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捕捉教育的細節(jié)進行正面疏導(dǎo)

發(fā)布時間:2021-03-01 如何進行幼兒園說課稿 愛的教育筆記 保育的教育筆記 今天中午吃完飯是看電視時間,小朋友們都拿著小椅子自覺的坐到綠線后面。電視機里放的是大家都喜歡的《加菲貓》第一部。在劇情快結(jié)束時,加菲找到了歐迪與主人回家了,男女主人公也表達了彼此的愛意,電視上出現(xiàn)了親吻鏡頭,我轉(zhuǎn)過頭去觀察班里孩子的反應(yīng),只見盛天瑞一手搭旁邊小朋友曹驛瀾的肩膀,一手去遮她的眼睛,說:“不要看。”我心里偷偷的笑,真有趣,這么小也知道難為情了。

下午起床后,我找來盛天瑞問:“天天,你中午看電視的時候,為什么要遮住曹驛瀾的眼睛,說不要看?是不是有什么可怕的?”被我一問,天天不說話了,笑瞇瞇的看著我,我又問了一次后,他臉紅紅的,還把頭埋進胳膊里,逃走了。呵呵!這個小壞蛋,心知肚明卻不肯告訴我。

于是我又喊他來整理衣褲,邊給他整理邊說:“你中午是不是看到電視上的叔叔阿姨在親親,才叫曹驛瀾不要看的?”他又一次紅了臉:“嗯!”

“你知道他們?yōu)槭裁匆H親嗎?”他搖著頭看我。(好工具范文網(wǎng) FANwEN.hao86.cOm)

“因為他們互相喜歡,而且一起找到了加菲貓和小狗歐迪,很開心,所以要親親。就像你喜歡媽媽,想親親媽媽,喜歡爸爸想親親爸爸一樣,知道嗎?”這次,天天不臉紅了,他沒說話,只用閃亮的眼睛看著我,仿佛在說:“哦!我明白了!”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接觸此類事件,電視中或公園里,這些摟摟抱抱、親親我我的鏡頭,在他們的眼中已經(jīng)覺得難為情了。也許天天在家中看電視的時候,媽媽也曾經(jīng)這樣遮過他的眼說,不要看。表面上的制止,會引發(fā)幼兒更強的好奇心,也增加了這些事的神秘感。我們不可能讓孩子生活在真空的、純凈的環(huán)境,孩子遲早會懂得這些事,在孩子遇到這些事的時候,不是逃避,而是要面對,幫助孩子解開他心中的好奇、疑惑,讓他們覺得原來是很正常的,和我一樣??!我不用難為情的。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隨時捕捉教育契機


最近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班內(nèi)益智區(qū)里的串珠少了許多,問孩子們誰知道它們到哪里了,孩子們都把頭搖得像撥浪鼓,都說不知道。其實,我心里有數(shù),大概是坐在離區(qū)角最近的萱萱拿了,可我又怕直接說出來會傷害孩子幼小的自尊心,便沒多說。

一天我給孩子們上了一節(jié)《小象要回家》的語言課。首先,我出示了小象玩具,模仿小象哭聲,引出了故事;然后,我又引導(dǎo)幼兒觀察掛圖一二三部分,熟悉了故事內(nèi)容,讓孩子們理解了小象的心情;最后,又引導(dǎo)幼兒觀察了掛圖四,講述了故事的第二部分內(nèi)容。講完故事后,我問孩子們:“孩子們,你們說元元把小象帶到哪里了?”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帶回家了?!薄爱斣研∠髱Щ丶視r,小象樂意嗎?”我又問。孩子們說:”“小象低著頭,拖下了長長的鼻子,一聲也不響.”“當元元想讓小象睡覺時,小象睡了嗎?”“沒有睡,小象一面哭一面嚷,要回家,要找媽媽?!被莼菪∨笥颜f?!澳窃獑栃∠蟮募以谀睦飼r,小象是怎么說的?”‘小象說它的家在幼兒園,它的媽媽找不到它,一定會很著急的?!奔鸭颜f?!澳亲詈?,元元把小象送回幼兒園了嗎?”“送回了”,.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

