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發(fā)布時間:2020-12-03 愛上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寶寶游戲 愛上幼兒園教案大多數(shù)孩子剛上幼兒園都會哭一段時間,有時是一星期,有時會更長。這段時間,對家長來說是最揪心、最難熬的。但是,只要熬過了開始的幾天,等樂樂對幼兒園環(huán)境熟悉一些,就會發(fā)現(xiàn)老師對自己挺親切的、和小朋友們在一起挺好玩的,這時,你也就不用太擔心了。
此后,雖然,你在送樂樂去幼兒園的時候,她可能還是會哭得很傷心,但那是因為對你太依戀,不愿和你分離,而并不是害怕幼兒園,不愿意待在幼兒園里。建議你從家里出發(fā)時,就和樂樂說:“今天樂樂去幼兒園,媽媽去上班。下午媽媽一下班,就去接樂樂,然后咱們一起回家來?!边@樣,讓樂樂心理有一個準備,知道過一會兒媽媽就要去上班,而且下午會回來接我,分離焦慮就不會在幼兒園離別那一刻爆發(fā)的過于猛烈。而且,你離開幼兒園時,一定要堅決而鎮(zhèn)定,如果你也表現(xiàn)得依依不舍,樂樂就會哭得更厲害了。
推薦游戲:《媽媽還回來》
游戲目的:讓寶寶適應和親人的短暫分離,減輕寶寶的焦慮情緒。
參考玩法:您可以和寶寶玩“藏貓貓”的游戲,比如,媽媽藏在門后,讓寶寶尋找,寶寶找到您后,您要抱起寶寶親親他。逐漸延長您躲起來的時間,甚至可以走得遠一點,用這樣的用這樣的方法幫助寶寶適應同您的短暫分離,為進入幼兒園做準備。
擴展建議:媽媽還可以告訴寶寶您的計劃,告訴他您準備什么時候走,到哪里去以及什么時候回來,即使他還沒有時間概念,但是會讓寶寶心中有數(shù),感到放心。
愛心提示:2~3歲的寶寶大都要面臨進入幼兒園的問題,家長要適當采用一些小策略來減輕寶寶的分離焦慮。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你已經(jīng)長大了,該上幼兒園了,就像媽媽上班一樣,這是任務。”而不能說“不聽話就把你送到幼兒園”等恐嚇、威脅性的語言,這樣會讓寶寶感到幼兒園是一個可怕的地方,就更不愿意去幼兒園了。孩子剛進幼兒園,心理上可能一時受不了,接孩子時盡可能早一點。接完孩子后抱一抱,親一親,肌膚之親會給孩子一種安慰,讓孩子感到不是媽媽不要我了,媽媽還是很喜歡我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育兒觀念:如何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育兒觀念:如何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最近開學了,很多家長都向我訴苦,說自己的孩子很不適應幼兒園,各種鬧騰各種哄,效果也不明顯,心力交瘁。你的孩子是否有這個問題呢?
寶寶幼兒園焦慮不適應怎么辦?如何讓寶寶愛上幼兒園?先界定下,今天我們探討的主要是針對剛?cè)雸@上小班的孩子。
其實,絕大部分孩子上幼兒園都有個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少則幾天,多則一月甚至三個月,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xié)會項目辦公室上周發(fā)布的《幼兒園新生狀況專項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近88%的孩子在入園初期會出現(xiàn)各種不適應癥狀;超過一半的孩子入園后生病幾率明顯增加,其中44%的孩子在第一學期生病次數(shù)超過3次。
換位思考下,作為成年人,把你一個人扔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你是不是也需要一個過程來適應呢?所以,大家不用過度擔心和焦慮,尤其是別把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否則只會讓孩子更不適應更痛苦。
下面,我們首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寶寶不適應幼兒園有哪些表現(xiàn)?
