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注意言語表達
發(fā)布時間:2020-12-14 感恩父母活動總結 使幼兒注意的活動方案 幼兒感恩父母活動總結 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yǎng)產生深刻的影響。信任的語氣
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xiàn)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學打羽毛球,你用信賴的語氣說:“星星,只要努力學,認真學,一定能學會打球的?!边@無形中就給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讓他明白,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語氣:“就你這樣三分鐘熱情還想打球???”就會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傷害,令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不自信。
尊重的語氣
從兩三歲起,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自我意識會愈發(fā)強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說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干,而粗暴地反對他。如你要求孩子學英語,可他還想再跟小伙伴們玩一下,你不能發(fā)脾氣:“越大越不聽話了,不好好學習,看你長大了能干什么?!边@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應該用尊重的語氣:“那你再玩一會兒,不過,玩完了,可一定要學英語。”孩子就樂于接受了。
商量的語氣(DJZ525.coM 勵志的句子)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語氣,讓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亂丟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這么說:“星星,玩具亂丟,多不好的習慣啊,你跟媽媽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嗎?”千萬不要用命令的語氣:“你怎么搞的,玩具亂丟,快點去收拾好!”否則,孩子聽你責備,心里就會產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開心的。
贊賞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都有表現(xiàn)欲,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加以贊賞,會讓他更加樂于表現(xiàn)。孩子畫了一幅畫,也許畫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畫的熱情和認真勁兒就是最大的優(yōu)點。當孩子把畫捧給你看時,不能輕描淡寫地應付幾句:“畫得一般,好好練?!边@樣會讓孩子對畫畫失去熱情和信心。應該用贊賞的語氣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寶寶畫得這么好,繼續(xù)努力,一定會畫得更好。”孩子的表現(xiàn)欲得到了滿足,有了快樂的情緒體驗,對畫畫就會更有興趣。
鼓勵的語氣
要孩子做到沒有過失,這是不可能的。當孩子做錯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評責備,而應幫助他在過失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鼓勵他再次獲得成功。如孩子第一次幫媽媽端飯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爛了。你不能責備他:“連個碗都端不穩(wěn),真笨。”這樣會打擊孩子嘗試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氣。應該用鼓勵的語氣:“星星不小心打爛了碗,沒關系,以后先用手指試試燙不燙再去端?!边@樣,既教給實踐的方法,又給了孩子再次嘗試的信心。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家長應重祝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
家長應重祝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抓緊這個時期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對孩子一生的語言發(fā)展將起到重要作用。家長應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良好環(huán)境和機會,并通過與孩子交流、互動不斷擴展幼兒的語言經驗,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語言環(huán)境
