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幼兒穿珠好處多
發(fā)布時間:2021-05-08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借助穿珠這種較細致的手工活動,可以發(fā)展幼兒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鍛煉幼兒手指小肌肉,增強手指運動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陶冶幼兒的性情,培養(yǎng)他們做事認真,持之以恒的好習慣。
2、練習數(shù)數(shù)。幼兒邊穿珠邊數(shù)數(shù),即數(shù)得準,又記得牢,還可以從中理解“1”和“許多”的概念。
3、認識顏色。五顏六色的珠子可以幫助幼兒認識、區(qū)別各種顏色。如果采用競賽的方法,教師說一種顏色,一個數(shù)字,幼兒相對應的穿珠,看誰穿得快,可以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幼兒的辨色力和記憶力。
4、掌握數(shù)的組成與分解。幼兒邊穿珠邊練習“2添上3顆是5顆”“6可以分成白色的2顆和紅色的4顆”等等,不知不覺中就會理解了數(shù)的組成與分解,掌握了簡單的加減運算。
5、拼圖認形。幼兒將不同顏色的珠子,有規(guī)律的間隔穿在一起,變化出各種圖形,通過認識圖形,可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穿鞋》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們兩位老師都要幫他們檢查鞋子穿的對不對,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們換過來之后還是反的,這讓我們很煩惱。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學過的兒歌《鞋寶寶》,我覺得兒歌的內容很好,對小朋友是否穿對鞋子幫助很大,于是我把這首兒歌運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們一邊把小腳并攏,一邊念兒歌:"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興頭碰頭,穿反了,生氣背對背。"我讓小朋友相互檢查,看一看鞋寶寶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我看見小朋友都認真的檢查起來,嘴里還說著:"高興了""生氣了",我對平時經(jīng)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會單獨講解,教他們怎樣檢查自己的鞋子,怎樣讓鞋寶寶高興起來,小朋友好像都很樂意。慢慢的,我讓小朋友當起了小老師,讓小老師帶著小朋友邊念兒歌邊檢查鞋子,特別是讓平時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來檢查,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穿錯鞋子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了,讓我們三位老師很驚喜。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后還需我們老師繼續(xù)正確的引導。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老師要懂得學以致用,其實平時老師身邊有很多的兒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們正確的運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師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效果要好的多,這樣既有利于孩子們掌握知識,又能提高他們的行為習慣,一舉兩得。
幼兒園學會友好相處教師教育隨筆
當我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時,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筆記可以幫助老師總結課堂上的不足,如何動筆寫一篇幼兒園教育筆記呢?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學會友好相處教師教育隨筆”,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幼兒園學會友好相處教師教育隨筆(篇一)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各方面的潛力也在不斷地提高。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此刻的孩子處理人際關系的潛力是越來越弱了,從早上上班到下班,一天之中會接到無數(shù)告狀的聲音。
每一天從早操結束,我的耳邊就不停的出現(xiàn)孩子們的告狀聲:“老師,韋佳寶打我?!薄袄蠋?,孫炎有卡片。”“老師,我的橡皮不見了?!薄ぁぁぁぁぁて鸪?,我們的處理方法是:不斷地詢問,調解。“佳寶,你不能打人,欺負小朋友是不對的,跟他說對不起”,“孫炎,你再拿卡片來老師就交下了······”但是,我們的口干舌燥并沒有換來安寧,每一天依然告狀聲不斷。
