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教育隨筆:告狀的引發(fā)

發(fā)布時間:2021-05-06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

教育隨筆:告狀的引發(fā)

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孩子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特別喜歡告狀。yjS21.cOm

看看美工區(qū)的幾個孩子,他們在那剪花,這看似一片平靜,其實就在一分鐘之前,彤彤氣呼呼地來告狀:“老師,他搶我的手工紙?!蔽衣犃擞悬c生氣,心想都是中班的孩子了,不應該這樣沒有禮貌,更何況我們幼兒園一直很注重禮儀教育的。我和彤彤一起來到美工區(qū),來問個明白,原來這位濤濤沒有手工紙了,但是他看著其他小朋友都在剪花,自己也很想剪。我知道后,沒有批評他,微笑的告訴他:“乖,你沒有手工紙可以跟小朋友借,但是要別人同意后,并且讓小朋友給你拿,搶別人的東西別人會很傷心的。那你愿意讓小朋友傷心嗎?”他聽了我的話,低下頭了。我看他好像意思到自己錯了,微笑著問他:“那彤彤傷心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旁邊的其他小朋友都說:“道歉了,她就不生氣了?!彼纯茨莻€似乎不太生氣的彤彤,走到她身邊低著頭說:“對不起,我不該搶你的手工紙?!薄皼]關(guān)系,我給你一張手工紙。”彤彤說著拿出一張很漂亮的手工紙給他了,他們還商量要比賽誰剪的花最漂亮呢??粗麄円黄痖_心的剪紙,我也笑了,真的為孩子們的懂事而欣慰。希望他們以后都能和平相處。其實,孩子告狀之后,最希望的就是得到老師的公正處理,并不是要老師一定批評誰.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教育隨筆:小議“告狀”


教育隨筆:小議“告狀”

又到了我們的區(qū)域活動了,孩子們悠然而愜意的選擇著活動區(qū),作為老師的我們卻要拿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看家本領(lǐng)。你聽,又來了:“老師,子騫把我的彩筆扔地上了!”“老師,子騫又來搶我的積木!”我還沒有走到告狀小朋友的身邊,就聽到旁邊小朋友在不停的“火上澆油”。子涵說:“老師,子騫最討厭了,上次把我的排筆扔水槽里了!”依宸說:“對,他最討厭,在院子玩時,他總是推我!”俊銘說:“他是壞孩子,我上次畫畫,他把我的畫紙畫的亂七八糟的!他真壞,我們不喜歡他!”

孩子們爭前恐后的歷數(shù)著子騫的種種“惡行”,雖然我們對子騫的調(diào)皮有目共睹,但聽到孩子們這樣異口同聲的說討厭,我還是頗為吃驚。孩子們之間缺少寬容!區(qū)域活動結(jié)束時,我今天的小結(jié)就是:談談自己對同伴的認識。讓我震驚的卻是:很多的小朋友想到的都是小朋友的不足。如: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挑食、打人、被老師批評等等,對同伴的優(yōu)點卻很少提及。

我不禁自問:當孩子們滿腦子都是同伴的缺點時,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關(guān)系?長此以往,如不及時糾正,只會助長孩子們只看別人的缺點,不看別人的優(yōu)點、搬弄是非的壞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與成人相處的時間逐漸減少,而與同伴的時間則漸漸增強,幼兒時期的交往尤其重要。但幼兒之間缺乏寬容心,則會影響良好同伴關(guān)系的建立,幼兒之間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可能會認為自己比別人高明,而被排擠的幼兒則會對指責自己的幼兒心懷怨恨,不利于幼兒社會關(guān)系的發(fā)展。

作為我們老師更應該反思:怎樣向幼兒展示正確的處理方式,我們應盡量不使用對幼兒產(chǎn)生消極影響的語言,在幼兒對同伴產(chǎn)生無意傷害時,教師應盡量不表現(xiàn)出對過失方嚴厲的指責和批評,而是冷靜的引導幼兒復述事情的過程,找出告狀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解決的方法。

時代在變,終身學習是教育者自身發(fā)展和適應職業(yè)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21世紀生存的概念,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的要求,是時代的呼喚,是教育發(fā)展的要求。作為新世紀教師的我們將在這條路上繼續(xù)披荊斬棘、過關(guān)斬將一路狂奔……

