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怎樣給孩子進行文明禮貌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1-04-03 幼兒園文明禮貌活動方案 怎樣教育孩子

給孩子進行文明禮貌以及道德禮儀的教育是眾多家長頭疼的事情,不如讓我們看下別人是怎么做的。

六歲的小剛接過我送給他的禮物盒,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母親急忙制止:“別動,把盒子弄壞了。你應該向阿姨說什么?”小剛的高興勁被潑了冷水:他不服氣地嘟噥一聲“謝謝”,算是對付。其實母親完全可以不這么粗暴地教孩子懂禮貌,她可以說:“謝謝你送給孩子這么好的禮物?!蹦敲葱傄矔f謝謝,如果他沒說,母親可以在隨后單獨同小剛一起時溫和地解決。母親可以說:“小剛,阿姨想得真周到,她送禮物給你。我們應該感謝她,說明我們也是禮貌的,我們也想著她,她一定會高興?!边@比直接了當地責罵要費事一些,但是更有效,這正是生活微妙的藝術。

教孩子背禮貌不是什么難事,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教給孩子對人有愛心,如果孩子不愛別人,那么表面的禮貌也難以教會,即使教會了又有多少意義呢?m.n4507.cn

在孩子懂得禮貌之前應避免孩子與陌生人交往時羞羞答答。父母常常不自覺地喜歡把孩子介紹給一個剛見面的成人并讓孩子說點什么。但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常常會覺得很難為情,很不自在。他們接受生人需要有一個逐漸的過程,父母可以將來訪者的話題先從孩子身上岔開,而不是當著孩子的面津津有味地談論他。

禮貌教育的環(huán)境本身應該是講禮貌的。孩子接觸的家庭成員之間若能相互體諒,孩子就能學會體貼他人。然而有些家長卻常常難以做到這點,他們常常急不可耐地要孩子說“再見”,或者大聲呵斥:“你怎么不謝別人?”

孩子打斷大人們講話時,大人常有的反應是:“別插嘴,小孩子碴什么?一邊去,打斷大人的話是不禮貌的?!辈贿^,大人們把孩子的插話打斷不也是同樣的不禮貌嗎?家長不能粗暴地強制孩子講禮貌,而可以說:“等我先把我的話說完,然后聽你講?!被蚴牵骸拔覀冊谏塘渴虑椋葧涸僬f吧!”

大人斥責孩子粗野,容易產生負面的效果。孩子會把這種評價接受下來,一旦他把自己看作粗野的孩子,他以后就會繼續(xù)扮演粗野的角色。

父母可以利用去朋友和親戚家作客的機會,給孩子示范講禮貌的行為。舉止得當的鍛煉,最好留給孩子本人和主人之間進行。

孩子知道父母是很不愿意在別人家里責罵他們的,他們有一種環(huán)境上的安全感,就會變得比較放肆些,要抑制孩子的越軌行為,最好由主人提出并要求。孩子在張阿姨家的沙發(fā)上跳上跳下時,就由張阿姨說明沙發(fā)是不可以當作跳板的。由外人提出規(guī)矩,孩子更可能遵守,母親可以也用客人的身份向孩子說:“這些要求是這里的規(guī)矩。”

這種方法,只有主人和客人達成一致時,才行得通,因而親近的關系更便于商量。主人有權利和責任要求孩子遵守他家的規(guī)矩,來訪的父母暫時不要扮演紀律教育的角色。父母適當的不干預,可以幫助孩子明白他所處的環(huán)境。父母的行為不同了,可以幫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也應有所限制。

兒童的慷慨和合作行為也不能依靠強迫學會。兩歲左右的孩子在一起玩時,不會為了禮貌而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別人,他們會搶別人的玩具,或死死抓住自己的玩具不放手。這些行為是正常的,太小的孩子還不懂得顧及別人的情感,可以讓他跟有自衛(wèi)能力的稍大一點的孩子一起玩,通過孩子之間的交往學習。如果他總是嚇唬另一個孩子,最好讓他們分開一段。如果他愛?!皦男难邸逼畚昶渌⒆?,父母要不動聲色地把他拉走,并用其他東西吸引孩子的注意,不要嚴厲地責備,有時責備只能使孩子不高興并更愛尋機鬧事。

