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W”模式教會孩子花錢
發(fā)布時間:2021-03-08 幼兒園說課稿模式 教育孩子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培養(yǎng)孩子的花錢習慣和理財觀念,是很多家長深感頭痛的一件事。在這個問題上,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是關(guān)鍵,即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花錢。國外學者將其歸納為五個“w”,建議告訴孩子怎樣在行動中遵循這五個“w”。
why—為什么要買?
如果孩子說不出理由,一定要加以限制,必要時可給予懲罰。但這里說的懲罰不是訓斥或責罵,而是減少零花錢的數(shù)額,孩子大多會心疼自己的錢,不妨一試。需要注意的是,家長的態(tài)度要始終如一,否則會前功盡棄。
what—買什么?
因為孩子年齡小,要限制她自己做主購買物品的范圍,什么能買,什么不能買。
when—什么時間去買?
應(yīng)向孩子說明,要按活動的重要性來安排購物時間,即使是周末的補習班也不能因為購物而耽誤。如果孩子需和家長一起去購物要等到家長有空的時候,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不能一切以孩子為主,要讓孩子學會等待。
where—到什么地方去買?
一般來說,消耗性的小物品如鉛筆、作業(yè)本、小貼畫等等可以到小市場去買。對于孩子來說,名牌商品和普通商品沒有什么區(qū)別,孩子之間不應(yīng)為此互相攀比。但要告訴孩子,千萬不能貪便宜到小商小販的攤上去買食品,尤其是不要在校門口的小商販處買吃的東西,以保證飲食安全。
who—什么人去買?
家長要跟孩子講明,因為年齡小的原因,暫時不能單獨到離家遠的地方去購物,最好由家長或其他熟悉的大人陪同前往。當然,如果是住家附近的商場、超市,則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另外,給孩子多少零花錢,多長時間給一次,違反原則怎樣懲罰等,都要事先向孩子交代清楚。如果孩子能學著記賬,詳細記錄支出的內(nèi)容最好,若花錢得當還可以考慮酌情給予獎勵。
教給孩子支配錢物不是單純地學會消費,也是幫助其解決成長中的困惑。希望通過這樣的溝通和討論,能培養(yǎng)孩子的花錢意識,增強責任感,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給孩子零花錢,要學會這個正確的打開方式!
作為父母,我們總想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除了供應(yīng)孩子吃穿和學費以外,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消費也十分重要。
如何給孩子零花錢?
如何讓孩子學會分辨哪些消費是有價值的?
哪些消費是無意義的?
什么是零花錢?
零花錢就是家長給孩子自己的可以隨便支配的錢。雖然金額一般不會很多,但是相信孩子們都很喜歡拿到零花錢,因為這樣他們可以買自己想買的東西,比如漫畫、糖果、小玩具等等。
寶寶還小需要在金錢方面給予引導嗎?
實際上在孩子學齡前就對金錢已經(jīng)有他們眼中的了解。通常來說2、3歲的寶寶還沒有關(guān)于金錢的完整概念,不過已經(jīng)開始對錢產(chǎn)生興趣了,就像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jīng)知道“買”是怎么一回事了。所以,父母不妨也早些準備著進行恰當引導,避免到孩子長大時候養(yǎng)成不良習慣。
根據(jù)孩子年齡引導孩子對金錢的正確認識。
4歲的孩子
4歲的孩子對于錢的理解明顯要比2、3歲的時候提高了,但是還不能夠理解金錢數(shù)目之間的差異。比如我和朋友一家人出去玩,4歲寶寶看上一個自己的喜歡的手工小包包,就說想要拿自己的硬幣去買回來??赡苡械母改敢矔l(fā)現(xiàn)自己娃會有類似的情況吧。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去便利店、超市的時候,父母可以先教孩子認識錢,想要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能隨便拿走而是要付錢;慢慢地對金錢的數(shù)目也會有直接的認識和感受,也會逐漸明白5元錢和5毛錢買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5歲的孩子
5歲的孩子對錢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可能也有了自己存錢罐,并且有的父母開始嘗試去給孩子零用錢了。隨著對金錢的認識增多,自然也會關(guān)注自己的選擇,比如買一瓶水和一個棒棒糖,可能孩子會更喜歡去選糖。
那么,在平時可以讓孩子參與到他感興趣的事物活動中。比如,幼兒園小朋友過生日被邀請了,要花多少錢為小伙伴一份貼心的小禮物?去超市大采購,孩子所需物品要怎么買?父母帶孩子全程參與既有關(guān)于花錢、預算、解決問題的過程還不失去孩子的關(guān)注的興趣。
6歲的孩子
6歲的孩子獨立意識萌芽的關(guān)鍵階段,對于金錢已經(jīng)明白儲蓄的含義。對于6歲以上的孩子來說過年時候的紅包也不再是父母能輕易“掌握到自己手里”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人際交往能力放入提升,零用錢的花銷也會有增長趨勢,父母要告訴孩子什么東西是允許購買的,什么是暫時不能購買的。要對孩子零用錢的消費有所觀察,進行必要的干預。
給多少零花錢合適?
