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教隨筆:自取餐具來進餐

發(fā)布時間:2021-08-12 教育隨筆 幼兒園進餐規(guī)則說課稿 幼兒教育隨筆

欣喜的同時我又開始繼續(xù)反思,僅僅這個小區(qū)域已經(jīng)不能滿足大家日益高漲的用筷子情緒,那么該怎么辦呢?

一次戶外活動時,我無意間發(fā)現(xiàn)皮皮用兩根小樹枝,象用筷子一樣正在手指分合的夾地上的一個小石子,他很輕易的就把石子夾上來了,看到了皮皮的表現(xiàn)我開始猜測:難道皮皮會用筷子了?于是周五家長接孩子時,我就找時間和皮皮媽媽談了我的發(fā)現(xiàn),并詢問了孩子在家進餐時都用什么餐具、會不會用筷子。皮皮媽媽的回答證實了我的猜測,皮皮媽媽告訴我:“皮皮兩歲時就會用筷子了,他筷子用的非常好,方法正確、動作熟練”,與皮皮媽媽交流后我開始思考,并調整了益智區(qū)里的喂豆玩具,原來我們只在喂豆玩具中投放了勺子,因為小班幼兒有一個培養(yǎng)目標就是:能用小勺獨立進餐,而且班上有幾名幼兒一直都用不好勺子,但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滿足不同發(fā)展水平幼兒的不同需要,反思后我把喂豆玩具中的勺子相對收走了幾把,并投放了幾雙筷子,經(jīng)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調整后的喂豆玩具孩子們更喜歡了,每天這個小區(qū)域都進滿人,特別是在孩子們游戲中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不僅皮皮會用筷子還有曾嘉、開心、孫晏、嘟嘟等幼兒也相繼會用筷子了。

欣喜的同時我又開始繼續(xù)反思,僅僅這個小區(qū)域已經(jīng)不能滿足大家日益高漲的用筷子情緒,那么該怎么辦呢?是把區(qū)域擴大還是……我開始把目光指向了孩子們的進餐環(huán)節(jié),小班幼兒小肌肉動作發(fā)展的還不是很好,因此根據(jù)幼兒的特點,所有小班幼兒進餐時都會統(tǒng)一用勺子,通過學習《幼兒園快樂與發(fā)展課程》用書,我了解到:小班幼兒條件具備時,可引導幼兒根據(jù)需要自取餐具,于是我與小灶的師傅協(xié)商后達成共識,以后他們再為我們小七班送餐具時,就不再單一的只送勺子,而改送勺子與筷子兩種,這樣孩子們進餐時就可以自主選擇,他們可以選用勺子也可以選用筷子,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絕對自由自主的,進餐環(huán)節(jié)調整后,孩子們進餐更有食欲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進餐的樂趣


教育隨筆:進餐的樂趣

幼兒期是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關鍵時期。我認為,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最重要是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進餐習慣。作為小班教師,首先就要學會善于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育,做到因人而異,從而來糾正幼兒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進餐習慣,從小養(yǎng)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兒普遍存在挑食的現(xiàn)象,尤其不喜歡吃蔬菜。老師雖然在幼兒進餐的時候不斷提醒,但是效果不佳。

一次,餐前準備時,我?guī)Ш⒆觽兺媪藗€游戲,說到哪個小朋友的名字,這個小朋友就說出自己愛吃的蔬菜的名稱。一開始,孩子們說來說去也就那幾樣蔬菜。之后,我搜集了大量的蔬菜,帶幼兒認識,并告訴他們這些吃這些蔬菜的好處。孩子們慢慢地認識了好多蔬菜。再玩這個游戲的時候,有了經(jīng)驗的支持,孩子們玩得可開心了。孩子們玩熟練之后,我又提了一個游戲要求:點到你的名字,請你說出最喜歡吃的蔬菜名稱并說出吃這些蔬菜的好處。孩子在快樂的游戲中再次了解了蔬菜的營養(yǎng)。中午進餐的時候,孩子們發(fā)現(xiàn)午餐會有胡蘿卜呀、花椰菜啊等等,都很開心,也都很愿意吃。通過這些有趣的小游戲,孩子們慢慢喜歡吃蔬菜了。

在與家長的交流中,很多家長也反應,在家中進餐時,孩子也是很愛挑食。家庭教育中其實也可以在進餐中營造歡樂的氛圍,讓孩子慢慢養(yǎng)成進餐的良好習慣,例如《亨利叔叔的晚餐》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繪本,在進餐前,父母可以和孩子們分享這個故事。在歡聲笑語中開始進餐,愉快的情緒可以帶動孩子的興趣。

無論是園內進餐,還是家庭進餐都可以用生動的形式介紹菜名或討論有關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簡單得吃飯禮儀,用自己的熱情來帶動幼兒吃飯的興趣,幼兒良好的用餐習慣也在無形中逐漸養(yǎng)成了,這就是進餐中的樂趣吧!