于是我改變對待告狀的態(tài)度和方法,引導孩子自我處理同伴間的沖突,杜絕他們小題大做,張口就告狀的不良習慣。也為他們解釋了“告狀”一詞的真正含義,讓他們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告狀都是好的。
經(jīng)過一段時光的觀察,此刻班上告狀的聲音明顯減少了,孩子們能主動解決與同伴之間的矛盾。其實有時孩子的行為都是成人的處理不當造成的,成人也就應進行不斷的反思。
幼兒園學會友好相處教師教育隨筆(篇二)
大班的孩子中午睡覺時總是不能很快入睡,而睡覺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否則一些孩子更不容易睡著。
剛來到大x班,中午壓床環(huán)節(jié)一向牽動著我的心,剛開始能安然入睡的孩子也就50%吧,還有一部分孩子睡不了,這是為什么呢?仔細找尋原因后,我不停地輕手輕腳地走在寢室的過道里,一個一個地給孩子們蓋被,拍打著哄孩子們入睡,慢慢的,中午入睡率上升到了百分之七八十。但是,我的目標是百分之百的人務必都得睡午覺。為此,我將在刊物上看到的“睡覺能夠使人變聰明”的辦法來教育幼兒,聽了這些,孩子們都愿意自我變得越來越聰明,于是主動睡覺的孩子漸漸變得多了起來,有些幼兒臨上床睡覺之前還會在一齊商量“我們這天早點睡著,這樣下午我們就聰明了”;
入睡狀況好轉后,又出現(xiàn)一個問題,由于睡到必須的時光,總會有小朋友起來上廁所,這個時候有的小朋友會向老師報告“老師,我要尿尿”,可能孩子們意識不到他的聲音很大,為了不吵到別的還在睡覺的孩子,我會給他示意小聲說的動作,然后讓他去;由于我們班離廁所的距離比較遠,從廁所回來的路上,會聽見“跑步”的聲音,相對于如此安靜的環(huán)境,這“跑”起來的聲音顯然太嘈雜了,我擔心口頭教育影響睡著的孩子,就做小花貓“輕手輕腳”的動作來提醒幼兒,令我驚喜的是這樣的教育效果異常的好。下一個去尿尿的孩子也明白了要輕手輕腳。
然后在起床前,我會和幼兒一齊討論這個“輕”的話題,為什么要“輕”?怎樣"輕"?談到這些與孩子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孩子們總是顯得很認真??吹贸雒總€孩子都想成為老師心目中的那個“好孩子”。我要謹言慎行,“身教重于言教”,用我的良好的舉止,溫和的口氣來影響孩子,將孩子那份完美潛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因為我明白,孩子身上需要承載這個世界上的完美與感動。
幼兒園學會友好相處教師教育隨筆(篇三)
周四,我們班級有個小朋友在快要吃午飯時,跑過來跟我說:“老師,張倩肚子痛?!庇谑俏疫^去問她:“張倩,肚子哪里痛?痛的厲害嗎?”在確認不是很嚴重的狀況下,我決定讓她先吃飯吧,吃好后還是不舒服再聯(lián)系家長。
飯都沒吃多少,她就不吃了,頭趴在桌子上,飯菜也還都在桌子上。其他小朋友吃好的已經(jīng)在玩了。當時我還在吃飯,我想等我吃好去收拾一下吧。但是就在我這么想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她的前面的小朋友放好自我的飯盒后,跑進來問了她幾句,然后把她的桌子上的飯盒拿去放好,還用抹布幫忙擦桌子。當時我就感到一股濃濃的暖意。
我一向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得照顧別人。老師不提醒的事情很少會自我去做的??磥硎俏姨凸懒撕⒆印K麄冏屛铱吹搅艘粋€又一個的驚喜,感受著班級里一股股暖意……
幼兒園學會友好相處教師教育隨筆(篇四)
觀察到的現(xiàn)象:小朋友乙一個聰明的孩子,社會交往潛力較強,但是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喜歡在吃飯時光里喜歡說話以及做各種小動作,吃飯的食欲也不是很強,吃完一餐飯需要很長的時光。
洗好手之后,孩子陸陸續(xù)續(xù)進入了餐廳。剛進來時,有的孩子在說話,我看見乙也在和一旁的小朋友在聊天。我提醒幼兒吃飯時說話這很危險,孩子都靜了下來,只聽到小朋友乙在低聲地說著。我走到他身邊,做了個“噓”的動作,他安靜了下來。他對碗里的飯、菜似乎沒什么胃口,用勺子在里面翻來翻去,之后就開始用勺子“切”飯了。
分析與措施:
我走過去,提醒他“飯冷了就不香了,吃了冷飯還會肚子痛的”聽我這么說,他很不情愿地用勺子盛了幾粒飯往嘴里送。這幾粒飯他放在嘴里,嚼了一分多鐘也沒咽下去。最后在我的提醒、幫忙下,吃了半碗飯,吐了小半碗。幼兒對飯菜似乎并什么胃口,進食習慣也不好。良好的進餐習慣是吃好飯的基礎,所以要注意對他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
透過一段時光的觀察和措施落實,我發(fā)現(xiàn)該幼兒在吃飯的速度上有了改變,進餐時也不會一邊吃飯一邊講話了,在食欲上幼兒有了明顯的提高,不會再像之前一樣挑三揀四的了。
教育隨筆:穿褲子
教育隨筆:穿褲子
午睡時間一過,音樂一開,孩子們紛紛興奮起來:“起床咯,起床咯?!苯酉聛砭褪悄弥路澴拥却覀內崆橹艿降胤樟?。
誰知他們今天等到的是“好,現(xiàn)在起床了”,我一邊拍手一邊說道:“現(xiàn)在天氣變冷了,老師現(xiàn)在要求小朋友們把自己的褲子穿好,塞好,不要穿反了,看看哪位小朋友的小手最能干,自己能穿好?!?/p>
經(jīng)我這么一忽悠,一哄,孩子們一下來了精神?!袄蠋熚易约阂路?、褲子會穿的,老師你看我穿的好不好?”