(一)營造溫馨的家庭親子關系。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為孩子創(chuàng)設平等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對孩子的語言發(fā)展有推動作用。如:家長要創(chuàng)設與孩子交流的機會,與孩子一起參與問題的討論;吃飯前,讓孩子說說今天的飯菜和自己的喜好;睡覺前,跟孩子道聲晚安,讓孩子把一天中最開心的事說給自己聽;外出活動后,讓孩子說說自己勇敢的地方在哪里,又學會了哪些本領,活動后身體的感覺是怎樣的等。這樣的語言交流,不但為孩子提供了機會,而且有利于增進與父母之間的情感,感受語言交流的樂趣。
(二)樹立良好的語言表達典范。孩子會模仿他們聽到的語言模式。父母的語言表達方式往往會成為孩子在游戲活動中的翻版。曾經有一個孩子在幼兒園扮演“爸爸”,請小朋友做“孩子”,其一言一行活脫脫是“爸爸”的樣子。因此,父母的語言規(guī)范是必須重視的問題。每一位家長應該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水平,將語言表達得誠懇、溫和、妥帖和幽默,注意語調的親切、委婉與平和,同時還要關注語言的規(guī)范和語言的速度。值得一提的是,關于家長語言規(guī)范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家庭中成人語言的音量控制。在幼兒園,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發(fā)生語言失控,語言表達聲嘶力竭。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家長的語言表達親切、得體,孩子的語言表述也會優(yōu)雅而文明。
(三)創(chuàng)設一個“專注”的家庭環(huán)境。孩子往往喜歡一個故事反復聽,即便只有很簡單的幾句話。那么家長就要反復地講,講幾遍后可以反過來要求孩子講給大人聽,這時是最關鍵的,不管他們講的多慢或是牛頭不對馬嘴,都盡量不要插嘴,一定等孩子講完后再說,多鼓勵,少批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使孩子一生受益。
二、抓住發(fā)展孩子語言能力的契機
幼兒的語言模式和詞匯是在交往活動中形成的,家長應多為孩子創(chuàng)設擴展語言學習經驗的活動情境
(一)說說一天趣事。每晚睡覺前,很多家庭都會給孩子講故事,念兒歌等,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傾聽能力,引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有著積極的意義。家長還可以這樣做,把睡覺前的“舞臺”交給孩子,讓孩子來說“一天新聞”、“一天趣事”。在表達的過程中,孩子就會激發(fā)講的欲望,并學會關注社會現(xiàn)象,可謂“一舉兩得”。
(二)播放美文欣賞。家長可選擇適合孩子的美文,在家里無意識的播放,讓孩子欣賞,對文中出現(xiàn)的好詞、好句,進行適當引導,進行學習和運用。
(三)表達內心感受。每個孩子都有喜怒哀樂,有豐富的情感表現(xiàn),有時默默無語,有時喜笑顏開。家長要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情緒情感的變化,讓孩子說說自己“為什么不開心”。一方面可以釋放孩子的壓力,分享愉悅心情,另一方面,也是孩子語言表達的良好機會,可以在傾聽的過程中,家長對孩子進行語言指導。
(四)表達思維過程。從幼兒的認識特點出發(fā),學習的前期階段是以操作開始的感知為主的感性體驗。家長應增加語言的調節(jié)作用,使感性認識逐漸清晰和深化。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應該僅僅關注孩子作業(yè)的結果,更應該去了解孩子思維的過程,而講述操作過程與結果就可以從中窺見幼兒思維發(fā)展的水平。
(五)開展語言游戲。語言游戲,是家長為幼兒準備一定的語言材料,模擬和創(chuàng)設特定的語言情境,使孩子能在游戲中觸景生情,邊玩邊說,從而達到提高語言能力的目的。
幼兒時期是人生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它受后天環(huán)境、個性、主動性三方面因素的影響。家長應用多種方法讓孩子在語言方面得到主動發(fā)展,為他們的一生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
關于父母給寶寶取名字需要注意的建議
寶寶的名字是伴隨著他一生的,所以在爸爸媽媽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要慎重。要說孩子的名字可是關系到寶寶的一生呢,所以父母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也要注意及時避開一些“坑”,不然以后帶給孩子很多麻煩。給小孩取名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幼兒教育教師網(wǎng)為大家整理出的關于父母給寶寶取名字需要注意的建議,供大家參考,歡迎借鑒!
關于父母給寶寶取名字需要注意的建議(一)
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應該避開哪些坑?
