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孩子有時是成人的鏡子

發(fā)布時間:2021-04-05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與孩子溝通時若沒有心靈的連接,語言不但沒有作用,反而會產(chǎn)生疲勞,讓孩子產(chǎn)生抗拒。

午休時,帶著小朋友到臥室,看到悠悠坐在樂樂床旁邊的小椅子上,她看到我,走過來,有點興奮地小聲說:“陳老師,覃老師讓我?guī)椭疹櫂窐贰!薄昂玫?。?/p>

樂樂入園不久,規(guī)則尚不清晰,所以午休時不太安分。最初,悠悠都是坐在小椅凳上耐心地提醒樂樂“寶貝,請你在自己的小床上?!碑敇窐泛皖侅銈悆蓚€人交談時,她說“寶貝,請你們不要互相打擾?!碑敇窐放艿絼e人的小床邊時,悠悠立即過去叫住他,“請你回到自己的小床上?!比绻麡窐凡焕硭驼f“你是自己回去,還是我抱你回去?”前幾次的提醒樂樂都乖乖的聽他的話,后來提醒多了樂樂也開始煩了,大聲喊著“我不愿意!我不愿意!”悠悠見她的提醒不好使了,就對樂樂說“那我們一起安靜,我陪你安靜?!睍r間又過去了15分鐘,樂樂還是沒有休息的意思,不停地打擾周圍的小朋友,慢慢的悠悠開始不耐煩起來,聲音也變大了起來,“請你小聲說話!”然后她又突然意識到什么,轉(zhuǎn)過頭對我笑笑,不好意思的對我說:“哦,陳老師對不起,我忘了小聲說話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悠悠的耐心好像也快到了極限,“寶貝,你需要安靜!”她兩手叉著要,再也坐不住了,站起來。這時樂樂也反駁說“請你回到自己小床上。”悠悠有些無助的看著我,“老師,她讓我回去?!薄澳慊厝グ?,謝謝你幫我照顧樂樂,我來照顧她吧?!庇朴婆R走時還不忘對著樂樂說“氣死我了,我要去休息了!”悠悠躺上小床很快就睡著了。

通過悠悠,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仿佛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一場警示劇,提醒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需要多一份耐心;也提醒我與孩子溝通時若沒有心靈的連接,語言不但沒有作用,反而會產(chǎn)生疲勞,讓孩子產(chǎn)生抗拒。

點評:心靈的連接能夠化解防御,是接納與信任的基礎,而沒有信任作為基礎,語言里的要求不會被主動接納。同樣的話語多次重復會引起反感與抗拒。所以要強化對孩子的高度關(guān)注而減少不必要的語言。此外還要注意,能力與責任不匹配的結(jié)果會帶來壓力與焦慮。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不要責備孩子 孩子只是父母的鏡子


孩子是父母精血的結(jié)晶,從生命之初,就自然承繼了父母雙方的遺傳特征,無論是身形外貌還是性情稟賦,從孩子身上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更是對其影響最大、最深遠的人,也是他們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細心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在許多方面都在遺傳或復制父母的特征,就像面對一面鏡子,父母每做出一個動作,孩子總能反射出這個動作的影像。所以,不要責備孩子,孩子只是父母的鏡子。

父母愛運動,孩子必定體力充沛、愛探索;父母性情溫和,孩子必定情緒穩(wěn)定、容易相處;父母較少挑剔,孩子必定寬容有度、不易抱怨。同樣的,一個孩子性情急躁喜歡對抗,很可能是因為父母一方遇事缺乏耐心、不冷靜;孩子自卑的背后,也一定有位自我價值感低下,不得不靠指責、批評別人獲取心理補償?shù)陌职只驄寢尅?/p>

孩子有缺點,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當你站在鏡子面前,發(fā)現(xiàn)自己臉上有灰,會馬上用紙擦臉而不是擦鏡子。但在生活中,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時,卻很少會積極自省。大多數(shù)父母仍愿意扮演“教育者”的身份,把成長的“自主性”交到孩子手里,出現(xiàn)問題,才用批評教育的方式希望為他們指出正途。這一方面是因為逃避和推托的確比承擔責任更容易,另一方面相對于自我成長,父母對教育孩子更感興趣,這就阻礙了父母對自身問題的體察和認識。所以,當父母再為孩子出現(xiàn)的各種狀況束手無策時,有必要靜下心來跟自己對話: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是不是我在某些方面對他造成了影響?