如果不論什么時候別的孩子一要他心愛的玩具,你就強迫他給別人,這不利于慷慨之心的自然成長,而只能讓孩子覺得別人都來拿走他的東西,會使他的個人占有思想有增無減。父母可以幫助孩子一起玩合作性的游戲。比如一輛玩具車,一個孩子來拉,一個孩子來坐,然后輪換。這會使孩子感覺到一起玩耍的樂趣,而不致于認為分享是一種不得不承擔的不愉快的義務。三歲以后的孩子,隨著心靈的發(fā)展,隨著與其他孩子接觸越來越多,會逐漸體會到交往的快樂,也逐漸變得慷慨起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怎樣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


怎樣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

從孩子整體成長和發(fā)育規(guī)律來說,教養(yǎng)孩子是有科學合理的順序的。首先,先培養(yǎng)孩子的習慣。這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自理習慣、道德習慣等等,讓孩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對待身邊事物的一個習慣。第二是培養(yǎng)孩子的品格:樂觀、自信、積極、正直、善良、感恩、孝道、遇到問題敢于解決,勇敢面對困難的勇氣等。在這些習慣和品格建立的基礎之上,我們再給孩子進行第三個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包括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孩子的學習習慣,品格和學習能力培養(yǎng)好了,他學習知識就快了,學習能力就提高了。第四點就是給孩子灌輸知識。教他識多少字,背多少首唐詩,數學概念及運算等。現(xiàn)在家長們的教育意識提高,都希望孩子能多方面綜合發(fā)展,就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這就是教養(yǎng)孩子的最后一個順序: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當孩子的習慣,品格,能力,知識培養(yǎng)起來了,再給孩子學習興趣班就會事半功倍,起到一個好的訓練效果。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步,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可替代的。正確的家庭教育觀能夠引導家長培養(yǎng)孩子成為有責任感、人格完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能夠幫助孩子成就完美人生。

父母怎樣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父母怎樣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一、朱丹選擇性教育的方式采取父母分工:

我從書店買了一本《人體奧秘》回來,打算跟孩子講講人的構造。6歲的老大望著書中18歲的女孩圖畫問我,“我們長大了是不是像她那樣?”她手指著圖上女孩的胸部,“也長出兩塊東西來?”3歲的老二問得更具體:“是不是長出兩個波波呀?”我點點頭,翻向下一頁。

養(yǎng)育女孩和養(yǎng)育男孩是不同的學問。有了老三小兒子之后,我同太太商量,女孩的事情歸她管,男孩的由我來負責。對孩子的性教育,父母責無旁貸,而分工卻是十分重要的。

我不知道太太用什么方法同兩個女兒進行性教育的,我只是發(fā)現(xiàn)大女的書架上多了一本《和媽媽談悄悄話》,而二女兒常常翻看一本《小女生身體的秘密》。

二、在朱丹看來生活其實就是一大場性教育

生活是孩子性教育最好的素材。從小時候開始我會利用和兒子一起在公共場所游泳、在家里洗澡的機會,讓他看到不同年齡的“裸男”,然后適當講些男性的構造。孩子進了幼兒園,對于異性會有些好奇,諸如為什么男生站著尿尿女生卻是蹲著的,為什么男孩女孩隱私部位都有不同叫法,等等,我會叫孩子將疑問記下來,然后我們一齊去科學館、博物館找答案。我記得有一年,德國有個神奇人體的科普展覽在香港舉行,我?guī)еx小學的兒子去參觀??茖W展覽是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最好場所,有標本、實物、模型、圖像等等展示比起干巴巴的枯燥味說教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三、男孩的性教育也是必須課,要知道男孩也是需要進行性保護的。

跟男孩子講性教育是對每一個做爸爸的挑戰(zhàn)。

有人擔心男孩性教育,講得不好會弄巧成拙;也有人覺得那是學校的責任與我無關;更多的人是不知從何下手,講些什么?

我的提議:男孩性教育不妨從如何進行男孩的性保護開始。

一聽到這,你可能提出非議,孩子性教育只會講到女孩子的性保護,怎么男孩子也需要性保護?

