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環(huán)保該不該限制幼兒只觀察海流
發(fā)布時間:2021-05-22 幼兒環(huán)保故事 區(qū)域觀察記錄 幼兒環(huán)保主題活動方案環(huán)保該不該限制幼兒只觀察海流
我覺得既然出來也應該讓孩子多看多聽,而不只是局限在流上。yJs21.CoM
也許教師怕孩子和自己的目的脫離了,但只要老師能從孩子觀察發(fā)現(xiàn)與環(huán)保聯(lián)系在一起,有意識的引導,這會更有力于我們這個活動。因為孩子只有從各方面了解周圍環(huán)境如何、才知道怎樣保護環(huán)境。只有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感知大自然中的綠色植物,知道大自然是千變?nèi)f化的,從而才能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環(huán)保愿望。
既然孩子對許多事物都很感興趣我們就可以抓住并利用孩子的興趣好奇心,因地制宜,用社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和設施啟蒙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進行環(huán)保教育。
如果是我,我可以帶幼兒親眼去看看工廠里冒出的黑煙,到車水馬龍的馬路上看車輛尾部的廢氣,看又臟又臭的河水,觀察河水的周邊環(huán)境,帶領幼兒尋找噪音:車輛無節(jié)奏的喇叭、轟鳴聲、建筑工地的機器聲、菜市場的叫賣聲……當聽到這些聲音時,讓幼兒說出自身感受;反之,在沒有噪音的環(huán)境下,又讓幼兒說出自身的感受。讓幼兒區(qū)分樂音與噪音的區(qū)別及噪音的危害作用。盡量擴大范圍,讓幼兒到社會環(huán)境中學習,使幼兒的眼界將更加開闊,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優(yōu)勢,社區(qū)資源,在認識“環(huán)境保護”后,讓孩子發(fā)現(xiàn)和勇敢地指出很多不符合環(huán)境要求的現(xiàn)象和行為,并做以紀錄。我想:這種“現(xiàn)身說法”的成功感將連同那強烈的環(huán)保意識永遠直根于幼兒心中。孩子們只有通過多方面的觀察自身的探索,去認識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在獲取一些具體、美好的感受之同時,“保護自然、善待自然”的意識才會油然而生。
我覺得這樣的活動孩子感興趣,也能達比較好的教育效果。在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的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孩子碰到問題從多方面去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的能力。對于孩子來說,觀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窗戶,是思維的觸角。孩子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就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jīng)驗,同時對于開發(fā)智力也非常重要教給孩子用多種感覺器官參加觀察活動只有這樣用多種感覺去親自感受,才能使孩子獲得更好的觀察效果,留下豐富深刻的印象。啟動孩子觀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興趣。開闊孩子的眼界。充實孩子的知識和生活。促使孩子多思考,從而又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孩子的良好的觀察能力。這不是一兩得的事嗎?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編輯推薦
案例:個案不該忽視的一群
班上總有一些膽小的孩子,他們性格內(nèi)向、孤僻、懦弱,往往缺乏自信心。他們不愛說、不愛玩、不愛交往,只是靜靜地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看著別人游戲、玩耍。盡管他們的智力并不比別人差,有時也躊躇滿志、躍躍一試地想做一些事,但常常因自我感覺較差,害怕失敗,怕被人取笑而情緒低落。有時,自己明明會的問題,看著別人搶著回答而不敢舉手。他們常常是被人遺忘的一個角落。
我班的佳佳就是這樣的孩子。她性格內(nèi)向,很少說話,做什么事總愛鉆“牛角尖”。由于家庭過分寵愛,養(yǎng)成了她軟弱、膽小的性格。別的孩子都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了,而已是大班的她還時時哭著鼻子來幼兒園。為了能讓她適應集體生活,改變懦弱、膽小的性格,在活動中我時常鼓勵她,肯定她,多給她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她的自信心。