謹言慎行,不如完善自我。托爾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jié)到榜樣上,歸結(jié)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父母謹言慎行,處處為孩子做好榜樣,孩子自然會從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受益。但如果僅僅是為了教育孩子提供一個復制的樣本,而非自我要求,便又走上了歧途。孩子復制的不僅僅是父母的言行舉止,更重要的是這些言行背后的心境、態(tài)度、思維、品格。意識層面的言行,不足以掩飾潛意識層面的實質(zhì)內(nèi)容,在孩子面前惺惺作態(tài)是沒用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洞察父母的真實想法。而做父母很重要的一個境界是,既能夠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也明白“我是誰”比要求孩子“成為誰”更重要。一位對自我要求較高的家長,真正在意的是自我完善,而非教育孩子。

育兒心得:孩子是一面鏡子


育兒心得:孩子是一面鏡子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每個家長在孩子嬰幼兒時期都會驚訝于寶寶在不知不覺當中學會了很多東西。有的時候,我們甚至會被孩子的言行舉止“嚇到”,然后感嘆一句“孩子成長地真快”,亦或是“孩子真聰明啊”。

但這些“天才”之舉,真的是無師自通嗎?當然不是。有一次奶奶生病了,孩子跑過去跟奶奶說:“你一定要好好吃藥,這樣身體才會好起來?!蔽覀兌夹老驳匕l(fā)現(xiàn)真是個懂事的孩子啊??墒亲屑氁幌?,這個話不是他生病的時候,我們一直告訴他的嗎?他現(xiàn)在逮到了機會,總算可以說給大人們聽了。想至此,大家不禁莞爾。

其實,只要我們足夠留心孩子平日里接觸到的各種環(huán)境,我們就會清楚地聯(lián)想到,孩子是在哪里學來的這些知識??墒呛⒆觽兪倾露?,他們的模仿僅僅是天性使然,并沒有是非之分。有的時候,我會因為孩子亂發(fā)脾氣而苦惱。而孩子發(fā)脾氣時候的一些“口頭禪”也總是讓我驚駭莫名,甚至會勃然大怒。但是當我靜下心來,問問孩子,你的這個話是跟誰學的啊。孩子總會誠實地告訴我,是爺爺、奶奶、爸爸或媽媽。這樣的回答又讓我啞口無言,不得不反思,日常生活中,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如何。

這樣一反思,我才覺得,原來問題是出在我們家長身上。孩子就是一面鏡子,總是反射出家長的言行舉止,甚至惟妙惟肖。我們的“口頭禪”,或許我們自己并沒有意識到有什么問題,又或者是,我們是在一個相對輕松詼諧的語境中在使用,但是孩子卻沒有足夠的分辨能力,于是潛移默化當中,他就會形成一些語言習慣。比如,妻子總是喜歡笑罵“你給我走開”。孩子學會了,在發(fā)脾氣的時候,也來一句,“你給我走開”又或者更簡短有力的“走開”兩字,我就會覺得對長輩使用這樣的措辭實在是太沒禮貌。于是我就會批評孩子,但是孩子能理解其中的是非對錯嗎?這個不是媽媽經(jīng)常說的嗎?

孩子在快速成長。在這一時期,我們應該足夠重視孩子成長中的點滴,盡量清晰地去了解他或她學習模仿的軌跡,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言行習慣。古語云:以銅為鏡,以人為鏡。作為家長,我們也要知道“以孩子為鏡”。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去引導他們樹立早期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基礎價值觀。同時,也促使我們能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再次塑造自己??傊磺袨榱撕⒆拥拿魈?。

行為習慣:孩子有時候不搭理人是有原因的


整理了行為習慣:孩子有時候不搭理人是有原因的,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大人和孩子說話時,孩子及時回應大人被視為一種普遍的禮節(jié),而孩子不搭理他人就會顯得不懂禮貌。而孩子不回答他人問題的原因除了不禮貌之外,也有可能是因為自身比較沉默。