1、重復度高的名字
很多寶爸寶媽給孩子起名字,靈感來源于大火的小說、火熱播的電視劇,喜歡把那些主角的名字安到自家孩子身上。但是這樣一來,孩子的名字重復度就變得高了,雖然聽著挺好聽的,但是很多家庭都會用這樣的名字,就導致這名字的重復率很高,甚至一個班里就好幾個。
2、生僻字
還有一些父母在給孩子起名的時候,就是不想重復度高,甚至想讓寶寶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于是就選擇了用生僻字,可這樣一來孩子的名字比較另類不說,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字之后就是看著眼熟,但是讀不出音來,因為不知道到底讀什么。
所以雖然這樣的名字看上去很個性,但是孩子以后在生活的時候,在名字這件事情上容易帶來麻煩。
3、避免諧音
也有一部分父母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很注重名字里的單個字的意寓意,雖然寓意很好,但是在名字連讀后的諧音會讓人覺得很尷尬。有的是單看名字還好,但是加上自己的姓,拿一個諧音梗就讓人覺得莫名尷尬。
比如說孩子姓杜,你的名字叫子藤,那么分開讀哪個都沒有問題,但是合起來諧音“肚子疼”就是讓人覺得又好笑又尷尬。
總結: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起名這件事上并不是很上心,因為覺得,不論是什么名字,對于孩子來說都只是一個代號而已。但其實就是這樣一個稱呼,卻關系的是孩子的一生。所以,寶爸寶媽們也要注意給孩子取一個寓意好,有內涵的名字。
關于父母給寶寶取名字需要注意的建議(二)
1、理想式起名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人的精神支柱,理想是人的生活的動力,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都是因為懷有崇高的理想,才創(chuàng)造出了光輝的業(yè)績,沒有理想的人,就如同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正因為如此,許多人在給孩子起名時,都寄托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就一番大事業(yè)。
2、地名起名法
用地名作名字是比較常見的起名方法,這種起名方法既簡單又有一定的內含,所用的地名往往是出生地,這種名字是用出生地的簡稱、代稱以及出生地的特性,再加上配字組成的名字,當然,如果你不是這個地方出生的,喜歡這個地方,或與這個地方有什么緣分,也可用這個地方作名字。
3、典故起名法
什么叫典故起名法呢?通俗地說,就是用古代文獻中一句有意義的話,從中挑選一、二個字來命名,譬如毛主席,字潤之,"澤東"與"潤之"意思相輔相成,用的是《孟子·滕文公上》的一句話:"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
4、期望式起名法
“望子成龍”這一句習語,非常生動地刻劃出父母對子女的切望和期待,在父母一代沒有實現(xiàn)的愿望,強烈地要求在孩子身上實現(xiàn),而已經實現(xiàn)的現(xiàn)想,又希望下一代能夠承繼下去,發(fā)揚光大。父母的這種思想,也往往十分突出地表現(xiàn)在給孩子取名上,所以期望式命名法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命名法。
關于父母給寶寶取名字需要注意的建議(三)
不取一些比較容易產生歧義的名字。漢字有同音字,也有多音字。在取名的時候尤其要注意,要仔細想一下給寶寶取的名字有沒有同音或者多音字后,會產生歧義的字,這點一定要謹慎。
不要和近親重名。這個尤其是一些大姓比較常見的問題,如果自己的家人比較多,可能取名字的時候要考慮這一點。我們那里的規(guī)矩是重祖不重叔。也就是寶寶的名字不能喝叔父輩的人重名。但是可以和祖上(有族譜可以查到)的人重名。
寶寶的出生日期代表了寶寶的五行,大多數(shù)的人五行都不全,所以要補足五行(也有不需要補的),中庸之道基本上是缺什么補什么,可以利用五行的偏旁來進行補足。關于計算五行的方法我有一篇經驗詳細的說明了,需要的可以去自己查一下另外一篇經驗。
用典故是最常見的起名方式,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好的典故,取其中一個字或者兩個字來作為寶寶的名字。
這個在古代比較常見,電視里也經??梢钥吹剑恍殞毶聛砗笳乙恍╅L者進行取名。我們現(xiàn)在還可以借助網(wǎng)絡進行。
說課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說教材:目的是讓聽者了解教材是什么版本的、什么學科、什么課題,是為了說課的重點、難點及時長做伏筆的。根據(jù)教材上、下冊的難易程度,以及幼?。ㄓ變簣@小學)、中大班、小中班、托小班銜接的時長的特點,設計說課時間上適當延長。本著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用活教材,活用教材的原則,根據(jù)本班幼兒實際年齡特點設計教學目標如下。