說到這里,我問孩子們:“那你們說幼兒園的玩具能帶回家嗎?”孩子們都說:“不能帶回家。”我說:“為什么啊?”“因為幼兒園的玩具是大家要一起玩的。”海月?lián)屩f。

這時,萱萱突然低著頭紅著臉站起來低聲說:“老師,對不起,是我把區(qū)角的串珠拿回了家,我想自己在家玩?!蔽艺f:“知錯就改,就是個勇敢的好孩子。”我為她的誠實帶頭為她鼓起掌來,孩子們也都跟著鼓起掌來。。。。。。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時刻捕捉教育契機,以積極引導(dǎo)幼兒,以達到教育目的。

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機


《綱要》指出:要讓幼兒“愛護動植物,關(guān)心周圍環(huán)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而這些初步的意識和情感。正是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培養(yǎng)起來的。孩子們對身邊的一草一木都感興趣,對可愛的小昆蟲充滿了好奇心。在閱讀了《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中的《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機》一篇文章后,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深受啟發(fā)。

在主題活動《有趣的昆蟲》中。我班的幼兒也是對小昆蟲特別感興趣,在班級門口出現(xiàn)了許多的螞蟻,孩子們興奮極了,蹲在地上不停地觀察,因此我們抓住時機,開展有關(guān)“昆蟲”的主題。在主題剛開始時,小朋友開始搜集有關(guān)的資料。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他們陸續(xù)帶來許多有關(guān)動物方面的圖片、文字資料,圖書,在周末他們還同家長一起捕捉到許多的昆蟲,裝在小瓶中,帶到幼兒園參加“展覽”,小朋友就在區(qū)角活動時互相交流起來。在主題活動中,我讓幼兒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昆蟲,讓幼兒盡情地觀察,有的甚至讓幼兒與之“親密接觸”,孩子邊玩我邊提問“你帶來的是什么昆蟲?”“它長得什么樣?”“它有什么本領(lǐng)?”“你喜歡哪種昆蟲?”等等,逐漸過渡,層層深入。在飯后散步時,我?guī)е變簛淼阶咸贅湎滦菹r,他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里有一個大的西瓜蟲。于是草地下還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話題,大家趴在凳子兩邊,有的用手,有的拿著揀到的樹枝,一個勁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來看,我找到了好多昆蟲啊!”大家一下都圍過來說:“蜘蛛、瓢蟲、螳螂等?!庇谑瞧咦彀松嗟恼f起來,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

在幼兒的生活中快樂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只要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有意識地積極引導(dǎo),讓幼兒在生活中獲得有益于其身心發(fā)展的經(jīng)驗。

教育隨筆: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機


晨間活動時,大班的幾個男孩正十分投入地踢著足球,突然有幼兒跑過來反映說:“老師,踢球的小朋友影響我們游戲,他們總是亂跑亂撞。”從表面上看這是一群孩子不守規(guī)則破壞規(guī)矩,但實際蘊含著很多的教育點,恰恰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

于是,我讓踢球的那幾個孩子先聽一聽受他們影響的小朋友的心聲,然后我對他們說:“你們都非常喜歡自己玩的游戲,可是現(xiàn)在你們相互影響,大家都不能盡興玩了。你們說該怎么辦?”“呃……那踢球時快要碰到他們的時候就停下,或者繞過他們?!币粋€男孩說。雖然我明白問題沒這么容易解決,但還是決定讓他們自己去試一下,而自己繼續(xù)關(guān)注活動的進展情況。

不一會兒,有孩子又來“告狀”了。為此,我又把孩子們召集起來進行討論。看得出雙方都很委屈,“哼,他們還是會把球踢過來?!币粋€女孩滿臉不服氣地說?!澳俏覀兲咔驎r你們也總是跑過來?!绷硪粋€滿頭大汗的孩子說。我笑呵呵地說:“原來是你們的問題沒有真正解決啊,我看大家一興奮就會滿操場亂跑,那還有什么辦法呢?”一個男孩建議說:“我們可以劃分區(qū)域,在自己的區(qū)域玩游戲?!皩Γ 逼渌⒆赢惪谕暤卣f。我繼續(xù)追問:“那用什么來劃分區(qū)域呢?”“我們用輪胎吧?!币粋€孩子趕忙回答。