1、不同的情況

孩子不回答他人問的問題,或者不在路上以及公共場所跟他們交談,可能僅僅是遵守學校的安全指令,如果照這樣看來的話,孩子不跟自己不認識的人交談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行為。

爸爸媽媽有時候可能都不知道學校老師的指令,所以可以跟孩子進行一下交流,問問孩子是不是學校里面展開了安全研討會。

反駁老師或者學校領導的說法有時候會讓孩子感到困惑,孩子現(xiàn)在年紀還小,可能不能把情況解釋清楚。明確指導方針,家長與老師和學校領導要保持一致,防止孩子出現(xiàn)困惑。

2、影響

當孩子不回答別人或拒絕說話時,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一些成年人看到這種場景可能會覺得孩子不懂禮貌,其他孩子則認為這個小孩勢利,開始挑錯并欺負他。

孩子拒絕跟他人進行溝通所產(chǎn)生的負面反應可能會讓情況更糟,評判孩子的人越多,就越有可能疏遠他,或者告訴別人避免跟這個孩子接觸,進一步孤立一個已經(jīng)在猶豫了的演說家。

3、條件

很多原因都會導致孩子不愿意回答別人。有一些孩子內(nèi)向,跟別人交流起來可能會有一些困難;有的孩子可能生活中沒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講;還有些孩子在跟他人進行交流的時候會覺得不舒服。

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不能夠說他是粗魯,因為他根本無法做出反應,內(nèi)向到一定的地步還會導致社交恐懼癥。

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指出,社交恐懼癥會造成患者極度恐懼任何社交互動。天生害羞的孩子在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以后可能也會發(fā)展為社會恐懼癥,有時候可能就僅僅是因為在家被嚴厲的批評,或是因為一個充滿壓力的環(huán)境。

4、解決方案

找出孩子不喜歡和他人說話的原因是尋找解決方案的關(guān)鍵,跟孩子安安靜靜的談論的作用其實是很大的。

你可以在安靜的時候問問孩子“你和小伙伴進行談話的時候感覺舒服嗎”,而不要問“當人們問你問題時你為什么不回答”,如果用后者來問孩子的話,可能孩子會感覺到有些不舒服,一些簡單的話語鼓勵和逐步接觸越來越多的陌生人可以幫助孩子跨出敢于交流的第一步。

爸爸媽媽的呵護也能夠讓孩子培養(yǎng)自信,如果爸爸媽媽不知道該怎么做,或者是孩子一直沒有改善的話,可以嘗試下預約家庭醫(yī)生或者尋找推薦的行為治療師或精神健康專家。

孩子玩耍時的細節(jié)決定其未來是否更有成就


牛頓有個有趣的小經(jīng)歷。話說某一天,牛頓的朋友來作客,午飯前飯菜都擺好了,牛頓突然想到什么,奔進了實驗室遲遲沒出來。朋友很生氣,自己吃光了飯菜沒跟牛頓打招呼就走了。不知過了多久,牛頓從實驗室出來,看到桌上的殘羹冷炙笑了:“我還以為我未吃飯呢,原來已經(jīng)吃過了”,繼而轉(zhuǎn)身又走進了實驗室。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有沒這種特質(zhì),是孩子未來是否有更大成就的關(guān)鍵。這種特質(zhì)就是專注力。

西方曾有這樣的一個實驗,他們在8個月的嬰兒面前擺著一個會動的木頭人,他們發(fā)現(xiàn),那些能長時間注視這個木頭人的寶寶,他們長大后在社會上的成就都大于那些短時間注視木頭人并轉(zhuǎn)移注意力的那些寶寶。后來他們得出結(jié)論,嬰兒專注地注視物體或人的時間長度與他們在日后的成就水平有著很強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

你家孩子有長時間專注某個活動或玩具的特質(zhì)嗎?當然,越年幼的孩子,專注力越差,但如果你家孩子優(yōu)于下面的標準,說明他們在專注力方面優(yōu)于一般的孩子:

另外,孩子的專注度越高,說明他們的專注力越好。具體表現(xiàn)在,比如一個孩子埋頭組裝一個變形金剛,拆了藍色的組件,替換白色的組件,發(fā)現(xiàn)不對再拆了重組,一邊組裝一邊思考如何是對的,一遍又一遍,甚至完全沒理會大人在一旁的談笑風生。

