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有關蘇教二冊?《這兒真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的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1-09-30 陜縣第二小學數學教案 大班教育筆記第二學期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教案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種樹就能把荒綠變成綠島;只要生活的環(huán)境變好了,朋友就會來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讀下面的詞語,并說說它們的意思。

天空、連忙、說話、綠樹成蔭、高興極了

 2、指名朗讀課文。

【第二教時的開始,要十分重視復習檢查,認真了解學生第一課時學習的情況?!?/p>

二、講讀全文。

過渡:這是一個童話故事,非常有趣。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我們來細細閱讀課文。

 1、出示小熊圖,問:小能生活在什么地方呢?請小朋友自己讀一讀第一段話。

(1)學生自讀。

(2)檢查回答,并板書:“孤零零”;

(3)提問:小熊孤零零的,它想什么呢?

(4)小結。

【低年級的閱讀教學,還是要細致一點,耐心地引導學生閱讀思考,培養(yǎng)他們認真閱讀的習慣?!?/p>

 2、講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小熊它孤零零的,它多么想找到朋友呀!這個時候,天空飄來了一朵白云。

(1)出示圖片,問:小熊對云說了些什么?

【過渡的問題和出示的圖片,創(chuàng)設了故事的餓情景?!?/p>

(2)出示小熊的一句話,指導朗讀。

 3、講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云兒是怎樣回答小熊的呢?小熊又是怎樣做的呢?

(1)指名朗讀。

(2)“云兒變成一棵樹”,是什么意思呢?小熊明白了嗎?它又做了什么呢?

(3)一年、兩年,這兒變了,變成什么樣子了呢?

(4)出示樹林圖,理解“漫山遍野”、“綠樹成陰”的意思。

(5)小結。小熊明白了云的意思,堅持在島上種樹,荒島終于變成了綠島。

【這一自然段的內容很復雜,也很含蓄,學生很難理解,細細引導是對的?!?/p>

 4、講讀第4~6自然段。

   過渡:荒島變成了綠島,小熊的朋友來了嗎?m.n4507.cn

(1)范讀。

(2)提問:哪些朋友來了?學生答后貼上圖。

(3)細讀追問:他們是怎么來的?來了之后他們說什么?(指導學生理解“飛”和“劃”的意思,并指導朗讀。)

【“飛”和“劃”是兩個重要的詞語,提示比較。不僅理解了詞語的意思,而且進一步了解了荒島周圍的環(huán)境?!?/p>

(4)啟發(fā)想像,出示填表空題:還會有誰來到這兒,還會有誰說些什么呢?

(5)講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6)小結。荒島變成了綠島,引來了許多朋友,小熊高興極了。

三、總結。

小朋友,想一想,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只要種樹,就能把荒島變成綠島。只要生活的環(huán)境變好了,朋友就會來了。)

四、指導朗讀。

五、作業(yè)。

 1、讀課文

 2、這個故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3、完成填空:___________來了,說:“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

 15、這兒真好

荒島——————綠島

?。ǚN樹)

孤零零(小鳥圖)

?。ㄐ∠髨D)

?。ㄐ『飯D)

 (小鹿圖)

【《這兒真好》是一個童話故事。周老師的教學過程是根據童話故事的特點來安排的。整個教學過程是很自然、流暢的,朗讀和理解的訓練是扎實的。寓意的提示不牽強,完全是水到渠成?!?/p>

YJS21.cOm更多小學語文教案小編推薦

有關《雨點兒》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的教案


【教材分析】

對于第一學段的學生來說,如何引導他們盡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給他們打開一個建立在生活經驗世界基礎上的豐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队挈c兒》是一篇科學童話,文筆優(yōu)美,是引導學生進行識字和閱讀很好的教材。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有了雨水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設計理念】

1、注重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統(tǒng)一。

2、注意兒童學習母語重在感性把握的特點,引導學生讀中悟。

3、尊重學生的差異,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4、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積極發(fā)揮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組織者和促進者的作用。

【課前預熱】

出示:青蛙唱歌……下小雨、下大雨、下雷雨、********

師:誰會讀這些詞語,其他小朋友做動作或發(fā)出聲音來學一學。

學生學聲,做動作。

一、情境導入

1、師:閉上眼睛,仔細聽聲音。播放小雨的聲音。

師:真的下雨了,我感覺到小雨滴在我的手上了,小朋友快伸出你的小手,讓雨點兒滴在你的手上。

2、你感覺到什么?