經(jīng)過一番討論,大家都認為用輪胎當作隔離線很靠譜。于是,孩子們就分工合作用輪胎了圍一個大正方形在里面踢球。這下終于可以不相互影響了,而且還省去了撿球的麻煩,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我園一直提倡以幼兒的生活為教育切入點,以游戲為教育手段的教育理念。圍繞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其不斷地研究、學習和感悟,充分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并引導(dǎo)幼兒主動學習和探索,以促進他們的發(fā)展。

教育隨筆:捕捉幼兒的敏感區(qū)


教育隨筆:捕捉幼兒的敏感區(qū)

兒童在各個階段都會經(jīng)歷最近發(fā)展區(qū),而中班幼兒也就是5歲左右的幼兒所經(jīng)歷的敏感期是在發(fā)展他們的社會性興趣上。

我們這里所說的發(fā)展他們的社會性興趣是指他們開始積極的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權(quán)利,喜歡遵守和共同建立規(guī)則,培養(yǎng)更多的合作意識。

處于社會性行為敏感期的孩子們,他們渴望更多的認識社會,渴望更多的了解社會規(guī)則,渴望更多的學習社會行為,渴望更直接的體會社會性情感······

他們會主動扮演社會角色,并建立規(guī)則來感受角色所帶來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學習如何在角色中與其他成員接觸和相處。

他們還會做一些“特別”的事情來引起老師和同伴的注意,希望得到更多的關(guān)注和感情。盡管有時他們也不知道他的行為是否是好的,是否是有效的,能否帶來一個好的預(yù)期和結(jié)果,他們沒想過甚至不在乎,但不可否認他們通過這些行為得到了更多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機會,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還有愉悅。

在這一階段,教師要給予幼兒更多心靈上的安撫和慰藉,我們要在集體活動、區(qū)域活動中,對每個孩子都進行簡單的對話溝通,讓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行為人來與他人進行社會性的行為交流,這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我們要給他們學著處理問題的機會,在與同伴發(fā)生小摩擦時,能盡可能的自己想辦法解決,減少“告老師”的次數(shù)并且更多的嘗試與他人進行合作式的活動,建立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來減少沖突,讓大家更好的游戲到一起,無論是體育游戲還是角色游戲都能找到共同的方法,更好的解決問題。

幼兒就是這樣不斷的擴展認知,在自我成長中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兒童在各個階段都會經(jīng)歷最近發(fā)展區(qū),而中班幼兒也就是5歲左右的幼兒所經(jīng)歷的敏感期是在發(fā)展他們的社會性興趣上。

我們這里所說的發(fā)展他們的社會性興趣是指他們開始積極的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權(quán)利,喜歡遵守和共同建立規(guī)則,培養(yǎng)更多的合作意識。

處于社會性行為敏感期的孩子們,他們渴望更多的認識社會,渴望更多的了解社會規(guī)則,渴望更多的學習社會行為,渴望更直接的體會社會性情感······

他們會主動扮演社會角色,并建立規(guī)則來感受角色所帶來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學習如何在角色中與其他成員接觸和相處。

他們還會做一些“特別”的事情來引起老師和同伴的注意,希望得到更多的關(guān)注和感情。盡管有時他們也不知道他的行為是否是好的,是否是有效的,能否帶來一個好的預(yù)期和結(jié)果,他們沒想過甚至不在乎,但不可否認他們通過這些行為得到了更多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機會,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還有愉悅。

在這一階段,教師要給予幼兒更多心靈上的安撫和慰藉,我們要在集體活動、區(qū)域活動中,對每個孩子都進行簡單的對話溝通,讓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行為人來與他人進行社會性的行為交流,這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我們要給他們學著處理問題的機會,在與同伴發(fā)生小摩擦時,能盡可能的自己想辦法解決,減少“告老師”的次數(shù)并且更多的嘗試與他人進行合作式的活動,建立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來減少沖突,讓大家更好的游戲到一起,無論是體育游戲還是角色游戲都能找到共同的方法,更好的解決問題。

