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老師陪你畫
發(fā)布時間:2021-06-15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教育隨筆:老師陪你畫
我們班有個孩子叫榮榮,他在繪畫活動中表現(xiàn)特殊:每當老師講解完作畫要求,孩子們興致盎然地開始畫畫時,只有榮榮呆坐在那里一動也不動。老師上前詢問時他總說:“我不會畫,老師幫我畫?!鼻皫状?,我總以“你看別的小朋友都是自己畫的,榮榮也要自己畫,好嗎?”來回答他。結果就以不畫告終。而當他看到別人漂亮的畫時又好生羨慕。
就榮榮這一情況我進行了分析:榮榮雖然年齡比同齡幼兒小一些,但他在智力、動手能力等各方面學習能力都不落后于其他幼兒。他不是不會畫畫,也不會畫不好,關鍵在于他對繪畫缺乏自信心。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在組織繪畫活動時我改變了策略:當榮榮再次要求老師幫他畫畫時,我就對他說:“來,老師陪你畫?!庇谑?,我一邊握住他拿筆的手,一邊則用語言鼓勵他(他運筆時我的手不用力):“小手握住筆,眼睛看好,用點力變(畫)!變(畫)!變(畫)!看漂亮的餅干(或其他物體)變出來了!”
初次看到自己也能像同伴一樣畫出東西來,榮榮感受到了成功喜悅的快感——他大聲地哈哈笑了起來。我也從他的笑容里看到了他對畫畫的自信心萌芽。以后,榮榮就不再要求老師幫他畫畫了,我按照上面的方法陪他畫了一段時間后,便開始培養(yǎng)他獨立作畫的習慣(繪畫時不用老師陪在身邊)。如今榮榮對畫畫已有了較濃的興趣,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充滿自信的畫畫了。
榮榮的改變讓我從中受到了不小的啟發(fā):當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有特殊的行為表現(xiàn)時,教師要善于去發(fā)現(xiàn),及時分析情況,采取措施給予相應的教育,這將在無形之中使幼兒受到支持與鼓勵,培養(yǎng)孩子對活動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讓孩子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教育隨筆:老師,我畫好了
今天的美術活動是一節(jié)涂色活動,小朋友們觀察了美麗的毛巾圖片后,開始給自己的小毛巾涂色,孩子們個個全神貫注的完成自己的創(chuàng)作作品??墒莿傔^一分鐘,辰辰就拿著他的畫給我:“老師,我畫好了。”我一看,毛巾形狀上隨意的被涂了幾筆,畫面十分的不完整。我以為辰辰還不明白怎么涂色,就又更加仔細的講解了一遍,涂色要涂滿。辰辰聽到后,又坐在位置上畫了,剛畫了兩下就又拿給了我,畫面看起來并沒有改變多少,嘴巴里還不停嘟囔著說:“老師,我已經(jīng)畫好了?!薄翱墒?,你這里還有白色的地方?jīng)]有圖上顏色?!蔽曳磫柕?。辰辰這個時候突然表情有些得意起來,語氣也更加強硬了:“我喜歡白色,我的毛巾這里是白色的?!蔽壹皶r的肯定了辰辰的創(chuàng)作思路,在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欣賞的時候也表揚了辰辰獨特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想法,辰辰笑的很開心。
小年齡的幼兒經(jīng)常會“亂畫”,這些畫往往與實物相去甚遠,1-4歲幼兒處于涂鴉期,他們從無控制的亂涂鴉到有控制的命名涂鴉。作為教師,首先我們要觀察幼兒此時處于涂鴉期的何種階段,等待幼兒的精細動作發(fā)展,能夠控制好畫筆,順利度過無控制的亂線涂鴉。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學會觀察、傾聽幼兒想要繪畫的內(nèi)容是什么,而不是僅僅關注繪畫的技巧。
小年齡的幼兒在經(jīng)驗和語言表達能力上都不足,但是他們很喜歡跟老師表達自己的繪畫內(nèi)容,期待得到老師的肯定。作為老師,我們要耐心的等待,不要過早的干預幼兒的創(chuàng)作,鼓勵幼兒口述繪畫的內(nèi)容,及時追問,幫助幼兒豐富繪畫的語言。通過繪畫中傳遞的信息,恰當時機追問幼兒,甚至可以延伸到家庭,家園共育,共同傾聽幼兒的繪畫語言,肯定幼兒的創(chuàng)作能力,走進幼兒的內(nèi)心世界。
小班的幼兒雖然年紀小,觀察力跟想象力的能力還不夠,但教師不應該是美術活動中的主導者,我們應該把觀察、想象的權利和空間的權利還給幼兒,幼兒往往有自己獨特的經(jīng)驗和發(fā)現(xiàn)。當我們不再過分強調(diào)繪畫的技能技巧時,教師不再范畫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幼兒的繪畫作品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更加富有靈動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奇妙世界。