3、你喜歡這些雨點兒嗎?那我們趕快和這些雨點兒打個招呼吧,誰愿意 來打聲招呼?

揭題:雨點兒(正音)

師:我們一起來招呼他一下。

二、學習第一小節(jié)

1、出示動畫雨點飄落的情景:

師:這么可愛的雨點兒,我真想一個個都認識他們,你們幫我一起數一數,好嗎?

我數得眼睛都花了,你們都數清了嗎?

出示:數不清

指名讀

師:你知道還有哪些東西也是數不清嗎?

2、看,數不清的雨點兒是怎么落下來的?

出示:飄落

為什么說是飄落呢?因為有風才會飄。

還有什么也是飄落下來的?誰能做做飄落的動作,你覺得他做的好嗎?為什么?

你能讀好這個詞嗎?指名讀──齊讀。

3、這些數不清的雨點兒是從哪里飄落下來的?(云,云朵)

是啊,云朵還有另外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云彩”。

出示:云彩

云彩還是雨點的媽媽呢!誰會讀一起讀。

4、這幾個詞語小朋友都會讀了,那你能用其中一個詞語來說一句話嗎? 能干的小朋友可以用上兩個或三個詞語來說一說。

5、有位作家也把這三個詞語寫到一句話中,知道是什么句子嗎?

出示第一自然段。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配動作──同桌對讀──齊讀。

三、學習二、三、四自然段

1、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在半空中,大雨點遇到小雨點兒, 他們在說悄悄話呢!想知道他們在說什么嗎?

請小朋友翻到課文105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找到他們說的話。

2、聽錄音──出示對話的句子。

3、師:大雨點問小雨點什么?

認識問號及問句。

在家里你有問過爸爸媽媽問題嗎?誰來問一問?

指名讀──齊讀

4、師:小雨點,你要去哪里?

生: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5、師:我是一顆可憐的大雨點兒,沒有人關心我去哪里?誰來關心我?

生問:你要去哪里?

師:我要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6、自由練習對話,同桌分角色朗讀

指名分角色朗讀──師生對讀

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在哪兒呢?大雨點兒這么想去。

理解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師:小雨點兒感到好奇怪呀,它會怎么問大雨點呢?

句式練習:小雨點兒奇怪地問:“ ?”

7、師:多么善良、可愛的大雨點兒呀,他們帶著美好的愿望,在天空中飄呀飄,可開心了,讓我們帶著開心的語氣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小雨點兒飄呀飄,飄到了有花有草的地方,看看大地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看動畫。

2、學生觀察后,說變化。書上怎么寫的呢找到讀一讀。

3、小雨點兒看到自己能讓花兒變紅,草兒變綠,心情怎么樣?

你能用開心的語氣讀一讀嗎?自由讀一讀。

 ⑴ 指導讀:誰來讀這一句話

 老師感覺到花更紅了,草也綠了,誰能讓花更紅,讓草更綠?

 小花,小花,你為什么這么紅?

 小草,你為什么這么綠?

?、啤⌒∮挈c兒聽了小花,小草的話,心里甜滋滋的,在空中飄得越來越有勁了,再讀第一自然段。

4、大雨點兒好羨慕小雨點兒,他來到了一片荒蕪的土地上,大雨點兒落到了土地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播放動畫。

5、出示句子: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齊讀──自由讀齊讀。

6、出示第5自然段:自由讀──指名讀──想讀的一起讀。

7、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會對雨點兒說點什么?

8、大雨點兒聽到你們的話,在天空中跳起了舞蹈,好像在說:“我好幸福啊!”請小朋友讀出大雨點幸福的感覺,再讀第一自然段。

五、總結課文,齊讀課文

有關《棉花姑娘》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的教案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

2.在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分角色演讀課文,鞏固認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在第七課學習了《棉鞋里的陽光》,知道棉花可以保暖,可以為人們帶來許多方便,可是如果棉花生病了怎么辦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給生病的棉花姑娘治病. 板書課題:《棉花姑娘》

2.出示課件1復習部分生字讀音.一類字和二類字.