你先聽我講個故事,今年暑假,小姨子帶著兩個小男孩從加拿大回來住在我家里。兩男孩性格開朗很招人喜歡,尤其是老大,胖乎乎笑瞇瞇的。可是有一天他忽然哭著向媽媽投訴,小區(qū)保安叔叔拍打他的屁股,他媽媽緊張去了解情況。原來那叔叔看這個小胖子顛著屁股跑來跑去的,十分趣致,禁不住用手輕拍了一下。國情不同,對孩子的性教育也有所不同。小姨子告訴我,在加拿大,從幼兒園開始就會分別對男孩女孩進行性知識的分級制教育,其中核心內容是教會孩子們不準其他人接觸自己的身體上的隱私部位,男孩子的屁股也屬于私隱的區(qū)域。以前,我只知道教育孩子“不要同陌生人講話”,現(xiàn)在還要加多一句,“不要同陌生的男人交談”。同性,一般人會容易放松警惕。但近年國內外發(fā)生多宗男孩受性侵犯的事件,作案者大都是堂堂七尺的大男人。

對于朱丹來說,對孩子的性教育要達到三個目的:一是讓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的身體,認識自己身體隱私部位的發(fā)育過程,讓身體生理健康成長;二是當成長中出現(xiàn)生理和心理問題時,知道如何找答案,懂得向父母討教;三是教會孩子學會保護自己不受性侵犯。

家長怎樣對孩子進行成功教育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長大成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但實際生活中父母們的希望并不一定成為現(xiàn)實,因為,有的父母并沒有在對子女的教育中體現(xiàn)出足以使希望變成現(xiàn)實的技巧和能力。那么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何才能培養(yǎng)出一個心理健康、心態(tài)平衡、充滿自信、樂觀向上的孩子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闡述與大家共勉。

一、什么是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并不一定就是培養(yǎng)出了比爾.蓋茨一樣的商界奇才,劉翔一樣的亞洲飛人,成功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含義有三點,即人人都可以成為成功者,成功是多方面的成功,必須著力啟動孩子內部動力機制;要做到成功教育,就要夸獎孩子,激發(fā)孩子自身的內部動力,培養(yǎng)孩子自信樂觀的心態(tài),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發(fā)展自己、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能夠獨自面對明天的風風雨雨;同時,還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好地與人合作和溝通。

二、怎樣對孩子進行成功教育

如何培養(yǎng)孩子成功的心態(tài)和成功素質,幫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是成功教育的真諦。

1、自信——鋪設成功的路基。

自信是生命成長的強大動力,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訣。自信心對一個人一生的發(fā)展所起的作用,無論在智力上還是在體力上,或是處世能力等都有著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劑,將人的一切潛能都調動起來,將各部分的功能推進到最佳狀態(tài)。而高水平的發(fā)揮在不斷反復的基礎上,鞏固成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將人的功能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有了自信心,就會通過行動和實踐來證明自己能夠成功,就會破除一切障礙去爭取成功。如:我上中學時,體育課上的跳“山羊”,至今我記憶憂新。兩節(jié)“山羊”課說什么我也不敢跳,一是怕危險,二是怕跳不過別人笑話。因此,數次跑到“山羊”前腿就打軟,同學大笑,老師著急,我心里更是緊張。最后,在老師的再三鼓勵下,我堅定信念:我不比別人差,別人能做的事我一定能行,于是我放下一切思想包袱,大膽地奔向目標,結果完美地完成了這套動作。

類似的情況也許許多人都經歷過,可見自信心的重要。所以,無論做什么事,父母首先要幫孩子樹立自信心,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只要努力一定能行。

2、賞識——成功路上的預備活動

有位教育專家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不是天才就一定是家長和老師的問題了。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為天才,關鍵是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一樣地愛他、期望他、教育他,讓孩子的潛能盡量地發(fā)揮出來。大數學家陳景潤,從小沉默寡言,不愛運動,上學時在班上處于中上游水平,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學生,盡管在別人眼里,他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在父親眼里,兒子永遠是最棒的。由于陳景潤喜好思考和閱讀,父親總是盡全力滿足他,給予他并不豪華但卻樸實的獎勵話語。正是父親對他這種沉默思考、樂于讀書行為的肯定和表揚,才培養(yǎng)出陳景潤的特殊氣質,因為大凡科學家都是善于思考的。每個孩子都渴望被賞識和認同,父母可以通過激勵來激活孩子的熱情和潛能,即使最小的進步,也要贊美,這樣會激勵孩子不斷進步。據專家調查分析,能力會在批評下萎縮,而在鼓勵下茁壯成長。賞識孩子有利于為孩子營造一個面向成功的心靈晴空,有利于孩子確立自己的信心、自己的道德是非觀,營造一個活潑、和睦的環(huán)境氛圍。

