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活動,散步,睡覺開著小火車走到一樓去
發(fā)布時間:2021-01-27 幼兒戶外活動方案 戶外活動教育筆記 戶外活動方案幼兒走對與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是一個首先要解決的大問題,我們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班級,也正是因為沒有特定的班級,所以我們的午睡室與教學活動的教室,以及衛(wèi)生間都是分開的,我們班級的午睡室在一樓,教室在二樓,因此我們參加戶外活動,散步,睡覺等都需要開著小火車走到一樓去。
在走路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走樓梯是一個大難題,不走樓梯的時候,孩子們可以拉著前面孩子的衣服,一個跟著一個的開著小火車,走的不算整齊,但至少隊伍不會亂掉,可是每當走到樓梯口的時候,老師會要求孩子們把小手松開,扶好欄桿走樓梯,這時候問題就出現(xiàn)了,有幾個走的快的孩子恨快就沖到了隊伍的最前面,有的寶寶喜歡靠左走,還有的寶寶喜歡靠右走,短短幾秒鐘的時間,隊伍就沒了影,老師只能等到樓梯的下面再重新給孩子們排好隊伍。
這就說明孩子對一個跟著一個走的方法不了解,甚至是不理解。他們不知道前面的孩子走的慢應(yīng)該等一等,這就需要老師不斷的提醒孩子。與此同時我覺得可以給孩子一個固定的位置,雖然前幾次孩子們記不住的時候,老師會辛苦一些,需要幫助孩子記住自己的固定位置,但是之后孩子就能知道自己是在哪里的,那么隨便亂走的現(xiàn)象自然也就少了。
與此同時,在平時的一日活動中也要多進行練習,可以帶著孩子們在跑到畫好的橫線上走走,可以加入情境,讓孩子們以游戲的方式來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還可以擬人化的學習小動物走路等。除了橫線,還可以逐步增加難度,讓幼兒繞著圓圈走。先讓孩子們拉著前面孩子的衣服,開著小火車走,慢慢的請孩子們放手,一個跟著一個走,這樣養(yǎng)成了一個跟著一個走的習慣后,那么走樓梯的時候孩子們也會按著走平地時候的樣子,一個跟著一個的走樓梯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教育隨筆:蝸牛牽著我去散步
蝸牛牽著我去散步
“上帝給了我一個任務(wù),叫我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jīng)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偶然間,閱讀了臺灣作家張文亮先生的雋永小文《牽一只蝸牛去散步》,這首小詩情趣盎然,字里行間蘊含的哲理深深震撼了我……
這些剛從幼兒園踏入小學的孩子們不正是一只只剛起步的小蝸牛嗎?他們已經(jīng)盡力地往前爬,可上課時的不安分,課間活動的小吵小鬧,不良的學習習慣卻因為達不到我的高要求而被責備,苦口婆心地教育,努力地糾正,每每這個時候孩子們都用或抱歉或委屈的眼神看著我。想想是我太急于求成了,是該放慢腳步等等這些小蝸牛們!
