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0-12-07 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幼兒園教師存在的問題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關于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
祺祺:3周零50天,情況就是不愛上幼兒園,也不能說是不愛上,對于每天上幼兒園是很積極的,早早起床,刷牙洗臉吃飯,吃完飯就要上幼兒園,通常時間尚早,不停的催,送到幼兒園了就開始哭鬧,不讓媽媽走,每次在家都是說的好好的,到學校就變卦,怎么哄都不行,在家是個活潑愛唱愛跳的寶寶,一到幼兒園就大變樣,看到她那委屈的樣子有時真是于心不忍??!
針對我女兒祺祺在幼兒園的情況,我也查了不少的資料,好像這個還有點道理,先試試再說吧,希望對你們也有幫助!
對于一個問題,首先要學會分析,要從孩子的角度去分析。第一:你這個孩子上過一段時間的幼兒園,開始不喜歡的,后來還是上了,后來生病沒去,然后因為接近放假了,就沒去。再后來,你們再讓他去,他哭啊,鬧啊,結果又沒去成;以后只要讓他上幼兒園,他就鬧。然后最后的結果還是因為他鬧,沒去成。然后因為沒去成,你們的力度加大了,更嚴厲了,然后他鬧得更兇了。呵呵,講到這里,或許你似乎可以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接下來的事情,應該是你越讓他去,他越來越鬧得厲害,然后你不得已,放棄讓他上幼兒園。
樓主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是很多家長解決問題的方式。這個時候,你開始懷疑是不是幼兒園的問題了,還是孩子性格的問題了,開始鄙視這個孩子了,開始抓狂了,開始罵他了,開始覺得孩子不可理喻了,然后孩子真的就是這樣了,而你開始覺得不可理喻的時候,可能爺爺奶奶又不干了,然后開始順著孩子,不上就不上了。呵呵,問題就這么發(fā)展下去。。。。
但是估計,你們從頭到尾,都沒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你可能會很氣憤,我有什么問題呢?我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我為他都心力憔悴了,難道我這么做不對嗎?如果你覺得對,那么回答以下的幾個問題:
1、在他上幼兒園的時候,放學回家了,你有沒有問他在幼兒園有什么好玩的,并告訴你的孩子,幼兒園的老師經??洫勊??有沒有讓他講在幼兒園好玩的東西呢?還是你經常問他在幼兒園有沒有不聽話,有沒有學到東西?
2、你每次是不都帶著一種高興的情感,送孩子去上幼兒園,并鼓勵他在幼兒園好好表現(xiàn),他在幼兒園的每一個表現(xiàn),你是否都給予相關的關注呢?
3、你是不經常督促他完成幼兒園的任務?
4、當孩子生病的時候,你有沒有講一些他在幼兒園好的表現(xiàn),引起他上幼兒園的興趣,引起他對幼兒園的懷念?
5、你在他生病的時候,有沒有告訴他,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都很想他,希望他快點康復,早日回到學校?
6、你有沒有就你的孩子和幼兒園的老師進行過交流?告訴他關于孩子的特點,以及你希望老師做哪些方面的配合?(比如,少給孩子一些作業(yè),少給孩子一些任務。我的外甥女曾經因為幼兒園作業(yè)太多,晚上失眠,做夢都在寫作業(yè),后來我妹妹就去找老師談了,說以后她的孩子不需要布置作業(yè),老師也贊同了,然后我外甥女就成了全班一個不用做作業(yè)的人,在幼兒園表現(xiàn)很好,過了段時間,她覺得自己太特殊了,就主動要求做作業(yè),然后就布置適當的作業(yè),每天都非常喜歡做作業(yè)。老師同學都很喜歡她。);孩子的要求是不同的,家長的要求也不同,因為別的家長都希望多布置些作業(yè),老師就這么做了,如果你不和老師交流,老師就不知道你孩子的特殊性。
7、當你的孩子因為哭鬧不上幼兒園的時候,你問他為什么不去?但沒有認真考慮孩子的回答,孩子的回答是說“幼兒園不好玩”,你是否注重了這個細節(jié)?并就這個細節(jié)向幼兒園的老師做一些關于孩子在幼兒園情況的了解??