常見表現(xiàn):喊叫、哭鬧。孩子會用喊叫、哭鬧來表達自己的焦慮,呼喚媽媽的出現(xiàn)。比如寶寶早上看到媽媽拿起書包就哭,說不肯上學,即使到了學校門口,寶寶也拉住大人的手哭著不放。
沉默隱忍:不吃、不喝、不玩,不尿、不便。由于焦慮中的孩子會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尋找親人上。有時,他們甚至表現(xiàn)出不吃、不喝、不玩,這些平時最能引起親近的人關(guān)注的行為,現(xiàn)在成了他用來呼喚親人的一種方法。有些寶寶在幼兒園里不說話,坐在角落里呆呆地什么都不愿意做,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不參與游戲,也不敢與老師交流。有些寶寶從來不敢在幼兒園大便,甚至小便也時常拉在褲子,或者有時候整天憋尿,一放學就立即拉。
情緒反常:過度敏感、脆弱、劇烈波動。情緒起伏變化非常大,一點小事就哭,老師隨便說一句就哭,回家后情緒也變得暴躁易怒或者易哭。
行為反常:突然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兩面性行為。攻擊性行為包括動手、打人、推撞等。兩面性行為:在家里很活潑,但是到了幼兒園之后,顯得特別乖順,而且老師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刻也不敢怠慢。這是典型的受到壓抑之后的表現(xiàn)。
語言反常:說不喜歡老師、不喜歡幼兒園、害怕老師,惡夢“不要、怕”。寶寶經(jīng)常說害怕老師,甚至要上學時,會緊張恐懼,這種情況爸媽就要考慮老師是否曾經(jīng)懲罰或者威脅寶寶,或者做了讓寶寶害怕的事情。
生理反常:容易生病,軀體障礙,食欲下降。焦慮還會引起孩子生理上的應激反應,長時間焦慮,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剛?cè)雸@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發(fā)燒、肚子疼等等。有些孩子一提上學就喊肚子疼、頭暈,甚至腹瀉、出虛汗、嘔吐、暈厥,可到了醫(yī)院又查不出原因,這就是孩子的軀體障礙,也就是假病,比如有的孩子每到周日晚上開始肚子疼。
大家可以對照下自己寶寶的表現(xiàn),看看有哪幾條?尤其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第二條沉默隱忍類型的,這種類型的孩子通常性格比較內(nèi)向,不容易被人關(guān)注到,老師通常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哭鬧厲害的孩子身上,所以家長尤其要注意觀察,和老師多交流了解自家孩子的情況。
寶寶不想上幼兒園主要有兩大類原因:
分離焦慮
新環(huán)境適應
先說說分離焦慮。
1-5歲,孩子的安全依戀沒有形成,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喜歡“粘著”媽媽。從七八個月開始,很多孩子喜歡用哭聲“拴住”媽媽,這是孩子在尋求安全感。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分離焦慮”,它是孩子離開母親時出現(xiàn)的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分離焦慮的出現(xiàn),與孩子的不安全感有關(guān)。
分離焦慮正常嗎?其實,分離焦慮的出現(xiàn)具有特殊的適應意義。它促使孩子去尋找他所親近的人,或者發(fā)出信號,呼喚親近人的出現(xiàn)。這是孩子尋求安全保護自己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再來說說新環(huán)境適應。
有孩子尿褲子后再也不愿意上幼兒園,原因是老師說最好統(tǒng)一下課后上廁所,所以孩子就一直忍著,結(jié)果忍不住尿了褲子,就再也不愿去幼兒園了。
還有寶寶不上幼兒園竟然是因為“喝水”,因為不習慣喝幼兒園大開水桶里的水,就一直忍著不喝,當然很不舒服,最后就不想去幼兒園了。
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幼兒園中確實有很多需要孩子適應的“新”的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也許在大人眼中是小事,但在孩子眼中,那就是“大事”,家長一定要換位思考,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感受,不可簡單訓斥說教了事。
總的來說,寶寶要適應的幼兒園新環(huán)境包括以下3大方面的內(nèi)容:
人:老師、小伙伴。寶寶對幼兒園的老師和小伙伴都有個了解、接納、喜歡的過程,有的時候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困難,比如不喜歡某個老師的長相、身材、脾氣、聲音、說話方式等。
事:活動、規(guī)則。活動指幼兒園的各種游戲、活動、課程等,規(guī)則是指幼兒園對孩子在各類活動中的各種要求,比如不可以大吵大鬧,上課要安靜,聽老師的話,睡午覺,吃飯上廁所要定時,玩玩具要先來后到等。提醒大家尤其注意規(guī)則,因為和家里的自由自在相比,幼兒園是集體生活,為了有效管理以及孩子們和諧相處,一定會有很多規(guī)則,會讓孩子覺得被束縛、不習慣。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孩子也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不適應。
