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耐心引導任性寶寶

發(fā)布時間:2021-09-08 寶寶入園 寶寶班教育筆記 寶寶睡前故事

有些小孩當有客人到來或去做客的時候,顯得特別任性,不顧周圍大人的勸阻,隨心所欲,稍不滿足,就大吵大鬧,非要大人滿足他的要求不可。這種任性的孩子,從撒嬌開始,到吵鬧為高潮。做家長的,要想辦法幫助孩子克服任性的毛病。

第一,把孩子的任性克服在萌發(fā)之前。當父母的都知道自己孩子的脾性,正如俗語所說那樣:“知子莫若父”。發(fā)現孩子有任性的苗頭時,應該迅速提出某些良好的行為方向或模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時以鼓勵為主,引導孩子向好的方面轉化。

第二,讓孩子交小朋友以減少任性。孩子上幼兒園結交小朋友是一方面,回家之后還應該與鄰居小朋友交朋友,不能一回家就把小孩關在門內。這樣可培養(yǎng)孩子的群體觀念,減少撒嬌和任性。

第三,尊重孩子有利于防止任性。任性的孩子往往表現為對父母的依賴,不能獨立自主;而受到尊重的孩子能較早萌發(fā)獨立性。因此,要把孩子看成是獨立的人,有事與孩子商量。孩子說得對的,就要聽他的;說錯了的,要耐心說服他,糾正他,讓他們心服口服,增強孩子自尊,防止任性?!綴s575.cOM 述職報告之家】

第四,培養(yǎng)孩子的羞愧意識能有效地減少任性。帶孩子到客人家里做客,客人還未到齊,孩子看到剛上桌的飯茶,就想伸手去抓來吃。這時,家長不必馬上制止他,而可用講故事的方式,使他有一點“不應該這樣饞”的羞愧心理,從正面教育他應當怎樣做,這就會轉移孩子的任性,制止孩子哭鬧。假如用打罵或強制手段,勢必把事情弄僵,孩子大吵大鬧會令人不可收拾。

第五,采取暫時讓步或置之不理的辦法消除孩子任性。當孩子要去玩媽媽卻要他洗腳時,他不愿意聽媽媽的話,硬要出去玩。對于這樣任性的孩子,媽媽可以采取暫時讓步的方法,以調和的口氣說:“玩一會吧,不要太久,水不燙了再洗腳吧!”接著給他講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小白免的故事,使孩子領會“小白免真乖”的道理而受到啟發(fā)。如果孩子不聽話而哭鬧太兇,這時則可以暫時置之不理,孩子看到無人嬌慣他,也就會自動停止哭鬧,因此消除他的任性,成為聽話的好孩子。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小編推薦

引導寶寶學坐爬


導讀:爬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fā)育及大腦的平衡能力,開發(fā)智力潛能,并對大腦控制眼、手、腳協(xié)調的神經發(fā)育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爬坐交替可以滿足寶寶不愿安靜坐的習慣,又鍛煉了胸腹腰背及四肢的肌肉,可促進骨骼的生長,為以后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般說“七爬八坐”,即七個月會爬,八個月會坐,這是寶寶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爬和坐是互相關聯(lián)、互相促進的,爸媽要了解這種規(guī)律,以更好地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學坐的幾個階段

·當寶寶5個月大的時候,可以用兩手支撐在地上撐起上半身,身體稍向前傾,背部彎曲,但不能較長時間坐,不穩(wěn)定,手一松就會倒地。

·當寶寶7個月時,背部已可伸直,并保持平衡。逐漸可以大膽放開手,不支撐著也可以“穩(wěn)坐泰山”。

·當寶寶9個月時,坐穩(wěn)后可以用兩手拿東西。若前方有玩具,就會坐起去取,但是轉動身體時仍會倒下。

·當寶寶10個月時,媽媽在背后叫他的名字,寶寶即使坐著也會轉身不倒地。有的寶寶還會將兩腿盤起。

爸媽如何引導寶寶學坐

·爸媽可以在寶寶4個月時,用手支撐寶寶的背部、腰部,讓他能短時間地坐一會兒。

·寶寶5-6個月時,能控制腦、頭和背肌,坐下不必靠支撐物。但是他的背肌尚未結實,為了讓他坐好,可以用枕頭墊背,坐在地面上,代替坐在柔軟的床墊上,這樣會坐得更穩(wěn)。

·7個月的寶寶已能坐穩(wěn),但是他們不喜歡安靜地坐,此時爸媽可以在寶寶的面前放一些玩具,引誘他們去抓玩具,逐漸練習使寶寶坐得更穩(wěn)。

·寶寶有天生的本領,跌倒后會爬起來,去努力坐下,再跌倒會再爬起。爸媽要為他加油鼓勁,并為寶寶提供衛(wèi)生和安全的場地,如在他坐的地方用護欄圍起,避免寶寶碰傷。