從兒童心理的角度,一般孩子認為不好玩,不是真的不好玩,而是孩子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如果以上幾點,你都無法給予一個比較正面的回答的話,那肯定是你的責任,因為你雖然愛孩子,但不知道怎么去愛,用什么方式去愛。
另外再告訴你,孩子為什么哭鬧越來越嚴重。孩子的嚴重抵觸上幼兒園,其實不是他不想去,或者幼兒園在他心目中很壞,而是你們讓他去上幼兒園的行為,讓他覺得他受到了足夠的重視。通過對抗上幼兒園可以獲得你們的關注。這樣你們的關注越重,他的對抗就越強,這才是你孩子不上幼兒園的關鍵原因。
給你的對策:
1、盡量不提上幼兒園的事,不要逼他上幼兒園。但是每天都告訴他,幼兒園的老師和同學都很想念他。
2、不要帶有太多的情感色彩,不要流露出很希望的樣子,每天直白的問他,今天是不是可以去上幼兒園了?。繈寢尯芟M闵嫌變簣@,媽媽最喜歡上幼兒園的孩子了。如果他不去,那你就讓他一個玩吧。
3、和爺爺奶奶做好溝通,達成共識,只要他不上幼兒園,就別給太多的關注。
4、找些朋友的孩子到家里來玩,問他們在幼兒園的情況,讓他們講在幼兒園有趣的事情,然后給他們很多的關注,有意的減少對你自己孩子的關注,給他一個信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喜歡上幼兒園的孩子。
5、天天出門前,告訴他你去幼兒園,告訴他很喜歡送他幼兒園,即使他不上,你也要到幼兒園去走走。
6、經常給孩子講你自己上幼兒園好玩的事情。
7、孩子提出上幼兒園的時候,拒絕他。并讓他過幾天想清楚再說。
8、當孩子再次提出上幼兒園的時候,和孩子來個約定,以后都要好好上幼兒園
9、孩子再次上幼兒園后,參考我們開始的幾個問題,糾正自己的行為。
10、更多耐心,你會發(fā)現(xiàn),你是一個非常有成就的家長。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育兒——關于孩子零食問題討論
育兒觀留言一:我的兒子現(xiàn)在2歲10個月了,我感覺他現(xiàn)在每時每刻都在想吃零食的事,正在做著一件事,他會突然跑過來對我說:媽媽,一會去買東西吃哇?這樣正常嗎?
回復:我覺得你家兒子真的超級可愛呢。親一下!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個關注點。對一個孩子來說,關注零食,關注玩樂,天經地義啊。也許你覺得孩子會關注零食沒錯,但也太過度了吧?那么想要孩子對零食關注不要太過度的好辦法,可能是家長也不放棄關注。實際上,不咳嗽的情況下,吃點薯條,沒關系??;不感冒的時候,來小杯冰淇淋,很不錯。況且,從孩子的生理發(fā)育需求來說,他們需要零食,因為他們的活動量大,身體成長快,靠一日三餐并不能滿足需求。所以,在零食問題上,一要為孩子選擇適合的零食,二要定好給孩子零食的規(guī)矩,做好這些,我想就可以了。
留言二:還有一件事我一直不能忘記,在他2歲左右的時候,帶他去玩沙,他玩著玩著突然把沙放在了嘴里,我嚇一跳,忙把沙掏出來,并告訴他沙不能吃,很臟,可是他又吃了第二口,我有些憤怒了,然后我說你吃嘛,喜歡吃就吃嘛,是不是好吃嘛,結果他點頭還真吃了第三口,我當時很生氣,要轉身走開,看他的樣子還要抓來吃,為什么?因為那里有很多人看著,所以當時我的感覺是又羞又氣,把他拉出沙池對他說媽媽很生氣,然后轉身離開,他在后面大哭。后來我也很后悔因為我的憤怒一半的原因是因為別人在看,可是當人吃到沙該是很不適的反映啊,他為什么一再的要吃呢。
回復:首先,我覺得孩子吃沙,應該是他的好奇心導致的。你不覺得沙子還滿像糖嗎?呵呵。
你“嚇一跳”,并且為孩子吃沙的行為而“又羞又氣”,說得嚴重點,可能是打擊了孩子探索世界的積極性呢。如果能抱著他,對他說:你覺得這個味道可能不錯,想嘗嘗是嗎?不過媽媽告訴你,沙子是硬的,放到嘴里,會讓牙齒非常不舒服;而且它沒有味道,最糟糕的是,沙子里可能有感冒病毒,吃進去,感冒病毒也到你肚子里了,那很可怕哦!效果可能更好些。
只告訴孩子媽媽生氣了,孩子會非常困惑,并不能明白自己行為不當在哪里。改變也就無從談起。還有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都要面對一種選擇:當媽媽的面子重要,還是孩子的自由重要?如果是后者,我們的氣可能也很容易消了吧。
“當人吃到沙該是很不適的反映啊,他為什么一再的要吃呢”:是不是因為孩子的對沙子的味道感覺還真不錯呢?畢竟不適是你的感受,不是孩子的感受。