中班教育隨筆:告狀


這是我到中一班的第二天,孩子們都很可愛,我曾經(jīng)帶過托小中大班,發(fā)現(xiàn)孩子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喜歡告狀。

今天我們班的離園活動是手工,美工區(qū)的幾個孩子都在折青蛙,這看似一片安靜,其實就在一分鐘前,就有一個小女孩氣呼呼的來告狀:“老師,他搶我的手工紙。”我聽了有些生氣,心想:都是中班的孩子了,不應該這樣沒有禮貌,更何況幼兒園一直很重視禮儀教育的。我和這位小女孩一起來到美工區(qū)來問個明白,原來這位小男孩的手工紙用完了,可是還想折。我明白后,沒有批評他,而是笑著跟小男孩說:“乖,你沒有手工紙可以找老師要,或是和小朋友借,搶別人東西是不禮貌的,別人會很傷心的,你愿意看到小朋友傷心嗎?”他聽了我的話低下了頭,我看他好像意識到自己錯了就問他:“小朋友傷心了,我們怎么辦呢?”旁邊的一個小朋友說:“道歉,她就不生氣了。”他看看那個小女孩,走到她身邊低著頭說:“對不起,我不應該搶你的手工紙”,“沒關(guān)系,我給你一張吧!”說完小女孩遞給了他一張,他們又開心地折青蛙了。

其實,孩子告狀之后,最希望的就是得到老師的公平處理,并不是要老師一定要批評誰,我個人認為老師對孩子告狀之后的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也許有的老師忙的時候?qū)⒆拥脑挷灰詾槿?這樣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我真心希望,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要時刻正確引導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教育隨筆:愛告狀的欣欣


教育隨筆:愛告狀的欣欣

欣欣是個十分乖巧的小女孩,她有一雙大大的眼睛,撲閃撲閃,好像會說話一樣。她很文靜,不怎么愛說話,可是一說話,準是跑來告狀。

她告的可都不是什么大事,全市同伴間的一些小事,比如:誰踩了誰的腳,誰拉錯了別人的衣服,誰插隊了,誰不讓誰坐在這里了……諸如此類。有的時候,我正在組織活動,根本顧不上她告的這些小狀。于是,我就告訴她:“你能不能自己學會處理這些小事情?”只見她撲閃著一雙大眼睛,不說話,然后走開了……我以為我的舉動傷害了她,不覺有些愧疚。

大概過了一陣子,一天午睡起床,我給欣欣梳辮子。突然察覺她已經(jīng)好久沒有告狀了,于是我趕忙問她:“你怎么好久都沒有向我告狀了?”她轉(zhuǎn)過頭,撲閃著大眼睛問我:“你不是說要我自己處理這些小事情嗎?”我一愣,既而忍不住笑了,瞧他那副天真、認真的樣兒!我問她:“那你都是怎么處理這些小事情的???”她說:“我就告訴他們啊,用好聽的話說給她們聽啊!”我笑了……

有時候,不經(jīng)意間的一句話,一個舉動,也許就能給孩子一些或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嚴以律己,時刻給孩子們正面的影響,引導她們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教育隨筆:你的告狀,我的煩惱


在匆忙的這個月中,讓我反思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在我的身邊總能聽到的“老師,他推我!”“老師,他拖椅子!”“老師,他坐在地上!”等等罪狀。

我疑惑,這群天真的小腦袋里都在想些什么?對幼兒愛告狀的行為我試了很多辦法。我嘗試了說教法,我教育幼兒:只要是你自己能解決的事情就自己解決,不用跟老師說了。但是效果卻是征得了幼兒的同意,卻沒看到幼兒的行為有所變化。我也嘗試過針對法,針對每一個幼兒告過的狀進行一次集體的匯總,和大家一起討論該如何解決,但是結(jié)果卻讓我很無奈。幼兒是知道了解決的辦法,但是他們卻以這種辦法為判斷標準,一旦有人沒有這么做就立刻來跟老師告狀。