到底給孩子零花錢的數(shù)目為多少,并沒有統(tǒng)一標準,家長可根據(jù)每個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和孩子的自制力而定。但是每次的數(shù)目一定要固定(例如每周固定給10元,而不是有時給8元有時給15元),這樣可以使得孩子心中有數(shù)。方便孩子合理支配這些錢財。
給孩子錢有4種方式:
1.手中有零錢順手就塞給孩子;
2.讓孩子完成各種家長布置的任務(wù)來“賺”錢;
3.孩子要錢就無條件給;
4.定期給錢,并要求孩子十分負責地花這些錢。
在上述方法中,您認為哪種正確?
毫無疑問,只有最后一種方法是正確的。零花錢可以讓孩子從花錢的過程中獲得生活的經(jīng)驗,這才是最重要的。
家長給給孩子零花錢的正確方式
什么是零花錢
零花錢就是家長給孩子自己的可以隨便支配的錢。雖然金額一般不會很多,但是相信孩子們都很喜歡拿到零花錢,因為這樣他們可以買自己想買的東西,比如漫畫、糖果、小玩具等等。
▌何時給零花錢合適
父母從孩子一年級開始便可固定給一些零用錢。孩子的年齡越小,給錢的間隔越短。比如,年紀小的孩子一星期可分兩次或三次給,高年級的孩子一周、半個月給一次等。
▌給多少零花錢合適
到底給孩子零花錢的數(shù)目為多少,并沒有統(tǒng)一標準,家長可根據(jù)每個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和孩子的自制力而定。但是每次的數(shù)目一定要固定(例如每周固定給10元,而不是有時給8元有時給15元),這樣可以使得孩子心中有數(shù)。方便孩子合理支配這些錢財。
給孩子錢有4種方式:
1.手中有零錢順手就塞給孩子;
2.讓孩子完成各種家長布置的任務(wù)來“賺”錢;
3.孩子要錢就無條件給;
4.定期給錢,并要求孩子十分負責地花這些錢。
在上述方法中,您認為哪種正確?毫無疑問,只有最后一種方法是正確的。零花錢可以讓孩子從花錢的過程中獲得生活的經(jīng)驗,這才是最重要的。
誤區(qū):
一、把零花錢與做家務(wù)相關(guān)聯(lián)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幫家里做些家務(wù)是理所應(yīng)當?shù)?。父母切忌這樣告誡孩子:“趕緊把房間收拾好,否則下周的零花錢就沒有了”;或者這樣“獎勵”孩子:“給你五塊錢,把垃圾扔到到樓下垃圾桶去?!边@樣做的后果會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旦凡做事必要有報酬的思想,讓孩子喪失對家庭的愛心和責任感。
二、將零花錢與愛孩子聯(lián)系到一起
有些父母為展現(xiàn)自己對孩子的好,給孩子大額的零花錢來表達對孩子的愛。其實零花錢與愛無關(guān),家長也不應(yīng)該用零花錢來“收買人心”。
家長如何指導孩子使用零花錢
一、給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
給了孩子零花錢就意味著,這些錢財歸孩子自己支配,我們?nèi)绻^度干涉,那就完全失去了利用零花錢來培養(yǎng)孩子消費計劃和理財能力的意義。
其實,孩子在用零花錢方面“上一些當”,也是讓孩子積累經(jīng)驗的方式。例如孩子被“吃干脆面,收集小卡片”所吸引,我們也不妨讓他嘗試一回,當他發(fā)現(xiàn)他花光了所有零花錢買了一箱干脆面,也集不齊那幾張畫片時,家長適當?shù)慕o孩子講一下道理,他自會醒悟。
二、學會預算和記賬