這個年齡是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的關(guān)鍵

1~2歲是孩子好奇心迸發(fā)的階段,這階段由于他們的動作、視力以及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所以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雖然這時他們的專注力尚短暫,但他們對某些事物的長時間專注的欲望最強烈,也最容易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習慣的關(guān)鍵階段。

所以當孩子長時間專注玩耍玩具或端詳某個物體時,最好需要避免這樣的事情:

“來,寶寶喝一口水”

“水果好吃,咬一口”

“一邊吃飯一邊玩吧”

……

雖然你很關(guān)心孩子,但殊不知卻是在無知地破壞孩子專注習慣的養(yǎng)成,多么遺憾!

如果錯過了這個年齡段怎么辦?

如果說孩子到了3歲,甚至已經(jīng)是6,7歲的年齡,專注力不足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來怎么辦?堅持讓孩子一個時間只做一件事是最好的挽救辦法。所以應該避免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這些不良習慣:

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

拖地拖了一半要洗玩具;

剛寫了幾個字要畫畫;

繪本看了幾頁要吃冰淇淋;

……

讓孩子一個時間只做一件事的最好做法,應該是完成一件事情再做下一件,或者某個時間段只做這件事,時間到了再做下一件,以保證100%的注意力放在一個事情上,這樣的習慣對孩子知識的學習和生活來說,都將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尤其注意的是,看電視會嚴重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有學者曾經(jīng)做過實驗,讓一些孩子在看電視前抄寫一段句子,孩子們普遍抄寫得還不錯,然后集中讓他們看電視1個小時后,再次讓這些孩子抄寫同一段句子,他們普遍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注意力渙散的表現(xiàn),有些孩子雖然寫了,但筆畫歪扭,也出現(xiàn)了不少錯別字,有些孩子寫了幾個就寫不下去,甚至有些孩子只是在本子上亂涂。

通過長期的跟蹤研究,實驗人員還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

一個3~7歲的孩子每天看電視一小時以上,TA的注意力渙散程度將成倍增長;

一個8歲的孩子每天看電視一小時以上,TA的注意力渙散程度將增長50%;

一個14歲的孩子每天看電視一小時以上,TA的注意力渙散程度將增長44%。

這是因為電視節(jié)目的快速運動和鮮艷的色彩持續(xù)吸引孩子的關(guān)注和反復刺激,從而導致幼兒的大腦匱乏,減弱了他們對其他外界事物的關(guān)注度,長期下來不利于孩子的智力成長。

所以越小的孩子,尤其要控制好看電視的次數(shù)和時間,6歲內(nèi)的孩子建議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應該超過40分鐘。

家長不要混,孩子是你的一面鏡子


家長不要混,孩子是你的一面鏡子

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最后一張牌,贏了可以光宗耀祖,輸了則會前功盡棄。所以,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拼出個錦繡前程。

可是,如果你都在混,孩子憑什么拼?

孩子是復印件,你就是原件

有一位年輕的媽媽請教沉寂法師:“我的小孩不聽話也不愛學習,怎么辦?”法師反問:“你復印過文件嗎?如果復印件上面有錯字,是改復印件還是原件?”道理并不深奧,卻是父母常常疏于自醒的問題。

都說三流的父母當保姆,二流的父母當教練,一流的父母當榜樣。你若趿拉著拖鞋逛大街,你若旁若無人地高聲喧嘩,你若從不讀書從不看報,你若總是抱怨生活嗟嘆人生,如何苛求孩子完美無瑕?

別奢望坐等花開

養(yǎng)育是個種因得果的事兒,別妄想“小投入,大產(chǎn)出”,沒有父母可以坐享其成。你在打麻將碼長城,卻讓一墻之隔的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想得倒美!就像養(yǎng)花,不施肥澆水就想坐等花開,那是撞大運。別總說誰誰誰沒人管,照樣長成參天大樹,不是每個父母都有這樣的運氣。

也莫要說你不懂澆灌滋養(yǎng),我們知道“孟母三遷”,你可曾為了孩子思變圖新?我們讀過《傅雷家書》,你可曾有一封信是寫給孩子的?

