔導課,我們報了游泳班,兩期,只學會帶著泳圈游,小博女膽子賊小呢,還有個國畫班,也是學了一期,賬單上居然還有一個鋼琴班的費用,這筆主婦死活都沒想起來,沒記得讓她學過鋼琴啊,有點暈。
2004年:6040,這是小博女上學前最后在幼兒園待的半年,那個時候上的學前班了,本來他們幼兒園還和史家小學建立關(guān)系,幼兒園的孩子可以直接上史家,但是太遠了,我們最后還是選擇了就近入學。小博女上學前,主婦也正式辭了工,為小博女上學做準備。
幼兒園的費用加起來是89018,加上我們給小博女買的各種益教益學的玩具、光盤、書籍等等,小博女的玩具啦書啦真是算多,博先生去趟日本回來買的最多的也是玩具,主婦去趟香港,回來帶的一整箱玩具,后來都是拆了包裝才裝下,這些成本籠統(tǒng)算算起碼一年也要支出三五千的。所以一個幼兒園上下來,教育成本基本上花了將近10萬元。我想這個水平也就是個中等水平,現(xiàn)在從幼兒園開始就已經(jīng)規(guī)劃孩子將來的升學計劃,有些好的幼兒園贊助費高的離譜。
當時我們可真沒想過這么多,就是圖個方便,不過在這個幼兒園主婦覺得選擇還是挺正確的,也算我們幸運吧!比較有特色的幾點:
第一,每年圣誕節(jié),他們的幼兒園全體小朋友都要上臺表演,專門租個場地請家長一起來看孩子們的圣誕party,非常熱鬧,小博女就是從第一次圣誕晚會演節(jié)目開始愛上上幼兒園的,這之前幾乎有近兩個月一直不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
第二,他們的雙語教學對小博女后來的英語起到了很好的啟蒙作用,上小學英語的優(yōu)勢就很明顯,幼兒園畢業(yè)典禮上,小博女是小代表,上去用英語做的畢業(yè)致辭;
第三,畢業(yè)典禮上,給每個孩子都整理了一個畢業(yè)相冊,上邊是孩子從開始入園到畢業(yè)每個階段的老師點評和回顧,還有孩子成長的照片,這是個意外之喜,看了真的很感動。
小博女上學后,在知識面和知識積累方面,比起同齡的孩子還是略高一籌的,這也應(yīng)該算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很大收獲,每每路過她們的幼兒園她都會很自豪,所以,至今覺得,花這么些錢上一個幼兒園,也算值了。
大家都孩子上幼兒園花了多少錢,算過嗎?來回顧一下吧!
算算寶寶一天能花多少錢?
現(xiàn)在很多人都想多要一個孩子,確實,一個寶寶太孤單了。而從我本人出發(fā),也喜歡膝下多兒女,所以很贊同要二胎或多胎的想法。只是,養(yǎng)育兒女,不得不立足于自身的經(jīng)濟條件。婆婆經(jīng)常跟我說當年養(yǎng)兩個孩子的艱辛,生活總比一個孩子的家庭差,吃口肉都顯得那么困難,這在《金婚》里,也有所體現(xiàn)。不過,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條件已經(jīng)完全超越了那個年代,否則,社會主義就白建設(shè)了。但是,準媽媽和準爸爸們,還是應(yīng)當量力而行。
在寶寶出生的最初六個月里,我算過一筆賬,看看多了個小寶寶之后,家里增加了多少支出。結(jié)果是:每個月平均多開支3000元。
最初的六個月,涉及生孩子住院、買待產(chǎn)包以及寶寶的最基本用品,一次性投資所占比例較大。到了6個月以后,保姆費用(再大點就是上幼兒園費用)、餐費、玩具和學習用品,就變成大頭了。
毛毛現(xiàn)在1歲多了,除了保姆費用,似乎沒有大筆的支出。但滴水成河,那些點滴的零碎錢,加起來也還不是小錢了。
先說吃的。
我想,孩子可以用得差點,穿得差點,但吃上邊可不能虧待。雖然達不到書上所言一天一斤蔬菜二兩肉三兩主食一兩豆制品,但每天盡量葷素結(jié)合,外加適量補充一些保健品。
1、奶粉:約18元/天(雅培,盒裝的,比桶裝的便宜三分之一)
2、補鈣等:鈣沖劑or鈣顆粒:約3元
魚肝油:約2元~4元
補鋅等的奶伴侶:約2元(偶爾)