于是,我開始了牽著“蝸?!鄙⒉降穆贸蹋赫n堂上,放慢教學的進度,不再因為孩子一時的不懂而大聲訓斥,而是用眼神鼓勵他們,溫柔地與他們對話,孩子們上課時變得積極舉手發(fā)言;繪本閱讀課上,不再生氣孩子們因為偷偷交流書上的內(nèi)容而發(fā)出的聲音,而是讓他們大聲地把自己讀到有趣的內(nèi)容分享給同學,從他們認真的臉上,我感受到了他們收獲知識的欣喜,聽到了他們對知識的熱愛;課間活動時,不再因為孩子們在操場上追逐尖叫而心煩,我放慢了自己的腳步,索性走進孩子的世界,與他們一起跳繩,做游戲……
慢慢地,我愛上了這群天真的小“蝸?!眰?,節(jié)日里她們會送來親手制作了幾個小時的賀卡;生病時他們會輕聲地問候;一次,彎腰拿東西,由于太過用力,桌上的不銹鋼水杯不偏不倚地砸到我頭上,孩子們立刻圍了上來,著急地喊道:“老師,您沒事吧?”那著急的一張張小臉讓人感動不已。教學生涯因為有了他們的歡聲笑語變得多姿多彩,我開始期待每一天與他們見面的時刻。雖然還是會有生氣和失去耐心的時候,但是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所展示的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切,讓我不再厭煩,這一路的“散步”之旅讓我學會了付出,學會了欣賞,學會了體諒,更學會了等待與心平氣和。我收獲了另一番景象:滿園春色使人宜,鳥語花香令人醉。
楊振寧博士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春天,每一朵鮮花都有開放的理由,每一個生命都有存在的價值”。學生就像那滿含生命的種子一樣埋在地里,他們極力地想尋找光明,怯生生吐出芽,伸出綠葉。作為老師的我們總是不停地催促:“快點,快點,再快點......”催促磨去了我們的耐心,磨去了等待的從容。驀然回首,才發(fā)覺多少“蝸牛”在我們的催促聲中放棄了……
如今看來,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這些小蝸牛的眼光是率真的,視角是獨特的,我們又何妨放慢腳步,讓“蝸牛”們一步一步往上爬,因為他們不僅需要知識,更需要陽光雨露以及美麗的花園,才能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總有一天小蝸牛會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感謝上帝派來的這些“小蝸?!?,讓我們有了“聞花香、聽鳥語蟲鳴、觀夜空星斗”的機會。
睡不著覺的博浩
這幾天午休時,一直睡覺挺好的孫博浩小朋友總是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久久也不能入睡。
為了讓他快點進入夢鄉(xiāng),我便悄悄的站在他的床邊,一直等他睡著了才離開。
這樣持續(xù)了幾天后,一天早上入園時,博浩的媽媽悄悄地問我:“王老師,我家博浩的床靠著哪個小朋友,這幾天孩子一直回家說這個小朋友的腳好臭,中午他都睡不著覺了,你能不能看看幫忙調(diào)一下床啊,別叫博浩和他挨著睡了好嗎?”博浩媽媽的話一語驚醒“夢中人”:難怪愛睡覺的博浩最近總是睡不著,原來是這樣。
都怪我太粗心了,沒有注意孩子不愿睡覺的原因。
可是仔細想想,博浩是和臧欣悅一張床啊,這小姑娘平時挺講衛(wèi)生的,是不是博浩搞錯了?不管怎樣,對于我工作中的失誤,我還是真誠的向博浩的媽媽道了謙,并告訴他我會認真的對待這件事情的。
中午睡覺時,我留意了孩子們脫在門外的鞋子,并注意了臧欣悅小朋友的小腳。
還真是她,白白的襪子包著的小腳丫還真有點臭。
為了不影響博浩的午睡,也為了保護欣悅小朋友的自尊心,我悄悄的把欣悅叫出寢室,在洗手間用熱水給她洗了腳。
并告訴她要天天洗腳,而且要認真地洗,這樣才是一個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
這天下午離園前的安全教育課上,我專門講了有關(guān)講好個人衛(wèi)生方面的知識,利用班里的電子白板給孩子們看了一些圖片,讓孩子們了解不洗腳的危害以及天天洗腳的好處等等。
告訴孩子們我們的小腳丫每天藏在鞋子里,會有很多小細菌,如果不天天洗腳,小腳丫不但會發(fā)出難聞的氣味,而且還會生病的。