有一次,她來園遲到了,小朋友們已經(jīng)在做操了,彬彬責怪她說:“佳佳,你那么晚來,我們馬上要上課了?!奔鸭疡R上傷心地抽泣起來,她連一句責怪的話都承受不了。我輕輕地走到她的面前,安慰她說:“佳佳,我知道你一定有事耽擱了是嗎?相信你下次一定不會遲到的。”佳佳聽了我的話止住了哭聲,但她的情緒仍然很低落。因為她自我感覺太差了,太在乎別人對她的態(tài)度了。針對他感情不易轉(zhuǎn)移的特點,我就請她做我的小幫手,為小朋友發(fā)發(fā)蠟筆,把體育用品送還體育室等等,以此來分散她的注意力,樹立成功感,增強她的自信心。而當她做完一件事后,我就笑著鼓勵她說:“謝謝你,佳佳,你真能干。”終于,佳佳的臉上泛起了笑容,她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其實,佳佳很聰明,她知道許多事,有時很想告訴大家,但又怕講錯,別人笑話她。一次,我問小朋友:“正月十五是什么節(jié)日?”幾個孩子高高地舉起了手,我剛想請,突然發(fā)現(xiàn)佳佳的手在桌邊微微動了一下,但又看了看那些高舉的小手,又遲疑地放了下去。我立刻請她回答,她漲紅了臉,用很輕的聲音說:“是元宵節(jié)?!薄笆裁?,我們沒聽見?!毙∨笥讶氯缕饋?。佳佳有些不安了。我連忙笑著肯定她說:“佳佳,你說得很對,小朋友沒聽清楚,你再響亮地說一遍,好嗎?”我請小朋友們靜靜地聽。佳佳望了望我,終于鼓起勇氣響亮地重復了一遍,小朋友們?yōu)榧鸭训倪M步鼓起掌來。
佳佳的成功機會多了,自信心也大了?,F(xiàn)在她能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有時爺爺、奶奶來接她,他還不愿意回家,上課時也能大膽地舉手發(fā)言??粗狞c滴進步,我無比欣慰。是的,老師應該更多地關(guān)注那些膽小的孩子,將愛灑向“被人忽視的角落”,使他們在成功中獲得自信,在自信中獲得自尊,在自尊中獲得自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這將對他們的一生非常有益。
案例:優(yōu)秀教育案例評選不該遺忘的角落
一、引言
往往“六一”慶祝活動從內(nèi)容到形式,基本都是幼兒園確定的,忙了園長和老師。而孩子并非個個都高興,如上臺的幼兒和家長興高采烈,沒有上臺機會的幼兒和家長悶悶不樂,有的責怪孩子沒出息,有的埋怨老師太偏心,在去年“六一”活動中,我也曾差點忘記了幼兒,忘記了家長,做了“偏心”的老師……
二、案例描述
去年的“六一”節(jié),正逢我園建園五十周年慶典活動。為此,園里規(guī)定每班要準備1—2個精品節(jié)目,到時要請縣領導參加,還要請評委評比打分。為了在五月份不只忙于排練節(jié)目,影響幼兒正常的活動。我在暑假里就選出了節(jié)目,3月初一開學,就挑選了10個幼兒,利用晨間、課后、放學后的零星時間,把各個基本動作,分解教給幼兒。幼兒學得很起勁,連沒選到的幼兒也勁頭十足地跟著學。正當其他老師開始挑選節(jié)目時,我班的幼兒已經(jīng)學得差不多了,我正暗自幸慶自己起步早。
沒想到其他孩子經(jīng)常纏著我“老師,我們很想跳舞,什么時候輪到我們學?”格格小朋友的媽媽還打電話來問我:“老師,我的女兒很想學跳舞!不知你們的節(jié)目要不要參加比賽,如果不比賽,能否讓她參加?孩子快要上小學了,以后這種機會更少了,請你給她一次機會好嗎?”更有涵涵的爸爸,他把節(jié)目中要用的道具帶到幼兒園說:“老師,孩子說要用大刀、槍,我做好帶來了?!倍覅s沒有邀請涵涵參加!怎么辦?我陷入了苦惱中。再重新排一個節(jié)目,那就等于前功盡棄。而且幼兒的能力水平不同,要讓全班幼兒都參加,那要排出精品節(jié)目就很難了。算了吧!可面對孩子們那渴求的目光,面對家長們熱切的期盼,我怎么忍心拒絕。經(jīng)過再三思索,我決定讓全班44個幼兒都參加。讓孩子們能在幼兒園過完最后一個快樂的“六一”節(jié),不讓孩子、家長留下遺憾。我請教了許多有經(jīng)驗的舞蹈老師及有這方面特長的家長,共同商量,重新選排節(jié)目,按幼兒的不同特點不同水平分配各個角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幼兒個個都興高采烈地上臺表演了。我班的節(jié)目《歌聲伴我長大了》還獲得了在場領導的好評,被評為一等獎,還在縣電視臺周末版播出。
三、分析
我在剛開始準備節(jié)目的時候,過于追求一個好的結(jié)果,只希望能圓滿完成領導的任務,只想著排出一個精品節(jié)目。雖然想到提早準備,不在五月份讓10個幼兒緊張地進行舞蹈排練,影響到正常的活動,影響到幼兒的身心健康,想讓幼兒學得輕松愉快些。然而我卻忽視了另外沒參加演出的幼兒及家長的想法和感受,甚至差點剝奪了另外34個幼兒參加活動的機會,享受活動快樂的權(quán)利。
還好在家長們出于愛子之心的要求和提醒下,我想到了他們。最后在家長們的幫助與支持下,我們班的演出成功了,孩子快樂了,家長滿意了。我也深深地記住了這個難忘的“六一”,我時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幼兒,不要忘記家長。
四、反思
1、把每一位幼兒當作自己的孩子
