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孩子更需要尊重

發(fā)布時間:2020-12-07 教育孩子筆記 新生開學(xué)需要做哪些調(diào)整 幼兒園選擇需要哪些準備

我班李鑫瑤是個活潑的小女孩,總是圍著我和我說這說那,可以說無話不說無話不談,和我也沒有拘束感。但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她變了,變得沉默了,我叫她時,她總是用一種怪異的眼光看我,也不說話只是用搖頭和點頭來回答我的問題,上課也變得不積極了,一開始我沒大在意??蛇@天早上,她媽媽給我打來電話說,鑫瑤在家不起床了,哭著說不上幼兒園了。這時我才意識到鑫瑤這幾天的變化沒那么簡單,于是我就回想,到底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問題呢?突然我記得有天中午,我在整理衛(wèi)生時,鑫瑤和另一個小朋友幫我做值日,她高興的跑到我跟前興致勃勃的和我說了很多事情,由于我當時心情不是很好,只是“嗯”“啊”的應(yīng)付她,沒和以前一樣和她聊天,從那以后,她就變得沉默了,想到這里我有點內(nèi)疚,真不應(yīng)該敷衍她,決定向她道歉。等她到園后第一時間把她叫到辦公室,跟她溝通并說老師做的不好,請原諒等之類的話,我發(fā)現(xiàn)她的心結(jié)慢慢打開了,又露出了甜甜的笑臉。

經(jīng)過這件事我進行了自我檢討,其實孩子更需要尊重,作為老師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然不知不覺就會傷了孩子的自尊。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孩子需要家長的尊重


你知道孩子最需要什么嗎?是吃、穿、用、玩,還是知識、技術(shù)?其實,這些都不是。沒錯,孩子需要這些,但他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孩子雖小,但也應(yīng)具有和父母平等的人格。在傳統(tǒng)觀念中,孩子是父母血脈的傳承人,理所當然要從屬于父母,理所當然地要唯父母之命是從。生活中,我們就常常能看看父母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學(xué)習(xí),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強加給孩子。

在這一點上,美國的父母比我們做的更好。在他們看來,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有自己獨立的意愿和個性。無論是誰,都沒有權(quán)利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為,更不能替他做選擇。甚至每做一件事,每說一句話,都要考慮是否尊重和理解了孩子的心理。拿挑食來說,中國父母大多會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多吃點蔬菜?!倍绹改复蠖鄷f:“親愛的,你知道為什么你的皮膚會這么差嗎?這都是因為蔬菜吃少了?!蹦姆N方式更能讓人接受呢,相信你心中應(yīng)已有了分曉。

尊重孩子,看似一個簡單的問題,但做起來卻一點都不簡單。尊重孩子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稍有不注意,就可能傷害孩子敏感的自尊。如,用不耐煩的語氣和孩子說話,無故打斷孩子的談話,代替孩子回答問題……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如果你沒有建立要尊重孩子的思維,就可能隨時逾越“雷池”。

要在中國父母的大腦里,建立尊重孩子的思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難度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部分家長思想中還殘殘留著封建家長制的余毒,信奉“子從父命”、“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古訓(xùn),另一方面,部分家長容易感情用事,常常是情感沖淡理智,不是嬌柔寵溺愛無度,就是施教言行無度。所以,要談尊重孩子,父母應(yīng)該首先“洗腦”。

1.清除頭腦中的封建家長制余毒,摒棄“我說你聽”、“我打你通”等對孩子完全支使、指揮的錯誤觀念。必須明白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家庭中平等的成員,而不是家長的附屬品,更不是可以任意擺弄的“玩意”。當然,父母有管教孩子的義務(wù),但這種管教應(yīng)該重教輕管。在施教的過程中,應(yīng)該試著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能一味地以自己的想法作為標準,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