“老師,你看我會把穿褲子,我還會把衣服全都塞到褲子里面去呢,這是我奶奶教我的?!闭f著朵朵撩起衣服讓我看。
這時,月亮急忙跑過來說:“老師,你看我也把褲子穿好了?!?/p>
以前一直慢吞吞地不會穿,今天這么快就穿好了,我剛要進行表揚,“嘿!還真穿好了,今天可真能……”可轉身一看就露了餡兒,褲子不僅穿反了,衣服后面嘟嚕了一大堆。這要是在以前,我肯定會邊笑邊說:“月亮,穿時要先把褲子正面反面看好再穿,再把衣服一件一件拉好,這樣就整齊了”并把他的褲子脫下來重新穿再把衣服給弄好。但今天我是要放手讓他自己再試一次,就對他提了要求,然后讓他自己再去試試看。
“老師你能幫我一下嗎?”一個小小的聲音傳到了我的耳朵里。我回頭一看,原來是萬曉寧提著褲子走了過來。我問:“怎么了?”“我褲子提不上去了?!蔽易屑氁豢丛瓉硎撬龥]有把里面的褲子拉好,拱在那。還沒等我開口,就聽見月亮的聲音了在喊了:“老師說要把里面的褲子拉好,再穿的。”并轉過頭說:“老師,我自己會穿褲子了?!焙?,還真是把自己的褲子穿好了,并且還學會拿我的話去教育別人了。
看來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以為他們是孩子就要處處替代,其實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親身嘗試,經(jīng)歷一次次的嘗試,才能學到生活中的各式技能。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都要讓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解決。教師只做幼兒的引導者、鼓勵者和支持者,多給幼兒親身嘗試的機會和充分提供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的材料。
幼教隨筆:教育幼兒多吃菠菜
通過這樣的活動,小朋友們認識到浪費糧食是不對的,吃飯不挑食了、愛吃青菜了,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許多家長高興地對我說:“孩子在家吃飯不挑食了,愛吃青菜了,身體長壯了?!?/p>
小班的幼兒年齡小,身體發(fā)育和消化系統(tǒng)不健全,吃飯慢、挑食、不愛吃菜是常有的事。在幼兒園里吃飯是個大問題,特別是吃菠菜、小白菜等綠葉菜時幼兒都不愛吃,吃飯的時候磨磨噌噌,故意吃不了,最后只好倒掉。這種習慣很不好,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而且使幼兒營養(yǎng)吸收不平衡,影響了身體的正常發(fā)育。怎么讓小朋友養(yǎng)成好習慣愛吃菠菜呢?