教育隨筆:老師誤會你了
教育隨筆:老師誤會你了
我們班有個叫加和的小男孩,非常調(diào)皮。日常平凡,總有小朋友告他的狀。"老師,他打我了。""老師,他搶我的皮球。"……為此,我們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某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看圖書。開始時,他邊看本身的書,還邊給旁邊的小朋友講解,和小朋友的瓜葛很融洽。過了一會兒,他忽然把旁邊孩子的圖書搶了過去。不知道他要干啥子。我剛想大聲斥責他,可轉念一想,不,看看他要干什么。于是,我沒有大聲詰問詰責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隨意地問:"你在干啥呢?"他說:"她的圖書壞了,我想幫她修修。"聽了這話,我才名頓開。我鼓勵了他的做法,并幫助他找到了一個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事后,我暗自慶幸,其時要是按以前主觀的判斷去批評他,沒有尊重幼兒的觀念,那必然會危險孩子的自尊。
是以,作為幼兒教師,要學會尊重幼兒。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斷地批評或否定幼兒的設法和做法,不簡單粗暴的詰問詰責幼兒,而是了解真實情況的來龍去脈,再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進步,成為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
教育隨筆:老師舍不得“你”
教育隨筆:老師舍不得“你”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間一個學期又過去了,大班的孩子就要畢業(yè)了,看著這群孩子,想當初剛升大班時,看到他們總覺得他們還小,是那樣的稚嫩,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孩子們個頭長高了,能力也增強了,會認會寫很多字了,而且這班孩子還特別的討人喜歡,總是給你許多驚奇,整理玩具、整理桌椅總有他們忙碌而認真的身影......這是多么珍貴的回憶啊。
可是漸漸發(fā)現(xiàn)他們長大,漸漸發(fā)現(xiàn)他們有進步,越來越棒時,猛然間發(fā)現(xiàn),他們就要畢業(yè)了,在我的身邊沒有多少天,忽然之間,沒什么可做了,孩子們像小鳥一樣開心地飛走了,心里沉沉的,思緒亂亂的,不知該想些什么,回憶些什么,卻安靜不下來,就任憑自己混亂著。
記得畢業(yè)典禮中臺上發(fā)言的我,用力的忍住感動,但是回到熟悉的班級我還是有點哽咽,但是就算流淚了,我還是你們心里最美麗的汪老師!坐在教室里,聽到孩子們那稚嫩的聲音在演唱《畢業(yè)歌》,又到了孩子們畢業(yè)的時間,感嘆時間的流逝。三年前孩子們可愛的樣子還歷歷在目,而現(xiàn)在即將和我們說再見成為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有的孩子說希望還能在這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讀小學、讀中學,我也真得很希望能夠看著這些孩子慢慢的長大,不過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而已;希望你們不會忘記曾經(jīng)在鼎峰幼兒園教過你們的老師,希望以后你能夠將我記起;老師也希望你以后成為一名自信快樂的小學生。
教育隨筆:來,老師邀請你
教育隨筆:來,老師邀請你
我班的涵涵小朋友,平時一到了玩游戲的時候就處于一種旁觀、無所事事的狀態(tài)。以至于同伴對他也是很少在意和關注的。今天,游戲開始后,他又開始這邊看看、那邊摸摸的。我走到涵涵面前對他說:“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小舞臺看戲嗎?”他看著我,點了點頭。我又說:“我們先去超市買一點東西吧?”他表示同意。于是我牽著涵涵的手到了“小超市”,我拿了兩罐汽水后看著他,他沒說話,也不拿東西。我們就一起來到了表演區(qū),坐在椅子上看表演。中途我不時和他談談“演員”的表演,還遞了一罐汽水給他,他也邊喝邊看。過了一會兒,我說:“我們一起去小吃店吃點東西好嗎?”涵涵拿著汽水笑著點點頭。
為了讓大家關注到涵涵,我走到哪兒都先對“招待員”介紹:“這是我的朋友,讓他先點吧?!本瓦@樣,我?guī)е弑榱私淌依锏拿恳粋€區(qū)角,邀請他玩了很多玩具、看了圖書、吃了點心……
運用邀請式的語言讓不主動的孩子和我一起加入游戲,同時也和其他幼兒接觸,看他多高興。在后來的活動、游戲中,涵涵比以前主動、開心了許多。
教育隨筆:老師你看著我
老師你看著我
今天是幼兒園上交論文的最后期限。我坐在電腦前,十指如飛。
“嘭”的一聲,門被推開了。率率手里揚著一張紙跑了進來:“張老師!送你一張畫!”
