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智力有關(guān)的9件事,不可不知!
發(fā)布時間:2021-04-28 有關(guān)教育的讀書筆記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有關(guān)紙的說課稿音樂課能使人變得更聰明
音樂訓練能夠幫助每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無論年長還是年幼。越來越多的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音樂訓練有利于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能力。美國西北大學的一項研究還發(fā)現(xiàn),老年人同樣能從音樂訓練中獲益,能幫助抵御老年癡呆等老齡化的有害影響。
剝奪睡眠將致使大腦的認知能力倒退
研究發(fā)現(xiàn):缺少1小時的睡眠,將使6年級的大腦水平下降至4年級的大腦水平,這是因為失去1小時睡眠的大腦狀態(tài),就等同于大腦認知能力瞬間倒退2年。學習成績和平均睡眠時間之間存在著明確關(guān)聯(lián)。
明尼蘇達大學的KylaWahlstrom博士在針對7000名高中生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成績經(jīng)常得A的孩子比經(jīng)常得B的孩子的平均睡眠時間至少多出15分鐘,而經(jīng)常得B的孩子比經(jīng)常得C的孩子的平均睡眠時間至少多出15分鐘,以此類推。Wahlstrom博士的這個數(shù)據(jù)幾乎是布朗大學的Carskadon博士早年進行的針對3000名羅德島高中生的研究結(jié)果的完美復制。
雖然,以每15分鐘進行計算只是個平均值,但這兩項研究成果的一致性已經(jīng)顯而易見,并指向同一個清晰的結(jié)論,那就是:睡眠不足將致使大腦的認知能力倒退。
沒有自律能力,IQ就沒有意義
假如要預言孩子將來人生的成功程度,自制力的影響力遠勝于智商天賦。大量的研究已經(jīng)證實,自制力是個人成功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具備高度自制力的學生在任何一項學術(shù)成績上都能勝過那些容易沖動的同齡人-因為他們更少逃課,更少把時間花在看電視等消遣玩樂上,更主動地在學習中投注努力。依據(jù)自制力水平來預測孩子的學業(yè)成績,比依據(jù)IQ值要準確很多。
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
真正的學習不是被動灌輸?shù)?,而是主動尋求的。紐約時報暢銷書《TheTalentCode》中建議:在學習知識時,不能只是聽和讀,而要測試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我們的大腦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是通過“做些什么”來學習的,而不是光靠聽和讀。這就是為什么對于很多技能的學習,比起死記硬背,花2/3的時間測試和思考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學習效果會更好,因為這樣就從被動學習轉(zhuǎn)變成了主動學習,這就是2/3定律。
吃得好,才能學得好
最好每天都讓孩子們吃得健康,因為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吃什么跟學習成績也有關(guān)系。每個人都知道在考試日必須吃好一頓健康早餐。高碳水化合物、高纖維、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燕麥片,是最好的選擇之一。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考試前一個星期吃的是什么,對考試也有影響。一項以大學生為調(diào)查樣本的研究顯示,連續(xù)5天主要進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難消化的食物(比如肉類、芝士、奶油等)之后,他們的專注力和思考速度明顯下降了。
快樂的孩子優(yōu)勢更大
快樂的孩子更有可能成長為才華橫溢、成就斐然的人才。擁有幸福感在這個強調(diào)成功的功利世界具備巨大的優(yōu)勢。海量的調(diào)查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平均來看,快樂的人在工作和戀愛上都能比不快樂的人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他們能得到更好的業(yè)績評估,更多機會獲得受人尊敬的工作,甚至收入更高。他們更容易得到美滿婚姻,并且婚后生活維系得更和諧幸福。