教育隨筆:有趣的進餐環(huán)節(jié)


幼兒園的進餐環(huán)節(jié)是幼兒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中餐前的食譜及營養(yǎng)成分的介紹,有助于提升幼兒的進餐興趣,更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進餐行為習慣……小、中班的時候介紹食譜的這一工作都是由我們老師來完成,近期我們班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了一個嘗試,由幼兒來介紹食譜和飯菜的營養(yǎng)成分,效果非常的不錯。

大班的幼兒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了為他人服務的意識。而且我們班有很多的小朋友認識不少的字,于是在一次午餐前,我介紹完食譜后我就告訴孩子們:“從明天開始,由小朋友自己來介紹食譜,早上入園,下午離園的時候可以去幼兒園的食譜墻上看看明天一天的食譜,有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問接你的爸爸、媽媽,咱看看明天的時候誰來當?shù)谝粋€食譜介紹員,你們說好不好呀?”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好的,張媽媽?!焙⒆觽儎傞_始介紹食譜的時候,說的不是很全面,我們就以鼓勵為主可以多讓幾個孩子和起來介紹食譜,這樣他們也會有一定的成就感,以后還會繼續(xù)努力去干這個事情?,F(xiàn)在我們班的介紹食譜工作完全由孩子來擔任,基本上每個孩子都能運用連貫而又生動的語言來介紹每次的飯菜,而且完成的相當好。家長們也非常的高興,一天早上碩碩的媽媽說到:“以前光聞著你們幼兒園的飯菜香,現(xiàn)在跟著孩子們每天看食譜才知道你們幼兒園的飯菜有這么多的花樣,而且又是那么的有營養(yǎng),搭配的還那么合理,我們這些做家長的也長了不少的學問呢!”聽到這些,我們心里也非常的高興。

其實,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我們都可以去進行一些新的嘗試,每次嘗試我們都會有一些新的收獲。就像如上所講的我們?yōu)榱俗尯⒆拥挠貌铜h(huán)節(jié)更有趣,我們采取的讓孩子介紹食譜,它不僅提高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每個幼兒的自信心和服務他人的意識。

教育隨筆:午餐


在當今這個社會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種幸福的時代一來伸手二來張口。每次在我的耳邊總是有家長在嘮叨著,老師孩子吃飯很挑食,在家里都是哄著他求著他才肯吃一點,可怎樣辦才好呢?

其實在幼兒園也是一樣,能夠說我們中班這個年齡段每一天吃飯也分成好幾種類型。第一個類型是每一天不用老師提醒能保證把碗里的飯菜都吃的很干凈。第二種類型先是觀察這天吃飯合不合自己的胃口;這第三種類型干脆來了一個大轉變和老師開始討價還價,找一系列的借口來推掉自己能少吃一點是一點來到達自己的目的。在我們班里每一天吃午餐總是有那么小部分孩子從開始一向吃到最后結果還是一樣,那么這些孩子到底在干什么呢?

在我們班級現(xiàn)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發(fā)生,嘉碩是個帥氣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笑起來臉上還露出兩個小酒窩,是個蠻可愛的小男孩,但是他每一天中午吃飯就是個大難題啦不管我們怎樣去哄他,說好話給他聽就是無動于衷,每一天就是在耗時間,我每次看到他拿勺子時慢吞慢吞的把一粒一粒米飯放在嘴巴里,這幾粒飯在嘴巴里可有好長時間好嚼呢;等過了一會兒他眼睛又開始東張西望等到其他小朋友吃的差不多時,他還是沒有吃完。不僅僅有嘉碩狀況類似也有,嘉琪他先看到這天的菜是什么菜,看著菜合不合口,她每一天吃飯先是把飯吃完,然后看到不喜歡的菜就開始用勺子一點點的在摳,當老師說你趕快把這個菜吃下去時,她說老師呀我這個菜真地不喜歡吃可不能夠不吃;在我們的鼓勵下他開始慢慢的嘗試,可過了沒過多久,她又不動勺子。我每一天看著他們這樣也真的很無奈有時和家長聊起,得知家里每一天要喂很長的時間。

