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把孩子當(dāng)朋友
發(fā)布時間:2021-05-07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xué)隨筆一天的工作結(jié)束后,閉上眼睛,孩子們調(diào)皮、可愛的形象就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他們激勵我更加勤奮地工作。和他們在一起,總能讓我忘記工作的辛勞和繁瑣,讓我想用一顆不泯的童心,進入孩子的世界,關(guān)注他們的關(guān)注,驚奇他們的驚奇,感受他們的感受,和他們共同快樂地成長。
把孩子們當(dāng)作我的朋友,則是我與他們溝通的基礎(chǔ),也是他們是否愿意與我溝通的關(guān)鍵。因為我懂得:只有我把孩子們當(dāng)作“小朋友”,孩子們才會把我當(dāng)成“大朋友”。我很喜歡和他們在一起玩,有時他們也會拿出小“秘密”和我一起分享。時間長了,他們中有的小朋友就會走到我面前,對我說:“潘老師,我喜歡你?!庇械膭t會突然跑到我身邊,在我身上撓癢癢,又嬉笑著跑開;有時也會悄悄走到我身后,蒙住我的眼睛,讓我猜猜他是誰……。雖然他們表達感情的方式不一樣,但是那時候,我的心總是被一股甜蜜的暖流包圍著。
恐怕世界上說話最多的一個職業(yè)就是幼兒教師了。和幼兒朝夕相處,每天都要不停地講話,而用的最多的一個詞,那就是“小朋友”。我認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應(yīng)該真正地象對待朋友那樣對待孩子們,和他們交流,虛心征求和傾聽他們的意見,賞識他們的優(yōu)點和進步,從他們的視角去看待世界,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的行為,有了這種平等融洽的關(guān)系,才能與他們真正溝通,才會被他們所接納。跟孩子們交流,我一般會蹲下來,看著他們的眼睛,認真地聽他們傾訴,了解他們的思想,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做什么。跟孩子做朋友,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待世界,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在和他們一起玩樂、一起成長。
身為一名幼兒教師,只有心中有了孩子,有了對孩子無私的愛,才能真正感受到孩子最純真的笑容,聆聽到他們最稚嫩的心聲。我發(fā)現(xiàn)在孩子們的世界中生活,跟孩子一起成長是一種幸福,而我,就是這樣幸福著。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做孩子的朋友
做孩子的朋友
每到周五離園時間,孩子們都興高采烈的:不用再到幼兒園,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了。可一些家長卻會犯愁:周六、周日這么長的時間,孩子光會信馬由韁地瘋玩。
其實作為家長,周末能使你有較多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這是跟孩子進行情感交流的好時機。家長要抽時間多陪陪孩子,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這樣會使親情得到加深。比如指導(dǎo)孩子做做家務(wù),教孩子學(xué)做一些不會做的事情,跟孩子一起做些感興趣的活動等,都是與孩子交流的好的形式。不要嫌孩子事多,懶得招應(yīng),給孩子報個學(xué)習(xí)班了事,這是對孩子不負責(zé)的表現(xiàn)。再好的教育也比不過父母的言傳身教
,這是對孩子影響最深的教育。
家長可以跟孩子交流一下,詢問孩子在周末希望做些什么事情,尊重孩子的想法,站在理解孩子的角度,幫孩子分析哪些是可行的,怎樣去實現(xiàn),應(yīng)做哪些準備,如果家長跟孩子多交流,既能融洽跟孩子的感情,又能得到孩子的認可。許多孩子想到外面去玩一玩,家長可以帶領(lǐng)孩子到幾處景點,旅游一下,讓孩子感受外面的世界,接觸大自然,這樣會陶冶孩子的身心。對孩子的成長的有益的,是積極的。