我真心感謝我班的好家長對我提出了建議。我們總說每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權(quán)利,但這種權(quán)利絕不僅僅意味著孩子們每天按時來到了幼兒園。我們應無條件地積極接納兒童,始終記?。核莾和?,是活潑的兒童集體中的一員。正如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quán)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guān)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富有個性的發(fā)展。”“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xiàn)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p>
我們要接受幼兒不同的發(fā)展水平,更想方設法地為幼兒提供參與活動的機會,讓幼兒在活動中大膽的展現(xiàn)自我,獲得成功的體驗,讓他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我能行”“我很棒”。我們要切切實實地把每一位幼兒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來尊重他,關(guān)心他,滿足他的合理需求,促進他健康活潑快樂地成長。
讓我們在新《綱要》精神的指導下,尊重幼兒,把參與活動的權(quán)利,把創(chuàng)造的機會,還給所有的孩子。把以往小群體行為變?yōu)榇蠹w行動,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體驗到創(chuàng)造和成功的喜悅,讓他們永遠保持自信。
繼上次“六一”活動后,我園又開展了“我當小持人”活動,一個班2個名額。由于吸取了上次的經(jīng)驗和教訓,我不再自己指定2個能干的幼兒參加活動,而是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人人都能參與的機會。我先發(fā)了一封邀請函,向家長介紹活動目標、要求,歡迎家長協(xié)助幼兒一起準備,自愿報名參加,并請家長當評委。出人意料,全班44個孩子都報名參加,家長們也都來了。在特長展示部分,孩子們各盡所能,唱歌、跳舞、講故事、剪紙、拍皮球,各具特色。由于有家長參加,孩子們在父母面前表現(xiàn)得格外認真,充滿了自信。連平時很少說話的冰冰也在繪聲繪色的講故事,真是令我刮目相看,我簡直不敢相信她會表現(xiàn)得如此出色,連她的媽媽都震驚了,在場的家長都為她鼓掌。我被孩子們勇于表現(xiàn)自我,展示自我的精神所打動,孩子們的認真、專注、投入深深地折服了我。誰說我的孩子不行,只是我沒有發(fā)現(xiàn),沒有給他們機會罷了!??!
2、把每一位家長當作自己的朋友
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蔽蚁惹爸谎?0個幼兒來表演節(jié)目,把另外34個幼兒遺忘在角落里,這樣既剝奪了孩子們受教育的權(quán)利又忽視了家長的感受。后來,全班幼兒都參加了演出活動,家長們都積極投入到慶典活動中來,紛紛忙著錄音、化妝、縫制衣服,制作道具、大刀、紅櫻槍,積極出謀劃策,許多事家長都搶去干了,有了家長的參與,我變得輕松多了,幼兒快樂了家長也開心了。象上次的“我當小主持人”活動中,請家長參加活動,讓每個孩子都有了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家長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在集體中的發(fā)展水平,并能對孩子做個客觀的評價。請家長參與當評委,既避免了家長與老師間不必要的誤會,又能使家長正確認識孩子落選的原因,增強了家長對老師的信任感,上次家長選出的2名選手都獲得了“優(yōu)秀主持人”一等獎。
成功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密切配合,我們應有效地做好家長工作,更好地開發(fā)利用家長中蘊藏的教育資源。我們要敢于平等地面對家長,真誠地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每個人都有一種被尊重的需要,而且做為家長和幼兒理應受到來自幼兒園的尊重和歡迎。我們要讓家長不再作為“局外人”,而是作為教師的合作伙伴,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和日常生活中來。
自從我自己的兒子上幼兒園以后,我每天都迫切的想知道孩子在園的情況,每次去接時都想與老師談談。甚至看到老師與某個家長交談了許久,沒有機會與我交談時,我心里就酸溜溜的,會產(chǎn)生了一種冷落感、懷疑感,不知老師是否喜歡我的孩子……我就問我自己:“我有沒有使家長產(chǎn)生這種感覺,有沒有平等的對待每個家長,有沒有做到與每個家長面對面的交談過!”坐下來細想,真是無地自容。在兩年多的幼兒園生活中,有的家長與他交流了許多,而有的家長則少得很可憐,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真正用心的與他們交談過。他們被我遺忘了,我對不起他們。于是我每天都有計劃地與他們交流孩子的情況,使他們既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又能感受到老師的尊重。
我們要把新《綱要》的精神,真正落實到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去。尊重幼兒,尊重家長,平等地對待每位幼兒及家長,千萬不能再把幼兒和家長給遺忘了。
幼兒老師不應該說哪幾句話?