總之,孩子這樣的行為我只覺得挺可愛的。真的。順便說一句,我家**三周半了,有時候他愿意嘗嘗桔子皮的味道,有時候他說要把積木塊當蛋糕吃呢。
家長不要問孩子無關緊要的問題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交流是必須的方式,正確的與孩子交流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正確的認識人生觀念與價值觀念,因此家長應該多注意日常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方式的使用。下面來考慮一下吧。
通過積極的言語交流,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表達能力和提問習慣,激發(fā)孩子探究問題的興趣,引導孩子觀察事物,提高思維能力。
家長要善于提問,所提問題要符合孩子的年齡和思維發(fā)展水平。言語發(fā)展早期應當多提問類似“要不要”、“好不好”的問題,重在引導孩子參與思考和表達。
家長要善于抓住提問的時機。當孩子興致較高時,可以就當時的情景事件提問,所提問題要接近生活,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問要具多樣性。有些家長翻來覆去總是幾個問題,比如“想我了嗎”“愛不愛媽媽”之類,孩子只是習慣應答,并不利于思維能力的鍛煉。
當孩子提問時,及時應答最重要。有些家長應答較為遲鈍或不耐煩,會挫傷孩子提問的積極性。這不僅影響孩子的思維和表達訓練,還可能影響其個性發(fā)展。
生活中的提問和應答盡可能以自然發(fā)生的形式進行。家長要放下教育者的心態(tài),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不必過于關注教育性,總擔心自己的回答有錯;也不必刻意維護權威,不懂裝懂,這不僅會誤導孩子,也是自身心態(tài)偏差的體現(xiàn)。當然,在進行某些教育之前,家長也可以事先豐富自己的知識哦。
家長應該多注意一些方法的使用,這樣對于孩子來說也是有一定的幫助的,家長可以多參考一下這方面得內容,幫助矯正方法的同時還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念,這樣的方式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很樂意的。
孩子的問題是家長問題的反映
今天姥爺很嚴肅的給我說,優(yōu)優(yōu)現(xiàn)在有個毛病一定要給他糾正:喜歡別人的東西就問人要。別人的東西再好,也不能貪圖別人的東西,這是一個人應具有的品格和素質。姥爺說這件事的起因是,姥爺接優(yōu)優(yōu)時,發(fā)現(xiàn)優(yōu)優(yōu)問別人要爆米花吃,吃了好吃,還追著別人要。
關于優(yōu)優(yōu)的這個現(xiàn)象,我和優(yōu)爸也發(fā)現(xiàn)了.比如最近的秋游,優(yōu)優(yōu)喝了老師拿的奶好喝,喝完了又跑去問老師要了個。但與此同時,我讓他把自己帶的奶分給老師時,他也很痛快地分給了老師,而且是把我們帶的三盒奶都拿出來分給了三位老師。別人的東西,他喜歡就去要,但與此同時他的東西很自然的就與別人分享。所以綜合這兩方面的現(xiàn)象,我覺得優(yōu)優(yōu)的問題還沒有上升到品格和素質高度,他的問題是三歲的孩子還沒建立起物品的歸屬感,另外跟他的生活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優(yōu)優(yōu)三歲前,基本在自己家、姥姥家、奶奶家、姑姑家、小姨家來回轉,他的活動空間基本一直在自家人的圈子里,所以只要喜歡,東西隨便拿、隨便吃、隨便喝,他對物品的歸屬感是模糊的。但隨著進入幼兒園了,優(yōu)優(yōu)已經走出了“自家的圈子”,但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我們沒有及時給他建立起物品的歸屬概念。以后我們要多跟他強調,東西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不能拿,相信優(yōu)優(yōu)不存在姥爺擔心的問題。總的來說,這件事給我最大的感觸還是教育專家的那句話,,孩子的問題是家長問題的反映,是我們沒有根據環(huán)境變化及時給優(yōu)優(yōu)建立物品的歸屬感,我們一定要盡快給優(yōu)優(yōu)建立起物品的歸屬感!