3、興趣——乘上成功的快車

興趣,是一個人走進成功大門的鑰匙。孩子能不能成功,關鍵是他的興趣能不能早一些被發(fā)現(xiàn),很多年輕的父母只重視孩子智力的培養(yǎng)

鄰國怎樣對孩子進行災害教育


日本早在20多年前,日本的中小學就已經有了防災和自我保護的教材。除了學校開設防災課程外,政府還常常派防災指導人員到學校對學生進行防災知識教育,組織各種防災活動。有些學校開學伊始就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yè):發(fā)一張地圖,上面標示著學校和家庭附近的區(qū)域,讓孩子們按照放學后回家的路線,在地圖上標出警察署、公用電話、飲水處、可避難的公園等重要地點。學校經常舉行防震演習,教給學生在家里、學校如何選擇躲避地點,被困時如何呼救等知識。有的學校還讓孩子們在模擬地震晃動的“體驗車”里,感受地震。在這種身臨其境的教育環(huán)境和方式下,日本孩子的防災意識逐漸加強。

日本學校安全教育細致到位,高標準建設學校校舍,防災用品有備無患,學校是所有居民避災的地方,第一個原因是前期房屋造得比較牢固,第二這里有操場,可以供直升機進行救援。同時日本的居民已經養(yǎng)成習慣,一談到災害先看學校,學校變成一個參照物,日本所有學校每年都要有計劃地進行4次左右的全國學校災害模擬教育;定期舉行防災食物模擬競賽,讓學生養(yǎng)成災害本能反應,減少對災害的恐懼;從學校課程到家庭演練都不放松災害教育,幾乎每個家庭都配備一套災害應急自救包……

新加坡學校的災害管理十分注重細節(jié)。不少學校為學生配備了“防災包”,連內衣、求救哨子這樣的小物品都考慮進去。這些“細節(jié)”在災難狀態(tài)下能發(fā)揮重要作用,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生命被關懷的溫暖。

育兒知識:怎樣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育兒知識:怎樣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孩子不僅是家庭的寶貝,也是社會的財富,保護好孩子的安全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學校教育責無旁貸,而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那么,我們大家應該如何去做呢?

首先,我們應該對孩子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孩子天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由于他們年齡小,動作的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差,同時又缺乏生活經驗,在平時玩耍時,他們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哪些東西能玩,哪些東西不能玩;因此,日?;顒蛹皯敉庥螒蛑泻苋菀装l(fā)生一些事故。因此,我們應當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世界,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那么我們要對孩子進行哪些安全教育呢?

1、要對孩子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過馬路時,應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在馬路上停留、踢球、玩滑板車、奔跑、做游戲等,上街走路靠右邊走。讓人痛心的是,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少年兒童占全年交通事故死亡的10%以上,且有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對孩子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不容忽視。

2、要對孩子進行消防安全教育。

要讓孩子懂得玩火的危險性。知道如果發(fā)生火災,不僅會損壞財物,還會危及人的生命。讓孩子掌握簡單的自救技能。如教育孩子一旦發(fā)生火災要馬上逃離火災現(xiàn)場,并及時告訴附近的成人或撥打火警電話119。當發(fā)生火災,自己被煙霧包圍時,要用防煙口罩或干、濕毛巾捂住口鼻,并立即趴在地上,在煙霧下面匍匐前進。

3、要對孩子進行食品衛(wèi)生安全教育。

我們的孩子大多愛吃零食,因而,我們要教育孩子不吃腐爛的、有異味的食物。不要誤吃有毒物品,還要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飲食方法和習慣。如教育孩子在進食熱湯或喝開水時必須先吹一吹,以免燙傷;吃魚時,要把魚刺挑干凈,以免魚刺卡在喉嚨里;進食時不嘻笑打鬧,以免食物進入氣管等等。少吃不衛(wèi)生,過酸、過甜、過辣的小食品。