你不安身立命,他能出人頭地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一本書,他每天都在翻閱和效仿。你尚不能安身立命,吃完就睡,卻要求孩子出人頭地,是一件極其不公平的事兒。父母不必顯赫不必騰達,卻必須具備自食其力的生活態(tài)度,用你的誠實、勤奮、堅韌,影響孩子的人生。

鄭淵潔說,從孩子出生起,只上過小學四年級的我開始玩命寫作,當著孩子的面,一個人把《童話大王》月刊寫了28年。他說,這樣做,就是要讓他目睹,父親是如何讓一貧如洗的家變得富有。

孩子憑什么幫你彌補人生

有的父母愛把人生未完成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總是苦口婆心:“孩子啊,爸媽這輩子只能這樣了,就指望你有點出息?!蹦銖男]拉上提琴,就讓女兒幫你實現(xiàn)夢想;你一生沒當上球星,就讓兒子幫你完成夙愿。這都是孩子不可承受之重啊,兒女又不是來還債的,憑什么幫你彌補人生?

今生今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誰也無法拜托誰。

你才是照亮孩子的光

其實,父母才是照亮孩子一生的光,你若黯淡,孩子又怎會熠熠生輝?老布什的領袖范兒,就是小布什的光;六齡童的猴戲情結(jié),就是六小齡童的光。

萍老師曾有個學生,父親每日酗酒,母親打牌為業(yè),從不過問孩子課業(yè),等到孩子成績下滑,他們就暴跳如雷,從不自省吾身。他們不懂,要讓孩子的世界明亮,父母先要有光!

給孩子成長的時間


給孩子成長的時間這段日子孩子身體不是很好,這幾天下雨,似乎心情總是有點不好。這兩天,孩子其實還算比較乖的。也許,還是我們大人心態(tài)調(diào)整的不好,怕孩子生病,工作的鴨梨,學習的鴨梨,孩子稍微有點“不聽話”------有時候是大人強加在孩子身上的。大人沒了耐心,一引即爆,還責怪孩子的不是,將所有的不滿都發(fā)泄在了孩子身上,還動了武力。倔強的孩子不屈服,大人就威脅,孩子屈服了,或是最后還是沒了折的大人屈服了。還事后還整整有詞的在給孩子講大道理。育兒真的要講究方法,大人也是要不斷反省自己的!

最近,**爸爸管孩子的事情多了,目的在于增強孩子的獨立能力。居然從不動武力的他也動起了武力,上了癮似的最近兩個星期打了四次,脫了褲子打屁股,小屁股上一條一條的紅印子。

怎么說呢,不聽話的時候,我也很煩躁的??墒恰?。

昨天,我下班回家,本來蠻開心的,答應他吃完飯可以玩游戲,結(jié)果,吃飯不好好吃,還咳嗽(上了幼兒園兩個多月,都咳嗽了三四次了,一聽我就緊張),一會玩,一會吃,還不停講話,把湯都弄翻了,我和他的褲子都換了。說了他兩句,就哭了。然后奶奶還說,今天接回家沒有睡午覺。我一聽就更火了。問他:“你為什么沒有睡午覺?”他急了直說:“我睡了,我睡了,我睡了?!本褪遣怀姓J,哭的更大聲。我生氣的大生說:“奶奶不是說你沒有睡嗎!不睡覺,明天不要接回家了,接回家就是想讓你好好睡覺,不生病的?!彼宦?,大哭。過了一會還要玩游戲,我當然否定了,說:“不好好睡覺,不好好吃飯,就不能玩游戲?!彼宦?,不依了。然后哭哭啼啼,還是跟我爭,最后邊火片講道理,終于把飯吃了。吃了飯還是要鬧著要玩游戲,我就是不依,他奶奶居然給他爸爸打電話,他跟爸爸說:“爸爸,媽媽不讓我玩游戲,我好傷心……?!蔽移鋵嵤窍胝f給我婆婆聽的,但是我卻把發(fā)火在兒子身上了:“你還告我的狀,我今天就更不會讓你玩了?!弊詈罂蘼曇黄?,他看我很強硬,屈服了,說是要看巧虎,我也同意了,但是他要我陪,我堅決不陪,奶奶也出去了,他又找奶奶,一個人還是不敢下樓去追。就去找爺爺,爺爺上了一天班說:“不要哭了,哭不乖,要打的。”哎。后來他自己開了電腦,放了碟子,拉上爺爺才算止住哭。我就在臥室看書。