乳珍:約4元(經(jīng)常)
3、果泥菜泥:每天一瓶,4元or7元多點(不愛吃蔬菜水果,只好給補點罐頭)
4、奶酪:約3元~6元
5、酸奶:1~2元
6、餅干(好多魚,小熊餅等)、海苔等零食:約5元
7、水果蔬菜肉蛋等等:約5元
僅僅吃的,每天約50元,這還不包括帶他去吃餛飩侯等的錢,以及給他加點鱈魚之類的好吃吃。
當然,各有各的養(yǎng)法,窮養(yǎng)也有窮養(yǎng)法,以上的這些保健品和零食,有些孩子可能從來沒有吃過,甚至有的家庭都不給補鈣(個人認為這個不應(yīng)該,現(xiàn)在環(huán)境太惡劣,補鈣還是必須的),那么,也就非常省錢了。
再說穿的。
1歲以內(nèi),寶寶每個月長2厘米左右,到了1歲以后,寶寶們平均一年長7~10厘米。所以,寶寶的衣服,基本每個季節(jié)都得買新的。1歲以內(nèi),如果不用紙尿褲,那么褲子怎么也得準備10條。如果去商場買這些東東,每件都要花上你一張以上的五十大鈔甚至百元大鈔,那不是平常人家所過的日子。如果去集貿(mào)類市場去買,就能省下很多錢給寶寶買點好吃的了。
最好的,就是去前輩家里要些舊衣服,省錢又好用。
我的想法是,到了幼兒園,還是得穿好一點,免得被老師和小朋友欺負。
再說用的。
平時零零散散給寶寶買東西,沒有統(tǒng)計過,所以不知道大概要花多少,這么一算吃的,再加上穿的用的玩的,看來,小東西還真挺能造錢的,不過,也可多可少。(不列舉了,簡直頭疼)
那天,有個媽媽說,孩子的奶瓶真貴,兩個就花了她八十多。是啊,不過,她可沒有覺得自己買一套七八百元的床品有多貴。如果少買一套床品,就可以給寶寶買很多的用品了:奶瓶、學飲杯、吸管杯、碗、勺子、學習筷、馬桶、椅子、餐椅、玩具、各類卡片、圖書……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都會這么想,可是,究竟怎樣才能算是不輸呢?
我現(xiàn)在時常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到迷茫,有些擔心不能承受這樣的重擔??墒菍τ谝粋€母親來說,又能怎樣呢?只能說:物質(zhì)上能夠滿足的,我盡量滿足他;精神上能夠豐富的,我盡量豐富他。其他的,順其自然吧……
少兒英語教育誤區(qū)知多少
在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對子女的少兒英語教育。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下,眾多五花八門的英語培訓班應(yīng)運而生;各類級別考試層出不窮。
面對這一切,家長們迷茫困惑,難做取舍;一不小心就會做出錯誤的選擇,貽誤了孩子學習英語的最佳時機,沒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因此,明確英語教育的正確原則和途徑,避開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和家長自身對于英語教育錯誤認識所形成的誤區(qū),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誤區(qū)一:學英語,先從背單詞開始
直認為英語培訓機構(gòu)給孩子默寫單詞是理所當然的事,而了解孩子的所學所懂也常常以孩子能夠背誦和默寫出多少單詞為衡量準則,這一現(xiàn)象從孩子從幼兒園就讀就已經(jīng)開始了。