4、要對孩子進行防觸電,防溺水教育。

觸電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意外傷害,少年兒童因觸電而死亡人數占兒童意外死亡總人數的10.6%。對孩子進行防觸電教育,一要告訴孩子,不能隨便玩電器,不拉電線,不用剪刀剪電線,不用小刀刻劃電線,不將鐵絲等插到電源插座里等等。二要告訴孩子,一旦發(fā)生觸電事故,不能用手去拉觸電的孩子,而應及時切斷電源,或者用干燥的竹竿等不導電的東西挑開電線。

溺水在少年兒童意外死亡中所占比例最大,有些孩子喜歡到河里洗澡,很容易發(fā)生溺水。對孩子進行防溺水教育,一是要告訴孩子不能私自到河邊、井邊玩耍;二是不能私自到河里游泳;三是當同伴失足落水時,要呼救,并及時就近找成人來搶救,不能自己下水去救。

5、要對孩子進行生活安全教育。

(1)、要教育孩子不隨身攜帶銳利的器具,如小剪刀、水果刀等。

(2)、要教育孩子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鬧,更不能抓、咬、打同伴。在運動或游戲時應聽老師的安排,遵守紀律,有序活動,避免互相追打、亂跑碰撞。在沒有成人看護時,不能從高處往下跳或從低處往上蹦。手不能放在門縫里。還要告訴孩子不要爬窗臺,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以防摔傷等等。

(3)、教孩子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姓名、校名、家長姓名、單位、家庭住址、電話,會表達清楚,緊急情況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4)、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輕信陌生人的話,不隨便跟陌生人走,外出玩耍要告訴大人,教給他們有區(qū)別的對待陌生人和熟人的方法。教育孩子,當他獨自在家,有陌生人叫門時,不隨便開門,可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后再來”,以防竊賊趁大人不在時闖入盜竊;不隨意開啟家中電器,特別是電熨斗、電取暖器等;不玩弄電線與插座;不玩煤氣、開水壺、飲水機、藥品等危險物品。教育孩子在遇到突然停電等情況時,不慌不亂、不到處跑。

(5)教育孩子,乘車時不在車上來回走動,手和頭不伸出窗外。

(6)教育孩子上下樓梯要靠右邊走,不推擠。

(7)打雷閃電時不站在大樹底下等等。

日常生活中安全隱患很多。希望家長多留心,一定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孩子掌握了這些基本的安全知識,就會逐步樹立安全意識,從而漸漸做到遇事不慌,從容應付。

最后,祝愿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安全、健康的成長,我們每一個家庭都幸??鞓?/p>

災害教育其他國怎樣對孩子進行的


災害教育其他國怎樣對孩子進行的

日本早在20多年前,日本的中小學就已經有了防災和自我保護的教材。除了學校開設防災課程外,政府還常常派防災指導人員到學校對學生進行防災知識教育,組織各種防災活動。有些學校開學伊始就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yè):發(fā)一張地圖,上面標示著學校和家庭附近的區(qū)域,讓孩子們按照放學后回家的路線,在地圖上標出警察署、公用電話、飲水處、可避難的公園等重要地點。學校經常舉行防震演習,教給學生在家里、學校如何選擇躲避地點,被困時如何呼救等知識。有的學校還讓孩子們在模擬地震晃動的“體驗車”里,感受地震。在這種身臨其境的教育環(huán)境和方式下,日本孩子的防災意識逐漸加強。

日本學校安全教育細致到位,高標準建設學校校舍,防災用品有備無患,學校是所有居民避災的地方,第一個原因是前期房屋造得比較牢固,第二這里有操場,可以供直升機進行救援。同時日本的居民已經養(yǎng)成習慣,一談到災害先看學校,學校變成一個參照物,日本所有學校每年都要有計劃地進行4次左右的全國學校災害模擬教育;定期舉行防災食物模擬競賽,讓學生養(yǎng)成災害本能反應,減少對災害的恐懼;從學校課程到家庭演練都不放松災害教育,幾乎每個家庭都配備一套災害應急自救包……