看完巧虎,他來找我,有點討好我似的跟我笑,和我說話。我當然不能再板著臉了。然后幫他洗臉,洗屁股,洗腳。他還“記仇”的跟我說:“媽媽,你大聲講話,我把你的五角星撕下來了。你傷心嗎?”假裝去有貼紙的墻上撕了一下。說那個就是五角星。(老師跟他說過,他不聽話就把他的五角星撕下來。哎?。┪揖驼f:“沒關(guān)系,我會盡量做好的。我是不該大聲講話,但是你可以聽話嗎?”他每次答的倒是蠻好的:“好的?!笨墒恰?。大人都不是只說一遍就聽得,何況孩子。何必要這么嚴格呢!?

后來,我才聽他說,今天奶奶打他了,還擰他屁股,因為他不睡覺,其實應該說是他睡了沒有睡著。哎,大人都是怎么了。我也跟他講了道理:“明天好好睡午覺,好好吃飯,有能量,有力氣,我就同意你玩游戲?!彼泊饝恕Uf好一言為定了。這算是過了。

可是,今天早上,哎!他因為昨天沒有睡午覺,所以今天早上醒來也快8:00了。我們叫他起床,他一會起來,一會說是要睡一會,結(jié)果,鬧了一陣,我給他換衣服,非要把脫了的睡衣再穿回去,哇哇大哭,非說要再睡一會。結(jié)果,好說歹說不聽。又開始咳嗽,今天降溫了,被他爸爸一頓屁股,還是不聽,倔的很。怕他真的著涼了,也折騰了一會了,我就強行給他換睡衣,穿毛衣,居然雙手把穿的衣服從肚子上扒開要脫掉。好了,又是被他爸爸一頓,這次是打手的,打一下還問要不要脫了,小家伙真是倔,就是不屈服。結(jié)果,哭哭鬧鬧,我看這小子今天是倔到底了。這樣也不行。我把他抱過來。他還不讓我抱。我強行抱過來,摟在懷里,拍拍他,親了親他,跟他說:“**,爸爸是怕你著涼了,讓你穿衣服,不穿衣服要生病的。咳嗽你開心嗎?”哭著說:“不開心?!彼拗艺f:“媽媽,爸爸打我。打我兩只手?!蔽?guī)退嗳?。他慢慢止住哭聲。老公在一旁,其實也不忍心的說:“幫他把屁股也柔一揉?!蔽依^續(xù)說:“就是的。我們最乖了,要穿衣服。再說了現(xiàn)在不早了,不是老師說過要媽媽早點送你去幼兒園嗎?你想讓老師說你嗎?”“不想?!焙退v了一會,告訴他:“你不好好睡午覺,游戲也不能玩,今天還起來的晚。這樣不好。你今天要好好睡午覺哦!你要是睡不著,就用媽媽教你的。閉上小眼睛,嘴里數(shù)12345,或是說小綿羊?!彼f:“我可以說12345上山打老虎嗎?”我說:“當然可以,但是要閉上小眼睛?!绷牧藥拙渌秃枚嗔?,止住哭聲,穿好褲子。

正好爸爸拿了他昨天穿的衣服拉鏈上的一個圓形標記。他又帶著哭腔跟我說:“媽媽,老師說要沒收我的這個?!蔽覇枺骸盀槭裁??”他說:“我玩它,老師不讓?!蔽揖兔靼琢巳?。那個拉鏈上的拉的掉了,他和一個小朋友在玩,老師沒收了。他就傷心了,不高興了。奶奶就開始跟**爸爸說,老師說**上課怎么怎么。**急忙否定:“我沒有,我沒有?!卑职终f:“**,錯了承認錯就好了,沒有關(guān)系的,知道改正就好。”不知道他聽懂了沒有。他又跟我說:“老師不在上課,在彈琴?!蔽揖透v:“彈琴也是上課,老師在教孩子唱歌。要尊重老師的,不然老師要不高興的。比如你和媽媽講話,媽媽不聽,你高興嗎?”他說:“不高興?!彼€是擔心老師沒收了他的東西。我安慰他說:“老師會還的,不是還給你了嗎。老師不還媽媽可以去問老師要的。”他居然說:“媽媽,問俞老師要。”我問:“為什么?”他說:“馬老師不給我。房子電視機上?!边€帶著哭腔。哎,我的兒子?。?/p>