物:裝修、布局、設(shè)備、玩具、物資、食品等。比如孩子天生喜歡色彩鮮艷活潑,有利于刺激視覺,過于復雜高大上或者沉悶的風格都不適合孩子。還有一些家長在家里給孩子吃得過于精細或者“花式”,色香味形俱佳,到了幼兒園,孩子一看就有了對比落差,食欲就難以調(diào)動了。所以,偶爾也要給孩子簡單點,既要住得了五星級,也要吃得了路邊攤。
接下來重點談談第三個問題:如何讓寶寶愛上幼兒園?總的來說,寶寶愛上幼兒園要闖3關(guān):
身體關(guān):身體免疫力不夠,就容易感染和生病。
心理關(guān):增強安全感,化解分離焦慮。
能力關(guān):集體生活對孩子自身會有一定的能力要求,比如自己吃飯、穿衣、整理、上廁所等基本能力,以及語言、交往、學習等能力。
下面我分別給大家談談每一關(guān)該如何幫助孩子共同度過。
身體關(guān)——提升免疫力
規(guī)律作息:盡量在9點前入睡,這樣才不會錯過生長激素的分泌,這是長高的秘密哦!每天適當午睡。
曬太陽:不要給孩子涂防曬,否則無法合成維生素D3,影響鈣吸收。早晨和傍晚的陽光不會曬傷孩子。
戶外運動:每天保證1-2小時的戶外運動時間,給孩子穿得寬松舒適點,確保身體在運動時能舒展,運動時要特別注意別穿連帽衫,容易發(fā)生勒脖子的危險。
均衡營養(yǎng):飲食搭配合理,確保孩子充分的營養(yǎng)。
心理關(guān)——增強安全感,化解分離焦慮
這部分我從兩個角度來給大家分享,一是入園前可以做的,一是送孩子入園時可以做的。
入園前可以做的:
告知:向孩子說明要上幼兒園的原因,如媽媽要上班、奶奶要回老家等,沒有人陪你等。帶領(lǐng)孩子去上班的地方看看,讓孩子理解什么是“上班”,知道媽媽還會回來。
準備:和孩子一起準備他上學的相關(guān)物品,比如書包、文具、水壺、飯盆等;還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對他來說具有特別意義的“依戀物”,讓孩子帶著去上幼兒園,當他產(chǎn)生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時都可以看到和握住這個依戀物,從而帶來更多的安全感、親切感與溫暖感。依戀物有2類,一類是和孩子最親的人有關(guān)的,比如媽媽的小絲巾、手帕、照片等,或者是你和孩子約定的和媽媽有關(guān)的某個物品,比如有家長就和不愛喝水的孩子約定,孩子帶去幼兒園的杯子代表媽媽,思念媽媽時就可以喝一口水,代表媽媽的愛,既解決了孩子不愛喝水的問題,也解決了依戀物的問題,一舉兩得;一類是孩子自己最喜歡的物品,比如某個小玩具、某本書之類。
訓練:通過繪本引導、漸進分離游戲來訓練孩子適應分離。繪本在末尾我會給大家推薦清單,這里先重點講講漸進分離游戲。你可以和孩子在家里玩“找媽媽或者爸爸”的游戲,剛開始,爸爸媽媽可以短時間地離開孩子的視線,但要讓孩子聽到你的聲音,讓他順著聲音來找到你。然后,這個時間可以加長,距離可以拉大,讓孩子形成信任:現(xiàn)在爸爸媽媽不在,但不久會回來。直到較長時間的離開,但是這個時候要跟孩子約定好,“爸爸媽媽會在……以后回來,你就在這里……我們會到時候準時過來的”。說完之后離開,要準時回來,鞏固孩子的安全感;
父母要輕松:如果孩子也從父母那里讀到了同樣的焦慮,那么,他自己的焦慮也會被進一步放大。要幫孩子走出焦慮狀態(tài),爸爸媽媽首先自己要放松些。比如不要老說:明天你就要和媽媽分離了,媽媽會想你的之類?;蛘撸耗憔鸵嫌變簣@了,媽媽好擔心你啊,吃不飽飯怎么辦?不會XXX怎么辦?
送園時可以做的:
約定:前一天晚上可以和寶寶說:寶寶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媽媽才會高高興興工作,老師和小伙伴們也都會高高興興的,你想讓媽媽高興嗎?那我們明天試一試?早晨出發(fā)時再次提醒寶寶:今天寶寶去幼兒園,媽媽去上班。下午媽媽一下班,就去接寶寶,然后咱們一起回家來,晚上我們一起吃飯一起看繪本,媽媽陪你入睡。這樣,讓寶寶心理有一個準備,知道過一會兒媽媽就要去上班,而且下午會回來接我,分離焦慮就不會在幼兒園離別的那一刻爆發(fā)得過于猛烈。
告別:不要悄悄溜走或者是欺騙孩子,這只會加劇他的不安全感。設(shè)計一個和孩子獨特的告別儀式并堅持,比如,到窗口和媽媽再見,和媽媽擁抱一會兒、親吻后再見等等,都會產(chǎn)生特殊的效果。告別時一定要堅決而鎮(zhèn)定溫柔,如果你也表現(xiàn)得依依不舍,孩子就會哭得更厲害。
安撫:共情但不煽情,堅定、溫柔、輕松。你要接納孩子的情緒,理解他的難處,但同時也要用輕松的心態(tài)讓他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他一定能逐步適應的。所以,你不能煽情強化孩子的負面情緒。安撫孩子一定要有時間底線,不能沒完沒了,哭了又哭、抱了又抱、說了再見還回頭,都只能更加激化孩子的負面情緒。
讓幼兒園老師愛上你的寶寶有絕招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師的贊賞和栽培,但我們的寶寶并非時刻都那么配合。如何才能讓你家寶寶成為幼兒園老師喜歡的好孩子呢?下面就教給您幾招!