寶寶爬坐交替好處多

大多數寶寶是在爬行和站立的中間完成坐姿的。爬為坐奠定了基礎,爬和坐是相互促進的。爬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fā)育及大腦的平衡能力,開發(fā)智力潛能,并對大腦控制眼、手、腳協(xié)調的神經發(fā)育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爬坐交替可以滿足寶寶不愿安靜坐的習慣,又鍛煉了胸腹腰背及四肢的肌肉,可促進骨骼的生長,為以后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礎。爬坐交替是一項激烈的活動,消耗能量多,有助于食得多、睡眠好,從而促進身體良好的發(fā)育。

爸媽如何引導寶寶學爬

·讓寶寶趴在地上或床上,媽媽在前面牽著寶寶的右手,爸爸在后面推寶寶的左腳。當牽寶寶的左手時,就推寶寶的右腳。

·讓寶寶趴在床上,用毛毯裹住胸腹部,爸爸將毛毯提起,媽媽幫助推寶寶的左手、右腳,前進一步后,再推寶寶的右手、左腳,輪番進行。

·給寶寶一個不太軟的墊子,讓他趴在上面,媽媽輕輕地托一把寶寶的肚子,再推一推寶寶的腳。在寶寶的前面放一個玩具,誘導他向前爬。

提示:

·家中的櫥門、廚房及衛(wèi)生間的門要隨手關閉,這些地方對學爬的寶寶具有誘惑力,同時又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地方。

·使用安全插座,或電插座加上防護蓋。

·收起桌上的桌布、擺設、玻璃制品、化妝品、煙灰缸等。

·在樓梯口、窗前裝上柵欄。

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耐性呢?


1.爸媽言傳身教

父母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后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2.勿包辦代替

對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父母便全權代勞,使孩子失去求知欲,更失去了耐性。

3.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無論是誰都不喜歡困難的問題和費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題慢或不能做出來而將答案告訴孩子的辦法是錯誤的。應當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4.重過程甚于重結果

剛會走的孩子是不可能會跑的,初學鋼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動人的樂曲。孩子要經過爬、走的過程后才能學會跑;學習鋼琴必須有一個反復熟悉琴鍵的過程。即使孩子著急,做父母的也不應當著急,應抱著相信孩子的態(tài)度,耐心等待。

5.別對孩子過分期望

孩子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應當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并對孩子給予關注和鼓勵。

6.堅持有規(guī)則的運動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理。運動有無與倫比的功效。讓孩子確立可行的目標,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鍛煉,孩子會逐步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

7.玩益智玩具

讓孩子玩一些具有開發(fā)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積木類。一個個小木塊堆積在一起組成不同的形狀,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紙同樣也是一種培養(yǎng)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著畫好的線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鍛煉了孩子的耐性。

8.多玩團體游戲

與單獨玩相比,多玩一些團體游戲可以使孩子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在游戲等待的過程中,鍛煉了孩子的耐性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

9.因材施教

看到別人的孩子學鋼琴,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學琴班;看到別人的孩子學圍棋,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圍棋班。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當孩子對某種學習確實有興趣時,給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10.從容易的教材入手

對于沒有耐性的孩子而言,一開始就接觸較難的教材,會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如果從簡單的教材入手,等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時再稍增加難度,這樣一來,孩子在一點點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便逐漸提高了耐性。

11.說出自己的目標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他們確定目標,并幫助他們最終實現。此時,孩子最好要反復用嘴說出自己的目標,因為通過這一方式,向自己暗示一定要堅守承諾,從而產生堅強的意志。

培養(yǎng)寶寶耐性的實用方法


現在的孩子沒有耐性是眾所周知的,動不動就耍脾氣,同小朋友們打架,缺乏耐性時,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會放棄。

判斷孩子的耐性指數

1.做事不能有始有終。

2.任性。

3.經常容易哭。

4.情緒易激動,很難預測他們會干什么。

5.吃飯時愛動。

6.看電視時一會坐著,一會站著。

7.不能堅持玩一個玩具,而是拿拿這個,碰碰那個。

8.自私,只關心自己。

9.咬手指甲。

10.神經敏感、神經質或經常感到不安。

11.情緒不穩(wěn)定,變化無常。

12.所做的事與年齡不相稱。

13.經常爭吵。

14.坐立不安,多動。

15.經常打碎朋友或家里的物品。

16.不能同朋友和諧相處。

17.經常打架。

18.沖動,做事前不思考。

19.飲食調節(jié)不好。

20.發(fā)火時罵人或說一些傷人的話。

21.不能如自己的愿望時就打滾耍賴。

22.經??蘅尢涮涞佤[。

缺乏耐性寶寶的特征

缺乏耐性的孩子會出現三種傾向:過度的暴力性、依賴性及散慢性。

暴力性這是缺乏耐性兒童的最大特征。

不管是誰讓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就失控地尖叫、罵人或打小朋友等。剛開始自己還會自責,不過一旦形成習慣,自責感就會消失,連父母的勸導都聽不進去,反而會使性子、發(fā)火。