二、說目標:目標中要有簡單了解、初步掌握、基本學會等詞,至少要在目標中出現(xiàn)一次,這樣既能降低難點,又能為教師在教學中有了緩沖的余地。大中班要設計2-3個目標,小托班兩個目標就可以了,不要太多太難,每一個教學活動只要有點滴讓幼兒終生受益的一點就可以了。
三、說重點、難點:根據(jù)目標和本班幼兒年齡及其他特點,設計重點難點,至少要有一條。
四、說教學準備:凡是在說課中用到的教具、學具、情景表演(教師表演還是幼兒表演要說清楚)等都要說出來。
五、說教法:有觀察法、提問法、談話法、講授法、討論法、操作法、比較法。不要全用,選取最適合自己的幾種(大班最多三種,中小托班酌減)。
六、說過程:過程中要體現(xiàn)教學方法和步驟,用2-3個游戲來達成教學目標,游戲的設計要由淺入深,每一個游戲要達成什么目標一定要說清楚,從說過程開始,就要預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用時多少,這就跟教材有關了,上冊時間要準,下冊時間適當延長,為升班(升學)做準備。要預設出2-3分鐘對出發(fā)事件的處理。
活動小結或活動延伸:小結要有章可循,做到語言精練,總結到位?;顒友由煲浞掷没顒訁^(qū)的作用。
另:在說課中注意要把成人的語言變成幼兒聽得懂的、容易接受的語言。
巧設語言角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
語言是人類最主要的交際工具,人類表達思想、傳遞感情、交換信息都離不開語言。2~6歲正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語文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币虼耍龠M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必須為其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自由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
語言能力包括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及表達能力三個方面。我園地處邊遠的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幼兒語言發(fā)展相對緩慢,特別是表達能力。在表達能力發(fā)展中存在“語言組織能力差,講話聲音小,表現(xiàn)能力弱且不敢、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問題,這些問題僅靠平時的語言教學是解決不了的。為此,我選擇了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作為切入點,巧妙地運用語言角引導幼兒學習,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語言角的創(chuàng)設
語言角不同于圖書角,圖書角是單一的只供幼兒閱讀的活動角,而語言角是經過精心設計,能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的綜合性活動角?!毒V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各個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lián)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币虼?,在創(chuàng)設語言角時我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針對幼兒的興趣及學習能力,把幼兒喜愛的手工、表演及游戲等內容融入其中,并在語言角設置了以下物品:
1.書刊:完整的幼兒讀物;
2.表演物:木偶、指偶等各種玩偶,動物頭飾;
3.手工用品:小剪手、膠水、水彩筆,廢舊零散的兒童畫刊、舊掛歷;
4.其他:錄音機、錄音帶(故事、兒歌等)、空磁帶、磁性教具。
二、語言角的應用
(一)開放語言角
以往設置的活動角,只限于活動室內的某一角落,而且強調幼兒必須在規(guī)定范圍內使用這個活動角。而語言角則是開放的,并從空間、時間、對象三個方面開放。
1.開放語言角的空間,指不把幼兒局限在一個角落,而是可以到處“客串”,開放空間的要求是幼兒必須在自己結束活動時把從語言角中帶出的物品放回原位。
2.開放語言角的時間,指不把幼兒局限于某一時間內,應該根據(jù)幼兒的興趣愛好及需要把時間放寬,可以是課間也可以是離園后的一切時間。
3.開放語言角的對象,指不把進入語言角活動的對象限定在幼兒身上,應根據(jù)需要,對教師及家長同時開放語言角。
例如:一個幼兒想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講給父母聽,而他要借助木偶進行表演,教師應支持他把木偶帶回家,第二天再把木偶帶回幼兒園,并要求家長記錄幼兒講述內容。
(二)正確把握教師在語言角中的角色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多重的,應根據(jù)教育需要進行角色定位與轉換。教師在語言角中既是組織者、指導者,又是參與者。多重角色對教師提出了高要求,即:要有敏銳的