幼兒就是這樣不斷的擴展認知,在自我成長中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捕捉幸福


轉(zhuǎn)眼間,來到幼兒園工作已半年有余,多少個日出與晨昏,我工作著,收獲著,思考著,幸福著?!〕醯接變簣@時,面對又哭又鬧的孩子,我曾是那般的無奈與六神無主,同時,反復(fù)縈繞在我腦海中的問題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幼兒教育是什么?幼兒教育應(yīng)如何做?幾乎每天,我都會這樣追問自己。 我俯下身去,把最愛哭的小欣怡抱在懷里,為她擦去淚水,洗凈淚痕,攤開精美的小人書,帶她進入故事的王國。漸漸的,精彩的故事內(nèi)容使她忘記了哭泣,初入園的焦慮感在一點點的消退。一周后,她已經(jīng)面帶笑容,同站在幼兒園門口的媽媽揮手再見,一聲甜甜的“老師好”使我從心底陡生一種幸福感?!∈顨鉂u漸褪去,早飯后的跳操時間見證著孩子快樂的童年時光,和著歡快、活潑的樂曲,孩子們盡情的蹦著、跳著、唱著,舒展著肢體,愉悅著身心,成長著歡樂,收獲著自信。 “老師早!”幾個大班的孩子來到我面前,模仿軍人的姿態(tài),行了一個軍禮,孩子們夸張的表情逗樂了我。我深知,從建園之初倡導(dǎo)的養(yǎng)成教育已融入孩子們的一日生活,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潛移默化著孩子幼小的心靈,文明禮儀之花在孩子們的心底已經(jīng)綻放?! 袄蠋?,你畫的真漂亮!”“老師,你穿的衣服真好看!”“老師,你真帥!”……孩子們不加掩飾的贊譽,充盈著靈性,更豐富著我的情感。原來,職業(yè)的幸福感可以這么恣意的流淌在心間! 每日,迎著初升的朝陽來到幼兒園,驚喜著孩子們的點滴進步,快樂著孩子們的快樂,見證著孩子們的成長,收獲著孩子們對我的問候與祝福……孩子們是那樣的神奇,我的快樂扔進去,會快速復(fù)制,一變二,二變四,幾何級瘋長;我的苦惱扔進去,則會快速消亡,直至歸零。這才是實實在在的生存狀態(tài)——幸福會在不經(jīng)意間降臨,任你捕捉?!「兄x這些精靈古怪的孩子們,是他們讓我在學習、拼搏、奉獻、思考的行程中,時時浸潤著快樂,捕捉著幸福。

正面指導(dǎo)孩子的任性行為


一天早上,瑤瑤的媽媽拿著一盒奶來到幼兒園:“張老師,我們家瑤瑤特別任性,我用盡了所有辦法,她就是不愿喝了這盒奶,她最聽你的話了,麻煩你讓瑤瑤把這盒奶喝了吧!”瑤瑤的媽媽一走,我拿著奶來到瑤瑤身邊握著她的小手說:“瑤瑤,奶的營養(yǎng)可多了,它可以營養(yǎng)大腦,使你變得更聰明。奶還有……”,還沒等我說完,瑤瑤拿過奶很快就喝完了。

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有的家長就會找到老師,讓老師來幫他們解決;有的家長則采取強硬的措施逼迫孩子達到自己的要求;還有的家長在孩子不聽話時,感到無奈,于是對孩子放任自流。這些舉措久而久之都會導(dǎo)致任性行為的形成。任性的孩子難以與別人合作,難以與別人友好相處,難以適應(yīng)集體生活和社會生活。任性可以說是獨生子女的通病,將會嚴重影響其個人健康成長。

當孩子提出不合理、過分的要求時,家長應(yīng)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跟孩子講道理:如這樣做不對,為什么不對,怎樣做才是對的,幫助孩子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觀念正是在學習處理各種具體事情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可以采取轉(zhuǎn)移法、磨練法、激將法、適當懲罰等方法把難題巧妙化解。