一類字 讀并說句子.二類字 你寫我猜,再說句子.用上請,,,幫,,,

二,朗讀課文

生字朋友認識了,我們趕緊幫棉花姑娘請醫(yī)生治病吧.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小動物里有許多專捉害蟲的醫(yī)生,今天它們都來了,大家看看都有誰

出示小動物課件: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師邊貼這些動物圖飾.它們能幫棉花姑娘治病嗎 下面請同學們讀課文.(誰能告訴我你有什么好的讀書習慣;)學生自由讀書.

(二)再讀課文.提出讀書要求:你喜歡哪位醫(yī)生,就讀描寫那位醫(yī)生的哪一段.

(三)學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練習后指名讀(4人,各讀一段),發(fā)現問題隨時糾正.

(1)指名讀第二段.棉花姑娘它是怎么說跟燕子說的

出示課件:

請你幫我捉害蟲吧! 燕子答應沒有

對不起,我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

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要讀出棉花姑娘請求的語氣

領讀,指讀,齊讀.師生對讀

(2)指名讀第三段

學習生字:啄 啄與家的區(qū)別

出示課件:

請你幫我捉害蟲吧!它答應沒有 為什么

對不起,我只會捉樹干里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

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練讀,指讀. 齊讀.分角色一\二組和三四組讀

(3)指名讀第四段

出示課件:

請你幫我捉害蟲吧! 青蛙沒有答應 為什么呢 請大家讀讀這一次對話.

對不起,我只會捉田里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

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練讀,齊讀. 男女生對讀

(4)指名讀第五段 治棉花姑娘病的醫(yī)生只有誰呀

出示課件:

你們是誰呀

我們身上有七個斑點,就像七顆星星,大家都叫我們七星瓢蟲.

學習生字:斑 斑與班的區(qū)分

自我介紹.現在你就是七星瓢蟲,告訴我你們?yōu)槭裁唇羞@個名字啊

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要讀出驚奇的語氣.

練讀,指讀,齊讀. 指名生當棉花姑娘,其它所有的同學當七星瓢蟲.

七星瓢蟲能吃蚜蟲,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那其他三位醫(yī)生為什么不能呢 結合板書,讓學生回答.

棉花姑娘的病只能讓七星瓢蟲來治,現在它的病好了,再次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

(5)學習第六段

學生讀過第六段后,出示課件:變美了,你能用書本上哪一句話來說呢

碧綠碧綠的葉子,雪白雪白的棉花(圖).

相機完成課后"讀讀說說"練習. 讀一讀句子.

棉花姑娘最后裂開嘴笑了.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病好了,還因為她學到了許多知識,你知道是哪些知識呢 再一次引導學生利用板書來說.

三,演讀課文.

請看,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這幾位醫(yī)生來到咱們教室啊,燕子說它喜歡,,,啄木鳥說它喜歡,,,青蛙說它喜歡,,,七星瓢蟲說它喜歡,,,,,現在就請你們一組扮演,,,,二組扮演,,,三組扮演,,,,,四組扮演,,,.看看棉花姑娘喜歡誰 那我就當作者呢,咱們共同合作分角色來把課文演一遍.

分角色表演.

1,師生共同合作分角色表演.

2,小組內分角色表演.

3,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展示表演.

三, 拓展延伸:

1,如果這時候來了小壁虎爬來了,棉花姑娘說:"——————————————————————————."壁虎說:"———————————————————————————."

讓學生自由準備后指名學生說.

2,你還知道身邊有哪些益蟲,益鳥 推薦課外閱讀《十萬個為什么》

有關《詠華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4份的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激發(fā)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3、學習本課14個生字,理解本課新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課文第2段詩文的體會領悟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趣,引入情境

 師: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2課,跟老師寫課題(師生板書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讀通讀熟了課文,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背誦第一自然段)。

 師:小朋友,華山可是我國的一座名山呀!老師這里正好有一首詩是介紹華山的,你們想念念嗎?

 出示:《登華山》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去看看嗎?我們這節(jié)課就跟著小寇準和先生一塊去登華山好嗎?

(二)學習第二段

一、出示多媒體

1、師配樂朗讀第二自然段,

2、學生自由讀。說一說,你覺得華山怎么樣?

(出示小黑板,啊!華山真高哇!)