整理了幼兒園教師心得體會《幼兒老師不應該說哪幾句話?》,希望對幼兒教育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小孩子的情感還沒有完成成熟,他需要更多的關(guān)愛和呵護。但是當小孩子開始調(diào)皮,好些幼兒老師被折磨得失了耐心,便會講出傷害孩子的話來。下面幾句話是幼兒老師最不應該說的,到底是哪幾句呢?
你再不乖,老師就不喜歡你了。
這句話,看似是哄孩子安靜下來,乖下來的,但是卻是以威脅的方式講出來的??赡芎⒆硬还允怯性虻?,你威脅孩子不喜歡他了,孩子怕你不喜歡他,可能會變乖,但是他的委屈和無法表達出來的情緒卻一直在,對孩子成長來講,并不利。
明天別來幼兒園了。
孩子惹出事了,孩子惹老師生氣了,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打架吵架了,老師都有可能怒從心來,講出這句話來。本身孩子就不愿意與父母分離來幼兒園,如果你再這樣講,完全是把孩子從集體里剝離出去。
你不乖,大家都不愿意和你做朋友。
孩子在幼兒園里是極度需要小朋友們做朋友的。但是如果你這樣講,一方面是讓受罰的孩子難受,另一方面也會暗示其他的小朋友不要和他做朋友。這其實對于孩子來講,是雙重的傷害的。
隨便你,愛怎么就怎么吧。
當老師失去了耐心,就會說那好吧,隨便你,愛怎么就怎么吧。實際上,這句話對孩子來講,也是有極大的傷害的。這證明你已經(jīng)不想再管這個孩子了,孩子就會有一種被老師拋棄了的感覺。
基層觀察:別對游戲活動限制太多
在一次有關(guān)幼兒園和小學銜接的調(diào)查中,成都市東通順幼兒園園長陳靜問學生:“你們更喜歡小學還是幼兒園?”答案出乎意料,很多幼兒都說更喜歡小學,因為課間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這一調(diào)查結(jié)果讓身為教師和家長的我很有感觸。當前,為了扭轉(zhuǎn)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不少幼兒園一改往日單純傳授文化知識的小學化做法,在幼兒教學中開展起純游戲活動來了,但由于游戲方式簡單,游戲內(nèi)容單調(diào),加之受到教師的監(jiān)管和限制,孩子們覺得游戲不自由,總感覺玩起來單調(diào)乏味,玩得不盡興。這種純游戲活動的開展,使得幼兒在同伴交往中存在很多問題,失去了孩子們應有的童真和童趣。其實,教育改革要適合教育規(guī)律,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能無視孩子成長的特點和需求。
首先,游戲開發(fā)要適合幼兒成長特點和興趣要求,要形式多樣,自由靈活。嬰幼兒時期,是孩子天真好動、長身體的時候,我們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教育和運動興趣教育。我們可根據(jù)家庭和學校的條件,因地制宜地開發(fā)多種游戲活動,以激發(fā)孩子們的運動興趣。如開展“用筷子夾彈珠”、“千腳蟲賽跑”等趣味體育活動,通過這些小孩子最喜歡玩的游戲活動,來激發(fā)他們的運動興趣,讓他們既鍛煉了體魄,又調(diào)節(jié)了身心,開發(fā)了智力,培養(yǎng)了情感,可謂一舉多得。
其次,以游戲為主,適時穿插其他教育活動,讓孩子在快樂中培養(yǎng)多種能力。在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時,我們可以穿插進行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這能讓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我們可以教給他們簡單的生活常識,如飯前便后要洗手、飯后不能從事劇烈運動、運動時注意穿脫衣服、講究衛(wèi)生、學會保護他人和自己等,這樣,他們的幼兒生活就會充滿朝氣和活力,在以后的人生中會受益無窮。我們可以適當進行簡單的識字、計算教學,這樣一是避免了單純游戲活動的枯燥乏味,二是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認識錢幣、識別商店招牌、認識路標等簡單生活能力。我們可以進行簡單的交際訓練,培養(yǎng)孩子們從小善于和同伴、長輩、朋友交往,增強他們團結(jié)友愛、和諧相處的意識和能力。