總的來說,孩子的任性行為一旦出現(xiàn),家長要耐心的指導(dǎo)。切不可時而抓緊、時而放松教育,憑大人的情緒決定教育態(tài)度。家長給孩子提出的要求應(yīng)讓孩子有信心可以達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讓孩子感到大人的教育態(tài)度是堅決的,那么孩子那種“我獨占”、“我為主”、“服從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為,將會隨著良好的環(huán)境和教育而消失。

教育隨筆:捕捉孩子的創(chuàng)新火花


教育隨筆:捕捉孩子的創(chuàng)新火花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學前教育是基礎(chǔ)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擔負為人才培養(yǎng)奠基的艱巨任務(wù)。因此,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yīng)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高度,鼓勵孩子去標新立異,努力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精神,訓(xùn)練孩子的創(chuàng)新潛力。

這天上午,在組織綜合活動歡樂的元宵節(jié)時,許多孩子都把逛花燈的歡樂場面和感受透過美術(shù)表現(xiàn)出來,當我走到佳音身邊發(fā)現(xiàn)她畫的盡是坦克車、大炮、戰(zhàn)斗機等,我似乎有點不滿意,心想這么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你的畫火藥味怎樣這么濃。但是我轉(zhuǎn)念一想還是聽聽她有什么想法。于是我輕聲地問她為什么這樣畫,她興奮地說:"老師,這是解放軍叔叔開著坦克在里面點燈慶祝元宵節(jié);這是空軍把戰(zhàn)斗機的燈都開著把天空照亮了,他們也在慶祝元宵節(jié);還有……"。聽!孩子的想象力多么豐富,我真的很慶幸剛才有耐心傾聽佳音的想法,才沒有傷到她的自尊心,同時也讓自我傾聽到其內(nèi)心的語言。因此,教師只有認真傾聽才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切忌說"你怎樣這么煩呢!""你沒看我正忙著嗎,一邊玩去!""你真傻!"等傷害幼兒自尊心的話語。當孩子提問題或與你談話時就應(yīng)放下手頭的事情,做出注意傾聽孩子說話的姿態(tài),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他們產(chǎn)生創(chuàng)造的興趣。

又如:《奇妙的繩子》創(chuàng)新主題活動中,孩子們選取了自我喜歡的繩子隨處玩,任意在手中擺動,一會兒變成搖擺的樹枝、一會兒變成風吹的小樹在晃動、一會兒變成小朋又在跳舞,一會兒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這一活動中,讓幼兒在玩繩中探索積累,層層撥開層層發(fā)散,由一點向多點想象,采用層層遞進的時光讓幼兒層層創(chuàng)新層層發(fā)展,有體驗到模仿到創(chuàng)新的結(jié)構(gòu)動靜結(jié)合,給予孩子充分想象、創(chuàng)造和自由表現(xiàn)的空間,充分錯金幼兒的創(chuàng)新潛力的發(fā)展,嘗試繩子的多種玩法。

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更多的是受好奇心的驅(qū)動,讓幼兒感受到老師是自我最忠實的支持者。因此,教師應(yīng)了解、認識、尊重幼兒,使幼兒感到老師是能夠溝通的,是對其充分支持和合作的,從而大膽地去創(chuàng)造,激發(fā)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更加自信、用心主動的進行探索、學習,萌發(fā)創(chuàng)造的激情,表現(xiàn)自我的感受。

捕捉孩子的興趣


如果我有一對會飛的翅膀多好啊!在這樣一種自發(fā)、積極的愿望后,我提供制作的材料,以滿足幼兒美好的愿望。在活動一開始,我請幼兒說說自己有了翅膀會干什么?有孩子說:“要飛到宇宙中去看一看?!庇泻⒆诱f:“我想到哪里去就能到哪里去了?!边€有孩子說到:“姐姐在寧波上學,很想念姐姐,有了翅膀就能飛到寧波去看姐姐了?!焙⒆觽冋f的不亦樂乎。于是我出示準備好的材料,給孩子們示范如何做一對美麗的翅膀,孩子們都非常激動,興致特別高。等到他們動手時,各個都不含糊,雖然有個別男生第一次嘗試失敗了,不過他們都主動要求再試一次,最后都成功了。通過相互幫助,孩子們把做好的翅膀粘在背上,他們一個個都把自己當成了小天使、小蝴蝶,開心都在走廊里飛來飛去,仿佛自己都成了有翅膀的精靈,體驗著有翅膀帶來的歡樂勁。