“哦.真好看,謝謝?!蔽铱焖俚赜糜喙鈷吡艘谎圻f到眼前的畫.十指依舊不停,鍵盤發(fā)出清脆的“噠噠”聲。
率率興奮地仰起小臉,說:“我給你講講我的畫!”他踮起腳尖.湊到我跟前,認真地說:“這個是我,這個是張老師……”他邊看著我邊說著。見我還盯著電腦屏幕,就使勁地拽我的胳膊:“張老師.你看著我嘛!”
“你說,你說,老師聽著呢!”我心不在焉地應付著,眼睛依舊沒從電腦上移開。
“不行!”這下率率可真急了。他伸出小手,將我的腦袋使勁扳向他自己這邊,“老師,你看著我嘛!”
“這孩子,怎么這么較真呢!”我無奈地停下手,看著率率。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他的嘴巴已撅得老高,眼里還噙著淚水。
“對不起。對不起!”我意識到自己錯了,急忙將率率攬了過來,“老師剛才太忙了。老師錯了,現(xiàn)在你講吧,老師看著你聽你講?!?/p>
這時率率的臉上方才有了一點笑意。他每講一句,就要看看我是否在認真聽。而我一直認真地聽著.不敢有絲毫的分心。
“謝謝你,這幅畫能送給老師嗎?”“好吧!”率率大方地把畫遞給了我,滿意地走了。
此時,我卻再也無法靜下心來打稿子了?!袄蠋?,你看著我”這句話撞擊著我的心靈。平時我們總在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僧斢變合蛭覀冋J真表達時,我們往往未能成為一個認真的傾聽者。多少次在我們的忙碌和漫不經(jīng)心中,孩子們失去了表達的興趣和信心。因此,做個認真的傾聽者,讓孩子在你的專心傾聽中感受到被關注和被理解,享受到表達所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是很多教師要做的功課。
教育隨筆:孩子,老師喜歡你
記得九月份剛開學的時候,小一班來了一個看上去特別安靜、乖巧的小女生,她是菲菲。
在跟她的相處中,我慢慢地發(fā)現(xiàn)她是一個聽話,卻有些內(nèi)向靦腆的小女孩,平時很少主動和小朋友說話,膽子特別小,總是在一旁靜靜地傾聽,默不作聲。后來我發(fā)現(xiàn)她在上課的時候很認真,能記住老師教的每句話,可是就不愛舉手發(fā)言,這可讓老師著急,真想請她站起來說一說,展示一下自己,于是我每次都鼓勵她,幫她逐漸樹立信心,敢于證明自己。
有一次,在戶外游戲活動中,因為這個游戲我請小朋友們自己找一個伙伴一起玩。其他小朋友們都各自找到朋友玩去了,只有她一個靜靜地站在一邊看別人玩。于是,我走到她旁邊,問她想玩游戲嗎?她用蚊子般的聲音告訴我,我?guī)缀鯖]聽見。我問她:“老師當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做游戲好嗎?”她望著我,我看出她眼中的充滿了喜悅。于是她把手遞給了我,我故意說我忘記怎樣玩這個游戲了,請她來教我是怎么玩的,她很熟練地教起我玩法,邊說還邊做動作。原來她很會說話,而且普通話還很標準呢。
玩了一會游戲結束了,我夸獎她真能干,她聽了,兩眼望著我,很開心的樣子。我湊到她耳邊,輕聲地問她:“你知道老師喜歡哪個小朋友嗎?”她搖搖頭,我讓她猜,她指了指旁邊的小朋友。
我吃了一驚,她為什么會覺得是別人呢?可能是平時老師喊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多一些,還是表揚的話多一些,所以她會這么認為的。我又問她,你覺得老師喜不喜歡你,她好半天才小聲說不知道。我悄悄告訴她:“老師喜歡你?!彼犃碎_心的笑容一直掛在臉上,還主動告訴別人一同分享。
事后當我回想這一幕的時候,我心里還是有些后悔,沒有及時關注到每一個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才讓孩子有種被忽視的感覺,這也提醒我今后一定要做個有心人,在平時一點一滴的教育中關注孩子的成長,滿足他們各方面的需要。
作為教師這么一句簡單的“我喜歡你”,往往會被我們忽略,但這恰恰是孩子們內(nèi)心最需要滿足的渴望和肯定,在這里我想跟所有的孩子說一聲:“孩子,老師喜歡你?!辈还茉谑裁磿r候,你們在老師的眼里都是最棒的,最可愛的寶貝,老師都會一樣愛你們的。
寶貝,加油!