請站到孩子的立場上解決問題
請站到孩子的立場上解決問題這幾天在嘗試著讓寶寶自己便便,晚上不用紙尿褲,得醒好幾次給她把小便,天亮了還是睡眼朦朧啊,早飯也沒有精神做,今天起來的有些晚,給**寶貝穿好衣服直奔幼兒園旁邊的小賣部,買了牛奶和面包去幼兒園里吃,在**寶貝挑牛奶的時候,門口站了一個小女孩在哭,她的媽媽則抱著一個小男孩在一旁訓斥。
**寶貝挑完牛奶我就拉著她往幼兒園里趕,不過要進園的時候我聽到那個小女孩的哭聲異常大了起來,當媽媽的對孩子都是異常的關心,我扭過頭看到她的媽媽正在打她,本想著這是人家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作為外人也不太方便過去勸呢??墒蔷o接著聽到了媽媽的哭聲。想想自己也是當媽的,也有被孩子惹惱的時候,也有被孩子氣哭的時候,我遇到時最希望有人來勸一下,哪怕是轉移一下孩子對我的抵制情緒也好。所以我讓**寶貝站在大門口等我,我走到了她們母女跟前。
我拉著小女孩的手輕聲問她早上吃飯了么?想吃點什么?她就是不吭聲,呵呵,對陌生人還是很有抵防心的,我告訴她幼兒園馬上就要關門啦,老師和小朋友們都準備做游戲呢?就少一個喲。你看對面的小妹妹都急著去幼兒園呢?小女孩才回答一句:那不是我的小妹妹。還好小妞開始和我交流了。后來我拉著她說如果早上不吃東西就沒有力氣做游戲呢。你想吃什么阿姨給你買好不好?
慢慢的小女孩同意讓我拉著小手又重新來到了小賣部,聽小店主說小女孩平時要什么媽媽都給買,今天早上她非要吃冰淇淋,媽媽感覺早上吃有些涼,怕吃壞肚子才拒絕了。是啊,孩子平時被父母捧在手心,變成了小公主或小皇帝,要什么給什么,今天突然被拒絕了,肯定有些接受不了,會哭鬧著堅持下去的。我問小女孩早上吃冰淇淋可能會拉肚子然后要去看醫(yī)生喲,你還要吃么?她點點頭,五歲的孩子應該可以明白很多道理了。
在蹲下來和她交流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口腔有些紅腫,問媽媽才知道這幾天她上火了牙有些疼?我問為什么不去找醫(yī)生開些下火的藥,她說孩子不愿意喝??磥砑议L是什么都聽孩子的。我勸了勸這位母親,其實你家孩子要吃冰淇淋有自己的道理,咱們大人上火牙疼的時候也是什么都不想吃,只想吃點冰冰涼涼的,牙齒會舒服一些,孩子也一樣喲。晚點放學你可以帶孩子去找醫(yī)生治療一下牙疼,孩子好了自然就會吃食物的。
很多時候父母總會以我們的眼光和立場去要求孩子,怕孩子吃涼的容易生病,如果轉換一下立場你就會肯定了孩子的想法,孩子吃涼的只想緩和疼痛。對孩子寬容一些,不要單純的訓斥責罵,孩子雖然小,但也是個小大人,有自己的想法,媽媽們一定要和孩子及時交流溝通,孩子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無理取鬧和不可理喻。
育兒心得: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一致
育兒心得: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一致
教育孩子時,夫妻雙方發(fā)生分歧是在所難免的。作為父母,千萬不能忽視這種分歧,否則,你們將犯下了一個非常大的錯誤。