2.對孩子的期望要從實際出發(fā)。如果孩子背負著那些沉甸甸的人生理想,那么他必將失去快樂的童年。孩子的人生不是你的“杰作”,也不是你的“翻版”,他應(yīng)該有自己的道路。所以,在給孩子規(guī)劃未來時,應(yīng)順其天性,不要逼著他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如果你有了這種思想做指導(dǎo),就會重視孩子的素質(zhì)教育,而不強迫他一定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只要孩子具備良好的素質(zhì)基礎(chǔ)和基本能力,即使沒有達到你的目標,也能開創(chuàng)出一番自己的天地。

3.學(xué)會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緒。父母愛孩子,天經(jīng)地義,但決不可走向極端。尊重孩子,一味地打罵不行,百依百順也不行。任何事情,一旦過了度,就肯物極必反。所以,面對孩子,父母應(yīng)有自控意識,保持理智和清醒的頭腦。

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尊重


寒橋社區(qū)幼兒園王梅最近,去一個幼兒園進行雙向交流,正巧遇到他們園在搞防震演練,這次只是每個班小范圍演練。我到了一個小班,正巧聽到老師喊:“孩子們,地震了,快跑?!边@時,孩子們抱頭鉆到了桌子,這時有個孩子動作較慢,遲遲沒有蹲下去,這時班主任教師大概覺得有人在參觀,所以非常惱火,大步走到那個孩子身邊,大聲吼道:“人家都躲起來了,你怎么不蹲下,真是笨,反應(yīng)遲鈍,缺心眼兒?!敝灰姾⒆铀坪趸腥淮笪?,驚恐萬分,低下頭鉆到了桌子下面,這時老師回頭又刻意向我解釋:“這個孩子有點傻

,缺心眼兒?!?/p>

聽完后,我無奈地苦笑,心里很不是滋味??吹贸鰜恚莻€孩子只是害怕,一個小班的孩子,在發(fā)生地震這樣的危險時刻,難免會害怕得呆呆地站在那兒,不知道怎么做了,難道反應(yīng)稍慢一點,這樣就是傻?缺心眼兒?老師在泄憤之余,是否曾想過,自己的這樣一句話,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怎樣的傷害?

真心希望我們的老師在出言之前三思再三思,不要隨意給孩子“下結(jié)論”,“笨”、“傻”、“缺心眼兒”這樣的詞語用在孩子的身上,是對孩子的極不尊重,即使孩子真的智障,我們也不能當著所有孩子的面對他進行嘲笑、諷刺,這樣做也會對其他孩子造成消極的影響。老師們,請尊重孩子好嗎?

剛插班的孩子更需要愛


國慶節(jié)后苑苑小朋友插到了我班,她適應(yīng)環(huán)境較慢又比較難溝通,每次和她說話她總是顯得很緊張,低著頭不理你。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孩子不喜歡我嗎?我很苦惱。于是我特別關(guān)注這個孩子。第二周的一次活動課上,我有了新發(fā)現(xiàn):我偶然用余光掃到她時,發(fā)現(xiàn)她總是樂滋滋地用幸福的目光注視著我。這樣的目光能不喜歡我嗎?我馬上給予微笑和友善的目光。但她發(fā)現(xiàn)我注意到了她,就馬上把目光移開。午睡起床后,我給小朋友梳頭時,總會有幾個小女孩利用等待梳頭的時間湊到我跟前說說悄悄話。這時我總會發(fā)現(xiàn)梳著短發(fā)的她也湊過來,在小朋友的身后享受著這份師幼間的親密交流。當我發(fā)現(xiàn)她,把話題引給她時,她總是一愣,馬上轉(zhuǎn)身跑開了。我就把她叫回來,慢慢給她梳短短地頭發(fā),再借機會說幾句話,交流地很真切,帶有主動性,苑苑流露出了絲絲幸福之情。

噢,原來是這樣的,孩子的經(jīng)歷和性格決定了她太過羞澀,難以與別人溝通??墒俏乙呀?jīng)感覺到她內(nèi)心的熱情及那份與老師親近地渴望。

因此,在給孩子關(guān)愛地同時耐心地等待著機會,默默地幫助她,這樣孩子才會輕松快樂地在廣闊的天地里健康成長!