依賴性碰到稍陌生或困難的問題,便喪失了獨自解決問題的意志,轉而向別人求助,這種依賴性會使寶寶漸漸變得意志薄弱。

注意力低下沒有耐性的寶寶做事肯定沒有持久性,因而會顯得注意力低下、散漫。玩玩具時,看看這個拿拿那個;參加鋼琴、美術、書法等學習班,沒有一個能堅持下去。

培養(yǎng)寶寶耐性的招數

為了培養(yǎng)寶寶獨立做事的意志和耐性,爸媽應掌握如下的招數。

1.爸媽言傳身教

父母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后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2.勿包辦代替

對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父母便全權代勞,使孩子失去求知欲,更失去了耐性。

3.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無論是誰都不喜歡困難的問題和費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題慢或不能做出來而將答案告訴孩子的辦法是錯誤的。應當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4.重過程甚于重結果

剛會走的孩子是不可能會跑的,初學鋼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動人的樂曲。孩子要經過爬、走的過程后才能學會跑;學習鋼琴必須有一個反復熟悉琴鍵的過程。

即使孩子著急,做父母的也不應當著急,應抱著相信孩子的態(tài)度,耐心等待。

5.別對孩子過分期望

孩子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應當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并對孩子給予關注和鼓勵。

6.堅持有規(guī)則的運動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理。運動有無與倫比的功效。讓孩子確立可行的目標,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鍛煉,孩子會逐步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

7.玩益智玩具

讓孩子玩一些具有開發(fā)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積木類。一個個小木塊堆積在一起組成不同的形狀,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紙同樣也是一種培養(yǎng)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著畫好的線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鍛煉了孩子的耐性。

8.多玩團體游戲

與單獨玩相比,多玩一些團體游戲可以使孩子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在游戲等待的過程中,鍛煉了孩子的耐性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

9.因材施教

看到別人的孩子學鋼琴,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學琴班;看到別人的孩子學圍棋,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圍棋班。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當孩子對某種學習確實有興趣時,給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10.從容易的教材入手

對于沒有耐性的孩子而言,一開始就接觸較難的教材,會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如果從簡單的教材入手,等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時再稍增加難度,這樣一來,孩子在一點點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便逐漸提高了耐性。

11.說出自己的目標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他們確定目標,并幫助他們最終實現。此時,孩子最好要反復用嘴說出自己的目標,因為通過這一方式,向自己暗示一定要堅守承諾,從而產生堅強的意志。

培養(yǎng)寶寶耐性的十一種妙招


導讀:對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父母便全權代勞,使孩子失去求知欲,更失去了耐性。

現在的寶寶沒有耐性是眾所周知的,動不動就耍脾氣,同小朋友們打架,缺乏耐性時,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會放棄。為了培養(yǎng)寶寶獨立做事的意志和耐性,爸媽應掌握如下的招數。

1、爸媽言傳身教

父母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后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2、勿包辦代替

對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父母便全權代勞,使孩子失去求知欲,更失去了耐性。

3、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無論是誰都不喜歡困難的問題和費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題慢或不能做出來而將答案告訴孩子的辦法是錯誤的。應當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4、重過程甚于重結果

剛會走的孩子是不可能會跑的,初學鋼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動人的樂曲。孩子要經過爬、走的過程后才能學會跑;學習鋼琴必須有一個反復熟悉琴鍵的過程。

即使孩子著急,做父母的也不應當著急,應抱著相信孩子的態(tài)度,耐心等待。

5、別對孩子過分期望

孩子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應當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并對孩子給予關注和鼓勵。

6、堅持有規(guī)則的運動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理。運動有無與倫比的功效。讓孩子確立可行的目標,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鍛煉,孩子會逐步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

7、玩益智玩具

讓孩子玩一些具有開發(fā)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積木類。一個個小木塊堆積在一起組成不同的形狀,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紙同樣也是一種培養(yǎng)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著畫好的線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鍛煉了孩子的耐性。

8、多玩團體游戲

與單獨玩相比,多玩一些團體游戲可以使孩子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在游戲等待的過程中,鍛煉了孩子的耐性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

9、因材施教

看到別人的孩子學鋼琴,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學琴班;看到別人的孩子學圍棋,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圍棋班。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當孩子對某種學習確實有興趣時,給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10、從容易的教材入手

對于沒有耐性的孩子而言,一開始就接觸較難的教材,會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如果從簡單的教材入手,等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時再稍增加難度,這樣一來,孩子在一點點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便逐漸提高了耐性。