但對于孩子學習英語來說其實最重要的幫助孩子建立起對于英語的興趣,在“聽”和“說”的前提下培養(yǎng)語感,練習發(fā)音,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孩子開口“說”英語的勇氣和信心。英語是一種語言,而不是一門學問,對于孩子來說,學習英語的最佳方法是源自興趣和習慣,而非通過強迫或是刻意的方式去練習,因為這會大幅降低孩子學習的熱情和興致。掌握一門語言必須先習得語言的聲音信號,當語言聲音信號就形成一種潛意識,語言就變成了技能。語言成為技能,是在大量聽說中形成的,而不是在大量讀寫中形成的?!白x”和“寫”必須在聽說成為技能的基礎(chǔ)上去學習和應(yīng)用,這是語言學習的自然規(guī)律。所以,學習任何一門語言,必須要先語后文,而要讓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提升,也必須讓聲音信號在大腦中形成反射條件,“聽到就能做到”。
誤區(qū)二:孩子才學不久,家長急于求成
經(jīng)常會有家長在培訓機構(gòu)的教室詢問自己孩子的授課老師,“為什么我的孩子已經(jīng)在這兒學了好幾周了都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又或者是“我的孩子在這里都學了那么久了為什么英語成績還是沒有太大的提高”等等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孩子實際的興趣、意志以及學習能力都決定了孩子學習知識的速度,并不單純只是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質(zhì)量有問題,當然,如果培訓教師的資質(zhì)有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口碑的下滑,自然會被大眾所抨擊和淘汰。
在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適度地了解孩子對于英語的興趣、專注度、學習能力等等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習語言本身就因人而異,且有自身的客觀規(guī)律。尤其是在孩子學習伊始,確實需要在語境中尋找開口和發(fā)聲的契機,當打開思路后便會出現(xiàn)螺旋式的發(fā)展軌跡,作為家長不能只求結(jié)果,全然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在選擇英語培訓機構(gòu)時家長真正應(yīng)該思考的是:這個機構(gòu)可不可以在保護甚至加強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的情況下,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方法汲取所看所聽所學的內(nèi)容。依照正常的學習周期去培養(yǎng)孩子學習英語,慢工出細活,漸進方有成,真正掌握科學的方法學習英語對于孩子而言將是一件終身受益的事。
誤區(qū)三:證書越多越好
有不少家長認為只要孩子的學習可以幫助孩子考級領(lǐng)證,便覺得自己給孩子讀的培訓班和花出去的時間和金錢都得到了回報,心里會覺得十分欣慰和滿足。
而事實上是,當孩子通過死記硬背和臨陣磨槍的方式為了應(yīng)試而采取填鴨式的學習方法只能讓孩子有短期記憶,最后獲取合格分通過了考試拿到了證書,但并沒有實質(zhì)意義,因為當孩子真正面臨升學面試和工作機會時,一紙文書或許是一塊絕佳的敲門磚,但這絕不是最終入選的通行證,證書再多,當面對實際的問題和英語術(shù)語時,證書的作用就很小了,當然不是說證書就毫無作用,級別證書和資格證書是對于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和證明,這是經(jīng)過階段性的培訓和聯(lián)系后,由于孩子自身的能力達到了某個程度而獲得的認可,將證書視作這一階段的成果印證,這才是對自己的付出和孩子的能力的肯定。
誤區(qū)四:學習環(huán)境好則教學質(zhì)量好