從以上這兩個孩子的身上發(fā)現(xiàn)有不同的點一個是吃飯慢,而另一個孩子是看菜是否對胃口。總之這他們都不愛動手吃飯,愛挑食,但家長在家又代替的太多,可每次他們又想在幼兒園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能夠愉快的進餐不要挑食。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教師要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予孩子肯定,不要因為做不好而一切代替。指南中還提出要引導幼兒學會一些自理的基本要求。但是在這兩個事例中我也開始琢磨,找一些原因的存在。我開始反思我也有做的不足之處,有時看到他們實在是太慢太慢我只好幫忙開始喂了,可一喂他就大口大口的吃,這就表現(xiàn)出孩子的本性,其實他不是不會吃,也不是慢而是要等著老師來喂。這就證明了有些孩子在家時過于照顧,而導致孩子的懶惰。還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挑食我們想了一個辦法,把愛挑食的孩子和不愛挑食的孩子座在一齊得到一些幫忙。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主取餐,你猜會發(fā)生什么


以前的午餐都是老師把需要吃的東西送到孩子的面前,孩子的任務就是負責吃好,其他都有老師完成??墒菨u漸的我發(fā)現(xiàn),孩子在等待的過程中無事可做就會說話,老師分好的食物孩子也不會珍惜,吃完之后餐盤一片狼藉,保育老師收拾起來很費力。后來我該變了策略,首先將幼兒進行分組,每個組有一名小組長(輪流來做小組長),小組長的任務就是負責觀察小朋友洗手是否干凈嗎,洗手后是否再去觸摸其他東西,是否在講話,然后再負責最后的桌面清理工作。這樣一來,孩子的紀律意識增強了,保育老師的工作量也減輕了。不經(jīng)意間看了一個自助取餐的視頻,孩子對畫面中的小朋友能自己取食物特別的羨慕,經(jīng)過跟孩子的討論,我們也決定進行實施,沒想到效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之間沒有了閑聊,很專注的等待自己取餐機會的到來,因為是自己根據(jù)自己的飲食量拿取食物,浪費現(xiàn)象也消失了,餐后餐盤還算整潔,但是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去清洗。午點的取餐活動成了孩子十分喜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且做得越來越好。想想之前完全由老師一個人完成取餐、收拾的任務,到現(xiàn)在孩子們可以自己很有秩序的取餐,這是多么大的進步呀。可以自己動手操作,孩子們也很高興。老師的放手也讓老師覺得輕松了很多。

我在想,孩子們也許更在意自助取餐的過程,而不是吃東西。所以教師的放手,讓孩子獲得了自由,讓孩子成為真正的主體。取餐的過程讓孩子學到的絕不會僅僅是老師表面看到的。在取餐的過程中,幼兒學會遵守規(guī)則,逐漸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榮譽感,而且孩子的責任意識也增強了。我很慶幸自己放手讓幼兒自己去感受、去操作,這是給孩子的機會,也是給我自己的一個機會。放手其實是另外一種愛!

教育隨筆:讓孩子簡單愉快的進餐


我班徐錦瀟雖然此刻升中班了,午餐時還經(jīng)常挑食,每次吃飯時總是有問題,不是嫌太多,就是什么不愛吃。有時一頓飯他能吃半個多小時。有一次他吃得太慢,我就想喂他吃能快一點,當我把青菜喂進他嘴巴的時候他好象要嘔吐一樣。最后,大半菜全剩在碗里,理由是“我不喜歡吃”。又到午餐時間了,香香的米飯、配上西紅柿炒蛋,小朋友都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徐錦瀟他呢?用勺子撥弄著飯,眉頭皺了起來。我關切地走到他的身邊問他:“怎樣了,徐錦瀟?”他低頭不語?!笆巧眢w不舒服了嗎?”我伸手摸了摸他的額頭,沒有呀!剛才還和小伙伴們一齊開心地戶外活動呢?怎樣一到吃飯時間,他就又犯愁了呢?“老師,我不想吃里面的西紅柿!”噢,原先如此。我從他的父母親那里得知他從小就偏食,家長拿孩子一點辦法都沒有。家長也明白幼兒期是孩子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期,攝取豐富的營養(yǎng)是保證身體健康發(fā)育的前提。他們對自己孩子的營養(yǎng)與膳食越來越重視,每一天都會問一問孩子在幼兒園的進餐狀況,他們期望老師能在學校里改變這一不良習慣,但我明白,習慣的改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強加要求孩子,使他有心里負擔。何不換一種方法試試呢?比如允許他少吃一點呢?于是,我對他說:“這樣吧,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吧?!彼犃宋业脑?,立刻點點頭,拿起勺子吃起來,一會兒就吃下了半碗飯菜,還一邊吃一邊瞄我一眼,我只是高興地對他拍拍肩。