學生自由練讀。(讀出華山的高)。指名讀。

3、師:華山到底有多高呢,我們一起跟小寇準和先生到山頂上去看一看。

4、(出示小黑板):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是那么近,山腰飄著朵朵白云。

自己讀讀這兩句話,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指名讀,齊讀(讀出華山的高來)

分別讀第一和第二句。(指導有感情朗讀)

師:這兩句把華山寫得多高多美呀,我們連起來讀一讀。

生練習背。指名背

師:華山真高、真美啊!看到這么高、這么美的華山,小寇準的心里非常激動,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的吟誦起來:(出示黑板)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師:這首讀共四行,兩句話,這首詩的意思就蘊含在課文中,你能找到嗎?

指名說一說。

這首詩把華山的高和美都寫了出來,我們應該怎樣讀好它,自己練練。

加上動作讀一讀,背一背。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這個小孩兒這首詩寫的怎么樣?誰來學學先生夸夸他。

2、誰能加上動作朗讀第三自然段

3、我們一起學著先生夸夸小孩兒。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個小孩兒真不簡單,誰來介紹一下他是誰?

2、為什么要用“才”七歲,(年紀?。?/p>

3、這樣的好詩竟然是一個剛7歲的寇準吟誦的

你知道他怎么吟誦出來的嗎?

(認真學習語文)

4、小朋友們想向寇準學些什么?

5、師小結:

寇準能吟誦出這樣的好詩,全是他平時認真學習語文的結果,我們班小朋友也應向寇準那樣從小學好語文,長大后用好語文。

總結:剛才,我們一起去登了華山,欣賞了華山的高與美,收獲不小。下面我們把課文連起來有感情的朗讀一下,再來回憶一下華山的美景。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正音、質疑

2、給生字找朋友

3、分析字形

與:熟字去偏旁記憶,“寫”去掉“冖”

稱:左右結構,教學“禾木旁”

4、描紅、臨寫

● 上課背景

  第一課時已完成:初讀課文,大體了解課文內容后,重點閱讀第一和第四自然段,教學生字:華、路、自、己。

● 教學內容

1、理解第二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古詩;

2、教學剩下的生字:與、齊、稱;

3、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4、激發(fā)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的興趣。

● 教學重難點

  學習理解第二自然段。

●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對話激趣

 1、繼續(xù)學習第24課,齊讀課題。

 2、復習生詞。

 3、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生:古時候有個小孩兒名叫寇準,他跟著先生去登華山)

【課堂上老師把學生看成朋友,學生也會把老師看成朋友,這樣融洽的師生關系,為下一步創(chuàng)設情境做好鋪墊,同時通過談話又掌握了學情,在平等師生對話中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智能?!?/p>

二、欣賞風景、創(chuàng)設情境

1、華山可是我國的一座名山??!你們現在最想干什么?(去看看華山)這節(jié)課我們就和小寇準還有他的先生去游覽這座馳名中外的華山吧!

2、課件播放錄像。初步感悟華山的雄偉壯麗。

【此處欣賞錄像,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因為學生從第一課時開始可能就對華山充滿了好奇,很急切的想知道其真面目。另外,也為學習第二自然段及整節(jié)課的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初步感知華?quot;高"這一特點】

三、借助情境,欣賞品讀

1、你們覺得華山怎么樣?(高、美麗等等)板書:高

2、老師和你們的感覺一樣。課件出示:華山真高。(指名讀)

3、華山的最高峰有2160.5米,而我們熟悉的紫金山只有448米,就是說,要5座紫金山

加起來才能和華山相比。課件出示:華山真高哇!(再指名讀)

4、華山這么高,爬到山頂容易嗎?為什么?(可以從"高"和"山路崎嶇"兩個方面回答)理解"艱難"。(指名讀詞、句子)

5、登上山頂后,我們會看見什么呢?教師配樂范讀三、四兩句,學生閉上眼睛想象。

6、指名說看見了什么,相機板書。板書:藍天、山、太陽、白云

7、自由讀這兩句話,邊讀邊想想藍天、山、太陽、白云在哪兒?課件出示: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8、(指名讀,指名說它們的位置)相機板書。板書:在頭上、在腳下、那么近、山腰間

9、看到的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可以做動作)

10、你們讀得真好!王老師比原來更喜愛這這雄偉的華山啦!我可以贊美它一下嗎?(可以)師激qing朗讀。課件出示:啊!華山真高哇!你們也學著王老師的樣來贊美華山吧。(指名讀、齊讀)