教學質(zhì)量不是裝出來的,因為教育是大事,而基礎(chǔ)教育占據(jù)了孩子知識構(gòu)成的絕大部分,這些年一旦度過,就不可能再重復了,這段時間給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旺盛的學習熱情,完善的知識體系,孩子終生受益。如果選錯了培訓機構(gòu),不但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更耽誤了孩子寶貴的學習時間,荒廢了孩子的錦繡前程。
壓歲錢多多 七八歲小孩上酒樓花2000多不在話下
幾名七八歲小孩點一桌2000多元的飯菜,如何教育孩子合理用好“壓歲錢”成當務(wù)之急點一桌2000多元的酒菜不在話下,招呼服務(wù)員侍候像個闊佬。昨日,筆者在一家酒樓目睹了幾名七八歲的小孩“擺闊”,其情其景讓人深思和擔憂。昨日傍晚,筆者來到位于福田區(qū)皇崗食街的一家酒樓。剛坐下來不久,有6個看上去才七八歲的小孩進來了,其中三個男孩、三個女孩。幾個小孩一進酒樓,便端坐在桌邊,招呼服務(wù)員過來倒茶送水,神氣很是瀟灑。其中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小男孩要過菜譜,隨口就點出幾道菜,其他的幾個小孩也點了自己喜歡吃的菜。筆者在旁邊看到,這些小孩點的都是高檔菜。菜都上齊了
,幾個小孩開始吃了起來,其中有一個小孩還向服務(wù)員小姐嚷嚷著要酒喝,被拒絕。小家伙們邊吃邊聊,開始談?wù)撈鸫汗?jié)收“壓歲錢”的事。筆者在旁邊聽到,其中最多的一個小孩收了12000多塊錢“壓歲錢”,最少的也有幾千塊錢。筆者問其中的一個小男孩是否經(jīng)常來酒樓吃飯,他說父母親過年期間天天帶他到酒樓吃飯,他自己也會偷偷到酒樓吃飯,因為酒樓的菜很好吃又很方便。小男孩說,今天是和幾個好朋友一塊出來吃飯,是他請的客。這個小男孩還很是“風光”地介紹說,坐在他身邊的一個小女孩是他的“女朋友”。沒到半個小時,這幾個小孩其實吃得很少,都不想吃了,就叫服務(wù)員來埋單,這一桌菜竟然開銷2000多元。據(jù)一名姓李的先生介紹,他過年期間圖方便,也多半在餐館、酒樓吃飯,經(jīng)??吹揭恍┬『⒆约旱骄茦莵沓燥埖那闆r,而且用的都是“壓歲錢”。還有一名在玩具店上班的小姐對筆者說,這些天來玩具店買玩具的小孩更加多了起來,而且買的玩具都是高檔的,用的也是“壓歲錢”。春節(jié)期間給小孩“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tǒng),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壓歲錢”的數(shù)額也越來越高,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孩,一個春節(jié)收幾千塊錢的現(xiàn)象很普遍,有的小孩竟然有上萬元甚至更多的“壓歲錢”。一名在講臺上站了30多年的老
教師認為,現(xiàn)在的社會風氣越來越不好,給小孩“壓歲錢”已經(jīng)嚴重“變味”了,這不僅增加了大人的負擔,同時更寵壞了“無辜”的孩子們。大人們應(yīng)當“合理”地給孩子“壓歲錢”,更應(yīng)該教育孩子如何使用好“壓歲錢”,以免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發(fā)布日期2004年01月30日11時
孩子,走多少彎路我都陪著你
這樣的話你一定耳熟能詳:
孩子,我這是為你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我是過來人,我知道什么才是對的!
你現(xiàn)在恨我,長大了你會感激我!
現(xiàn)在如果我不提醒你,將來你吃虧了就會怪我!
但這樣的話不知道你聽過沒有:
關(guān)于這件事,孩子,我并不比你知道得更多,你得自己去嘗試!