在剛開始給孩子零用錢的時候,孩子可能還沒有合理消費意識,這時讓孩子學會預算和記賬十分有用。父母可以適當?shù)囊龑Ш⒆?,比如這些錢平均到每一天是多少、單次最高消費是多少等等。為孩子準備一個小賬本,讓孩子每支出一筆錢就記錄下來,培養(yǎng)孩子對于錢財?shù)囊?guī)劃能力。
三、別讓孩子變成自私的人
家長要避免孩子的零花錢只用在他自己一個人身上,有些孩子有了零花錢后非常小氣,買了東西就自己享用,還說:“這是我的錢買的,不給你!”不讓別人觸碰。父母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千萬別笑笑就算了,而是要對孩子講明白,愛是互相的。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朋友之間,只有懂得分享的人才會受到歡迎。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用部分零花錢來表達自己的愛心,比如給孤寡老人買小禮物,或者在愛心捐款箱里放一些錢...相信這些愛心教育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正面積極的作用。
總之,給孩子零花錢的目的是為了要讓孩子學會花錢。要讓孩子真正明白金錢的概念,讓孩子有計劃地花錢,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教會孩子如何使用錢財
——讀《決定孩子命運的八大關(guān)鍵問題》(五)
美國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認為,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能力,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益。許多年輕人正是因為不會理財,有錢就一直花的兩手空空,才讓這些人很難事業(yè)有成。讓孩子越早接觸和學會使用零花錢,長大后就越容易賺到錢。
如今的孩子,口袋里揣著幾十元或十幾元零花錢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兒。孩子腰包鼓了,問題就出來了。父母給孩子零花錢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購買一些學習用品。但事實上,很多孩子不懂得節(jié)儉,花錢如流水,把錢花在冷飲、零食上,花在打游戲上。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很多東西對孩子的誘惑太大,慢慢就養(yǎng)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而且一旦家長不給孩子零花錢或孩子手頭緊張時,很容易出現(xiàn)偷偷摸摸的不良行為。如何讓孩子正確的支配零花錢呢?
記得小時候,我的口袋里總是空空如也,從來沒有零花錢,也沒有想過要給家里人要零花錢,我想爸媽可能是不想讓我過早的接觸錢幣吧。書上寫的“父母這樣管教孩子會導致孩子長大后不懂得如何儲蓄、合理使用錢財,以至于在生活上不會安排,理財能力一塌糊涂”。我認為這條觀念有點過激,不如說是大部分,因為我認為我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能把自己的錢財安排妥當。
學會理財是孩子以后創(chuàng)造財富的基礎(chǔ),也是許多優(yōu)秀品質(zhì)的根本。那么我們應(yīng)如何引導孩子讓他學會合理使用零花錢、鍛煉理財能力呢?