一、調(diào)教出熱情、有禮貌的寶寶
現(xiàn)在的孩子們也都很聰明,如果你的寶貝又很有禮貌,那一定會很容易得到老師的青睞。
每天早上送寶貝到幼兒園的時候要記得提醒寶貝和老師打個招呼,當然放學也別忘了和老師再見,如果媽媽不吃醋的話可以讓小家伙親親老師哦。
二、盡量減少老師的負擔,別做“事多”的媽媽
幼兒園的生活是集體生活,孩子又多,不要要求老師對孩子的照顧面面具到,盡量讓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不要太特殊。在此提醒一下幾點:
1、很多寶寶在家里有午睡前喝配方奶的習慣,準備入園前要盡量要做好調(diào)整,如果寶寶較?。ú蛔?歲)或入園初期對新環(huán)境缺乏安全感,需要籍此進行安撫,則應在適應幼兒園生活后,配合老師調(diào)整習慣。
2、寶貝的衣物整理好,不要等寶貝尿濕了、汗?jié)窳艘路?,老師打開書包里面一團糟,最好準備一個塑料袋,方便老師將弄臟的衣服和干凈衣物分開裝。
3、盡量使用幼兒園統(tǒng)一提供的物品,比如杯子、餐具、毛巾等,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建議不要自己給孩子準備太多東西去幼兒園,現(xiàn)在的所有比較正規(guī)的幼兒園的衛(wèi)生狀況還是不錯的,如果孩子生病不能上學損失的肯定是幼兒園。同時正規(guī)的幼兒園在幼兒入園前必須到指定醫(yī)院進行入學體檢,已經(jīng)把一些危險的傳染源杜絕了。如果你的孩子是自備餐具,那么,老師要每餐后要單獨為你的孩子清洗餐具,如果可以請盡量不要在這方面增加老師的負擔。
三、對老師寬容一點,出現(xiàn)問題少責備一點
幼兒園年齡段的孩子自我保護和安全意識尚不足以保護好自己,而且老師不可能把每一個孩子都拉在身邊不給他們自由,那么在幼兒園出現(xiàn)一些磕磕碰碰總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如果不是特別嚴重請不要去質(zhì)問或責備老師,孩子受傷家長當然心疼,但老師心里也很難受,如果這個時候你更夠?qū)捜莸恼f一句:“沒事,老師也不要太放在心上?!崩蠋煏芨兄x你的理解,會在以后的工作中給你的孩子一些特別的照顧。如果孩子受傷次數(shù)過于頻繁,則應該有技巧的和老師溝通,比如:“老師,我們家小寶總是太淘氣,最近總是受傷,還得麻煩您多提醒他一下。”老師自然明白你的意思啦。
四、要看到并感謝老師為寶貝所付出的
幼兒園老師的工作本身就是很繁雜也很辛苦的。所以,當老師們辛苦的忙完一次活動時,請你對老師說一句:“活動太棒了,老師辛苦了!”這表示老師們的辛苦得到了認可,老師們即使辛苦也會覺得欣慰的。
五、不要和幼兒園領(lǐng)導過于親近
如果對老師的工作有什么建議最好直接和委婉的和老師進行溝通,如果你是通過園長和老師溝通的,那么很可能老師就要丟掉她這個月的獎金了。而且即使你和幼兒園領(lǐng)導關(guān)系再好,要知道,每天陪在你寶貝身邊的是班級里的老師們。
六、準時接寶寶離園
工作了一天,老師也想按時下班。當然有很多家長下班很晚,不能按時接孩子,那么請記得跟老師說聲:“謝謝!”