觀察力,通過對幼兒及活動的觀察與分析,對自己進行角色定位。
例如:我班幼兒嬌嬌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一次嬌嬌正在語言角給小朋友上“數(shù)學課”,我就以一個小朋友的身份加入其中,嬌嬌則以一個“小老師”的身份與我交流,正是對嬌嬌性格的正確把握,讓我成為這個活動的參與者,且不影響嬌嬌的“正常教學”。
從這個事例中,我覺得教師的角色定位與轉換尤為關鍵。無論教師以哪種角色介入幼兒的活動,都必須充分考慮到教師的介入不應該給幼兒造成壓力,而應帶給幼兒一種動力,促進幼兒發(fā)展。
三、語言角的作用
《綱要》指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fā)展的條件?!闭Z言角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富有趣味性、游戲性、互動性、實踐性的發(fā)展空間。教師引導幼兒有效運用語言角的各種物品,讓幼兒在娛樂中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一)通過復述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在語言角中擺放幼兒熟悉、喜歡的圖書及故事錄音,如:《白雪公主》、《拇指姑娘》、《青蛙王子》等,通過反復聽與看,幼兒在復述故事時大多使用原文語句,在表達過程中,能用完整的句子連貫講出故事內容。復述故事不僅能讓幼兒說完整的話,還能讓幼兒感受其中優(yōu)美的詞句。例如:《白雪公主》中,幼兒通過看圖書及聽故事錄音,不但能用原文中的句子完整地講述故事,還能用不同的語句和語氣表現(xiàn)公主溫柔大方的美麗形象及王后心狠手辣的惡毒形象。
(二)通過游戲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游戲對幼兒掌握語言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不能指望進行大量說教來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在于使其有機會以各種方式練習說話,游戲就為幼兒語言的實踐提供了機會,幼兒在游戲中可以運用已經掌握的簡單句,把它們結合起來,以便表達更為復雜的意思。
引導孩子正確用語言表達
我們班一個叫巖巖的孩子,這個孩子的母親是小學教師,按理說,孩子應該發(fā)展得很好,可是,現(xiàn)狀是:孩子個頭長得比其他孩子小,但是惹事的本事卻不小。上課不認真聽講,排隊不好好排,反正不守規(guī)則的時候總是有他。其他的孩子不守規(guī)則的時候老師提出處理的結果,他們會平靜地接受,可是這個寶貝一旦老師說出他不守規(guī)則時的處理時,輕則會言語吵鬧,再就是大哭大叫,甚至尖叫,嚴重影響了課堂秩序,也影響到其他的小朋友。警告、耐心說服都無濟于事,而且最近有變本加厲的趨向。中班的孩子,應該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而且對自己行為造成的結果應該學會接受,可現(xiàn)在是中班的下學期了,這孩子再這樣的話會越演越烈。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這個男孩是第二個孩子,前面有一個不幸夭折了,父母對這個寶貝格外珍視,對一些出格的行為不能及時引導,孩子遇到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大吵大鬧,通常都會得到滿足。所以這孩子把這種方法當成一個法寶,在家用,到幼兒園也拿來用,不分場合,不分地點(我揣測他的心里應該是這樣想的)。但是在幼兒園里老師、小朋友不會牽就他的這種行為,就造成了這樣的現(xiàn)狀。于是,和其他兩位老師碰頭商量,這孩子應該怎么辦。我們發(fā)現(xiàn)對他的教育需要家園合力,覺得有必要和家長溝通一下教育方法的問題。同時引導孩子有事情要用語言表達,而不是哭鬧的方式。目前這孩子有了小小的改變,缺乏的只是堅持。相信我們只要堅持下去,這孩子會變成一個好孩子的。-
別這樣去表達自己的“好意”
戶外活動時,幾個男孩正在攀登架前躍躍欲試,但試了幾次都未成功。我正想著是否給予幫助,高高的攀登架上忽然出現(xiàn)了一個靈巧的身影,我本能地大叫起來:“揚揚,小心點!”揚揚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停在那里無所適從。而后他緩緩地垂下頭,身體慢慢地往下挪,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恐慌:“老師,我錯了?!睋P揚的聲音怯怯的?!澳隳膬哄e了?”揚揚的緊張讓我有點莫名其妙。揚揚不敢直視我:“我不該上攀登架,”揚揚受驚的樣子讓我回想起一幕又一幕的情境:當偉偉興高采烈地嘗試新發(fā)明的游戲時,我總是替他捏一把汗:“偉偉別玩危險游戲!”當鑫鑫登梯爬高時,我總是一臉的緊張:“鑫鑫,不許!”當浩浩在水池里探索物體的沉浮時,我總是對他說:“小心,休息一會兒。”……為了孩子的安全.我總是“好意”地限制他們做一些他們喜歡做的動作。今天,我的“好意”顯然阻礙了揚揚的嘗試,使他失去了一次挑戰(zhàn)自我的機會。
我的“好意”是在保護孩子的安全,還是在限制孩子的發(fā)展?