現(xiàn)在許多家長對孩子的學(xué)習(xí)非常關(guān)注,一到周末就忙著考慮給孩子報什么補習(xí)班。有些家長只管自己的想法,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感受。
教育孩子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zé)任,在周末這段時間里,家長要承擔(dān)好這一責(zé)任。既然想讓孩子有好的發(fā)展,現(xiàn)在就要做好孩子的領(lǐng)路人,讓孩子的周末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讓孩子自主玩球
戶外活動中,孩子們往往剛玩時興趣很高,大多以滾球、踢球、拍一個接住等玩法,他們玩一會兒后,就不愿意玩了,三個一伙,五個一群坐在球上說笑。不管怎么鼓勵,效果不明顯。于是,我靈機一動,點到哪個小朋友,哪個小朋友就到前面說說皮球可以怎么玩,別的小朋友坐在球上休息,點到的小朋友要邊說邊示范,可以滾著玩,可以踢著玩;可以向空中拋接球、、、、、、接下來,我便鼓勵別的小朋友試試和別人不一樣的玩法,并及時給予表揚。這時孩子們玩球的興趣大增,積極展示和別人不一樣的花樣。
皮球是孩子們戶外比較喜歡的器械。但由于球的特點,圓圓的,到處跑,孩子們對球的技能很難掌握。作為老師,要注意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球可以怎么玩,讓孩子自主創(chuàng)新,進行探索,再就是不給孩子限制區(qū)域,給孩子大的空間,盡情施展,這樣能極大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
家長做孩子的榜樣
家庭是孩子最初成長的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道德老師,他們發(fā)揮著最長久的影響。孩子們每年都換教師,但一般來說,在他們的整個成長年代,他們始終擁有父母的一方。父母與孩子的關(guān)系還有特別的情感意義,這會讓孩子們感到被愛護與自身的價值。父母的作用還在于把道德作為一個更大的世界觀的一部分來言傳身教,展示出人生和道德生活的意義。它們突出了父母影響的作用。
父母在孩子面前樹立起的權(quán)威形象是好是壞,也為其未來的道德成長打下了重要基礎(chǔ)。研究成果表明,最能發(fā)揮影響效力的是那種“威望型”的父母,這樣的父母是指能以良好的行為作孩子的榜樣,能夠理解并懂得孩子,并能對孩子的行為加以恰當(dāng)?shù)闹笇?dǎo),讓孩子心悅誠服,這樣自然而然地成為孩子心目中的權(quán)威。
父母應(yīng)該多么重視平日里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父母的所作所為對孩子產(chǎn)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是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都很重要,要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父母自己首先要有愛心,如要孝敬老人,關(guān)愛他人,用實際行動給孩子示范。這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富有愛心和人格健全的人。
愛的回報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
教育隨筆:把游戲還給孩子
每天迎著清晨的陽光,站在門口迎接孩子們的到來,看著孩子們臉上的微笑,體會他們快樂的心情,是我最欣慰的時刻……
一天早晨,睿睿媽媽特別激動地對我說:“我兒子自從上了大班,每天早晨特別愿意上幼兒園,即使生病了也要來幼兒園,他說在家沒意思”。
作為老師,聽到這句話我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這充分說明了孩子對幼兒園的依戀,家長對幼兒園的信任。其實我知道他為什么喜歡上幼兒園,因為在幼兒園里老師都會帶領(lǐng)他們做各種各樣的游戲,有智力游戲、音樂游戲、表演游戲……孩子每天都是在游戲中學(xué)習(xí)、在游戲中成長,所以孩子在幼兒園中的每一天都很快樂。有時在路上看到背著沉甸甸大書包上學(xué)的孩子,看著他們的背影,我感到很心疼……
