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怎樣處理孩子爭搶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1-01-29 教育孩子筆記 家庭教育問題 幼兒園教師怎樣備課

幼兒的爭執(zhí)一次我班幼兒在畫“我的好媽媽”的主題畫。孩子們都在安靜的畫著自己可愛的媽媽時,卻有兩個小朋友不知為什么爭吵起來了。我走過去一看,原來,它們是為了自己畫的媽媽有所相同而爭執(zhí),一個說你媽媽是短頭發(fā),而另一個說你媽媽是長頭發(fā),因為意見不同才吵起來。一位小朋友認為,自己畫面上的媽媽穿的是紅上衣才好看。另一個小朋友認為,媽媽的衣服應(yīng)該是綠色的才好看。看到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意見,我沒有說話就站在旁邊

這時候,只見兩位小朋友還在爭執(zhí)不下,就問這到底是為什么。有的說,紅顏色好看,有的綠顏色好看。他們又在爭執(zhí)起來!這時,澤澤小朋友站起來說,你們說的都對,什么顏色都很好看,于是,他們不再爭吵了就開始畫了起來。一會兒工夫畫好了,比一比都說,都挺好看的。我站在旁邊看到了,我拿起兩幅畫對小朋友們說,你們看好看嗎?這兩幅畫呀,都挺好看的。。孩子們一聽,,都立刻高興地拍起手來。接著我又告訴小朋友們,以后你們有了不同的意見,就應(yīng)該用討論的辦法來解決,可不要再吵吵鬧鬧,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fā)生。

從這一件事情中,我看到了,當幼兒之間有了爭執(zhí)時侯,老師可以讓幼兒自己來解決問題。這樣既能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培養(yǎng)了他們勇于當眾發(fā)表自己意見的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怎樣處理孩子爭搶問題

一次戶外活動中,我聽到吳炳軒小朋友大聲說:“你們別爭了,再爭我就告訴老師。這時,我趕緊走過去想問個明白。劉衡小朋友說:“老師,這個球是我先拿的,建立過來搶?!蔽艺f:“球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可以玩,但是劉衡先拿到的,那里不是還有很多球,你為什么不去拿另一個呢?如果你和小朋友爭槍,無論誰都不會喜歡你的?!?/p>

雖然這件事情過去了,但在我的腦海中,常常浮現(xiàn)出孩子們喜悅之情。在一日活動中,幼兒之間大欺小、強欺弱的事經(jīng)常發(fā)生,如果教師處理不當,那些渴望公平的孩子就會感到失落,所以說幼兒教師是幼兒依戀和信任的人,也是幼兒模仿學(xué)習(xí)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孩子心中渴望什么,做孩子的知心人。

教孩子排隊

今年春天我園來了十幾個托班孩子,這幾個孩子入園也有一段時間了,他們漸漸的對幼兒園的生活開始適應(yīng),各種各樣的問題也開始發(fā)生,不論是課間還是戶外活動,孩子們都要去排隊喝水,排隊去小便,那支隊總也排不好,孩子們總是你爭我搶,你推我擠,一個頂一個的往前擠,最前面的孩子總是被擠得搖來晃去,有時還把水撒在自己身上了。對于這件事我提醒了好幾次,可是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一會兒又亂隊了。這樣的事情在別的活動中也時常發(fā)生。真是讓我頭痛。

孩子們在喝水時,我拿起杯子走到了隊伍的最后面。孩子們問:“老師你干什么呀?”我說:“排隊喝水呀?”孩子們說:“老師喝水也排隊呀?”我回答:“對呀!小朋友喝水要排隊,老師喝水也要排隊!這樣才是好孩子呀!咱們一起比賽看誰排隊排的好,行嗎?那幾個小調(diào)皮看到了也馬上排到了我的后面。

回到活動室后,我們又討論怎么才能把隊排好,孩子們都積極的搶著說,有的說,不推不擠;有的說,誰排的好就評誰是好孩子;因為是孩子們自己想的辦法,所以大家也都很聽話,久而久之排隊亂問題解決了,孩子們也從中體會到遵守紀律的快樂。現(xiàn)在無論是日常排隊,還是戶外活動,排隊秩序大大有了改變。

通過這些活動我深切的感到: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熏陶、甚至感動孩子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給孩子處理問題的時間


這周我們戶外活動的場地是后體育長廊,這塊場地也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玩耍的地方!繩索橋、打沙包、蕩秋千等都是孩子們喜歡游戲的項目!