為了使孩子們養(yǎng)成天天洗腳的好習慣,我還每天安排了值日生,讓孩子們輪流值日來互相檢查小朋友洗腳的情況。
看來,作為一名朝夕與孩子們相處的老師,除了教給孩子知識、技能,教孩子懂得一些道理,保證他們的安全之外,細心的觀察和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里世界也是非常重要的啊。
如果我能早點認識到這一點并真正做到這一點,也許事情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博浩遇到這樣的事情也許第一個想告訴的人是我而不是他的媽媽。
小耳朵到外面去
午睡起床后,我發(fā)現(xiàn)很多小朋友的鞋子都穿反了,就一個個去提醒:“你的小鞋子穿反了,快換過來”,可是怎樣才能讓幼兒自己意識到鞋子是反的呢?我看到大部分幼兒都穿的都是搭扣鞋,想到了辦法。我把吉宣帆小朋友請到了前面說:“小朋友們看看,小宣帆鞋子的耳朵在外面,他的鞋子穿對了,會聽到老師說話,那你們的呢?”孩子們被我一說隨即低頭檢查自己的鞋子?!袄蠋?,我的鞋子耳朵在外面”“我的也是”……“耳朵在里面的趕緊讓小耳朵長到外面去,那樣才能聽話哦”??粗⒆觽冏约耗芊直嫘拥恼?,我心里不由為想到這個好辦法沾沾自喜。
孩子年齡小,對鞋子的正反還分不清。如何正確識別鞋子的正反,這樣的訓練不是一天兩天,還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我還用兒歌形式教會幼兒識別正反,如兒歌《鞋寶寶》“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高興興頭碰頭。穿反了,生起氣來背對背。”兒歌朗朗上口,小朋友也喜歡,更容易學會穿對鞋子;對經(jīng)常穿錯鞋的小朋友要單獨講解,不怕麻煩。還可以讓能干的小朋友當小老師帶著同伴邊念兒歌邊檢查。
小班戶外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是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活動中不僅要注意到動作情節(jié)、規(guī)則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產(chǎn)生的顯性影響,還要注意到活動中物質(zhì)材料、心理環(huán)境、人際關(guān)系,還要注意幼兒自身的知識經(jīng)驗,活動能力等對幼兒發(fā)展的隱性影響作用。
另外戶外體育活動,要求教師準備一定要充分,選擇適合本班幼兒身體發(fā)展水平的活動,看這項活動的器械與場景的設(shè)置,規(guī)則的制定是否便于幼兒鍛煉是否具有鍛煉價值,是否需要改變。還有活動后一定要分析,幼兒對這項活動感興趣與否,原因是什么,通過這項活動,幼兒能否獲得某種積極的情感。
還有在體育活動種,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最大空間,開發(fā)器械包括:1、老器械新玩法:如繩可穿繩、鉆繩、塹子可疊高疊放,相疊交叉;引導幼兒自己創(chuàng)造玩法。2、大膽使用新器械,發(fā)揮雙主體功能,調(diào)動幼兒動力系統(tǒng)。
戶外活動也同樣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例如:兩個老師商量好這周玩什么,怎么玩,分幾次玩,每次的目的是什么,最終的目的是什么。(小班玩球,第一周總目的是讓幼兒喜歡玩球,能控制球,第一天讓幼兒抱球跑,第二天讓幼兒滾球,第三天傳球,第四天拍接球……。)
總之,幼兒園小班幼兒的體育活動值得深思。
托班生活活動反思:開火車
開學初,曾幾次想讓寶寶一個一個開好火車出去玩,無奈,以失敗而告終。
反思:這些寶寶如一匹匹野馬,在野外自由慣了,他們還沒有適應(yīng)這集體生活,我們卻急于求成,非讓他們循規(guī)蹈矩地一個個排好隊開火車,結(jié)果可想而知。
雖然有困難,但每次出去前,我們還是必須給寶寶一個意識,就是先排隊,會排幾個排幾個。方法:一個老師做火車頭,一個老師走在中間,看到火車脫節(jié)就幫助一下,看到臺階,幼兒有困難幫助一下。阿姨在最后,負責不會開火車落在后面的幼兒。