七、要不要給幼兒園老師送禮
一般正規(guī)的幼兒園是不允許老師收紅包的,如果能夠做到以上幾點,不需要紅包,老師就會很愛你的寶寶了。如果你真的很想感謝老師,或者某次外出帶點適合老師的小東西,老師也會很高興。但如果平時對老師過于苛刻,即使送禮給老師,她也不見得就會忘記你平時的苛刻,而對寶寶更加關(guān)愛了。
怎樣讓寶寶上幼兒園不哭
怎樣讓寶寶上幼兒園不哭
從三月份開學到今天整整一個月了,就這一個月只有一天沒哭,我所說的沒哭是撇撇嘴已經(jīng)有了哭的表情,只是沒有哭出聲,其余的三十天天天都哭,照理說一個月也差不多了,咋還哭呢?適應能力差嗎?老師不好嗎?不曉得了。
上網(wǎng)也沒少查怎么應對孩子去幼兒園會產(chǎn)生的種種不適和情況,也親自試過了許多開導、照顧和鼓勵的方法,可是被他逐一攻破。每天早上必問的一句“媽媽今天早上去幼兒園嗎?”一旦你說去,他說會說“不去”,試過生硬的和他說“必須去”也試過“你聽話,媽媽和爸爸早早就去接你”“就去幼兒園五天,然后可以休息二天,就可以去奶奶家了”之安慰他的話??墒撬€是不依不饒的說“那不行”,他說不行我也說不行,戰(zhàn)爭開始了,最終贏的總是我,看我這說不通了就去老公那里“講情”但去幼兒園這事兒是雷打不動的,所以他哭聲就從這里開始,前半個月基本上是我離開幼兒園后聽不見算是哭聲結(jié)束。(估計也不會哭很久了,感覺老師對他不錯,有時候老師還喂他吃飯、拍他睡覺,有好多老師認識他喜歡他,感覺也差不到哪里去呀?。┖蟀雮€月基本上是到幼兒園教室才哭的,可是咋教育能不哭呢。原來沒覺得教育是一件多么難的事兒,畢竟我們也這么大了,過去也沒聽我們這一代孩子家長怎么怎么特殊培養(yǎng)不也挺好的嘛,哭是必然的,可咋時候能過勁呢?人家新生都不哭了,這都是老同學了我都不好意思了!我是沒啥好招了,舉手投降,唯一的方法等他過勁了。
嘉嘉三歲半身體發(fā)育情況:身高100CM,體重30斤。總的來看有點瘦,這個我倒不擔心,老話有“早長晚長”之說。只要是飯量、胃口不差就行了,抵抗力也照以前提高了很多,只是現(xiàn)在一些東西過敏讓他少了一些口頭福,我想會隨著他以后一點點長大,體質(zhì)增強以后這些都會讓他吃夠嘍!
幼兒園學的東西真的很少,那天路過中班,看老師留的作業(yè),“1”用田字格本寫三行,中班下學期才學寫1,誰知道是不是別的也都教的這么晚,也好,讓孩子玩玩吧,別讓孩子的回憶里堆滿的是書本??纯船F(xiàn)實,不知道能不能實現(xiàn)。
嘉嘉現(xiàn)在特喜歡看廣告,專心致志地看,不但不許身邊的人說話,還得抱著你的臉和他一起看,“沒有買賣,就沒殺害。吼 吼 ”(公益)“我掌勺,我上菜”(遼視一檔節(jié)目——新笑林)|“24小時,方便、有效......榮昌制藥”(賣藥的)哈哈,看看這知識面,不成才才怪!
孩子越來越大了,也越來越懂事了,想想小的時候我和老公為了照顧他所挨的累,現(xiàn)在都不敢再往回細想,這不也熬出來了嗎?挺好挺好。希望身邊有孩子的、懷孕的、準備要孩子的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父母的不良做法讓寶寶不愛上幼兒園
父母的不良做法讓寶寶不愛上幼兒園
其實,寶寶入學,寶寶自己可能還不太緊張,最緊張的是爸爸媽媽。其實,爸爸媽媽要對寶寶放心,要信任幼兒園老師,要和幼兒園老師達成良好的互動,這樣才有利于寶寶的長期發(fā)展,也能讓寶寶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干園長就特別有感觸,“有很多寶寶不適應幼兒園,不愛上幼兒園,都是家長的不良做法所導致的,其實只要家長注意,孩子很快就能適應幼兒園生活。”
以下幾件事情,爸爸媽媽一定不能做:
一、不信任老師。
這在寶寶初次入園的時候,是不少爸爸媽媽容易犯的錯誤。干園長說,“我曾經(jīng)碰到過一個媽媽,很不放心寶寶,總覺得老師會對寶寶不好,第一天來接孩子,她就當著老師的面問孩子,今天老師有沒有打你?”這種做法在干園長看來是非常不可取的,一方面讓寶寶覺得幼兒園是個不好的地方,另外一方面讓老師心里也覺得非常不舒服。
二、別把幼兒園老師當“惡人”。
沒上幼兒園的時候,寶寶不好好吃飯,可能父母會說,再不吃,大灰狼要來了。而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后,這樣的“恐嚇”常常會變成,再不吃飯,把你送到幼兒園;再不怎么怎么,老師要打了,諸如此類。長期這樣下去,孩子會反感幼兒園,會恐懼幼兒園,所以這也是非常不可取的。
特約老師指導:
1.寶寶總會適應幼兒園
問:我女兒22個月大了,我已經(jīng)把她送到幼兒園了,但她每天在家表現(xiàn)得好像是很不喜歡去幼兒園,經(jīng)常跟我說:“不去(幼兒園)?!倍椅覀儙e的地方出門前她也一定要確認不是去幼兒園。但沒辦法,我家里沒人幫我看她,所以她還是得去,現(xiàn)在每天早上起床后她表現(xiàn)得很焦慮,老說不去,但等最后吃好飯,我說一定要去的時候,她也就沒辦法了,開始說自己也上班了,送到學校后,她哭著和我說再見,然后自己騎搖搖馬,而且不要老師哄,誰要靠近她,她就說不要,但好像我走了一會她就會好。然后直到下午別的小朋友有爸爸媽媽接的時候她開始要老師給她找媽媽,也不是大哭,反正就是哭腔。我不知道她這樣到底算不算適應了,我應該繼續(xù)讓她上幼兒園么?(麥草西邊)