游戲才是孩子成長真正需要的。孩子在游戲中鉆、爬、跑、跳,孩子的身體獲得了足夠的活動,促進了身體發(fā)育;孩子在游戲中要聽老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動腦思考,促進了孩子語言理解力、語言表達能力、動腦思考能力的提高;孩子在游戲中要與學(xué)著與小朋友和諧相處,促進了孩子人際溝通能力的提高和禮貌行為的養(yǎng)成;孩子在游戲中要處理與小朋友的糾紛、矛盾,促進了孩子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孩子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會得到老師的肯定、小朋友的鼓勵,這就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信心;游戲中的磕磕碰碰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寶貴的成長資源,這些磕磕碰碰讓孩子們懂得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
把游戲還給孩子,把快樂還給孩子……
教育隨筆:把快樂還給孩子
教育隨筆:把快樂還給孩子
橙橙小朋友昨天在放學(xué)回家的路上,腳后跟被自行車夾到里。她媽媽再三叮囑近段時間不要讓他參加戶外活動,為此,我對他格外關(guān)注。
今天戶外活動時,我照例帶領(lǐng)孩子們到室外進行律動和體育游戲,恩熙跑過來說;“老師,橙橙來上學(xué)了。”我看到橙橙,未加思索地對他說:“橙橙,你腳不好就不用了,坐在那花園邊上看小朋友做游戲吧?!甭犃宋业脑?,剛才還興高采烈的他忽然臉色陰沉了下來,慢吞吞地轉(zhuǎn)過身子,往花園那邊走去……
橙橙的瞬間變化讓我猛然醒悟;離開集體,他并不快樂!我迅速改變了想法:“橙橙,等一下!老師還要請你幫忙。今天的游戲請你當(dāng)紅綠燈,好嗎?”我說。橙橙爽快地答應(yīng)了?!凹t綠燈”是這個游戲運動量最小的一個角色,在游戲的過程中,雖然橙橙站在原地,但他扮演得很投入,看得出他很快樂。我決定,次后無論做什么游戲,都要跟橙橙安排一個合適的游戲角色,即使沒有合適的,也要為他創(chuàng)造一個合適的角色。
很多時候,我們會忽視孩子的感受,在不經(jīng)意剝奪孩子的快樂。如果我今天忽略了橙橙的變化,就不可能了解橙橙的感受,橙橙也就不可能享受到集體游戲的快樂。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細致入微地觀察孩子的變化,深刻體會孩子的感受,真正理解、尊重孩子,還他們快樂!
教育隨筆:把機會還給孩子
午餐時間到了,王老師把菜拿到教室,說今天我們吃蝦,我和王老師一起分好了飯菜,這時王老師開始幫小朋友剝蝦皮,我問她為什么要剝,那么多蝦等老師都剝完飯菜都涼了。她說孩子們不會剝,我馬上制止了王老師的做法,告訴她,把機會為什么不讓小朋友自己試一下。
每次吃下的時候,有好多的小朋友都會說:“老師我不會剝”,我說現(xiàn)在老師教你,請你拿起蝦,先把蝦頭摘掉,再把蝦腿摘下來,最后把蝦身上的衣服脫下來,現(xiàn)在就可以吃了,孩子們都忙著自己剝蝦。
后來我將這件事情講給家長聽,家長的反應(yīng)就是我家的孩子肯定不會剝,這件事情給了我很大的感觸,現(xiàn)在的小朋友的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掌上明珠,一家人圍著孩子轉(zhuǎn),什么事情都是大人包辦,孩子的動手機會少之又少,有些家長是怕孩子做不好,干脆就自己包辦,孩子在家就是衣開伸手,飯來張口。
其實世界上沒有那個人做事情是一次就可以做好的,你不讓孩子嘗試去做的話,怎么知道孩子做得好不好,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需要老師和家長去培養(yǎng),而做家長的應(yīng)該創(chuàng)造機會給孩子去鍛煉,千萬別剝奪了孩子的動手機會,只有把機會還給孩子,孩子才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教育隨筆:把主動還給孩子