效果:幾天下來,不會開火車的幼兒也跟了上來。一列30個人組成的長火車終于開了起來。
反思:幼兒間能力有差距,讓所有的孩子都一下子達到老師的要求是不可能的,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讓他們逐漸適應(yīng)。并且,倆位老師,一位阿姨分工明確。這樣的做法較合理,幼兒易接受,也較能形成習慣,效果明顯。
在30個幼兒組成的長火車開了兩個星期后,孩子的腦中已形成了出去必須開火車的習慣,我們感覺,現(xiàn)在可以變成兩列小火車了。于是,我們拿來了兩種動物頭飾:小狗、小鴨。讓寶寶們帶上頭飾,分別開兩列火車。老師則用語言或兒歌的形式來提醒幼兒,如:“寶寶們,我是小狗狗隊的隊長,你們是小狗狗隊的寶寶,小狗狗隊開著火車要出去旅游了,準備好了嗎?出發(fā)?!被颉斑青赀青辏业幕疖嚲鸵_,小狗小狗快來坐,咔嚓咔嚓……。
反思:帶頭飾一方面便于老師重復練習時容易辨認,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幼兒的印象。生動、形象的語言及兒歌則可增加幼兒參與的興趣,吸引幼兒快快加入隊伍,嘗試下來效果較好。
接著,兩位老師分別固定帶一隊。(如王老師帶小鴨隊,我?guī)」逢牐┮粋€星期后,兩位老師不定期交換隊伍。
效果:在倆位老師固定帶一隊時,幼兒會很快開好火車,老師不定期交換隊伍時,許多幼兒很不適應(yīng),常常跟錯隊伍。
反思:在幼兒知道自己是哪一隊后,老師沒有及時交換隊伍,結(jié)果,許多幼兒只認老師,而忘了自己是哪一隊了,出現(xiàn)了找不到隊伍的現(xiàn)象。這與我們一星期一隊一直由一位老師帶有關(guān),讓幼兒產(chǎn)生了思維定勢,如果老師及時不定期交換隊伍,讓幼兒聽口令而不是認老師排隊,幼兒就會非常適應(yīng),同時也可以訓練寶寶的應(yīng)變能力,這是我們當時考慮不周的地方。
雖然是一個小小的生活活動,但也有許多的講究,如果方法得當,老師就會覺得很輕松,否則,會事倍功半。再有,在活動中出現(xiàn)問題我們必須對自己的行為、做法進行反思及作及時的調(diào)整,這樣才能讓孩子的生活慢慢變得有序。同時,也讓我更深刻的意識到老師對孩子的要求必須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獲。
以上只是我們對托班生活活動《開火車》的一些嘗試做法,也許有經(jīng)驗的老師們有更好的做法,請與大家一起分享。
戶外活動筆記:小小蚯蚓
因為昨天剛下過雨,地面有些潮濕。晨間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孩子們開心的玩起了鉆山洞的游戲,忽然幾個孩子蹲著圍在一起,不知道在看什么。我悄悄走近,看到了一條長長的蚯蚓。我沒有打擾孩子們,想看個究竟。只聽見波妞說:“小宇,你為什么踩蚯蚓”?還沒等小宇反應(yīng)過來,小怡又接著指責道:“小宇,小蚯蚓也會疼的呀!”接著小朋友們七嘴八舌地說起來:“小蚯蚓也是有爸爸媽媽的”,“我好想摸一摸哦”可是孩子對小蚯蚓既好奇又害怕,剛被指責的小宇,用手伸過去摸了摸小蚯蚓說:“小蚯蚓的身體滑滑的,我去找老師告訴她小蚯蚓的身體滑滑的。”別的小朋友一聽他這么大聲的喊,都把小手伸出來去摸摸,小宇又發(fā)現(xiàn)了一條小蚯蚓比之前的要粗要長,他把稍微大一點的蚯蚓抓到了一起,孩子們開始作比較,有的孩子說這小的是寶寶,大的是媽媽,又有的說它們一條是爸爸一條是媽媽,當孩子們在爭論它們是誰時,君君又想用小腳去踩蚯蚓,就在這時小宇站出來對君君說:“小蚯蚓是我們的好朋友,它也是有生命的,你要是踩下去,它死掉了,它的爸爸媽媽多傷心啊?!?/p>