其實小班的幼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爭搶玩具類的糾紛逐漸減少,引起成人注意維護榮譽類的糾紛與告狀開始占主要地位。就像我們班的小朋友經(jīng)常會告一些與自己無關(guān)的狀。比如說:XXX搶別人的東西,XXX沒排好隊,XXX拿別人的餅干等等。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社會性需要開始加強。他們開始逐漸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注意老師對他們的良好評價。因此小班幼兒告狀的目的多數(shù)是為了引起同伴和成人的注意,特別是老師的注意。他們告狀并不要求對事情的好壞做出反應,或得到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果,這時只要成人點一下頭或是“嗯”一聲,他們就會感到心滿意足。

對他們的這種告狀行為,我仔細觀察并分析。從中我發(fā)現(xiàn),我班幼兒對攻擊性行為的告狀比較多。在由攻擊性行為引發(fā)的告狀中,有一些是由于幼兒受認知水平的局限,分不清同伴是故意還是無意而引發(fā)的,這是由于幼兒的自我中心性決定幼兒認識事物時,多數(shù)都傾向于自己的立場、觀點,而不太能從客觀的角度或者他人的角度進行分辨。為此,教師應在解決幼兒行為問題的同時引導幼兒學會交往,要有目的地引導幼兒學會運用禮貌用語來獲得同伴的允許和幫助。

幼兒的告狀行為多是由道德感激發(fā)出來的,他們不管你行為的動機是什么,他們看到的只是行為的結(jié)果。由于小班幼兒道德發(fā)展的這一特點,當同伴的行為與教師制定的規(guī)則不符時,往往就會引發(fā)幼兒的告狀行為。因此,對幼兒因同伴行為不符合規(guī)則而引發(fā)的告狀行為,教師應采取冷靜的態(tài)度處理。在弄清同伴行為動機的基礎(chǔ)上,有目的的引導幼兒的道德判斷、道德評價能力向高一級水平發(fā)展——將動機與結(jié)果相結(jié)合。教師可以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引導幼兒討論什么樣的行為是合理的,什么樣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引導幼兒逐漸學會由關(guān)注同伴行為的客觀結(jié)果,到關(guān)注同伴行為的主觀動機,從而促進幼兒道德判斷能力的發(fā)展。

我還發(fā)現(xiàn),在游戲期間,幼兒的告狀行為相對于在自由活動時發(fā)生的次數(shù)要少很多。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的注意力相對集中,因此周圍幼兒的對自己的碰撞也就無暇顧及。但幼兒的自由活動多數(shù)集中在狹小的活動室內(nèi),空間非常有限,并且這些自由活動多是些過渡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受規(guī)范約束的幼兒不能自主決定,只能消極等待。而幼兒的年齡特征之一就是活潑好動,在無事可做或必須等待的過程中,自然容易招惹同伴,從而引發(fā)幼兒的告狀行為。

4歲以后幼兒與同伴間的游戲進一步加強,但競爭意識也更加強烈,爭吵和告狀的現(xiàn)象經(jīng)常發(fā)生。但這時的爭吵沒有敵意,也不會造成傷害,他們爭吵后不一會兒就會和好如初,這種爭吵實際上是一種心理接觸時的撞擊。幼兒的告狀行為同時也是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一種互動,現(xiàn)在對于這種另類的交流方式我已經(jīng)不再束手無策。我在思考幼兒的告狀行為到底應不應該杜絕?這也是幼兒道德判斷水平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啊!我可不可以就通過這種另類的交流方式去了解幼兒、解讀幼兒、教育幼兒呢?

教育隨筆:排隊引發(fā)的思考


教育隨筆:排隊引發(fā)的思考

每次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時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占排頭,喜歡插隊。目的是想跟老師牽手當小班長,以“老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滿足孩子們的心愿,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站隊前,我對孩子們說:“請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孩子們高興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們身邊,一一握一下他們的手,親切地在他們的耳邊說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凈”?;蛘哒f:“你的小手熱乎乎的……”孩子們笑了,高興的也在我耳邊說一聲:“你的手也熱乎乎的?!闭埍A舸藰擞浭趾臀覌寢尩氖忠粯哟??!薄拔野职值氖直饶愕拇蟆?”隨后臉上露出得意和滿足的表情。我說:“站隊吧!”話聲剛落,孩子們個個忙著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對,沒有搶排頭的了。先搶一陣,再站隊的現(xiàn)象徹底地消失了。