11、說出自己的目標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他們確定目標,并幫助他們最終實現。此時,孩子最好要反復用嘴說出自己的目標,因為通過這一方式,向自己暗示一定要堅守承諾,從而產生堅強的意志。

怎樣測試寶寶的耐心


現在的孩子沒有耐性是眾所周知的,動不動就耍脾氣,同小朋友們打架,缺乏耐性時,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會放棄。測試一下你寶寶的耐性指數。

1.做事不能有始有終。

2.任性。

3.經常容易哭。

4.情緒易激動,很難預測他們會干什么。

5.吃飯時愛動。

6.看電視時一會坐著,一會站著。

7.不能堅持玩一個玩具,而是拿拿這個,碰碰那個。

8.自私,只關心自己。

9.咬手指甲。

10.神經敏感、神經質或經常感到不安。

11.情緒不穩(wěn)定,變化無常。

12.所做的事與年齡不相稱。

13.經常爭吵。

14.坐立不安,多動。

15.經常打碎朋友或家里的物品。

16.不能同朋友和諧相處。

17.經常打架。

18.沖動,做事前不思考。

19.飲食調節(jié)不好。

20.發(fā)火時罵人或說一些傷人的話。

21.不能如自己的愿望時就打滾耍賴。

22.經??蘅尢涮涞佤[。

如果你的寶寶有半數以上“符合”上述條件,有可能是缺乏耐性寶寶。

缺乏耐性的孩子會出現以下傾向:過度的暴力性、依賴性。

暴力性這是缺乏耐性兒童的最大特征。不管是誰讓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就失控地尖叫、罵人或打小朋友等。剛開始自己還會自責,不過一旦形成習慣,自責感就會消失,連父母的勸導都聽不進去,反而會使性子、發(fā)火。

依賴性碰到稍陌生或困難的問題,便喪失了獨自解決問題的意志,轉而向別人求助,這種依賴性會使寶寶漸漸變得意志薄弱。

相關推薦

  • 引導寶寶學坐爬 導讀:爬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fā)育及大腦的平衡能力,開發(fā)智力潛能,并對大腦控制眼、手、腳協(xié)調的神經發(fā)育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爬坐交替可以滿足寶寶不愿安靜坐的習慣,又鍛煉了胸腹腰背及四肢的肌肉,可促進骨骼的生長,...
    2021-08-23 閱讀全文
  • 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耐性呢? 1.爸媽言傳身教 父母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后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2.勿包辦代替 對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
    2021-12-06 閱讀全文
  • 培養(yǎng)寶寶耐性的12招數 1、爸媽言傳身教 父母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后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2、勿包辦代替 對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
    2022-02-15 閱讀全文
  • 11種培養(yǎng)寶寶耐性的方法 現在的孩子沒有耐性是眾所周知的,動不動就耍脾氣,同小朋友們打架,缺乏耐性時,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會放棄。 培養(yǎng)寶寶耐性的招數 為了培養(yǎng)寶寶獨立做事的意志和耐性,爸媽應掌握如下的招數。 1、爸媽言傳身教 父...
    2021-12-18 閱讀全文
  • 培養(yǎng)寶寶耐性的11種方法 現在的孩子沒有耐性是眾所周知的,動不動就耍脾氣,同小朋友們打架,缺乏耐性時,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會放棄。 判斷孩子的耐性指數 1.做事不能有始有終。 2.任性。 3.經常容易哭。 4.情緒易激動,很難預...
    2020-12-14 閱讀全文

導讀:爬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fā)育及大腦的平衡能力,開發(fā)智力潛能,并對大腦控制眼、手、腳協(xié)調的神經發(fā)育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爬坐交替可以滿足寶寶不愿安靜坐的習慣,又鍛煉了胸腹腰背及四肢的肌肉,可促進骨骼的生長,...

2021-08-23 閱讀全文

1.爸媽言傳身教 父母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后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2.勿包辦代替 對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

2021-12-06 閱讀全文

1、爸媽言傳身教 父母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后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2、勿包辦代替 對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

2022-02-15 閱讀全文

現在的孩子沒有耐性是眾所周知的,動不動就耍脾氣,同小朋友們打架,缺乏耐性時,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會放棄。 培養(yǎng)寶寶耐性的招數 為了培養(yǎng)寶寶獨立做事的意志和耐性,爸媽應掌握如下的招數。 1、爸媽言傳身教 父...

2021-12-18 閱讀全文

現在的孩子沒有耐性是眾所周知的,動不動就耍脾氣,同小朋友們打架,缺乏耐性時,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會放棄。 判斷孩子的耐性指數 1.做事不能有始有終。 2.任性。 3.經常容易哭。 4.情緒易激動,很難預...

2020-12-1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