下午放學時,孩子們還過來讓我把他們親手制作的翅膀粘在身上,看來他們是真喜歡這對美麗的翅膀。這也讓我感受到在教學活動中,捕捉孩子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真情投入是很重要的。

相關(guān)推薦

  • 隨時捕捉教育契機 最近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班內(nèi)益智區(qū)里的串珠少了許多,問孩子們誰知道它們到哪里了,孩子們都把頭搖得像撥浪鼓,都說不知道。其實,我心里有數(shù),大概是坐在離區(qū)角最近的萱萱拿了,可我又怕直接說出來會傷害孩子幼小的自尊...
    2021-11-20 閱讀全文
  • 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機 《綱要》指出:要讓幼兒“愛護動植物,關(guān)心周圍環(huán)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而這些初步的意識和情感。正是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培養(yǎng)起來的。孩子們對身邊的一草一木都感興趣,對可愛的小昆蟲充滿了好奇心。在閱...
    2020-11-25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機 晨間活動時,大班的幾個男孩正十分投入地踢著足球,突然有幼兒跑過來反映說:“老師,踢球的小朋友影響我們游戲,他們總是亂跑亂撞?!睆谋砻嫔峡催@是一群孩子不守規(guī)則破壞規(guī)矩,但實際蘊含著很多的教育點,恰恰是一...
    2021-06-21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捕捉幼兒的敏感區(qū) 教育隨筆:捕捉幼兒的敏感區(qū) 兒童在各個階段都會經(jīng)歷最近發(fā)展區(qū),而中班幼兒也就是5歲左右的幼兒所經(jīng)歷的敏感期是在發(fā)展他們的社會性興趣上。 我們這里所說的發(fā)展他們的社會性興趣是指他們開始積極的了解自己和他...
    2021-05-01 閱讀全文
  • 捕捉幸福 轉(zhuǎn)眼間,來到幼兒園工作已半年有余,多少個日出與晨昏,我工作著,收獲著,思考著,幸福著。 初到幼兒園時,面對又哭又鬧的孩子,我曾是那般的無奈與六神無主,同時,反復(fù)縈繞在我腦海中的問題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21-12-06 閱讀全文

最近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班內(nèi)益智區(qū)里的串珠少了許多,問孩子們誰知道它們到哪里了,孩子們都把頭搖得像撥浪鼓,都說不知道。其實,我心里有數(shù),大概是坐在離區(qū)角最近的萱萱拿了,可我又怕直接說出來會傷害孩子幼小的自尊...

2021-11-20 閱讀全文

《綱要》指出:要讓幼兒“愛護動植物,關(guān)心周圍環(huán)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而這些初步的意識和情感。正是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培養(yǎng)起來的。孩子們對身邊的一草一木都感興趣,對可愛的小昆蟲充滿了好奇心。在閱...

2020-11-25 閱讀全文

晨間活動時,大班的幾個男孩正十分投入地踢著足球,突然有幼兒跑過來反映說:“老師,踢球的小朋友影響我們游戲,他們總是亂跑亂撞。”從表面上看這是一群孩子不守規(guī)則破壞規(guī)矩,但實際蘊含著很多的教育點,恰恰是一...

2021-06-21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捕捉幼兒的敏感區(qū) 兒童在各個階段都會經(jīng)歷最近發(fā)展區(qū),而中班幼兒也就是5歲左右的幼兒所經(jīng)歷的敏感期是在發(fā)展他們的社會性興趣上。 我們這里所說的發(fā)展他們的社會性興趣是指他們開始積極的了解自己和他...

2021-05-01 閱讀全文

轉(zhuǎn)眼間,來到幼兒園工作已半年有余,多少個日出與晨昏,我工作著,收獲著,思考著,幸福著。 初到幼兒園時,面對又哭又鬧的孩子,我曾是那般的無奈與六神無主,同時,反復(fù)縈繞在我腦海中的問題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21-12-0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