新加坡學校的災害管理十分注重細節(jié)。不少學校為學生配備了“防災包”,連內衣、求救哨子這樣的小物品都考慮進去。這些“細節(jié)”在災難狀態(tài)下能發(fā)揮重要作用,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生命被關懷的溫暖。

怎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怎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孩子都是可愛的,我們想要我們的孩子變得有禮貌,首先要尊重我們的孩子,讓他知道,我們的行為是因為我們熱愛、尊重和珍惜他們。這樣,孩子才會感覺到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并愿意接受我們的教育。那么,要怎樣才能培養(yǎng)出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呢?

(1)全身心地傳遞尊重,而不僅僅口頭說教

愛人、尊重、關懷、有禮的行為,當然不是要換取好處。其實,不論教導孩子什么,你所采用的賞罰,沒有一種是為了利益交換!

(2)無條件地賦予愛心

無條件的愛就是不附加條件地熱愛孩子。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我們都與他們在一起。這正是孩子們需要感覺到自己真正受到尊重和珍惜的那種愛。

(3)專心地、尊重地傾聽

孩子說話的時候,放下手中在做的事情,集中注意力,聽他要告訴你些什么。這樣,孩子才會覺得你真的珍惜他的意見,并且想要聽聽他的想法。

(4)把孩子當作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來對待

如果你要孩子感覺受到珍惜,就把他們當作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來對待吧。這樣才能養(yǎng)成尊重孩子的習慣。

(5)當孩子有不禮貌的行為時,及時地制止他

當孩子的行為不正確時,要及時地制止他。如果教育還不能讓他改正不好的行為,尤其是當他的行為確實已經有害或危險時,更有必要采取這種措施?!?/p>

(6)經常向孩子訴說關愛和珍重他們的原因

你越是向孩子表示愛他,他就越會珍重和關愛自己。因此,經常告訴孩子你愛他,但是也要告訴他你愛他哪些方面,并表示因為他是你的孩子而感激他。

(7)與孩子待在一起其樂融融

幫助孩子感受到尊重的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知道你與他在一起樂趣無窮。

(8)樹立正面的自我概念

給孩子貼上“膽小鬼”“笨蛋”等標簽會大大降低孩子的自尊,讓他們天天想到自己沒有用。因此,只能建立肯定的自我概念的標簽,使用標簽時有一條規(guī)則要記?。喝绻b號不尊重人,最好別用。

怎樣與孩子進行晨間談話


缺乏自信、自尊、不敢表現(xiàn)自己,喜歡順從權威,獨立性差等,是當今兒童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孩子應該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我經常聽家長說,‘孩子膽小’?!裁词露寂伦觯抡f’。這些家長所說的是孩子‘膽小’。其實就是心理學中的‘性格怯懦’,表現(xiàn)為缺乏自信、自尊,不敢表現(xiàn)自己,喜歡順從權威,獨立性差等。這在當今兒童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自信心是指一個人能充分估計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有所作為,相信自己是有希望、有前途的。自信心是調動一個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克服各種困難的巨大力量。

自尊心是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成分,是個人對自己的一種肯定態(tài)度。表現(xiàn)為尊重自己的人格和榮譽、維護自己的一種情感體驗。有較強自尊心的人從事不甘落后、力爭上游的積極進取之心,在受到表揚時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在受到批評甚至侮辱時時會更加發(fā)奮圖強,以維護自己的榮譽和尊嚴。

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金的居里夫人在極其艱苦的研究條件下,堅信自己的實驗會成功,終于如愿以償。她說‘我們應該有耐心,尤其要有自信心’。這句話以后成了成功者的至理名言。可見,自信、自尊,是人走向成功所具備的心理素質??蔀槭裁船F(xiàn)實生活中,有的孩子充滿自信、自尊,敢于大膽嘗試,而有的孩子卻自卑畏縮、性格怯懦,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去做呢。這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系。總的說來,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自尊,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尊重孩子人格