11、把這幾句連起來朗讀。課件出示:??!華山真高哇!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12、小朋友們,站在華山頂上,小寇準和我們一樣感受到了華山的雄偉、高大,他的心情十分激動,已經--"情不自禁"了。(出示詞卡,指名讀)

13、小寇準情不自禁地吟誦起這首詩。課件出示: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小小組合作學習這首詩,提出要求:先讀,討論意思,再有感情地讀。

14、小組匯報。(簡單說說古詩的意思,教師結合板書適機指導)小組讀。(加上動作)齊讀。

15、先生聽到這首詩,有什么反應呢?齊讀第三自然段。

16、小朋友們,課文學到這兒,你們對華山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們喜歡華山嗎?(配樂通讀全文)

【此處著重體現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學習過程。同時,也注意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心理學研究表明:想象在兒童的學習和思維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這里沒有使用太多的直觀素材,更多的是讓學生在想象的基礎上,去感悟、去交流,逐步深化華山在學生心中雄偉、高大的印象?!?/p>

四、賞識鼓勵,教學生字

1、小寇準的詩得到了先生的贊揚,小朋友們,你們想和他一樣嗎?那么,老師要看看今天哪個小朋友寫字時最認真,王老師也會對你連連點頭稱贊的。

2、看與、齊、稱三個字的筆順。

3、實物投影教學生字。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強調寫字姿勢。

【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重點指導學生識字寫字,但在寫字前,教師特意將課文中的小寇準樹立成學生心中的小榜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由于還是一年級的學生,所以寫字的姿勢應該要強調,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p>

五、

1、同學們今天的收獲很大,但好像游覽得還不太過癮,老師為大家推薦一個網站: 里面有更多的關于華山的資料,小朋友們課后可以了解一下。

2、課后練習:將課文中的好詞佳句摘抄至拓展練習本上。

3、寫下自己對華山想要說的話或也作一首小詩來贊美華山。

【課堂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實在太小了。陶行知要推倒學校的圍墻,地為床,天為被。我們也要打破語文教學的課堂局限。將學生有課堂引向課外。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引導學生走向書本,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走進網絡世界,拓展知識面。】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兩個新偏旁,兩條綠線內的10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并能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生字卡片、插圖、光盤、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指名讀課題——齊讀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課文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二、借圖初解:

 1、好多小朋友都對寇準寫的這首詩很感興趣?,F在就請大家自己好好地讀一讀這首詩吧!(出示古詩)

 2、指名讀——齊讀——男女生賽讀

 3、讀了這么久,你都讀懂了些什么?(交流)

 4、現在就請大家到這幅畫里去找找詩句的意思。(出示掛圖)

 5、交流:從畫中你看明白了什么?

你們覺得華山怎么樣?(緊緊圍繞“高”生發(fā)開去)

 6、我們已經在圖中尋找了那么久,現在請你們再讀讀這首詩,看看是不是比剛才明白了一點,把你對詩的理解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生自由讀)

三、品讀感悟: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這篇課文很特別,這首詩的意思,不光圖里有,課文里也有。請小朋友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細心地把古詩的意思找出來。

(2)交流:你們都找到了哪些。

出示句子:

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

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3)誰來讀讀第一句話?看看誰讀得美。(指名讀)

誰看出來了,這句話是那句詩的意思?

(4)誰來讀讀第二句話?看看誰讀得美。(指名讀)

誰看出來了,這句話是哪句詩的意思?

(5)師讀詩句,生讀出相應的解釋,再換一下。

(6)現在你們一定對這首古詩游樂自己的認識,請把你們對在這首古詩的理解告訴你的同桌。(同桌說說詩的意思,師巡視)

(7)讀到這里,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地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出示:??!華山真高哇?。?/p>

試著讀出感情(指名——齊讀)

(8)是的,華山真高!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躲躲白云。所以,寇準見了才會情不自禁地吟誦起這首詩: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9)請小朋友讀讀第一句話,看看你能讀懂什么?

(交流:“艱難”看出華山的特點:高大,險峻)

 2、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寇準的這一首詩,把華山的高大、險峻、神奇、美麗全道出來了,難怪先生聽了——(連連點頭稱贊)

(2)先生都稱贊了些什么?能加上先生的動作說說嗎?

指名表演讀——全班表演讀

(3)如果你是先生,你還會稱贊些什么?