我不能告訴你什么是對的,你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也許你是錯的,但誰又能次次都對呢?我也做不到啊。
如果你碰壁了,我的胸懷永遠為你敞開,但我不能為你做任何決定。
在美國參加家庭聚會聊到孩子,經(jīng)常聽到的理論是:“醫(yī)生的兒子不見得就是醫(yī)生?!薄扒蛲醯膬鹤涌隙ú皇乔蛲酢!袄锔贻p的時候是演員,小布什年輕的時候是個玩搖滾的浪蕩子,如果他們的父母費盡心思、用盡手段,把他們強行“掰回正路”,也許就沒有此后的總統(tǒng)先生了。
讓孩子走彎路的真理是,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冥冥之中,所有的選擇串在一起,成了一條彎彎曲曲卻順理成章的道路。如果家長橫插一杠子,路就斷了,沒有邏輯關(guān)聯(lián)了。不讓孩子走彎路,留給孩子的也不一定會是直路,而是破碎的路,那將是孩子一輩子要面對的茫然和被動。其實,只要能自由選擇,就是幸福的,哪怕是一條曲折的路。
彎路也好,直路也好,自己走才最重要
我在加拿大McGill大學進修的時候,我的導師Friedmen邀請我參加他女兒的婚禮,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的女兒才19歲,大學還沒畢業(yè),而且她念的是印地語系,完全沒有繼承導師的應(yīng)用心理學衣缽。
后來在一次集體討論過后,我問他:“為什么不指導女兒走一條更好的路?”Friedmen用藍色的眼睛慈愛地看著我:“什么是更好的路?”我邊想邊說:“讓她選擇一個好的專業(yè)...”Friedmen打斷我:“那什么是好的專業(yè)呢?”我說:“應(yīng)用心理學啊、金融啊、國際關(guān)系啊…”Friedmen:“然后呢?”“然后她就可以進很好的機構(gòu)成為專業(yè)人士,然后找一位很般配的郎君,過上幸福的生活?!?/p>
Friedmen笑了:“可是我現(xiàn)在就非常明確地知道,我女兒目前很幸福?!彼f:“如果當時我粗暴地阻止她和Joe來往,而且逼迫她去學自己不喜歡的金融,對,她可能會順從我,進很好的機構(gòu),找個比Joe有錢。有地位的男人,但是,然后呢?然后她會在某個普通的夜晚醒來,覺得自己的人生完全沒有意義。她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嫁給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也許,她會用一些心理暗示來幫自己渡過這個難關(guān),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她最終不得不來找我,因為她得了抑郁癥?!?/p>
“現(xiàn)在,她早婚,可能會經(jīng)歷為人妻、為人母的種種艱辛,甚至耽誤她的學業(yè)。她學了一個很偏的專業(yè),可能會失業(yè),或者被派往萬里以外某個貧民窟做社會工作,缺吃少穿,還要擔心感染疾病。這一切在我眼前清晰可辨,我當然會心痛,但是我知道,她不會抱怨,她會在每一點艱辛后面積極尋找幸福的蹤跡,因此,她的人生是完整的。如果她感到這樣的生活很幸福,那么這條路對她來說就是正確的。如果她覺得不幸福,她自然會走回來,我又何必多此一舉?”
讓孩子直面自己選擇的路,就算選錯了、走錯了,她也會收獲寶貴的經(jīng)驗和教訓,哪怕有一天把她放到森林里,她也有可能自己找對路出來。反之,一直給孩子安排陽光大道的家長,卻斬斷了孩子選擇的能力和直面彎路的勇氣。其實,彎路也好,直路也好,自己走才最重要。
不走彎路的孩子不是孩子
Semantha告訴我她跟兒子George在一起的時候,更多的是告訴自己要“忍住”,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指揮兒子做這做那。在美國,一個嘮嘮叨叨、滿嘴大道理、總是把“我早就跟你說過”掛在嘴邊的母親,是不懂得教育方法的。有一次George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子,為她神魂顛倒,竟然把自己買自行車的錢拿出來給女孩買禮物。Semantha知道那個女孩兒只是玩玩而已,但是她不能說,只能眼巴巴看著。