(一)讓孩子了解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
許多家長不讓孩子知道自己家的經(jīng)濟狀況,覺得這樣容易讓孩子缺乏自信,產(chǎn)生自卑心理。他們寧可省吃儉用,也要滿足孩子的花費需求,即使家庭經(jīng)濟不景氣時,也要有意隱藏,其實大可不必。家庭收入不好的就要及時告訴孩子,這樣孩子就不會有攀比的心理,即使孩子想與別人攀比,做家長的也可以理直氣壯的拒絕他:“我們家沒有錢”。孩子的經(jīng)濟壓力可以改變孩子的消費觀,讓他明白該如何花錢。
(二)給孩子的零花錢要適量
家長給孩子的零花錢要適量,要有一定的數(shù)目,對孩子過分的要求要堅決回絕。就像小時候,每次我?guī)图依镔I完東西,爸爸總要要回剩余的錢。一方面鍛煉我的數(shù)學計算能力,另一方面怕我亂花錢。不過后來,爸爸知道我養(yǎng)成了回家就上交零錢的習慣,也就對我管的不緊了。反而問我:有錢花嗎?這錢你自己留著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吧!雖然錢不多,怎么說也是在家長信任的情況下,有了屬于自己的“小金庫”。
(三)幫助孩子建立零花錢賬目
在給孩子零花錢的同時,要給孩子一個帳目,讓他把花的每一筆錢都記在賬上。年幼的孩子不會寫字,可以讓孩子用簡單的圖形代替。家長根據(jù)孩子花費的合不合理,制定相應(yīng)的獎懲措施。
(四)鼓勵孩子打工
鼓勵有能力的孩子利用假期打工,讓他們自己處理打工收入?;蛘吖膭詈⒆油ㄟ^打工去完成自己的計劃,比如想買一件名牌服裝、新潮的自行車等。一方面在打工過程中,孩子可以體會賺錢的來之不易,知道了父母的辛苦;另一方面通過勞動,再花錢方面更加珍惜了。
對于年齡小的孩子來說,如果讓他外出打工,家長一定是不放心的,這樣家長就可以讓孩子在家打工,比如說:去爺爺家干了一件什么事,受到大家的表揚,可以轉(zhuǎn)掙角錢等。
消費習慣培養(yǎng):5"W"模式,家長要熟知
消費習慣培養(yǎng):5"W"模式,家長要熟知
小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經(jīng)常買回一些自己喜歡但沒有實用價值的小玩意兒,沒幾天就扔掉了。這是很多家長深感頭痛的一件事。在這個問題上,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是關(guān)鍵,即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花錢。國外學者將其歸納為五個“w”,建議告訴孩子怎樣在行動中遵循這五個“w”。
why—為什么要買?如果孩子說不出理由,一定要加以限制,必要時可給予懲罰。但這里說的懲罰不是訓斥或責罵,而是減少零花錢的數(shù)額,孩子大多會心疼自己的錢,不妨一試。需要注意的是,家長的態(tài)度要始終如一,否則會前功盡棄。
what—買什么?因為孩子年齡小,要限制她自己做主購買物品的范圍,什么能買,什么不能買。
when—什么時間去買?應(yīng)向孩子說明,要按活動的重要性來安排購物時間,即使是周末的補習班也不能因為購物而耽誤。如果孩子需和家長一起去購物要等到家長有空的時候,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不能一切以孩子為主,要讓孩子學會等待。
where—到什么地方去買?一般來說,消耗性的小物品如鉛筆、作業(yè)本、小貼畫等等可以到小市場去買。對于孩子來說,名牌商品和普通商品沒有什么區(qū)別,孩子之間不應(yīng)為此互相攀比。但要告訴孩子,千萬不能貪便宜到小商小販的攤上去買食品,尤其是不要在校門口的小商販處買吃的東西,以保證飲食安全。
who—什么人去買?家長要跟孩子講明,因為年齡小的原因,暫時不能單獨到離家遠的地方去購物,最好由家長或其他熟悉的大人陪同前往。當然,如果是住家附近的商場、超市,則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另外,給孩子多少零花錢,多長時間給一次,違反原則怎樣懲罰等,都要事先向孩子交代清楚。如果孩子能學著記賬,詳細記錄支出的內(nèi)容最好,若花錢得當還可以考慮酌情給予獎勵。
該不該給孩子零花錢、怎么給?
該不該給孩子零花錢、怎么給?閨女從今年開始,特別執(zhí)著想擁有自己的零花錢。往年的壓歲錢都不看,直接給我,今年單獨挑出來和我說要自己存起來,還纏著我給她買了個小錢包,結(jié)果去小伙伴家里還忘記拿回來了,碎碎念了好幾回最后自己用紙做了個小錢包,將她所有的“財產(chǎn)”都放進去了。呃,這是小財迷的節(jié)奏吧嗎
零花錢,平時上超市的時候找零的錢如果閨女要求了,我都會給,還有每次家里賣廢品的錢都歸她管,拿回去后都存到小豬儲錢罐里了,每年都倒騰出來好幾次,然后換成紙幣用來給她買書、買玩具、買她自己中意的東西,正兒八經(jīng)的給零花錢是今年她向我提了好幾次再和她商量約定好后給才給了。我先給她一百元,面額有50元、20元、10元、5元、1元、一角、五角,放在一個小盒子里,附帶的還有一本小本子和一支鉛筆,每次從里面支取錢寫上日期和用途,也可以寫上當天花錢的感想,不會寫的就用拼音代替,本子里的內(nèi)容一個星期和我分享一次,從中感覺到有偏差的地方加以引導,漸漸的兩個星期再分享一次,漸漸的一個月再分享一次、、、、、、
其實我一直覺得不用太早給孩子零花錢,但是如果孩子明確提出來了,也需要重視,有方法的去滿足,雖然可能會出現(xiàn)孩子與孩子這間互相攀比、花錢沒概念、大手大腳、亂買零食這樣那樣的問題,可并不能因為這些原因而剝奪孩子的權(quán)利,這也是培養(yǎng)孩子自立的機會,還可以幫助她認識錢的概念、付出的美德。換個角度仔細想一想,對于是否給孩子零花錢就不會再那么的糾結(jié)了!