 3、演讀課文:

(1)四人小組演讀課文

(2)指名演讀課文

(3)全班表演讀

四、作業(yè):

背誦課文

教學目標:

 ⒈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中的古詩。

?、怖斫庹n文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激勵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品味文中第二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二、復習。

 ⒈認讀詞語。

?、猜犈錁防收b。

三、讀講課文,品味華山的高。

 ⒈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多媒體出示圖一,指導看圖,引導學生用“什么時候,誰去干什么?”句式說圖意,課文是怎樣寫的?

⑵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⑶了解敘事方法。

⑷練說:你能用“什么時間, 誰跟誰去干什么”說句話嗎?

⑸齊讀第一自然段。

?、簿x第二、三自然段。

⑴自由讀這兩節(jié)課文。

⑵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多媒體出示圖二,指導看圖。

?、谠O疑:爬華山為什么如此艱難呢?

?、壑笇Ю首x.

 ④此時,他們會發(fā)出怎樣的驚嘆?

相機出示句二、句三:??!華山真高哇!競讀齊讀

 ⑤華山到底怎么個高法?相機出示句四、句五。

a 指名讀句子。

b 質疑問難。(多媒體出示圖二,指導看圖理解)

c 設疑:從這兩句話,你品味出華山的什么特點?

d 齊讀句子。

?、拚勗挘合鄼C出示句六。點撥:“情不自禁”

?、邔W習古詩:

a 指名讀。

b 小組學習:要求:你是怎樣理解這首詩的?請找出與詩句意思相對應的句子。找一找,并用“”劃出。( 師巡視)

c 指名讀句子,點評。

d 質疑問難:

e 詩文分組對照對應朗讀。

f 指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義。

g 競讀古詩。(評價)

⑶學習第三自然段。

?、俣嗝襟w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讀(點評),表演讀。

?、谘由欤哼@首詩好在哪?這孩子是誰?當時幾歲?

 ⒊齊讀第四自然段。相機進行思想教育

三、課中休息。

四、齊讀全文??窗鍟?、總結課文。

五、課中鞏固

 ⒈競背古詩。

?、舱n外延伸:

⑴多媒體出示動畫:欣賞華山的風光。

⑵收集有關華山的資料。

?、持笇鴮懮郑貉?、頂、除

附板書:

 22 詠華山

白云低

紅日近

高 除了……都……

 艱難地爬登

有關人教版第二冊《看電視》教學設計的教案


【教材簡說】

《看電視》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富有韻律感的詩歌。全詩以“奇妙”為線索,采用首尾呼應,設問引思的方法道明了一家四口放棄自己愛看的電視節(jié)目,換成別人愛看頻道的濃濃情、款款愛,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語言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精彩處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讓人感慨萬千。建議教學時,緊扣“奇妙”展開感悟。

【學習目標】

1、會認“全、奇”等14個生字,會寫“爸、全”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兒歌入情,初涉“奇妙”

1、讓我們一起來念一首兒歌:

我們都有溫暖的家,

我們愛自己的家,

我們愛爸爸媽媽,

我們愛爺爺奶奶,

我們愛家里的每一個人。

2、你是怎樣愛你的家人的?

3、你想著我,我想著你,大家心中都念著、想著別人,這才是最溫馨的。讓我們一起走進一位小朋友的家,去看看他們的表現,或許你會有一些想法,會覺得奇妙?

用兒歌及語言的交流喚起孩子對家的溫情,墊定情感的基調。同時引領孩子去關注一戶人家,并以“奇妙”為引子去發(fā)現問題。

二、感知“奇妙”,自主識字

1、用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碰到生字多讀讀。

并說說你有什么想法。

2、交流反饋讀書所得。

讀書所得交流應給予孩子充分的表現權,重在學生表述讀書過程中的有所悟,不需要作深層感受,旨在讓學生體驗到讀書的快樂、收獲的喜悅。教師可適當捕捉感知“奇妙”的生發(fā)點。

3、自主、合作識字:

?、拧“涯阍趯W習生字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

 ⑵ 共同來解決所提問題。

 ⑶ 開火車進行檢查。

?、取∵M行“接龍比賽”。

孩子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這些來源于孩子的問題可利用優(yōu)生資源解決,這樣既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優(yōu)秀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p>

4、分組讀課文一遍,要求:

要讀通順。

三、深悟“奇妙”,多層練讀

1、小組合作讀,看誰讀得美。

2、這一家人晚上看電視,怎么老是頻道換來換去的?