幼兒階段的孩子天真爛漫,懵懂無知,從生理學和心理學角度來看,他們喜歡新奇,不喜歡陳舊;喜歡自由,不喜歡限制;喜歡活動,不喜歡孤獨。幼兒教育要適應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個性需求等特點,游戲活動應多彩化、多元化,教學內(nèi)容應生活化、多樣化,切忌簡單枯燥乏味。
案例:觀察案例
體育活動時,孩子們在玩小推車,但在玩時卻發(fā)現(xiàn):
1、爭搶現(xiàn)象多。
2、小推車在推動時,輪子不滾動現(xiàn)象多。
3、小推車互相碰撞情況多。
分析:
1、小班幼兒模仿能力強,看到別人的玩具,他們都想同時玩一玩,但小推車數(shù)量不到人數(shù)的一半。
2、小班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差,在推動小推車時,避讓能力還教欠缺。
3、幼兒手部控制能力發(fā)展不一,小輪子的推動需要一定的條件,許多幼兒將輪子平放而沒將其放到滾動位置。
對策:
1、進行分組活動,以減少幼兒的爭搶行為。
2、與幼兒共同討論“輪子為什么轉(zhuǎn)不動?”以提醒幼兒小手用力向前推,輪子才會向前跑得快的好方法。
3、在場景的設置時,用明顯的記號提醒幼兒開汽車的方向。
案例:
觀察:幼兒剝桔子
1、半數(shù)幼兒一聽到要剝桔子,就說:“老師,我剝不來。”
2、劉霆霄、王婧瑜等幼兒用手指摳桔子皮。
3、能剝桔子的幼兒只有四人。
4、有三名幼兒不愿動手剝桔子。
分析:
1、作為獨生子女的他們在家倍受家人的寵愛,時常包辦代替,一些生活技能的學習機會。
2、幼兒年齡特點決定他們、小手肌肉群還不發(fā)達,個別幼兒對這一活動有困難。
3、老師在考慮幼兒活動時,創(chuàng)設此類機會少。
案例:
今天,幼兒體育活動后脫下的衣服很多,而天也稍熱了些。一些孩子拿著孩子拿著自己的衣服,走到衣架前掛衣服,觀察后發(fā)現(xiàn):
1、個別幼兒把連帽衣的帽子掛在衣架上。
2、少數(shù)幼兒將衣服掛在衣架上,
3、多數(shù)幼兒不知如何掛在衣架上或掛一次、掉一次。
分析:
1、幼兒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自理能力方面的欠缺。
2、老師的包辦代替過多及父母的寵愛所致。
對策:
1、以“衣服找洞洞”的形式,引導幼兒拿著衣架尋找袖管上的洞洞,口吻擬人化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2、加強示范,表揚與鼓勵。
效果:
如今,大部分幼兒已能自己學掛衣服了,雖然還需老師一旁幫助,但“愿學”“想學”的愿望已經(jīng)激發(fā)了。
案例:
撕貼自墻面設置了“果樹”后,孩子們十分樂意投入此活動在自由活動區(qū)域游戲時,總會人滿為患,爭搶不斷……
分析:
1、幼兒對此活動感興趣
2、美術(shù)活動中的撕貼是第一次開展,幼兒對新事物的興趣明顯高于其他事物,這是幼兒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
3、我在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時,已考慮了這一點,但估計不足,小圖畫紙的撕貼的投入未起到明顯效果。
對策:
1、讓每個孩子都有參與嘗試的機會,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2、更新其他區(qū)域內(nèi)容(幼兒已不感興趣的內(nèi)容),對幼兒多一份觀察了解孩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