同齡小伙伴至關(guān)重要YJS21.COM
眾所周知,父母的基因?qū)⒆佑兄镜挠绊?,孩子的先天智力水平和先天性格特質(zhì)都由他們的父母決定。那么在后天培養(yǎng)過程中,是誰對孩子行為的影響最大呢?就是同齡人。在家有很好的鄰居小伙伴,進入學校之后確保你的孩子和很優(yōu)質(zhì)的孩子交上朋友,這會給孩子帶來非常積極的進步。
相信孩子
相信你的孩子能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這種信任會讓孩子變得更好。社會心理學家Rosenthal曾經(jīng)以小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過一項跟蹤實驗:讓老師隨機在班里選擇一些學生,給他們冠以”學習能手”的稱號。之后這些孩子和班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上課,并沒有得到任何額外的學習幫助。然而,到期末的時候。被隨機歸為“學習能手”的那群孩子幾乎所有人都至少提升了10個點的IQ值,其中有30%的孩子提升了22個點及以上的IQ值。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如何可以“音樂浴”有助孩子智力開發(fā)
我們都知道嬰幼兒必須進行三浴———日光浴、水浴和空氣浴,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guān)重要。但新的教育理念卻提出“四浴”,即增加一個“音樂浴”,科學實踐證明,音樂在早期教育中對嬰幼兒智力的開發(fā)有著特殊的作用,是兒童大腦極好的精神營養(yǎng)品。
據(jù)專家介紹:音樂能調(diào)節(jié)大腦功能,提高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常聽音樂不僅能幫助孩子增強和恢復記憶力,還可陶冶其美好心靈,培養(yǎng)高尚情操,給人以鼓舞和力量。
日本幼兒開發(fā)協(xié)會的母親們曾作過試驗:當她們的孩子出生時,其容貌和神態(tài)與普通嬰兒無異,然而在他們聽了四個月的莫扎特小夜曲之后,其表情和動作比別的孩子顯得活潑些,眼睛特別亮,很有神,因而顯得容貌也漂亮些。
專家認為,經(jīng)常進行音樂熏陶的嬰幼兒會有以下特點:總是笑瞇瞇,不怕生人,提早說話,臉蛋秀麗可愛,眼神聰慧明亮,左右腦綜合發(fā)展,長大以后IQ(智商)高、EQ(情商)好,CQ(創(chuàng)造性)強。日本幼兒教育協(xié)會的追蹤調(diào)查也表明,從嬰兒起開始接受并喜歡音樂的孩子,長大了在品行上很少有劣跡,他們會變得更善良,道德上更純潔。
對嬰幼兒進行音樂訓練,應貫穿在日常生活中,如喚醒小兒,可以選用較為輕快、活潑的音樂,播放時音量從小慢慢放大,待小兒醒來后,音樂可繼續(xù)一段時間再停止播放;給嬰兒乳哺時,可輔之以悠揚的音樂,這樣能激起小兒的食欲;引導小兒入睡,可選用徐緩的《搖籃曲》,音量要逐漸放小,待小兒入睡后,再徐徐消失。上述音樂的選用和編排,應當相對固定,以便讓寶寶形成有規(guī)律的條件反射,倘若嬰兒在無病痛啼哭時,不妨試著用音樂安慰他,此時可按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搖晃。
值得注意的是,對孩子進行“音樂浴”時,一定不可用爵士樂、流行的搖滾樂,而應該選用歐美名曲及古典音樂,并且整個音量應小于成年人適宜的音量。
孩子依戀不可放任
導讀:孩子這種過分的依戀行為是不正常的,需要分析原因,及時加以矯正。當你的孩子不再過分依戀你,那說明你的寶貝能逐漸自立了。在不久的將來,你的孩子將如雛鷹展翅,翱翔于長空。
孩子喜歡與父母在一起,這是親情的一種表現(xiàn)。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種依戀行為會因為獨立性的增強而逐漸減弱。但有的孩子表現(xiàn)出了與其年齡不相稱的過分依戀行為。如:孩子都五六歲了,還形影不離地跟著父母,極不情愿到幼兒園去,回家后就纏著父母和他玩,甚至還讓父母抱,否則就悶悶不樂或者大哭大鬧……有的父母為此很著急,但又沒有辦法;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對自己親熱是好事,雖有些煩,但也只好聽之任之。
孩子這種過分的依戀行為是不正常的,需要分析原因,及時加以矯正。
一種情況是孩子喜歡和父母有身體接觸。如:孩子總要求讓爸爸媽媽抱,或來拉爸爸媽媽的手,抱住父母的腿。這可能是和父母以前對孩子過分親昵,且喜歡用身體接觸的方式來表達對孩子的關(guān)愛有關(guān)。要改變這種情況,父母要有意識地多用語言的方式來表達這種美好的感情,并讓孩子接受這種方式。當孩子也逐漸學會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愛時,那種對父母的粘纏行為就會大大減少。