興趣教育

今天清晨,當陽光灑滿整個院子的時候,孩子們出操了。統(tǒng)一的音樂,卻沒有統(tǒng)一的編排、同樣的動作。每個班級的小朋友拿著各自制作的器械——花環(huán)、扇子、啞鈴…….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做的十分投入,十分快樂,不時的還有孩子自己的即興表演。一切是那么有序,又那么自然;是在做操,又像是在舞蹈,在游戲,在盡情地演繹著自己的天性。

激發(fā)興趣,讓孩子在愉快情緒的支配下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是我們臺后幼兒園一貫堅持的宗旨。

探索科學(xué)的樂趣

今天早上入園時,我發(fā)現(xiàn)李代龍身邊圍了許多小朋友,正玩得有聲有色。我也感到新奇,大清早,李代龍又出了什么‘好招’?走近一看,原來是他帶來了好玩的磁鐵,我靈機一動,何不大家一起玩玩?

于是我連忙從材料袋里找來好幾塊磁鐵,又隨手在活動室里收集了一些物品,加入到孩子們中間。每件物品我都先讓孩子們猜一猜能不能吸住,然后讓他們試一試,把能吸住的放在一邊,吸不住的放在另一邊,最后讓孩子們總結(jié)出能吸住的都是鐵做的。隨后我把發(fā)卡丟在水里,問誰能不濕手把發(fā)卡取上來。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我按他們的建議用磁鐵做了一個小魚鉤去‘鉤’發(fā)卡,孩子們開心極了。

接下來我又變起了魔術(shù),在塑料小熊的肚子里裝進一個鐵塊,放在薄板上,用磁鐵在板子下面吸著小熊前進,再讓小朋友猜猜這是怎么回事。孩子聰明極了

,一會就把謎底

話說“秋凍”

秋天已到,天氣漸漸涼了,這句“春捂秋凍”的老話對于如今的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實行起來并非易事,“春捂”還容易,要“秋凍”就舍不得了?!扒飪觥?就是說自秋季開始就適當給孩子少穿一點衣服,這樣到了嚴冬孩子才會不怕寒,增強機體適應(yīng)寒冷氣候的能力。

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戶外活動鍛煉的項目不同,但那些穿得過多的兒童,稍一活動就會大汗淋漓。每天戶外活動時,常見一些孩子滿臉通紅,頭發(fā)濕漉漉的,汗水順著發(fā)梢往下滴。當孩子活動時,如不能充分散去身上的熱,就會處于“郁熱”狀態(tài),使其活動能力下降,新陳代謝不良,久之,這些孩子就會既怕熱又怕冷,還容易感冒。

與成人相比,孩子是怕熱而耐寒的。孩子的活動量少一增加,就出一身汗。當成年人感到冷時,摸摸孩子的手并不涼。

調(diào)皮的孩子更需要鼓勵


提到調(diào)皮的孩子,很多老師都會覺得頭疼,尤其對我這個剛剛走出校門的新手來說,真的很難應(yīng)付!剛剛接到這個班,我對每一位孩子都充滿了愛心。對那些調(diào)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們溝通交流。但是幾個星期下來,我發(fā)現(xiàn)他們根本不買我的帳。甚至變本加厲起來,這些孩子往往個性強、膽子大、對自己約束能力差,吵吵鬧鬧的給班級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我的聲音時常會變成“沙式比啞”。正當自己無計可施時,在一次集體教育中我偶然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特別喜歡受表揚。只要我每次說要表揚誰誰誰,他們的神情就都開始專注起來。就連那些特別好動的小朋友也會安靜下來。其實他們都喜歡被老師關(guān)注被別人表揚的。從這開始,我對他們施行了一套策略。那就是一旦發(fā)現(xiàn)他們表現(xiàn)好,立刻表揚,而且非常高調(diào)!漸漸的,孩子的進步非常快,我上課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大呼小叫”了??磥恚瑹o論什么樣的學(xué)生都是可以有改變的。好動的孩子都是比較聰明的孩子,我們應(yīng)該充分調(diào)動這些孩子好動的習(xí)性,讓他們協(xié)助我們工作,給予他們鼓勵與表揚,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們安靜,不要動等,這樣效果可能要好一些。原來我也曾經(jīng)認為,有些孩子真的就怎樣怎樣了,調(diào)皮孩子再怎么付出也是沒有用的。但是現(xiàn)在,我改變了這樣的想法。在他們玩劣的外表下,我已經(jīng)看到了希望,跟他們在一起,現(xiàn)在我也真正的體會到為人師者的真諦——付出,也需要用對方法!