晨間戶外活動時間到了,我先帶著三四個早到的孩子來到了后體育長廊,孩子們開心的活動了起來!慢慢地孩子們多了起來!這時泫霖走過來說:“老師,你看,他們兩個人在搶著玩秋千!”我循聲望過去,只見小寶和晨辰兩個人都手拽著秋千的繩子不肯放!怎么辦?難道像以往一樣批評一下,或是?“你們這樣都拽著繩子,怎么玩呢?你們誰能想個好辦法可以好好的玩?”小寶說:“讓我先玩,等會讓他玩!”晨辰說:“我先玩,你等會玩!”這樣還是僵持著!“看來這個辦法不行,你們還得想其他辦法?”兩個小家伙都不說話了!我也靜靜的等著。過了一會兒,小寶說:“要不我們兩個人來石頭剪刀布,贏的人先玩!”這個方法也得到了晨辰的贊同。兩個小家伙開心的玩了起來:“剪刀、石頭、布——”“我是剪刀,你是石頭,石頭厲害,你先玩,等會兒我玩!”晨辰說。小寶說:“好的!”

整個戶外活動,兩個孩子都玩得很開心!活動室出現(xiàn)了兩個孩子爭執(zhí)的情況,老師沒有袖手旁觀,也沒有過分的干預(yù),只是根據(jù)孩子間的問題拋出了兩個問題,讓孩子學(xué)會自己想辦法解決活動中的沖突,這樣下來,證明孩子還是有能力處理這類小沖突的,只要我們成人能給予孩子們解決問題的時間!

孩子爭搶時,謙讓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嗎?


區(qū)角活動時,兩個幼兒為了一個玩具爭了起來。由于活動時間臨近結(jié)束,我沒有出面干涉。在講評時,我把剛才看到的一幕告訴了全班小朋友,并組織幼兒討論一個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辦?幼兒們的反應(yīng)很積極,都舉起小手。然而,他們的回答大同小異:我謙讓,讓別人先玩。雖然我進行了引導(dǎo),但仍沒有幼兒講出別的辦法。我詫異:這是他們真實的想法嗎?要知道,他們還只是四五歲的孩子!當我再次審視孩子們時,發(fā)現(xiàn)那一雙雙本應(yīng)天真無邪的眼睛中流露出與他們年齡不相稱的順從。無可否認,謙讓是一種美德,但它絕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假如我們的教育只能使孩子違心的謙讓,那它不是教育的失敗嗎?我決定展開主題活動,讓幼兒想出更好的辦法,既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又不傷害別人。在我的啟發(fā)下,幼兒提出,可兩個人一起玩、輪流玩,也可用交換、競賽等方法確定玩者。我鼓勵幼兒大膽地把這些經(jīng)驗運用于實踐?!∫淮闻既坏臋C會,我看到涵涵想用陽陽手里的水彩筆,就拿了自己的書去跟他交換。陽陽當時正畫得起勁,沒有答應(yīng)。涵涵不死心,耐心的把自己的書一頁頁翻給明明看,還不停地介紹自己的書怎么有意思。終于,陽陽吸引住了,同意了交換??粗鴿M心歡喜的兩張小臉,我忽然覺得,教育不就是培養(yǎng)一種生活智慧嗎?當我們的孩子運用這些智慧輕松自如的面對生活時,他們肯定會更快樂、更自信。我想,這也是教育對多元化世界的一種應(yīng)答。

請讓孩子學(xué)會自己處理問題


在幼兒園中,小朋友之間打架之類的不友好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孩子進入幼兒園,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難免會產(chǎn)生摩擦,發(fā)生爭執(zhí),身體的某個部位被經(jīng)意或者不經(jīng)意的小傷害過。在這個群體中,孩子怎樣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guān)系,作為老師應(yīng)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孩子的父母們,在遇到自己的……