帶著反省和內疚。我對揚揚:“你是個勇敢的孩子,老師相信你能爬得很高,但膽大還要心細,不要緊張,去玩吧!”輕柔的話語消去了揚揚僵硬的表情,緊緊的擁抱消除了他的膽怯與戒心?!凹佑?加油!”孩子們在我的帶動下為揚揚拍手助威。在大家的鼓勵聲中,揚揚十分敏捷,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氐竭_攀登架頂部,他自豪地向我們揮手,臉上洋溢著自信。
揚揚快樂的神情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師不能簡單地以“小心點”“別這樣”去表達自己的“好意”,否則會給孩子帶來不安和壓力,影響孩子的自主發(fā)展。比較合適的做法是教師既鼓勵孩子大膽嘗試,又暗中關注,適時支持,讓孩子體會到自主探索、成長的快樂。
給孩子創(chuàng)造語言表達的機會
我班張?zhí)煲皇且粋€很聰明的孩子,對于所學的知識都會,就是不善于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有時老師點名叫他起來回答問題,他也不說。作為一個男孩子,這么內向是很少見的,通過與其家長溝通,得知他回家把所學到的知識經常說給爸爸媽媽聽,就是不愿意在別人面前表現(xiàn),家長也非常著急,希望老師鍛煉一下他,幫助其糾正這一缺點,我明白了家長的心意后,我經常有意識的找這個孩子聊天,增進與老師之間的感情,使幼兒心目中產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并愿意與老師溝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會去觀察他的表現(xiàn),一旦發(fā)現(xiàn)他與其他小朋友有語言交流,立刻進行表揚、鼓勵,并提醒他和別人說話聲音要大,不要很小別人會聽不見,慢慢的我鼓勵他到眾人面前說出自己的看法或想說的話。比如:借中午吃飯的機會讓他對老師說:“老師我還要一碗菜、我還要米飯等等”。改變了以前老師主動問他還要不要、吃不吃等之類的做法。并且老師還要求他,當老師給他盛上飯后,讓他說“謝謝老師”等之類的話??傊谝惶斓拿總€環(huán)節(jié)中,我會盡量給他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他變了,變得活潑了,變得愛說話了,比以前也自信了,作為老師心里也有了一種成就感。
引導孩子有事要用語言表達
我們班一個叫范智巖的孩子,這個孩子的母親是中學教師,按理說,孩子應該發(fā)展得很好,可是,現(xiàn)狀是:孩子個頭長得比其他孩子小,但是惹事的本事卻不小。上課不認真聽講,排隊不好好排,反正不守規(guī)則的時候總是有他。其他的孩子不守規(guī)則的時候老師提出處理的結果,他們會平靜地接受,可是這個寶貝一旦老師說出他不守規(guī)則時的處理時,輕則會言語吵鬧,再就是大哭大叫,甚至尖叫,嚴重影響了課堂秩序,也影響到其他的小朋友。警告、耐心說服都無濟于事,而且最近有變本加厲的趨向。
中班的孩子,應該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而且對自己行為造成的結果應該學會接受,可現(xiàn)在是中班的下學期了,這孩子再這樣的話會越演越烈。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這個男孩是第二個孩子,前面有一個不幸夭折了,父母對這個寶貝格外珍視,對一些出格的行為不能及時引導,孩子遇到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大吵大鬧,通常都會得到滿足。所以這孩子把這種方法當成一個法寶,在家用,到幼兒園也拿來用,不分場合,不分地點(我揣測他的心里應該是這樣想的)。但是在幼兒園里老師、小朋友不會牽就他的這種行為,就造成了這樣的現(xiàn)狀。
于是,和其他兩位老師碰頭商量,這孩子應該怎么辦。我們發(fā)現(xiàn)對他的教育需要家園合力,覺得有必要和家長溝通一下教育方法的問題。同時引導孩子有事情要用語言表達,而不是哭鬧的方式。目前這孩子有了小小的改變,缺乏的只是堅持。相信我們只要堅持下去,這孩子會變成一個好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