有一次,幼兒園開飯時又吃菠菜,我故意對李老師說:“今天中午我在飯?zhí)觅I了一份菠菜,哎呀!菠菜真好吃阿,蘆老師最愛吃菠菜了?!崩罾蠋熣f:“對!青菜好吃,青菜吃了有營養(yǎng),而且有利于消化,對身體好,不長病,老師們都喜歡吃青菜,咱們班的小朋友也愛吃菠菜,對嗎?”孩子們一聽都大口大口的吃起來,吃的特別帶勁,特別是我們班那幾個不愛吃青菜的小朋友如劉心怡、荊琦等吃的津津有味,我對這些小朋友及時地進行了表揚和鼓勵:“你看劉心怡小朋友吃的青菜最多了,她都長胖了,長漂亮。荊琦小朋友吃菠菜吃的好,她不長病,天天來幼兒園學習,懂得好多知識,多聰明??!”其它的孩子也說:“老師,我愛吃菠菜,我長大了,也長高了?!焙⒆觽兡阋谎裕乙徽Z,爭著把碗里的菠菜吃干凈,看到孩子們這么懂道理,我從心里感到高興。
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我又帶孩子們到伙房參觀炊事員叔叔為小朋友制作飯菜的過程,炊事員叔叔忙忙碌碌地為小朋友摘菜、洗菜、炒菜、蒸米飯、蒸花卷等,制作的飯菜可口又有營養(yǎng),炊事員叔叔多么能干,小朋友不能浪費糧食,一定吃完自己的飯菜。
通過這樣的活動,小朋友們認識到浪費糧食是不對的,吃飯不挑食了、愛吃青菜了,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許多家長高興地對我說:“孩子在家吃飯不挑食了,愛吃青菜了,身體長壯了?!?/p>
教育隨筆:學穿褲子
“老師,老師,幫我提一下褲子吧!”我抬頭一看,原來是季伶歆上廁所出來我給她提褲子。(這個孩子是剛來的,在我們班年齡是最小的)見此情形我說:“老師教你提褲子吧,你都3歲多了,可以學著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話音剛落,季伶歆立刻就拒絕了,連連擺手,嘴里喊道:“老師,我不會,我不會!我媽媽說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師“。不會老師可以教你啊,只要學會正確的方法,多練幾次,自然就學會了。讓媽媽也看一看我們季伶歆寶寶是很能干的,自己學會提褲子”,詩彤聽了后,低著頭一言不發(fā),而且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看來,我的鼓勵并沒有激發(fā)起季伶歆學著自己整理的興趣,我只好先幫她整理了。
午餐時,為了配合鍛煉詩彤的獨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師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讓幾個能力強的小朋友來分,當然也叫到了季伶歆,當我叫到她的名字時,她坐在椅子上猶豫著,我便便鼓勵她說:“季伶歆好棒啊!會幫老師分餐具!”她從小椅子上站了起來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點緊張,也有可能是獨立活動的能力有點弱,只聽見“咣”的一聲,把碗掉在了地上,我沒有責怪他,并叮囑她小心一點,把碗拿好后慢慢地走,并告訴她沒關系的,剛剛只是個小意外,季伶歆聽了一個勁的點頭。
令人驚訝的是,接下來的幾天,她竟然自己主動學著提褲子了,有時見她沒整理好,我就幫著整理一下,竟然還不讓老師幫忙,自己有模有樣的整理,實在是太棒了。
分析措施:
其實季伶歆是一個非常聰明、利落的孩子,動手能力也不錯,也喜歡動手。可見孩子自立愿望還是很強烈的,很多事還是想自己去干,我和季伶歆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可能是在家鍛煉的機會少,家長怕孩子遭受委屈而過度的呵護,所以,一切都有父母包辦,久而久之使孩子養(yǎng)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而作為教師,我們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引導者、援助者,應該給孩子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條件,指導她們去克服困難,只要是在孩子能力之內的事情,我們都要鼓勵她們自己去嘗試,并從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鍛煉孩子的能力,久而久之讓孩子擺脫成人的照顧,一點一點向獨立自主邁
教育隨筆 多多真棒
今年我?guī)“嘈殞殏儌€個很可愛,今天下課,多多在教室門前一下子摔倒了,我剛想過去扶,多多自己嗖的一下爬起來,然后滿不在乎的跟老師說:沒有事!旁邊正好有個老師看到了,大概表揚了多多一句,等多多自己爬臺階的時候,多多一邊爬一邊跟我說:老師,剛才那個老師還說我很棒呢,老師,我是不是很棒?我說多多當然很棒了,多多很勇敢,自己爬起來,多多接著說:我自己爬起來,我也不哭,我很棒?。∵€有要是多多做了什么自己認為挺了不起的事,如果我沒有來得及表揚,多多就會不停的問我棒不棒或是我是不是很棒!