“一個好的教育家,應該是半個心理學家?!贝藭r,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認識。孩子們搶排頭,主要是想站在老師身邊和老師親近,引起老師的注意,通過皮膚接觸,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guān)愛。老師主動給孩子們一些撫慰性言語和動作,是迅速縮短教師與孩子們的距離,親近孩子們,滿足他們愿望的好方法。

教育隨筆:中班的孩子愛告狀


中班第二學期,我發(fā)現(xiàn)班級里孩子告狀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了,比如“老師,某某某看書的時候一直在說話”“某某某洗手的時候在玩洗手液”“某某某玩玩具的時候不好好玩”等。那么,告狀行為到底是什么呢?具體地說,告狀行為是指兒童處于同伴侵犯或發(fā)現(xiàn)同伴某種行為不符合集體規(guī)則等原因而發(fā)起的指向教師的言語行為。如此,我不經(jīng)常常思考,為什么到中班了,孩子們變得這么愛告狀了?在查閱相關(guān)資料后我發(fā)現(xiàn)中班孩子開始愛告狀,是這一時期孩子的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這也是與孩子心理發(fā)展水平和道德感的形成息息相關(guān)的。

首先,孩子在中班時期不再僅僅以自我為中心了,他們開始更加關(guān)注周圍的其他事物,同期,他們與同伴交往的需求和能力也都增強了,但處理同伴之間交往的能力又還沒有形成。這時當孩子與同伴交往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時,他們更愿意找老師去解決問題,或者向老師告狀。其次,中班孩子的道德感正在逐步形成。孩子進入小班后,開始融入集體生活當中,并逐漸掌握各種行為規(guī)范和一些基本的道德觀念。到中班后,孩子們的規(guī)則意識更強了,道德感也不斷得到發(fā)展,從“自律”逐漸走向了“他律”,即開始審視同伴的行為是否符合我們的道德標準。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中班幼兒的告狀行為就是幼兒對他人行為方面的一種評價,它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標準而產(chǎn)生的。

當孩子不斷來告狀時,我們老師應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我們要學會耐心傾聽,理解和尊重孩子。孩子來告狀時,我們需要耐心地傾聽孩子,明白事情的緣由,而不是敷衍了事。有時候我們特別忙的時候,孩子來告狀,往往會容易產(chǎn)生不耐煩的感覺,這是我們需要不斷地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靜下心來聽孩子說。如果有時候真的事情很急,我會請孩子們耐心等我一會兒或者另外約定一個時間來和老師說。了解事情緣由后,也會仔細處理,不讓孩子們感到失落。

其實,觀察、分析孩子告狀的緣由,并對癥下藥。有的孩子來告狀,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如我們班的陳梓萌,她就是一個比較愛告狀的孩子,而且每次告狀的內(nèi)容都是“某某某不愿意和她交換書本”“某某某就是不把玩具借給她玩”。梓萌是家里的獨生女,又是一直交給外婆帶大的,外婆對于她的要求基本是有求必應,以致后來在集體活動當中,梓萌常常會有只要她想要的,大家就必須給她的小公主情結(jié)。因此,我就慢慢開導她明白在我們的集體生活當中并不是每個孩子都必須讓著你的,如果別人愿意和你交換,那你應該感謝對方,如果別人不愿意交換,那也是正常的,并不是對方的錯。同時,我逐漸引導梓萌逐漸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用有禮貌、好聽的話去與對方商量,促進她交際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以此從根本上解決她愛告狀的行為。與梓萌不同的是,有的孩子來告狀,是因為要維護規(guī)則,這一類的告狀行為也是最多的。對于一些不符合班級規(guī)則的行為,他們會產(chǎn)生極大的不滿,并因此向老師告狀,而且他們往往針對的都是極個別比較容易不遵守規(guī)則的孩子。針對此種狀況,我會在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后引導告狀孩子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能力向高一級水平發(fā)展。如我會組織一些活動讓孩子參與規(guī)則的制定,讓孩子討論什么樣的行為是正確的、什么樣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引導孩子逐漸學會由關(guān)注同伴行為的物質(zhì)后果,到關(guān)注同伴行為的主觀動機,從而促進幼兒道德判斷能力的發(fā)展。同時,我也會更加關(guān)注那些被告狀的孩子,引導他們建立更強的規(guī)則意識。