從這件事中,我醒悟到:孩子不吃飯其實是有他的想法和原因的。滿滿一碗飯對他是來說是個心理負擔,而我采取的是:給他一個選取的臺階,使他減輕心理負擔,于是了他就能愉快而簡單地進餐了。此刻我才對“站在孩子的角度和視角,看待一件事,換個位置或方式想一想,做一做。”這句話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如果,在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能多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一想,采取一些他們能理解的方法來進行教育和引導,必須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隨筆:暢游快餐店


寬松和諧的語言環(huán)境是幼兒學習與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的基本前提,是調動幼兒有話敢說的內部動機和必要條件。區(qū)域活動能給予幼兒暢所欲言的機會,體現(xiàn)成人與幼兒關系上的平等和體現(xiàn)成人對幼兒人格的尊重,這樣使幼兒有話敢說,有話愿說。

我們利用區(qū)域活動為切入點,引發(fā)幼兒表達的愿望,同時,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提倡敢說先于正確。因為每個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有差異的,我們應尊重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抓住時機,選擇適宜的談話內容與方式,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引發(fā)話題,鼓勵幼兒的每一次表達和每一次提問。

例如:班級中的快餐店,是一個系統(tǒng)的可以供孩子進行自由選擇餐點的用餐環(huán)境。王玉璐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在一次區(qū)域活動中我看見平時不怎么表現(xiàn)自己的她,竟然選擇在快餐店里做“點餐員”,而且還不時把商品擺弄整齊,主動告訴用餐人食物的價格。覺得非常驚喜,我走了走過去輕輕問她:“你好!漢堡多少錢?”只見她紅著一張笑臉,扭捏地搓著衣角,我接著說:“這漢堡是什么口味的?”她捂著嘴笑得更厲害了說:“是麻辣的。”“那我買一個,多錢?”“十塊錢?!薄拔抑挥芯艍K錢,行不行?”她笑著搖搖頭,我說:“那我明天再來買吧,錢沒帶夠!”在活動評價的時候我特別表揚了她。

當幼兒詞不達意或語句不太完整時,我們也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糾正,以免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給幼兒以挫折感或壓抑感,從而失去說話和提問的主動性、積極性。因此,鼓勵幼兒敢于表達、主動提問甚至比幼兒說得是否正確更為重要。

教育隨筆:餐前預防針


教育隨筆:餐前預防針

午餐時間到了,我為今天的菜犯愁,因為今天的菜里有胡蘿卜,班里有幾個幼兒不愛吃胡蘿卜,怎么辦呢?這時玩具柜上的一只小白兔提醒了我。我拿著小白兔學著它的口吻問:“小朋友,你們喜歡我嗎?為什么?”小朋友七嘴八舌說開了,有的說:“小白兔白白胖胖很可愛?!庇械恼f:“小白兔很聰明?!蔽乙娪變哼@么喜歡小白兔,便順水推舟:“那你們知道我最愛吃什么?”幼兒很快回答出青菜、蘿卜?!扒嗖颂}卜營養(yǎng)很好,所以我吃得又白又胖又聰明,你們想變得更可愛更聰明嗎?”“想”幼兒異口同聲回答?!昂?,今天我還給你們帶來一樣禮物呢,吃了這禮物,你們會變得更聰明的更漂亮,看,是什么?”“胡蘿卜”幼兒一邊回答一邊高興地拍起手。平時不愛吃胡蘿卜的小朋友,今天竟然也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高興地起來。接著,我又以小白兔的口吻說:“小朋友,這禮物是我特意為你們準備的,又香又鮮,營養(yǎng)可好了,你們能把它全吃完嗎?”“能”小朋友回答的很干脆。在用餐時,我把小白兔往桌上一放,說:“小白兔第一次看你們吃飯,你們可得多吃點?!笨粗菐讉€不愛吃蘿卜的小朋友吃得那么香,我心里甭提多高興了。飯后還表揚了那幾位不愛吃胡蘿卜的小朋友,夸他們現(xiàn)在變得真漂亮,向小白兔一樣聰明可愛,孩子們聽了都高興極了。利用孩子熟悉喜愛的童話形象跟孩子說話,效果遠遠勝于老師一遍又一遍的說。

教育隨筆《有感于幼兒園的自助午餐》


幼兒餐點活動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它重在培養(yǎng)幼兒良好飲食習慣和進餐能力,對幼兒健康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之前幼兒園的午餐基本上都是老師分發(fā)的,每人一份。幼兒想多吃,有時候分完沒有了;有吃不完的,就扔掉。這樣造成了浪費。從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的需要出發(fā),在幼兒點心活動上進行了一次探索嘗試,開展“自午餐”活動。把平均分配改成“幼兒自助午餐”。把飯菜放在一個個小盆子里,由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飯菜的多少、根據(jù)自己的食欲自由選取飯菜的份數(shù)。