爸爸媽媽又吵起來了,星星的眼淚刷刷的流,可是誰也沒有在意她的感受,他們只顧著與對方爭吵。星星爸爸說:“應該讓孩子學習英語和數學,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否則將來他就考不上大學。音樂和美術只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所以我堅決反對你的做法?!毙切菋寢屨f:“現(xiàn)在應該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你那套教育理論只會使孩子越來越笨,考不上大學又怎樣?孩子本來就有藝術天賦,干嘛不好好培養(yǎng)她。為了更好地發(fā)展孩子的潛能,我必須讓孩子暑假去學習音樂和美術?!毙煽诔硜沓橙ィ脊虉?zhí)己見,根本沒法達成一致,星星哭得很傷心,大叫道:“我什么也不學,我去找奶奶?!闭f著就沖出去了,小兩口傻眼了,片刻停頓之后又吵了起來,星星爸爸說:“孩子變得這么任性是你慣壞的!”星星媽媽說:“來我?全是你慣的!”他們繼續(xù)炒,誰也沒想去把小星星追回來。
世紀貝貝提醒您:
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父母之間會發(fā)生分歧?;蛟S因為各自雙方的個性和自尊,而一定要和對方硬撐到底,可是父母又沒有想過,這樣做,傷害最大的是孩子。因此,為人父母者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定要做到求同存異,千萬不能讓孩子感到無所適從。
育兒觀念:入園“十不問”,保證孩子愛上幼兒園
假期里,寶貝們和爸爸媽媽朝夕相處,一起度過了美好、快樂的時光。長假過后,孩子們還沉浸在享受家庭的溫暖以及無拘束作息的生活中,重新走進幼兒園的大門會遭遇各種不適,尤其是對托班、小班的低齡寶寶或是新入園的寶寶來說,“入園焦慮”尤為嚴重。怎樣讓孩子們盡快地重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在這里,小編與家長朋友們分享入園"十不問",家長們做到這些,幫孩子輕松度過入園期。
1、不要問:在幼兒園有人欺負你嗎?
家長們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負,經常會問“今天在幼兒園有人欺負你嗎?”
溫馨小貼士:
“欺負“這個詞,一下子就把孩子與其他小朋友放到了對立的位置。孩子剛上幼兒園,因為缺少和同齡幼兒交往的經驗,經常會發(fā)生沖突。孩子之間會有一些磨合,會有爭執(zhí),但不會記仇,還是給孩子空間,讓他們自己解決吧!
2、不要問:今天哭了嗎?
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孩子哭鬧的厲害,“狠心”把孩子放到幼兒園,回到家家長們忍不住要問,“今天又哭了嗎?”
溫馨小貼士:入園前,孩子對于集體生活感到陌生,所以孩子會用哭鬧等一些方式來抗拒。但其實爸爸媽媽們離開之后,寶貝們表現(xiàn)都非常好,豐富的集體活動占據了孩子的注意力,也逐漸幫孩子適應分離焦慮。當媽媽問“今天哭了嗎?”的時候,孩子會馬上表現(xiàn)出委屈甚至哭鬧。媽媽的話就是一種心理暗示,暗示著“只要哭鬧媽媽就會心軟”,這樣孩子就更不愿意上幼兒園了。所以這時候家長一定要正面積極面對,可以表揚孩子:“今天只哭了一小會兒,媽媽相信你明天會更好的!”
3、不要問:老師有沒有批評你?
剛上幼兒園的寶寶們還不適應,經常會有委屈不高興的表現(xiàn),孩子不會表達,家長往往會有各種猜測,會自然而然的想問,“老師有沒有批評你?”