看德國人如何給孩子零花錢
看到德國孩子的一個關(guān)于零花錢的調(diào)查,原來居然有差不多一半的孩子根本沒有零花錢,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每天1歐的零花錢。
我們德語老師的兒子16歲,她說每周孩子的零花錢是10歐!
問到童一姐姐的零花錢,她說10多歲的時候每月有50歐,她存了好多錢,感覺自己像個大富翁。
德語老師和我的老公都提到一個問題:孩子為嘛需要零花錢??給他們買煙抽??哈哈!
的確,孩子上學的相關(guān)費用父母全管了,每日交通有學生卡,從家里帶飲料和點心,買個指甲油?生日啊,節(jié)日啊,隨便你什么愿望就都能兌現(xiàn)了(德國送禮物前都會問及本人愿望,所以送的都是孩子想要的,呵呵)
德國很鼓勵自力更生,孩子想要錢,可以啊,幫爸爸到花園割草吧,幫鄰家小孩子補習功課吧,小女生,幾乎每個都是babysitter,包括額外整理自己的房間啦,遛狗,幫鄰居收信收報紙了,大人們都會多少給孩子些獎金,額度或頻次都很靈活機動!孩子們的零用錢如果有累積,就會去銀行把錢存起來。
原來我們家有只老貓,童一爸爸出差時,阿sa姐姐的好朋友lary每天過來一次給貓咪喂食,一般兩周我們給她15歐零花錢,小姑娘很開心,每天有任務(wù),每天有錢賺!有次我考駕照需要上急救課,也是lary給我當翻譯,小姑娘很上心,把重點的詞匯都先翻成英語并打印了出來,半天時間,我給了她20歐做為感謝,小妞欣喜的直說謝謝!
我想孩子們開心的不是錢多少,而是開心自己“可以掙錢”了,這感覺比數(shù)字重要,呵呵!
童一哥哥在鄰居出去度假時,曾經(jīng)在媽媽的幫助下幫鄰居取信并給他們家的花草澆水,10多天,他每次都很積極,會主動去完成任務(wù)!peter問他是希望掙零花錢還是禮物?小男生說禮物吧,peter就給他買了個兩個手動小人踢足球的小盒游戲,童一很欣喜,說是自己掙的禮物,我想和他過年過節(jié)收到的禮物,感覺肯定很不一樣。
6歲左右,可以幫孩子建立一些金錢概念:
有次童一爸爸給兄妹倆每人帶了個小錢包,童一和妹妹兩個人就天天開始搜集錢幣,童一哥哥知道要紙幣,給他5歐元,看他不懂是多少,就告訴他這張紙可以幫你買7個冰激凌(7毛一個冰激凌球),小男生懂了,把他那壓底的5歐愛惜不已!
后來告訴他你還可以自己掙零花錢,幫爸爸洗車,幫媽媽吸地板,小朋友問多少錢一次,媽媽說每次1歐元,如果做得好,可以考慮2歐元一次,小男生嫌少,媽媽說你做兩到三次就可以掙5歐了,小男生一聽,就很開心的答應(yīng)了,哈哈。
后來我們就常用冰激凌做度量衡,例如他幫媽媽還掉購物車,取回的零錢1歐就權(quán)當獎勵他積極的幫忙態(tài)度,告訴他1歐可以買一個冰激凌還剩下3毛,如果下次你再攢1歐,就幾乎可以買3個冰激凌了,小男生一聽,積極性陡增,回到家就去門房和廚房四處搜集硬幣。
德國使用很多硬幣,最大的2歐,還有1歐,5毛,2毛1毛5分2分1分,是的,真的有很多1分2分,所以每次超市或購物回來,爸媽都會隨手把小硬幣放在小盒子里,現(xiàn)在,在哥哥的帶動下,甜小妞也懂得飛快的去搶零錢了。
上次分別把兄妹倆巧取豪奪的大小硬幣帶到銀行,哥哥比較聰明,搜羅了不少2歐1歐的,存到他帳號的一次有50多歐。甜妞不是很上心,也不知道挑揀大小,所以只有30歐不到!