再次,引導孩子用寬容的心去包容別人。如玩疊疊高這一新玩具時,有的孩子玩不好,每當他玩時高塔總會倒塌,同組的孩子會很氣憤并和老師告狀。這時,我常常引導孩子要寬容別人,并讓孩子明白剛玩游戲時,每個人都是玩不好的,我們要給別人鍛煉的機會,這樣別人才會有進步,才能更好地參與到游戲當中。再如,有些孩子很喜歡搗蛋,會影響大家組織活動,孩子們都會很氣憤并紛紛告狀。此時,我會與搗蛋的孩子講道理,并讓他與大家鞠躬道歉,并引導其他孩子要學會相信別人,包容他,原諒他,給他機會來改正自己的錯誤。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干預,孩子們的告狀行為稍有減少,還經(jīng)常還是會有孩子來告狀,這就需要我在下一階段進行更多的干預與調(diào)整,以此來幫助孩子們更好的成長。

教育隨筆:一杯水引發(fā)的思考


張××是我班一個特別的孩子,因為患有先天性股骨頭發(fā)育不良,行動不方便,在生活、游戲上都需要我們照顧。走路時如果別人不小心碰到她,她就會身體失控摔倒,因此我經(jīng)常提醒我班孩子在活動游戲時不要碰到她,在生活上也盡量幫助照顧照顧。一年多來,我班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走路時盡量避開她,活動游戲時幫助拿材料,喝水時幫助她接水等等,每當我看到孩子們?yōu)樗龅倪@一切,總有一股溫暖的暖流流進我心里,讓我心里覺得暖暖的。

前天課間,孩子們吃好餐點陸陸續(xù)續(xù)地來到衛(wèi)生間喝水。我在教室里照看著沒有吃好餐點的孩子。隱約間衛(wèi)生間傳來爭吵聲:“這個茶杯是我先拿到的?!薄笆俏蚁饶玫降摹?,另一個孩子說。我快步走到衛(wèi)生間,只見沈張玥和謝佳昊兩個人爭著拿一個杯子?!霸趺椿厥??”我說?!包S老師,是我先拿到張××的茶杯的,”謝佳昊說?!笆俏蚁饶玫綇垺痢恋牟璞摹!鄙驈埆h趕緊接過謝佳昊的話??吹竭@一切,不用說,又是為幫助張××拿茶杯接水這事爭吵。雖然是爭吵,但因為是幫助張××接水而引發(fā)的爭吵,我沒有責備他倆,反而被他倆的愛心感動。我輕輕地把兩個孩子叫到我身邊:“沈張玥,謝佳昊,你們幫助張××接水很好,說明你們是個有愛心的孩子,老師要為你們點贊,不過,為這事爭吵就不好了是不是呢?”兩個孩子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我說:“這樣吧,你們倆商量一下,輪流給張××接水。”聽了我的建議,沈張玥對謝佳昊說:“謝佳昊,今天你幫助張××接水,明天輪到我可以嗎?”“好呀,”謝佳昊點點頭,拿起張××的杯子往茶桶走去。

培養(yǎng)幼兒愛心是幼兒早期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幼教工作者而言,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使幼兒從小就養(yǎng)成健康善良、富有愛心和社會責任感的品德和人格,更是幼教工作中的首要任務,遠比單純教授知識更為重要和更有價值?!队變簣@指導綱要》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對培養(yǎng)幼兒社會性情感也有明確的要求:“身邊的人生病或不開心時表示同情,看到別人有困難能主動關(guān)心并給予一定的幫助?!笨梢姀男∨囵B(yǎng)幼兒愛心的重要性。

我要謝謝張××的家長,當初選擇了我班,無形間也讓我班有了一個很好的隱性社會情感教育資源,就是讓張××和她的小伙伴們在園的每一天體驗并感受了愛與被愛。孩子們每天在這樣的實際情境中學會了了解張××的需要并給予了適當?shù)年P(guān)心和幫助,這種如同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的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經(jīng)過三年的集體生活,我班每個孩子都是善良,有愛心的人。

教育隨筆:由“沙發(fā)”引出的思考


通過一個上午的制作家具活動后,展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集幼兒智慧且精致的家具作品??矗壕Ь?、姚瑤、陳乘風合作的“衣柜”;小意、章會凌合作的“電視機”;王思奇、葉文睿、龔梁合作的“床”,都是有模有樣的。當我看到威威獨自制作的“沙發(fā)”時,我皺起了眉頭,不禁冒出了火:怎么那么難看的“沙發(fā)”,只見“沙發(fā)”上用剪刀戳了許多小洞,象個蜂窩```!