那天晚上,George興奮地說女孩兒答應(yīng)和他約會,Semantha真想當場拆穿她的假面具,但是她不能,她若無其事地問兒子:“你準備好了嗎?”George很感動,上前吻了她一下,說:“放心吧,都準備好了?!比缓缶烷_著車絕塵而去。
Semantha說:就是這樣,我心里面罵了一萬遍,有一千次沖動想要對他說,你在毀掉自己!不要去,你會后悔的!但是我只能敲鑼打鼓送他去,因為,這是他必須要走的路。后來女孩兒認為他不借車給她開很吝嗇,當場提出分手,George很沮喪?;氐郊依?,Semantha知道情況,看到兒子垂頭喪氣的樣子,摸摸他的頭說:如果你有火,就全部撒出來吧,因為我完全能夠理解你的心情,我不會被你傷害,我是安全的,永遠愛你的。
如果,Semantha一開始就阻止兒子,也許他會聽話,但是他可能會覺得那個女孩兒是他一輩子的遺憾,糟糕的話,沒準會演變成私奔。
Semantha說她并沒有權(quán)力去阻止兒子走彎路,但是,她有能力站在彎路的盡頭,等著他,用自己的愛去撫慰他,讓他有勇氣去選擇正確的路,讓他得到教訓之后還能覺得自己很幸運、很幸福。沒有不走彎路的人生,就像沒有不跌倒就長大的孩子,在孩子跌倒的時候,等他站起來,給他繼續(xù)行走的鼓勵和信心,這才是家長應(yīng)該且需要做的啊。
走過多少條彎路,我都陪著你
Lily4歲的時候,爸爸帶她去地中海旅游,爬山爬到一半的時候,有個本地人給他們指了一條近路,其他游客都紛紛往那條路走去,但是Lily不肯,爸爸并沒有強迫她,而是拴緊背包帶子,牽著她的手繼續(xù)往上爬。
父女倆孤獨而溫暖的背影,從此定格在Lily的生命中,爸爸從來不會替自己做決定,而是陪著自己去經(jīng)歷,Lily從小就體會到了這一點。她上小學的時候,有段時間迷戀動畫片,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爸爸的做法是收起她的課本,陪她一起看電視。直到最后她考試成績出來,Lily的老師把爸爸叫到學校里去教育了一番,Lily這才明白,自己的行為連累了爸爸挨批評。
高中二年級,Lily突發(fā)奇想要去參加《美國偶像》比賽,她有點五音不全,但是爸爸全力支持她,為她寫橫幅、貼標語、還做文化衫,還鼓動家里人做她的后援團。結(jié)果可想而知,她在海選中就被淘汰了,Lily很傷心地出來,一下就被爸爸摟進懷里,兩人哭天抹淚兒。
在Lily的婚禮上,爸爸發(fā)表祝詞,他說:“親愛的,我不知道你選擇的這個男人是不是對的,但是一直以來,我們無論歡笑還是流淚都一同度過,所以你根本不必害怕和不安,只要勇敢去愛,就是對的?!?/p>
不要剝奪孩子走彎路的權(quán)利,對漫長的人生而言,那條彎路上的風景,也許更美…
孩子財商教育,你懂多少?
山東濟南一家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統(tǒng)一佩戴著近來備受爭議的“綠領(lǐng)巾”在濟南動物園游玩。幼兒園的負責人說,孩子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教育方式對不對。孩子們的年齡還小,還不夠加入少先隊員的年齡,給他們統(tǒng)一佩戴綠領(lǐng)巾是對孩子的一種激勵措施。他們不會受西安市未央?yún)^(qū)第一實驗小學“綠領(lǐng)巾事件”的影響,而改變這種行之有效的方式。給孩子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年人希望借此為之灌輸?shù)臇|西。缺乏財商產(chǎn)生“四大家族”“由于中國年輕一代缺乏財商,導致了新‘四大家族’的產(chǎn)生?!惫獯筱y行國際金融理財師任遠在開場時便分析了中國的新“四大家族”———首先是卡奴族,這有年輕化趨勢,尤其是許多80后年輕人擁有多張信用卡,每個月都在卡與卡之間“倒來倒去”;其次是房奴族,房貸占家庭收入不宜超過,但現(xiàn)在很多年輕家庭超過了50%;第三是月光族,根本存不了錢;第四就是啃老族,花掉父母的養(yǎng)老錢。