答:其實,這個月齡段的寶寶內(nèi)心依賴父母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愛上幼兒園也是正常的。爸爸媽媽不需要過于擔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會好起來的。當然,爸爸媽媽也該做些必要的事情,比如孩子從幼兒園回來之后,要記得鼓勵她,比如寶寶真厲害,今天又學到這么多東西,等等,讓她慢慢覺得幼兒園好。另外一方面要記得和老師多溝通,多掌握孩子的情況。當然,寶寶到幼兒園自己騎搖搖馬,不要老師哄的情況,媽媽也不必擔心,相信老師是專業(yè)的,會根據(jù)寶寶的情況做處理。
2.辮子要簡潔一點
問:寶寶是扎辮子的,送幼兒園的話需要把小辮子剪掉嗎?一天玩下來辮子肯定很亂了,老師會梳嗎?(格格媽咪)
答:放心,幼兒園老師一般都會給寶寶梳頭發(fā)扎辮子的,寶寶頭發(fā)亂糟糟的,老師看了心里也不好受啊。但是,要提醒各位媽媽,不要給寶寶梳太復雜的辮子,也不要扎太緊,一切以寶寶的舒適為主。另外,現(xiàn)在寶寶用的發(fā)夾非常漂亮,不過最好不要用太多。有些寶寶在午睡的時候喜歡亂抓,把頭上的發(fā)夾拿下來玩,可能不太安全,媽媽們要權(quán)衡利弊哦。
3.老師不會偏心
問:在幼兒園里總有老師特別喜歡或不太喜歡的孩子,當然在我們家長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可愛的,肯定見不得自己的孩子不受到重視,我想問一下,作為老師會怎么做呢?(袁袁MaMa)
答:這個問題可能是很多媽媽擔心的,的確在家里,都是四五個人圍著寶寶轉(zhuǎn)的,可是到了幼兒園,一個班級少說也有20個孩子,得到的重視肯定不如家里來得多。但是,不用擔心,幼兒園的老師都是專業(yè)的,不會特別喜歡哪個孩子,特別不喜歡哪個孩子。希望家長和老師能夠盡量溝通,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幼兒園生活。當然,爸爸媽媽也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因為在自己眼里,孩子是最好的,最聰明的,但是要知道,別人的孩子也和自己的孩子一樣聰明可愛。
4.給寶寶一個緩沖
問:寶寶到9月份就27個月了。因為怕她一下子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先上離家最近的幼兒園的親子班,也就是每天上半天,家長先陪著上,然后可以逐步脫手的那種班,打算等寶寶基本適應后再考慮上托班(托班是否上這家幼兒園倒還沒定呢)。不知道這是不是個好主意?對于寶寶哪種更好,是有個緩沖過程好還是直接送入正規(guī)托班好?(杰西愛妞妞)
答:對于寶寶來說,有個緩沖的過程比較好,這樣她會比較容易接受幼兒園的生活,同時,對幼兒園的生活也不會過于抗拒。當然啦,如果對于那些平時就不太依賴父母的孩子來說,一下子送幼兒園可能問題也不大。
育兒心得:寶寶愛上幼兒園
育兒心得:寶寶愛上幼兒園
寶寶上幼兒園,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精心呵護的小鳥要離開媽媽、離開家了,她才剛滿三歲,寶寶行嗎?她連自己填飽肚子都有問題,更何況要去適應一個新環(huán)境,要認識那么多陌生的小朋友,要獨立吃飯,獨立睡覺,這可是在家里從來都沒有過的事情,還要配合老師一起做游戲,聽懂老師的指令……所以很多小朋友一上幼兒園就開始生病,相信每個小班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小孩子上學不適應,容易生病。
離開熟悉的環(huán)境和家人,來到陌生的幼兒園,免不了害怕和焦慮。從醫(yī)學的角度講,心理上的焦慮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生理功能,導致抵抗力下降。所以幫助孩子解除心理壓力,為孩子做好學前準備是我們做父母應盡的職責。
首先要寶寶了解新的環(huán)境很重要,所以在上學前,我抓住一切機會要寶寶了解幼兒園,比如說,看到比她大的小朋友背著書包上學,我就會和她說:“寶寶,看哥哥姐姐上學了,幼兒園里有很多好玩的玩具,還有你最喜歡的滑滑梯呢!還有很多小朋友,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可開心了!”“媽媽,老師是誰呀?”“老師就是所有小朋友的媽媽,這個媽媽可有本事了,她會變魔術(shù)的,她會變很多很多小朋友喜歡的玩具,她會教小朋友們唱歌、畫畫、做游戲……”。讓寶寶對幼兒園有個初步的了解,在內(nèi)心有點向往,這是第一步。
接下來,我會經(jīng)常帶她到幼兒園周圍玩,讓她在園外多聽聽里邊的笑聲、歡呼聲。和她一起隔著幼兒園的鐵欄桿看著老師和小朋友做游戲,看著小朋友玩她最喜歡的滑滑梯。這個作用可大了,她真的想鉆過欄桿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寶寶天生膽子小,一定要拉著媽媽一起進去。這個時候我會不失時機的和她說:“幼兒園媽媽是不讓進的,這里是小朋友的游樂園,大人不能進,你看,哥哥姐姐的媽媽也不能進去的,只有老師媽媽才可以。你也不能進,因為你還小,等到九月份你才能去。”寶寶這些心理準備還遠遠不夠呢!