但我還是盡力使自己平靜下來,并問威威:“你怎么回想到把“沙發(fā)”做成這個樣子的呢?”

威威卻自豪地向我介紹了他的杰作:“我家里的沙發(fā)上面有許多個紐扣,我覺得這樣的沙發(fā)很漂亮,所以就把沙發(fā)做成這個樣子的``````!”

噢!我恍然大悟,原來威威的靈感來自他的生活經(jīng)驗!

幼兒所表現(xiàn)、所表達的一切都真實地反映了他們對生活中事物敏銳觀察以及對自己的親身感受!雖然,這樣的“沙發(fā)”并不美,但難道只有完成一件“美”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嗎?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問題!

相關(guān)推薦

  • 教育隨筆:小議“告狀” 教育隨筆:小議“告狀” 又到了我們的區(qū)域活動了,孩子們悠然而愜意的選擇著活動區(qū),作為老師的我們卻要拿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看家本領(lǐng)。你聽,又來了:“老師,子騫把我的彩筆扔地上了!”“老師,子騫又來...
    2021-05-02 閱讀全文
  • 中班教育隨筆:告狀 這是我到中一班的第二天,孩子們都很可愛,我曾經(jīng)帶過托小中大班,發(fā)現(xiàn)孩子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喜歡告狀。 今天我們班的離園活動是手工,美工區(qū)的幾個孩子都在折青蛙,這看似一片安靜,其實就在一分鐘前,就有一個...
    2021-03-15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愛告狀的欣欣 教育隨筆:愛告狀的欣欣 欣欣是個十分乖巧的小女孩,她有一雙大大的眼睛,撲閃撲閃,好像會說話一樣。她很文靜,不怎么愛說話,可是一說話,準是跑來告狀。 她告的可都不是什么大事,全市同伴間的一些小事,比如:...
    2021-06-09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你的告狀,我的煩惱 在匆忙的這個月中,讓我反思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在我的身邊總能聽到的“老師,他推我!”“老師,他拖椅子!”“老師,他坐在地上!”等等罪狀。 我疑惑,這群天真的小腦袋里都在想些什么?對幼兒愛告狀的行為我試...
    2021-04-30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排隊引發(fā)的思考 教育隨筆:排隊引發(fā)的思考 每次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時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占排頭,喜歡插隊。目的是想跟老師牽手當小班長,以“老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
    2021-05-11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小議“告狀” 又到了我們的區(qū)域活動了,孩子們悠然而愜意的選擇著活動區(qū),作為老師的我們卻要拿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看家本領(lǐng)。你聽,又來了:“老師,子騫把我的彩筆扔地上了!”“老師,子騫又來...

2021-05-02 閱讀全文

這是我到中一班的第二天,孩子們都很可愛,我曾經(jīng)帶過托小中大班,發(fā)現(xiàn)孩子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喜歡告狀。 今天我們班的離園活動是手工,美工區(qū)的幾個孩子都在折青蛙,這看似一片安靜,其實就在一分鐘前,就有一個...

2021-03-15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愛告狀的欣欣 欣欣是個十分乖巧的小女孩,她有一雙大大的眼睛,撲閃撲閃,好像會說話一樣。她很文靜,不怎么愛說話,可是一說話,準是跑來告狀。 她告的可都不是什么大事,全市同伴間的一些小事,比如:...

2021-06-09 閱讀全文

在匆忙的這個月中,讓我反思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在我的身邊總能聽到的“老師,他推我!”“老師,他拖椅子!”“老師,他坐在地上!”等等罪狀。 我疑惑,這群天真的小腦袋里都在想些什么?對幼兒愛告狀的行為我試...

2021-04-30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排隊引發(fā)的思考 每次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時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占排頭,喜歡插隊。目的是想跟老師牽手當小班長,以“老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

2021-05-1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