隨筆:兒子趣事
星期天,我?guī)鹤映鲩T,我的腳一下子碰到了車門上,腳趾甲蓋都裂了,當然很疼,兒子從來都會很關心的問:媽媽,你沒事吧?然后給媽媽吹一吹。當然大部分的時候媽媽都會說:沒事了寶寶,謝謝寶寶的關心!可是那次實在是太疼了,我也不想騙孩子:就說媽媽覺得很疼呢寶寶!于是寶寶很著急了,趴到媽媽臉上又問了一邊:媽媽,你沒事吧?媽媽還是說有點疼,寶寶就又問同樣的話,沒辦法,最后媽媽只好說:現(xiàn)在沒事了寶寶!聽到媽媽這樣說寶寶才不問啦,唉,看來媽媽只能回答沒事,哈哈!
隨筆:寶貝趣事
從寶貝的小姨家出來,在小區(qū)門口那因為有輛車突然停住,所以媽媽拐彎拐的有點急,寶貝的頭一下子碰到車門上了,我哎呀的一聲,是因為嚇了一跳,寶貝因為頭碰了一下,又看我表情很嚴肅,所以就有點哭腔的說:媽媽,碰著我的頭了,好疼呀!等我回過神來,趕緊用很輕松的語氣跟小家伙說:哦,寶貝碰著頭了嗎?那媽媽給你揉一揉吧!說著就給她揉了兩下。寶貝接著笑了,說:媽媽,我沒事了,不疼啦!
早上起床后看到媽媽忙著洗刷收拾,寶貝就自己一個人拿本書在沙發(fā)上看,很認真的樣子,時不時還跟媽媽交流一下,每當這個時候媽媽就覺得特別幸福,希望我的寶貝天天開開心心的!
教育隨筆:穿衣穿褲習得記
想必每一個帶小班的老師都有清楚的認識,穿脫衣服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一項有難度又必須學會的自理技能。在實際帶班中,我們能夠明顯的感受到這項技能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越來越存在著難度,其背后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孩子缺少獨立穿衣穿褲的機會和經(jīng)驗;缺少穿衣穿褲的正確方法;練習技能的持久性不夠。
《指南》健康領域自理能力中小班階段的目標是在幫助下能夠穿脫衣服和鞋襪。我們可以拆開來分別解讀:幫助、能夠、穿脫、衣服和鞋襪,讀懂這些要素能夠使我們老師做到心中有秤,腦中有數(shù),把握小班幼兒穿衣穿褲技能應達到的水平,建立對他們技能獲得的合理期望。幫助意味著小班孩子不能以獨立個體的身份來完成這目標,需要借助教師或者家長的力量。能夠意味著小班孩子通過自己的嘗試和努力可以完成這一生活技能,但還么有達到習慣和條件反射的水平。穿脫意味著這一技能涵蓋了兩方面的內容要會穿和會脫。衣服和鞋襪意味著幼兒獲得能力的內容和范圍,這其中包括套、開衫、鞋子和襪子。理清這些關鍵要素對老師來說十分有必要,也是幫助和指導幼兒提升自理能力水平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有了理論的技術支持,實踐也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我們對孩子需要掌握的技能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排序。根據(jù)衣褲鞋襪構造的復雜程度以及幼兒肢體動作的發(fā)展情況,這四項技能從易到難的順序依次為:穿脫鞋子——穿脫褲子——穿脫衣服。而這四項內容從單獨來看有其特點和難點。(見表一)在孩子掌握這些自理技能之前,我們老師應該有著清晰的目標和定位:讓孩子學會這些技能并且能夠在生活中熟練的應用最后形成生活習慣,整個過程應該是愉快的、漸進的、持久的。當我們有著清晰又堅定的目標以后,指導策略變應用而生了。
鞋子:直接穿套、可粘貼,區(qū)分左右。褲子:運動褲、緊身褲,區(qū)分里外和正反。衣服:套衫、開衫,區(qū)分里外和正反。
一、從集體活動入手
我們將以上的自理內容分布在四個禮拜的各個主題活動中進行,這樣既不妨礙主題活動的開展,也使幼兒技能學習的壓力分散一些,便于他們的接受和消化。在集體活動中四項內容的開展過程比較類同,以鞋子為例:認識外形特征(鞋口、左右)——教師示范正確穿法(鏡面示范)——幼兒嘗試練習——集中討論問題——幼兒再次練習。但由于鞋子、褲子和衣服各自的種類又有所區(qū)別,因此集體活動的課時長短也不一樣。(見表二)