傳統(tǒng)的財商觀念也許成了孩子們成長的一種羈絆,對此家長卻可能毫無意識。比如家長常教育孩子“你這樣花錢,老子掙錢容易嗎!”“錢是存來讀書用的!好好學習,不然就沒有好工作?!薄皼]錢就討不到老婆了!”理財專家表示,親子理財教育不僅是指導助兒童認識勞動的價值和父母工作的意義,還幫助孩子學習規(guī)劃夢想、管理人生,更重要的是在親子理財教育過程中,指導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理財行為習慣,從而奠定幸福人生基礎(chǔ)。做家務(wù)獎錢要有技巧孩子掙錢可以從小培養(yǎng),那么干家務(wù)給錢是不是應(yīng)該呢?這個并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有家長說,給錢可以引導孩子自食其力的觀念,但有家長則認為會讓孩子忽視了基本的家庭義務(wù),同時不懂感恩甚至惟利是圖。專家的建議是,“比如倒垃圾,在孩子5歲前,這是他的勞動能力所不及的,為了鼓勵他的勞動興趣,你可以給他一定的經(jīng)濟報酬,讓他學會把錢存起來,去買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5歲以后,按照他的勞動能力,他足以擔負倒垃圾這項任務(wù),這已經(jīng)是他的義務(wù),就可以不給錢?!鳖愃频模梢越逃⒆影褟U品拿去賣,教育他任何東西都要珍惜,都是有價值的。到了一定年齡,孩子可以兼職賺錢了,這時就可以鼓勵他,“如果你打工賺元,那么我補貼500元?!币源艘龑ㄟ^勞動養(yǎng)活自己。但是必須正本清源的是,第一絕對不能省飯錢去買玩具和書,第二絕對不能靠幫同學做作業(yè)賺錢。引導孩子有計劃存錢掙錢之外,就要學會花錢。與會專家建議,給孩子一個賬本,并準時按月給孩子支付零用錢,不要隨要隨給。到下一個月,必須交賬本才能領(lǐng)到新的零用錢。這樣迫使孩子形成理財?shù)牧晳T,逐漸形成有計劃地花錢,在一定限度內(nèi)把錢花好,而不至于無底洞。除了掙錢和花錢,存錢也是必須的?!安辉谟诖娑嗌?,而在于儲蓄這一個習慣?!比芜h說,如果給孩子100元,那么不要求他就能存50元,哪怕堅持存元都是好的習慣。存錢也要有分門別類的習慣,比如給三個存錢罐,讓孩子分別貼上卡通標簽。比如一個是書本,一個是玩具,一個是零食,還可以把目標比如“一輛單車”貼上去。這樣讓孩子養(yǎng)成積少成多、達成目標的心理習慣。在小學的時候,就可以帶孩子去銀行,讓孩子自己開存折存錢。“記得是開存折,這樣孩子就會對所有的流水收支有個明確的感受,懂得錢的來去和積累?!睂嵗治觯禾貏e“摳門”的小孩場景一:母親節(jié)那天,瑤瑤咬牙給媽媽和外婆各買了一支康乃馨,媽媽和姥姥很感動??墒墙酉聛韮蓚€星期,瑤瑤都在念叨“這可花了我兩個星期的零花錢啊”。最后不得已,媽媽把錢還給了瑤瑤。場景二:瑤瑤一家和爸爸的朋友出去吃飯。點餐前,瑤瑤問:“這頓飯是我們請嗎?”當她知道是叔叔請的,就高興地松了一口氣說:“這樣我就放心了。”爸爸媽媽聽了非常尷尬。專家支招:瑤瑤對金錢格外擔心,說明她對金錢看得太重,甚至產(chǎn)生焦慮??赡苁歉改钙綍r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表演”讓她產(chǎn)生一些認知:有錢才能買東西、上學和給親人買東西,因此錢很重要,自己家里錢有限,必須省著花,才能細水長流。建議父母適度讓瑤瑤參與一些家庭財政計劃,如果年齡稍大,可以讓她了解家里的財政狀況,讓她知道父母大概的收入,緩解她對錢的焦慮。讓她懂得金錢的用途最終是消費,只要有價值,就值得花錢。節(jié)約還是為了合理消費,而不是守著錢不放就是最好的。問答題:爸媽誰賺錢更多?孩子問:爸爸和媽媽相比誰賺的錢更多?專家分析:學齡前的孩子已經(jīng)有很強的觀察能力,他們會通過平時誰付錢來判斷誰更有錢。比如全家一起去超市購物,他會注意是媽媽掏錢包來付錢的,于是認為媽媽有錢。但是在全家一起去吃飯,埋單的又是爸爸,他又會認為是爸爸更有錢。