老師同樣要尊重孩子


一天下午,王碩的父親來接孩子。孩子邊往外走邊把手中的紙團像投籃似的拋向墻角的垃圾筐里,紙團進了垃圾筐又彈了出來,落在了地上。王碩沒有去管它,徑直地往前走。這時他的父親皺著眉頭說:“怎么能這樣隨地亂扔?xùn)|西?”王碩的父親彎下腰把紙團撿起來輕輕地放到垃圾筐里。這時,王碩也學(xué)著爸爸的樣子把垃圾筐周圍的廢紙撿起來,放進了垃圾筐里。這是我從未留心過也從未意識到的教育契機。

又一天,瑩瑩的媽媽送女兒來幼兒園。瑩瑩在活動室外面邊走邊大聲地向我問好。孩子的話音剛落,便傳來了母親對女兒的斥責:“離老師這么遠喊話多不禮貌呀!”聽到這句話我馬上想到早晨接孩子的時候,我常常是忙著手頭的事大聲地漫不經(jīng)心地應(yīng)付著孩子:“你好!”而我從未留心也從未留意過這樣做是否也是對孩子的不尊重?

這兩件看似細微的生活小事引發(fā)了我深深的思考:僅僅是垃圾筐旁邊的小紙團,卻體現(xiàn)了幼兒生活衛(wèi)生習(xí)慣的不良,同時教師的言行是幼兒模仿的榜樣,大聲地對幼兒說話、不經(jīng)意地將垃圾扔在垃圾筐外面等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作為老師我們應(yīng)該以身作則,做孩子表率,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xué)習(xí)、生活及衛(wèi)生習(xí)慣。

我要感謝這兩位家長,是他們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以至于再不會讓這樣的錯誤繼續(xù)蔓延,我今后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家長教育了我,他們是我的良師。

要尊重每個孩子的作品


一次美術(shù)課上,我讓孩子們繪畫《美麗的春天》,經(jīng)過構(gòu)思以后,孩子們興致勃勃的畫起來。我來回的巡視著,及時指導(dǎo)和幫助繪畫能力差的幼兒。繪畫結(jié)束后,我表揚了繪畫好的幼兒,并把它們的作品貼在了墻上。這時,李華拿著他的畫跑到我的面前說:“老師,老師,你看我畫的好嗎?給我貼上吧?!崩钊A用渴望的眼神看著我。我接過他的畫,看到他畫地有些亂,便隨口說了一句:“你畫的太亂了,不能貼?!敝灰娝拖铝祟^,嘴里嘟囔著什么,不像剛才那樣高興了。我立刻意識到,這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我急忙對李華說:“老師再看一看你畫的畫,好嗎?”我接過畫,對其他孩子說:“李華畫的非常認真,老師非常喜歡,老師相信他下次會畫的更好,老師給他粘貼在墻上好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好。”我把李華的畫貼在了墻上,李華高興的笑了。隨后,我把每個孩子的作品都粘貼在了墻上。孩子們欣賞著自己的作品,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從這件事上,使我意識到了,作為老師應(yīng)該尊重每個孩子的作品,不管孩子畫地什么樣,在他們的心目中是最完美的作品,他們付出了,就應(yīng)該有收獲。不管他們的作品是否優(yōu)秀,老師應(yīng)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才不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學(xué)習(xí)興趣;孩子們才能創(chuàng)作出更優(yōu)秀的作品。