對于語言活動,特別是故事活動,我們一般的常態(tài)套路是老師講述然后幫助幼兒分段分析故事情節(jié),最后整理再講述一次故事。在本次活動中我在目標中增加通過猜測的方法預(yù)知故事內(nèi)容,想著這種新的套路是不是能帶來幼兒不一樣的感覺,活動導(dǎo)入其實便開始了猜測,猜一猜誰會來報名考試,每個幼兒都各抒己見,有的說“啄木鳥”、“蜂鳥”、“鴕鳥”、“貓頭鷹”,也有很多幼兒猜中了“麻雀”,通過老師的引導(dǎo)幼兒慢慢猜中了“大雁”、“鴨子”等。此時幼兒的興趣已經(jīng)被激發(fā)到了最高點,他們急切想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就把故事講了個大概。特別印象深刻的是孩子們那亮閃閃的眼睛和爭先恐后地發(fā)言,還有一些小小的爭執(zhí)。接下來,我把故事完整地講述一遍,中間還請幼兒配合表演一下,再提一些綜合性的問題,一堂活動就這樣順利地結(jié)束了。
優(yōu)勢:
1.把自主還給了孩子?;顒又形覜]有象預(yù)先設(shè)計的那樣,分段欣賞故事,再看圖片講述,而是引導(dǎo)幼兒邊看圖片,邊自己猜測講述故事的情節(jié)內(nèi)容。
2.認可幼兒的多角度講述,讓其獲得成功體驗。
3.注重問題的引導(dǎo)。
不足:孩子們在活動體驗了自主的快樂,獲得了成功感,但孩子體驗過這樣的活動后再開展其他基本套路的語言活動時會覺得枯燥無趣,所以教師還是在教案設(shè)計的時候多花心思,認真?zhèn)湔n,認真審議什么活動適合幼兒,能促進他們發(fā)展。
教育隨筆:當(dāng)孩子摔倒以后
教育隨筆:當(dāng)孩子摔倒以后
戶外活動時間到了,隨著老師的一聲出去玩啦,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往外奔。
在教室上拿玩具的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都在看著什么,我剛想出去,唐柏涵著急地走進來:“陳老師,快看哪!張哲文摔倒了。”我緊走去,這時張哲文已經(jīng)爬起,他咧著嘴,看上去摔得挺痛的。我連忙檢查他是否受傷。圍觀的小朋友卻沒有一人去扶他,去問候他一聲。這些孩子,怎么這樣沒有同情心?我思索著,決定趁此機會開個討論會。
回活動室后,當(dāng)我問:“張哲文摔倒了,我們該怎么辦?”孩子們歪著腦袋,眨著眼睛,我親切地叫他們圍坐在我的身邊,讓他們是怎么想的說一說。吳以諾說:“他的嘴都歪了,樣子真好笑?!蔽烘ポ鎰t說:“我想拉他,他自己起來了?!鼻裉斐絽s說:“哈哈,誰讓他不聽老師的話亂跑呢!”還有幾個小朋友說:“是他自己不小心跌倒的,不是我撞倒的?!甭犞⒆觽兲煺娴脑捳Z,我沒有肯定誰對誰錯,而是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小黃鴨和小青蛙》。重點講述了小青蛙受傷了,小黃鴨怎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
小朋友們仰著小臉,靜靜聽著,不用太多的解釋,他們能明白故事的道理。反應(yīng)最快,語言表達能力強的黃沐辰說:“老師,我知道了,我們要學(xué)習(xí)小黃鴨去關(guān)心幫助別人,剛才,張哲文摔倒了,我們應(yīng)該扶他起來,摸摸他,問他摔疼了沒?!甭犃它S沐辰的一番話,我心中欣慰,報以掌聲。
這雖然是一件小事,老師只要藝術(shù)地引導(dǎo)點化,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日常生活中,利用故事對幼兒進行教育,比空口說教更有哲理性,且幼兒容易接受,這件事讓孩子們知道:當(dāng)他人遇到困難不幸時,我們應(yīng)該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和擁有火熱的心,而不該漠視旁觀。
幼兒園教育隨筆:當(dāng)家長把孩子交給了我們
已想不起在何時何處看到的那首小詩,只記得當(dāng)初讀了之后帶給我很大的觸動,于是便把它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每每讀來均有不一樣的感受,每每讀后都會對自己的職業(yè)作一次新的審視定位。愿與幼兒教師們一起來體會、回味、思考和感悟,與大家一起共勉。
《幼兒園,當(dāng)我把孩子交給你》
接孩子的時候,老師總是很忙,讓人不好意思多站多問!