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父母必須注重他們的人格。有的家長常在孩子面前白家長架勢,強制、命令孩子無條件服從;還有的家長,對孩子要求過嚴,吹毛求疵,求全責備,當孩子表現(xiàn)不好或做錯了事時,常采取‘簡單’的懲罰或者‘挖苦’的教育方法。這些教育方式對孩子都起不了積極地教育作用,反而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加劇親子之間的對抗。所以做父母的必須愛護和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盡量避免用挖苦、命令、懲罰等損害孩子自尊心的教育方式。而讓關懷、信任、說服、表揚和鼓勵的教育方式發(fā)揮神奇作用。

二、培養(yǎng)孩子自立

要培養(yǎng)孩子自信、自尊,必須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過程中進行。父母要鼓勵孩子自己做事,讓他們在活動中增強對自己的認識。父母如果包辦,會扼殺孩子的潛在能力和獨立精神,導致孩子動手能力差,極易產生作挫折感和自卑感。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關鍵是如何理智的去愛。在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中,培養(yǎng)出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

成功和心理體驗是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重要條件。家長應創(chuàng)造條件

,讓孩子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我們應該記住教育家陳鶴琴說的‘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想的讓他自己去想。’為此,家長的期望目標一定要適合孩子的條件,為孩子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

相關推薦

  • 怎樣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 怎樣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 從孩子整體成長和發(fā)育規(guī)律來說,教養(yǎng)孩子是有科學合理的順序的。首先,先培養(yǎng)孩子的習慣。這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自理習慣、道德習慣等等,讓孩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對待身邊事物的一...
    2020-09-30 閱讀全文
  • 怎樣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為了提高兒童應對挫折的能力,促進其心理健康發(fā)展。我們認為應從學校、家庭、社會和個人四個方面對兒童的進行挫折教育做起。 一、學校是兒童挫折教育的主要力量 學校是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場所,應將我們把挫...
    2021-07-24 閱讀全文
  • 怎樣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朵朵,你自己在家待會兒,媽媽下去取個包裹,記住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哦!”朵朵媽在離家前囑咐女兒。 “嗯!我知道呢!小兔子都不給大灰狼開門,我能給陌生人開門嗎?”朵朵做出一副很老練的樣子給媽媽看。 “我的...
    2021-04-24 閱讀全文
  • 父母怎樣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父母怎樣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一、朱丹選擇性教育的方式采取父母分工: 我從書店買了一本《人體奧秘》回來,打算跟孩子講講人的構造。6歲的老大望著書中18歲的女孩圖畫問我,“我們長大了是不是像她那樣?”她手指...
    2020-09-30 閱讀全文
  • 家長怎樣對孩子進行成功教育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長大成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但實際生活中父母們的希望并不一定成為現(xiàn)實,因為,有的父母并沒有在對子女的教育中體現(xiàn)出足以使希望變成現(xiàn)實的技巧和能力。那么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2020-10-12 閱讀全文

怎樣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 從孩子整體成長和發(fā)育規(guī)律來說,教養(yǎng)孩子是有科學合理的順序的。首先,先培養(yǎng)孩子的習慣。這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自理習慣、道德習慣等等,讓孩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對待身邊事物的一...

2020-09-30 閱讀全文

為了提高兒童應對挫折的能力,促進其心理健康發(fā)展。我們認為應從學校、家庭、社會和個人四個方面對兒童的進行挫折教育做起。 一、學校是兒童挫折教育的主要力量 學校是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場所,應將我們把挫...

2021-07-24 閱讀全文

“朵朵,你自己在家待會兒,媽媽下去取個包裹,記住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哦!”朵朵媽在離家前囑咐女兒。 “嗯!我知道呢!小兔子都不給大灰狼開門,我能給陌生人開門嗎?”朵朵做出一副很老練的樣子給媽媽看。 “我的...

2021-04-24 閱讀全文

父母怎樣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一、朱丹選擇性教育的方式采取父母分工: 我從書店買了一本《人體奧秘》回來,打算跟孩子講講人的構造。6歲的老大望著書中18歲的女孩圖畫問我,“我們長大了是不是像她那樣?”她手指...

2020-09-30 閱讀全文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長大成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但實際生活中父母們的希望并不一定成為現(xiàn)實,因為,有的父母并沒有在對子女的教育中體現(xiàn)出足以使希望變成現(xiàn)實的技巧和能力。那么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2020-10-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