另一種情況是孩子對周圍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不安或不舒服的感覺,從而對父母表現(xiàn)出反常的依戀行為,以求得一種安全感和心理上的安慰。這種依戀行為不是經(jīng)常的,偶爾因素較多。只要家長留心觀察,并采取措施消除使孩子感到不安或不舒服的因素,就可達到目的了。
最多的一種情況則是過度保護導致孩子過分的依戀行為。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多方面的:在生活方面,父母惟恐孩子營養(yǎng)不足,一味地給孩子增加營養(yǎng),買補品。稍稍刮風或下點雨就不讓出門,還怕太陽曬壞了身體。教養(yǎng)方面,孩子受到全家人的寵愛,成了家庭的核心,全家人都關(guān)心他,服從他,有求必應。在行為方面,因為家長怕孩子出危險,使孩子愛動的天性受到壓抑,想跑、想跳等愿望不能得到滿足。孩子什么事都不用做,全由家長包辦代替了。在心理方面,家長怕孩子生氣,從不在孩子面前表露自己的不滿、不快與憂愁。時間長了,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精神意志鍛煉,使孩子出現(xiàn)心理偏差……以上這些因素使孩子的獨立性沒有發(fā)展起來,適應外界的能力很差,離不開父母的幫助,就導致孩子依戀行為的發(fā)生。要改變這種情況,應從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入手。父母要想通過自己的教導和自身的行為去影響、教育孩子,使孩子樹立起獨立意識;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先從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服務技能做起,再培養(yǎng)他們?yōu)樗朔盏囊庾R;對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可放松。
當你的孩子不再過分依戀你,那說明你的寶貝能逐漸自立了。在不久的將來,你的孩子將如雛鷹展翅,翱翔于長空。
孩子最不可忽視的品格
堅強是兒童不可忽視的品格
美國心理學家威蒙曾對150名有成就的智力優(yōu)秀者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智力發(fā)展與三種性格品質(zhì)有關(guān):一是堅持力,二是善于為實現(xiàn)目標不斷積累成果,三是有自信,不自卑??梢?,堅強的性格對人生十分重要。那么,父母們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孩子堅強的性格呢?
制定合理目標
父母可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為其制定短期和長期目標,短期目標要具體明確,讓孩子明白只要努力就一定會達到目標。長期目標則要定得高、遠,最好有具體榜樣,使孩子易于理解和接受,并肯努力去實現(xiàn)。一個心中有目標的孩子,會表現(xiàn)得堅毅、頑強和勇敢。
給予自由空間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經(jīng)歷各種失敗,他需要父母給予他不斷嘗試的機會,父母要盡可能地讓孩子獨立活動,讓孩子自己去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這樣孩子會在最終達到目標時,獲得一份滿足感,并因此而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
設置必要障礙
堅強的意志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困難中磨練出來的。家長要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更要讓孩子學會憑借堅強的意志去戰(zhàn)勝它。
適時激勵表揚
贊揚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孩子意志的鍛煉。特別是對幼兒,父母要注意在孩子通過努力而表現(xiàn)出點滴進步的時候,適度地給予肯定和贊賞。溫存的微笑,親切的撫摸,友好的合作,對于孩子都是鼓舞。
一般地說,膽怯的孩子意志品質(zhì)都較為脆弱,父母更應該注意放手讓他自己活動,積極鼓勵他,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而天性活潑、好表現(xiàn)的孩子,要多給予指點,多約束,給他創(chuàng)造“逆境”,多設障礙,磨練孩子克服困難的毅力。
孩子的缺點不可輕易告人