在幼兒園中,小朋友之間打架之類的不友好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孩子進入幼兒園,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難免會產(chǎn)生摩擦,發(fā)生爭執(zhí),身體的某個部位被經(jīng)意或者不經(jīng)意的小傷害過。在這個群體中,孩子怎樣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guān)系,作為老師應(yīng)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孩子的父母們,在遇到自己的孩子帶點小傷或者掛點小彩后,如何處理,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呢?這是我們經(jīng)常遇到而又必須及時處理好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

我們班有一個小朋友叫桑振祥,有一次我們在區(qū)域活動中玩游戲,他和另一個小朋友張君豪,為了搶玩具,發(fā)生了爭執(zhí)。張君豪動手抓傷了桑振祥。桑振祥也動手打了張君豪。當時我就走過去問怎么回事,了解情況后,我蹲下來跟他們說,有好玩的玩具我們要學(xué)會分享,一個人獨占那是不對的,老師不喜歡自私的小朋友。說完后我轉(zhuǎn)身就走了。我偷偷地看了他們兩個一眼,只見他們兩個相互看了對方一眼,然后看見張君豪把玩具給了桑振祥,并輕輕的說了聲對不起,桑振祥接過玩具說沒關(guān)系,我們一塊玩吧。就這樣他們兩個高興地玩了起來。當放學(xué)的時候,我們把今天在學(xué)校發(fā)生的事情跟振祥奶奶說了一遍,他老人家根本不聽,只想到自己孩子受了委屈,并對那個小朋友大呼小叫的,其實有一些小的事情老師和家長不需要給他們解決,只需要提醒他們一下它們就會自己解決。

我們班還有一個叫胡勝濤的小朋友。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游戲時發(fā)生爭執(zhí),我們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他也沒有和老師說。結(jié)果第二天他的媽媽就來跟我們說,說有一個小朋友打他的頭。結(jié)果當著他媽媽的面,我把他們兩個叫到我的跟前,問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正當我要跟他的媽媽解釋時,他媽媽突然拉著那個小朋友問:"你們兩個是好朋友嗎?"他回答:"是。""好朋友之間不因該打架,你們兩個既然是好朋友那就相互抱一抱吧!"兩個孩子在家長的教育下開心的抱到了一起。

我們作為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時,一方面要告訴孩子,打人是不文明、不禮貌的形為;另一方面,要教給孩子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如:相互關(guān)心、相互愛護,學(xué)會原諒別人的錯誤等。更要本著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留給孩子在自己親自處理和其他孩子發(fā)生糾紛的過程中,學(xué)會人際交往的本領(lǐng);在與小朋友的爭執(zhí)中,慢慢體會與人相處的基本道理,學(xué)會面對小小的挫折。

老師還應(yīng)該留心事情的發(fā)展,對于孩子間的公正處理,及時給予肯定;對受欺負沒有得到公正待遇的孩子,給予幫助,爭取到應(yīng)有的理解和正義。讓孩子們明白:與人相處,要友好,友善,禮貌,平等。

跟家長一起處理孩子間的摩擦?xí)r,常會看到家長教育孩子采用極端的處理方法,如"他打你,你就打他"鼓勵孩子去和別人打,教孩子"不吃虧"意識;還有的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后不許所謂的"壞孩子"交往,使孩子喪失了鍛煉交往能力的機會。我們要跟家長溝通,達成以下共識:

(一),活潑好動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戲時,發(fā)生一些矛盾是難免的,大人不要把小問題當成大問題,更不能把孩子之間的爭執(zhí)等同于成人之間的矛盾。

(二),對待孩子之間的爭執(zhí),甚或小傷害,家長應(yīng)持冷靜的態(tài)度,理智的進行處理,應(yīng)該從培養(yǎng)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處理,無論誰是誰非,對孩子都要采取多鼓勵少責罵的方法,如果自己孩子不對,不能偏心袒護,更不能粗暴打罵,而要批評教育,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當面給被傷害的小朋友道歉,教育孩子做一個團結(jié)友愛,有禮貌,勇于承擔責任,知錯能改的好孩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也要認真分析實情,家長應(yīng)該肯定孩子的行為:"你是對的,你文明、有道理,你比他做得好,我為你自豪,他雖然打了你,他也很后悔,老師也批評了他,我們不生氣原諒他。"家長的肯定,可以讓孩子丟掉委屈情緒,產(chǎn)生自豪感。這種自豪感對性格懦弱膽小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三),教給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告訴孩子,哭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被認為是膽小怯懦的表現(xiàn)。當別人打過來時,要知道用手去擋開,或者避開,不能呆在那里讓人打,還要及時將這一情況告訴老師,在該爭的時候要去爭,特別是遇到一些有害于小朋友、危害集體的事情,要勇敢地站起來敢于制止,必要時包括請求小朋友、老師的幫助和還手。