活動中,孩子們按自己的意愿選擇需要的飯菜,嘗試自己倒、自己拿、自己吃、自己整理,進一步營造自主、溫馨、有序的氛圍,從而享受、體驗飯菜的整個過程,激發(fā)了孩子們快樂點心的情緒,提高了自理能力,也體現(xiàn)了其主動性和自主性,滿足了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同時也促進了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這樣既體現(xiàn)了幼兒的自主,又使環(huán)節(jié)之間銜接更有序,同時又避免了等待現(xiàn)象。

班級亮點:自助午餐時間,可選用一首幼兒喜歡的輕音樂,每天這一時間播放。伴隨著孩子們自由享用可口午餐的,是輕輕飄蕩在耳旁的美妙的樂曲。這樣,孩子們會在擁有好食欲的同時擁有一份好心情。最重要的是,在自主的過程中,孩子們也體會到自己動手,自給自足的樂趣,在無形贈加了食欲。每一個孩子的個體差異不同,飯量也不同,這也讓每一個孩子能吃飽吃好避免了浪費。自主午餐是一次了不起的嘗試和改革。

相關推薦

  • 教育隨筆:進餐的樂趣 教育隨筆:進餐的樂趣 幼兒期是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關鍵時期。我認為,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最重要是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進餐習慣。作為小班教師,首先就要學會善于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進...
    2021-05-10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有趣的進餐環(huán)節(jié) 幼兒園的進餐環(huán)節(jié)是幼兒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中餐前的食譜及營養(yǎng)成分的介紹,有助于提升幼兒的進餐興趣,更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進餐行為習慣……小、中班的時候介紹食譜的這一工作都是由我們老師來完成...
    2021-05-03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午餐 在當今這個社會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種幸福的時代一來伸手二來張口。每次在我的耳邊總是有家長在嘮叨著,老師孩子吃飯很挑食,在家里都是哄著他求著他才肯吃一點,可怎樣辦才好呢? 其實在幼兒園也是一樣,能夠說我們...
    2021-05-21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主取餐,你猜會發(fā)生什么 以前的午餐都是老師把需要吃的東西送到孩子的面前,孩子的任務就是負責吃好,其他都有老師完成??墒菨u漸的我發(fā)現(xiàn),孩子在等待的過程中無事可做就會說話,老師分好的食物孩子也不會珍惜,吃完之后餐盤一片狼藉,保育...
    2021-06-18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讓孩子簡單愉快的進餐 我班徐錦瀟雖然此刻升中班了,午餐時還經(jīng)常挑食,每次吃飯時總是有問題,不是嫌太多,就是什么不愛吃。有時一頓飯他能吃半個多小時。有一次他吃得太慢,我就想喂他吃能快一點,當我把青菜喂進他嘴巴的時候他好象...
    2021-06-07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進餐的樂趣 幼兒期是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關鍵時期。我認為,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最重要是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進餐習慣。作為小班教師,首先就要學會善于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進...

2021-05-10 閱讀全文

幼兒園的進餐環(huán)節(jié)是幼兒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中餐前的食譜及營養(yǎng)成分的介紹,有助于提升幼兒的進餐興趣,更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進餐行為習慣……小、中班的時候介紹食譜的這一工作都是由我們老師來完成...

2021-05-03 閱讀全文

在當今這個社會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種幸福的時代一來伸手二來張口。每次在我的耳邊總是有家長在嘮叨著,老師孩子吃飯很挑食,在家里都是哄著他求著他才肯吃一點,可怎樣辦才好呢? 其實在幼兒園也是一樣,能夠說我們...

2021-05-21 閱讀全文

以前的午餐都是老師把需要吃的東西送到孩子的面前,孩子的任務就是負責吃好,其他都有老師完成??墒菨u漸的我發(fā)現(xiàn),孩子在等待的過程中無事可做就會說話,老師分好的食物孩子也不會珍惜,吃完之后餐盤一片狼藉,保育...

2021-06-18 閱讀全文

我班徐錦瀟雖然此刻升中班了,午餐時還經(jīng)常挑食,每次吃飯時總是有問題,不是嫌太多,就是什么不愛吃。有時一頓飯他能吃半個多小時。有一次他吃得太慢,我就想喂他吃能快一點,當我把青菜喂進他嘴巴的時候他好象...

2021-06-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