尊重孩子


我們班有個小男孩,非常調(diào)皮。

日常平凡,總有小朋友告他的狀。

“老師,他打我了。

”“老師,他搶我的皮球。

”……為此,我們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

某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看圖書。

開始時,他邊看本身的書,還邊給旁邊的小朋友講解,和小朋友的瓜葛很融洽。

過了一會兒,他忽然把旁邊孩子的圖書搶了過去。

不知道他要干啥子。

我剛想大聲斥責他,可轉(zhuǎn)念一想,不,看看他要干啥子。

于是,我沒有大聲詰問詰責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隨意地問:“你在干啥子呢?”他說:“她的圖書壞了,我想幫她修修。

”聽了這話,我才名頓開。

我鼓勵了他的做法,并幫助他找到了一個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

事后,我暗自慶幸,其時要是按以前主觀的判斷去批評他,沒有尊重幼兒的觀念,那必然會危險孩子的自尊。

是以,作為幼兒教師,要學(xué)會尊重幼兒。

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斷地批評或否定幼兒的設(shè)法和做法,不簡單粗暴的詰問詰責幼兒,而是了解真實情況的來龍去脈,再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dǎo)。

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進步,成為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

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孩子


春光明媚,太陽曬在身上暖洋洋的,真是一個好天氣。吃完午餐,我喊道:“孩子們,要去散步了,快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可別掉隊了。”散步中,男孩女孩各排一隊,我兩只手各牽著一排頭孩子的手來到了塑膠場地上。

塑膠場地上的每一道線,在孩子們眼里,成了獨木橋。我邊走邊說:“小心啊,要過小橋了,可不要掉下去哦!”一開始,小朋友會小心地走上“小橋”,慢慢地移動步子,對走橋游戲還算喜歡??墒?,他們走了兩圈后,就失去了興趣。孩子們漸漸開始,歪歪扭扭地走著,其中隊伍中間還有幾個孩子走著走著就故意停下來,等到前面的小朋友已經(jīng)離開一段距離,這才沖跑過去,有的孩子跑得急,把同伴推倒了。

愛跑愛跳是孩子的天性

,同時小班幼兒自我控制差,一開始我們用語言提示他們不要這樣,剛開始老師的提示有點作用,孩子可以注意自己的行為,但一會兒又會跑起來。看了孩子的行為,我不禁想道:怎么樣才讓他們自覺地跟著慢慢散步?何不帶領(lǐng)他們玩安靜地游戲!

我對孩子們提議道:“我們玩《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好嗎?”孩子們連呼:“好!”我對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做了調(diào)整,把老狼追趕小兔子這一部分,變成了小兔子模仿各種靜止物體的動作,這樣他們玩起來就不用跑了,能避免飯后激烈運動。游戲中,我扮演大灰狼,讓孩子們悄悄地跟在后面走,當我一喊:“天黑了”,孩子們就快速地變成靜止物體,如石頭、花、樹等。然后,我則圍著他們轉(zhuǎn),一邊走,一邊嘴里夸張地說著:“誒呀!小兔子們都在哪兒呢?”“奧!這里有一塊石頭,不是小兔子!”孩子們聽到我的話,會偷偷地笑,保持不動很長時間。此時我們老師夸張地語言既增加了游戲情節(jié)的趣味性,也激發(fā)了孩子的耐心、挑戰(zhàn)了孩子的好勝心。孩子們沉浸在小心翼翼的游戲中,玩得不亦樂乎。