我們都知道,孩子間的小問題、小摩擦是連續(xù)的,不間斷的,我們也不期望一兩句話就能解決問題的,況且幼兒易反復(fù),需要老師和家長長期耐心地進行指導(dǎo),堅持一貫性原則。孩子之間的不友好行為是幼兒成長階段的正?,F(xiàn)象,老師和家長對此都要有正確認識,真愛孩子就不要袒護孩子或者武力替孩子解決問題,愛有真假之別,猶如真假種子之別。假種子會坑農(nóng)民一季,假教育卻會坑孩子一生。

要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dǎo),讓孩子有機會享受"矛盾"中的成長,學(xué)會在成長路上解決矛盾,大人和孩子就會共同成長。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我們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就不能代替孩子體驗。

怎樣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糾紛


怎樣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糾紛

這天孩子們在區(qū)域里高興的玩著,我來回的轉(zhuǎn)著看,我發(fā)現(xiàn)圖書角里雨桐和小雨在爭搶書,她們都想看同一本書,我沒過去制止,看他們怎么處理,結(jié)果雨桐搶過來了,小雨撅著嘴不高興,過了一會,也許小雨不服氣,就又去搶雨桐手里的那本書,我想只要不打起來我看你們怎么辦,小雨終于搶過雨桐手里的書了,小雨抱著書扭轉(zhuǎn)著身子,誰也看不成,雨桐可能妥協(xié)了,她說:“我們一起看還不行嗎?”結(jié)果兩人就一起看了起來。

其實在平時的一日活動中孩子們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糾紛,搞些摩擦是常有的事,有時很讓人頭疼,所以孩子發(fā)生摩擦?xí)r,先不過去參與,而是不動聲色地在一旁觀察,如果孩子自己解決了,就不再過問了。如果孩子自己解決不了,再幫助解決。這樣以來,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還鍛煉了他們?yōu)槿颂幨碌哪芰?,本著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留給孩子在自己親自處理和其他孩子發(fā)生糾紛的過程中,學(xué)會人際交往的本領(lǐng);在與小朋友的爭執(zhí)中,慢慢體會與人相處的基本道理,學(xué)會面對小小的挫折。老師也要留心事情的發(fā)展,公正處理,及時給予肯定;對受欺負沒有得到公正待遇的孩子,給予幫助,爭取到應(yīng)有的理解和正義。讓孩子們明白:與人相處,要友好,友善,禮貌,平等。

冷靜處理孩子們交往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教學(xué)工作中,常會聽到某某小朋友打我了,某某小朋友搶我玩具了等等的現(xiàn)象。

當孩子們之間發(fā)生這些現(xiàn)象時,我認為我們老師要善于處理。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之間爭吵是常有的事。

一般來說,只要吵架沒有危險,我們不必亂加干預(yù),隨孩子們自己去。

孩子們吵架,其實并不是壞事。

它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有力手段。

因為在爭吵、打架的過程中,孩子有一個認識自我的問題,期間各自還要申辯自己的主張,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相互間的一次體力與能力、智力的“較量”。

當然在必需時,我們可采取適當?shù)姆椒ǎM行“干預(yù)”,指導(dǎo)孩子解決矛盾,恢復(fù)友誼。

如果孩子確實受到了委屈,不要立即“興師問罪”。

因為這樣做,對孩子并無益處。

正確的做法是,應(yīng)先調(diào)查一下孩子受委屈的原因和過程。

如果是孩子先惹怒另一位孩子,因而另一方才還手,那就要首先指出這位孩子開始時的過錯,并要他向另外的孩子道歉,然后再指出“還手不對”的錯誤。

這樣矛盾就能得到妥善解決。

幼兒園是孩子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接下來他們馬上就要進入小學(xué),能夠與同伴友好相處,適應(yīng)集體生活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孩子今后的心理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師遇到這樣的情況應(yīng)該通過一些實例正確引導(dǎo)、教育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要學(xué)會謙讓、等待、要有耐心,教育他們在與小伙伴有矛盾時應(yīng)講道理,要學(xué)會尊重別人。