兒子還是蠻厲害的,吃了早飯,吃了藥,他就同意去上學了,我知道雖然他心里不是很舒服,但是看他基本調(diào)整過來了,也不哭鬧了。

**爸爸一早揍了孩子一頓,心里也不好受,直到送孩子上了幼兒園才和我一起上班。在路上,我們分析,估計昨天上課被老師說了,還被告了狀,所以回家睡覺沒有睡著,奶奶可能也說他了,然后更沒有睡意,還打了他,他心里更不想睡了。結(jié)果,到了晚上,媽媽也不了解情況,沒有再耐心一點。好了,一早爸爸媽媽看時間來不急了,又是白白吃了一頓打。孩子爸說:“以后我做白臉,你做紅臉?!蔽倚睦锵?,能不用武力的還是不要動用武力為好。一時的屈服又有什么用呢!

凡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大人打了孩子總是會愧疚。但是過去了就過去了,還是要總結(jié)經(jīng)驗??墒遣淮蚝⒆右膊恍?!什么事情總是要掌握個度子。不能太放縱,不能太專制。學問啊!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門學問???!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怎么中國政府機構(gòu)沒有這種孩子教育方面的咨詢和輔導呢?

孩子不開心,我心里總是有點不怎么爽,我沒有出息,呵呵!今天就是投入不了工作,也沒有心思看書復習,晚上的工作聚餐也不想去了,就在網(wǎng)上游蕩,看看朋友一個個都在忙。只有自己找渠道解壓解壓。還是那句話,耐心些,給孩子成長的時間,盡自己的努力做個好媽媽!不會到會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育兒反思: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育兒反思: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雖然為人媽媽已不是姑娘上花轎頭一遭,但是當面對兩歲多的兒子的各種成長表現(xiàn),我依然覺得,即便再多當幾次媽,我也依然需要不斷學習不斷修煉不斷成長。

兒子兩歲兩個多月了,每天跟他同吃同睡同起,親眼目睹他的各種成長變化,雖然因為自己有過當媽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乃至我在養(yǎng)育兒子方面算是多了幾分心思,但依然避免不了很多不良習慣的影響。

平日里,雖然我和兒子他爹感情甚好,但是緣于倆人的性格截然相反,乃至矛盾和沖突一直再所難免。我性格隨行不拘小節(jié)馬大哈一個,而娃爹是個心細如發(fā)心思縝密事事講究的主,這樣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在生活瑣碎里相處著,矛盾著,化解著,包容著,相愛著。一般情況下,每次結(jié)束戰(zhàn)爭的方式都是我的那句:神經(jīng)病,不理你了。

前幾天的晚上,我和爸爸又為一事爭執(zhí)不下,這時,寶貝兒子xx忽然跑到我的身邊來,自言自語的說道:爸爸神經(jīng)病,爸爸神經(jīng)病。我一聽頓時石化了。這話咋會出自俺家兩歲多的兒子的嘴巴里呢。平日里,兒子最愛說的話不是那句甜言蜜語:爸爸,我愛你,我爸爸最棒嗎?今天怎么如此口出狂言呢。我納悶不解來不及思考,就對著兒子嚴厲的說道:小xx,你不能這么說爸爸的。趕快跟爸爸道歉。很快,兒子就知錯就改,很快向爸爸道歉了。

事后回想此事,我忽然被莫名的后悔感徐饒周身。其實這真心也不能怪孩子呢,人家這不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嗎?他的自言自語每個行為習慣不正是我和他爹的行為習慣的折射嗎?我應該感謝他的及時反饋讓我了反思的機會才對呢,怎么還那么嚴肅的批評他呢。想到這里,我趕緊把兒子抱在懷中,跟他說:小xx,媽媽跟你說哦,那天你跟爸爸說爸爸神經(jīng)病這是不對的。你及時道歉了,媽媽覺得你做的很好。但是媽媽批評你媽媽也覺得不對,我們倆以后都要做到不說神經(jīng)病了好嗎?兒子點點頭,似懂非懂的回答著說,好。