3、選段讀。

4、用“()換頻道,是因為()”的形式師生對說。

5、看節(jié)目時,每個人的心情會是怎樣?

教師范讀。

6、想一想:

此時此刻,每個人的心里都裝著什么?

學生自由讀。

7、演讀。

多層朗讀,旨在誘發(fā)孩子有更多個性化的理解。

四、寫字教學

1、出示要寫的字:

爸、全、關、寫、完、家

學生認讀。

2、學生觀察字的結構:

交流書寫注意的地方。

3、教師示范:

指導重點筆畫,如:

“巴”要封口。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五、創(chuàng)新練習

1、選詞填空:

聽 看 寫 換 拍 唱

()音樂 ()雙手?。ǎ┚?/p>

()文章?。ǎ╇娨暋。ǎ╊l道

2、先給下面的字組詞,再用這個詞寫一句話:

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朋友,如果能給你寫的句子配上畫,那就更棒啦!

 

3、實踐活動:

你會去關心你的家人嗎?

你知道你家人的愛好嗎?

趕快行動吧!

六、拓展性資料

 笑

 媽媽笑起來,

 嘴旁兩個小酒窩。

 奶奶笑起來,

 額上流出道道河。

 爸爸笑起來,

 眼睛瞇成一條線。

 媽媽說我笑起來,

 就像牡丹花一朵。 

看一看你家里的人笑起來的樣子,學著樣說一說。

相關推薦

  • 有關《雨點兒》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的教案 【教材分析】對于第一學段的學生來說,如何引導他們盡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給他們打開一個建立在生活經驗世界基礎上的豐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队挈c兒》是一篇科學童話,文筆優(yōu)美,是引導學生...
    2021-10-11 閱讀全文
  • 有關《棉花姑娘》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的教案 【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2.在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分角色演讀課文,鞏固認字.【教學過程】一,導入1.同學們,我們在第七課學習了《棉鞋里的陽光》,知道棉花可以保暖,可以為人們帶...
    2021-10-11 閱讀全文
  • 有關《詠華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4份的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激發(fā)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學習本課14個生字,理解本課新詞。教學重點和難點:...
    2021-10-03 閱讀全文
  • 有關人教版第二冊《看電視》教學設計的教案 【教材簡說】《看電視》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富有韻律感的詩歌。全詩以“奇妙”為線索,采用首尾呼應,設問引思的方法道明了一家四口放棄自己愛看的電視節(jié)目,換成別人愛看頻道的濃濃情、款款愛,巧妙地將家庭的...
    2021-09-25 閱讀全文
  • 有關《松鼠的尾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的教案 設計意圖:以松鼠尾巴的“奇怪”為主線,貫穿課文始終,引導學生探究課文,自主發(fā)現,合作交流。教學目標:1、用“覺得”等詞語、句式說話。2、培養(yǎng)學生探究、合作、交流、想象的能力。3、通...
    2021-10-13 閱讀全文

【教材分析】對于第一學段的學生來說,如何引導他們盡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給他們打開一個建立在生活經驗世界基礎上的豐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雨點兒》是一篇科學童話,文筆優(yōu)美,是引導學生...

2021-10-11 閱讀全文

【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2.在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分角色演讀課文,鞏固認字.【教學過程】一,導入1.同學們,我們在第七課學習了《棉鞋里的陽光》,知道棉花可以保暖,可以為人們帶...

2021-10-11 閱讀全文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激發(fā)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學習本課14個生字,理解本課新詞。教學重點和難點:...

2021-10-03 閱讀全文

【教材簡說】《看電視》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富有韻律感的詩歌。全詩以“奇妙”為線索,采用首尾呼應,設問引思的方法道明了一家四口放棄自己愛看的電視節(jié)目,換成別人愛看頻道的濃濃情、款款愛,巧妙地將家庭的...

2021-09-25 閱讀全文

設計意圖:以松鼠尾巴的“奇怪”為主線,貫穿課文始終,引導學生探究課文,自主發(fā)現,合作交流。教學目標:1、用“覺得”等詞語、句式說話。2、培養(yǎng)學生探究、合作、交流、想象的能力。3、通...

2021-10-1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