問題孩子


我班的小怡是一個令我們老師頭疼的孩子,在集體活動時總是坐不住,自由活動時又經(jīng)常攻擊別人,吃飯時不是飯打翻了就是菜打翻了,面對這樣的“問題孩子”,我對她很是失望,每天關(guān)注她只是防范他傷及別人,孩子們常表示對小怡的不滿。進入中班的第一天,她的表現(xiàn)出乎意料的好,我們還夸她“乖,有進步”??傻诙煊珠_始調(diào)皮起來了,一點都不讓我們省心,可上星期發(fā)生的一件小事讓我對她又有了新的認識。

那天下午戶外活動時,我為了讓孩子們盡快學(xué)會中班的游戲操,所以帶領(lǐng)孩子們在食堂邊上的水泥場上玩丟手絹的游戲,由于跑的太快,一個小女孩不小心摔倒了,這時只見小怡飛快的跑了過去,費力的把她扶起來,一邊與她說著什么,一邊幫她拍去身上的灰塵,轉(zhuǎn)身又向食堂的窗口跑去,從掛在窗上的口袋里拿了點餐巾紙,一會兒又跑到小女孩身邊,用餐巾紙?zhí)嫘∨⒉寥パ蹨I。沒想到他幫助別人時是那樣細心,一點都不像平時大大咧咧的她。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孩子都是善良的,有些孩子常常用一些異常的行為來引起老師、父母的注意,只是我們沒有讀懂他們,誤認為他們有“問題”。只要我們讀懂他們,再通過家園共同教育,適當?shù)囊龑?dǎo)幫助,他們會成為同伴們的好伙伴,老師眼中的好孩子,父母心中的乖寶寶。

幼兒站隊搶排頭問題


每次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時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占排頭,喜歡插隊。

目的是想跟老師牽手當小班長,以“老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滿足孩子們的心愿,我想出了一個辦法。

站隊前,我對孩子們說:“請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

孩子們高興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們身邊,一一握一下他們的手,親切地在他們的耳邊說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凈”。

或者說:“你的小手熱乎乎的……”孩子們笑了,高興的也在我耳邊說一聲:“你的手也熱乎乎的。

”或者說:“你的手和我媽媽的手一樣大。

”“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隨后臉上露出得意和滿足的表情。

我說:“站隊吧!”話聲剛落,孩子們個個忙著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對,沒有搶排頭的了。

先搶一陣,再站隊的現(xiàn)象徹底地消失了。

“一個好的教育家,應(yīng)該是半個心理學(xué)家。

”此時,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認識。

孩子們搶排頭,主要是想站在老師身邊和老師親近,引起老師的注意,通過皮膚接觸,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guān)愛。

老師主動給孩子們一些撫慰性言語和動作,是迅速縮短教師與孩子們的距離,親近孩子們,滿足他們愿望的好方法有些人會一直刻在記憶里的,即使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是每當想起他時的那種感受,是永遠都不會.

怎樣愛孩子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篇叫做《怎樣愛孩子》的文章,說的是現(xiàn)在的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各種愛孩子的方式?,F(xiàn)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們在家都是小霸王、小皇帝、小公主,家長更是都視自己的孩子為掌上明珠,孩子在家中就是一家人的小太陽,家長們對孩子的溺愛是無止盡的。孩子是需要家長們的愛的,然而,愛孩子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的去溺愛,把所有事情都包辦,不給孩子經(jīng)歷各種磨難各種鍛煉的機會,甚至連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在這些被溺愛的孩子的意識里,他們認為好的東西都應(yīng)該歸他,所有的事情都應(yīng)該由父母替他來做,家長也覺得只有這樣才是讓孩子在幸福中成長。卻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溺愛孩子是在害孩子,孩子會面對不了挫折,會適應(yīng)不了日后復(fù)雜的社會。父母的愛是最高尚最無私的,但是如果愛的不恰當,到頭來這種“甜蜜的愛”只會結(jié)下苦果。相反,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培養(yǎng)他自己解決事物的能力,讓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多進行一些挫折教育,讓孩子從小在生活中得到該得的鍛煉。希望天下的寶寶們能從小在健康的愛中逐漸成長。