這事雖然來的快去的也快,但是給我?guī)淼姆此己头词s一直沒有遠離。雖然很多時候我們內(nèi)心都明白和理解做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的重要和深遠,但是我們卻往往在自己的言行舉止里沒能很好的控制和把握??偸前迅鞣N不雅之語脫口而出,總是希望孩子要做到如何如何,卻忘記了,孩子如何做不正是做父母的如何做的反饋嗎。這幾年,到處流行著一句話: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這話說的太有道理了。特別當自己遇到這樣的活生生的例子的時候,我對這話的理解也越發(fā)深刻和透徹了。

感謝兒子的成長,也感謝兒子的“犯錯”,讓我可以從他的犯錯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乃至及時反思和反省。盡量做到,每日三省自身,給孩子做個正面的榜樣。因為我已經(jīng)深度的明白著:父母就是孩子一面鏡子的道理!

相關(guān)推薦

  • 孩子就是老師的鏡子 孩子就是老師的鏡子。我們時常說教師是幼兒模仿的對象。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所在。平時跟家長交流起來的時候我了解到孩子回到家喜歡模仿老師的樣子給家里人上課,聽起來禁不住被孩子們的純真...
    2020-10-10 閱讀全文
  •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只要你認真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他們不僅接受你教給他們的東西,而且還會有意或無意地模仿你的語言和行為,有時甚至是思維方法,他們會去觀察他們所能接觸到的一切事物,并迅速地將它化為己有。一滴...
    2021-11-04 閱讀全文
  • 孩子是我們的一面鏡子 孩子的好奇心強,喜歡模仿,這是一種正常表現(xiàn),是孩子們的天性。最近發(fā)現(xiàn)班里有的孩子比較喜歡模仿老師的一舉一動,比如:老師的說話語氣、說的什么話、在穿著方面等這些小細節(jié)都可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時常也會聽...
    2020-10-10 閱讀全文
  • 鏡子也是孩子的好玩具 可能不少媽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寶寶對鏡子很感興趣。當寶寶第一次看到鏡子時可能會有些緊張,但慢慢地寶寶就會對鏡子里那個“小伙伴”感興趣了。如果給寶寶一個小鏡子看,他的視線會追隨著鏡子的移動而移動;每當把寶...
    2019-12-16 閱讀全文
  • 我就是孩子的那面鏡子 升入小班已經(jīng)有倆個月的時間了,在這短短的倆個月,我們班的寶貝們就對我產(chǎn)生了很深的依賴之情,連我平時做的一個小小動作,孩子們都會銘記在心。我覺得我就是他們的一面鏡子,時刻都會有很多的目光凝聚。放學的時間...
    2021-12-08 閱讀全文

孩子就是老師的鏡子。我們時常說教師是幼兒模仿的對象。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所在。平時跟家長交流起來的時候我了解到孩子回到家喜歡模仿老師的樣子給家里人上課,聽起來禁不住被孩子們的純真...

2020-10-10 閱讀全文

只要你認真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他們不僅接受你教給他們的東西,而且還會有意或無意地模仿你的語言和行為,有時甚至是思維方法,他們會去觀察他們所能接觸到的一切事物,并迅速地將它化為己有。一滴...

2021-11-04 閱讀全文

孩子的好奇心強,喜歡模仿,這是一種正常表現(xiàn),是孩子們的天性。最近發(fā)現(xiàn)班里有的孩子比較喜歡模仿老師的一舉一動,比如:老師的說話語氣、說的什么話、在穿著方面等這些小細節(jié)都可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時常也會聽...

2020-10-10 閱讀全文

可能不少媽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寶寶對鏡子很感興趣。當寶寶第一次看到鏡子時可能會有些緊張,但慢慢地寶寶就會對鏡子里那個“小伙伴”感興趣了。如果給寶寶一個小鏡子看,他的視線會追隨著鏡子的移動而移動;每當把寶...

2019-12-16 閱讀全文

升入小班已經(jīng)有倆個月的時間了,在這短短的倆個月,我們班的寶貝們就對我產(chǎn)生了很深的依賴之情,連我平時做的一個小小動作,孩子們都會銘記在心。我覺得我就是他們的一面鏡子,時刻都會有很多的目光凝聚。放學的時間...

2021-12-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