正當八月份幼兒園裝修,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帶她到幼兒園去參觀,進了幼兒園,最能吸引她的就是滑滑梯了,好,就讓她玩,爸爸建議。由于學生放暑假,滑滑梯有些臟,玩了一會,小手臟兮兮的,好,正好一起去學生的衛(wèi)生間。經(jīng)過值班老師的允許,我們走進了這個讓孩子既向往又恐懼的小“天堂”?!巴郏變簣@的小廁所太好了,這么漂亮的小馬桶,我們家都沒有;哎呀!這個小洗手盆也和我們家的不一樣,比我們家的漂亮多了,而且不用站板凳就可以夠得著洗手,寶寶,媽媽都想來這里上學了!”趁這個機會,對女兒進行正面的引導,我想還是有作用的。我們也參觀了一下學生的教室和午睡的房間,布置得非常溫馨的教室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女兒,有她喜歡的鋼琴,有學生可以模擬“做飯”的火鍋店,有娃娃之家,有孩子們吃中午飯用的小桌子椅子,桌子上還貼有漂亮的貼紙。再往里一間就是擺滿小床的休息室,看到這些可愛的小床,雖然沒有被褥,看到的只是裸露的木板,但足以給她想象的空間。幼兒園的老師們真的很有智慧,在樓梯上貼上小“腳丫”既有提醒之用,又給孩子小小的樂趣,走廊里有的貼著卡通畫,有的畫著花花草草,這些溫馨的布置,足以讓孩子充滿向往。這些還只是讓孩子對幼兒園有個初步的了解,在之后的日子里,我會抓住一切機會帶著女兒回憶幼兒園里的一切,比如,上廁所時,我會說:“哎呀,我們家的大馬桶太大了,要是有幼兒園里的小馬桶該多好呀!”睡覺的時候,我會提醒他,我們家的床太大了,以后上學了,你就會睡你學校里那個小小床,還有很多小朋友一起,有老師媽媽和你們一起。這樣經(jīng)常性的正面引導,對于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對學校的硬件了解還遠遠不夠,畢竟人是有感情的,孩子上學的害怕和焦慮我想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壓力,離開了熟悉的環(huán)境和家人,離開了依戀的媽媽。到了學校能夠依戀的就是老師媽媽,所以我還特別期待開學前老師的家訪。離開學近半個月的時間,兩位班主任終于要來家訪了,為了讓寶寶和老師有更親近的第一次接觸,我提前了很多準備工作,比如我們特意練熟了一首兒歌,讓她唱給老師聽,讓她自我介紹,讓她給老師發(fā)水果……其目的不僅讓她表現(xiàn),而更重要的是鍛煉她的膽子,和在老師面前的自信。(當然為了讓她做到這些,有必要的物質(zhì)獎勵)兩位老師特別有親和力,讓膽小的女兒沒有產(chǎn)生陌生感,而是很放得開,我想這就已經(jīng)成功一半了。我還特意和老師要了幾個同小區(qū)的同學住址,我還能做的就是,給她創(chuàng)造一個條件,提前找到玩伴。我首先和家長說明原因,然后約好一起出來玩。因為都是一個小區(qū)的,所以我們吃完晚飯,有空就會出來一起玩,踢球啊,騎自行車啊,老鷹捉小雞呀,大人也一起玩,消除了孩子的陌生感,也讓大人認識了新朋友,一舉兩得。我還利用周末請家長帶孩子來我們家里親手烤蛋糕,烤餅干,包餃子……孩子們玩的不亦樂乎。事實證明,這一舉措確實很奏效,幾個小伙伴確實是班級里哭的最少的孩子,到了學校她們幾個馬上一起玩起來,家長放心的走。直到現(xiàn)在,幾個小伙伴還是最要好的朋友。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是的,幼兒園,我們做家長的不求學到更多的知識,畢竟孩子還小,但求讓孩子學會自立,學會過集體生活,養(yǎng)成一些這個年齡應該養(yǎng)成好習慣,但我認為更多的是讓他們玩的開心,健康成長,畢竟以后的學習道路還長著呢。十幾年的求學之路從幼兒園開始,我們不能包辦代替,那就讓我們做好引路人。
讓寶寶愛上紙盒游戲
家家都有的紙盒子,只要爸爸媽媽動一點心思,就可以讓寶寶愛上紙盒游戲。最最重要的不是省錢,而是可以鍛煉寶寶花錢也買不到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