相關(guān)推薦

  • 怎么處理孩子的厭學(xué)問題 導(dǎo)讀:有許多項目的學(xué)習(xí),由于學(xué)科的難度和孩子自身學(xué)習(xí)能力不同步,使孩子學(xué)習(xí)起來存在很多客觀和主觀的困難,而父母又不能很好理解,常常為此加以訓(xùn)斥,甚至打罵,從而使小孩對學(xué)習(xí)產(chǎn)生一種厭惡情緒,甚至影響他的...
    2021-09-25 閱讀全文
  • 怎么樣處理親子關(guān)系的三大問題? 做家長的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長大后的孩子和父母的關(guān)系越來越遠。孩子叛逆,自己與時代脫節(jié),代溝問題在中國父母眼里來說像天塌了一樣。作為父母始終要明白:孩子有孩子的人生,自己有自己的人生。想拉近與孩子間的...
    2021-07-20 閱讀全文
  • 給孩子處理問題的時間 這周我們戶外活動的場地是后體育長廊,這塊場地也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玩耍的地方!繩索橋、打沙包、蕩秋千等都是孩子們喜歡游戲的項目! 晨間戶外活動時間到了,我先帶著三四個早到的孩子來到了后體育長廊,孩子們開心...
    2021-03-31 閱讀全文
  • 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問題 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問題節(jié)前,帶xx去夢清園玩,以獎勵他鋼琴練得努力。 看到有蹦床玩,才后悔沒帶錢出來,于是兩個人再打道回府取錢,回家的路上,他走不動了,中途坐了下來,我說:你走路都走不動,等會兒怎么玩蹦...
    2020-12-07 閱讀全文
  • 如何處理孩子在交往過程中搶奪玩具的問題 如何處理孩子在交往過程中搶奪玩具的問題 從小寶寶們一開始交往,就應(yīng)該確立一個原則,誰的玩具誰就有決定權(quán),成人不能強行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分給別的寶寶,也不能誘勸他讓給別人。如果是公共的玩具或游戲器械,誰先...
    2020-11-28 閱讀全文

導(dǎo)讀:有許多項目的學(xué)習(xí),由于學(xué)科的難度和孩子自身學(xué)習(xí)能力不同步,使孩子學(xué)習(xí)起來存在很多客觀和主觀的困難,而父母又不能很好理解,常常為此加以訓(xùn)斥,甚至打罵,從而使小孩對學(xué)習(xí)產(chǎn)生一種厭惡情緒,甚至影響他的...

2021-09-25 閱讀全文

做家長的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長大后的孩子和父母的關(guān)系越來越遠。孩子叛逆,自己與時代脫節(jié),代溝問題在中國父母眼里來說像天塌了一樣。作為父母始終要明白:孩子有孩子的人生,自己有自己的人生。想拉近與孩子間的...

2021-07-20 閱讀全文

這周我們戶外活動的場地是后體育長廊,這塊場地也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玩耍的地方!繩索橋、打沙包、蕩秋千等都是孩子們喜歡游戲的項目! 晨間戶外活動時間到了,我先帶著三四個早到的孩子來到了后體育長廊,孩子們開心...

2021-03-31 閱讀全文

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問題節(jié)前,帶xx去夢清園玩,以獎勵他鋼琴練得努力。 看到有蹦床玩,才后悔沒帶錢出來,于是兩個人再打道回府取錢,回家的路上,他走不動了,中途坐了下來,我說:你走路都走不動,等會兒怎么玩蹦...

2020-12-07 閱讀全文

如何處理孩子在交往過程中搶奪玩具的問題 從小寶寶們一開始交往,就應(yīng)該確立一個原則,誰的玩具誰就有決定權(quán),成人不能強行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分給別的寶寶,也不能誘勸他讓給別人。如果是公共的玩具或游戲器械,誰先...

2020-11-2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