溫馨小貼士:
對于新建立的集體環(huán)境,有新的規(guī)則,老師會在孩子適應的基礎上,幫助孩子完成常規(guī)的培養(yǎng)。家長問孩子“老師有沒有批評你?”,這樣很容易成為孩子各種事情的借口,或者會讓孩子有負擔,缺乏自信,應該鼓勵孩子多和老師交流,而作為父母,要做的就是一名熱情的聽眾。
4、不要問:你今天表現(xiàn)好不好呀?
孩子剛入園,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很好奇,同時又擔心孩子調皮,總喜歡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表現(xiàn)好不好?”“乖不乖?”
溫馨小貼士:
往往家長提出這樣的問題比較籠統(tǒng),孩子不知道如何回答。她們也不知道如何衡量自己的表現(xiàn)如何,經常對家長的回答就是“表現(xiàn)好”“乖”。家長可以多去關心孩子“今天在幼兒園開心嗎?”“什么事讓你開心了?”,這樣才會給孩子一個積極的具體的引導。
5、要問:有小朋友搶你的玩具了嗎?
“有小朋友搶你的玩具了嗎?”也是爸爸媽媽們經常問寶貝的問題。
溫馨小貼士:
孩子剛入園,對于老師和小朋友都是陌生的,從認識到成為朋友需要一定的時間。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和性格都不同,家長要幫助孩子一起來認識新的朋友,新的伙伴,不妨換種提問的方式:“今天認識了幾個新朋友?”或是和孩子一起分享一下班上的趣事,讓孩子對好朋友逐漸的形成概念,對幼兒園的生活充滿期待。
6、不要問:今天在幼兒園學什么了?
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總愿意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學什么了?”“老師讓你回答問題了嗎?”“你學會老師今天教的兒歌了嗎?”
溫馨小貼士:
這么小的孩子,要清楚的回答這個問題,太難了!不要去挑戰(zhàn)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不要給孩子壓力,以免孩子產生厭學心理。
7、不要問:老師喜歡你嗎?老師今天表揚你了嗎?
孩子剛上幼兒園,家長不僅會擔心孩子適應的如何,同時也會擔心老師是否喜歡自己的孩子,經常會通過孩子的嘴來了解老師是否喜歡自己的孩子。
溫馨小貼士: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對“喜歡”的概念還不太懂,又怎么辨別呢?這其實是家長對老師的不信任。幼兒園的老師會認真對待愛護每一個孩子,家長要給予充分信任,才能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8、不要問:在幼兒園吃的什么飯呀?吃飽了嗎?
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家長和幼兒園還沒有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同時擔心孩子在沒有家人的陪伴下,且沒有良好的獨立進餐能力,就會經常問孩子“你在幼兒園吃飽了嗎?”
溫馨小貼士:
孩子剛入園,情緒肯定不好,必然影響食欲。老師會逐漸的幫助孩子獨立,適應新的集體生活,也會細心觀察孩子,更會適當的幫助孩子進食,家長完全不用擔心孩子吃不飽。
9、不要問:你喜歡上幼兒園嗎?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的焦慮往往不低于孩子,當孩子剛入園的時候,家長就急于問孩子“你喜歡上幼兒園嗎?”
溫馨小貼士:孩子剛開始上學,對學校的一切大多帶有敵視情緒,對于這些問題如果寶寶的回答是負面的,那對他上學的情緒肯定影響很大。我們可以多給孩子以幼兒園正面的知識,幫助孩子提早接受和適應幼兒園生活。
10、不要問:你喜歡哪個老師呀?哪個老師帶你玩了?
孩子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第一次把孩子交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沒有家人的照顧,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和老師的關系,孩子能否喜歡老師,對老師產生依戀關系。
溫馨小貼士:孩子剛入園時,因為幼兒園的人和物取代了自己的家人,孩子對幼兒園所有的事物產生了厭惡的心理。如果家長一直強調她喜歡哪個老師,那就是暗示她要更多的跟喜歡的老師在一起,孩子就不愿和其他的老師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