撥浪鼓
還記得小時候的撥浪鼓嗎?一個簡單而可愛的玩具。在小紙盒子里面裝上黃豆、沙子、大米或者其他東西,然后封好,搖一搖,讓寶寶猜猜里面裝的是什么。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大,還可以讓寶寶自己做撥浪鼓。如果他要裝小紙片在里面,你也不要阻止,實踐會讓他知道什么東西才能發(fā)出悅耳的聲音。
自制的“土火車”
想必大人小孩都喜歡玩具店里長長的火車。沒關(guān)系,我們自己做一個。先收集各種各樣的小紙盒子,可以是媽媽裝化妝品的盒子、寶寶裝餅干的盒子等等各種漂亮鮮艷的紙盒子。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做火車,其實很簡單,只要用一根繩子將紙盒串連起來就大功告成了。
然后讓寶寶牽著繩子朝前走?!伴_火車了!”寶寶一下變成了“火車頭”,當上了“火車司機”,爸爸和媽媽都可以扮演乘客。
牛奶盒子搭成的城堡
大人和寶寶每天都要吃的牛奶,算一算丟掉的盒子也有一卡車了吧。別再給寶寶買積木了,積木本來就是要訓練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玩具,但是對著圖紙怎么搭得出真正自己的城堡呢。
每天喝完的牛奶盒子,洗干凈曬干以后就送給寶寶,給他“添磚加瓦”。并且大方地把寶寶房間的一角都讓他自由發(fā)揮。先只有一棟小房子,然后可能變成高樓大廈、城堡宮殿。千萬別隨便拆掉,若干年后你們家也許會出一個真的建筑設(shè)計師,牛奶盒子的城堡會帶給其他人很多啟示。
布娃娃的家
商場里芭比娃娃的家多昂貴啊,而且通常買回來沒多久寶寶就沒有興趣了。因為買的玩具房子雖然豪華,但是很容易玩膩。我們可以自己用紙盒子做一個布娃娃的家,那多有意思,而且自己辛苦勞動的結(jié)果可不舍得那么快就舍棄。
用一個干凈完整的鞋盒子,鞋盒子里面可以貼上寶寶喜歡的花紙充當“墻紙”,還可以給布娃娃搭一個小床,鋪上地毯……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寶寶完成,但要盡量讓孩子決定該怎么做。
忍者神龜來啦
找?guī)讉€剛好和寶寶身體差不多大的紙盒子,當然,大一點的紙盒可以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玩。在紙盒上貼或畫上綠色的龜殼,也可以是紅色、藍色的,套在寶寶身上,寶寶就可以在地上爬來爬去了。爸爸媽媽也參與進來,寶寶會更開心。不要介意被鄰居看見你們一家人在裝“烏龜”,管他的呢。
我愛我家
兒童家具店的玩具房子,漂亮而昂貴。不過既然我們有紙盒子,又何必購買玩具房子呢。不要頭疼家里裝電器的廢舊紙箱怎么處置,它其實是孩子最喜歡的“蝸居”\x{2014}\x{2014}甚至是他們闖禍或不開心時心情的“庇護所”。隨孩子高興,在紙箱一側(cè)剪或不剪出一扇門都可以,也可以給紙盒子開個天窗,總之不要把自己的布置想法強加給孩子。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大方地邀請你到他的小屋坐坐,那么恭喜你,你不僅是他的父母,也是他的朋友了。
紙盒桌子和凳子
大的紙盒子翻過面,就是一個結(jié)實耐用的桌子,小的紙盒子翻過面就變成了小凳子。小凳子雖然不怎么結(jié)實,但是可以經(jīng)常更換。寶寶的房間允許他大膽設(shè)計嘗試,媽媽要做的是把這些設(shè)計變得更精致一些。紙盒桌子可以搭上桌布,紙盒凳子可以貼上好看的包裝紙。
風的聲音
小女孩子也許不喜歡太激烈的游戲。在一個閑暇的下午,媽媽和寶寶一起把平時收集的小紙盒子拿出來制作自己的風鈴。紙盒子要輕巧漂亮的,比如超市里面各種小零食的盒子。每個紙盒子下面串一個小鈴鐺,然后用喜歡的絲帶把盒子全部串成長長一串,放在迎風飄展的門邊。紙盒風鈴響啦,咦,不是沒有風嗎?原來是爸爸回來啦!