指南中提到“成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我發(fā)現(xiàn)從這件小事看來,孩子們的內(nèi)心深處是非常善良的,他們是非常想保護弱小動物的,抓住這個機會給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通過思考、議論、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孩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體驗,我們這一代孩子很少去田里,所以對小蚯蚓一些小動物很陌生,就是因為這樣的陌生引起了它們的好奇心,成人們更應(yīng)該多帶孩子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開火車
小班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強,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一會兒功夫,活動室里的小椅子就東倒西歪,成了他們的“寶貝”,成成騎在椅子上開火車,胳膊曲在胸前作開火車狀,他的身后還坐著幾個坐車的孩子。張繼龍則趴在躺在地上的椅子上閉著一只眼作瞄準狀,嘴里還不停地發(fā)出“啪”“啪”的聲音,徐偉杰和明隆把椅子擺成“長龍”干脆在上面走獨木橋,看著眼前的情景,本想呵斥他們不該把椅子弄得亂糟糟,可是轉(zhuǎn)念一想,為什么不用另外一種方式讓孩子們自覺地把椅子放好呢?,于是,我走到成成的面前,“成成你要把火車開到哪里呀?老師能坐上去嗎”“能”“上來吧老師,我們要到公園玩,”“我們要到壽光的百貨大樓,買好多東西?!薄澳馨牙蠋燀槺闼突丶覇幔俊背沙牲c點頭。這時,趴在地上的張繼龍也站了起來,徐偉杰也從“獨木橋”上走了下來,圍著成成,“成成用我們的小椅子當成火車的車廂拉上我們好不好,”“好”“都上來吧”“篤篤篤,火車要開了,大家做好了?!焙⒆觽冏鲋_火車的游戲。玩的可開心了?!俺沙衫蠋煹郊伊耍乙禄疖嚵?,”其他的孩子也陸續(xù)下了火車,“孩子們今天的開火車游戲玩的開心么?”“開心”火車也累了,應(yīng)該讓它休息一下,“小椅子怎么辦呢?”“我們應(yīng)該把小椅子放到桌子洞里,讓它也休息一下,”張繼龍說。“讓我們把小椅子送回家吧,”成成提議?!昂谩焙⒆觽円黄饎邮职岩巫訑[好了,活動室里又恢復了往日的整齊。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作為老師,應(yīng)該做個有心人,每件事都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不應(yīng)該只用命令的方式去管教孩子,而是應(yīng)該走進孩子的心中,讓心與心更加的相連相通,孩子會更加的貼近你,靠近你。
戶外活動和孩子打成一片
和孩子打成一片
每次組織戶外活動的時候,總擔心他們不小心磕著碰著,或鬧出什么事情來,所以每次都瞪起眼睛緊盯著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不敢有一絲懈怠。
這不,還像往常一樣我?guī)ьI(lǐng)孩子們在玩蕩秋千,但是,今天情形發(fā)生了變化了,小宇小朋友走到我的面前,問:“老師,你為什么老站在邊上看呢,不和我們玩呢?”“老師怕你們磕著呢”我隨口而出,“老師,我們磕不著,你和我們一起玩吧?”看著滿臉疑惑的小宇,我趕忙解釋道:“秋千太小,蕩不動老師”,“能蕩的動,老師來和我們一起玩吧”這時,一邊做老鷹的東陽跑來說:“老師來和我們一起玩老鷹捉小雞吧!”看著孩子們期盼的目光,我便接受了邀請,由于我的加入,蕩秋千的,滑滑梯的孩子們,也都一個接一個的排起了長隊做小雞,孩子們玩的很開心,我心中也充滿了幸福感。
是啊,孩子們真希望老師成為他們的朋友,平等的伙伴,而我們老師和家長卻往往擔心孩子這個、擔心那個,總以為他們年齡小,照顧不了自己,通過這件事情,使我感覺到只有放開孩子,和孩子打成一片,這樣孩子們才更快樂,老師也感到輕松。
一“跑”沖天
氣逐漸轉(zhuǎn)冷,為了增強幼兒的體質(zhì)及鍛煉幼兒的跑步協(xié)調(diào)能力。2012年11月12日下午戶外活動時,易趣大班全體師生舉行了幼兒跑步比賽。在活動中,體現(xiàn)出了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及鍛煉了幼兒跑步的沖勁。本次活動開展的非常成功,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