問孩子的情況時,老師總是說:“今天表現(xiàn)很好啊……”
孩子,你在幼兒園真的快樂嗎?
接你的時候,我真怕看到你欣喜若狂的表情,
還有你帶著哭腔的“媽媽來接我了”!
難道,等待接你回家,
是你一天中最大的期盼和快樂?
我的孩子,
媽媽像選擇愛人一樣地選擇幼兒園。
不奢望她像我一樣地愛你,
但希望你像戀我一般的戀她。
幼兒園,
當(dāng)我把孩子交給你,
你能讓他把這里當(dāng)作另一個天地,另一個家嗎?
因為,
愛或不愛,
孩子的感受最真實,
孩子的回報絕不會虛假。
這首小詩說出了一位剛?cè)胗變簣@的孩子母親的心聲!字里行間都體現(xiàn)了一位母親對孩子無限的牽掛,對幼兒園教師真情的期盼!作為同樣經(jīng)歷過幼兒園生活的孩子母親,我能深切地感受到詩中這位母親對孩子深沉的愛,體會一位母親對孩子魂牽夢繞的牽掛,理解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擔(dān)憂和期盼。是啊,每年的開學(xué)季,當(dāng)我們張開雙臂迎接擁抱每一位孩子的時候,總能看到幼兒園里進進出出的家長們,帶著猶豫不決的神情,邁著遲遲不肯離去的腳步,她們是多么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師的關(guān)注,得到老師的疼愛,得到老師的呵護,讓孩子在幼兒園里過得快快樂樂呀!其實這樣的要求、這樣的想法并不苛刻,實在是人之常情,很正常啊!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從這首小詩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將會牽動每一位母親的心,我就會時時提醒自己和老師們,當(dāng)我們從家長手中接過孩子時,我們就接過了一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承載了一份沉甸甸的責(zé)任,就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了。盡管孩子會讓我們或驚喜萬分,或哭笑不得,或麻煩不斷;會讓我們手腳忙碌口舌干,讓我們疲憊得邁不開腳步,讓我們困擾得心煩意亂。但我相信:當(dāng)孩子的生命與我們的生命相遇時,我們就能分享著孩子的成長,快樂著孩子的快樂。
老師們,大家一起努力吧!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我們的寶貝,讓每個孩子都能在一個平等、和睦、溫馨的成長環(huán)境中獲得自在感、安全感和歸屬感,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讓我們用心去關(guān)愛每一個孩子,用我們的愛心去寬慰急切的家長。
教育隨筆:請適當(dāng)表揚孩子
午睡時如果有一個孩子要上廁所發(fā)出的聲音就會影響到其他孩子的午休。只要有一個孩子醒了,接二連三其他的孩子也醒了,再要讓他們睡著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一天,輪我值班,班上的一個小朋友想上廁所,經(jīng)過我的批準,他悄悄地下了床,穿好鞋,躡手躡腳盡量不發(fā)出聲音的輕輕的打開門去了衛(wèi)生間。我非常感動,這么小的孩子也會替他人著想。在交接班的時候我和班上的那兩位老師說起了這件事,并說這個孩子很懂事。當(dāng)時小朋友們正在唧唧喳喳地疊著自己的小被子,也許是我們說話的聲音大了一些,或許是孩子們想知道老師在談?wù)撜l的事情,反正當(dāng)時午睡室一下子特別安靜。再到值班的時候,小朋友們上廁所的表現(xiàn)卻讓我大吃一驚。他們的動作是那么的輕,那么的慢,生怕吵醒了睡覺的小朋友……沒想到一次不經(jīng)意的表揚,收到的效果卻大不相同。
直接的表揚就像直射的陽光,使人感到不舒服,而且刺眼。當(dāng)太陽落下山光芒散去的時候,事情也就平平淡淡的過去了,根本起不到好的示范作用,而且會使孩子進入驕傲的誤區(qū)。適當(dāng)?shù)谋頁P表揚,要抓住時機,抓住機會,讓表揚像不落的太陽一樣永遠在孩子們心中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