由于是剛剛吃過飯,從孩子的身體健康角度出發(fā),不能帶領(lǐng)孩子玩緊張刺激、尤其是需要奔跑追逐的激烈游戲。選擇具有輕微運動量的游戲不會導(dǎo)致孩子由于過度奔跑而帶來胃、腹的不適,又為枯燥呆板的飯后散步過程注入了趣味性、生動性。飯后散步的組織看似簡單,卻隨處可見教育契機,蘊含著教育的大智慧。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孩子,而在認識的過程中,我們會獲得更多、更好的教育靈感和教育智慧。

相關(guān)推薦

  • 嬰兒更需要父母尊重 早教模式強調(diào)的是“做孩子的伙伴,尊重孩子”。當父母面對的是一個有獨立意志的大孩子時,這種理念容易接受;但如果面對的是一個尚在襁褓中的0歲嬰兒,很多父母會有疑問:這只是一個需要我們照顧才能生存的孩子,難...
    2022-01-03 閱讀全文
  • 孩子需要家長的尊重 你知道孩子最需要什么嗎?是吃、穿、用、玩,還是知識、技術(shù)?其實,這些都不是。沒錯,孩子需要這些,但他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孩子雖小,但也應(yīng)具有和父母平等的人格。在傳統(tǒng)觀念中,孩子是父母血脈的傳承人,理...
    2020-12-21 閱讀全文
  • 案例:尊重孩子,更要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 2001年9月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dǎo)綱要》就像一面鏡子,時刻在提醒著我們,如何才能做好新世紀合格的幼兒教師。 在《新綱要》中,有很大部分涉及到了教育評價的內(nèi)容,這使我想起了上海市教研室周老師曾講到的一...
    2021-05-20 閱讀全文
  • 女孩天性:更需要他人的認可與尊重 與男孩相比,女孩似乎來自另一個星球。 不像男孩那樣喜歡爬上爬下,女孩喜歡安靜地聽媽媽講故事、喜歡做安靜的游戲; 不像男孩那樣崇拜英雄奧特曼,女孩更喜歡美少女、白雪公主; 不像男孩那樣喜歡競爭,女孩更希...
    2022-03-04 閱讀全文
  • 小小孩也需要被尊重 普遍現(xiàn)象|家長半引導(dǎo)、半強迫 “小孩子不可以這么沒有禮貌,趕快說阿姨好呀!”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dǎo)、半強迫地要他們手中或懷里的幼兒跟熟人打招呼。 比較不怕生的孩...
    2021-02-24 閱讀全文

早教模式強調(diào)的是“做孩子的伙伴,尊重孩子”。當父母面對的是一個有獨立意志的大孩子時,這種理念容易接受;但如果面對的是一個尚在襁褓中的0歲嬰兒,很多父母會有疑問:這只是一個需要我們照顧才能生存的孩子,難...

2022-01-03 閱讀全文

你知道孩子最需要什么嗎?是吃、穿、用、玩,還是知識、技術(shù)?其實,這些都不是。沒錯,孩子需要這些,但他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孩子雖小,但也應(yīng)具有和父母平等的人格。在傳統(tǒng)觀念中,孩子是父母血脈的傳承人,理...

2020-12-21 閱讀全文

2001年9月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dǎo)綱要》就像一面鏡子,時刻在提醒著我們,如何才能做好新世紀合格的幼兒教師。 在《新綱要》中,有很大部分涉及到了教育評價的內(nèi)容,這使我想起了上海市教研室周老師曾講到的一...

2021-05-20 閱讀全文

與男孩相比,女孩似乎來自另一個星球。 不像男孩那樣喜歡爬上爬下,女孩喜歡安靜地聽媽媽講故事、喜歡做安靜的游戲; 不像男孩那樣崇拜英雄奧特曼,女孩更喜歡美少女、白雪公主; 不像男孩那樣喜歡競爭,女孩更希...

2022-03-04 閱讀全文

普遍現(xiàn)象|家長半引導(dǎo)、半強迫 “小孩子不可以這么沒有禮貌,趕快說阿姨好呀!”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dǎo)、半強迫地要他們手中或懷里的幼兒跟熟人打招呼。 比較不怕生的孩...

2021-02-2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