兄妹倆都有自己的銀行帳號,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名字,以及告訴他們現(xiàn)在有多少錢在賬戶上,兩個孩子覺得很欣喜,哥哥說等將來存好多好多錢,可以買他自己喜歡的lego,想買多少買多少。
上次和一朋友聊起孩子們的壓歲錢,在國內(nèi)的孩子,例如上海,每年的壓歲錢數(shù)字都不小,動輒都是數(shù)千元上萬元,一般估計都是父母幫忙存起來!孩子對這么多錢應(yīng)該也沒有啥主觀認識。在德國,家長們會把孩子節(jié)假日得到的錢和自己掙的自己攢的零花錢都很認真對待,例如有時候需要孩子動用自己小金庫里的錢去給奶奶買個禮物,或者是自己想要的某個東西(原則上是家長認為的額外支出)!
有次給小朋友買生日禮物,付賬時排在前面的小男生特意靦腆的給我說他花的時間會比較長,請原諒!原來他在給朋友買生日禮物,付的是存錢罐里的零錢,得數(shù)老半天!收銀員,他的媽媽,包括俺這個觀眾,都面帶微笑等著他在那里1歐1毛1分的在數(shù),直到數(shù)夠了13塊5毛,只所以記得這個數(shù)字,是收銀員和媽媽都在幫他數(shù),說他還差多少才夠13塊5毛,哈哈!
在超市也經(jīng)常會碰到,媽媽買單之前,是自己的小不點孩子拿著幾個硬幣,在付自己的糖果錢!收銀員都會認真的數(shù)零錢,然后再打出收銀條給孩子。這些成人的認真態(tài)度我想也是孩子們漸次懂得金錢概念的一個有力幫助吧。
一個10多歲的孩子某日想要個名牌運動鞋,他聰明的媽媽沒說不可以,只是說請你自己買單,你需要積攢零花錢支付200多歐來買這雙名牌運動鞋!
這個孩子在媽媽的幫助下,一個暑假都積極的幫鄰居幫社區(qū)打零工,一歐一歐的去攢錢,開學了,看著手里的200多歐,回想自己的汗水和努力,該小男生自己決定:我不要去買那個名牌運動鞋了,這200多歐掙得太不容易了,我要存起來。
我們在民風比較淳樸的巴伐利亞,這里的孩子們吃的用的都很普通實用!如果孩子有郊游或外出活到,家長們會為孩子準備好點心和飲料,然后給孩子1歐或2歐做為零用!有次童一他們?nèi)游飯@,大熱的天兒,我就給童一書包里塞了5歐元,一負責陪同的家長瞪大眼睛告訴我:“太多了,孩子如果亂花了,或弄丟了,都不合適”!
關(guān)于掙零花錢,小女生開化到底比較早些,鄰居家的小姑娘8歲不到,她負責每天給家里的兔子到后面田野去采青草,每次2毛錢!小姑娘說她有個表格,每次完成了就劃個X,每周7天,媽媽一把給她1歐4毛!攢得超過10歐20歐了,媽媽就帶她到銀行存上!她的12歲哥哥負責幫助鄰居家老奶奶購物,每次按照奶奶給的購物清單如數(shù)買回來,奶奶會獎勵他2到3歐(取決于買東西的多少),然后媽媽會再給哥哥獎勵1歐元!
再大的孩子,像童一的姐姐19歲,大學生,除了學費和買衣服,大筆的支出(例如買個新手機或者去澳大利亞的機票),其他的社交支出,包括買生日禮物參加party或者和同學一起的短途旅行,時間和費用都是自己籌劃!姐姐除了幫中學生補習功課有收入,還有周末打工,或者棒球賽時她幫忙驗票,都有收入。這些錢她都可以自由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