幼師教育隨筆:老師,你犯規(guī)了
今天上課時,我發(fā)現(xiàn)智賢小朋友翹著二郎腿,而且還晃著上邊的一條腿。這讓我很驚訝也很生氣,難道我上課時經(jīng)常是這樣子嗎?難道這是我的縮影嗎?于是,我就此行為在班里和孩子們進行了一次討論。
“小朋友,你們說怎樣才能讓人喜歡你?”孩子們一下子嘰嘰喳喳的說起來了,有的說長得漂亮的,有的說有笑容的,有的說聽老師話的,還有的說愛學習的……于是我趁機說:“如果老師上課時對你們沒有笑容,而且抱著胳膊翹著二郎腿,你們覺得怎么樣?”孩子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不漂亮、不好看、那樣會害怕老師的……”“其實,如果小朋友上課時也翹二郎腿,那么我會覺得小朋友不喜歡老師,不喜歡老師上的課,這樣,我們就不會再一起說說笑笑了,所以啊,以后不論小朋友還是老師我們都不要翹著二郎腿,我們來個比賽好嗎?”就這樣我和孩子們一起制定了這樣一個“約定”。
教師是幼兒的引導者,在孩子們的眼中,教師是“權威”,我們的話就是“圣旨”。在幼兒園教師禮儀中有一條規(guī)則那就是:老師無論何時都不要在孩子面前翹著二郎腿,因為這樣很容易失去教師的親和力,讓老師和孩子之間有了距離。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事情真的有所好轉,我心里很高興,可這時一鳴跑來告訴我,:“老師,你剛才上課的時候犯規(guī)了,你翹二郎腿了?!蔽业哪標⒌募t了,是啊,我是一個老師,我自己都做不到以身示范,怎么來教育孩子呢?于是,我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承認了我的錯誤:“孩子們,對不起,剛才老師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是老師錯了,你們愿意原諒老師嗎?”“愿意”。
在征得孩子們的原諒之后,我對自己的自身行為做了反思:孩子是我的縮影,原來是我的行為讓孩子養(yǎng)成了這樣一個不好的習慣,是我給他們做了一個錯誤的引導,我是一個老師,我的身后有無數(shù)個孩子的目光,我的一舉一動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一言一舉會成為孩子們的榜樣,作為一個老師,我沒有嚴格的要求自己而是苛求孩子們的行為,他們的原諒讓我懂得老師和孩子是一樣的,沒有等級差別,我們在要求孩子之前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和孩子們做朋友首先要做到和孩子之間沒有距離。
教育隨筆:老師你看清了嗎
一日生活皆教育,時時處處無小事。
新學期剛入小托的孩子總是特別難帶,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安靜,我行我素。其中一個叫夢東的孩子特別調(diào)皮,總是好摻合到其他小朋友的活動中去,一會惹事了再離開。然后再到另一孩子活動中看看。每當有爭執(zhí)了發(fā)生我會批評他,而他都撅起小嘴,滿臉不高興。
一天,戶外活動時,航航小朋友哭了?!霸趺椿厥??”,我連忙問?!笆菈魱|推我了?!蔽矣谑羌又亓苏Z氣問:“夢東是這樣嗎?”他一聲不吭的走開了。我又說:“為什么不道謙?”他還是不說話。這時旁邊的港港小朋友說話了,“是航航先推的夢東,他才還手的”?!笆沁@樣嗎?”夢東點了點頭。原來錯怪他了。
從此以后,我特別注意夢東的一行一動,看他是否真的是惹事,其實不然,他是一個非常熱心的孩子,只是有時方法不對,而引起誤會,我也逐漸改變了自己的做法,當孩子之間出現(xiàn)矛盾時,你不要急于批評,而是先了解因果,公正對待,久而久之,孩子有什么事都喜歡跟我說了。
教師的主觀思想往往導致錯誤的教育行為,在不知不覺中會使他們受到無謂的傷害。因此,當面對孩子之間的爭執(zhí),應蹲下身子,放低姿態(tài),把解釋的權力讓給孩子,讓他們自己處理,教師加以指導,也許會更好。偉大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與兒童打交道,需要觀察而不是打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