導讀:孩子到了某個年齡,已經(jīng)能知道自己的缺點,有時還會感到羞恥。對于自己的缺點,孩子不想讓外人知道。如果做父母的繼續(xù)發(fā)揮其“謙虛的美德”,只能使孩子感到屈辱。有的孩子雖然年紀尚小,覺察不出自己的缺點,但父母這么做,仍會傷害他的自尊心。
有一位女作家寫一本《聰明妻子的人生》的書,十分暢銷。她在書中指出,有些丈夫,在別人夸他妻子時,他會故意說一些她的缺點。這位作家認為,這么做十分不適當。妻子雖然明知丈夫是謙虛,但是,丈夫在人前說自己缺點,也覺得不自在。
假使這位妻子同時也為人母,她自已也很可能會發(fā)揮這種“謙虛的美德”。當別人在夸自己的孩子時,她可能也會謙虛的說:“哪里,這孩子都已入學了,還會吃手指頭!”或者“這孩子是獨生子,特別任性?!被蛟S,這么說是希望孩子能收掉吃手指和任性的毛病,但是,這種“謙虛的美德”卻往往傷害了孩子。
孩子到了某個年齡,已經(jīng)能知道自己的缺點,有時還會感到羞恥。對于自己的缺點,孩子不想讓外人知道。如果做父母的繼續(xù)發(fā)揮其“謙虛的美德”,只能使孩子感到屈辱。有的孩子雖然年紀尚小,覺察不出自己的缺點,但父母這么做,仍會傷害他的自尊心。如果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話,往往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一件事情。所以,對待孩子的缺點,最好的父母在家庭里教導解決,而不要拿到公共場合去說,這樣將是一件非常打擊孩子自尊心的事情。
而對于孩子的優(yōu)點,父母倒可以輕率地告訴他人,這比直接告訴孩子產(chǎn)生的影響要大得多。因此,聰明的父母可巧妙地利用這種心理,對孩子的優(yōu)點進行鼓勵。假如對別人說:“我們家孩子最近表現(xiàn)很好。什么事都能做?!焙⒆勇犃诉@些話,會比直接夸獎他還高興。當然,也會比以往更加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
案例:教師的參與不可少
中班的孩子喜歡觀察,但沒有堅持性。因此,連續(xù)性觀察往往半途而廢,沒有結(jié)果。如何引導孩子們做連續(xù)性觀察并獲得成功呢?我想用和孩子們一起做觀察記錄的方法試一試,因為孩子們在和老師一起做事情的時候興趣是最高的。
我找來綠豆和蕓豆來做“比一比誰先發(fā)芽”的試驗。在把綠豆、蕓豆分別泡在小盤子里的同時,我和孩子們一起設計了一張記錄表:用小綠點表示綠豆,用棕色的橢圓形表示蕓豆,在綠豆和蕓豆的下邊分別畫出一周五天的記錄空格立在自然角中。我鼓勵孩子們看看它們有沒有變化,怎樣變化,誰先發(fā)現(xiàn)它們的變化,誰就來做觀察記錄。
第一天一早,松松來到幼兒園就直奔自然角,拉過泡豆豆的小盤子仔細地看起來。不一會兒,松松興奮地告訴我:“老師,小豆豆變了!快看小綠豆的綠皮破了,上邊還有個小白點?!甭犓@么一說,我和其他小朋友趕緊圍過來仔細地觀察,還真的有三四個小綠豆破了皮兒,上邊的小白點是綠豆發(fā)的芽兒。但是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而想聽一聽他們的說法,了解一下他們有沒有關(guān)于種子發(fā)芽的經(jīng)驗。這時,樂樂問:“那個小白點是什么呀,是小芽芽嗎?”明明說:“不像,媽媽買來的綠豆芽可比它長。”“那是什么呀?”“我也不知道。哎,你看蕓豆怎么起了好多皺紋呀,真難看?!薄笆撬莸陌?,像個老頭,嘻嘻……”孩子們捂著嘴笑了起來。為了鼓勵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特別是第一位發(fā)現(xiàn)者——松松,我讓他把小綠豆的變化畫在記錄表中,讓明明把蕓豆的變化也記錄在表中,用他們明白的符號做記錄,然后,請他們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為了直接肯定他們的行為,鼓勵其堅持連續(xù)性觀察并激起大家的觀察興趣,我則把他們的話記錄在與之相對應的符號下面,幫助其表達得更清楚。從此,每天都會有四五位小朋友熱心地關(guān)注著綠豆、蕓豆的變化過程,爭著做記錄,結(jié)果原定五天的觀察記錄表格已遠遠不夠使用。干是,我們又增加了一張表格,讓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連續(xù)性觀察活動當中。
由此可以看出,要培養(yǎng)孩子某種興趣并能夠?qū)⑦@種興趣保持下去,老師的積極參與對孩子們來說是最佳的鼓勵方式;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表現(xiàn)與展示的機會,是孩子們擁有成功感受、增強自信的最佳途徑;同時成功與自信又會促進孩子自主發(fā)展并保持對某一事物的興趣性,使之不斷探索再獲成功,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