如果此時父母再將金錢作為武器來對付彼此或者孩子,比如無條件給孩子買東西討好孩子,讓他跟自己親,這對孩子的混亂金錢觀無疑是火上澆油。建議父母如果在理財和消費上無法統(tǒng)一,那么起碼在面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的時候,要共同作戰(zhàn)。以有良好消費習慣的一方為主進行教育。還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的財富是家庭共有的,避免孩子問到誰有錢的問題。不同年齡階段的財商培養(yǎng)內(nèi)容:3歲以前:辨認錢幣面值5歲:讓孩子知道錢是怎么來的6歲:讓孩子數(shù)清大量錢幣7歲:懂得看價格標簽8歲:可以通過勞動賺錢9歲:能制訂簡單一周的開銷計劃,并知道購物時比較價格10歲:懂得存錢,以備大筆開銷
教育孩子要堅持“四多四少”
孩子有三個心愿:一渴望受到贊揚;二表現(xiàn)自我,“我比大人強”;三喜歡看到成年人“掉底子”的事。日前,武漢大學特聘教授、華師一附中高級心理咨詢師尹鄧安在給光谷第二初級中學家長作報告時,鼓勵他們適當在孩子面前“掉底子”。
尹鄧安說,孩子都希望被夸獎、表現(xiàn)出比大人強的方面,所以孩子問問題時,家長或老師可以適當裝作不知道,鼓勵他們找出答案,然后再向孩子“請教”?!凹议L要學會在孩子面前‘掉底子’,這樣可以激發(fā)孩子的成就感?!蓖瑫r,家長多把孩子進步的成果公之于眾,也可激發(fā)孩子學習的熱情、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相反,家長一些不好的做法,則可能毀掉孩子。尹鄧安列舉出了幾條:家長不愛學習,背著孩子議論老師是非;家庭欠和睦,父母經(jīng)常吵架,惡言相加,根本不顧忌孩子在場;不與孩子平等談心;不讓孩子勞動,把孩子隨手亂丟的一切東西都替他收拾好,怕孩子累著了;孩子要多少零用錢都照給不誤,不要求孩子節(jié)?。划敽⒆雨J了禍以后,不及時進行批評教育,或者教育時粗暴對其打罵;愛埋怨、常啰嗦。
尹鄧安指出,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堅持“四多四少”:多交流、多鼓勵、多表揚、多肯定;少對比、少批評、少指責、少辱罵。批評時要注意方法,不打擊孩子自尊心,不傷害孩子自信心。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你知道多少?
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最重要的主題,然而,有的父母費了很多的精力物力財力,發(fā)現(xiàn)孩子并沒有向他們期望的目標發(fā)展,于是有的父母認為自己很挫敗,也引發(fā)焦慮、憤怒、無奈等情緒。
為什么?
很少有人覺察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你是在滿足自己的需要——愿望,安全感……
還是遵從有利于孩子的成長需要。
如果你是在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必然有溺愛、包辦替代、過度控制,
這樣孩子的逆反就不可避免了。
從發(fā)展心理學來看,孩子在不同成長時期有不同的特點,
我們只有遵循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
從孩子成長的需要出發(fā)去愛、去支持、去引領(lǐng),讓孩子在不斷探索中提高認知,增加獨立與自信,這樣的孩子才能真正的優(yōu)秀。
心理導師李少成教授說:做好家長,就是給孩子塑造美好的未來!
所以,父母的成長是孩子優(yōu)秀的基礎(chǔ)。
經(jīng)常覺察自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在無意識地滿足自己,還是在成就孩子。
如果能分的清楚,你的教育模式就會改變,
當然,孩子的成長自然也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