二、以個別指導突破
在集體活動結束以后,幼兒對于穿脫鞋子、褲子和衣服有了一個概貌,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會了。記憶有個顯著的特點:隨著時間推移,即時記憶的內容會慢慢消退。因此重復練習顯得格外重要,而午睡就是一個最好的機會。第一,午睡是日復一日的,時間上的重復能夠促進技能的鞏固;第二,午睡前后穿脫衣服是每個幼兒都要自己完成的內容,這個時間段賦予技能練習實效性。因此在午睡穿脫衣服環(huán)節(jié)我們必須給足每個幼兒充分的時間,保證每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來完成三項內容、保證每個人遇到困難都有老師個別指導的機會、保證每個人都可以在穿錯、脫錯的時候努力嘗試自己糾正或者同伴幫助。我們必須有清楚的目標意識,對于能力有差異的幼兒有不同的指導策略。能力較強的幼兒以教師檢查為主,對于他穿脫衣服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能力中等的幼兒以教師半幫助為主,幫助他重復穿脫衣服的方法或者幫助其完成穿脫衣服的一兩步;能力較弱的幼兒老師在穿脫時要給予更多的指導和幫助,但這并不意味著幫他完成,而是與他一起協(xié)作完成百分之八十的內容,保留百分之二十鼓勵他自己完成,比如將讓其穿好袖子。
三、借家長之力提升
保持家園同步對小班幼兒的穿衣穿褲技能絕對能助一臂之力。通過集體活動和個別指導,幼兒已經(jīng)掌握的熟悉了百分之八十左右,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必須請家長極力配合,才能完成技能提升百分百。那么如何借助家長之力呢?第一:心理建設。通過家長會讓家長清楚的認識到小班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以比賽為誘餌。為了引起家長的重視,在班內舉行幼兒自理能力比賽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通過賽前準備、賽中觀摩、賽后評比的形式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家長幫助和提升幼兒自理能力水平的積極性。第三:家園一致的方法。教師將幼兒在園練習技能的方法以視頻、音頻、圖片等形式通知家長,便于家中練習與園內練習同步。
任何一項技能的練習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該考慮到小班幼兒的能力和水平,并且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一、循序漸進
二、先易后難
三、持之以恒
教育隨筆:學穿衣褲
一轉眼,已經(jīng)到了深秋換季時節(jié),班里感冒發(fā)燒咳嗽的人數(shù)增加,孩子們的衣服穿得越來越多,甚至有部分幼兒上衣穿了四件厚厚的衣服,有一種冷叫爺爺奶奶覺得你冷。
我們教了幼兒怎么翻衣服和疊衣服,每天午睡時都會提醒幼兒將脫下的衣服翻到正面,疊好放在床后。衣物增加加大了幼兒操作的難度也讓準備睡覺的時間延長了許多。班里有小部分幼兒可以自己做到這些,但也有部分幼兒選擇坐在床上等老師來幫忙,甚至有個別幼兒出現(xiàn)了一些消極的情緒,穿不好衣服讓她們覺得很無助,為什么幼兒園不像家里一樣有人幫我穿衣服?
幼兒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在家得不到鍛煉的機會,家長應該學會放手,孩子的能力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也有助于其自信心得建立,相信寶寶們可以的。
老師及時鼓勵幼兒自己穿衣,可以在班內舉行疊衣服比賽。
疊衣服口訣:衣服放放平,雙手抱一抱,然后彎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